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范文

时间:2023-04-07 17:0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

篇1

一、课前,对众多资源的有效筛选

【案例1】上课伊始,老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吗?《西游记》中的主人公是否歌曲中的猴哥?……。今天继续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三打白骨精》。

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筛选,要选择对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资源进行运用,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像本节课教学开始时所用的资源——歌曲《猴哥》,就能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猴哥》的歌词内容,是对孙悟空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与赞扬,与《三打白骨精》一课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在众多的资源中选择歌曲《猴哥》,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更好地认识孙悟空形象做了铺垫。

二、课中,对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多媒体出示:从白骨精的“三变”,我们可以看出_____;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______。

(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2】

师:通过你们的自主探究,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什么?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狡猾、贪婪: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善于乔装打扮。

师: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什么呢?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能明察秋毫: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意志坚定。……

师:我们能够概括出白骨精和孙悟空这两个人物的特点,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说明相关人物的特点呢?自由找一找,画一画,写上批注,然后读一读;也可以先读一读,后写上批注,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接下来,进行了集体交流展示。在展示中,老师进行了原著的阅读指导牵引,将原著中的白骨精“三变”的人物形象描写内容,与文本中对应片段进行比较阅读与赏析,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初步体会《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魅力。)

【案例3】

生:老师,我觉得,白骨精的“三变”是精心谋划的,她用了一些计策。

师:哦?是吗?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在她的“三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她的“三变”分别用了什么计策呢?(学生合作探究后交流)

生:我觉得白骨精在第一“变”中是用了“美人计 ”,她觉得唐僧会很容易被骗到手的:老师,我觉得白骨精变成老婆婆使得是“苦肉计”。

师:那么,她后来变成老公公用的是什么计呢?

……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课堂应充满生命的涌动。这种语文教学境界令人神往,也是教师梦寐以求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正是在追求“充满生命的涌动”的课堂,正是运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才有了足够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他们的思维才有了更高层次的跨越,课堂生活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提高,也才有了由白骨精的“三变”所生成的“美人计”、“苦肉计”和“连环计”等智慧火花的闪耀。这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这就是为学生发展着想的课堂,这就是有实效的“充满生命的涌动”的课堂。

三、课后,对相关资源的恰当荐阅

多媒体出示课后作业:(课后选做题)

1、读读《西游记》中的故事,准备参加班级“故事大王”评比。

2、请搜集与《西游记》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做一张手抄报。

老师在教学完《三打白骨精》后,布置学生选做与《西游记》有关的作业,也是精心考虑的结果。两道作业题,无论学生选哪一道题,他们都要接近名著《西游记》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这充分体现了老师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度重视。

篇2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性;小学语文

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课堂也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实践,在理论及实际操作层面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谈一谈个人想法。

主动质疑,激发探究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重等特点。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关键所在。未知欲源于好奇,好奇心可以刺激学生不断地探究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问题,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够让学生保持一颗上进的心。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质疑问难呢?如何培养学生“求学好问”的精神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呢?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里面含义,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揭开。如果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就更恰到好处。

以教学《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就是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有趣故事,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以及“三打”过程中所用词句的不同特色等内容。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教学设计。首先,清呱字词,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将不懂的生字词画出来,并自行解决。接着,提题引趣,从《西游记》这本书入手,要求学生谈感受,从而导入新课。再速读课文,要求学生口头概括全文。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段落找出来,并对比三次的同异之处。整个过程,问题环环相扣,具有层次性,能够调动学习基础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质疑问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思考问题、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法指导,降低探究难度

小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结构体系尚未完善,加之生活阅历浅,思维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有能力从“想学”到“会学”的过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降低自主合作探究难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讲授《清平乐・村居》这一课的,他在正式授课之前,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诗词。简单地概括就是一清,二读,三感悟。首先是读准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其次,根据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最后,是读中所想所悟,用文字等手段表达出来。当这一切结束之后,把课堂交于学生。学生按照教师交给的学习方法,或三五成群,或二二互助开展学习。教师走入学生,督查指导。整个学习活动中,因为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参与度很高,并能将自己代入课文中,感受到词中意境,结合自己感受,或作画、或文字、或讲故事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汇报成果的时候,学生们踊跃发言,效果极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年纪小,过于包办教学,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授之以渔,降低自主合作探究难度,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重视评价方式,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评价观念及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深刻体会到评价在教学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兴趣的重要保证。

以《海伦・凯勒》为例,这一课帮助学生了解海伦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以及沙利文老师对他的影响,这一课主要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然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根据导学案初学课文。导学案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并且问题难易适当。有生字词,比如“甘霖”的读音及意思。有阅读理解题,比如读课文找出“海伦・凯勒”成长的“艰辛”的句子。有赏析题,比如理解重点段落“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会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不同形式的鼓励。如口头表扬,全班同学鼓掌支持,眼神赞许等等,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课改标的指导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小学语文探究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2(11).

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段落复述课文。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感受名著魅力。

3、通过学习文本,引导学生主动想象,主动思考,主动阅读。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人很喜欢用"三"字,比如李白就曾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中国传统小说也经常用"三"字来编写故事,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碗不过岗";《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隋唐演义》中有陈咬金"三斧子定瓦岗";《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借芭蕉扇"。

2、出示、读课题:三借芭蕉扇

(读课题明确:①通过"三"感受到借芭蕉扇的不容易。②主要讲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扇灭了大火。③课题的关键词是"借"④描红"芭蕉"。

小结:题目是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窗户,认真观察,细细琢磨,我们常常有新的发现。)

二、整体把握: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想了什么办法借,结果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说一说。

(一借,逼,铁扇公主给假扇;二借,骗,牛魔王骗回芭蕉扇;三借,打,铁扇公主献扇)

[说明:学生要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首选得整体把握文本,进行基本的概括。]

三、精读:

1、在三次借扇中,你对孙悟空的哪次借扇最满意?请认真地读一读,并能说说你满意的理由。

2、交流:

第三次:

满意的理由:借到了芭蕉扇;善于(合作)借助外部力量:"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英勇善战:"恶战";

不满意:武力征服,如攻打伊拉克。铁扇公主是无可奈何的献,而非心甘情愿地献。

训练:

(1)具体描述:众神围得水泄不通、恶战。

(2)指出夸张的恰当运用,有利于宣染气氛,把故事写生动。

(3)通过"叫"与"请"的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4)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第一次:(若无生答,便请学生帮助老师答)

满意的理由:机智:次日;钻到肚子里;"三扇"

不满意:粗心毛糙:拿了扇子"满心欢喜",却不辨真伪。

训练:

(1)想象孙悟空入铁扇公主肚的情景。办法:一生读,余生闭目想画面,说画面。

(2)复述。

第二次:

满意的理由:机智:假装牛魔王骗取芭蕉扇,办法巧妙。

不满意:粗心毛糙:拿了扇子由于性急,只知道了使扇子变大的口诀,却不问如何使它变小;识假八戒。这也是他借扇失败的重要原因。

训练:

(1)通过对话朗读,体会角色不同,环境不同,语气也不同。

方法:先逐句进行。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再整体。

四、总结:

1、通过三借,丰满了人物形象,最终扇灭了火焰山,继续西行。

(齐读8、9自然段)

2、你想对孙悟空说些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的故事。

4、正是由于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唐僧师徒才得以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播放《敢问路在何方》)

五、尾声:

本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我们思维的停滞,读到这儿爱思考的同学肯定又有了许多新的问题,课后不妨写在书上,咱们下节课再来讨论。老师这儿也想到两个问题:本文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三借吗?"三"于此处还有特别的含义吗?

"芭蕉扇"真的是"借"来的吗?借用在题目中妥当吗?有更好的题目吗?

板书:

逼借借得假扇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始终采取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这样也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以前陈旧、死板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同时还加上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多读《国学》和中华经典作品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做读书笔记。能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向课外延伸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我采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学与问》中“能者为师”这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三节中的倒数第二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也采用以读点拨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三打白骨精》的第二部分的三打。这三打的自然段结构相似,每段都先讲白骨精怎样变成人物,接着被孙悟空识破,最后被打。在教学“第一打”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初知大意;思白骨精为什么先变成仙姑;议孙悟空怎么做,生生交流;悟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第二打”和“第三打”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二种,运用跳读法。例如在教《艾滋病小斗士》的时候,我让学生先阅读第二段以后的课文,让学生理解恩科斯的艾滋病是在母亲的肚子里就被染上的,他的命运很坎坷,被人们歧视,以及后来白人妇女收养他的种种磨难。最后才倒过来朗读第一段,知道文章是用倒叙的写法了。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我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本文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方面内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例如:《大江保卫战》里的插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铮铮铁汉的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四连战士黄晓文的一连串动作,感受到他们真不愧为“铮铮铁汉”。文章由面、点结合,总结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写作方法的迁移。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烟台的海的与众不同因为有背面临海,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等特点。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

例如,教学《半截蜡烛》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到:因为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它关系着“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展开情节的,情节生动紧凑,环环相扣。所以就用“半截蜡烛”做题目。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我就让学生精读2—5段,用笔圈画自己认为聂将军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语句。同时也让学生分小组对聂将军两次语言的意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聂将军的第一次话语中领悟到他恩怨分明:是日本法西斯头目挑起的,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广大的日本人民(包括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与中国人民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株连无辜,罪及孩子。也可以先从文中勾画出聂将军关系、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句,诵读体验,还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加深体会;再进一步交流对描写聂将军音容笑貌举止的重点语句的探究,并结合聂将军的身份及当时的战争背景来体会。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与课内阅读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内书,并在周六读课外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四、激发学生兴趣,实施读写结合的训练策略。

除了弱化“面面俱到的分析和指导”,着力强化语感,尽力促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自习、自悟、自得”语文学习规律,我还注重围绕教材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读写整合训练,以便真正使大阅读活动成为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创新学习的过程。

1.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强化语言积累。

在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自觉习得和领悟读写规律的基础上,我还注重大力强化读写整合意识,切实保证读写规律的有机迁移,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例如《莫高窟》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三个地方的美景。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运用了“熟读成诵”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在反复吟诵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莫高窟的意境美和语言材料的韵律美;在研读交流中,学生逐步领悟了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优化阅读效果。

篇5

“师生共读”相较于“亲子阅读”有哪些优势呢?

一、在课外知识的拓展上,教师比家长更有针对性

学生在课本上学到一些经典的课文,而这些课文不是独立的、孤立的,它们往往是某些优秀作家的一些优秀作品的节选。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自然就希望了解整部作品的完整故事情节以及该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学习了《海伦・凯勒》,教师自然就会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学生自然希望读一下萧红的《呼兰河传》;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师就会向学生推荐阅读《名人传》;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学生没有不想读《西游记》的。只有教师才能把这些课文与这些作家、作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农村孩子的家长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二、在课外书目的选择上,教师比家长更具权威

许多家长谈到给孩子买书就是买教辅资料,不是试卷就是习题集,顶多就是作文选,至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鲜有涉猎。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观性和片面性。大部分家长为孩子选书,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粗浅的判断,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他们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更多是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范围较窄。结果,在家长的“逼迫”下,孩子不情愿地阅读,学习效率也一定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对书产生厌恶的情绪。而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知道阅读书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学生的阅读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对故事感兴趣外,还对传说、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生则对历史、地理、科学、军事等充满兴趣。再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般也会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向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读物。

三、在方法指导上,教师比家长更具专业

在与很多家长接触后,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就是教孩子识字。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机械地识字上,功利地追求识字率,片面地把孩子的阅读推向学习性的“工具式阅读”,而忽视了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诸如:朗读的技巧、精读与略读的方法、综合与概括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智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甚至是反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对学生加以指导。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的指导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父母阅读行为的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情绪好时就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而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而言,则完全可以把“阅读指导”作为自己教学的一部分,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很大的帮助。

师生共读”比“亲子阅读”更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一文中指出:“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阅读,家庭、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让社会与家庭都有阅读的氛围,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让每个班级与校园都有阅读的氛围则是我们每位教师与每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星期都安排一节阅读课,用于引导、指导学生的阅读。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也定时向学生开放;学校的橱窗和画廊经常更新有关阅读知识的介绍、书目的推荐和有关阅读活动的相关安排等。但总体来看,我们农村地区的孩子,其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见上一面都很难,更不要谈什么“亲子阅读”了,家里一般也没有多少藏书。

篇6

目前,在中学和大学课堂上,有一种关于小说情节的理论广为流行:一分析情节就是开端、发展、、结局四个部分。这是非常荒谬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特别是中学课本中短篇小说的实际情况,许多小说没有,有的没有结尾,有的没有开端。其实,到了19世纪下半叶,以契诃夫、莫泊桑和都德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家,就已经废弃了全过程式的情节(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叫作一环扣一环),代之以“生活横断面”的结构。这种结构不追求中国传统传记式的连续性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来表现主题。最明显的不同是,开端显得非常不重要,往往是从事件的当中讲起,开端退化为后来的某种不着痕迹的交代,更不在乎严格意义上的结尾。现代短篇小说的好处恰恰是对于完整过程的大胆省略。比如《项链》,明明发现耗费了十年辛劳的项链是假的,却戛然而止了。如果再写下去,把真项链要回来,换成现金,在艺术上就煞风景了。

早在五四时期,就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所谓短篇小说,并不是篇幅短小的意思,而是有一种特别的性质。他为短篇小说下了这样的定义:“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的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1]

他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树身的“横截面”,看了“年轮”就可能知道树的年纪。以他翻译的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和莫泊桑《羊脂球》《二渔夫》为例,说明这种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片段”的情节构成方法,针对的就是传统所谓有头有尾、环环紧扣的情节构成。这在五四时期新锐小说家那里几乎已经成为共识。鲁迅有时走得更远,他的《狂人日记》几乎废除了情节。《孔乙己》则把孔乙己之所以成为孔乙己的故事全都放在背景的交代中,只写酒店的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个场景孔乙己还没有出场,而这恰恰是鲁迅最精心的设计。

这说明,早在五四时期,全过程的情节早已不是经典作家的追求,相反横断、纵切、省略连贯性环节,才是小说艺术的新生命所在。关于开端、发展、、结局的“理论”,据我考证,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的一个二流学者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中来的。这个《文学原理》,原为苏联教育部核准的文学理论教材。原文是这样的:“和生活过程中任何相当完整的片段一样,作为情节基础的冲突也包含开端、发展和结局。”[2]在阐释“发展”时,又提出“运动的‘发展’引到最高度的紧张,引到斗争实力的决定性冲突,直到所谓‘顶点’,即运动的最高峰”[3]。这个补充性的“高峰”,后来就被我国的一些理论家与英语的“”结合起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式文艺理论教条早已被废弃,季莫菲耶夫的“形象反映生活”“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党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早已被历史淘汰,而“开端、发展、、结局”的情节教条仍然在中学甚至大学文学教学中广泛流行。

20世纪80年代,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此书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者把情节和故事(素材)加以区别的精神,把情节和故事加以划分。例如,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这还不是情节;要成为情节,其中必须有一个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因为王后悲痛过度。有这个因果关系,就是情节了。[4]

这个理论讲得很通俗,但实际上它是很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讲情节、动作,就是一个“果”、一个“结”和一个“解”。“结”就是打一个结,然后把它解开,从结果中寻求原因。[5]例如,《俄狄浦斯王》中先有一个“结”,这个孩子生下来,祭司就预言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人们千方百计逃避这样一个结果,然而阴差阳错,种种巧合,他最后还是杀死父亲,娶了母亲,逃避的原因变成了逃避不了的结果。这就是“结”和“解”的关系。福斯特的理论,最初源头就在这里。然而,用这样的理论解读小说还是不到位,因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多种多样,那些理性的、实用的因果关系就不能构成小说的情节。好的小说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因果关系,是由情感来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审美情感要超越实用价值。

有了情感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深入到小说的特征,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凶杀案,也是情感的因果关系,但那是真人真事,所揭示的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实用性质的(如为了钱财),即便有情感成分,深度也是有限的。小说不满足于真人真事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超越实用价值,深挖人心理深层的奥秘。这就需要想象,通过假定和虚拟,在想象中自由探索,哪怕是超现实的、荒诞的因果,只要具有开拓心灵深层的功能,就是好小说。有一种讲求绝对真实的小说理论,认为武松打虎所用的方法不真实,因而得出否定的结论。其代表是晚清写出中国第一部《小说原理》的夏曾佑。他说:

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类动物,腰长而软,若人力按其头,彼之四爪均可上攫。与牛不同也。若不信,可以一猫为虎之代表,以武松打虎之方法打之,则其事之能不能自见矣。[6]

几百年来的阅读实践却否决了这样的理论。这种理论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把小说当作一种艺术来看,而艺术形象如莱辛所说都是“逼真的幻觉”,一切艺术都应该是真实的,但真实和虚假是对立的统一,用我国的古典诗话来说,是真假互补、虚实相生的。脂砚斋在评《红楼梦》第一回针对所谓石头无才补天被女娲丢弃说:

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7]

脂砚斋这里说得很明白,按逻辑推理,不能补天,就该去补地(因为“地陷东南”),但不进入“鬼话”之境界,便不可能有此一部情痴之巨著。所谓“鬼话”就是假定、虚拟、想象。自由,才可能有心灵深层的真实。用歌德的话说,艺术是通过假定达到更高程度的真实。拘泥于表面的真实,从根本上说,乃属于机械唯物论和狭隘功利论。虽然从理论上说,二者都为理论界废弃,但是在具体分析文本之时,至今在文学理论界和语文教育界还相当流行。

承认小说情节和人物的虚拟性,在西方当论已经是某种共识,可光有这种共识,仍然是粗浅的。在西方,关于小说的理论五花八门,车载斗量,但少有解读小说艺术的。比如,目前很权威的西方叙事学,热奈特的《叙事话语》讲究叙述的次序、延续、频率、心境与语态,托多罗夫的《叙事作为话语》则分别论述叙事时间、语态和语式。然而,他们都离开了审美价值、情感世界去讲话语,除了托多罗夫时有真知灼见以外,大体上都满足于描述、概括和演绎,并未提出评价小说优劣的准则。因此,从总体来说,我们不能对他们作疲惫的追踪,应该从中国小说创作和阅读的历史经验出发,概括出中国式的小说阅读理论,解决小说的情节、人物在艺术上的评价问题。

依赖西方大家的文论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顽症,许多学者只是疏理西方文论的来龙去脉,从概念到概念(所谓知识“谱系”),从演绎到演绎,追踪其变幻,不惜耗费十年甚至数十年的生命,仍然对西方文论的局限没有突破,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捉襟见肘。殊不知早在20世纪中叶,韦勒克和沃伦就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宣告:“多数学者在遇到要对文学作品作实际分析和评价时,便会陷入一种令人吃惊的、一筹莫展的境地。”[8]

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直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第一手的概括。当然,这需要有一点原创性,自然也就有了一定难度,但相对于追随西方大师的生命耗费,直接概括可能会另辟蹊径。

回到情节上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早就提出过“突变”和“对转”。什么叫突变?就是突然打破常规。什么叫对转?就是事情向相反方向变化。对于情节来说,其功能是探索人物内心潜在的情感和深层的奥秘。在平常状态下,人物均有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遇到,能够迅速调整其外部姿态,使心理恢复常态。情节的突转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生活常规,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境界(我将其称为第二环境),使之来不及调整,目的是把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奥秘(我将其称为第二心态)暴露出来。

光有情节的情感因果,还不能算是好的情节,好的情节应该有一种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进入第二环境,暴露第二心态。所谓第二环境,是相对于第一环境而言的。第一环境就是人物所处的常规环境,把人物打出常规的第一环境,进入非常规的第二环境,其性质就是虚拟的、假定的、不拘泥于现实的。所谓第二心态,就是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它与表层心理结构形成反差。人都是有人格面具的。在正常的社会关系里,他维持着社会角色的面具。情节性的小说,一旦进入第二环境,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心理环境的更大变化,从而迫使人的心理深层奥秘浮现。

打出常规,以揭示人物的表层和深层心态的变幻,应该是小说普遍的规律。

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那个小孩子不喜欢学法语,特别是法语的分词和语法,他讨厌极了,老师提问都答不上来。要让这样的孩子从讨厌法语课变成热爱法语课,写成小说是多么困难的事。例如,老师教导一番,父母循循善诱,他好像用功了一点,可并不排除他过几天又厌倦了。这样写小说不但费力不讨好,而且不可信。都德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他打出常规。常规环境是天天可以学法语,这是天生的权力,每天都有明天。非常规环境,这是“最后一课”,不可逆的。这个孩子突然变得非常热爱法语课,并且希望这堂法语课永远不要完结。这叫打入极端的第二环境,使他内心深层对母语的热爱之情被完全激发出来,浮到表面。原来这个经常逃课去滑冰、去钓鱼的小孩子,他内心深层还有一个隐秘,就是对母语的热爱。这就是《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9]

莫泊桑的《项链》也是这样,玛蒂尔德非常爱慕虚荣,受邀参加一次舞会,不惜血本买了高档衣服,但美中不足,缺少一条项链。于是,她向朋友借一条。出了一夜的风头,要回来时发现项链丢了。这样贵重的礼物丢了,对于这个普通的教育部官员家庭来说,是个大灾难。为不被人当成骗子,她不得不勤俭持家,艰苦备尝,由一个非常爱慕虚荣、爱出风头的女人,变成一个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女人。在之后的十年里,她辞去女工,住到小房里;自己洗衣服、提水,一桶一桶地提上楼;自己洗碗,她那粉嫩的手指都洗粗了。莫泊桑在写到这一段时用了一个词,英文译成“heroism”,即英雄气概。一个爱慕虚荣的轻浮女人,变成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性,这个人就更深刻了。

关于这篇小说,有很多奇怪的讨论。有人说,这个女人是个爱慕资产阶级虚荣的、肤浅的女人,是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害了她。有人说,这个女人有权利追求自己的高贵地位,享受自己的美丽和幸福,不能说她是资产阶级的虚荣,无产阶级也需要这些东西。其实,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她表层的人格面具是虚荣的,但她心灵深处还是正直的,为了正直的人格,她宁愿承受十年的苦难。

这篇小说把她打出常规,打出的缘由却是假的――项链是假的,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这对情节构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定。如果按照开端、发展、、结局的理论,《项链》这篇小说本来可以接着写下去:既然项链是假的,就应该把真的项链还给玛蒂尔德,让她去卖了钱回家改善一下生活,补偿十年的辛劳。然而,作者没有这样写,因为对人的心灵的探索到此结束。把真的项链归还给玛蒂尔德,对故事的完整性来说也许是重要的,但是对审美价值来说不重要。情感的、青春的代价付出以后,就再也不能得到补偿。这正是小说之所以非常深刻的原因。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遵循的也是这样的原则。《复活》一开头,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公爵道貌岸然地坐在那里,突然发现,那个被控告谋杀客的居然是当年和自己发生关系的女仆,因为怀孕而被逐,流落到城市沦为,又被诬告谋杀。这就突然把他打入了第二环境,产生了第二心态。他觉得自己才是罪人,于是决心去拯救她,甚至向她求婚,但是遭到拒绝。等到她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以后,聂赫留朵夫就产生了第三心态――追随她去,直到看到她嫁给一个民粹派。他读《马太福音》(“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最终得到解脱。

第二心态、第三心态,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的,然而小说写的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几个人从相同的心态变成另外一种心态,有三种可能:完全相同;完全不同;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即本来处于同一情感状态的人物,发生了情感错位。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完全相同的,不像是小说,在一切情境中人物都心心相印,那是浪漫的诗歌;完全不同的,凡事都针锋相对,令人想起红色文学中写阶级斗争的公式化,把人物简单化;而那些发生情感错位的,往往才会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西天取经,一路上都是打出了生活的常规。妖怪很多,都给消灭了,可是读者却连妖怪的名字都忘掉了。因为,在打的过程当中,师徒四人的精神状态没有什么错位,都是同心同德,一往无前。这其实并不是好的情节。然而,有一个妖怪印象绝对深刻――白骨精。她是一个女妖怪。她一出现,人物的感觉就发生了错位。孙悟空一看,立刻分辨出这是白骨精,一棒下去就把她给打死了。唐僧一看,明明是一位善良的女子,而猪八戒一看,好漂亮的一位姑娘!人物心理瞬间发生了“错位”。《西游记》的英雄通常都是无性的,猪八戒则是唯一有性感觉的男英雄。四人一起前进的时候,都是常规心态,相安无事,而女人一出现就发生了突变,猪八戒的感觉被打出了常规。猪八戒潜在的性意识非常强烈、非常坦率地表露出来,和孙悟空、唐僧的情感发生错位,而且幅度很大。在他的挑拨之下,孙悟空被驱逐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平时同心同德的四人,内心的错位浮现出来。

人与人的情感有了错位,人物就有了个性。错位的幅度越大,情节就越生动,人物就越有个性。小小的私心,造成严重的后果,构成怪异。这种怪异主要在猪八戒,在当时的情境下,喜欢女孩子叫作“色”,是犯戒的,一般只可掩藏在心里,而猪八戒是公然的,一贯如此,非常坦然。吴承恩没有让唐僧被白骨精吃掉,没有让猪八戒的私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仅仅让他与孙悟空发生错位,这就使得猪八戒的形象既可恨、可恶,又可笑、可爱,造成了一种喜剧性的效果。什么样的情节是好情节呢?三打白骨精既有心理深层的第二心态,又有师徒的情感错位,而且还有喜剧风格,因而是好情节。

总的来说,情节的功能,第一是将人物打出常规,第二是暴露人物第二(深层)心态,第三是造成人物之间的情感错位。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错位。打出常规的效果固然是深层心理,但是深层心理的最佳效果却是使在同一感情结构中的人物产生错位,而正是情感的错位,又激发出情感更深层的奥秘,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例如,《红楼梦》的最当然是林黛玉之死。这是一个结果,其原因却是多重情感错位。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头就表示反对言情小说,才子佳人,为一个小人从中挑拨,导致悲剧的俗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死亡,作为悲剧的结局,其精彩就在多重的情感错位。悲剧的决定者自然是贾母,贾母并不是因为恨林黛玉和贾宝玉才做出选择薛宝钗的决策,而是恰恰相反。第一,贾母是因为太爱贾宝玉才选择了薛宝钗,其结果却导致贾宝玉的悲痛近疯,当了和尚;第二,正是因为贾母深爱薛宝钗才选择了她,让她冒充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结果薛宝钗终身守活寡;第三,贾母也不是不爱林黛玉,正是由于过分宠爱,才让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就同吃同住,造成二人非同寻常的感情;第四,贾母担心林黛玉不长寿,如果选择她和贾宝玉结婚,自己将来无法面对地下的丈夫,然而,选择的结果导致林黛玉的死亡和贾宝玉的出家,她更加无法面对自己的丈夫。王熙凤设计让薛宝钗冒充林黛玉,并不是要让贾母陷入悲痛,而是为了讨好贾母;更不是为了糟害贾宝玉,而是为了给他的病“冲喜”。所有这一切错位的综合,构成了《红楼梦》的悲剧结局。

从这里,可以将前述情节因果乃情感因果的理论深化一步:情感因果的最高层次乃是复合的错位的因果,错位的幅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在《麦琪的礼物》中,一对夫妻在圣诞节把自己仅存的最好的、最贵的财宝变卖了,买了礼物,奉献给自己所爱的人。从小说艺术来看,这本来是很冒险的,因为动机上没有错位。作家却让他们的动机和效果形成错位。第一,只写妻子一方,强调在她穷得只剩下漂亮的头发时,为了丈夫的金表更为堂皇,把头发卖掉买表链。不过,那将只能充满诗意,作为小说显然有点平庸。欧・亨利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平庸。第二,如果妻子发现自己买的礼物无用,却发现丈夫为自己买的礼物有用,这样的构思,当然比之只有妻子一方卖头发要艺术一些,但是错位还不够。欧・亨利的杰出就在于,让丈夫把自己的金表卖了,买来的礼物却是一套梳子,由于妻子的头发已经卖掉,也变得无用。这样,表链和梳子构成了双重的期待的错位,也就是错位结构的双重对称,错位的喜剧性和幽默感就强化了。从世俗观念看来,他们的决策是不聪明的,是“傻乎乎的”,但恰恰又是“最聪明”的。原文用了一个高雅的词语“wise”。作者难得地在小说最后站出来宣称,他们在一切接受礼物和赠送礼物的人中,是“最聪明的”。聪明和愚笨完成了一次对转。读者读后会莞尔一笑,不仅仅是期待的落空,而且是落空之后在另一条逻辑线索上的落实,是落空和落实的“错位”结构。[10]在这样强烈的双重错位结构中,奉献和爱情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小说不但因为错位而彰显了人物个性,而且因为动机的生命而充满了诗意。

参考文献

[1].论短篇小说[M]∥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72.

[2][3]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M].查良铮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203.

[4]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75~76.

[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1.

[6]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4.

[7]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7.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55~156.

篇7

不过,真正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困扰和困惑:一是传统的教法还习惯于“教”学,而不是“导”学,过多地依赖教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数学学习的“被动”依然存在;二是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方式更多的是“重演示,轻演绎”,即时学习退化,“互动”数学褪色。

要突围这些数学问题,就要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现代教育辅助技术优势,取长补短,化腐朽为神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整合应用恰恰给了我们扳“动”数学的可能和效能。就让我们以小学数学为例,来分享其中的实际做法。

一、互动绘图,培育学习发现力

过去,我们总以为数学就是数字、数学公式的代名词,习惯于给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以“数”的映射,以至于在他们的脑海里总是那些枯燥而空洞的“概念”。尤其是在现代教学设备缺乏的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是十分普遍。

其实,数学的学科元素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是现实生活“图景”的概括,同样有立体、形象的要素在里面。我们也需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植入“图”的意识,深入浅出地把数学图形、图表等问题生动化、生活化,以便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

而要把这样的“绘图”数学全面展示开来,单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受版面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往往是对照一个个数学“绘图”涂了改,改了涂,到头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的连贯认识被“消散”,连贯思维被“打断”,于事无补,无“章”可循。

不过,这些问题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毕竟,电子白板具有记录白板上发生的学习过程细节的功能,仅靠一个脱离白板环境阅读特殊文件格式的小程序,就可以随时“回放”教学活动的每个痕迹。而电子白板“穿越”式的笔记记录功能又可以给开放交流提供备份和资源,“你来绘我来改,思维碰碰碰”,互动起来游刃有余。

以下就是《角的度量》(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设计片段:

观察课件―演示量角,注意量角步骤;请根据学到的量角步骤,利用电子白板“圈划”功能,分别再正确量出∠1的度数,并把不同方向的∠2,∠3,∠4的度数量出来,用你喜欢的颜色标识出来,注意保存绘制“记录”,对照记录互相点评。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白板“绘画”功能,撬动的可是数学标图、绘图的全方位“互动”,学生任意“无痕”涂改的过程,更是学生、教材、教法“静悄悄”互动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电子白板与生俱来的“无缝隙”操作对接,给了小学生更多的主动机会和发现机会,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充满好奇的孩子们的数学发现力和判断力。

二、生动游戏,培养思维发散力

数学游戏活动对儿童的教育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学习活动中,引入游戏无异于就是给了孩子一个“小跳板”和“敲门砖”,特别适合他们“跳一跳”“闹一闹”的心智特点,寓教于乐,活跃思维,发散思维。

可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适宜小学生的数学游戏只能依赖“口口相传”,缺少儿童的实践和体验,会让他们学习兴趣锐减,发散思维受限。

而在电子白板环境下,适时“触摸”、时时反馈、及时评价已经变成了可能,小学生完全可以“身临其境”,走进游戏,感知数学,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如在进行《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学习时,就可利用电子白板“随改随调”的功能,进行如下“现场” 游戏设计:

花果山里的小动物们要开一场“森林运动会”,请对应画面认领你喜欢的小动物,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席开幕式,请排出前三队。(配以《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分别触摸白板,自由进行排列,由于白板的“无痕”功能,可以让学生们轻松地去“重置”“重排”,没有“擦改涂”的顾虑,更没有紧张和恐慌,有利于让他们在安静的心境下发散思维,孵化充满想象的创意“组合”。

三、悦动情境,培植数学发展力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对学生学习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数学,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形成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发展力,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积极创设和谐愉悦、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这一点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的助推力。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数学教学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生活化的生动情境,有利于他们轻松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

比如我们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就从《西游记》的故事情境入手,展开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活动:

请看白板,欣赏《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孙悟空手拿金灿灿的金箍棒,一溜烟出发了,一个筋斗云,再一个筋斗云,看见什么了呢,啊哈!一个女妖怪,这个女妖怪身上揣着三道题,谁能最快把这三道题算出来,就能把这个妖怪打死,救出唐僧,谁来试试?(需要“回看”情节的学生,可到白板上点击、拖动。)

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请说说看,不妨也给别的小朋友再出一道题。

正是利用了电子白板展示、拖动及“声光电,全灿烂”的功能,有趣的“故事在线”才会变得很近很近,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里释放数学智慧,发展数学思维,这样的趣味数学才是真正的“全能式体操”“多功能协调”。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利用电子白板扳“动”数学学习,就是让智慧从动作起航,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 “立体式”渗透、“全功能覆盖”,让数学学习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收稿日期:2013-04-29

篇8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概述

阅读理解是语文的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实质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归类、运用。对学生的这种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的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拓展阅读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与阅读教学素材相关的一些主题,搜寻材料信息,进而对此有自己的看法、理解、认识,更进一步地理解素材。相关专家已经研究并发现,当一个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因此说,语文教师就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语文资源,将语文的环境进行优化构建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系,校内以及校外的沟通以及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扩大语文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动性、能动性,更好地学习。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策略

(一)课前搜集信息,感知课文

认识事物的前提就是要先感知,有一种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我们对一件客观的事情产生认识的基础,如果让学生阅读同一个主题的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这种伟大的品格,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一些事迹,以便更好地从深层理解这个伟人。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之前就应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事迹、名言、故事等,当这些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个人物时,学生就对这个伟人有了一个具体、生动、有血有肉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就有可能对人物产生一种更具个性化的理解,就可能会更进一步地走近人物,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到一个伟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神。另外,还可以围绕一个事件进行搜集,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节,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这个事件的相关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就会学得比较轻松。再比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写的是何其芳设身处地地目睹了总理忙碌了整整一夜,进而产生了对的由衷敬佩之意。语文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总理的一些资料,深入了解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们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进而较好地把握课文。

(二)课中整合信息,理解课文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一种意义。如果将某一个阅读对象进行还原,还原到社会背景或者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更深层地理解阅读的对象。例如在《草船借箭》中,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周瑜与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就在课文信息之外提供了一个课外信息,即《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借东风。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两篇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事件时,就不知不觉地将两篇进行了对比、整合,这样就总结出了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著名教师李吉林在讲授《海底世界》时,就运用了两篇阅读材料:《海底的冷灯》以及《人类的秘密仓库》以课文为主,以课外材料为辅。这就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相互渗透,用不同的角度的信息形成一种合力,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比如在讲《鲸》这一课时,文中并没有详细具体地介绍鲸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方法准备好较详细的资料并整合好所搜集的信息;教学时,对于与课文某些次要内容联系较紧密但又不影响到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的内容,我只要求学生能作一般的了解就行。比如鼓励一些学生将所搜集的关于抹香鲸的相关资料以图片和录像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更多的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抹香鲸的特点;对课文的重点处、难点处能起补充作用的信息,上课的时候就有必要好好加以运用。比如班级有某位学生搜集到了“为什么虎鲸不同于一般鲸类?虎鲸居然会对同类发起攻击”等信息资料,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时,千万不宜照本宣科地读所获取的信息资料,应该先自行理解把握,用两三句概括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

(三)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

新课标定义下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仅仅要学习完课内课外的内容之后就可以结束了,而是应该将课内课外的内容相结合,这恰恰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篇9

主题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没有主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了,而主题音乐它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的主导,必须要具备影视作品的审美作用。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通过主题音乐的画龙点睛、烘托渲染,往往就会撼动观众的心灵。由许镜清作曲的《西游记序曲》作为《西游记》的主题音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曲子是没有歌词的,没有歌词的曲子在揭示剧情方面不占优势,需要观众视觉、听觉结合的联想。但是这首曲子不一样,《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有很大一部分读者观众,他们了解剧情内容,怎样才能更好的突出主题,吸引观众?《西游记序曲》不仅有着浓烈的民族风格,又有20世纪80年代的摩登感,有很多种配器,结合了打击乐、电子乐、民乐、交响乐等很多要素,混搭却不混乱。开篇就是音效,开门见山,结合原著的联想,给观众的感觉就像猴子蹦了出来,拉开了整个影视作品的序幕。第37秒的时候,动感的打击乐以及电脑制作的音乐特效伴随着主旋律的浮出,配合着画面以及原著基础,观众可以感受到这部影视作品的总基调了,是悲伤是忧郁?是大气磅礴还是小家碧玉?观众感受到的是唐僧带领着三个徒弟历尽艰辛取得真经的坚定不移!是他们服妖降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背后的辛酸苦难!脱离原著,观众只听音乐看电视剧,这个音乐也可以把观众带到一个特定的情境氛围当中。《西游记序曲》作为主题音乐,在剧中也多次的出现,形成了贯穿发展的延续性。

二、音乐可以刻画人物

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有很多,人物可以通过例如面部特征、气质、语言、思维、道德倾向等等塑造表现出来,这些是可以借助外力的,例如选角、化妆以及演员的表演。可是怎样才能让这个人物形象活起来?音乐可以弥补,因为在影视作品中如果没有音乐,观众就没有听觉上的感受,无法丰富对人物的认识。一些音乐是可以概括剧中人物形象的。在《西游记》第3集“大圣闹天宫”中出现过两首插曲《大圣歌》、《生无名本无姓》,这两首歌曲就刻画了孙悟空这个人物的形象。《大圣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哈……腾云驾雾,追逐闪电,一个跟头,十万八千,火眼金睛,铜头铁肩,威风凛凛,大圣齐天。说什么,艰险磨难,怕什么,鬼怪神仙。扯开如意金箍棒,打他个地覆天也翻!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一腔热血一身胆,不知退后总向前。”《生无名本无姓》的歌词是这样的:“生无名本无姓,天造地就有精灵有精灵,来无影去无踪,千锤百炼见真功见真功。闯东海,闹龙宫,鬼神惧,天地惊,身披旋风,火眼金睛,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两首歌短短的几句歌词,高度概括了孙悟空的形象,他聚天地精华而生,天性烂漫淘气,但又历经八九载,求学好问,练就一身的本领,这也为他接下来的降妖伏魔做了铺垫;他率性而为,追求自由,他任意妄为,不受势力的束缚,所以他大闹天宫,抢走定海神针;他正义大胆,爱恨分明,不惧艰辛险阻,不怕妖魔鬼怪,所以他三打白骨精,就算唐僧误解他,就算取经之路漫长危险,他也一路陪着唐僧走完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所带来的正能量,也是整部影视作品所突出的重点。在电视剧第7集“计收猪八戒”中的插曲《猪八戒背媳妇》歌词诙谐搭配着四二拍欢快的曲调。这首歌曲虽然不如刻画孙悟空的两首插曲般鲜明,但是从曲调、风格方面可以突出猪八戒既荒唐滑稽又可笑可恨的形象,他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整个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三、音乐可以抒感、挖掘内心世界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在影视作品中所谓的情感戏也很难掌握,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很隐秘的,要自然而然的情感外漏,毕竟有别于舞台剧,演员过分夸张的表演会让作品看起来“假惺惺”。怎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呢?音乐起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把人物的情绪外化,通过观众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联想表达出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其实就是在抒发人的感情,在影视作品中,跟具体的故事情节相结合,把人物的情感丰满起来,暗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让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在《西游记》第16集“趣经女儿国”中,插曲《女儿情》反复出现过。唐僧取经时路过女儿国,女儿国的国王在大殿与唐僧有了一面之缘。歌曲第一次出现时是在国王的梦中,与唐僧策马奔腾,优美的曲调暗含了国王的情愫,表达了她的愿望。在影片第33分钟时女儿国的国王携唐僧游御花园时第二次出现了这首歌曲“……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就是这样一首歌曲,借助歌词来“直抒胸臆”唱出了女子的情义,唱出了对唐僧盛情款款的告白,歌手甜甜的嗓音配着婉转的曲调,结合着御花园的美景,浪漫动人。第三次出现时是国王邀请唐僧去她寝宫,女王的盛情难却,唐僧的竭力自制,都在这乐曲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直到唐僧的最后四个字:若有来生……就是这样一首乐曲,暗含了许多种难以言喻的感情,有一些话,有一些情感直白的表达出来会使作品觉得庸俗,而用音乐去表达会更加的合适。

四、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篇10

关键词:华文教材;中文;语言;交际;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17-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37

一、教材概述

华文教材《中文》是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专为欧美地区周末制中文学校的华裔小学生学习中文而编写的。主编为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贾益民,副编为暨南大学于红梅、于珊、王碌取U套书基本按照小学6年制,12个学期进行课程教材的编排,书册的数字越大所对应的年级越高,如本文中所选的《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一般为小学五年级的教材。整套教材共包括48册,其中《中文》的课本有12册,练习册有24册,并设有A、B两册,教师课堂参考用书有12册。本文中所采用的《中文》为1997年二次修订版。

二、编写理念与原则

第一,华文教材《中文》的编写旨在通过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课文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普及中华文化常识。

第三,因为华文教材《中文》的对象为小学生,即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且多为少年儿童,所以教材基于儿童心理和习得的特点,更注重趣味性及直观性。同时,鉴于此教材的对象所有的特殊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对教材的内容选取和思维方式也有专门的思考与编排。

第四,教材的编写依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进行科学定量的编排。

三、总体框架

四、 《中文》每课结构体制表

五、教材课文分析

这里我们选取《中文》第九册作为研究对象对课本中各项作分别的分析说明。

华文教材《中文》(修订版)第九册教材的整体结构体系如下表所示。

教材名称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

页数 156页

单元数 4

每单元课数 3

组织结构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至第3课

综合练习(一)

第二单元:第4课至第6课

综合练习(二)

第三单元:第7课至第9课

综合练习(三)

第四单元:第10课至第12课

综合练习(四)

总练习

附录 查字典(一)

查字典(二)

查字典(三)

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音序生词表

句子

第一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二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三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四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五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六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七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第八册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

分析可看出,本教材将12课分为4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之后都紧跟着一个综合练习,用以及时巩固每个单元所学知识。在整个教材的最后还有一个总的练习,用以对整册教材作总结性的提炼和复习。同时,在部分单元之后,如一、二、三单元之后都有额外的一部分查字典,通过三部分的讲述和操练,能够使学生学会使用汉语字典。附录部分有音序生字表(简繁对照)、音序生词表及句子,用以方便教师及学生查找学习。在修订版的华文教材《中文》中还很贴心地设置了前期教材的音序生词表附录,以方便教师和学生查找、对比学习。如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中文》(修订版)第九册的附录上就增加了第一到第八册的音序生词表。

(一)语音

从语音设置上看,《中文》(修订版)第九册在每篇课文及阅读课文中的文段上都标注了清晰的拼音以供学生学习及朗读。这样的设置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在不认识生词的情况下,随时进行字词的查询而导致无法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及课堂时间的占用量。但是,这样的设置也有它的弊端,如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惰性,学生将不再查阅学习工具,朗读文章时也会直接索取标注好的拼音,不会加深对不了解的生词的记忆和掌握。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可能会比较慢,学生在脱离书本之后可能不会很快地反应出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字

从生字的设置上来看,不论是数量还是选取的范围都有一定的特点。

从数量统计来看(见下表),教材所选取的生词数量适中。

《中文》生字数量统计表

数量

对比项 生字量 每课平均 一课最多 一课最少

课文 196 16 19 12

阅读 69 6 7 4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年龄在10岁左右的小学五年级(六年制学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度及接受能力都与教材所给的生词量及难度基本匹配。

从难易程度上看,本教材中的生字的难易程度略微偏难。鉴于《中文》课程的设置是对华裔的学生全日周末制版型提供的教材,我更觉得应该将兴趣放在首位。虽然说华裔的学生对象基础背景有优势,但是这些学生毕竟从小在非全汉语的环境里成长,并且在一周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受非汉语的课程,加之周末的课程原本就很劳累,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让汉语学习轻松化、简单化、交际化。所以,我认为在生字设置上可以相应的简化或趣化。

从汉字教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教材的每一汉字设置部分都有田字格的给出,同时练一练的设置还给出了空白的田字格留以学生巩固练习。中国汉字是汉语魅力组成的一部分,它表达着中华文化的秀美,也展现着中国精神的奥秘。我们说中文的推广也便是文化的推行,中国汉字就是中国文化很好的一张名片,所以中国汉字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在教材的设置少了一些趣味性,但我们同样可以把汉字部分抑或用漫画图形,抑或用象形表达的方式将它们的美展现给学生。

(三)词

从生词设定的角度来看,教材的编选还是做得很好的。先从数量上说(见下表),本册教材的生词数量并不多,基本涵盖文中的生词。但是从正本教材来看,词汇选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再现复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仔细认真分析,充分做好备教材,将所学知识和词汇有机结合,并做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中文》生词数量统计表

数量

对比项 生词量 每课平均 一课最多 一课最少

课文 112 9 22 2

阅读 73 6 8 5

(四)句子

《中文》教材的句子的设置十分巧妙,其并没有设置语法这一项,而是由句子来充任。从根本上说,语法的学习就是要造出合乎情理的句子,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语法都是枯燥难懂的,所以编者出于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的考虑,将句子部分作为了学习重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分析句子,从句式入手将语法知识内化。这种方法的选取,在少儿汉语教材的编写上面是不可多得的。

(五)课文

从题材的选择上看(见下表),《中文》(修订版)第九册选取了多种题材的文章供学生学习,如记叙文、说明文、童话、传统文学、成语故事、古诗、名人故事、外国文学及对话等。在这些选材当中,记叙文、说明文及名人故事为多选题材,对话部分只出现在练习板块。从这样的布局倾向上看,编者是注重记叙文体、说明文体及人物传记故事的阅读培养的。在经过了之前八册的分别学习之后,水平达到这个层面的华裔学生此阶段应该加强记叙文及说明文等描述性文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写作的增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中文》课文题材数量表

数量

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童话 传统文学 成语故事 古诗 名人故事 外国文学 对话

课文 3 2 1 1 1 3 1

练习 10

阅读 1 3 1 1 1 1 3 1

各体裁在课文中所占的比例表

比例

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童话 传统文学 成语故事 古诗 名人故事 外国文学 对话

《中文》

第九册 11.76% 14.71% 2.94% 5.88% 5.88% 5.88% 17.65% 5.88% 29.41%

从主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来看,本教材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课文和阅读(见下表)。这两个部分构成了我们综合课的课文主干,并且其中的课文部分作为精读课来学习,而阅读部分则是用作为拓展延伸,充当阅读材料或泛读材料。鉴于这样的设置,这两部分的后续相关部分也有不同的安排。课文之后除了配以生字、生词、句子之外,还有相关的练习,而阅读部分则只配备了生字和生词。

《中文》每课名称表

课号 课文 阅读

1 剪纸 我的小制作

2 中秋之夜 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

3 家庭音乐会 迎春音乐会

4 猪八戒吃西瓜 三打白骨精

5 皇帝的新衣 小红帽

6 成语故事 返老还童 叶公好龙

7 桂林山水 海上桂林

8 神奇的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9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今译)

10 孔子求教 闻过则喜

11 杨振宁获奖 诺贝尔

12 总统道歉 拿破仑开枪救人

表格中的各个名称都简洁生动,有吸引力,尤其是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接受及认知范围。这一个个由故事组成的课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我们再从这些文章的话题分类看(见下表)。中国传统文化占总文章的比例最大,然后是现代生活及科技。所以,这些话题的设置依旧遵循文化优先的原则和与现代中国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则。

华文教材《中文》话题数量统计

话题

数量 《中文》(修订版)第九册

现代生活与科技 7

外国文化故事 4

自然景观 2

中国传统文化及知识 11

另外,外国文学的提及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材料产生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中国自然景观文章的设置,能够丰富教材种类,增添教材可读性。

(六)练习

练习部分在整个华文教材《中文》中拥有不容小觑的地位。练习作为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重头戏。对外汉语教学也一直强调精讲多练,操练为主,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所以,《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也遵循这个原则,在练习部分进行了认真的排布。

练习部分包括:写一写;读一读;替换;对话;想一想,说一说;综合练习;总练习。

下面我分别从这几部分进行简单分析。

1.写一写。这个部分主要是田字格生字的重复巩固练习。在之前课文部分已经分析了汉字教学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复现所学的汉字,练习部分的写一写应运而生。田字格本来就可以很好地规范汉字的布局结构,加之一课当中复现多次,更加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及掌握。

2.读一读 。这个部分选取大量的词语让学生进行词汇的感知。这些词语并非随意选取而是根据课文中的生词,抑或同根抑或相近拓展开来,集结在一起供学生学习。这部分的设置很好地将课文中的生词及词语进行扩展,加大了学生的词汇认知量,有效地提供了词汇积累素材。

3.替换。替换部分是正本教材的一个最巧妙的设置。在这个部分编者通过句子的替换设置将句法学习渗透其中。在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对语法的理解及接受相对困难,而且语法的设置相对较难且枯燥,也不利于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进行高效学习。通过找相同及不同进行对比学习,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4.对话。对话的设置旨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交际中。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交际的无障碍化,所以在《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根据文章内容设立类似交际情境的对话的编入也是要将交际引入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与实践并上。这样的安排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只掌握教本语言而不善生活会话的现象。

5.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的设置有些类似于阅读理解,旨在查看学生对文章含义的把握,提高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在文章学习时也可以充任教师对文章阅读的问题考察,减少教师备教材的任务量。

6.综合练习。在《中文》(修订版)第九册中,每一个单元结束都会设置一个综合练习。综合练致包括:音、字、词、句子、对话、写作等部分。通过不同方面的整合对整个一个单元所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概括。这部分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教师指明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能依据遗忘理论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7.总练习。总练习的设置是在全书所有单元结束后,它大致包括:查字典、选词、句子、阅读、写话。这个练习比总练习升级了很多,对这本书的掌握的考察和知识贯通的练习都比综合练习要求要高。

(七)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