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7 19: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成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连接部分。因为螺栓被连接件刚度的准确获得有助于精确预报预紧力的形成及衰退规律,进而指导螺栓联接工艺的优化。被连接件的压强分布能够简化为空心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形状。国内外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明,接触刚度随着接触载荷的改变而变化,与接触状态紧密联系,同时摩擦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两接触材料皆影响接触刚度,使接触刚度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点。
2.传动部分,包括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以及摩擦轮传动等。齿轮接触强度是齿轮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设计参数,其大小直接关系到齿轮的承受载荷能力与运行寿命。因为赫兹弹性接触理论不能运用于相同曲率半径内接触时的接触压强,有限元方法相对比较烦琐,但根据分形接触理论可以计算齿轮接触压强。表面粗糙度对齿轮接触强度的影响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不能单纯地减小表面的粗糙度,达到提高齿轮接触压强的目的。要按照齿轮的实际外加力,获得表面粗糙度的某个最佳值,能够显著地减小齿轮的加工成本。齿面的加工误差与热处理变形会引起齿轮出现冲击、振动及噪声。分形参数中的分形维数与分形粗糙度具有尺度独立性,可以表现结合面的内禀特点。
3.轴系部分,包括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以及轴等。轴瓦是滑动轴承中的重要零件,它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轴承性能影响很大。有时为了节省贵重合金材料或者由于结构上的需要,常在轴瓦的内表面上浇铸或轧制一层轴承合金,称为轴承衬。常见的背衬有H62黄铜带,表示平均含铜量为62%的普通黄铜带,其中H表示汉字“黄”的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62表示铜元素的平均含量。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的铜合金称为特殊黄铜,仍以“H”表示,后面会跟其他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平均成份,如H62为含铜量60.5%~63.5%,余量为锌含量。背衬可以是金属,一般为黄铜,也可以是塑料。应用在船舶上的水橡胶艉管轴承一般有套筒式与板条式两种。自从1840年水橡胶轴承用于船舶艉管轴承以来,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称为传动轴。为与传统的滑动和滚动相区别,微动是指在机械振动、疲劳载荷、电磁振动或热循环等交变载荷作用下,两接触表面间发生的振幅极小的相对运动(位移幅度一般为微米量级),这些接触表面通常名义上是静止的,即微动发生在看似“紧固”配合的机械部件中。
4.其他部分,包括弹簧、机座和箱体、减速器和变速器等。恢复性是能使物置恢复到平衡状态的特性,是贮存势能的元素,典型的恢复性元件是弹簧。系统势能是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变形的势能之和。当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时,其比例常数称为弹簧常数或弹簧的刚度系数,单位为N/m。弹簧是组成振动系统最基本的元件,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不会发生振动。机座和箱体等零件在机床中占总质量的70%~90%。
二、机械设计的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是综合性要求很高的一门专业课,课程要求预备知识多且广。如何在机械设计中既突出重点方法,又能让学生将学会的机械设计方法融会贯通,并能自学其他设计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用知识单元化、富媒体化及学习行为管理,实现课堂教学工具,使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听讲,课堂下答疑”转变为“课堂上讨论,线上学习”。应规划机械设计的内容,以知识单元为主题,录制成微课。融会现存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案例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研究教学大纲,分析与机械设计相关及机械设计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与相关学科的授课团队合作,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管理库,夯实专业基础。
三、机械设计的习题课
习题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与针对性,习题数量要少,质量要保证好,但是解题的要求一定要高。例如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发展很快,目前较易见到的有分形设计(fractaldesign)。在一个世纪以前,相继出现了一些被称之为“数学怪物”(Mathematicalmonsters)的东西,人们无法用传统的Euclid几何语言去描述它们的局部和整体性质。经典的数学怪物为冯•科克的分形曲线。按照分形接触理论,可以计算机械结合部的法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静摩擦系数、法向接触阻尼、切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弹性模量、切变模量、泊松比的解析解。
篇2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样态;课程结构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form of curriculum is a kind of rational description of curriculum existence,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specific social idea but also essentially determin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personnel cultivation. The linear and unidirectional curriculum which was produced from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has been applied till today should carry out its transform of curriculum form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change from profession-centered education to curriculum-centered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should change from school year credit system to credit system. The curriculum form should change from linear and unidirectional curriculum to multi-directional curriculum structure with the theme of serving for the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theoretical form; curriculum structure
教师教育走向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必然规律。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取决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高度自律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整个教师教育界的一番奋斗过程。其中,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化教师培养与训练的重要实施载体。课程结构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化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背景
教育,无论从起源还是从性质上说,都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基于人的内在需要。中国的教师教育要走向专业化,其前提假设和内在的动力同样是来自于中国教师职业的现实。目前,中国的教师职业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整体而言尚未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和标准,充其量是个准专业,甚至是半专业。确定这一结论的依据有如下三点。
一是中国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到2003年,我国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7.85%,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1.98%,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75.71%。[1]这其中包括大量通过自学考试、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函授等途径获得的后补学历。一项个案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六个县中,初中教师第一学历为大专的比例依次是:71.80%,26.02%,48.70%,44.10%,54.70%,70.80%。其中,有3个县的教师大专学历总数都低于50%,其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我国目前尚无教师专业化的国家标准。虽然,在中国的《教师法》、《教育法》等文件中已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像注册会计师、律师、医生等行业那样,建立起规范的具有法律核准效力的职业准入、职业认定、职业考评等法律规范和专业标准。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标准,目前尚无法对从事教师教育的机构、教师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人员、教师资格审核机构、教师聘任与解聘等进行专业性的认定。现实中谁符合、谁不符合教师条件,是一本糊涂账,甚至可能有具备专业条件的教师进不来,不具备条件的人淘汰不出去的现象。1996年,联合国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建议,教师专业化是改善教师地位、工作条件和社会形象的重要策略。中国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根本的途径也是要建立专业标准,实现教师专业化。
三是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行为与基本的教师条件还有相当的距离。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教师的学历成正比。所谓“无知者无畏”,有些教师能做出有违师德的荒唐行为,是因为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师德规范。近年来,有关专业一般标准的研究有很多成果,如威斯特比·吉布森的五条专业标准①,美国社会学家利伯曼的八条专业标准②,英国学者霍勒斯在《教师角色》中提出的专业化教师标准③,以及班克斯班④等人的研究成果等,都为衡量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专业标准的差距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揭示问题和呈现专业标准不是本文的目的,目的是根据教师教育的问题和专业标准,反思以往我们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过程对一名合格教师的成长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成效到底如何?
二、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依据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能否切中国家的利益;能否推动学科的发展;能否满足实践的需要。我们研究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直接目标,是促使我们的教师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第一线的需要,能够为基础教育输送一流的师资,实施好的教育与教学。而要满足好的教育与教学的需要,教师就必须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我们考虑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第一个依据。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从起源上说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是生存的需要,是基于本能的内在需要。主动性是人固有的特性之一,人都有受教育的欲望。孩子生来就不断地向父母求解多种多样的问题,这种求知的欲望是先天就有的,不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此,教育的使命在于激活、保存、发展学生学习的欲望,并把学习的潜能开发出来。从严格的定义上说,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双方都是人,这就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是增容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验信息的传递。经验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的遗传,通过后天的语言和行为模仿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在本质上,知识是一种结果,是人思考或经验的结果。知识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书本、文字及当代的各种媒体。第三个阶段是智慧信息的传递。智慧表现为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运用体现在过程当中。所以,在本质上,智慧体现在生存的过程、经验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之中,体现在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对危难的应对、对实质的思考以及实施的技巧等等。所以好的教育不能是仅注重结果的教育,而应该更多地注重过程;能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给他们以道义,给他们以知识,给他们以智慧,给他们以发展;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好的教学?教学在本质上是学科内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概括地说,好的教学应该有五个方面。一是清晰地把握所教学科的诠释架构或原理架构,也就是所教学科的本质和主线,并能以最简练的方式做出符合逻辑的解说。所谓“书越读越薄”,就是对一门学科知识有了融汇贯通的理解之后,能够高度地抽象,揭示该学科的逻辑架构和内容主线。二是熟知本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清楚地知道知识的关联。做学问的功夫在于求真,求真的过程可以扩展学术视野,使人的学识变得渊博、变得聪明,积累起鉴别与批判的能力。三是教会学生凡事都能用心地去思考。思考是一种智力活动,思考不仅可以深化知识的理解,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而且可以获得各种反馈,明确自己的进步与差距,从而唤起新的学习欲望。四是教会学生懂得欣赏。学会欣赏就是坚定自信。人只有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工作,才能积极、向上、乐观地热爱生活、热爱大家,才能在工作或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这是激励自己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五是教会学生注意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但经凝炼而成的知识只有能再回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知识。“纸上谈兵”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也是没用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教会或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活学活用,切忌死读书。这五点是对一种好的教学的笼统概括,但肯定是切合实际的经验总结。
更进一步,作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该能够进行好的教学,但只是教学还远远不够,一个好的教师更要能够进行好的教育。教育是对人的整体的培养过程,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把教学和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不是我们的发明,大约在200年前,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在这里,我得立刻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2]实质地说,学校没有对学生的管理,只有对学生的培养。换言之,学校不要从管理的角度对学生管理,而应从教育的角度、从培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应把教育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这样的培养,使每个学生能够实现四个方面的良好发展。
第一,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无论是教什么学科的教师,都一定要培养学生有一种向上的精神,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素质。他应该热爱生活,能够朝气蓬勃地生活,能够感悟到生活的乐趣。向上的精神对于一个人甚至于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是特别重要的。第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教育中的大问题。学习的兴趣包括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提倡终身教育,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终身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学习兴趣中还要有良好的思考习惯。第三,培养创造的激情。这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地方。我们的学生没有自信,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不善于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成果。没有激情就难有出色的工作。激情来源于信念、深刻的思考和创造的欲望。第四,培养社会责任感。这是大学道德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缺乏责任感,对父母缺乏责任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这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不在于知识。好的教师不一定是知识最渊博的人。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辨别这些知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在于教师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人格的力量包括两个方面: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条就构成了教育的整个精神。
实践好的教学与好的教育,不仅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自身的期望。教师要能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这种信息传递,需要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所教学科有关的知识,一类是怎样传授这些知识的知识。第一类知识是使教师知道“教什么”,掌握所教学科及其相关内容。第二类知识是使教师知道“怎么教”,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对于“教什么”的知识,除却应掌握所教学科内容外,更由于知识的关联性,还必须具备广博的一般文化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怎么教”的知识,除却教育学科给予的知识外,还有一部分是教师通过实践逐渐体会、理解、总结、积累起来的实践知识。这些便构成了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转贴于 (二)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第二个依据是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而完整的课程概念和意义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具体的培养目标而精选的人类文化知识的总和及其传授进程。课程是内容与进程的统一。教育实践需要的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决定的是内容,而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展现的是过程,即内容在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中展开。过程由若干个要素构成。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不同便会有不同的过程,不同的过程便会有不同的结果。
人才培养模式通常由两类模式构成:制度模式和过程模式。制度模式是时限过程,指学生在校修业的时间及其方式的规定。过程模式是内容过程,指学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思想、课业要求、课程构成、实践样态、评价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范式。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是强化教师专业化,因此,应该是在不降低本科基础水平前提下的一种制度安排,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与可能而为之,不可强求。据此判断,目前某些院校倡行的“2+2、3+0.5+0.5、3+1”等将削弱学科专业基础,有将本科沦为专科的危险。对有条件的院校,理想的人才培养制度模式应该是完全本科基础上的一种变式,如“4+2”,即四年本科学科专业教育加两年教育硕士或教育学硕士学历的教师教育训练。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应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精学科、专业化”。
“宽口径、厚基础”,是基于学校走向综合性和强化教师专业化的双赢需要,实行按一级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设置通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修完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从教或非从教的专业。这种课程设置,由于大大加强了专业之间的兼容性,无论对一年半之后选择哪一类专业方向的学生都给了他们一个宽厚的专业基础和转换的可能。
“精学科、专业化”,是在学生选择了专业方向、确定了职业理想后,能让他们付之以全部的学习热情,刻苦精学专业系列课或专业核心课。“精学科”的含义有三:一是学科课程要精设,即设置为专业系列课的课程必须是能充分体现本专业性质、特色的核心课程。二是学科课程要精教,指派有专门研究的教师授课。三是学生的学习内容由宽变窄,由浅到专,可以保证学生做到精学,把专业课程学精、学深、学透,真正做到学有专长。“专业化”指除课程上的专业化学习外,必须完成基于强化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实践类训练,如从教者的普通话训练、教学媒体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班主任工作等,以达到术业有专攻的程度。
综上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师的培养模式是我们确定教师教育课程的两个直接因素。
三、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样态与基本结构
传统教育以社会为本,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受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启发,人类创立了基于人的生产的学校,创立了与职业分类对应的专业,建立了以专业教育为主线的课程结构体系,延续至今。
教师教育,当然也包括其他类别的教育,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课程结构样态转换。课程结构体系要由以专业教育为主线转向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或人才培养进程要由学年学分制转向学分制;课程结构样态要由目前的线性单向转向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网状有向课程结构。
以专业教育为主线的课程是一种满足社会需要、强化专业特色的课程,其理论样态的重要特征是线性单向。所谓线性单向,就是各类专业教育在确定课程设置时,首先考虑的是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设什么专业,与其专业对应的职业门类需要什么知识,而不是培养某类人才需要什么知识。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紧密的逻辑联系,强调课程先后明确严格的次序。学生是按照学校安排好的既定的学年与学期,一往直前地学,按部就班地听。时至今日,很多学校还在沿用着这种课程的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行学分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入21世纪,时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以人为本上升为社会的首倡理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类知识总量剧增,知识陈旧周期加快;新旧职业的迅速诞生与消失,导致职业门类变换迅速;新知识与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使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成为必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职业自主成为社会主流,如此等等。在这样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社会里,传统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线的线性单向课程设计和学年制,已再无法解决课程的永久效能和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因为我们已无法预测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哪些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学年学分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和他们的学习愿望。这是一种新的现实。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倡导以人为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的自主与自由选择,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决定他们的职业志向,根据职业志向决定学习什么课程。传统教育剥夺了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个人命运成了社会的产物。
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状有向课程与线性单向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以课程为中心,即学校设课的主导思想不再是指向专业,围绕专业设课,而是指向学生的选择,围绕人才成长的需要设课。学校的任务是根据学校条件提供课程,至于学生选择什么课程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学校着重考虑的是到底能设置哪些类别的课程。
2.直观地看,线性单向课程是树状式课程。在这种课程模式下,课程的学习进程是由学年、学期进行严格规定和推进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向前,从基础课学到专业课,然后再到选修课。这种课程模式下的学分制与选课制必然空有其名。网状有向的课程结构是一种网状中有类别设计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所提供的多种类别交叉的课程设计中,自主根据未来的职业去向需要选择一类课程,这些课程什么时间学由学生自己安排。这样,无论是课程还是修读时间的权利都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变成以课程为中心,实行学分制才有可能。
3.线性单向课程由于是一个专业一套课程计划,学生一旦进入该专业就只能进不能退,必须按照该专业的课程计划走到底。如果中途改变专业方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网状有向课程的最大优点是多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计划与专业课程计划的结合,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重新选择课程和专业的补充程序。在有向的课程类别里,如果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基础学习,经慎重考虑有意转向别的专业时,学生便可借助相同的专业基础放弃原专业,然后进入新的专业继续学习。
网状有向的课程样态为高师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都可根据网状有向课程提供的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对于有志于从教的学生,学校为他们提供的网状有向课程类别就是教师教育课程。这组体现时代要求和专业化特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下列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指出:“一切教师都是在大学或相当于大学的培养机构或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内,学习普通教育科目、专业教育科目和师范教育科目。”通识教育课程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可以给未来的教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文化基础、广博的文化视野、高品位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的美感,使他们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必要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并能借此去影响受教育者。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在实际的开设中应包括通修和通选两类课程。
2.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系列课程。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对学科专业理论的掌握,应当更侧重于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之间相互的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中去理解专业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他们很可能对学科前沿的内容掌握得并不详尽,但应当知道那些内容出现的理由以及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应当知道那些内容的创造性之所在。
3.教育理论课程。包括一般的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教育科学知识是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知识。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需要感召力、震撼力和影响力的特殊工作。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是说即便一个优秀的学者,如果没有从师的专业化训练,也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换言之,一个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感染每一个学生,使教学充满启发、神奇和艺术性,就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在强化教师专业化上的特殊作用,是能够让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经验,科学地确定教什么、为什么教、何时教和怎样教。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知识艺术的再现,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育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用学生所理解的方式去表达任何高深的内容并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免除教学的失误和浪费,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方面应该是从师的专业训练与非专业训练之间的重大差别。
4.教育实践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教育教学实践不仅是教师师德、文化知识、学科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的综合运用,更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际检验。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生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所以,教育实践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十分重要。目前,我们的教育实践课程仅仅限于毕业前夕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这对真正形成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远远不够。教育实习仅仅是教师角色的一种体验。教育实践课程应该是内容多样的系列设计,应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应包括做好教师工作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实践体验和能力训练。
① 威斯特比·吉布森在其《教育的社会观》一书中认为,专业的标准有五条:为社会公众提供重要的服务;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独特的专门技术;必须经历过正式的专门训练;有专业人员制定的进入其工作领域的专业标准;由从业人员组成专业团体,维护较高的行为标准,遵守其伦理纲领。
② 美国社会学家利伯曼的八条专业标准是: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从事者,无论个体或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自律的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非盈利性,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③ 霍勒斯的专业化教师标准: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接受系统的知识和实践训练,拥有持之以恒的理论与高度的自主性,接受经常性的职业教育,以及信守团体的伦理规范。
④ 克斯的专业工作条件:长期的专门训练,明确的知识体系,系统的伦理纲领,进入专业团体的条件,相当程度的自主权。
参考文献
篇3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小学生活是新鲜的,而第一眼看到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而言就像妈妈一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而言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孩子们都是乐于听从的。根据这一特点,孩子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将“家庭”理念渗透给他们。那天的情景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我对孩子们笑笑,接着说,“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来到学校,你们有个共同的妈妈,那就是徐老师!”听到这话,当时,孩子们就笑了,他们觉得这个老师亲切了,不那么紧张了。然后我又接着说,“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在家里可以跟妈妈讲,到学校来可以跟徐老师讲,因为徐老师就是你们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妈妈!”我又说:“徐老师是你们的妈妈,那你们是什么关系呢?”小朋友们想了想,小手举得老高,兴奋地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说:“对的!那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怎么样相处呢?”孩子们有的说要互相帮助,有的说要友爱,有的说要谦让。接着,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给孩子们听。虽然很多孩子都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当然了,这只是万里的第一步,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要想真正做到互相谦让,成为一家人谈何容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逐步渗透更加重要。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明确努力方向,内化班级精神
1.我们的班级目标——做最好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他们或许不会都是“学霸”,但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因此,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无须跟他人过多比较,要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勤奋,是我对孩子们的第一个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写字还很吃力,每次看到孩子认真写字,但是由于手部肌肉发育的问题,字或许不那么漂亮,我也会夸夸孩子,告诉他,你已经“做最好的自己”了,所以很棒!但是当我看到有孩子明明有能力做好,却有点马虎时,我也会问:“你做到‘最好的自己’了吗?”一年级时,“国庆诗歌比赛”,我们班孩子很认真,可是,有一个孩子,在舞台上出于好奇摸了一下话筒,最终我们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总结活动情况时,我并没有对第四名的成绩提出质疑,而是问孩子们:“你们今天做到‘最好的自己’的请举手。”大多数孩子举起了小手,除了舞台上摸话筒的小熊同学。他站起来说:“今天我没有做到。”他很难过。我又拿出给孩子们的四句话,让大家一起读了第一句。孩子们很天真,很善良,没有责怪小熊。小熊也受到触动。二年级,又是“国庆诗歌比赛”,小熊在赛前就悄悄对我说:“老师,你放心,今天我要做到最好。”最终,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实,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件呢?一年级时,运动会,我们班取得了第四名,到了二年级,我们一跃成为第一名。常规评比成绩更是明显,我们班拿到“流动红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这都是“做最好的自己”给我们带来的好成绩!
2.设计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班名结合学校“诚朴”的校风,我们选择了最不起眼的“绿叶”作为班名,旨在成为“一片美的叶子”,为“集体”这棵大树输送营养。“班徽”设计上也以绿叶围成一条小船,象征着起航;班级口号——“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快乐,强调“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于学校迅速发展,加上兴建教学楼造成一幢教学楼暂时停用。我们11班的教室被安排在了东直三楼,一个脱离了年级,不起眼的地方。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处在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环境的布置,甚至要做到更好!
1.开动脑筋,变劣势为优势。我们这间教室原本是美术教室,与一般的教室不同。首先,教室朝向不好,为东西朝向,夕晒很强;其次,教室的西面没有窗户,只有东面有两扇小窗户,而且位置很高,每次开关窗户需要老师站在小柜上才能够着。通风不好,早晨的阳光也晒不到。不要说孩子们了,家长们对这样的安排也有意见。怎样变“废”为“宝”呢?仔细观察之后,我找到了教室的优势。首先由于西面没窗户,东面窗户开得比较高,墙面刚好空出了很大的两块,这是别的教室没有的;其次,这间教室面积相对来说大一些,有更多施展的空间。于是,我就与广告公司联系,请他们根据面积和我的想法对教室进行了改造。
2.精心设计,让教室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东面墙壁上,我贴上了一棵大树,大树上贴着孩子们的笑脸,名为“茁壮成长”,让每个走进班级的孩子,就像走进家里一样,也让每个家长能在教室里找到孩子的照片,感到温馨。大树的两边,“科学窗”“小小文学家”的板块,绿如翡翠,橘色如朝阳。这两块设计引领着孩子走上探索科学之路,激励孩子动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了展板,孩子们该多么开心啊!西面的墙上“放飞梦想”的板块设计,让孩子们多了一个表达自己心愿的天地,多了一块给自己制定目标的园地。童言童心,多么动人!“常规评比细则”公示牌,规范了孩子的行为,时刻提醒大家。
南面的墙上,绒板上“采蜜园”中,有值日班长的照片,有学校的各项制度;红色的KT板上,还张贴着孩子们各项评比的公示,水机旁的“小水吧”,下面那句“轻轻按,慢慢喝,先冷水,后热水。”电灯开关旁那句“天亮时我要休息”,也许会让你心中一动。每个孩子桌旁的小抹布,水龙头旁的香皂也许会让你产生这是一个家的感觉。不错,这正是我的目标——让每个孩子走进教室都像走进家一样,同时还要受到教育和启发。
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阶段性训练方法
随着每年高职生招生规模的不停增长,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专业水平、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艺术类学生更是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讲,管理难度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提高人才素质作为我们重要的教育目标。通过重视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1什么是养成教育以及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我们现在的高职艺术学生,客观存在着如缺乏生活阅历,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问题;而心理上同时又表现出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自私偏狭,个人主义的特点。
其次,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自觉性差、缺乏主动、刻苦钻研精神,纪律涣散。
第三,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学生宿舍中存在卫生差;就寝时间随意;饮食习惯不好,吸烟酗酒现象突出。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塑造健康人格。
2阶段划分及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将养成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即是新生人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半年的时间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以军训及人学教育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成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第二阶段为大一下半学期至大二上半学期共计一年的时间,以专业技能学习为载体,将养成教育融人到专业学习中;第三阶段为大二下半学期至大三上期一年时间。在这个阶段,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求职。
作为新生大学阶段的第一课,新生自然是十分认真对待的。通过训练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内务整理要求,让大学生逐渐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增强组织纪律性。养成团结、严谨、高效的生活习惯。辅导员老师要及时和学生在一起总结,鼓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及时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有效地在第一时间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军训。“实践证明,参加过军训的学生组织纪律性高于没参加军训的学生。可见,军事课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组织性、纪律性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军训期间必须同时开展人学教育,包括爱校学习、制度学习等。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在大学里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召开班会,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培养集体意识;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让学生知晓学校的相关制度。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制度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通过制度的约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从“制治”过度到“自治”。
2.2第二阶段的时间比较长,在这个阶段里,辅导员老师应该和专业老师一起工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艺术类学生非常尊重专业技能强的老师。专业老师的一句话有时比辅导员老师苦口婆心说十句话都强。专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前景的教育。通过讲座、座谈、参观、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辅导员应注重课堂考勤到课后作业的督促,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全方位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哪怕是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一样能利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不断学习和提升,真正实现“终身学习”。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真的让学生“受益不穷”了。
2.3第三阶段则更多的要靠辅导员老师和就业指导老师的努力,以及专业教师的协助
在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应该是大学生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职业素质教育最后的结果,体现的是整个大学阶段养成教育的成果。因为用人单位会根据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来判定学校的养成教育是否成功。
传统的职业素质培养很不系统,或者老师们也比较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毕竟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文章很容易。事实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应该要注重“早”和“专”。早,就是指不要等到学生毕业前才临时学点面试的常识,而是要提前进行职业人的素质培养。专,是指的要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
篇5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卓越计划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26
2010年6月13日,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揭开了我国工程教育历史的新篇章。“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2010年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试点,正式启动“卓越计划”。目前我校除上述两专业外还有资源勘查工程(原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艺与工程三个专业设有“卓越计划”班。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卓越计划”班从选拔到培养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对于传统培养模式还属新生事物,总体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研究“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进行研究。
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卓越计划”班学生,每年招收一个自然班,大约30人左右。目前第一届招收的学生已经进入大学四年级,正处于毕业设计阶段,该专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培养周期。下面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实施情况做以简单介绍。
(1)领导重视,管理制度完善。为保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顺利实施,在学校组织的基础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成立了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保障体系,①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及学科骨干教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卓越计划”选拔淘汰办法、培养方案,负责协调“卓越计划”班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经费、实验实践场地等工作,为“卓越计划”实施提供了组织与制度保障。
(2)因材施教,制定特制培养计划。针对“卓越计划”的总体要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专门制定了符合培养出口要求的“卓越计划”培养计划,强化工程实践设计能力,②在培养计划加大了实践类课程学分比例,培养计划中实践课程比例为21%高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普通班的19%,并设定了企业实习实践环节。同时对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教育,加大了工程实践培养力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更具备工程特性。
(3)重点培养,配备优秀师资队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除了为“卓越计划”班制定专门培养计划外,在课程安排和师资配备方面都进行了政策倾斜。“卓越计划”班学生课程基本都是小班授课,任课教师多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授课效果好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授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专业课程都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4)建立选拔淘汰机制,实行开放式管理。2014级以前的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班是在学生大学一年级刚开始的入学军训期间在本专业内部根据学生大学英语分级成绩、数理化综合成绩,经专业面试后确定进入“卓越计划”班学生名单。2014年为加深学生对“卓越计划”班的了解,也为增加其它专业学生进入卓越班的机会,学校调整了“卓越计划”班学生的选拔时间和选拔范围,即等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根据大学期间成绩在全校专业进行选拔。为激励促进“卓越计划”班学生学习,对于进入“卓越计划工程师”班学生每学期成绩出现必修课一门不及格或选修课两门不及格的情况的学生将予以淘汰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普通班。这种开放式管理方式为保证“卓越计划”班的优质生源提供了保障。
2 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特点
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班今年拥有了第一批毕业生,通过第一批毕业生情况可以看出“卓越计划”班学生较普通班培养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实践特点鲜明。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学习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特点。该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有一年的学习是在企业完成的,因此,能够做到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均能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有了工程实践的直观印象,在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我校参赛人员卓越班学生占有大部分,并且每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与“卓越计划”班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密不可分。
(2)班级凝聚力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的过程中,班级同学统一住宿、统一活动,增加了同学的接触时间与机会,对培养同学感情非常有帮助。增加了班级凝聚力,与其它班级相对,“卓越计划”班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更活跃、更团结,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更浓厚,在学校的优秀班集体评比中,每一届都有 “卓越计划”班。
(3)工作适应能力增加。由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实践接触得多,学习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所以该班学生在工作之后进入角色将会更快,在找工作过程中该班学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在石油石化毕业生整体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卓越计划”班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3 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学生培养的思考
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该模式刚刚开始几年,所以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思考与改进。
(1)加强校内教师工程素质建设。高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生直接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③由于教师工程素质不高,造成指导学生过程与现代工程技术脱节,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班在导师指导学生过程中便发现存在类似问题,这不利于高等学校教师对“卓越计划”班学生进行引导与指导,因此有必要通过培训、校企共建设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中教师的工程化背景建设,为“卓越计划”班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2)完善导师制度,更好指导学生。“卓越计划”班学生培养方式与普通班的差别,使导师配备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目前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的导师配备情况是2~3名学生配备一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导师,这样的导师配备方式,虽然增加了对学生的单独辅导的机会,但导师之间的差异及导师对政策了解把握程度的不同,导致对学生指导的不同,为消除这种影响,在给学生分别配备导师的同时,应该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卓越计划”班的班级导师,加强对学生专业指导。在企业实习阶段采用“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分别指定人员为学生班主任,分别负责学生企业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如果派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这些教师的教学、科研、行政事务较多,不可能在学生在企业期间长期驻于企业,但如果派年轻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虽然时间上能够保证,但也存在经验不足、指导学生力不从心的状况,如何完善“双导师制”,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3)加强专业国际化发展。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于2014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生所获得的学位,可以在“华盛顿协议”国得到认可,即可以在相关国家就业。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过,只是为本专业的毕业生获得了通向国际的通行证,如果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还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经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培养计划做了调整,要课程设置与内容方面做了很大改进,但在英文课程教学方面还有待加强。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教育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资源勘查工程“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企业、教师及学生的一致认可,但也发现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制度的支持,相信在企业、学校、学院、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资源勘查专业“卓越计划”会让更多的企业与学生受益。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石油高校的地质类“卓越计划”培养方式研究
注释
① 陈翠华,丁枫,董树义,程文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3.2:44-49.
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5-01
一、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现状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其内容是介绍电力系统中各种不同设备的众多保护原理,作为专业课程它涉及到很多前修课程知识的运用,在该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把大量的学时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枯燥和吃力,甚至觉得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其次,大学本科阶段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往往变成了应付课程结业考试,对于学生灵活掌握课程相关知识,尽快适应以后的工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利。再次,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可能不具有十分丰富的电力行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未充分了解工业界的最新技术和需求,也不能很好的将相关的工程经验传授给学生。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培养人文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继电保护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若能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要求,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对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和时展需要的电气类人才将有长远的意义。
二、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教学思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从基本素质、现代工程意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十一个方面[1]提出了要求。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也应着重考虑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作出相应的改进。
1.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原有继电保护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在实际电力行业中已逐渐被更新换代,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和学时分配上也应有新的侧重点,此外还需要注意授课内容与学生后续学习之间的衔接。例如:实际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主要是以光纤为通道的居多,在授课时也应重点介绍此类纵联保护;微机保护的基本原理也应占有相应的学时,这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快的熟悉现场的微机保护装置。同时,学习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数字滤波、算法和程序流程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一定的知识准备。
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主动思考问题;在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后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法,将与该原理相关实际电力行业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另外,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法中,课堂的容量比较大,往往是一名教师面向一百名甚至更多的学生授课,教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若能采用小班教学,每个学生更容易被教师关注,在进行讨论时,也更利于学生迅速形成讨论小组,小班化教学对不同教学方法发挥其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2.提升学生角色,培养创新能力
继电保护课程通常开设在本科阶段第六或七学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通常学生已经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其它专业课,如《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附加一个需要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采用课程作业的形式,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课程综合成绩中。教师制定难度和内容恰当的课程作业任务书,由3-5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最后展示自己的成果。例如:在课程作业的任务中,可以给出一个小型的电网规划的实例,让学生在完成一次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再去对已规划的电网中某个元件的保护进行设计和仿真。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合理分工,学习查阅文献的方法,熟悉工程设计的规范,制定不同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的比较;学习商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对设计的电网进行潮流、短路和暂态稳定计算;完成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并利用仿真软件验证整定计算的正确性,最终形成课程作业报告并进行答辩。完成课程作业任务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是一致的。此外,将课程作业成绩作为课程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减少课程结业考试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不仅能够督促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也会使课程的考核能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国际交流
希望培养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必需先提高整个工科教师队伍的水平,为了使教师的能力和工业界同步发展,可以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机会让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从事工程实践,青年教师下企业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很好的例子。在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结合实际工程来为学生授课或讲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工程实例。
提高教师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供同等机会给在校学生,在学生学习继电保护课程后,让他们参与到继电保护相关的横向或纵向项目中,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部分专业都有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的经验,学校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前沿的知识和方法,参与国际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总结
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要求,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现有继电保护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的思路。教学方法的改进、转变学生为课程学习的主人、增加校企合作等措施将使教学效果更好,人才培养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 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0(4):21-29
篇7
关键词:钎焊;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成刚(1976-),男,湖北荆州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副教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0-169)、南昌航空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Y1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17-02
钎焊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钎焊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方法,为学生今后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选择钎焊方法和钎焊材料、制定正确的钎焊工艺奠定扎实的基础。南昌航空大学以民族振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为己任,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而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目前江西省内和航空院校唯一的本科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钎焊是先进飞机及发动机的一种关键连接技术,特别是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航空装备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的制造技术。对于材料的连接及复杂精细结构件的制造,钎焊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甚至对于某些新材料与复杂构件,钎焊是其唯一可行的连接技术,[1]故学生钎焊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解决航空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钎焊课程组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工作,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对钎焊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一、钎焊课程现状
传统钎焊课程内容包括钎焊的基本原理、钎焊方法及设备、钎料、钎焊去膜过程、钎焊工艺、钎焊接头设计、典型材料的钎焊、钎焊缺陷及检验、钎焊质量控制等内容[2,3],涉及电工电子技术、材料、机械、力学、化学、冶金、无损检测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繁杂,课程内容各章节关联性差,各知识点自成体系,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困难。南昌航空大学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学生非常渴望了解我国航空工业钎焊的发展现状,航空材料常用钎焊方法焊接时的接头形成过程、接头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等,而这些都无法从教材上获得。另外,钎焊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基本不变而教学课时数大幅减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是钎焊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必须对现有钎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二、钎焊课程教学改革
1.“国际焊接工程师”钎焊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强,能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与维修、生产和经营管理,熟悉国际焊接标准和焊接施工的卓越焊接工程师。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航空需求、凸现航空特色,对钎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将“国际焊接工程师”钎焊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融合,在教学内容补充钎焊国际标准、航空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真空钎焊、瞬态液相扩散焊等钎焊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大量使用来自于航空典型产品焊接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如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钎焊;通过多提出综合性的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铝合金钎焊时,以某航空企业异种铝合金导气流罩钎焊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零件现有火焰钎焊存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提高零件钎焊质量,可以选择哪些钎焊方法,对接头设计可以进行哪些改进,以及根据母材成分、熔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钎料、钎剂等。通过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把课程各知识点串联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强化工程意识
钎焊课程是涉及综合性及工程背景强的课程,其授课内容涉及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涉及到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及其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目前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诸如课时不断被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等矛盾。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授课内容生动、信息量大等优势,但实践也表明,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不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授课时对于基础理论等相关知识,采用板书教学,以便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充分的说明,使学生更多地关注事物的发展过程,而非事物发展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讲解课程部分章节,其他同学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由学的过程参与到教的过程中,学生可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等,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能力和创新性能力。
3.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4,5]传统的钎焊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程内的实验,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略显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除了开展钎焊课程内的实验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实践培养途径,如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实训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钎焊操作能力,通过到航空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航空企业的钎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钎焊技术的差距,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树立学生学习目标及方向;设置焊接创新实践训练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参与钎焊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创新思维、钎焊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鼓励学生参加教师在研科研项目,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实际研究项目的锻炼使得学生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等。
三、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钎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钎焊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在教学内容补充钎焊国际标准,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习及实训等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培养更多的钎焊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先进航空材料和复杂构件的钎焊与扩散焊技术[J].电焊机,2008,38(9):1-13.
[2]张学军.航空钎焊技术[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3]邹僖.钎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篇8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材料力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52-01
1 引言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了一种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卓越计划”是国家推行教育改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企业的深度参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可培养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向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1]。近年来,参与的高校都对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科,具有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双重特性,是工科大学生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桥梁,在工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有材料力学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与“卓越计划”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对材料力学教学进行改革,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材料力学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联系工程实际,更新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材料力学教材中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的推导,忽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教材中多数的例题和习题都是采用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如梁、杆等,在内容上也仅说明了这些力学模型在不同变形下强度、刚度等的计算和校核。因此,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门课就是学习几种题型的求解,无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卓越计划”的要求,应对材料力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编排进行更新,突出该课程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在介绍每一种基本变形时,可大量地引进与其相关的工程实例,介绍如何将具体的构件简化为简单的力学模型,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力学模型的意义、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其次,应对于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在保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删除一些难度较大、推导繁琐,且在工程中应用不多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工程技术为主线,突出问题的共性和差异。例如,在材料力学中,所有变形的破坏判据都是最大的作用(如应力、变形)要小于相应的许用值,而各章节的不同处在于最大值的计算。通过加强对问题共性的认识和差异的比较,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会更加系统和透彻。而且,教学的重点不能仅停留在如何解题,应从力学模型的建立、破坏判据的选择,结构参数的确定等方面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环节和专业课时逐渐增加,材料力学作为基础课程,课时已大幅减少。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的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不需要写黑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入图片、声音、动画,课堂的信息量大,直观性强。通过课件能够把抽象的力学模型与具体的工程构件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但是,由于课件中每一屏的容量有限,对于一些具有承继性的推导来说,在换屏后学生无法记住前面的内容,对于后续的推导就很难理解。而且,由于换屏速度太快,学生没有理解、吸收的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不佳。教学实践证明,单纯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梁弯曲正应力的推导为例,利用多媒体演示梁弯曲的变形,引出平面假设,并逐步推导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在多媒体演示的过程中,对于每个关键步骤,如变形几何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和物理关系等,在黑板上将相应的内容写下来。这样,既可以提醒学生本堂课的重点,又可以使授课具有连贯性。讲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板书了解这节内容的脉络和重点。同时,还可建立课程的网站,将教学计划、每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典型例题等公布在网站上,实现师生间资源的共享,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网站上还可设立答疑的平台,老师定期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互动。
4 参与实践科研,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材料力学考核模式与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的形式完全相同,是通过单一的闭卷考试来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对现有的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在材料力学的考核体系中,除了常规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还应包括大作业、试验成绩、实践成绩、竞赛科研等。借鉴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布置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机构的设计。例如,在组合变形这一章,可要求学生设计减速箱中齿轮轴的材料、形状等。通过解决这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学生可以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应尽量减少演示性、验证性的试验,增加一些设计性的试验。鼓励学生参与试验,自己设计各种试验,提高动手能力。由于材料力学课程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且学校试验室的设备有限,教师可带学生到工程实地参观各种机构,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材料力学与工程的关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结构大赛,或在班级内组织类似的竞赛。在竞赛过程中,教师应全程、深入地参与。教师应介绍比赛涉及到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制作模型,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获胜作品的优点和失败作品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可吸收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学生能尽早培养科研意识、熟悉科研环境,了解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
5 结束语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顺利实施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领导作用。材料力学课程不仅是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材料力学课程的改革是“卓越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为一体,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韦韦.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教育与职业,2010,(7):20.
[2]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5):1-8.
篇9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05-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重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多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为指导,通过改革建设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和体系,突出我校理医工结合的鲜明专业特色,进一步探索在医科院校开办工科专业的规律与特点。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广东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大力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途径,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深化教学体系改革,逐步研究和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理念和模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工程理念和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础[1-3]。
二、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验证性实验内容比重偏大,缺乏系统性工程实践训练内容,导致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即实验前实验讲义,讲义包括实验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每一步预期结果、实验报告格式等,学生机械性按照讲义完成操作,缺乏主动思考,扼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实践条件建设方式。实验室、实践基地包括学生实践的场地、设备和工程环境,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实验室一般是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其功能是辅助理论教学,其特点是课程专用、功能单一、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素养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建在与学校有业务往来校外企业,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积极性并不高,多流于形式,甚至有企业将来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并未达到系统工程训练的目标。
3.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教学型高校的教师大多具备良好教育背景、名牌大学毕业并具备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经历,参与过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但大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高校教师中具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的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改革措施
1.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大专业实验室投入,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利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验室建设。①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并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为此我院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广东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迈上新台阶。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我院先后和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医学信息检测联合实验室”,和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公司建立了“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这些公司无偿提供实验设备,这些实验室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我院实验室实力。为此我院将充分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中。③通过自主研制实验设备以及联合研制实验设备,大大降低实验设备成本,提高了实验室设备数量并且锻炼了教师队伍。④通过整合学院内部教学资源,组建综合实验室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不仅能进行认识、验证型和综合型实验,而且能完成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实现实验设备资源的交叉综合利用,充分提高实验室装备的使用效率。
(2)教学科研共用实验室建设:我院科研力量雄厚,科研实验条件优越,建有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学图像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程中心。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科研项目来支撑,因此在这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中既兼顾科研的需求,又充分考虑实验教学的需要,建成科研和学生实验教学共用模式。达到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且把这种模式拓展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3)实习基地建设。筛选具备带教师资力量和实习条件、管理规范,并在医疗器械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确定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我院先后和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新开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雅培中国诊断部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确定为我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实践、实习、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4]。
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整合。
(1)教学内容改革。整合传统实验内容,将单一性、验证性实验整合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结合企业项目补充工程训练内容,强化课程设计,将各种国家级、省级设计大赛内容纳入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在毕业设计前必须完成一门综合实践必修课,综合实践题目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联合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形成具有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推进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大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老师只给出实验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原理方案设计、理论计算与分析;经与带教老师讨论通过后完成硬件实验样机搭建、样机性能指标测试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工程化的训练过程。
在考核改革中,改变传统的实验结果加实验报告评价方式,采取考察实践全过程、实作作品展示、现场答辩、实践总结分析等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5]。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参与“卓越计划”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在企业、医院工作或培训的经历,熟悉工程实践环境和过程。没有相关经历的新任教师必须到企业或者附属医院相关科室顶岗工作一年,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合作机会去合作企业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了解工程环境和生产过程,积累工程经验;聘请医院工程科室、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推动附属医院设备科、信息科成立教研室,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工程科室的人员力量,直接参与专业实践课教学。
加强产业技术高级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探索实施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6-7]。
四、结束语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兴趣,注重学生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实践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何波,李思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
[2]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张林香,王忠德,王俊文,郝晓刚,刘世斌.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化改革实验教学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4]李俊,薄翠梅,王鑫国,张广明.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
[5]赵存有,刘春生,侯清泉.面向就业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3,(2).
篇10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 卓越工程师 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44-03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自2011年开始国家在相关高校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校(安徽科技学院)环境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并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对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各种污水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常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根据不同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处理工艺。为了达到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我们立足区域实际情况,服务于区域发展需要、行业企业需求,有条不紊地推进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立足点是课程建设,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为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组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三个面向(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学理念的转变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我们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因此我们以区域内突出的水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如淮河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门台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规模化养殖废水处理)为抓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其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其工程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该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学理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企业进行相关教学;2.按照企业或行业要求培养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人才;3.着力强化学生在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以工程应用型知识模块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为以推进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改革目标,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具有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工艺设备、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经验,具备良好沟通与交际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和责任心、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支撑着该专业及其学科的发展,是一门系统性和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涉及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的课程。为此,我们以工程应用为主线构建相关知识模块,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具体知识模块如下:
1.污水水质指标和污水出路:重点阐述不同水质特点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等的监测项目、排放标准以及污水回用目的和标准;
2.污水的物理处理法:重点阐述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的功能和特点,掌握其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
3.污水生物处理法:重点阐述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处理法的特点,掌握其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
4.污水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重点阐述氧化还原法、中和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和膜析法的工程和特点;
5.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重点阐述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和污泥消化的特点,掌握不同构筑物的污泥特点及其适合的处理方法;
6.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计算:重点阐述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和平面、高程的布置,掌握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立足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工程能力系统化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工程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牢牢结合校内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具体如下:
1.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培养:掌握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曝气池(完全混合法和推流式)的设计与计算;熟悉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厌氧 / 缺氧 / 好氧(Anaerobic / Anoxic / Oxic,A / A / O),完全接触氧化法等相关设备的运行管理;熟悉凤阳富春紫光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德力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
2.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培养:熟悉铁碳微电解、臭氧紫外、Fenton试剂法等高级氧化技术设备的运行管理;熟悉安徽凤阳染料化工厂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
3.养殖废水处理能力的培养:熟悉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等设备的运行管理;熟悉凤阳族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沼气发电及沼液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
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的培养:熟悉无土栽培技术与水体富营养化植物修复技术;熟悉生态沟渠、氧化塘和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熟悉蚌埠龙子湖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运行与管理。
四、多元化教学设计、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电子数据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将课堂知识讲授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相结合、教材知识和学科前沿相结合、工艺理论与仿真运行过程相结合。
1.三结合教学设计。课堂知识讲授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如讲授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时将污水处理方法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氧化沟、A / A / O、SBR、完全接触氧化法等工艺设备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统一,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运行知识的能力;教材知识和学科前沿相结合,如在讲授生物脱氮除磷理论时,将厌氧 / 好氧除磷与厌氧 / 缺氧(即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沿动态,开阔学生视野,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以后硕士阶段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工艺理论与仿真运行过程相结合,如在讲授格栅、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等构筑物或工艺时,利用Flash技术制作相应的模拟动画,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将基本原理讲通、讲透,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讲授曝气池的设计与计算时,以曝气池微生物量或有机物量为单元进行物料衡算,逐步引导学生推导和验证污水处理基本数学模型;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如在讲授完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时,让学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然后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设计与计算进行小组讨论。
3.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手段改革中,充分利用Powerpoint、Flash和录像等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把抽象的单元处理概念、流程、内部构造及运行过程等转化为直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信息,使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并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理念;利用网络资源和立体化教材体系,提供给学生互动学习平台,促进“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加大课程信息量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五、多层次实践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对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工程素质”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发展,构建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认知实践过程。该阶段主要认识和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构筑物、工艺或设备的基本原理、运行和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校内认知的相关工艺或设备有: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反应器、絮凝沉淀实验装置、曝气充氧实验装置、竖流式圆形溶气加压气浮装置、SBR法间歇式设备、A2 / 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装置;校外认知的相关工艺或设备有:染料化工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凤阳污水处理厂工艺和设备、规模化养殖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和设备、石英砂磨洗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和设备。
2.设计与计算过程。该阶段主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构筑物的结构、设计规范和原则、设计与计算方法以及AutoCAD绘图,着重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计算以及绘图能力,主要包括:格栅的设计与计算,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福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设计与计算,生物脱氮工艺设计与计算,生物除磷工艺设计与计算,生物滤池的设计与计算,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计算;
3.创新实验过程。该阶段主要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课题,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主要包括: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高级氧化技术,城镇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人工湿地治理技术、重金属废水的活性炭吸附处理技术等。
六、结束语
为达到国家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核心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革后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坚持“三个面向”教学理念;重组教学内容,突出了工程应用型知识模块;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多元化教学设计、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多层次实践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联邱微,南军,袁一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及其特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建类工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64-167.
[2] 仲伟峰,何小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37-139.
[3] 明银安,张娜,余训民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96-98.
[4] 段蓉,董涌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认知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12(8):78-80.
[收稿时间]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