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游记范文

时间:2023-03-19 04:0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园游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物园游记

篇1

为开拓我们的视野,学校组织我们七月十九日到华南植物园。广州青少年科技馆。

我们先乘车去了华南植物园参观。杨柳、冬虫夏草、银杏树等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生活在墨西哥的菜王椰树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笔杆。菜王椰树和其他椰树一样有又大又粗的树干和大大的叶子,它没有果实`但是它的根可以用来做药材。

笔杆树有粗粗的树干和碧绿的叶子,不过它的叶子只有在夏天才长出来,虽然它的叶子只有在夏天才长出来。可是它粗粗的树干可以用来做笔杆。之后我们又看了一些植物就去吃饭,吃完饭,就乘车前往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了。

篇2

刚到东山野生动植物园,我便陶醉于眼前这片青山绿水的景色中。郁郁葱葱的三角椰子、长得生机勃勃的可可椰,潺潺的流水,参天古木,如茵绿草,鸟语花香,果然名不虚传。

我们首先参观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不像”麋鹿,接着看到了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和陆地上最大的鸟类——鸵鸟。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野兽区的第一区——狮子区,可是那些狮子大多数都在睡觉,真实奇怪。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老虎区,看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美滋滋的吃着一只鸡,还流出了鲜血,让我感觉到恶心和恐惧。离开老虎区后,我们又来到黑熊区,我看到了一只黑熊和另一只黑熊进行激烈的“交战”,真是有趣!可是,我左瞧瞧、右瞧瞧,一只黑熊也没看见,黑熊去哪了呢?难道还在冬眠?这时,同学叫我往上看,我抬头一望,树上有一个黑点晃来晃去。我仔细一看,才知道那是黑熊。

离开猛兽区后,我们来到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的住处。一看到大象,许多同学都叫了起来,还有一些同学拿出照相机把他拍了下来。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矮马、老虎、梅花鹿、海南坡鹿、澳洲鸵鸟、孔雀、珍珠鸡、双峰骆驼、白水牛……但最令我难忘的是狮虎兽“平平”和“安安”。

“平平”和“安安”可能算是东山野生动植物园最耀眼的明星了,因为它们是目前打破中国狮虎兽生存时间最长的一对。从2005年5月2日出生,至今已经存活355天了。我看到它们时,就鼓励它们:一定要活过1000天,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中国争光!

篇3

高书业

秀气、文静、坦诚、直率的郝,来自定襄县北西力村,是山西海运技校实习生。

今年5月18日,翠岩餐厅雅4来了五位客人,客人吃得是套餐。所谓套餐,就是客人预先定好餐标,就餐时按照餐标上菜。这次招待的五位客人中,有一位客人情绪不好,细心的郝素芳早已观察到了,在上了“莜面蜂窝”后,客人已吃了一多半,这位带情绪的客人突然说蜂窝太凉,本来郝素芳送上的是一笼热的蜂窝。看到这种情形,考虑到整体就餐气氛,郝素芳不卑不亢礼貌地说:“给你们换一笼吧!”这时,其他客人看到服务员态度诚恳,都一致说:这就可以了,不用换了。郝素芳一直热情、周到地服务着,直到客人满意。

“对客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小误会,郝素芳不是藏着掖着,而是真诚地面对,灵活机动地解决,以客人满意为目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餐厅经理杨素红说。

篇4

关键词: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植物基本的美学属性源于人类赋予的属性,不同的植物群落都应具有相当的规模、面积,并具有相当的层次来体现群落组成的种类。对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进行严格规范,促进群落的发育和稳健发展,群落中的组合不能只是简易的乔木、灌丛、藤本和地被的组合,应是运用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化率,加以提升透视率。创造出优美、自然的林冠线和林缘线,与零星点缀的单个植物体相比观赏价值更高。生态园林的实际建设是以植物绿化为主体,运用生态学的观念与美学法则,营建植物景观,也是环境景观的设计核心,植物的配置成功与否,与环境质量与艺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形的建造是为解决生态园林绿化中呆板、单调和缺乏艺术性的平面问题,使得园林景观的变化性更强。

2 做优生态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优美的环境不但能带来美的享受,也能陶冶情操,并得到知识的启发。它还有利于引进人才和投资,有利于文化、经济和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从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的配置上,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人情风格,又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时代文化气息或者地域文化的特征。所以,在做好城市园林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全面体现出这个城市具有的人文底蕴,突出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艺术的配置,从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噪音、美化城市和塑造景观及提高城市吸引力。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2.1 按物所需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

按物所需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互利互生的关系,以及植物对土壤、水分等的依赖来安排植物在园林中的位置。只有按物所需,才能够让园林中的植物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但与此同时,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在满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充分考察和满足城市居民的一些生理或是心理上的需要。生态园林透过生态观点来呼应环境保护,目的是在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同时,为人类提供一个融合生态、景观、园林为一体,具有观赏、游憩和文化功能的绿境空间,让人类更加亲近、感受、体验、融入大自然,在保护大自然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服务.生态园林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同时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生态园林设计理念要为人们所接受,真正做到园林、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而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在合适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有的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例如:兰科植物,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有利于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审美性,毕竟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2.1 多样性和本土性相结合的原则

通常而言,在一个系统较为复杂、稳定的群落当中,各种群落对各种资源利用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才能达到对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但与此同时,植物配置还应该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资源、历史文脉、民族风情、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尊重传统历史文脉与地域乡土知识,考虑土壤、环境和功能等多种综合因素,使用当地植物材料.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城市多变的特殊小气候环境,遵循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多挖掘当地的优良树种,因地制宜设计园林绿地,保持园林绿地的相对稳定和季相变化。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

3.1 自然式配置

3.1.1 孤植; 即单株植物孤立种植。单株植物植在园林时,在园林中形成独立的庇荫植物并起到观赏作用,满足构图艺术的需要。主要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并作为生态园林的主景。

3.1.2 丛植:一个植物丛是由四到六株的同种植物或者八到九株不同种植物在距离不相同时混种在一起的植物群,也就是说配置自然化,契合艺术构图的规律,力争既能体现出植物具有的群体美,也能体现其特有的个体美,是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广泛应用的表现方式。

3.1.3 群植:群植主体一般是一到两种乔木,与乔木、灌丛和树种相搭配,形成较大面积的植物群体,因为其数量较多,一般以群体为主。既有植物的种植又与组合原则的植物群一样,以带状形式大规模栽种各种乔木和灌丛。

3.2规则式配置

一是行植。即在规则式的道路、围墙边沿或广场上,呈单行或中多行且株距和行距相同的种植方法。二是正方形栽植植物,通过方格网的交叉点种植植物,且株行距相等。三是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根据等边或者等腰三角 形进行排列。四是长方形栽植,是对正方形栽植的升华,其特点就是株距小于行距。五是环植。根据一定的株距把植物栽成圆环的表现方式,可有一个、半个或多重圆环。六是带状种植。将多行植物种植或带状,形成防护带。

一般应用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丛作带状配置。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植物对于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供居民休闲和避险场所等各方面的功能,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植物品种,通过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生态园林系统。同时,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用来绿化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所以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也要考虑到城市用地结构,要多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墙角、屋顶绿化,见缝插绿,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地比例,从而增加绿地面积。只有做好植物配置这项工作,才能表现出生态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

4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效益分析

第一,环网结构能够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的稳定性。也使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更安全快捷地流动。

第二,环网式结构能够使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可达性。任何植物配置方案能否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主要是有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决定的,而实用性往往又以其经济性为前提,经济性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设计工作,而设计工作又是体现和贯彻项目工程的决定意图。所以在项目工程决策和设计上的节约是重大的节约,对植物配置应用方案进行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是很有必要。

5 结束语

总之,在不同的生态园林设计植物的配置工作中,不仅要选择符合技术要求的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案,又要具有技术经济效果明显的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案,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助推生态园林事业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绍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J].广东建材, 2009(7)

篇5

关键词:人体生物节律;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制度

中图分类号:V355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内航班量也逐年增多,导致了空中交通管制员单位时间内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的增加,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由于管制员疲劳上岗,精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威胁飞行安全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而从生物节律方面分析,引起这些事件的当班管制员大都处于人体生物节律的“临界期”和“低潮期”。

我国现有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制度还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对待管制员自身生物节律的方面的考虑还非常欠缺,所以必须加强对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并充分应用到管制员轮班系统中去,优化管制员轮班制度,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一、人体生物节律

人体的生理状况,从体温、血压、心率到各种器官的新陈代谢及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也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研究证实:对人类社会活动影响较大的生物节律主要是体力、情绪、智力三项,这三项节律都以正弦波形无限循环

另外据医学资料介绍,人的大脑在一天24h内其清醒程度也是不同的,有高峰和低谷。大量研究显示,人体的生理周期和半周期节律确实会形成一个事故征候和事故的日间双峰图谱,包括交通事故、人类死亡率、司机困倦程度、接线员的接听延迟、火车自动刹车和读表错误,它们中存在一个普遍的24小时之中的双峰模式。凌晨1点到3点出错高峰极为明显。下午1点到3点之间的错误高峰稍低。

因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控制觉醒的“中枢”,叫“网状结构”。当这一“中枢”系统活跃时,它就刺激大脑皮层的觉醒系统使人保持清醒的状态。当“中枢”系统受到抑制时,大脑皮层的清醒水平下降,出项头脑发昏、懒散、四肢无力对外界信息采取拒不接受的状态。管制员如在管制中,就会表现出对空中交通信息反应迟钝、处理冲突力不从心,指挥或通话失误、并不时出现打瞌睡现象。

二、人体生物节律对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的影响

据国内外大量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发现:道路交通肇事者,有80%以上的是由驾驶员责任所造成的。经对肇事者本人测算,约有70%左右的驾驶员有一至两条节律处在临界日,或同时处于低潮期。瑞士联邦工学院的汉斯・斯恩对700起交通事故作了分析,发现有401起都发生在驾驶员的三种生物节律处于临界日,占事故57.3%。国内对西安、重庆、上海等地的交通事故做了调查,发现其中72%发生在司机的生物节律的临界日。某铁路局对1979年至1984年发生的责任行车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事故责任者在事故当天的体力、情绪、智力节律,处于双临界、三低潮期、一临界、一低潮期者共占60%。

经过对这些事故中人员的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体生物节律对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起着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用人体生物节律来指导人们进行工作和生活。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相继在多个部门运用这个理论来指导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我国管制员轮班制度现状

我国现在很多管制部门采用的都是“五班”或“四班”或“三班”轮班模式。西安进近曾采用的“五班倒”,工作周期为五天。广州区管“四班倒”,上两天休两天,广州区管部分人员采用“三班倒”的轮班模式。

这种轮班形式往往是长时间、甚至几年都不会改变的。而且轮班模式往往都没有考虑管制员的生物节律情况,只是简单的按平均分配工作时间进行的。如果能像西安进近那样每次都有足够多的休息时间,管制员还可以精神饱满的去进行管制工作,而像广州区管的管制员那样的工作安排,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都是很大的,长期下去,管制员就会产生累积性疲劳,而且在这种简单枯燥的轮班循环中,就可能使管制员出现漠不关心、情绪浮躁、厌烦、忧虑、无聊等状态,引起管制员的厌倦。疲劳与厌倦会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安全生产,管制员在过度劳累时,他们的判断能力就会降低,空管工作的效率降低,也会危害空管安全。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注意防止引起疲劳与厌倦。

要想解决这种高负荷的轮班制度,必须增加管制员的数量,但我国现有的管制员数量有限,而管制员的培训周期较长,所以在现有的管制员数量与航班增长数量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人体生物节律应用到空中交通管理中,优化轮班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管制员管制能力,降低因管制员生物节律原因引起的危险事件概率。

四、生物节律在轮班制度中的应用

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在掌握了生物节律状态对本部门空中交通管理安全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就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做好预测预防工作,并真正把生物节律应用到管制员的轮班制度优化中去。

4.1首先我们将每位管制员的出生年月日收集起来,计算出被测者从出生日至预测日的总天数,用总天数除以体力、智力、情绪的周期天数,得出的余数就是三节律所处的时期。

4.2 判断被测试者的生理状态。如LLD为两临界一低潮,LLL为三临界状态等。

4.3 根据三节律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对其中一节律处于临界状态,其余两节律处于低潮期(LDD),采取提示法,即:上岗前对管制员进行提示,发出警告,以引起注意。对其中两节律处于临界状态,其余一节律除以低潮期(LLD),是生理状态最差期,采取跟踪法,即由带班主任或有关助理管制员注意,随时提示关照。当生物三节律全部处于临界状态(LLL)是生理状态极差期,采取回避法,即:停止上岗。

4.4 生物节律与日间双峰规律互补法。当管制员的生物节律为LDD、LLD时,采取工作时间选择法,根据人的日间双峰规律,避开错误高峰(凌晨1-3点和下午1-3点),选择日生理高峰(早8-10点)进行工作。这样可以实现生物节律和日双峰规律的互补,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4.5适当控制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与强度在生理学上才是疲劳产生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了消除累积性疲劳,保证安全、准确、高效的指挥,根据管制员的能力和状态为他们安排合适的任务是必须的。特别要根据管制员的生物节律周期,做好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分配。如:当某管制员处于生物节律LLD或LDD时,将他的工作割裂成更小任务单元、缩短轮班时间、增加工作和休息的循环、带班主任多进行监控等。

4.6 加强生物节律知识的培养,全面认识人体生物节律。对管制员进行专门的人体生物节律知识培训,全面了解人体生物节律的不可抵抗性和非主导性,即人体生物节律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的循环,并影响着我们的一切活动,人类无法抵抗它的循环;但他对人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起到潜在的作用,不决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成败,最终人还是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来主导自己。所以当生物节律处于临界期或警戒期时,一方面要告诉他们不要紧张、害怕,另一方面告诉他们不能满不在乎,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来克服生理的波动和暂时的低谷,全面认识和应用人体生物节律。

总之,人体生物节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的核心,也是整个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管制员的工作状态对空中交通的安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人体生物节律对当前的管制员轮班制度进行优化,深入了解管制员的生物节律周期,实现二者的全面结合,使管制员的工作状态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曾次, 成为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完美护航团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 高职教育 有效教学

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国家宏观教学方针指导下,学生所在学校、专业以及授课教师通过确定一种有益社会、面向学生就业定位又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并根据其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相关的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实施,使学生主动和被动地在较短时间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即在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教学活动有效果、有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谈谈实施有效教学的体会。

一、整合教学内容,促进有效教学

(一)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我们选取的教材是由赵润华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一书。该书以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以会计六要素为主线,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中间穿插了一些特殊业务,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或有事项、会计调整等。整本教材内容翔实,讲解透彻。然而,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改动。首先,我们把所有的特殊业务都做了删减,将其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并安排在第四学期讲授;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因而我们将投资章节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部分内容按照小企业准则的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再次,由于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而我们将资产减值一章做了删减。

(二)通过各种形式,将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目前,市面上各种版本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琳琅满目,然而,无论哪种教材大多都是抽象的文字解释,比如说,关于资产的概念,大多数教材是这样描述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是《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的内容,可以说是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总结和回顾。虽然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之前,学生已经修完《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然而学生对某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是有些似是而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借助多媒体选取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商品等的图片进行展示,使枯燥的文字描述变得直观易理解。在学生对资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概念中来,并对概念加以解析。这样以图片、照片、实物或多媒体等手段来扩展、补充教材的不足,均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根据变化及时补充更新教材内容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和税收政策的日新月异,教材理应反映新会计准则、新公司法和税法等相关法规的最新内容。由于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因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活页纸、任务单或PPT等)作为补充,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比如,2014年会计准则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其中,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这些知识点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及时传递给学生。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有效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会计课堂教学中,大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例,《中级财务会计》课时量总共140学时,分成两个学期来完成。课时量跟同类院校相比还是偏少,如果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或情景教学法的话,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再有,在学生多教师少的情况下,会计课不得不采用合班授课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一来授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也很难灵活采用其他教学方式。从2014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两校整合,教师数量大大增加,会计课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这就为采取多种活泼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自助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大力加强真实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将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并具有较大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对课堂教学与知识传授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真正走出“满堂灌”、“填鸭式”的旧模式,更加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供了最大保障。

本文以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为例来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例:2009年11月8日,丙公司向甲公司订购计算机200台,双方约定于2010年1月10日按每台5 000元交货。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型号计算机的库存量300台,每台成本为4 800元。2009年12月,该计算机平均市场售价4 600元,销售环节的费用及税金每台为50元。求期末甲公司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

首先,按座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个人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思考其他同学的观点,两者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各个小组的同学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上例中甲公司的计算机总共300台,应分成签订合同的部分和未签订合同的部分分别进行核算。签订合同的部分为200台,根据可变现净值的公式,其可变现净值=200台×每台的合同价格5 000元-200台×每台计算机销售环节的费用及税金50元=990 000(元);未签订合同的部分为100台,因为没有签订合同,因而其可变现净值=100台×每台市场销售价格4 600元-100台×每台计算机销售环节的费用及税金50元=455 000(元)。最后,甲公司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两者之和,即990 000+455 000=1 445 000(元)。

其次,进行集中讨论。集中讨论是班级同学分享经验和知识的过程,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陈述小组的共同观点,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同时不同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质疑、补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背景资料等,有效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并在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予以纠正。

在上述案例中,各个小组共同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后,大家将结果汇总,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可直接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其中,签订了销售合同的商品存货,估计售价按合同价格来确定;而没有签订销售合同的商品存货,估计售价按市场销售价格来确定。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个环节通常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对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授课方法,不同教学方法交互使用,扬长避短,灵活应用,切忌生搬硬套。

(二)广泛采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笔交易业务,同时作交易双方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通过对比做账的方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此方法在财务会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比如说,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知识点都可以用对比法来学习和理解。

例:甲公司赊销给乙公司商品一批,售价300 000元,增值税51 000元,并附有相应的现金折扣条件:2/10,1/20,0/30。采用对比分析法,同时作销售方――甲公司和购买方――乙公司的会计分录,甲公司按“应收票据”入账,而乙公司按“应付票据”入账。

(1)办妥托收手续时: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35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000

贷:应付账款 351 000

(2)如果上述款项在10天内收到: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实收款) 343 980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假定计算折扣时考虑增值税)

7 020

贷:应收账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 351 000

贷:银行存款 343 980

财务费用 7 020

(3)如果上述款项在20天内收到: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47 490

财务费用 3 510

贷:应收账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 351 000

贷:银行存款 347 490

财务费用 3 510

(4)如果上述款项在超过现金折扣的最后期限收到: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51 000

贷:应收账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 351 000

贷:银行存款 351 000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于一笔交易业务,同时做交易双方的账务处理,可以使学生同时掌握两个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尽快掌握知识要点,从而能全面把握中级财务会计。

(三)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采取自助式教学法

顾名思义,自助式教学法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采取小组讨论、请学生上讲台讲课等方式,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更透彻,课堂气氛也更加生动活泼。比如,《中级财务会计》中的存货的后续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法来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比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印象要深刻,效果也要好的多。

三、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有效教学

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程考核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更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考核方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考核的结果、教与学的积极性以及良好学风的建设。

(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

1.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多以作业、考勤、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定,期末考试则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出题考试,考核内容侧重于对课本识记内容的考查,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很少涉及。这种考核方式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课后不学,全凭期末搞突击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其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2.缺乏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期论文等,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一种高效的过程性考核。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的连年扩大,不得已采用合班授课的方式,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十分有限,任课教师很难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二)考核体系改革的建议

1.考核方式和内容的灵活性。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试卷库。我院会计系借鉴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的经验,凡开课人数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核心专业课程都必须建立试卷库,每门课程试卷库包括五套试卷,试卷由各课程组拟定,交教务处统一管理。期末考试前由考务办公室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一套试卷进行考试,真正实行教考分离,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实行教考分离,能够促使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求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能促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不再抱有考前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从而形成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考试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可以适当涉及课外相关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要点。

2.强化过程性考核。除了期末卷面考试外,平时应该增加如案例分析、岗位技能、阅读摘要、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多项测试,将课程考核从最终的卷面考试延伸到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强化过程性考核,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养成收集课外阅读资料的良好习惯,培养其团队协作、表达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给出参考文献,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来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平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为将来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J

参考文献:

1.瞿立新,刘凤娟,杨帆.图书馆在有效教学与高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责任[J].文教资料,2013,(7).

2.张丽丽.《基础会计》有效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11,(3).

3.张亚丽.对比分析法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0,(4).

4.李婧.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杨茹芬.浅析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心理,2010,(11).

6.左旭.对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3).

7.张冬瑜.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8.鄢仲天.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王洪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王清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7).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 优质服务 护理工作

2011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贯彻落实《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关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和要求上,总结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经,提出了“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确保工作质量,全面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目标。

笔者结合会议精神,根据自身在医院基层工作的多年经验,提出了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基层医院环境

病人到医院就医,第一感觉往往来自医院环境,基层医院应努力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通过合理开设挂号、收费窗口,设置就医指示标识,提供方便门诊等,尽最大可能改善医院整体环境,让病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能保持心情的舒畅;其次,繁琐的就医流程增加了病患的抱怨,基层医院应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通过门诊台导流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提供专家门诊预约、手术预约服务,通过计算机联网建立全院“一卡通”系统……目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日前正式开通“301模式”一卡通,将银行卡与就诊卡功能合二为一,实现患者银行卡号、身份证号以及在院就诊ID号的唯一绑定,优化了就诊流程,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301模式”一卡通开通后,全国各地凡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任意一张银行卡的患者,在当地银行网点、网站、自助终端及在家中拨打其免费的客服电话进行预约挂号,就诊完毕,患者到相关科室及药局进行检查、取药的同时,直接扣费即费用发生地计价,不用再往返收费窗口重复排队交费。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借鉴这些先进做法,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

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离职率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基层医院更是存在着护士频繁跳槽或离开护理岗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基层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基层医院应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岗位,通过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合理配置学历、职称结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护理人员的最大的潜能。此外,基层医院还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重视,通过薪酬激励、员工福利、精神奖励等各种措施来降低护士的离职率,稳定护理人员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确保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三、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在医院,护士不仅仅是病人的照顾者,还是管理者、咨询者、代言者,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从属于医疗、被动机械执行医嘱的技能,而应当从心理、生理全方位地去落实护理规范和职责。

因此基础医院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护理服务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护理专业水平,通过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以提高病员的康复率和满意率。笔者认为护士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增加与病人的沟通:

其一,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病人的感受

病人在生病过程中,身体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更希望得到家人朋友以及身边人的关注和安抚,他们希望护士能从体会到自己内心的焦虑,能对于他们的病情给予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当一些病人病情比较严重时,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各方面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他们焦虑、恐慌、敏感、易怒,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毫无把握,又不断的胡乱猜测,他们常会从护士的语言、行为及面部表情等方面来猜测自己的病情及预后。因此,护士良好的、支持性的、明确的沟通技巧常可以帮助病人度过这段痛苦的时期,减少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此外,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机会相病人提供康复的信息,及时向病人提供必要的指导,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其二,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

护士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以细心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患,要一视同仁,不能因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当病人有问题时,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要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对待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不耐烦地打断病人谈话及粗暴地训斥病人,要使病人感受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感觉被护士关心和重视,要维护病人的自尊及人格,创造和谐的气氛。

四、尊重病患隐私权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护病患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护理人员要想得到病患的信任,就需要将心比心,去维护和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例如,病患床头的诊断卡内容可以使用医院内部特殊代码来填写;护士为病人进行注射、抽血、导尿等操作时,可以使用布帘进行遮挡;在病房有别人的情况下,护士查房应征得病人的同意后例行询问病情;当医院有实习生需要见习,应征求病患是否愿意,即使病人同意,也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五、开展病患需求调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医院同属于服务行业,病人到医院就医,在接受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享受的是护理服务,病人通过支付相应的护理费用,以期实现自身的康复。因此,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服务旨在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创造自身的护理品牌,因此,基层医院应该从实际出发,从病患需求出发,通过对来院就医病人发放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对病患的切身需求展开全面调查,通过改善服务来顺应病患需求,制订更贴近需求的护理服务标准,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当前医院的护理服务都是以前延续下来的,更多的是按照医疗流程和规范来设计的,而没有更多的关注病人的需求。然而,从实际来看,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需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区别对待,这往往是我们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不重视的环节,但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病人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

因此,基层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可以通过病患需求调查,了解多数病人的关注因素,通过调整护理服务标准,改变以往护理服务惯例,使服务的目标与病人的期望保持一致,通过提高病患满意程度来提升自身护理服务品牌。

当然,基层医院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深入病房、社区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社会课堂,免费为社会人群提供护理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通过优质护理品牌的广泛宣传,可以改变社会群体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认知,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品牌。

参 考 文 献

[1]董炳琨.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国护理管理,2006 (7):10-12.

篇8

关键词:园林有害生物;生物危害;防治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在绿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城市都将园林绿化作为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市民是直接受益者,但在城市化迅速发展进程中,人类也不同程度地改变和破坏了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引进了许多外来植物,建造了许多新的植物类群,形成了新的城市植被和园林植物格局,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离初衷的不和谐音符,导致了园林植物中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这种损失在时间上是不可弥补的,而且该损失目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有害生物的现状

        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点发生,其蔓延之势已覆盖了我国5亿多亩森林。危害100多种植物的美国白蛾在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扑灭”,而且新疫点频频出现,甚至扣开了北京的大门,对北京已成包围之势。

        国槐的蛀干害虫锈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东南部为根据地,局部为害国槐、栾树,九十年代中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击,成为蛀干害虫的优势种,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树“国槐”新的重要蛀虫。

        北方蛀虫臭椿沟眶象,在本世纪初,已跟随寄主千头椿大举入侵上海市,形成严重危害。

        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毁灭性害虫,遍及华东各省,如今又向东北扩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发现受其侵害,至2002年发生面积已达27万亩,成灾面积13.5万亩,4万亩松林在虫口下濒死或枯死。

        杉树、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阳,大有向东北扩散之势。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积已达50万公顷。

        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哈尔滨周边地区再度暴发成灾。

        蔗扁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危害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防治难度较大,如今已遍及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等各地城市园林,危害植物达22科之多,除巴西木、发财树、绿萝、一品红、棕竹、鹅掌柴外,全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园林许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

        杨树烂皮病1999年春在东北全部及华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被害致死柳、杨等绿化树木近15万株。

        松枯梢病在山西、陕西、辽宁大发生,大连沿海地区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

        银杏大蚕蛾仅在陕西就发生2万公顷,东亚飞蝗在西北、华北再度暴发成灾。

        前几年,长春市因冻害死亡杨、柳树2万余株,由冻害引发病害,严重染病的树木3万多株。

        原产南美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作为畜禽饲料、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以极快的无性繁殖,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夺主”的心腹之患,占据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坏当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堵塞交通,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生物间生态平衡。

  &nbs

p;     二、原因分析

        (一)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害虫与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可以说植物一栽下去就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源头。

        (二)城市生态恶化为病虫害的发生开启了方便之门。

        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佳、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当某种生态因子达到灾变程度,而养护管理又长期相当不力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三)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

        园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间互相联系并使之成为一体的纽带。国外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虫,“五小害虫”(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

        (四)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猖獗。 

        随着国际间植物交流的频繁,侵入型害虫不断传入我国,而我们当地天敌尚不能马上跟踪适应,这些自然控制因素的丧失使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严重危害100余种花卉植物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和前面提到的蔗扁蛾就是近年从国外传入的,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就遍及我国各省区。

        (五)气候异常促使城市园林病虫害大发生。

        在城市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园林植物生长势极弱,这时气候方面的因素则变成决定性影响因子。例如,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确定为灾变性气候引起。

        三、采取的对策

        (一)进行规划设计,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园林规划设计,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

        (二)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加强养护管理就是人为地调整适合目的植物生长,而不适合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目的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有害生物很难侵入,也不能大量繁殖,不能对目前的植物构成威胁。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植物衰退病这一难题。

        (三)选育及应用抗性植物品种。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以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实,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

        (四)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保护环境。

&

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设计;有效方法

Abstract: for the garden for, many elements, the plant is one of a very important to form, and the vitality of the plant itself features special obvious, in the timing of the changes which have strong sex, in the spac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tectonic landscape. In response to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of landscape plant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space desig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garden plants; Space design; Effective method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园林艺术都是一种以非常重要的造型,作为园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植物本身因为自身较强的生命力特征,较丰富的时序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观察园林的其他构成要素,无论是小品,还是水体,抑或者是建筑或者地形,和植物相比,在生机和趣味的角度上,都相差深远,可以说植物景观本身能够园林更加富有层次性。

1 园林植物在空间上的景观特点

(1)整体性。在园林内部,设计植物景观,当前的着眼点多是空间的整体角度,从整体逐步的深入,一直到局部,可以说在空间层面上,植物能够很好的改善整个环境。在这里的整体性涵括了群落结构在整体上首先应该是合理的,其次还有群落内外结合的有机性,不同群落间能够呈现很好的过渡性,具有紧密的联系性。(2)时代性和艺术性。植物因为自身的形状、色彩和质地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人们在欣赏它的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当然人们的认识也会与自神的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在空间上设计植物景观,实质上也是创作意向的独特体现,是一种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对美所进行的交流,作为设计人员,因为要呈现美给人们观察,所以设计出来的景观不但要符合美这一概念的空间体现,也要能够紧跟时代的特点,反映社会对美在某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和体现,只有这样,园林景观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否则就会让人们远离它,成为一幕自伤的风景。(3)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对于现代园林来讲,其欣赏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赏美认识,自身的需求差异很大,对美的评价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观点,所以在设计植物景观的时候,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一定要全面地看待雅、俗两种观点。(4)发展的持续性。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断的迈进,生态本身也遭受了越来越多的破坏,社会整体对于环境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无论是在植物材料,还是位相、时项两个层面,都一定要予以灵活处理,让生态环境能够符合持续性的发展策略,这是设计工作应该关注的重点和中心。

2具体的设计路径

2.1多样化的设计方法

构图如果太过单调,那么欣赏者必然会觉得非常的单调,设计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很好的控制或者避免这一问题。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要想实现多样性,那么一定要让一条主线控制整个空间,在这个基础之上,让植物种类呈现多样性的变化。这个目的的达成,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设计需要结合植物之独特的形态进行。植物形态如果相似,可以予以组合,让整个景观构图达到统一,实现和谐,比如植物如果是圆球形的,那么呈现出来的方向感就不会特别的明显,对于构图来讲,破坏性就不会很大,故而可以用其对特征比较明显的植物进行衬托,章显中心植物的独特性。植物如果为圆柱形的,或者锥形的,或者椭圆形的,那么方向性就比较明显,借助于它们对高度能够实现很好地加强作用,进而让构图本身的焦点更加清晰的呈现,植物如果为垂枝形的,带给人的下垂感就非常的明显,很容易引领观赏人的目光注意到地面,故而借助于这种类型的植物,柔和线条可以得到很好的创造,植物如果是水平展开状的,那么就具备很强的外延感,能够吸引观赏人的视线沿着水平作出移动,移动沿水平方向的前进可以明显的对应于垂直方向;如果植物本身的造型非常的奇特,而且不规则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吸引观赏人的注意,所以需要对其予以突出的设计,产生的吸引力也将必然更加的不同凡响。(2)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植物色彩予以重点地考虑和处理,很好的掌控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基调色泽选择为绿色,点缀色泽为其它颜色,颜色的组合遵循“大调和,小对比”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让景观本身的层次感更加的明显。一般而言,深绿色能够给人沉稳和凝重的感觉,浅绿色则会让所在的空间更加的明亮和轻快,如果很好的配置不同的色彩的话,色差带来的视觉效应将会更加的明显。对于处于景观中心地位的植物,应该予以点睛的色彩显示。尽管如此,如果色彩过于跳跃,也会让人产生不和谐、不统一的感觉。如果灌木或者花卉颜色比较鲜艳,那么就可以予以大面积的进行布置,吸引眼线。

2.2对重点予以突出强调

景观植物如果在模式以及秩序的角度上能够将原本的空间布局予以打破,这样景观欣赏者就会被吸引到景观上来。通常,借助于主景植物能够很好的实现植物景观的布设,选择主景植物,需要突出强调植物群体的质感、色彩或者形态。如果一个植物群体里面存在一个特征非常显著的植物,其本身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地位。可以说突出特征明显的植物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同要素之平衡性也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这样景观才能够实现很好的均衡,才能够达到很好的统一,美学价值也才会有很好地体现。一般而言,对于均衡的理解,既可以为对称性的,也可以为不对称的,对称的植物能够让主题更加的有力,让均衡在美学层面上的价值得到更好的章显;不过不对称产生的均衡也能够让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实现很好的移步换景之追求。

2.3注重比例

设计园林植物景观,另外一个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因素就是比例一定要适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习惯于寻找和自己在形象上、在情感上有共性或者有共同特点的物体,尺度的适宜性,比例的合宜性,能够让人们更具有亲切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比例一直是一个得到关注的话题,比如黄金分割点,比如平方根矩形等等,这些比例对于构图能够产生更加优美的感觉,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其本身无论是在立体,还是在平面的角度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比例关系,故而空间上设计植物景观,比例关系一定要做到和谐、适宜,这样尺度更加的得体。

2.4加强秩序

借助于各种不同形状的展开和有序安排,景色本身也会产生较好的变化。比如借助于圆柱、圆锥、圆球等形状,能够很好的体现高中低的变化,而借助于各种不同的质感、色彩和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结合,可以让植物景观能够达到更好的协调性,比如借助于一定的节奏设定,通过不同质感的植物,借助于不同的色彩,景观焦点能够得到很好的章显,欣赏者的视线可以伴随着设计逐步的转移。但是这个过程中,布设植物景观,一定要非常的关注具体的位置,通过秩序化的排设,通过视野焦点的变换,让植物和所处的时空更加的有序化、合理化。

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作为背景的植物,一定要和前景以及中景做到很好的均衡和协调,无论是哪个层面景色的缺少,空间本身的层次性就会被打折,整体的均衡感也就比较难以产生。此外,对于中景植物也要予以突出,让均衡感更加的明显和强烈。

2.5达到简洁

对于美来讲,简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条件,相比于复杂来讲,在某些时候,简洁的景观更能吸引观赏者,创设植物景观,要想在空间设计层面上达到简洁的目的,却常常借助于重复的手法进行。这里的重复,也就是借助于植物之色彩、植物之质感、植物之形态进行创设。植物如果在色彩或者形态或者质感上具有相同的属性,那么就能够借助对这些特征的重复,让植物在空间上达到统一的目的,这个时候的统一不但是单纯的,而且具有很好的统一性。某种程度上的重复,能够让观赏者产生熟悉感或者亲切感,能够有一种心灵上的舒适,所以在一个相同的空间,可以重复的布设特征一致化比较强的植物,但是这种类型的植物本身不适宜很长,否则的话,就会让观赏者觉得单调。此外,设计的时候还能够借助于植物组群的变化,让植物在组群上能够呈现很好的统一感,能够具有很好的联系性,最终让景观体现很好的美感。

3结论

对于进行人为处理的景观,植物是主要的造景手法,成功运用植物对景观进行配置,可以说对于整个环境景观而言,将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探讨如何借助于植物对园林空间进行更好的自然景观美化,不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话题,而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故而,对于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来讲,通过植物进行造景,不仅仅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对景观在空间上予以配置,最终让园林建设,在空间层面上呈现的更加多彩,更加的丰富。

参考文献

[1]李端杰.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2,(5):56-57.

[2]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91-92.

篇10

关键词:实验改进与创新;氨气喷泉实验;氨和氯化氢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69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表明绿色化学思想已成为化学课程与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和内容。新课改理念中强调要突出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人教版化学1(必修)教材第四章的氮族元素主要介绍含氮元素的物质,包括: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及硝酸盐等。元素化合物在高中阶段属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通过化学实验以及实验改进与创新来展开,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借助化学实验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改进,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以“氮族元素”为例,介绍几则有关含氮元素物质的实验改进,以供参考借鉴。

1 实验室制氨气及喷泉实验的改进

仪器:小试管、胶头滴管、圆底烧瓶(集气瓶等)、带导气管的单孔塞、矿泉水瓶、棉花、镊子

药品:氯化铵、氢氧化钠、浓氨水,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水

原理: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促进NH3・H2O分解放出NH3。

改进方案(见图1、2):

改进优点:

(1)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是对混合物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备氨气,反应装置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1];而本改进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加热装置,只需要向盛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浓氨水于常温下即可快速制备氨气。

(2)喷泉实验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通过矿泉水瓶变形,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瓶内外形成了压强差。

2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实验的改进实验

仪器:小试管、橡胶塞、注射器针头、棉花

药品:浓氨水、浓盐酸、冷水

原理:浓氨水和浓盐酸易挥发,气体相遇形成白烟。

NH3+HCl=NH4Cl

改进方案(见图3):

改进优点:

(1)实验仪器常规,操作过程简单。

(2)药品用量少,只需向棉花上滴几滴浓氨水或浓盐酸,现象明显。

(3)实验在密闭仪器中进行,气体不会逸出,不会污染环境,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替代仪器:用带瓶盖的广口瓶,分别向瓶盖内部和瓶底部滴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即可(也可将广口瓶换成培养皿);或用橡胶管连接的2个干燥管,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浓盐酸或浓氨水进入干燥管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即可(如图4);也可用图5装置进行该实验,两支注射器分别装浓盐酸和浓氨水,推动注射器压缩柄使少量试剂进入试管中即可观察实验现象。这些仪器改进均使氨和氯化氢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污染环境,虽然药品用量极少,但现象非常明显。

3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3.1 改进一[2]

仪器:烧杯、2支塑料注射器(规格:5mL和20mL)、塑料输液袋(规格:100mL)

药品:细铜丝、浓硝酸、蒸馏水

实验原理: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水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又变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Cu+4HNO3(猓=Cu(NO3)2+2NO2+2H2O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改进方案(见图6):

用一注射器吸取少量浓硝酸(约2mL)注入空的透明塑料输液袋。将细铜丝绕成圈放于另一注射器内,排除空气,插入上述装有浓硝酸的塑料输液袋,抽提注射器压缩柄使袋内浓硝酸进入针筒内。观察反应现象一段时间后,按下注射器压缩柄,使注射器内的气体、液体进入输液袋内,拔出注射器。用注射器向输液袋中注入蒸馏水(约10mL),充分振荡,产生的红棕色气体NO2与H2O充分反应,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气体NO。再用注射器向输液袋中注入空气(约15mL)(注:此时不振荡),NO与O2反应,观察到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NO2。充分振荡,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气体NO。

改进优点:

(1)实验装置简单,不仅节约材料和药品,且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具有趣味性。

(2)实验便于控制,可随时停止,操作安全。

(3)突出环保意识,虽然实验中产生NO和NO2都是有害气体,但在整个实验中没有泄漏,且尾气处理在密闭的体系内进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实现了实验的绿色化。

(4)输液袋还可以作为NO2气体的储存装置,便于取用。

(5)该装置具有多功能性:可作为NO2和NaOH溶液反应、NO与NO2混合气体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平衡移动知识中NO2和N2O4相互转化的实验装置,探究铜和浓硝酸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等。

3.2 改进二

仪器:大试管、小试管、橡胶塞2个、带胶头滴管的橡胶塞1个

药品:铜片、浓硝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原理: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和硝酸铜溶液,二氧化氮遇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吸收,硝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Cu(NO3)2+2NaOH=Cu(OH)2+2NaNO3

改进方案(见图7):

将放有铜片的小试管放入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大试管中,塞紧带胶头滴管(滴管内盛有浓硝酸)的橡胶塞,挤压滴管滴入几滴浓硝酸于小试管中与铜片接触,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停止反应时,倾斜试管使大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小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即可。

改进优点:

(1)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对环境无污染,实现零排放,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从氧化还原理论知识的角度,了解产物NO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掌握 NO2的尾气处理方法。

(3)倾斜该装置,使小试管内反应后的溶液和大试管中的溶液接触,观察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引导学生分析推断其原因,即:产物Cu(NO3)2溶液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可将大小不同的两个试管换成其他仪器,如不同大小的培养皿[3],或内部放小试管的广口瓶[4](见图8),或连续反应装置[5]等。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借助化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掌握新知识,还可通过发现和改进化学实验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改进与创新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作为一线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对教材中现有的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代黎娜,王小庆.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的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0):64~65.

[3]彭晓泉.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投影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