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绿的意思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03-29 04:1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含有绿的意思的词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济慈,迪金森,诗歌,死亡,真实,美
死亡意象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1795-1821)和美国现代诗歌先驱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的诗歌中占据重要篇幅,传达深刻意义,反映了诗人关于生命、真实、以及美的思索。死亡的主题一直令济慈迷惑不已,也贯穿了迪金森的隽永诗行。济慈在短短25年的生命之中,遭遇了6名家庭成员的死亡,[①]这使他坎坷波折的生命中对不幸更加深刻感受。[②]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从未沦入自怜自艾。他在诗歌中抒发了对生命的执着,寻找绝对的真与美,字里行间交错着忧郁与欢欣,快乐与痛苦,生存与死亡。比较而言,迪金森则更为含蓄、内敛,在诗歌中对于死亡的质疑多过陈述,思索重于结论。生存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想象也是她诗歌的主题之一。她写了500多首有关死亡的诗歌,语调变化跳跃,从怆痛到狂喜,从认同到质询,不一而足。
济慈对于死亡持有的观点比较而言可谓相当传统。他预感到夭亡的可能,恐惧自己可能“会不再存在”,对诗歌的追求也将会戛然而止。他在一首十四行诗中写到:
“……那时真实,我孤独站立
在广阔世界的海滩,沉思,
直到爱与名声沉入虚空。”[1]1818[③]
诗人对于空虚和徒劳的忧虑跃于诗行之上。在1817年的一首“睡眠与诗歌”之中,济慈只祈求得到“10年的时间/ 让我可以投身/ 诗歌之中,可以致力/ 我的灵魂规定的事业。” [1]这样微不足道的愿望竟然也成为奢求,不到四年他就去世了。
虽然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但是济慈也认为死亡使人脱离琐碎的存在,摆脱痛苦,因而得到最终的解脱。在1819年的名诗“夜莺颂”中,他写道: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削瘦,死亡。“忘掉”实为接受死亡的邀请,从而不再承受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他在长诗《恩底弥翁》中,抒发了对长眠的宁静的迷恋:“我已经一半爱上了温馨的死亡,/ 用许多沉思的韵律赋予它温柔的名字/ 让它把我静谧的呼吸带入空气/ 此时死去,似乎最为富丽。” [1] 郭伟在文中指出,温馨、温柔、温暖、静谧、富丽这些形容词可以唤起审美快乐,自不待言;对“鲜红”颜色的官能感受中已经积淀了愉快的想象意义。它们的引入使主体与死亡意味之间产生了审美的缓冲。[2]101诗人此时想象了与死亡的妥协,和死后的宁静。在“睡眠与诗歌”中,他注意到了希望的美:“我们安静栖息,像是上卷的两颗宝石,/ 在珍珠壳的深处论文的格式。” [1]L120-121对于他而言,“听得见的旋律如此优美,但是/ 最美旋律罕有闻……” [1]死亡被比作更加悠扬的音乐,只是没有人听闻而已。
迪金森关于死亡的诗歌反映了她所处的时代之中社会和思想的冲突,基督教虽然日渐式微,却仍然占据最高统领,尤其是在她隐居的麻省小镇艾默斯特。她相信上帝的存在:“我知道他存在着/ 在某处——/ 沉默不语” [3]327[④]。有时候她接受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结,无人幸免,尽管留给活着的人的伤痛“那么巨大,那么无望,难以想象。” [3]1732她曾经是虔诚的信徒,“伸开我窄窄的手/ 收集天堂”,但是最终却逐渐失去了对神性的信仰,对全能的上帝面对人间疾苦却无动于衷产生了怀疑。人的脆弱犹如诗中秋天的花朵,只能接受生命力的终结:显而易见,任何快乐的花朵都毫不惊讶霜冻用偶然的力量——在嬉戏中将它斩首——金发的刺客随后离去——太阳照旧,无动于衷为默许的上帝衡量过另一天 [3]1624在诗歌中,个体的生死没有多少分量,自然和自然法则对此一视同仁。任何试图逃脱的努力被证明是徒劳的,因此不能不引起诗人的疑惑。她写道:“我当然——/ 祷告——/ 上帝来过吗?”迪金森特立独行真实,虽然满怀对信仰的渴望,却不肯轻易认同宗教的范畴。她以诗歌的形式阐释死亡与永生,而她的怀疑显然一直存在。“我推理,我们可能会死——/ 最强的生命力/ 也不能超越腐朽/ 但是,这又如何?”死亡是必然,但是死亡的意义令迪金森大惑不解。她确实认为:“以前——垂死的人——/ 知道他们将到何处去——/他们将去上帝的右手边。”但是诗人写道:“那只手如今已被砍掉/ 上帝,无法寻找——” [4]224不能确定企及永恒的可能性,但是她宁愿像济慈那样,认为受祝福的灵魂会去往一个“像音乐一样必然”、“像声音一样确定”的世界[3]1453。因此,尽管她不无抑郁,而且认为“死亡是一场对话,进行/ 在灵魂与尘土之间,” [4]199,她依然在名作“因为我无法停下等待死亡”中,把死亡拟人为一位君主,一名绅士,彬彬有礼的同行者,带领诗人穿越生命的不同阶段,走向不朽:自那之后——已是几个世纪——但是感觉都比那一天短暂那天,我第一次觉察马头朝着永恒的方向——[3]712 此处,她与济慈一样,把生命看作一场旅程,而死亡与永恒是最后两个驿站。如程光泉文中所言,对死亡意识的描述,迪金森是独特的,也是承先启后的。她不是单纯地歌唱或诅咒死亡,也不是把死亡当作生的质料和目的。她在超越死亡,并通过死亡达到永生。她对死亡的态度除了淡淡的哀愁,甚至有一种超越之后的开朗疏阔的情怀。[5]128
值得注意的是,迪金森对于死亡的态度始终是含混两可,没有明确认定死亡带给她的是祝福还是虚空。马头朝向永恒的方向,但是,从那天起,却已经是几个世纪过去。诗中的天真女孩子终究有没有达到永恒,没有任何暗示。她承认“这个世界不是结论/ 一个种类站在远方,”但是远方与此在的距离,是一个问题。灵魂和死亡的对话并没有得出共识,相反,“……争辩从头开始——/ 灵魂转身而去,/ 只是为了留作证据/ 脱下了一袭肉体外衣。” [4]199 尽管“有两个可能/ 有一个必然/ 还有,一个应该。/ 无限的折衷/ 是我愿!” [4]225,但是无限的折衷似乎并没有意愿中那么触手可及。她对死亡困惑不定,却同时受到另一种生命的吸引。在给T·W·希金斯的信中,她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深切关注和痛苦困惑:“我没法告诉你永恒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它就像是大海包围了我。”死亡带走了青春、欢笑、激情与梦想真实,但是也把所有悲伤和苦难消除,留下一种未完成的美。济慈认为:“诗行、美名和美确实强烈/ 但是死亡更为强烈——死亡是生命的至高奖赏。” [1]1819在生命旅程的困顿之后,安谧的睡眠使人向往,尤其是确知永恒就在前面。济慈的观点在“论死亡”(1814年)得到了最好的阐释:假如生命不过是梦,死亡能否是睡眠,而一幕幕幸福不过是幻影转瞬?短暂的欢乐不过一种版本我们却以为最大的痛苦是死去。世间之人游荡哀伤,多么奇怪,却不能舍弃崎岖的道路也不敢独自面对将来的宿命不过是一梦终醒。[1]死亡是重生的一个过程,但是世间之人没有能力认识到这一点。迪金森在一首短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于一些人,死亡的重击就像是生命的重击他们在死以前从未活过——他们要是死去,在死之时早已死亡,生命力展现。[3]816死后而生似乎是诗人的诗歌生命的写照。他们通过赠与世界天才的诗歌而延续生命,对真和美的追求在作品中得到永存。济慈平静地接受了“死亡令”,[⑤]但是他的理想没有落空,终于“跻身于英国诗人之中”[⑥]。陆晓认为,迪金森以一种平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死亡, 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毁灭, 死亡带走我们所爱的人, 但不朽的灵魂只有经过死亡这一必经阶段才得以获得永生。[6]94在她沉思内敛的一生中她始终是一个“无名之辈”,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甘美。但是死亡并没有吞没诗人的才华。迪金森在给希金斯的信中写道:“如果名誉属于我,我不能逃避。”这是诗歌的名誉,是诗人生命得以长存的一种凭籍。尽管生前籍籍无名,她在死后声誉鹊起,成为影响现代美国诗歌的两位巨匠之一。济慈和迪金森留给后世无的价诗歌财富得以永存,像是“半开的花朵”[⑦],不必担心时间的侵蚀,即使名字如济慈所言“写于水上”。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说到:“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论文的格式。这成为后世流传的关于艺术与永恒的格言警句。蒋培君认为,在淡忘和超越了世俗价值之后,济慈的精神世界获得了多的自由,他更为关注生命本身的存在,关注这种存在的尊与价值。为此,他总是努力地去发现美,全身心地去欣赏美。 [7]111迪金森对此遥相呼应,描述了相逢于死亡的两个人。他们因为对于真和美的追求而成为知己: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没有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房间谈心——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4]120在生命的征程中真实,追求真、追求美的诗人也许一直是孤单的行人,但是死亡让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如杨甸虹所言,迪金森最富生命力的诗歌恰好使那些欣喜和痛苦的“现时”瞬间成为 了“永恒”[8]40。 迪金森的这首诗令人动容,也不无准确地预示了诗歌永恒的力量,激励诗人超越死亡,企及美好与真实。济慈接受死亡的必然事实,在诗歌创作中探索永恒的可能性,并因为诗歌的创作而获得了文本的永恒。迪金森死亡主题的诗歌含混地指涉永生的概念,不满足接受成规的模式,以沉思、反问、设想的方式,在诗歌中穷尽对于死亡命题的探讨。两者遥相呼应,印证“真即是美”,死亡是追寻真与美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死亡因其真而无疑晕染了美的意味。诗歌提供了一种空间,使诗人得以消解死亡,接近永生。
[②] 在1816年写给G·济慈的信中,济慈说:“世界充满悲惨、心碎和疾病,压迫无处不在。”
[③] 文中济慈的诗行大部分引自Ellershaw的选集,作者自译。其余为通行译本。在引用意注明创作时间。
[④] 文中迪金森的诗歌大部分引自Johnson的选集,作者自译。其余引自江枫的译本。
[⑤] 1820年2月3日的夜里,济慈吐血。他说:“这个颜色不会骗人。这滴血是我的死亡令。我必死无疑。”
[⑥] 见1818年10月写给G·济慈的信中。
[⑦] 见济慈的诗歌“致柴特顿”(1815)。
篇2
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种“文”“言”并行,以“文”带“言”的情况来构建文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故事切入,激发兴趣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可选择从故事内容入手,唤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学设计利用文句中存在的字词障碍,作为深入故事情节的切入口。通过“文”“言”并行,让学生在趣味的教学中牢固掌握文言字词的基本含义以及用法。如教学《晏子使楚》,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他是怎么做的,又说些什么?晏子又是如何应对的?事情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串联了故事情节的始终,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在故事情节驱动下是能够寻找到相应文句的。迎合学生对故事内容细节的期待,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语句中重要文言词汇,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的“习辞”,“王视晏子”中的“视”,“齐人固善盗乎”中“固”,“得无楚之水士使民善盗耶”中“得无……耶”等,通过这些字词,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完成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文言字词的任务,可谓一举多得。
二.画面切入,赏析品味
教学写景散文类文言文,可采取从画面入手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画面,描绘画面,把文言字词教学穿插其中。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赏析品味过程中实现对字词的理解与积累。如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指导朗读后,可播放展示三峡美景的ppt,让学生感知三峡的美在于山和水。然后在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中三峡山水的景色,再由同学互评、修正,这一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关注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根据这些字词的含义再完善图景。如学生选择“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明确了字词“湍”急流的水、“潭”深水、“清”清波的意思。如果仅仅描述成“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倒影”,就有失生动,结合“湍”等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丰富语句中所展示的画面内容:到了春天,江水上涨,水流湍急,激荡回旋,震撼心魄;到了冬天,江水透明洁净如一汪深水,水面如镜,微风拂过,细纹环绕,倒映着两岸的山色。在这样以“文”带“言”的训练中,学生既准确理解了文言字词,加深对景物特征的了解,又有助于对写景散文的整体感知,为揣摩作者写法打下基础。
三.朗读切入,吟诵领悟
论述类文言文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常常结构严谨,情思精微,学生对其内容、思想的把握要难于前两类文言文。教学中,可采用朗读建构课堂的方式,在朗读中翻译,在朗读中感悟。如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读文导入”的方式引入教学,教师在古典配乐的背景下朗诵,为教学烘托一种气氛。然后再以对答式朗读开启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老师出示的问题中摘读原文语句。可这样提问:古人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有哪三种因素?学生答:天时、地利、人和。追问: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战争中孰轻孰重?用原文回答。生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问,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文言词语“不如”的含义“比不上”。教师顺势继续追问:天时为何比不上地利?找出文中具体解说的语句,从而引出对“三里之城”这一段的释意,完成重要词汇的积累。……就这样问题层层相扣,步步深入,师生在朗读中译文,在对话中生疑、释疑、解疑。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大意,又同步完成了“言”的积累,学习兴趣浓厚。接着我再以品味式朗读推进教学,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从用词、修辞、句式、表意、含情、蕴理等角度品一品,说一说,悟一悟,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中,有学生选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一句品读,并陈述喜欢的理由:这句话含有哲理,它揭示战争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学生能透过表面悟出文句的内在,是很不简单的。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4.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景色,激发热爱
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重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想象文中描绘的景物,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欣赏图片,谈话激趣。
师生交流:
1.看图交流:课件出示小兴安岭景色图片,学生欣赏图片,互相交流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教师小结: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3.课件出示: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北部,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针叶树种以红松、
(2)
(5)
沙松为主,落叶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等。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4.导入课题: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
【设计理念:借助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兴安岭,激发了学生为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而阅读下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侧着
欣赏
浸在
乳白
利剑
树梢
显得
木材
膝盖
来临
宝库
(重点指导生字
“侧、材”为平舌音,“梢”为翘舌音;“剑、显”为前鼻音,“兴”是后鼻音;多音字“兴、舍”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宿(sù
xiǔ
xiù)舍(shè
shě)兴(xīng
xìng)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宿(sù
xiǔ
xiù)
sù
住,过夜,夜里睡觉
,如住宿、留宿、露宿等。
xiǔ
夜,如一宿、两宿等。
xiù
星座,如星宿等。
②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舍(shè
shě)
shè
居住的房子,如宿舍、旅舍、校舍等。
shě
放弃,不要了,如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等。
③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兴(xīng
xìng)
xīng
1>举办,发动,如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百废待兴等;2>旺盛,如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3>流行,
(3)
(6)
(7)
(8-13)
(14)
盛行,如时兴、新兴等。
xìng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如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等。
练读一读。
①两位老同学一宿(xiǔ)没睡,整晚都在宿(sù)舍里讨论星宿(xiù)的问题
②为了学习方便小明舍(shě)弃了家里舒适的环境,选择住在学校的宿舍(shè)里。
③如果你有兴(xìng)趣的话可以到小兴(xīng)安岭去旅游。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融化】
吸引人。
【欣赏】
(冰、雪等)变成水。
【苍翠】
(草木)青翠茂盛。
【诱人】
食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
【葱葱茏茏】
(草木等)深绿。
【严严实实】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开头写(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接着按(季节)顺序,先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再写(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然后写(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最后写(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结尾写(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三、学习“会写字”
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准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袋、严、实、显”,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脑、挡、视、线、坛、材、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刮”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袋、显”和左右结构的字“脑、软”,
(15)
(16)
(17)
学生练写。
抽:左高右低,右边“由”中间的横左右不和竖相连。
脑:左边的“月”窄小,第一笔撇书竖撇。
袋:上面的“代”写的扁些。
影:右边的三撇中下面一撇最长。
严: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右边的撇是竖撇。
挡:左高右低,右边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视:左边是“礻”,千万被写成了衣字旁。
线:右边是两横、都稍向上拉,斜钩要长,右上角一点不能丢。
坛:左窄右宽,云字下横要长、撇折的折稍向上拉、末端有点。
显:上窄下宽、两部分都要扁,业字右边的竖和撇都要长一些,下横最长。
软:车字要窄、第二笔撇折的撇长折短、起笔要上拉,下横变为一提。
刮:舌字上撇要平、短,下横稍长,口字要小,刂旁竖钩要长。
库:广字要大,右下面土字的一竖要高、下横要长,两边的人字要小。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脑袋
浓雾
利剑
树梢
宿舍
花坛
膝盖
美餐
宝库;
(2)表示动作的词语:抽出
长出
融化
汇成
涨满
散步
侧着
欣赏
封
挡住
遮住
浸在
献出
收藏
来临;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嫩绿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各种各样
苍翠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鲜嫩
名贵
又松又软
诱人
又肥又厚;
(4)叠词:淙淙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各种各样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抽出或浸说话。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兴安岭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们为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而感到自豪。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8-30)
(31)
(32-34)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动词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重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范读课文。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简单地说一说?(引导学生简单交流:春姑娘来到了小兴安岭,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消息。夏天,小兴安岭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舒展着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朋友们的足迹。)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小兴安岭真美!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概括总结。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本文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概括总结。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①小组交流: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②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方法指导:找中心句
概念: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3.理清顺序: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1)
(3)
(4)
(5)
(6)
(1)自读课文,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2)作者按照
顺序,
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表示时间的词语是:
、
、
、
。
(3)问题过渡:作者在每个季节中都写到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这样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4.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被小兴安岭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小兴安岭这么美,我们就随课文对它继续进行了解。小组同学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并互相交流。
【设计理念:从课文最后一段总结性的段落入手教学,旨在引领学生了解中心句及其作用,初步感知课文清晰的写作思路,初步理解课文先分后总的写作手法。】
三、小组汇报,品读释疑
(一)小兴安岭的春天。
1.课件出示春景图片,鼓励学生交流: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抽出”在这里是“不知不觉间,突然间长出”的意思,它写出了枝条在春天里快速而有力生长的样子,生动、形象。)
②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自己对树木的喜爱。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淙淙:形容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的动态美、音律美。)
②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示自己对溪水的喜爱。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俯下身子”“侧着脑袋”“欣赏”,作者把小鹿活动的姿态当成人来写,写出了小鹿可爱的样子,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②作者描写春天的景色时写小鹿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鹿的悠闲更突现了森林、小溪的美丽和安宁。)
③指导朗读:怎样读好这句话?(这是一个长句子,可以按照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结构把句子分成小段,在小段之间适当停顿<换气>,使长句子能从容、自然、流畅地读出来。)
④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鹿,你能加上动作读一读这段话吗?(引导学生通过有
(7)
(8)
(9)
(10)
(11)
(12)
(13)
感情的朗读表现小鹿的可爱和悠闲、快乐的生活。)
2.指名读,读出春天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课文运用了很多好词佳句。重点训练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好处,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二)小兴安岭的夏天。
1.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课件出示:树林、浓雾、阳光、野花等图片)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封、挡、遮”三个动词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
②“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是AABB式的四字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
、
。(郁郁葱葱、层层叠叠、苍苍茫茫)
③假如你就是小兴安岭的一名游客,你怎样介绍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浸”
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整个森林都浸染在浓雾里,朦胧的画面感跃然纸上。)
②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就像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中。试着读出这种感受。
③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因为阳光是从严严实实的树梢穿过来的,从树梢的缝隙漏下来的,所以像利剑
一样。“利剑”一样的太阳光也写出了夏天阳光的耀眼。)
②男女生比赛有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①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运用比喻,把鲜花盛开的草地比作大花坛,写出了草地的美。)
②指导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③我也来用“……像……”写一个比喻句。(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4)
(15)
(16)
(17)
(18)
(19)
(20)
④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
2.指名读,读出对夏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三)小兴安岭的秋天。
1.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能些景物吸引了你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课件出示:树木、物产等图片。)
(1)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①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这一句是对落叶的动态描写,“飞舞”既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景象又表现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②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一切变化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美丽,读出对秋天小兴安岭的喜爱。
(2)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教师出示有关图片)
①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从中能看到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小兴安岭秋天的丰收景象,从中看到其丰富的物产资源。)
②指导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③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平榛、山核桃、山梨、山葡萄……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地下矿产丰富,以黄金最为突出。盛产兴安岭落叶松、红松、云杉,还有珍贵毛皮兽。)
2.指名读,读出对秋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小兴安岭的冬天。
1.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课件出示:树木、积雪、动物等图片。)
(1)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①这两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两句按空中、树上、地上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的美景。)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2)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①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不得不”表现了紫貂和黑熊躲进洞里的无奈,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很冷。)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紫貂和黑熊的无奈,感受动
(21)
(22)
(23)
(24)
(25)
(26)
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2.
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对冬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五)小兴安岭的四季。
1.谈话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一起了解了一年四季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互相交流)
2.作者也从心中由地发出赞叹。引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你觉得课文的结尾写得好吗?为什么?(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和宝库,形象说明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4.引导学生用“是……也是……”说句子
(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主旨。
1.
文章通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抓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本文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因小兴安岭最典型的景物就是树木,所以作者在描写四季景色的时候,每个季节都写到了树木,但每个季节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
(2)举例:
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像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花园里,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这段文字抓住落叶、这两种秋天的典型景物描写,重点突出。
(3)练一练: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个季节或一处景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抓住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这篇课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赞美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认识了中心句,学习朗读了文中的长句子。
七、主题延伸
1.读了本文,我们对祖国的壮美山林更加热爱,我要用手中的画笔画出眼中的小兴安岭。
(27)
(29)
(30)
(31)
(32)
(33)
(34)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林海》《东北大森林》
(一)阅读《林海》思考:
1.作者写了大兴安岭林海的哪些景物?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东北大森林》思考:
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九、当堂检测
阅读《林海》《东北大森林》。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35-39)
(40-43)
(44-45)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起:树多、景美
春天--树木、积雪、溪水、小鹿
景
物
分
夏天--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色
产
述
秋天--树木、落叶、野果、药材
优
丰
冬天--树木、雪、西北风、动物
美
富
总结:花园、宝库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例如,引导学生理解“抽出”在这里是“不知不觉间,突然间长出”的意思,它写出了枝条在春天里快速而有力生长的样子,生动、形象。从而使学生理解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木茂盛生长的特点。再如,在理解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时,抓住“封、挡、遮”三个动词,感受树木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和树木的勃勃生机。
在教学本课时,读的形式比较多样,有指名读、评价读、表演读、齐读等,把读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感受了小兴安岭的美。如:在指导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让学生加动作读出小鹿的可爱,在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鹿,入情入景。再如:在指导读“…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感受,读出树木的茂盛,入情入景地以朗读来体现树木的特点。
不足之处: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法设计;读“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48-02
崔峦说:“阅读教学的要义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入文本,经过一系列个性化的读,建构知识意义,锻炼阅读能力,获得审美愉悦,受到范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活”,让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爱上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享受读书。所谓把书读“活”就是活跃读的形式,突出各种读法的功能,读出活力,读出变化,读出文本精髓,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问答读,了解表达顺序
课文表达顺序的安排,对突出文章内容、表达思想感情有着重要作用。许多课文在表达顺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顺序的特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设计问答读,让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的表达顺序。问答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
例如,《日月潭》一文,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内容的。如何让学生了解其表达顺序呢?教师提出了问题:“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日月潭景色怎样?中午,太阳高照,日月潭景色怎样?蒙蒙细雨中,日月潭景色怎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回答:“清晨……”读后,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从“清晨、中午”等时间提示词了解了表达顺序。
又如,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提出问题:“去金华双龙洞路上的所见所闻是什么?游览外洞看见了什么?进入内洞看见了什么?内洞里面有什么?出洞的感受怎样?”学生通过朗读相应的文段领悟了课文的表达顺序,并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课文关键段落,了解课文表达顺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比读,品味语言魅力
在比较中鉴别,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因此,根据课文思想感情的表达特点,运用对比读,能够使学生感悟文章特征,体会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读,品味词句,让语言“活”起来,让体验抵达作者的心灵呢?
如《猫》一文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读,深入品味词语,感悟词的魅力。猫的“温柔可亲”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学生画出相关词句,找到“蹭”字。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蹭”的意思,并与“擦”字进行比较体会。学生在不断地对比品读中,细细推敲老舍先生用词的生动、准确,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理解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真挚感情。
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凝练、准确。教师让学生比较“抽出”和“长出”,把这一组词语放进文中反复读,使学生感受到“抽出”一词更能形容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快,迫不及待长出来的样子。
运用对比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品评赏析,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品味出力透纸背的意蕴,从而走M文本,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品读出课文的精华所在。
三、增减读,感受生动形象
感受课文的具体生动形象,即把当时的环境、情景呈现在眼前,这需要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声音来还原当时的形象、颜色、温度、明暗、气味……学生在朗读时常常会自动地增加或者忽略某些词句。根据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运用增减读, 也就是给课文补充或者删除某些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某些词语、段落在语境中的含义或作用,从而更好地感受课文的形象生动性。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写了父亲挖了38个小时,挖得艰苦……但没有写父亲具体怎样挖的。只有让父亲挖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高大起来,学生才能够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可以设计:“父亲面对瓦砾怎么做?面对大柱子怎么做?”并补充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扒、搬、挪、撬、推、扛等。丰富文中句子后,教师再进行引导:“他挖了36个小时,两天一夜,想象当时是什么情形?”学生从中体会到父亲面临的巨大困难,再把体会融进朗读中,获得了深刻感受。
又如《仙人掌》一文,描述仙人掌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时,运用了“无论、都”“却、总是”“从来、任你”等词语。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喜爱之情。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点,教师设计了增减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和感情。教师删除了文中含有“无论”“却”“总是”“从来”“任你”等词语句段,让学生读后谈体会,再朗读原文。此时,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带到朗读里,充满激情地读,反过来又通过感情朗读,获得了情感熏陶。
四、变化读,体会感彩
要想在阅读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感彩读出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变化。阅读课上,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所理解的情感朗读就是大声读、使劲读,甚至喊着读……人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样的,用声音来表情达意也是迥然不同的。教会学生变化着读,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再引导学生用声音把眼前的文字通过富有情感的变化读出来,从而展示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和时间赛跑》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由这句话中的“忧伤”来体会全文的忧伤情感,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感受到了一位因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
又如,《语言的魅力》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这段话抒发了作者对盲老人怜悯同情的感情。在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春天,再出示春天的图片,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春意盎然的良辰美景。之后,突然出现全黑屏幕,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变化朗读,点拨朗读技巧,让学生以声音的大小、轻重、快慢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起伏,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强烈的震撼。
篇5
一、 创设诗境,激发兴趣,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炼,具有深广的内涵。在古诗教学时,我积极运用多媒体,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小学生创设相应的诗境,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颜色、形象、动作、声音,还有碧水、蓝天等环境因素。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得完整的,为此,根据诗意,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伴随着柔美的轻音乐,学生眼前出现了亭台楼阁、依依杨柳,一个七岁孩童正在兴致盎然地观看着碧水中嬉戏欢叫的鹅群。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观察、想象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沉浸在创设的诗境中,学习兴趣高涨,对诗歌的理解,对诗境的整体把握都迎刃而解。
音乐是一把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唱词,诗与音乐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那必定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送别诗,诗人李白与孟浩然的离情别绪,完全可以用与诗意相通的古筝乐曲《送别》来渲染和营造,一遍遍舒缓、轻悠又渗透着淡淡离愁的旋律在课堂上响起,宛如一只无形的手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张开想象的双翅,来到千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拱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翘首远眺,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音乐是有穿越能力的,它能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超越时空,实现与诗人心灵的对话。
二、 依托诗境,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凝炼,一字一词都是作者的千锤百炼的结果,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来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品味的机会丧失殆尽。而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可见的形、声、光、色,有利于学生推敲、理解、体会作者遣词用字之妙。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真切理解、体会。而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恰好有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我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他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可结果仍然是莫衷一是。此时,我播放了课件: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层叠,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高,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借助诗境,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中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深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蕴含的感彩,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时的匠心独运。
三、 再现诗境,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特点,朗朗上口,最适宜吟唱。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清晰悦耳的朗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字词的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我一边播放课件,一边生动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只大白鹅从远处游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动着绿波,边游边伸长脖颈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地为画景诗情所陶醉,朗读兴趣被充分激发了,都不约而同地跟着配乐朗读起来。朗读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品析“白毛” “红掌” “浮” “拨”等词语,来感受美好的形象,加之古诗独特的语言美感: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在几次指导后,学生跟着音乐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读出了诗的味儿和自己的感受,还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来。
四、 创新诗境,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但凝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提供了平台。在教学中我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启发想象,创新诗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的理解和感悟。
篇6
[关键词] 广告 透析 语言 同一性
广告业能在今天飞速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借助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像电视、广播、报刊、多媒体技术以及电脑软件技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心里接受度。据统计,美国消费者平均每人每日面对的广告数目多达一千五百条,在英国,报纸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就是刊登广告,电视频道播放的十分之一也是用于广告的。而作为英美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语言文字―广告用语,它的发展归功于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然,主要还是应归功于广告创作过程中借助于灵活运用的修辞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宣传产品,从而达到广告用语与普通文学用语不同的目的,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广告用语自身的真正价值。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与一般的应用文体在写作目的、阅读的对象、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手段媒体、宣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广告语言由于这些不同的要素具有特殊性,不应将其与文学语言或其他应用文语言等同看待。经典的广告语无不是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句的结合体。跨国广告与汉语广告一样都注重在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上下功夫,无形中使语言的表现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它们使语言的诗性在消费社会全面复活,呈现出一片个性十足的广告天地。仔细观察一些跨国广告用语,发现它们多在广告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达到AIDMA法则的要求,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实现从形式上的吸引性到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此外广告用语的特点还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多种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和效果。通过对跨国广告语言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跨国广告在以下几方面与中国广告文化具有同一性:
一、在广告的词汇应用方面
跨国广告的词汇丰富多彩,但每一个词的选择与使用都服务于“推销商品”这一最终目的,这就使它们往往更具备鼓动性和感染力。主要表现如下:
1.选用简明易懂的常用词
广告用语须通俗易懂,使读者尽快得到信息。
(1)The taste is great. 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
(2)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拥有东芝,拥有世界(东芝电子)寥寥数语,却简明清楚的说清楚了广告中的物品特性。
2.创造新词、怪词以引起新奇感
新造词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感知而达到促销的目的,突出产品的新、奇、特,满足消费者追求新潮、标榜个性的心理。例如: For twogether the ultimate all inclusive one price sun kissed holiday.(两人共度一个阳光灿烂的假日,一切费用均包括在单人价格之内。) twogether取自together之音,又取“两人”之意比together更形象,倍添情趣。
What could be delisher than fishes? (有什么比fishes更美味的呢?)
广告的设计者为了造成与后面的fishes押韵,把delicious一词的读音和dishes一词的拼写结合起来,生造一个delisher,使读者无论从读音和字形,都领悟其意,而且全句行文简单,一目了然。
生造词,无论是读音和词形,都给人以简明易懂,耐人寻味的启示,产生普通语言不可达到的效果。但模拟生造词时,必须音、形结合,浅显易懂,使之比原文更简单明了,生动活泼,切勿无理滥造,适得其反。
3.选用动感性动词
运用动感性动词是跨国广告词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因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所以在词语的使用方面以动感性强的词语来产生更好的感觉效果。如buy和spend这类词在广告中是很少见的,而只能运用其他动词来“感化”顾客,使它产生买的意愿,从而自愿主动地购买某种商品。如下列一则有关电脑的广告,用了十多个动词,每一个动词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服务,自然把顾客感化得非买不可了:
We finance. We lease them. We upgrade them. We configare them. We improve them. We customise them. We assert them. We package them. We store them. We deliver them. We protect them. We install them. We network them. We integrate them. We support them. We serve them.
这则广告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构成一幅服务动态图,吸引顾客购买。
4.选用复合词和缩略词以节省广告篇幅
复合词在跨国广告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其组词方法不受英语语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无论是如前所述的生造复合词,还是常见复合词,都比较灵活,能充分体现广告创作的创新精神,使用起来更加轻松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美国一本著名的女性杂志名叫Self, 用这个名称构成的复合词有力地表现了这本杂志鼓励女性独立的精神:
(1)The Self-Made woman. She’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白手起家的女性,生活得更加美好。
下面是几则运用复合词的广告英语:
(2)Kodak Single-use-cameras take pictures where you wouldn’t normally take your camera.(柯达一次性相机在你通常不带相机的场合拍出不平凡的照片。)
此广告巧用复合词,将产品的性能与用途表现得淋漓尽致。因在广告写作中常尽可能缩短篇幅,以降低成本。缩略词的使用比比皆是。例如: Where to leave your troubles when you fly JAL.乘坐日航班机,一路无忧。 JAL是Japan Airlines的缩写形式。
5.形容词及其比较级、最高级的使用
例如:Ask for more.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电子)。
6.词汇的重复使用
词汇的重复是一种常用的技巧,可以起强调、渲染的作用,而这恰恰是广告用语所要追求的效果。例如: Easy to use, easy to clean, easy to assemble.方便使用、方便清洗、方便安装(日光牌简便烧烤架广告)。
二、在广告的语句应用方面
1.简单句的使用
广告用语必须以最少的版面,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信息,最有效地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因而广告中尽量采用简单句,而避免使用复杂的复合句。如:
(1)Fresh up with Seven-Up.(君饮七喜,提神醒脑。)
寥寥数词,道出了饮料Seven-Up对人的好处,鼓动读者购买。
(2)Natural herb. Pure honey.(天然药材,纯正蜂密)
朴实的言词,对称的结构,将产品的内函全盘托出,读来令人信服。
2.疑问句的使用
用疑问句用为广告用语的始语容易激起人们的反应,特别是广告标题或正文的开头使用疑问句,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如:
(1)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 (你的乌发是否过早白了?)
(2)Who does your hair? I do it myself. (谁为你理发?我都是自己做。)
(3)Have you driven a Ford lately? (你最近开过福待牌的车吗?)
(4)Wouldn’t you really rather have a Buick? (难道你不愿拥有一辆Brick车吗?)
这些广告开头用疑问句,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3.祈使句的使用
祈使句具有强烈的鼓动色彩,含有请求、号召人们做某事的意思,能有效地迎合消费者心理,实现广告的目的,因此,祈使句在广告中被巧妙及时的大量采用。例如:
(1)So come into McDonal’s and enjoy big Mac Sandwich.(走进麦当劳,享用大三明治。)
(2)Give your clients the full picture of Hong Kong. (恭请浏览香港全貌)
祈使句本身有请求之意,用在此处,妙笔生辉。
(3)Let you in a world of wonder: Pictorial of Science. (让你生活在一个奇异的世界里:Pictorial of Science)
这是《科学画报》Pictorial of Science的广告。寥寥数语使万千世界呈现在你的眼前,读来令人神往。
4.并列句的使用
广告中使用并列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平行结构,加深印象。例如: Introducing FITNESS magazine. It’s about health, it’s about exercise, and it’s about your image, your energy and your outlook.(向您推荐《健康》杂志:说健康、说锻炼、说形象、说精力、说展望。)
5.省略句的使用
例如: You’ll enjoy relaxed sunny days. Warm crystal clear lagoons. Cool green foliage. Waterfalls. Flowers. Exotic scents. Bright blue skies. Secluded beaches. Graceful palms. Breathtaking sunsets. Soft evening breezes. And food that simply outstanding.(您会享受这阳光明媚的轻松日子。温暖、清澈的环礁湖,清凉、碧绿的树叶,瀑布,花丛,异样的芬芳,明亮的蓝天,幽静的海滩,优美的棕榈,壮丽的日落,轻柔的晚风。还有那绝妙的食物。)从“温暖、清澈的环礁湖”到“轻柔的晚风”,一连串名词短语代替了 You’ll enjoy……的句子。不仅简洁紧凑,而且又鲜明有力。
6.主动语态和现在时的使用
在广告中使用主动语态和现在时给人一种直接感,并暗示商品的持久和永恒特性。例如: Harmony of style and performance set this new Mazda 6 a part. Qualities are at the heart of every Mazda.(式样与性能的协调一致使新型马自达6与众不同。质量是马自达的核心。)
三、在广告的常用修辞技巧方面
跨国广告所用语言的修辞是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与效果。跨国广告用语的修辞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比喻(figure of speech):Feather water: light as a feather.(法泽瓦特眼镜:轻如鸿毛。)
拟人(personification):Flowers by interflow speak from the heart.(植物园培育的鲜花倾诉衷肠。)
双关(pun):Ask for More.(摩尔牌香烟的广告)
押韵(rhyming):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rom 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索尼音响的广告)
重复(repetition): Dish after dish after dish. People expect us to be better.(一盘一盘又一盘,人们盼望我们更好。)
对偶(Antithesis):Double delicious. Double your pleasure. (双重美味,双重愉悦。)
两个double,一个副词,一个动词,作用不尽相同。
排比(Parallelism): Designed with a computer. Silenced by a laser. Built by a robot(电脑设计,激光消音,机器人制造。)
四、在广告的文体特点方面
1.简明醒目,通俗易懂
广告的基本特点是让有限的篇幅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广告既要简短,又要明白准确地体现广告内容。因此跨国广告的文体特色之一是词语短小、结构简单。
(1)常用词义浅显的短语。例如:
Buy one pair.Get one free.(眼镜广告)
广告所用词汇长度不超过六个字母,其词义是每个普通百姓都能明白的,体现了广告英语浅显易懂的特点。
(2)广泛应用省略句。例如:
Thinking of buying?Think again.Notmuch for colour TV,is it?Vision hire!(彩电广告)
Air Quality!(航空公司广告)
省略句使广告英语读起来简明扼要,听起来轻松活泼。
2.创意独特,种类丰富
广告的目的是促进消费行动,语言要刺激消费者的联想,从而扩大注意、巩固记忆。因此,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之二是借助不同的修饰格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
A better stretch for the long stretch.(航空公司广告)
第一个“stretch”是“伸展”的意思,第二个“stretch”义为“连续的一段时间”,广告的意思是“为旅客在长时间的旅行中提供更好地自由伸展的空间。”两个“stretch”前后呼应,使消费者一听就感到舒服惬意。
Try our sweet corn.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甜玉米广告)
短语“from ear to ear”(笑得合不拢嘴)中的“ear”(耳朵)与这里的“玉米穗ear同音同形不同义。这则广告利用双关语ear表达了双重的意思:“你一尝就会吃一穗又一穗,高兴得合不拢嘴。”
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三菱汽车广告)
这则广告套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平等。)
3.韵律整齐,充满诗意
广告是艺术含量很高的一种宣传手段,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是广告的一个功能。广告的设计是按照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原则进行的。因此,跨国广告的另一文体特色是以优美的音韵增加广告的魅力。 如:
Export fair set for foreign-funded firms.(博览会广告)
这是一则外资企业出口产品博览会的广告,七个词中有五个(fair,for,foreign,funded,firms)互押头韵。听起来好像是博览会在文质彬彬地迎接众多外资企业。
Bathing Beauty Discovered in Interior Decorator's Bathroom.(瓷砖广告)
这则广告中有两组头韵词“Bathing,Beauty,Bathroom”和“Discovered,Decorator's”,让消费者将装修与美丽联系起来,暗示了产品的神奇效果。
One man's disaster is another man's delight.(削价售货广告)
这则广告除用了对照和仿拟以外,头韵“disaster, delight”又增添了几分幽默情趣,似乎消费者优惠购物得到的喜悦是建立在老板亏本销售带来的灾难之上。
五、在广告的语法特点方面
广告中使用的动词词组都非常简单,过去时出现的频率极低,基本上采用一般现在时,而且被动语态运用较少,商品的特征在人们的眼中成为和一般自然规律一样的永久特,这是其他各种时态所做不到的。
广告用语的口语化和简单化是实际应用的需要。因为简单的文字容易理解,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看完。而口语化的文字可以使人感到亲切,不拘束,能赢得读者的好感。同时,为达到诉诸感情、宣传品牌形象之目的,广告用语问题允许一定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表现为:
1.求新求奇的专有名词出现率高,自创的复合词多。
2.每个名词词组往往带有许多修饰成分,特点是前置修饰成分比较多。广告英语的名词词组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出现频率高。
3.祈使句和疑问句在广告中很常见。如果广告中全都使用陈述句,那么读者很有可能仅仅被动接受信息,而祈使句和疑问句却能使人从被动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以促使读者做某件事,促使读者思考、回答问题,使读者兴奋,加深印象。
4.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段,广告与演讲及诗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常见的有并列结构、词句重复、排比结构,头韵法等。
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广告语言可以说是受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甚至美学多门学科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的,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广告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具有思想性,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可以通过广告来提高我们自身的外语水,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现代广告理论和各国文化特点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倪宝元:修辞手法与广告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绍庭:现代广告运作技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建立:广告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4]张全海:世界经典广告案例评析[M].武汉:武汉大学社,2000
[5]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篇7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隐喻;英语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88-2
一、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理论于1965由扎德提出,国内学者伍铁平1979年引入中国。维特根施坦提出家族类似(family resemblance)的原则来处理模糊性。一个家族的成员,有核心成员,有世隔很多代的边缘成员。家族成员的核心或中心地位与边缘地位(根据立足点或坐标不同)可以相互转化。这种由“中心”和“边缘”组成的内部结构是对于模糊语义范畴的真实反映,适合于描述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或模糊性[3]。国内学者伍铁平(1979(4))[1],桂永霞(2011(1)[4],2011(2) [2],2011(3))[5],吴世雄(2002(3))[3]等对语言的模糊性作过积极的推介与研究。大都以“麦堆”、“秃子”、“早中晚”等时间、“老中青”等年龄等等概念为例子来阐述。本文单究“(绿)颜色”的模糊性,阐释全球“绿色文化”的起源与盛行,具有一定的深度。
中外研究颜色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我国,从春秋时期就形成的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五色(青、赤、黄、白、黑)的学说[6];[7],盛行整个封建时代。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说文解字》的定义是:“绿,青黄也”[8]。可知“绿色”是青黄之间的颜色,属于间色。用模糊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正色与间色,即正色为中心色,间色为边缘色。1969年,美国学者柏林(Berlin)和凯依(Key)通过对世界110中语言的比较研究,发表了《表示颜色的基本词汇》[9]一书,提出了基本色彩理论:认为尽管各语言颜色词众多纷繁、数量不一,对光谱切分的粗细和位置不同,但任何语言的基本颜色词都不出十一个词的范围,并得出了基本颜色词的标准,而且是有序的:黑、白、红、绿、黄、蓝、棕(褐)、粉、紫、橙、灰。即这11种标准颜色为中心色,其它颜色为边缘色。国内学者霍大同、桂永霞、闫亚平等对于颜色理论、颜色的隐喻即文化差异、颜色的模糊性等作过积极的研究。
本文涉及隐喻概念。隐喻,既指一般所说的引申意义或派生意义,又指语义引申机制,即产生引申意义的重要手段。隐喻就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隐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义学研究的焦点,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用一个范畴的认知来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10]。
色彩语码,即颜色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11]150-154认为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一样,色彩域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色彩语码的隐喻认知有双向性。一是人类对颜色词的认知是通过对其他域的实物外表的颜色的认知而获得的,也就是用其他域的认知来建构或解释颜色,颜色词具有其他域的实物的某些性状,这是“以物喻色”的隐喻过程。另一方面是,用色彩的基本范畴来建构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这是“以色喻物”的过程。以相似性为基础的双向隐喻过程,导致颜色词具有宽泛的、甚至包含对立统一的模糊性。
二、绿色——以物喻色
颜色(color)是指由不同波长的光反射而产生的物体上一种可见的性质马铁立,是一种视觉效应。自然界光的颜色是一个连续统[14],其色差是无限性的、渐进性变化的,不能明显切分的。人类的语言将颜色切成黑、白、红、绿、黄、蓝、棕(褐)、粉、紫、橙、灰等片段。这种切分是模糊的。绿色(green)就是在可见光区中,波长为500-560纳米区间电磁辐射的颜色[12]。绿色区间内也有色差,这种色差也呈无限性的、渐进性变化的,或模糊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绿”的定义是: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13]。也就是人类用对自然域草和树的认知来建构或解释绿色。英语的green(绿)同grass(草)同源,德语的grun(绿)与Grass(草)同源,它们的原始日耳曼语的词根是gro(生长)[12]。这样来看,green和grun表示生长着的草和颜色,并具有生长着的草和树的某些性状即成长、活力等。这就是“以物喻色”隐喻过程。
在英语中绿色也有浅、深、纯、混的区别。浅绿色或淡绿色可以用light和-ish作前缀和后缀构词,如light-green,greenish,深绿色可以用deep和dark作前缀构词如deep-green,dark-green。virid-green,指嫩绿、鲜绿,blue-green为青绿。Glaucous(淡灰蓝色、淡灰绿色),sulphureous(硫黄色的,黄中略带绿色的),viridity(碧绿,翠绿),viridescent(带绿色的、淡绿色的),后四个词取自《新英汉字典》[14],表示绿色与其他色混合的色差。
此外,英汉语除了用对自然域的草和树叶的认知来建构对绿颜色的认知外如构词“grass-green”,还从自然域的其他植物、动物、矿物域、食物域等方面来建构绿色概念。构成的比喻类或隐喻类复合词有:英语:mint(薄荷绿)、mint-cream(奶油薄荷绿)、olive(橄榄绿)、turquoise、(绿松石绿)、jasper(碧玉色)、sea green(海绿色的)、tea green(茶绿),apple-green(苹果色), jade green(绿玉色)马铁立。汉语:菜青、菜色、草绿、茶青、葱翠、葱绿、翠、翠绿、翠微、蛋青、豆绿、橄榄绿、果绿、湖绿、墨绿、苹果绿、铁青、蟹青、鸭蛋青、玉色、青葱、青翠[15]。
从表示绿差的词汇和如此众多的比喻类复合词中,可以看到人类用对其他域的认知来建构绿色概念的隐喻过程以及绿色概念的模糊性。
三、绿色——以色喻物
人类将绿色域的意义投射到社会生活及文化领域产生隐喻意义的过程,即“以色喻物”的过程。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有的相同,有的大相径庭,有的与绿色毫无关联。整体来说,绿色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文化意义。
(一)英语绿色词义的对立统一
1.“生命与生机”和“病态”及“无经验、幼稚”
英语绿色(green)指植物的颜色或植物本身如“绿草、草地”等(本节没标明参考文献的英文例子均来自《新英汉词典》[14]549)。英民族认为植物为很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称为“green gold”(绿金)。从“绿的颜色”、“绿草、草地”发展到“精力旺盛的”与“青春的”,这层意义来自绿色(green)代表自然界植物成长即生命与生机的颜色,常用以描述人或事,褒义。但同时,英语里的绿色(green)有指“(脸色)发青的”、“苍白的”意义。“脸色苍白”与“精力充沛”是明显对立的意义。从脸色苍白还转喻“嫉妒的”。如:如:“in the green”(血气方刚的,在青春时期);“in the green tree”(处于佳境);“a green old age”(精力充沛,老当益壮),“green margin of one’s life”(青春时期) 王玉英,“remain green forever”(永葆青春)等等,均为褒义。“be scared green(吓得脸色发青)”,“green-eyed(嫉妒的)”、“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为贬义。但,“green house”是“温室”的意思。
英语绿色(green)蕴含有“新”“初”“始”之意[16]。这层意义来自嫩叶与新芽刚刚长出。用在“keep green one’s memory of sth(牢记某事,即保持鲜活的记忆)”有褒义的作用, 用在“a young man green from school.(刚从学校出来的小伙子)”和“a green wound(新伤、未痊愈的伤口)”中,为中性。
与此同时,从植物的果实“新”“初”“始”之义即“青的”、“嫩的”、“未熟的”、“生的”这一面的特征发展到“木材等没干的,皮革等未经过处理的,(鱼、蟹等)未到成熟期(排卵或脱壳期)的”,这层意义为中性,进而发展到“指人:没经验的、没有受过训练的、幼稚的、不成熟的、容易受欺骗的”,这层引申意义为贬义。如:“green casting(湿纱铸法,未经处理的铸件)”、“green ore(原矿石)”、“green stock生料”、“a green apple”、“green corn”、“green hand(新手,没有经验的人)”,“greenhorn (新手,没有经验的人;易受欺骗的人、新到的移民)”,“as green as grass(幼稚、无经验)”,“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你以为我幼稚可欺吗?”、“He is too green for the job(他对这项工作很生疏)”,“greener(新手,新到的找工作的外国人”。此外,“green house”是“温室”的意思。
英语绿色“精力充沛”、“青春活力”的意义与“(脸色)发青的”、“苍白的”和“没经验的、没有受过训练的、幼稚的、不成熟的、容易受欺骗的”意义,亦褒亦贬,明显呈“对立”的态势。
(二)“和平与希望”和“嫉妒”
从颜色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触发人的某种心理反应的角度来分析,“绿”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17]。陈晨曾绪给人以宁静平和和充满希望的心理感受,国际上以绿色交通信号灯(green light)作为表示通行的标志[14],规定“红灯停,绿灯行。”由此绿色发展为包含“放行”或“审批通过”等含义,如“开绿灯”(to give the green light),“green card”(指《美侨民永久居住卡》和《社会安全卡》)[14]等。
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为了惩罚人类的罪恶,上帝用洪水淹没了所有的土地,诺亚全家以及留下的动物在方舟中得以逃生。为了探测洪水是否退去,诺亚将鸽子放飞出去,当鸽子飞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枚绿色的橄榄枝,诺亚立刻意识到洪水已经退去,他们可以返回家园了。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绿色橄榄枝作为和平、希望的象征[17]。
总结
英语绿色“精力充沛”、“青春活力”的意义与“(脸色)发青的”、“苍白的”和“没经验的、没有受过训练的、幼稚的、不成熟的、容易受欺骗的”意义,亦褒亦贬,明显呈“对立”的态势。心情的“宁静平和与希望”与“脸色的苍白”和“嫉妒”恰恰又是一对对立的意义。从绿色对立的意义中,我们可以证明或可以看到,绿色的模糊性或兼容性。
参考文献:
[1]伍铁平.语言学综论[J].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88-90.
[2]桂永霞.言的模糊性与图式理论[J].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69-72.
[3]吴世雄,陈维振,苏毅林.颜色词语义模糊性的原型描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1-116.
[4]桂永霞.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48-52.
[5]桂永霞.语言的模糊性与得体性[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3):372-274.
[6]陈岩.“红色”的中外文化审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04-106.
[7]霍大同.关于颜色感知的几个心理学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7-42.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2.
[9]Berlin Brent & Kay Paul.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M].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10]陈建初.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词)的同源分化[J].古汉语研究,1998,(3):17-22
[11]Langacker,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马铁立.试析颜色词“绿”的模糊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4-105.
[13]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50.
[14]新英汉词典(增补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5]顾静.英汉比喻类颜色词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初等教育;诗词鉴赏;意象;想象
现代教育在理念上已经从“重事”教育转变为“重人”教育。所谓“重事”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具体知识的传授和记忆;“重人”教育是在尊重被教育者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重视对人的能力、品质、心理等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被提高到十分显著的位置。在正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心智、能力上,这应该是教育向其本质特点回归的一个标志,也是对过去在“重事”教育环境下所形成的“高分低能”现象的反拨。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在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过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品性以及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有能力的、素质高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作为初等教育文科方向专业必修课程的古典文学课,其主要教学目的也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能力为主,而在众多的学习能力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理解鉴赏力包括对作品形象的感悟力以及对作品意蕴的表述力。之所以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力作为首要任务,一是因为目前学生在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是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也决定着我们应该把上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尤其是古诗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作品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感情丰富,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小学生学习这些作品的目的,第一是要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陶冶情操,培养性情,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而后一目的的实现仅靠单纯的知识记忆是不行的,主要靠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品味。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变迁以及诗歌体裁所具有的含蓄、凝练、婉曲的特殊性,今天的小学生不能够一下子读懂它们,更不容易欣赏它们。如何让小学生对这些古代的作品产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小学生感觉到它们的美,并且在学习时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在给小学生讲授古诗文时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解时是否只是解释一下字句的意思,将文言翻译成白话,把韵文变成散文就行了?如果那样讲,不仅远远没有把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魅力反映出来,而且实现不了激感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自己首先能够被作品中蕴含的情意所感动。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对于事物直观的印象、感觉、联想、想象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对作品形象的感受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对作品意蕴的描述能力,(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的描述能力,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以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使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受到作品的感染。所以,与小学教学的特点以及“重人”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初等教育专业的古典文学课应该将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对作品意蕴的形象化描述能力即理解鉴赏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由于小学语文所选古典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所以,本文将着重谈谈对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些体会 。为了改变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能力薄弱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授课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为教师与学生结合,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能力。
我国古典诗歌以抒写情志为主,《毛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情志之来源有二,一为自然界之景物,二为人事界之事物。诗歌是诗人之心与外在之物交相感应而发自性情的产物,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我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方式主要有三:“一为直接叙写(即物即心),二为借物为喻(心在物先),三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3]即赋、比、兴三种手法。古人使用这三种艺术手法来抒发表达自己内心对于事物的感动。在这三种艺术手法中除了赋是直接叙说情感之外,比和兴都是借助于外在的形象(主要是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感情。而这些形象是熔铸着作者情感的形象,即心物交感所产生的意象。故前人对诗歌又有“作诗不过情、景二端”[4]“一切景语皆情语”[5]等评说。我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境界,尤其是在以兴的创作手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诗歌,则更将景物的描绘与诗人情感的表达发展到了一个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艺术极致,如盛唐诗人的优秀作品。在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词这种体裁,继承并发展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只是在情意的表达上更为婉曲幽微,词人的情感在借助物象表达时更为细腻含蓄。所以,教师在讲授古典诗词作品时的关键是要引领学生从作品所呈现的外部意象,体会作品中作者之情与所写之景所形成的心物交融的微妙关系,并由此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整体意境。尤其是对那些情融于景,诗人情感不太显露的作品,就更要注意引领学生仔细地品味其中的奥妙。对作品内在情感的发掘是讲好每一首古典诗词的关键,也是使学生学会欣赏诗词的重要一步。
诗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品中诗人之情相会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首先在于如何调动起读者的情绪,从而诱发读者的兴会,使他们一步步进入作品的情境。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更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记笔记和背笔记的机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步骤如下。
一、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欣赏诗歌的心理状态
(一)科学导引
在一节课的开始,先播放或展示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以营造一定的课堂气氛,用于调整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情绪。例如,在讲授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一开始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古曲“春江花月夜”。在讲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时,可以展示一些富于意蕴的古代山水田园画。如果没有直接反映所讲内容的音像资料,也可以播放或展示一些在风格上与所讲作品接近的音像、图片资料。这种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的形象,直接而鲜明,很快便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进入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在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时就会较为自然顺畅。
(二)作者介绍
对作者的了解是欣赏古典诗词时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介绍作者时,不是流水账似地叙述一遍他的生平经历,而是要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展现出他的精神世界,包括思想感情和个性气质。目的是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状态,以作家独特的心理品质吸引和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对理解和欣赏作品无疑能起到一个必要的心理铺垫作用。在讲述时,教师不仅应该用分析的语言,理性冷静地剖析作家的个性气质,更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满感情地展现作家的独特人格魅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身心地去理解揣摩作家的精神与个性,自己首先应该被吸引和感动,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充满情感的语气、声调、眼神、手势等外在表现形式,将自己对作家的朴素理解(而不是书本上他人的理解)阐述出来。在讲授、分析时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应该客观准确地介绍每位作家,既不能肆意贬低他,也不能任意抬高他。凡是能在文学史上世代流传的作品,都是每位作家心理品质的真诚流露,都表现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体会,如此,诗作才具有打动人心的激感力量。正是因为这份真诚的情感,我们便应尊重它的作者。在讲作家时,尤其是在讲那些大家巨擘时,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和讲述他们,把他们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讲,这样就拉近了古人与今人、古典与现代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打动学生,使他们对作家的作品作出较为正确的理解和欣赏。第二,注意引用最能反映作家精神气质的材料。比如在介绍孟浩然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作为一名隐逸诗人的风神气度,可以用王维为他画的一幅肖像来作为介绍的材料。此画已失传,据当日见之者说,画中“襄阳(浩然字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6]其中“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这些形象特征非常生动地反映出了孟浩然清高脱俗的气质,这一材料的引用不仅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使学生对作家精神气质的感受十分直观而具体。为阅读欣赏孟浩然的作品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三)教师有感情地吟诵作品
在学生对作家以及与作品有关的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要感情饱满地诵读作品。教师在诵读作品时声调的处理,字句的顿挫以及情感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作品做出了诠释,这将会对学生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欣赏兴趣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将学生引向对作品内在意蕴的理解。
以上这几步都是针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欣赏心理而做的前期工作。
二、对作品的文本赏析
欣赏一首诗词作品,首先要弄懂它的文字意思。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学生在阅读欣赏时的难题,所以,教师可以把这项工作先布置给他们作为预习的内容。另外,关于作品的创作背景,亦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由学生自行了解。那么,课堂教学的重点则应放在对作品情境及内在意蕴的把握上。诗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者之情相会的过程,而诗人之情的表现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绘表达出来,于是,欣赏过程也就是读者根据诗歌的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的过程。因此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复活和还原作品所呈现的景象,并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同时由于诗词形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它对生活的反映只能是截面的、片断的,在简约的形式中隐藏作者浓郁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时通过想象来补充作品简省的内容,使作者的情感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因此,在做好上述前期工作之后,教师便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对诗词的内容作初步的想象。想象是一种主观色彩十分强烈的活动,因此,想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点拨者。
(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还原想象和补充想象
学生默读作品并对作品所呈现的景象进行独立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在学生叙述自己的感受时,要求他们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场景,将自己心里的感觉描述成一个画面,或是用形象化的比喻说出自己的感觉,而不是泛泛地抽象地概括。以此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描述力。
诗人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表面的意象中,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有的是人世间的事象。对于以描写自然界景象为主的诗歌,在欣赏时就要紧扣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还原。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对于春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但如何把自己对春天的联想和杜甫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统一起来呢?(如果不统一,便不能恰当地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许一开始学生头脑中对春天泛起的初步联想并不能和诗中所绘景物完全相符。这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作品中景物的特征作更加具体细致的想象,提醒他们要注意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比如这首诗中的“黄”“翠”“白”“青”等形容词,注意它们赋予了景物什么色彩特征。此外还应注意诗中“鸣”“上”“含”“泊”等动词。这些动词又赋予了景物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仔细体会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这样,一步步使学生的联想逐渐与诗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明丽色彩、盎然生机、安详和睦的春天景象接近起来。一点点体会作品所呈现之景象与诗人内心之情感相交融的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捕捉诗中的关键词语所赋予景物的种种特征,而且要由景物所具有的种种特征触发联想并仔细品味它们在人的心里所唤起的种种感觉以及感觉的强与弱,然后再由自己的感觉去遇合诗人的感觉。在这一遇合过程中,当然要结合自己对作者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的了解。
同样,对于那些以事象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也应该抓住其特征进行还原想象。如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了一位女子早晨起来梳妆的情景,其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得很隐晦。在学生进行情景的还原想象时,同样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词中某些关键的字眼,如:“懒”“迟”“双双”等,注意这些字眼所赋予人物形象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透露了人物内心情感的蛛丝马迹。这些关键的字词又恰如作品的眼睛,透露了作品的神府,它们也就是所谓的“诗眼”。当然,诗眼有句中之眼、篇中之眼之分。前者往往是一句话中的关键字、词,后者往往是全篇最为传神、最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诗句(有时亦为字、词)。如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最后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全词之眼,因为它集中表达了整首词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对于诗眼的寻觅和咀嚼是赏析古典诗词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诗眼的情况较为复杂,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采用这种方法,尤其对于那种意境自然浑成的作品,就更不能牵强臆断,斤斤于诗眼的寻求。
有些诗词在表达时作了内容上的简省,形成了“辞断而意属”的特点。这些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上往往具有跳跃的特点,诗人的思绪犹如一条蜿蜒曲折又云雾缭绕的河流。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就应该以想象来连接和补充作品在表面上所形成的空白,使作者感情的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在每句之间都形成了意义的跳跃,这就是因为词人在展现情境时进行了省略。那么,在要求学生进行想象时,应该提醒他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上,以想象来补充其间省略的逻辑线索。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这首词说的是词人在一夜风雨、沉醉之后的清晨醒来,尽管残酒未醒,但立即急切地询问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对方回答说:“海棠花还跟原来一样。”作者立即纠正道:“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绿的多红的少了。”通过这样的一番补充想象,我们可以发现在词中表达的是词人对海棠花事的关怀之情,这种关怀之情在风雨后的早晨得到了非常集中的反映。正因如此,词人才在风雨之夕借酒以浇春愁。通过补充想象,我们体会出的是词人那一番浓重的惜春之情。
(二)通过讨论启发想象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7]所以,在阅读欣赏诗歌时,探求作者的原意是第一要义。但探求的结果却并不一定是统一的。诗歌既有它立意的确定性,又有它含义的丰富性。这主要是因为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欣赏者,因为阅历、学识、观点、兴趣等方面的不同,欣赏时心境、处境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角度的不同,都会产生感受上的种种差异。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的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学生在阅读同一首作品时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另外,从诗歌的艺术特点出发来看,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瞬间统一,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诗歌意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给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往往会出现意象的多义,因此也促成了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的作品,欣赏的空间就更为宽广。如王维的《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写了傍晚落日时分山林的幽静。诗人摄取的是大自然刹那间的一个特写镜头:一缕返照的夕阳照射在山林中的青苔上,用以客观真实地再现山林的空静。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是诗人当时与环境猝然而合的空静的心境,这种心境的表达完全是直观的、形象化的。由于诗人没有以理性的思索将这种感觉明确化,所以也就没有为人们欣赏的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人们在阅读这样的作品时,自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或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当然,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正是立意的确定性和欣赏的不确定性,使得作品在欣赏时产生了令人咀嚼不尽的悠长韵味。
鉴于古典诗词的上述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一首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可采取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诗歌作品中丰富的含义。而且,教师在讲解作品时还可以采用“引譬连类”的方法,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意(往往具有非概念所能叙说的特点)以形象的譬喻表述出来,以启发学生自由的联想。实际上,这种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已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运用。如《论语·八佾》说:“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8]这段文字是说孔子用一个绘画(绘事必以粉素为先)的比喻说明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孔子的这一做法使子夏对诗歌的内涵作出了进一步的联想,而子夏的联想又启发了孔子的思路。这正是一种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教学方式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讲解一首作品时,不应该只局限于一种观点,在对作品的立意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后,还应将不同的观点介绍出来,以供参考。这样,既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又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不被固定的框架所局限。
(三)对典型意象的解释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种特殊的、较为固定的含义。对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想象和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比如,通常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就不仅仅是指一棵柳树,而含有“送别”之意。这是因为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影响到诗文创作,就使得“柳”这一名词产生了一种物质属性之外的文化意味。例如,相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咽》词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语,以年年如故的灞陵柳色概括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离别感伤之情。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再比如“蛾眉”一词,本指女子弯弯的眉毛,但因为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把它引申比喻为一个人才德志意的美好,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于是这个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代表人美好品德的符号。读者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是不能明了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味的,当然也就影响到对诗歌情意的深刻理解。这样,教师就应该从一个引导者变为授课的主体,对这些独特的符号进行意义的解释。在讲解了这些特殊意象的含义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对作品进行欣赏,就会有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反复吟诵,品赏韵味。吟诵对于诗歌的欣赏具有很大的作用。我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声律顿挫的特点,是声情并茂的产物。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随着情感的兴会,神思的涌起,“言泉流于唇齿”[9],“吐纳珠玉之声”[10](246),诗人内心的情感伴随着声吻吟诵自然涌出,所以刘勰在其《声律》篇中说:“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10](299)“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10](300)所以古人作诗又称吟诗。他们不仅伴随着吟咏来作诗,而且也伴随着吟咏来改诗,杜甫有诗说:“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其七》)[11]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早已注意到吟咏在学习古典诗文时的妙用,如清代的在指导儿子学习古典诗文时就强调了朗诵和吟咏的重要性:“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2]“高声朗诵”可以体现作品所蕴含的气势,引发读者的意兴。“密咏恬吟”可以引起读者的思索,仔细品味作品的意韵。总之,吟诵是一种能够触发读者的情绪,进入并体会诗歌情境的方法。因此,在讲授诗歌时,应重视对作品的吟诵。
吟诵诗歌可以自己吟诵亦可听别人吟诵,两种方法都可以起到感绪的作用。我们说在欣赏一首作品一开始时可由教师有感情地诵读作品,以作为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其实这一步亦可由播放一些著名的艺术家诵读诗作的声音资料代替),这已经是吟诵法的运用。在对一首诗歌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由学生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在学生诵读时教师要指点他们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押韵所形成的律动。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加以停顿,什么地方字音加以拖长,在读时怎样注意诗歌的平仄韵律等,这些都因诗歌体式的不同而不同,它们属于吟诵诗歌时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以简要介绍和指点。当然这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它们在具体运用时会因读者的不同和诗歌内容的不同而有无穷的变化。关键是吟诵时应该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去读,以抑扬起伏、顿挫有致的声音传达出诗歌在表情达意时所独有的叹咏意味。由此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艺术魅力。
吟诵通过声音来感受和欣赏诗歌,吟诵训练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它可以培养人们心中对诗歌的直觉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应该是经常的不断的,应该在每次上课时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吟诵活动,通过自己吟诵或聆听他人吟诵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对我们以培养小学师资为目的的初等教育专业来说,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小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直觉感受力最强的时期。从“重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不仅是对古诗知识的学习和对诗句的单纯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直接感受能力,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审美感受,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那么,吟诵作为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正是培养孩子们对古诗直接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对这一方法的掌握,也就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初等教育专业古典文学课的诗歌教学中进行吟诵训练,是应该十分重视和提倡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本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初等教育古典文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所作的初步探索。而诗歌欣赏则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所涉及的也只是如何进行诗歌欣赏教学的几个最为基本的方面,即对于诗歌情意的探索,还有许多重要方面和教学环节非本文所能尽述。同时,诗歌欣赏又是一个需要欣赏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故其欣赏的步骤并不是刻板不变的。而且每一首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不同,所蕴含的情感不同,因此也不能采用固定的程式去赏析,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1.
[2]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5.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6.
[4]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3.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5.
[6]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594.
[7]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46.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
[9]张怀瑾.文赋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46.
[1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