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文写作能力范文
时间:2023-04-02 05:4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作文写作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 写作 能力
一、激发想象,表演生活
小军背着书包,拎着试卷灰心丧气地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嘀咕:“真倒霉,这次我可要吃‘竹笋肉丝’啦!我该怎么办呢……”突然,四毛摔了一个大跟头,试卷也随着飞躺在地上。“咦,66变99了。我何不就倒拿试卷,回家蒙混过关呢?”四毛看着倒着的试卷高兴地想着。
只见他老爸的脸由晴转阴,继而是乌云密布,大吼一声:“你这小子,敢耍老子,你给我跪下。”说着操起鸡毛帚就要往四毛身上打。说时迟,那时快,坐在一旁的奶奶忙上前挡住,心疼地说:“你可别动真格,伤了骨头可怎么办……”
以上是我教看图作文时学生写的片段。上课时,我就让学生先把图看明白,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前想后,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参与地的情非常高涨,有的演爱耍小聪明的小明,有的演带着一脸怒气的老师,更有甚者演拿着鸡毛帚的爸爸……通过学生们个性化地表演,他们思如潮涌,写起来洋洋洒洒一大篇。
生活搬到讲台上来表演,与“再现生活”相比,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展现的是概括性的真实,更集中,更形象,是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为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表演生活要很好地把握原始生活与创作生活的关系,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表演生活”要求做到“形真”“意切”。“形真”,指表演既要表现真实的生活,但又是生活的概括,追求的是形式的“真”。就像戏剧中的一面战旗代表千军万马。“意切”就是表演的内容必须反映生活的本质,切中生活的要点,特别是切中学生生活的要义,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水平。“表演生活”同样要求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剧本可由学生设计,角色也由学生扮演,评价当然也让学生完成,教师只当导演。
二、丰富表象,再现生活
所谓再现生活,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逼真再现,既丰富学生表象,又激发写作兴趣。
如,一次习作课前,春雨绵绵、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走进教室,我问大家,下了这么几天的春雨,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引导:“你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因为春雨让植物生长,使城市干净、空气清新。“那么,花、草、树木、青蛙、燕子喜欢春雨吗?他们又是如何喜欢的呢?”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了,思路也打开了,大家说:小草探出头欣赏春雨。柳条跳起迎春舞,花儿张开笑脸迎接春雨,青蛙为春雨唱赞歌。今天,请大家以《春雨》为题,把你们对春雨的喜爱,通过对动植物的描写表达出来。学生兴趣昂然,抓起笔把心中的爱倾吐出来了,连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来帮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如录下拔河大赛的“加油声”,拍下百米比赛的冲刺镜头,把秋游的全过程摄录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作适时出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进行重点观察,帮助学生完成头脑表象的多次积累,为学生的再次情感体验创设条件,突破教学难点,写好生活片断,最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
三、引发热情,创造生活
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应该不设墙壁,要引导学生去观海去赶潮,去赏花去听涛,去耕耘去收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的怀中写下充满稚气的诗篇。
如,在这金色的秋天,我就布置学生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因为学生们去观赏了,所以他们就有真切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写起作文来是信手拈来。
再如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如何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写出有意义的作文?老师结合实际,为学生提出如下建议:a、到县广场观看烟花晚会。b、采访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c、看展。d、自编手抄报。e、看有意义的课外书。f、做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参与其中的某些活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观察、感受、发现、写作。
四、积蓄感情,实践生活
我们不妨把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搬上讲台。如张化万老师的“如何使鸡蛋从高处落下不碎的实验”,刘中和老师的“掰手腕比赛”,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实践,边观察,边认识,边写作。学生兴趣昂然,老师的指导切中要害。这种生活实践,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实践。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教师要对各种要素加以巧妙的组合和控制。把生活实际搬上讲台,可做的文章有许多,如带高年级的学生到幼儿园当“小老师”,去教小朋友做眼保健操;一个学生把教室门踢坏了,请全班同学来批评教育;把鲜花放在讲台上“写真”;让一颗种子发芽,每天抽三五分钟观察等等。这样做,无非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诗篇,就看你有没有锐利的双眼。
篇2
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勤收集素材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采取方法的第一步便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诵经典作品,用优美的语句,细致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来感染学生,以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还可以鼓励学生在QQ空间写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写出自己的感悟……让学生体会读自己文字的感觉,那种感受是很美妙的。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文字,喜欢上写作。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作家创作的经历,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开展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向校刊、报刊投稿,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摘抄,写观察日记,随时随地地记录下来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慢慢地也就会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二、注重课文写作技巧的教学
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文写作特点的教学,让学生去学习,去领悟这些作品的魅力。一些名篇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了真情实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例如侧面烘托、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和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读者耳目一新。还有就是文章结构、层次和写作顺序的安排等等。这样写作技巧的教学,会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和统一,同时也为学生指出写作的方向,更为关键的是还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要重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觉得学生面临着高考,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在课外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少,这是不足取的。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好文章”。语文教师要在考虑学生时间的基础上,在文章的选择上要花费一些精力,选择一些好的文章,一本好书给学生,并且做出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要精读精彩段落,理解文意,要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样才能真正体味到文章的韵味,品味到词语的凝练、优美。从而帮助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保障。学生只有在静静的阅读过程中,才会感觉到书中的奥妙,体会到词语佳句的恰如其分。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呢?
1.阅读的硬环境要到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情绪、烦恼和挫折,解决这些问题的诀窍之一就是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勤去阅览室。这些阅读硬环境能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并且他们从书中还能获得联想,得到启发,收获写作的经验,当然更能锻炼学生的文学思维和感知能力。
2.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
鼓励学生有阅读目标,要学会选择。例如高中时期学习的重点是散文和时文,基于此,教师要每星期有计划地将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再有就是利用寒暑假和国庆假期,教师要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例如经典的名著等,读后让学生动笔写写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以至于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现象,学生在经典书籍的熏陶下,写作也才会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3.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每个人阅读习惯不同,阅读爱好不同,阅读目标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小型的阅读交流活动,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小看这样的交流,学生从中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会更加喜欢写作。
4.选取佳作,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都会有所思考,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来,并将优秀的习作选出来,推荐给报刊。当学生的文章得以发表时,他们会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搞好写作。同时这对其他学生也是有启发的,因为榜样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的。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作文立意新颖、深刻
高考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呢?一要有所创新,二要立意新颖、深刻。?_到这两点,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中,除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要读书读报,留心观察身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全面了,才可能写出优秀作文,作文的立意才会新颖、深刻。
六、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53-01
作文,是对小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它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也是学生最不喜欢写的作业,也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难点。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人经过作文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作文教学要抓基础,才能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表现为人对某种活动的爱好,每个人对周围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兴趣,小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就目前的整体教学情况看来,许多小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他们的兴趣自然顺利地转变为表达的欲望,特别是书面表达欲望。作文教学模式化、简单化由来已久,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头痛。因此,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这些孩子对写作不感兴趣,是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没有兴趣,厌烦写作,害怕写作,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经常举行一些作品展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学生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肯定会更加用心写作。假如课堂里有些时间是给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写的作文,分享观点,让他们能在同学中身上获得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来搜集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镜子。所以,多看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社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确立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观察、体验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人,使我们的学生见多识广,使他们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有太多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使得许多生动新鲜的材料从身边溜走,捕捉不到美。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传授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步骤,要按顺序观察,有表面的,也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时要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注意边观察边思考。有的学生作文写的比较简单,没有新鲜的东西。这主要是观察的不细致,没有深入了解导致的。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了观察,对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从中就能发现许多新东西,才能写出好的优秀的作文。与此同时,尽量给学生创造观察的平台,例如,带学生春游,到风景处走走。
只要教师擅于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一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处处发现,勤写观察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见随忘。只有这样,生活会“变”得美不胜收,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写作之水就会源源不断。
三、让学生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里成立图书角,为学生订《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指导》等书籍,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家里的书带到班级上来和同学之间互相借阅,鼓励学生可以自备笔记本,在阅读的时候随时写几句感想心得。除此之外,还与其它班级友好合作,让两个班的学生一起上作文课,以便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作文技巧,相互交流和学习作文的方法。平时用闲暇的时间让学生轮流朗读课外读物给大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辩论活动,活动结束以后让没参加辩论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辩论赛的盛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享受到进步和收获的喜悦。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遵循严格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在广阔的写作天地间自由漫步,让学生写自己发自内心的作文,才能彻底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小松.以评促写,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2,(11):58-59.
篇4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作为指导者,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准。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传统美德、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减,增多,也可交融。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1.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
2.依材料来拟定文题。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联想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作者看到文题后,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也就是说,读者思维过程要历经一段漫长曲折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联想材料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增添作品亮色。
篇5
关键词:议论文;符合文体要求;思路清楚;粘连有法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写的议论文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是: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开头提出论点,之后就把论点搁置在一边,中间只写一个或几个论据,重在叙事而不会结合论点分析讲道理,更没有分论点。2.思路混乱。有些作文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贵在坚持”,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贵在坚持”来展开,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坚持是什么”或者“怎样坚持”,让人感到别扭。3.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一、要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
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那么怎样写议论文才能算得上符合议论文的体式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逻辑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摆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
二、思路清楚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写的议论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持之以恒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科研工作人员的持之以恒,使社会飞速发展;人民教师的持之以恒,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持之以恒,使病魔为之屈服。”
三、粘连有法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而最受我们同学青睐的莫过于事实论据。为什么?事例用得好,会直接帮助立意的深刻;事例表达得好,也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还可以凑字数。
那么,当我们根据文章的观点选择好了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后,到底应该怎样处理使之与观点契合为文章增色呢?笔者认为应该分以下三步走:
1.注意论据的选择,弄清组织论据时要叙述些什么
有些论据中本身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是多样的,在组织论据时就要弄清楚我们要通过这些论据证明什么。如有这样一则论据:
黄美廉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肢体失去平衡,手足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1.我好可爱;2.我的腿很长、很美;3.爸爸妈妈那么爱我;4.我会画画,我会写稿;5.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黄美廉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从她身上读出了乐观、坚强、自我认识、真正的美等。很显然,我们若想分别证明以上四个论点,论据的组织是不同的。
如要论证“真正的美”,我们不仅要着重点叙述黄美廉在常人眼中怪异的样子,更要描述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健康,多么的坚强,多么的美。
如要论证“乐观”,我们要着重叙述她糟糕的身体状态与艰难的生活状况,更要叙述她的笑,她阳光的话语,她积极的心态。
如要论证“坚强”和“自我认知”,论据的组织又会各有侧重,所以,巧妙粘连论据与论点的第一步就是精心选择论据,在此基础上寻找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共同要素,在叙述论据时就只涉及这些要素的内容,而不要枝蔓横生,这也就是弄清写论据时要叙述些什么。
2.论据叙述完毕后,我们要弄清接下来分析些什么
论据叙述完毕后,不能直接生硬地在其后贴上论点,或者论点列举完毕,不能直接贴上论据。这中间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围绕论据进行必要的分析。
3.分析完论据后,进行归纳总结,使论据与论点相吻合
论据的叙述给我们提供了素材,论据的分析给我们指出了论据与论点的共同点,我们还需要对这论据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把论据由事实上升为理论,这总结归纳才是真正的讲道理。有同学在《论勤奋》一文中这样写道:
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他试验过了,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他取得了研制白炽灯的成功,成为世人仰慕的发明大王;李时珍在35岁时就读了医书八万多种,单是摘录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柜子,这些为他后来写出《本草纲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天才出于勤奋”“成功的芽儿都浸满了勤奋的汗水”,几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奋的历史,绝少有靠投机取巧取胜的。
这一段基本上就是按照我们所说的先叙述再分析,最后总结的做法最终将材料与观点粘连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明确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例如工作简历、求职信、申请书、项目策划书等,都是十分常用的。如果一个人连这些最基本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势必不会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不必谈有什么竞争实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当前一些技校学生来看,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往往片面地认为:今后从事技术或服务行业,学习应用文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应用文之初就应该强调应用文的重要性。从生活层面来看,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留言条、请假条、通知、申请书等。从今后的就业工作来看,应用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例如毕业生求职时,要写自荐信。找到工作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中需要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承接项目,或者是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需要写项目策划书,作为用人单位中某项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写拟定活动方案等。还可以将一些就业、创业、职场中发生的、与应用文有很大关系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兴趣
作为中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就业岗位需要的相互联系,以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增删,以确保教学能够切实符合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创设一些模拟性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相应的应用文写作。
第一,加强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学习生活活动情境。一是与校园大型活动相联系,创设活动情境。例如在进行“通知”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当做是单位安排的专门负责撰写通知的人。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如以学校开展的“专业技能大比武”、“文艺汇演”等活动为情境,进行拟写通知练习。二是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相联系,创设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启事”应用文时,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掉了东西以后写“寻物启事”的情境。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新闻》文体写作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社区服务及发生在身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撰写新闻消息、通讯,还可以根据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事件,指导学生撰写新闻评论等。如今年的争端事件发生后,笔者就结合新闻评论写作让学生对此事件发表评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加强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联系,创设模拟性职场情境,让学生在职场场景中进行应用文写作。例如让学生将自己当做是求职的毕业生,在这一情景下,让学生写自荐信、简历。又如开展竞职演说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当做是即将参加公司某个职位的竞选人,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学生学写演讲稿,其效果比不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要好得多。
三、注重方法引领,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每种应用文都有自身的格式和写作规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要求,明白其中的规律,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第一,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在教学比较相似的应用文时,可以采用集中教学的方法,对相应的文体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在分析中明白规律,在思考中找到诀窍。例如,教师可以将求职信、应聘信放在一起,把申请、请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教学。通过对比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切地把握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相关的要领。
第二,逆向思维,求新探趣。逆向思维教学,让学生了解应用文应该怎样写,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不能那样写。比如,在进行“计划”的教学时,可先不讲其格式和写法,而是展示有毛病的例文和学生习作,先讲什么样的“计划”不符合要求,然后再顺向指导计划应该怎样写。例如在“应聘信”的教学中,让学生甲做招聘人,学生乙做应聘者,由乙负责写应聘信并在课堂上当众做应聘练习,教师与台下的学生给予审评。让学生置身事中,亲自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启发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方法以及选用怎样的表达形式。
四、结语
总之,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技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用价值,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兴趣,注重方法引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岿然.怎样提高技校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84-02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特点
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其逻辑思维和综合文化素质,仅仅通过短短的几节写作课想从根本上提高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现实的,但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写作准则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传统意义上的写作课有其弊端,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上几节写作课,因为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其文化底蕴,除了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培养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自主去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察看当下高中生作文,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学生在高中入学时作文写作能力较好,在毕业时写作能力一般不会太差;而一个学生在入学时作文写作能力差,三年高中学习下来,写作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由此可现,常规作文课的作用仅是对写作技巧稍有提高,通过一些写作能维持其写作速度和写作习惯,作文能力则无法得到本质的提高。而单独作文教学效果虽好,但由于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在全班学生中统一应用。
二、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现代作文课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发自主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仅靠目前存在的一些写作课,通过每周一练,每文一评类似走过场的形式是根本不行的。根据笔者的经验,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是:一是充分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一切教学活动取得成绩的前提;二是要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和习惯进行引导,还要进行必要的反思;三是在上述两个都做到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展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四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积极推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主进行阅读,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体教学手段。
(1)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找出自己和相同风格优秀作者之间的差距。由于学生最终都是要参加高考的,高考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高考去谈教学,我们要做的是把素质教育与模式化的高考结合起来,取得素质教育与高考分数的双赢。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要机械地去肢解讲解所谓的优秀范文,而要多采用一些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方式、风格及技巧进行反思。必要的时候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你所擅长的写作风格与所喜爱的哪个作者最想象”,无论是语言组织方式和整体布局谋篇都可以谈一谈,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找到与自己写作风格较相近的作者或是范文模板,找到自己和作者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和差距比较大的地方,思考自己和优秀的作者之间的差距。
(2)适时点评,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写作兴趣。如一位学生比较擅长讲故事,然后由故事引申出自己观点,但由于该学生课外书可以读得较少,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比较像鲁迅。但如果该学生涉猎过较多作者的作品后,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笔者当时就给该学生作了点评,指出其风格更像某位畅销书作家,并推荐该学生阅读其几部代表作,该学生在阅读完这几部作品后对该作者产生的极大的兴趣,陆续阅读了这位作家其余的作品以及其他作者的作品后,建立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来说,大量阅读后,写作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大。
(3)对写过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修改甚至重写。教师要经常引导和组织学生前期写过的一些文章进行思考和修改。要让学生知道好文章不怕改,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就是一遍一遍改出来的。再者,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实际看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出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自信,培养学生对日常阅读、写作和练习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体裁和风格,并进行反思和改进。长此以往,会有强项更强,弱项不弱的效果。最终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和作文分数。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语文教学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语文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没少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学生各科成绩都一般,但就是作文写作一直不错,但其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并不太多。与此相反的例子是一些学生各科成绩都还不错,包括数理化英语等,但就是语文写作能力一直无法有质的提高,尽管这些学生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综上情况,我们可发现作文写作教学的一些规律:语文能力尤其是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文学素养及文化底蕴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开展有效的指导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及高考作文分数呢?笔者认为最终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引导,教师在教给学生们基本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后,更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兴趣及习惯,在此基础上还要经常进行反思,才有可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璐.探索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2]张宏琴.中学语文写作与批改教学的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3年02期
篇8
摘 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传授写作知识、注重生活积累、多读多写、加强作文指导、让学生仿写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4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不太乐观,有些学生一说起作文就头痛,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懂写作的基本知识,不懂文章结构的安排。有的学生的文章文不对题,病句连篇,结构混乱,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表达。有的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抓范文来看,应付一下。其实,这样做,不能使作文水平得到提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影响很大。学生通过作文方面的训练,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但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足够的兴趣,只是把它当成一道考试题,这样的认识是狭隘的。其实,作文是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写好作文会促进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说的话生动形象、条理清晰。好的作文,其实是作者与自我的沟通、与他人沟通的心灵展现。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手段
(1)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给他们写作动力。很多学生对写作文缺少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学生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看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要多多鼓励。其实,作文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积累、学习和体会,就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2)在语文教学中精心传授写作知识。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要重视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实,作文教学要贯穿在每一堂课中,通过具体课文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比如,在讲《散步》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开门见山的写法。文章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这是记叙文的三要素。开门见山的写法简洁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二是景物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里的景物描写,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图景,展现了给人希望的活力。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以后写作文时,也要学着适当运用景物描法。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从而展示人物的性格。
(3)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与写作灵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想让文章写得有真情实感,能够打动人,就要从生活中取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细心观察和体会,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要引领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那些让心灵为之震撼的瞬间,并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这样引导学生,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4)多读,多写,多积累。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脑中空空荡荡的,没有话可说,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多读,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同时,课下也要多读,要让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语段、名言警句、古诗词等的习惯,从而拓展知识面。积累多了,学生慢慢就学会表达了。语文新课标要求中学生每学期阅读一定篇目的中外名著,学生若认真阅读,就会增长许多课外知识。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从脑中直接调取需要的素材,并且会灵活运用。
(5)加强作文指导,重视作文的修改。要想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利用好每周的作文课,课上要专门讲解写作基础知识和技能。比如文章怎样选材、怎样布局、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以及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等,都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学生只有把这些知识理解掌握了,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另外,要重视作文的修改。修改是一个深入理解、掌握、提高的过程,在一遍一遍修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6)要让学生进行仿写。一些经典文章,要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会把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刻、透彻,还能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之中。比如,在学完《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斑羚飞渡》等课文后,要让学生进行仿写。借助仿写,学生对类似文章有了一个深入理解并升华的过程,从而增强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多总结写作教学经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要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每一次心灵触动,并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只要学生多读多练,勤于思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作者简介:张耀晨(1982-),男,甘肃通渭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篇9
一、小学“互评互改”作文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后对学生作文进行精细批改,对作文的批改非常有限,学生很难在作文评语中找到自身应该注意和修改之处,再加上很少有学生关注评语,即使看到也很少进行改正,逐渐形成了学生写完了事、教师批完了事的现象。导致作文的写作与批改成了形式上的过场,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有效的帮助,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处在原地踏步的状态。
互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模式,要求教师将作文的批改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师将作文批改的任务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同?r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优势,给学生做出批改示范。使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在写作方面的不足,同时吸取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学生在互评互改过程中,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总结反思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小学“互评互改”作文教学的实践步骤
1.教师示范批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在“互评互改”教学模式实施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优势,使用科学规范的作文批改方法,给学生做好作文批改的示范工作,供学生进行借鉴学习。如在作文批改课上,笔者选取了优、中、差三篇作文,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并对三篇作现场修改,从作文的立意、选材、语言等方面对作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作文中的精彩之处进行表扬,并指出精彩之处,对作文需要修改之处进行分析,指出不足之处,并说出如何修改更能突出中心。这样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作文修改的同时,还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修改。最后,找出类似的作文让学生进行批改练习,使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小组合作评改,增强学生评改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修改结果,使小组成员之间对作文的修改意见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实现全体小组成员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对优秀的作文,经小组讨论评选出来后,可以在小组内先行分享,取长补短,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阅读出来,供全班共享。对优秀的作文,可以供学生传阅。另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要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能力,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可以实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3.对学生的互评互改进行总结和点评
篇10
【关键词】作文教学 现状 对策
一些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状况,集中反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勉强写来,也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第二,部分学生抄袭课外读物的现成文章,套作全文,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拉马填槽;第三,写作基本功差,错别字,病句多,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缺乏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学生作文中的这些问题,反映了一部分教学现状,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三重”、“三轻”。
1.重形式,轻内容
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把文章的形式看得很重,在作文指导课上,大讲特讲如何构思、谋篇布局;如何写开头,结尾;采用什么表现方法等等。一涉及文章的具体内容时,总夸夸其谈,让学生自己临场发挥,苦思冥想。学生一提作文,无形之中觉得有许多绳索捆住自己,只能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去瞎编胡凑。写出来的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令人啼笑皆非。
2.重书本,轻实际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把书本知识看得十分重,教师总是千方百计的寻觅书本上的范文或例文,挖掘其写作特点,三番五次地讲述,生怕学生不知道或掌握不了。教师只顾讲,而不顾学生是否喜欢,能否接受。在作文指导中,只注重教材本身对习作的要求,而不注意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写作水平,长短一根棒,高低一个样。这样一来,致使大部分学生望文生畏,费力不讨好,最终失去写作信心。
3.重知识,轻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非常注重习作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一上作文课,教师便滔滔不绝地大讲怎样才能写好本次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到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无不细细道来。甚至连遣词造句,修辞,标点也要讲述一番。然而却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学生独立构思,独立写作的能力也无暇顾及。因此,即使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仍然是一窍不通,临场写作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变化。教师煞费苦心,结果化为泡影。
面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 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感而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情景之中去观察,体验,认识,感受。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经常留心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广泛收集素材,让充实的现实生活,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动人心的情景去触发学生的情思,去萌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当同学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时候再让他们写作,这样就会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至于文章的形式,在丰富的内容当中也就不拘一格了。
3.2 要把学生现有的写作功底,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的起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使他们的写作基本功不断加强,写作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