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的特殊含义范文
时间:2023-04-01 19:4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晚安的特殊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9+5是什么意思
应该想写的是11-9=5吧,据悉这也是网络上面的一个段子,具有很污的意思。
11-9=5是什么意思?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说的是公司老总和秘书去出差,晚上开了两间房,美女秘书短信发
11-9=5,其实大家都知道11-9=2,这里却说等于5,其实就是多了个“3”(5-2),含义就是秘书问老板“要不要多个小三”。
老板看来也是个顾家的男人……或者说是不太喜欢秘书这类比较直接的
然而老板的回复却是晚安,所以秘书辞职了
还有其的解释:
11-9=5 其实11-6=5,6变成了9,6 9 6 9 啊六九啊,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连起来就是69式等(=)我(5)!
11-9=5 要想干就等我
这个解释就比较强大了,总之充满着YD之气
篇2
太阳的光穿过玻璃这层淡薄的介质,照亮低矮的房屋。惺忪的睡眼突然变得好痛,好像是因为过分干涸而丢失了睁开的勇气。枕边的耳塞还夹带着昨晚疲惫的声音,缓缓流淌着某种可以响彻心扉的声音。就是这样的一个早上,我被好友叫醒,然后被告知,阿桑死了,死在昨天的早上。
于是我弄懂了失去的含义。来得很真却又那么猝不及防。当走进洗手间,却发现昨天的疲惫还在脸上,今天的迷惘早已不约而至。试图用冷水将一切洗净,可越洗越感到失落的悲凉。手指蘸水,将那个有关逝去的日子画在手心,写在心上――2009.4.6。
【壹】那感动藏在角落,我一直没发现
受了点伤后,寂寞地歌唱罢。
关于阿桑,我有点陌生。原因是我没有学会从角落感受些什么。阿桑的歌,没有什么大力的宣传。像是从山谷飘出的悠扬的笛声,缓缓地,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不知道它出自谁的口中,甚至不知道它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但你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沉浸,因为那感觉太迷人。
用手拂掉CD表面的灰尘,我又一次看到阿桑寂寞忧郁的脸。阿桑好像总在想些什么,有着看不穿、读不透的眼神,发丝随风飘荡,伤心如影随形。
早已淡忘是在什么时候,出于何种考虑才会到音像店买下那张专辑。只是觉得她能给人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那个角落有什么特殊的诱惑吧?走进,便会沉浸。
当初的她早已不再红火,躲在角落的货架上。我想她不是在流泪,而是在默默期待,期待有人再次将她买回。很长时间以后的今天,我决定平定起伏的心,再次聆听舒缓的曲。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三月份的《新作文》上,我留下了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歌,然而四月份的时候,那首歌的演唱者就已经离我们远去。“当发现天堂不再只是妄想”,一切便都悄然结束,即使她早已忘记要怎样开始飞翔。
“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写信,一个人对话谈心”,突然发现一个人成为了一种习惯。
人选择了飘动,只为寻觅那藏在角落的感动。
【贰】秋天到了,请尽情悲伤
“即使再幸福,也有被寂寞侵蚀的时候,在人生的路上,享受寂寞也是一种美丽。”阿桑这样说。
秋天是一个凋零的季节。悲伤总会在这样一个季节变得越来越深刻。当寂寞像烟灰一样,被轻轻弹落,还剩什么继续隐隐发亮?
歌唱寂寞的人是不是一定会是寂寞的?我不知道。但歌唱寂寞的人一定会给寂寞的人以最大的安慰。我不是一个寂寞的人吧――别人这样告诉我。但我却很喜欢她的歌。没有大声的喧闹,有的只是浅浅地歌唱,默默地心伤。
《受了点伤》――一张在秋天听的专辑,有宣泄还有慰藉。很轻易地,我就会想到一个落叶飘飞的街巷。路上有一个人安静地走着。是那种安静的享受,和一种淡淡的悲伤。就像是上天将雪花送给了冬天,秋天的悲伤,来得理所应当。
不会抗拒吧!因为无法抗拒。就像喜欢一个人,要是可以抗拒,就不存在真爱了。即使会受点伤,即使会变得有点狼狈,即使会忘记如何流浪,但你会收获那种能够承载一生的美丽。
所以,不要吝惜你的某些情感。秋天到了,请尽情悲伤。
【叁】天使,在哪里?
“Spendall yourtimewaitingfor thatsecond chance.”
歌中的天使一直在等一个再爱一次的机会。或许那就是重生吧!而现实呢?会不会有天使?我不清楚。阿桑,不是天使,所以她没有了再一次歌唱的机会。
当一个人的背影揉进漆黑的夜,很多人把它当作一种逝去。因为看不到了,因为摸不到了。阿桑的走掉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毫无征兆地,便消失了。世间应该没有天使,有的话,肯定也忘记告诉阿桑天堂的路不是很好走。要不她不会走得那么匆匆。
阿桑没有快乐的童年,即使长大了,道路也是那么地坎坷。小时候为了躲债,为了逃避爸爸妈妈的吵架,那么小的她就已经知道学会坚强。长大出唱片,因为销量不好,公司与她终止了合同。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她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虽然很近,但她不会选择放弃。她在用一种行动告诉每一个人,有一个叫做阿桑的女子曾在这个世间坚强地活着。
传说天使的光芒已将夜空点亮。所以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会朝着窗外望一望,看看天空中是不是会有天使飞过。
可,天使,在哪里?我怎么看也看不到。阿桑去天堂的路会很黑么?那小心,一路走好。
【肆】春天在临近
这世界太绝对,连寂寞都太孤绝。
疯了吗?无所谓……
这一次,她只想逃避,不想面对。
没有华丽包装,除了音乐的感动,阿桑,别无其它。
不知是谁为阿桑写下这样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说说我的看法,逃避并不是因为懦弱,只是想停停匆忙的步伐,不想永久地心伤,也不想永久地躲藏,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然后说我可以选择短暂的遗忘。能够这么多次地讨论逃避和面对,是因为世界给了我们太多难以抉择的留恋。
阿桑的歌只是可以疗伤,适合人慢慢忘记那些曾经的伤和痛。赶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不知道阿桑还有没有哭泣的力量。只是想告诉她,如果停下来,别忘了听听春天的脚步,别忘了许下有关来年的心愿。
春天?人间的四月天?美妙的词语?有活力和生机么?放弃一次逃避的机会,让我们静静守候。因为春天在临近。
【五】JUDY,不寂寞
JUDY,阿桑的英文名。知道它的时候,阿桑对我来说早就不再陌生。
阿桑是个坚强的女子,我一直这样认为。即使阿桑一直在唱着有关孤单的歌曲。阿桑一直在用自己的声音清点着自己走过的一切,用灵魂去刻录能够铭记的所有。
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傍晚,我想写下关于她的怀念。不管她有没有听见,只要我曾祝福,其它的都会变得很淡。寂寞的女子,相信有了这么多爱你的人,你不会再寂寞。
【陆】MY LOVE,晚安
给自己的爱找一个理由,让它短暂地休憩。
给别人的爱寻一个借口,让它永久地停留。
阿桑,走了。
所以,关于对她的爱。
草北留言
总有那么一些声音,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出自谁的口中,甚至不知道它是一首怎么样的曲子,却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沉浸其中,不愿自拔;总有那么一些悲伤,当它侵袭而来,那么理所当然地不会被抵挡,而是会融入心灵,慢慢被享受,似乎在那个叫做秋的季节里,从来就是要尽情悲伤的。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礼貌用语 语言对比 文化差异
一、英汉礼貌用语研究现状
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结合进行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外的一些社会学家对礼貌现象和语言的结合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人类学家Brown和Levison在七十年代末撰写了《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从人类学和哲学角度出发,第一次对“礼貌”、“面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解释了礼貌在交际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1]。随后R.Scollon和S.W.Scollon提出了关于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的理论,并在《跨越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中提到了关联面子和独立面子这两个原则[2]。
这些理论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以本族语言中归纳出浓缩该语言文化特色的原则,例如社交语言准则,行业语言准则和礼貌语言准则等。例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在美国哲学家Gri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根据英国文化的特色,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1.策略准则(即得体准则)。说话者尽量减少有损别人的观点,少让别人吃亏;2.慷慨准则。说话者尽量少让自己受惠,多让自己吃亏;3.称赞准则。说话者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增加对别人的赞美;4.谦虚准则。说话者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美,增加对自己的贬低;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对话的分歧,增加对话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话双方的相互反感,多增加双方的同情。顾曰国先生于1990年提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礼貌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在此基础上,他又参考和借鉴了利奇六条礼貌准则的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异同,提出了带有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汉语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交际双方力求和谐一致,顾全对话双方的身份和面子;5.德、言、行准则[3]。
对比英汉各自的礼貌准则可以发现,在准则的表层意义上,二者均要求礼貌用语带有谦虚、称赞、求同、和谐等特点。作为人类语言使用中普遍遵守的准则,这些理论旨在揭示礼貌现象的普遍性,并没有探讨礼貌用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运用和表现。事实上,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英礼貌准则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对英汉礼貌用语各方面的研究者,大都是从礼貌准则的差异入手,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礼貌用语,将礼貌原则所体现出来的差异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或专于某一类型的研究,从局部体现整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二、英汉礼貌用语的类型
(一)称谓语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日常交往中,称谓语处于交际语言的首要地位,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并第一时间反映出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关系,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得体的称谓有利于双方交流的相互理解和进一步接触。本文将称谓语分为交际性称谓语,职衔性称谓语和尊敬称呼语这三类。
在英语中,经常单独使用“Sir”或者“Madam”来称呼陌生人,而对于认识的人,便直呼其名。汉语中的“先生”、“小姐”、“女士”,包括改革开放前经常作为称谓语使用的“同志”和“师傅”,是最为常见的称呼。如果熟悉对方,还可将姓冠在称谓之后。
中国人在交际中极其重视等级差别,总是设法抬高对方的地位,而常用的手法就是在对方的姓氏后面加上官衔,例如“李经理”、“王主任”,通常将副职衔的“副”字去除。在称呼老师或者其他行业人员时,为表尊敬,常用姓氏加上对方的职业,如“张老师”、“陈医生”。在英语国家中,一般不用带有头衔的称呼,学生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但在严肃正式的场合,人们也会使用一些,例如“Dr.Jane”、“Prof.Jane”等。
尊敬语往往最能体现对谈话者的尊重。在汉语中,除了先生、老师外,还有称谓亲属化的特色,并有着繁复的称呼体系。中国人十分注重血缘关系,在社会家庭中严格遵守着“长幼有序,亲疏分明”的原则,常把亲属称谓泛化到亲属关系外的称呼中去。晚辈称呼长辈时,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辈分相称,或冠以姓氏。而在英语国家,便没有这类讲究,晚辈也可直呼长辈的名字。此外,汉语中为表示对对方的亲昵,常以“老+姓”或“小+姓”称呼,这在西方便犯了冒犯年龄的大忌。
(二)招呼语
招呼语是由交际的一方或双方挑起话题的一种形式语,主要形式有问候式和对话式。招呼语在交际中起着引起别人注意和开启谈话内容的作用。适当得体的招呼语能给谈话双方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英汉两种礼貌用语中,“早上好”/“Good morning”和“晚安”/“Good night”这类招呼语都是十分普遍的问候式招呼。如有节日,也会互相问候“**节快乐”。英语中,常用“How are you?(你好吗)”,“How are you getting on?(一切都好吧)”来表示对对方近来身体和生活情况的关心,与汉语比较相似。
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明显体现在对话式的招呼语上,西方人偏向问候式招呼语,而对话式招呼语则是汉语民族习以为常的问候方式。中国人见面往往以“吃了吗?”,“去哪儿?”,“最近忙些啥?”作为招呼,更有在聊天中询问对方家庭,年龄和收入的情况。这种行为在西方国家被视为侵犯隐私的行为,会引起谈话双方的不悦。西方国家十分注重个人隐私,所以英语中仅用简单的“Hello”、“Hi”或者与生活环境相关的天气情况作为对话式招呼语的开端。
(三)道谢、道歉与回应方式
汉语和英语中的感谢语和道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的频率上。在汉语民族中,亲朋好友和家人之间很少使用“谢”字,而西方人在使用范围和场合方面显然要宽广得多。汉语国家通常视这种行为为客套和生分的表现。至于道歉,相对于汉语中的“对不起”(英语为“Sorry”)而言,英语又多了“Excuse me”这一说法,适用于向别人打听消息、请求让路等各种打断别人的行为,或者用于自己演讲中发生中断等情况。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体现在使用者往往在道歉用语后面附加道歉的原因,并请求原谅。
贬己尊人是汉民族人际交往的特点,中国人常常以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来表达自己的谦逊。例如对待赞美,用“哪里,哪里”、“不敢当”、“不好”这些否定词来赢得对方的好感。对待感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便是汉语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对待赞美和感谢的方式是流露出自然的喜悦并且欣然接受,因此他们将中国人的谦逊行为视为不重视自己意见,或认为话不投机而产生反感。
(四)敬语与谦词
在谈话中妥当地运用敬语和谦词是最能表达自己对人们尊重的一种方式,在此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贬己尊人”的影响,汉语中的敬语和谦词要比英语来得繁复,特别是在谦词方面,有相当丰富的构词体系和使用规律。谦词也相当于汉语称呼语体系中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如“贵姓”、“令尊”、“贵府”等敬语和“鄙人”、“寒舍”、“愚见”等谦词,充分地体现了说话者抬高对方降低自身的特点,符合汉语的礼貌准则,而“请教”、“高见”、“拜读”、“薄酒”、“拙文”等谦词则出现在对话中,以达到从始至终保持着说话的礼让和尊重。相比之下,英语的谦词和敬语就单调得多,在一些非常正式的场合,人们才用“My Lord”,“Your Honor”等敬语谦词表达自己的尊重。对西方人来说,“尊人”又不“卑己”是交际中应守的原则,他们将过量地使用谦词视为自卑或言不由衷的表现,显得交际双方不够诚恳和信任。而对中国人来说,西方人的坦白与直接则是一种不够谦虚的体现。
三、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及其造成差异文化的根源
(一)语用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通过英汉礼貌用语的语例对比可以发现,英汉礼貌用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总共体现在:称谓等级、对待隐私的态度和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称谓等级上,汉语要比英语来得繁复。中国现代社会沿袭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传统伦理的一些习惯,人与人的关系往往是垂直式的纵向发展,因此人们将“上下有序,长幼有序”和“君臣父子”的原则应用在交际用语中,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人们的称谓是依据他的社会地位而定;西方社会崇尚自由民主,社会关系呈平行式的横向发展,称呼体系则偏向对等式,只有在正式场所或者特殊场合使用带有等级特征的称谓语。
其次,英汉两民族对待隐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国家”一词为偏义复合性名词,人们之所以将“国”与“家”联合在一起,模糊了词的基本意。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突出社会家庭性,讲究合作,强调集体作用,人们对隐私并不是很敏感。相反,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竭力摆脱社会的束缚,极其注重隐私,他们将其视为自身不可侵犯的财产。
再次,从谈话的表达形式来看,汉语言民族的人们比英语民族的人要表现得含蓄得多。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对独立,因而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追求个性与差异。对于西方人来说,线性思维是一贯的思维方式,直接公开地谈话才是交流的最佳途径,属于“低语境文化”。相对于英语的直白明了,汉语就显得十分含蓄内敛。由于受长期处在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无论在思想或行为上都求整体的统一性,凡事均要考虑他人的看法。在交流上讲究含蓄谦逊,忍让合作,并且十分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以及对方的心理,所以又被称为“高语境文化”。
不同的文化习俗造就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会在使用中产生错误。特别对于汉语对话中所需要的“高语境”条件,很可能让说话方式直来直往的英语国家人民感到困惑和不解。
(二)文化差异是语用差异的根源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主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即由不同的民族内涵和社会文化风俗决定,其中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推理模式这些方面。
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归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社会形态的不同。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基础,重农轻商,几千年来逐渐形成并巩固了固有的农耕社会形态。所以讲究温饱是社会的特点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一说。所以直至如今,汉语中还保留着“吃了没?”这种类型的招呼语。西方国家早早迈入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局限于等级制度,追求平等的人际关系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在招呼语方面英语没有汉语来得生活化和复杂化。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在汉文化中,“礼”贯穿于古代社会思想和道德行为的各个层面,在古代这种“礼”的实质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制约人们言行举止所推崇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等级制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和英语对比起来,单单在称谓语方面汉语就显得十分繁复。例如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就有“夫人、贱内、妻子、老婆”等不同的称呼。汉语中的礼貌原则与“礼”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礼貌不仅对内强调辈分和等级关系,对外也十分注重谦虚和谦卑,人们常常通过尊重别人贬低自己达到礼貌交往的目的。这是因为对于汉民族来说,礼貌是个人涵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西方民族将礼貌视为“避免冲突”的策略,这与他们注重形式有关,因此英语中的礼貌二者兼顾,强调的是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双重尊重。英汉礼貌用语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等级、隐私和委婉三个方面,英汉两族人们对其概念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接受范围。
(三)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如果忽略了文化背景和语境语义,就会产生分歧和误解,造成交际障碍。对于“隐私”的含义,英语中的涵义显然要更深更广一点。例如在汉语语义中,“福”和“胖”的意义相互依存,人们常用“发福”来委婉地恭维对方的“胖”。汉语中也不会把“主动提供服务”或“主动帮助别人”看做是对个人自由的干预,更不会看作是有碍别人面子的行为。待人热情和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美德,这些行为在汉民族眼里均被视为一个人的真诚和关心。而这在西方人眼中,“胖”是体质下降的表现,是冒犯对方的话。他们也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过分关心和热情,认为那是侵犯个人隐私和自由的行为。再如西方人对汉民族曲折迂回的谈话方式和礼让再三的行为存有困惑,不理解这是委婉和谦恭在汉语中的体现。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差异不仅反映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上,而且还对生活方式、言行举止有着一定影响,所以理解并重视这些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冲突障碍。
不同文化使得英汉礼貌用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产生交际中断或交际失败的情况。了解文化差异在语言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一种语言时,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将其与母语相比较,找出异同点并尊重文化差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适当地使用交际策略能促使交际高效成功地进行。
言语主体对交际对象的熟悉是确定交际策略的必要前提,认真研究交际对象的特点和文化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礼貌用语和语言表达方式,使对方能充分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尊重交际对象的礼貌原则和风俗习惯是交际策略的重要内容,虽然交际双方存在不同的文化习惯,但是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尽量避免自己的言行侵犯到他人的禁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双方进行“语用移情”,即说话双方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揣摩并理解对方的心意,用对方能接受的言语进行交谈,保持良好的交际开端。
四、英汉礼貌用语在交际中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
文化交际必然对语言产生影响,其过程中不乏产生一些特殊形式。例如在旧中国人们将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它的特点是不讲语法,“字对字”地将汉语转成英语。此类型的语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充当跨文化交际中的中介语,其属性相当于混合语,如我国一些民族杂居地的“土汉语”,也属于这种类型的混合语。它虽然打乱了语法格式,但十分有利于交际者的相互理解,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语在中国社会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进入汉语词汇系统,音译词、意译词、音意结合词就是汉语对外来词汇吸收包容的体现,礼貌用语在此方面尤其突出。如汉语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道别的“拜拜”就是从英语“Bye-bye”中音译而来的,这类词汇已经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并被人们所习惯,并且作为日常用语被收入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第二语言在各个国家的表达方式往往受其本族语言的影响,例如汉语在海外通常被称为“域外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例如在中国常常能听到“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一类从字面意义翻译成汉语的英语。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其使用的范围及影响力和英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自然比汉语的影响要大一些。在与外商或外国友人合作交流时,往往以英语的语言习惯为基础,以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为主导,礼貌原则尽量避免带有明显的汉民族特色。
中国人羡慕西方语言的大方得体和直爽简单,同样,西方人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兴趣。由于历史原因,孔子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国初期曾被视为糟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国内又掀起了学习“孔学”、“红学”等传统文化的热潮。西方社会并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糟粕,相反的,他们认为能在中国社会存在几千年的文化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孔子”,《论语》在他们眼中都带有神秘的东方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汉语热”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世界各地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来,这无疑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传播。而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则会让非汉语民族的人们明白汉语之所以含蓄、富有深意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本民族的交际语言。
对语言进行协调,在语言规划工作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的民族可在语言上采取相互呼应的措施[4]。不同国家在交往中对于交际语言的态度也应如此。当今社会,交际已经从狭隘的地区性扩展为世界性。而在未来社会中,虽然经济和军事的扩张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文化的“侵略”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民族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越来越突出的“地球村”大环境下,处于交际语言的首要地位的英汉礼貌用语,必将相互影响,融合趋同,在交际中寻找出一条兼顾两民族语言文化特点的道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误有很多种,主要都是由于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排斥。礼貌是不同民族都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不同民族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同的礼貌准则。但如果社会各个群体都坚持本民族的礼貌原则,那便会造成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英汉礼貌原则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但也不能忽视了特殊性的存在和影响。虽然英汉礼貌用语呈现出趋同的形式,但是现阶段的差异和冲突仍然存在。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在何种程度上有共同之处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英汉二者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用本族礼貌原则和习惯要求对方,要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交际障碍,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注释:
[1]伍卓:《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0卷,第2期。
[2]董丹萍,刘笑元:《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案例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30卷,第2期。
[3]张睿:《礼貌原则与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22卷,第6期。
[4]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9页。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2]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黄芸.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6]海光增.论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J].时代文学,2008,(9).
[7]张睿.礼貌原则与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6).
[8]范开梅.中英礼貌用语差异及其对交际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3).
[9]杨艳华.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及交际策略[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23):3.
[10]何艳平.英汉礼貌用语的比较与翻译[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2.
[11]郭卫民.英汉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J].时代文学,2007,(3).
[12]董安妮.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分析[J].外语教研,2008,(14).
[13]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7,(5).
[14]刘铁铠.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与文化价值差异[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
[15]李琼,董洪杰.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30):5.
[16]吕文平.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所折射的文化差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
[17]伍卓.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20):2.
[18]董丹萍,刘笑元.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案例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
[19]王淑玲.英汉语言互相借词现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