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范文

时间:2023-03-24 20: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也迎来了我新的开始,因为新学期即将开始。

在开学的前几天,我竟每夜都曾辗转反侧。是因为激动吗?也许吧,开学后会见到好多朋友,会有比假期多的多好玩的故事……是因为对开学后的忧虑吗?也许吧,开学后就是六年级了,压力、竞争肯定都会增加,自己能否顶住呢?……是因为对假期的怀念吗?也许吧,开学后的生活肯定不如假期里轻松,奈何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

朋友知道后,说:“你这又何必呢?既来之,则安之嘛!”可是,面对一个新的开始,内心怎么可能会平静的下来呢?有了新的开始,自然会想要做些准备,以一个新面貌来对待将要来到的一切。

……就这样度过了几天,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

有一个新的开始,自然会有一些改变。原来的教室不再属于我们班了,我们初一了。于是心甘情愿地搬到新的教室去了。黑板不一样了,由传统的黑色,变成了墨绿色;教室也比原来更亮了,四面墙中有两面有窗户;墙上也不再有我们曾经熟悉奖状和学习版块……

同学也有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同学们都长高了许多。更多的是由于压力大和心理年龄增加等多种原因,使大家都不再像初一时那么爱玩了。可是爱说话的毛病还是没改,大伙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的说假期去哪儿了,有的在抱怨假期太忙,有的在打听作业时怎么做的……更有甚者对我说:“我终于又听到你的声音了!”看来,虽然老毛病没改,大家还是准备好了以新面貌来迎接新学期的。

篇2

我们又回到了这个如银河般美丽的校园,琅琅书声就像是银河中回荡的清波般悦耳。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将度过一个既充满紧张学习又充满快乐生活的学期!

再这个学期里,我们要好好学习,使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中国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全面掌握文化知识,有人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也有人说:“读书好比河流,使人四通八达。 ”还有人说:“知识好比池中水、日、甸、月,长年积累。”听了这些“读书佳话”后,我觉得:知识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那他就成了一个文盲,很难维持生计。而且,知识共有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21世纪的高才生!因此,我们要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从第一课堂开始,我们就在知识的海洋里奔放,在梦想的天空里翱想,在友谊的世界里漫步,尽情的享受有朋友的快乐!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五(2)班是一个集体,一个小家庭。因为我们是“亲人”,我们就要互相帮忙,相互学习他人的长处,有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就是不能打架,骂脏话,因为这样就不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了,而且很不文明!

篇3

今天,我们又回到了这熟悉的校园。伴随着我们的归来,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学期开始了。

在上个学期中,无论是整个学校,或是学生个人,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那些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在新学期里,我们都将面对各自的新任务。高三的学长、学姐将要在这个学期里做最后的冲刺,朝着自己理想的高校去努力做最后一搏。在此,我也衷心地祝愿各位学长、学姐能进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我们高二的同学们,也将面临选科的决定。而我们,也应该要对自己的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打算。如何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把自己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经过一个学期后,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生活,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学期里,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去奋斗,目标是一定能够达到的。

今年,我们学校将会迎来60周年的校庆。

我校是一所历史老校,在整个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市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所学校。在风风雨雨中,我们学校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在这期间,她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但是,无论怎样,她都走了过来。

作为一名杨思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是幸福的。

但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的肩上也同样背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复兴我们这所历史老校,是我们这几代杨思人所要努力的目标。

去年,我校已经通过了“文明单位”以及“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的验收工作,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说明我们的学校已经处在了一个上升的阶段中。这些,都是可喜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的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可以再一次登上历史的颠峰。

各位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珍视现在,向往未来,学业有成,我们也要做学校的主人,为学校的发展增辉。在此,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做一名现代中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身的本质,是成才的导向。对民族、对社会、对未来家庭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是立身之内涵、成才之起码条件。

学校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各种形式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既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中学生自我修养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加强修养,在人生的这个重要时期塑造好真、善、美的心灵与健全人格。

二、做一名现代中学生要把握好成才之路

高中阶段,是由基础知识教育转向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知识。这样,当我们跨入社会后,即使没有老师,没有书本,我们同样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成才之路。

三、做一名现代中学生要准备好多种能力

同学们要以祖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做成功人为目的,提早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科学、宏观规划,对自己学习时代进行周密设计,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理性决断,从而绘制切实可行的蓝图。

我们要在这张蓝图上绘入创新思维的能力;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情报的能力;更新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往处理公众关系的能力。

同学们,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机遇和挑战扑面而来。我们可以感到惊人的发展速度。变化太快的世界,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困惑,同时也带来了人才价值大大提升的机会,因此,只要你是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就在眼前。

篇4

下学期,我校将从一年级开始,全面推行洋思教学法了。我想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洋思现象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现从我校的校情出发,就新学期实施洋思教学法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抓好入学教育。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毋庸置疑,城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不一。农村学生在德育、智育等方面与城市学生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德育方面。洋思中学的开学教育用三天,我们就用一个星期,洋思中学开学教育的主管是班主任。那我们就全校总动员,形成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以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与思想品德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工勤人员、全体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团队,形成合力,以期开创一个全新的德育工作局面。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各项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二、洋思中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对洋思中学的核心教学理念在我校践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阶段性的计划与足够的耐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非洋思中学首先提出,但把它作为一种负责任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矢志不移地坚持了20多年,我想这大概就是它之所以成功的关键。

作为农村学生,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速度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套可行性方案、措施,客观上对学生进步与发展的进度保持足够的耐心。

三、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实施洋思教学后,思品老师应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把这一目标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中去。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一定能让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涯中养成伴之终身的好习惯。

篇5

课堂教学是学习古诗的主渠道,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笔者下面以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些做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欣赏古诗能力的尝试。

一、查阅资料,了解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古诗之前,我让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杜甫和叶绍翁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常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学生谈到了自己对于诗人的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了诗人,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语言,读中悟情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在关于古诗文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或者诵读,展开想象,品味古汉语的内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情感。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古诗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在《古诗二首》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读”的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自读

上课伊始,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读自悟,其乐融融。

2.听读

即听教师范读。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了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想象读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读,边读边想象。例如,在教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时,教师鼓励学生想象花朵的颜色和种类,并有感情地朗读。结果,不用教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赏析读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句,理解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得热情、思得激动、说得明快、读得酣畅。

5.背读

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背读竞赛。

三、质疑讨论,理解诗意

教学中的“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然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最后全班商议共同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和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延伸升华,领悟诗理

在古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江畔独步寻花》教学中,我恰当地引入了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中的句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走进了杜甫的心中,情感也得到熏陶和升华。

五、同题比较,学会欣赏

有许多古诗在内容或主题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学《古诗二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在学习即将结束时,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满”字,然后问学生:“两首诗中‘满’字有什么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通过比较、玩味,学生感受到:“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满”是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来直接写出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中的“满”则是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的。二者写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各不一样,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春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古人讲究“炼字”“推敲”等,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篇6

------------题记

这段爱,来的悄然无声。不知从何时起,悄然无声的介入我的生活,悄悄将我的心拴住,越陷越深,已无法自拔。

---------赠个心中的峰

My love.If you love me.please tell me!I’m waiting for you!永无止境!永远爱你!

-------星

通知:雪有人当了:璎颖

又是一个温暖的春季,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学期,迎来的还是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不知不觉,它已经悄然介入着美好的生活……

“死党们,一个寒假不见,过得还好吗?”

“再好,也没有你好呀!说吧,你有去哪玩了?”调皮鬼张朦朦有发问了。

“朦,别为难星了,她很少出去玩的,你又不是不知道!”5555!还是宇最好了。

“就是就是!”我立刻煽风点火。(*^__^*)

“各位美女,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姐妹都反目成仇了!”看看,一听就是讨厌的“疯”。

“哟!看看谁来了?各位花痴,注意了!:“疯”少爷来了!”看我的必杀技:花痴

“各位草痴,不捉今朝,更待何时呀!“性”公主发骚啦!”

看我峰的绝招:草痴

“二位不要见面就吵嘛!大家都是同学,有话好好说嘛!”哟!这位不是最喜欢多管闲事、还自身难保的温柔王子翼吗?

“关你什么事!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哪凉快哪呆着去!”星和峰异口同声的说。经典台词同学们早就习惯了,所以没什么好惊奇的、

“宇!我知道你最好了,星和峰欺负我!快救救我呀!”

“宇!你可是我的死党,你帮谁?”

“翼!你可是我的哥们,怎么可以投靠一个女生呢?没有男子气概!嗨!忘了,你就是女生!”

“星,我当然帮你啦!”

“峰,你最帅了!原谅我吧!”说着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But,我们的峰可是一座“冰山”呀!怎么会受这招“反奸计呢?

“李宝峰!你才是女的呢!”

“哎呦!翼你长能耐了!还敢和峰哥对抗了!”“小人”痕来了!

“痕,你最可爱了!我怎么会和峰哥对着干呢?”又来这招,都用三年了。

“咳咳!已经上课1分钟了!各位该“归位”了”

“老师来了!”集体跑回座位

一道仇恨的目光正对着咱们可爱,美丽动人,冰雪聪明……(太多了以下省略了)的星,可怜的星呀!

想知道这道目光的主人吗?

想知道星的命运吗?

嘻嘻!喜欢小奇的小说吗?喜欢的加小奇QQ:736381686

李宝峰QQ:1017985271

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化学素养;密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8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谓“心智”是指学生的内在潜能,实验教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密钥。

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不再是简单地考查书本实验,考查内容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仪器的改造和开发、教材中基本实验方法的拓展、实际操作的全真模拟,未知规律的探究等。高考化学实验题目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实验诱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进入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实践活动是产生兴趣的源泉。在原电池的教学引入时,我安排了这样的学生实验,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放有一个金橘、一个柠檬、一根铜丝和一段镁条、灵敏电流计。在金橘或柠檬中平行插入一根铜丝和一根镁条,用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当学生看到有电流产生时,十分欣喜,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高中化学的很多实验,像浓硫酸和蔗糖的“黑面包”实验、“白纸显字”、“氯气使鲜艳的褪色”、“蘸有白磷的酒精灯不点自燃”等小实验,均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书上的实验只要条件允许我都做,有时自己寻找材料去做演示或学生实验。如果有些实验比如溴苯的制取,硝基苯的制取等,由于实验室通风设备不好的原因,我让学生观看一些实验录象也有一定的效果。在各类可比性考试中,我教的班级教学平均分要高出平行班级十几分到二十分。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实验需要学生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具有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精神,这就要求在实验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步骤、操作程序等进行严格要求,不得有丝毫马虎。在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时,有的学生将量筒用水洗,洗涤液也到入烧杯中,这种错误的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因此,在实验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同规范操作统一起来,通过言传身教,要求做到操作规范、仪器摆放整齐合理,有条不紊,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而养成科学严谨的习惯,减少人为的实验误差。

中学化学中对一些知识的描述或结论多数是定性的,没有定量化,这样可能造成科学性错误。例如:用氯化钙溶液区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时,要严格控制溶液的浓度和用量。分别向2mL 0.1mol/L碳酸钠溶液、2mL 0.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2滴(注:1mL=20滴) 0.1mol/L氯化钙溶液时,二者都有白色沉淀。教学参考书上说后者溶液无沉淀,什么原因导致都有沉淀呢?后来我将氯化钙溶液改为0.001mol/L,碳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溶液中无沉淀。说明有些实验必须控制浓度,不能不加思索地告诉学生结论。

又如: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的消去反应,在课堂上做了实验总是看不到预期的现象,得不到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与邢老师经过反复地实验研究,发现原来是溴乙烷的沸点太低,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全挥发了,达不到消去所需温度,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改成1-溴丙烷,而不再用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做消去反应这个实验了,这样的结论对学生也是一个完美的解释。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要对实验的真实现象进行探讨,完善,寻求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有时要考虑定量问题,有时要考虑实验本身是否严密,在修正完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验学到探究事物奥秘的本领,而且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听,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效率也不高。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在知识的形成和获得的过程中进行的。在“实践”中学,在“体验”中学,实验是最好的选择。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可以进行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地投人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在进行《化学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学时,学生做了用石墨为阳极,铁片为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后,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疑问:若把两电极换一下会怎样?若电解质为其它溶液时,电解反应有什么规律呢?这时,教师不必马上回答,而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自己动手去检验。有同学用铜片作电极,得出铁片、铜片作阳极时阳极本身要参与反应,并写出相对应的电极反应式;学生设计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硫酸铜溶液,得出Cl-、OH-失电子。通过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电解时活性电极本身要参与反应,若为惰性电极时,阳极上阴离子失电子被氧化。有同学在电解硫酸铜溶液时,以硬币或钥匙作阴极,实验后发现在硬币或钥匙表面上镀了一层红色的铜,从而对电镀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生独立设计并动手做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密钥。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育新理念》中指出“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它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追求知识发展的过程,就是将我们的思维活动一步步带入深入的过程。化学实验现象可能有颜色、气味、状态的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剧烈现象的出现等。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需观察的主要内容,不知道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观察思考,只注意到那些刺激、新奇的热闹场面,就不能更好地反映实验的本质,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心智)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以确定观察的内容和顺序。例如,在把绿豆大小的碱金属钾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实验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眼、耳、手、鼻等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实验的进程,知道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做到有的放矢,既不放过刺激的爆炸、燃烧,又不忽略稍纵即逝的颜色变化、沉淀的溶解等现象;这时,学生便会发现有火花生成,看到有蓝色不溶物产生,听到爆鸣声,感触到试管壁发热等一系列现象。多感官、全方位的观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究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科学的观察只有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才能寻求现象产生的原因,观察才具有生命力。在以上的实验中,经过分析,学生了解到钾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KOH和H2,放出大量的热,当积聚的热量达到H2着火点,H2便会跟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产生火光,并发出爆鸣声;生成的KOH与溶液中的CuSO4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学生不仅深切感受到了金属钾的活泼性,而且得出活泼的碱金属在水溶液中不能把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加深了对置换反应的理解;此外,还巩固了初中学习过的燃烧等知识。因此,在观察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找出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得出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从而完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上升过程。

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教学要尽可能用讨论探究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知识的授受过程变为知识的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给学生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正确思维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验证“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学生实验中,要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一般会选择酚酞,而加酚酞后出现先变红后褪色。我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说:“ 过氧化钠有漂白性,过氧化钠使红色的酚酞溶液褪色。”而有个学生却提出疑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酚酞,红色也会褪去,其原因也是因为过氧化钠的缘故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认真讨论,分组进行实验求证。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大家献计献策,有个聪明的学生设计了如下学生实验:将水直接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现象是:反应激烈,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待不再产生气体10分钟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一份加入少许二氧化锰静置到不再产生气体后,也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却发现溶液变红不再褪色。我让大家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大家都来做了这个探究实验,大家很好奇,认真地做了实验,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先生成氢氧化钠和H2O2,此时的H2O2不会立即分解。(2)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澄清溶液中加酚酞,红色会褪去,不是Na2O2而是H2O2的缘故。对于这样的结论,学生质疑课本的科学性,尽管是自己做实验得到的现象。我向学生解释了课本这样做的原因: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限于高中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业方面的考虑,课本将一些知识进行了简化处理是有道理,同时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不要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勇敢探究。实践证明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实验教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密钥。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而且还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延续到课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分组实验有利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由于每个同学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侧面,通过合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判断,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智力由“常态”跃迁到“激发态”,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利用原电池原理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燃料电池和水果电池。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每人完成一份实验报告,然后把设计类型相近的归为一组,通过分析讨论,再总结出一套新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他们有的把废旧的锌片和碳棒取下来洗净,插到稀硫酸中,再连接一个小电珠,小电珠真的会发光;有的用多孔碳棒做简易氢氧燃料电池……还有很多各具特色。最后每个小组各成员分工合作,把本组讨论的成果相互交流,进行认真评选。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协作,每人都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新知识情景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评价实验。上课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大量时间用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设计实验上。对知识予以整合,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实验教学,并根据实验进行深入地思考,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能力,所以实验教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密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成为一个懂得学习,会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篇8

改革开放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要树立创新品格。促进广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工作任重道远,很多任务涉及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问题,我们东博会要深度参与其中,就要突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进一步提升广西会展行业的集成度、显示度。

要具有开放视野。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营造国际一流的招商引资环境、推进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保障和优质服务,既要拿出中长期的规划,也要有短平快的措施。

篇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指管理工作者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创新活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1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的远大理想,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崇高目标。

2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结构,较好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视野开阔、求知欲强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 创新素质是指大学生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的各种创造性的活动都是正确思维的结果,正确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有质疑的精神,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品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辩证分析事物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有效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等现象的重要思维品质。

4 身心素质包含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两个指标。强健的身体要求学生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的意识培养,产生抵抗疾病的能力,具有充沛的学习精力。心理健康表现为能有意识控制自己,做到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团队精神,善于忍让克制,待人宽厚,遇事不斤斤计较;能冷静对待欢乐与忧伤等突发事件,情绪乐观、稳定;渴望生活中的挑战,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应该定义为全体教职员工,事实上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多部门、多条线共同作为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如学风建设需要教务处和学生处统一协调,生活管理需要后勤处(后勤服务公司)参与协调,就业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协助等等,这也体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同时,管理工作的主体(教师)和客体(学生)之间并非是单一的主客体关系,两者存在着双重主体的关系。因为从管理活动的内容来看,学生也处于主体地位,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决不是单纯的条线工作。从内容上来看,有思想品德教育、党团工作、行为规范、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咨询、饮食服务、住宿管理、勤工俭学、贫困生救助、评优评先、社团活动等等。尽管复杂,我们还是应该理清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行条块结合,互相配合开展工作。

1 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创建高雅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舍建设、校容校貌、绿化美化要体现高雅文化和人文精神,校报、校刊、广播、宣传栏要有目的地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和心理氛围,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思想教育的内涵,同时要严格规章制度,强化行为管理,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校规校纪的执行,做到奖惩分明。

2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建立学校主要领导参与并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建设校、系、班级三级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校、系就业工作部门要抓好国家就业工作政策的落实,抓好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基地的建设以及就业工作的管理。班主任要作为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负责毕业生的联络、指导和推荐工作。

3 勤工俭学和贫困生救助。要根据大学生成人的特点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况,尽可能地安排勤工俭学的岗位,并积极鼓励和通过中介帮助学生在校外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也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经费足额到位,发放公平公正。学校还应多方筹措资金,设立奖学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对出现突发事件的家庭和学生给予救助。

4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现代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就业竞争、家庭关系经常给学生造成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焦虑、烦燥、失眠、不合群、过激等问题,大学生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通过开辟网上通道、电话热线、专家教授坐诊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加强跟踪观察。系部和班主任要主动分析、排查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建立渠道畅通的信息网,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掌握重点对象,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工作有的放矢。 二、对我国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

我国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它强调按照权威性的法律、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特点,可以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它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逐渐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法治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尽管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内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各学科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学生与高校间的关系属于何种法律关系、各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如何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学生管理法制化等基础性、结构的问题,并没有更多的深入研究。

(二)偏重管理,服务有待于提高

一直以来,我们在高校管理的实践工作中都强调高校学生管理包括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两大方面。但在具体操作上,我们更多的时候却仅仅是强调了管理,管住学生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往往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

(三)过于强调外在规范管制。对学生自我约束的引导不足

目前,多数大学的校、院(系)、班三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用严格的校纪校规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忽略了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外在的各种社会规范,不仅很难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要求,而且容易引发学生与管理者的冲突,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并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

(四)传统的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传统的学生管理体现出要求整齐划一、大一统的思想倾向。对学生的评价、鉴定、奖励、就业推荐等一般以学生平均状况为基准,按每个学生的相对成绩表现划分等级。这种评价会给学生这样一个意识:考试分数高的同学就是能力强的学生,考试分数高就会有好前途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重统一、轻个性的模式化管理目标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结构的充分发展。

(五)高校与学生之间管理和服从的关系模式。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传授和管理的一方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学校是直接依据国家计划来办学的,学生从踏进大学校门起就被限定在一个严格的专业之中,直至毕业国家分配工作。除了按部就班的掌握本专业已经为他设定好的学习内容外,很少有机会按照个人的意愿和特点去自主学习,选择职业、工作地点等。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利益分配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从客观上改变了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氛围。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公费培养改为自费上学,学年制改为学分制等一系列变化,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教育消费的“合同”关系。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使得传统大学生生活集中管理趋向于松散,大学生自主安排生活、自由安排时空的范围在扩大。就业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概念上大学生的“干部身份”,使得在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特点,创新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有之义。 (一)要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1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化“学生发展”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指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突出学生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能。在学生管理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重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真诚之心去凝聚学生。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2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理念,强化“管理育人”意识。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学生在其中自觉接受教育才是目的。管理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公共的社会要求和一般规范参与社会生活并通过这种外在的约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说教育寓于管理就是说既把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管理之中,同时在管理中体现教育的精神,提高管理的人文素质,赋予管理以更强的教育功能。

(二)要形成适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识字 联系生活 效率

汉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人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如何使识字任务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彻底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课标》总目标提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并对各个学段识字提出具体目标。学生在不同学段的识字过程中,往往由于识字兴趣不浓或识字方法不当等因素,导致识字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识字效果。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是众多数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问题。汉字起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来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联系生活,激发识字动机

兴趣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推动力。人们一旦对所学对象产生兴趣,学习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对生字的内化。如:人、口、目等汉字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实物对比:“人”字就是人们双腿站立的形状;“口”字像嘴巴张开的形状;而“目”字外形就像眼睛圆形,里面两横,很像眼珠的形态,让学生体会象形文字,同时激发识字兴趣。为激发学生识字动机,我们还可以结合如“写错字的官司”、“写错字的笑话”、“一错字带来千古恨”等生活小故事或生活案例,让学生在感受故事乐趣的同时明确识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探求识字捷径

1.联系生活巧识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这些造字方法都离不开生活。对于常见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室里的门、窗、桌、椅、讲台、黑板等触手可及的实物,给它们贴上字卡,创建一个识字的天地,让学生每天去读一读、记一记。同时,可把这种方法带到家中进行,如在大厅、厨房、卧室、电脑、摩托车等实物上贴上字卡。在这样的“识字王国”里,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汉字,而且产生强烈的识字欲望。此外,对于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汉字,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识记。如嘴、手、脚、眼、鼻、耳等字的教学,可摸一摸自身器官进行识记;人、鸟、兽、畜等字的教学,可用找一找的方法识记;云、雨、雪、花、草、树木等教学,可用看一看、听一听等方法识记。研究表明,多感官同时参与识记的效果比仅靠单一感官强化识记的效果好得多,只有充分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物或耳闻目睹的实例,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才会让汉字更快地进入记忆阶段,从而达到高效识字目的。

2.联系生活纠错字

汉字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形近字、同音字。在识字过程中,由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学生认知水平受迁移作用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如广告语言、网络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汉字,若不从音、形、义方面进行辨析,在运用汉字时就容易产生张冠李戴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辨别同音字、巩固形近字、改正错别字呢?联系生活辨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观察大街小巷中的书画、对联、广告语等有没有自己所学的字出现,若有,则通过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进行辨别,看看是否有出现形近字、同音字。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手段识字,有益于甄别识记形近字和同音字。在遇到错别字时,就更应该反复比较、认真推敲。如“找”和“我”,“季”和“李”,“兔”和“免”,它们长得太像了,可以让学生反复对照,找出异同。让学生在“比”中纠正错别字,在“比”中“悟”出汉字的造字特点,在“比”中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如此一来,学生识字时就能胸有成竹,并为写对字、写好字打下基础。

3.联系生活用好字

汉字起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如何巩固所学汉字?《小学语文新课程课标》实施建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解读“课标”精神,笔者认为对一些常用汉字,应摒弃教师繁琐讲解,而应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在识记基础上学以致用。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三个儿子》一文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认识“停”字的。师问:“‘停’字同学们认识吗?”生:“认识。”师:“你是怎样认识的?”生:“在学校门口的交通指示牌上。”师:“你能把‘停’的意思告诉同学们吗?”生:“‘停’的意思是静下来不能走动。”师:“你知道‘停’字交通牌的用途吗?”生:“‘停’字交通牌是交通部门告诉驾驶员学校门口一律停车禁止通行的标记。”上述片段中,学生利用生活中所见来代替教师讲解,学生在回忆认识“停”字的同时,理解“停”字意思,掌握“停”字的用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学中,父母不能只盯孩子的生字是否写完了没有,而应鼓励孩子把所学生字在记一记、说一说的基础上,寻找识字与生活的联系,发现字词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娃哈哈”、“王老吉”、“加多宝”、“麦当劳”等一些在广告、电影、电视等宣传媒体中常见汉字,可引导孩子在看广告、识汉字过程中学会广告语的运用等知识。譬如对有关描述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词汇的识记,可引导孩子深入生活,把抽象文字与有关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事物说一说、写一写。家长还可与孩子畅谈识字方法,激励孩子采取不拘一格、自主创新的方式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通过生活实践读准字音、记住形、描述字义,扩大对常用字的识记及运用。

三、联系生活,巩固识字成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平时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识字量多、识字难度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对常用字识得快、记得牢?“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是巩固学生识字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语文课本虽然提供学生阅读资源,但是提供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应鼓励学生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拓展阅读资源,读一些图文并茂、字音结合的读物或与学生认知能力相符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言情故事、诗歌、格言、谚语、歇后语等。还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性阅读实践,如结合校本课程了解家乡风土人情,利用网络阅读资源等,让学生在因疑而读、因趣而读的读书实践中巩固识字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策略[J].宁夏教育,2010(04).

[2]崔丽媛.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3).

[3]董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