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2: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布宁是俄罗斯20世纪侨民作家的代表。他虽然半生侨居国外,但他的心却始终眷恋着俄罗斯的大自然,他的创作也一直情系俄罗斯这片热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妙和作家对自然的爱恋。本文通过分析布宁创作中的自然主题,阐释分析了作家热爱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布宁 自然 永恒 乡土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文学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作家。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1870-1953)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安东诺夫卡的苹果》、《静》、《投宿》等。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布宁的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人与自然主题。作家通过鲜明的景观刻画,细腻的情感分析,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自然生态现状。
一 自然主题的源泉
风景描写在布宁作品的情节构筑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但不失“合乎逻辑的诗意”。在作者的视野里,只有讲故事的人、作者和主人公的心情。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感悟。布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圈子之外,去寻找一种更为牢靠的支柱,即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正是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他才能找回自己,找回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布宁的这种自然情缘,源于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而他的这种对自然对故乡的眷恋,在侨居国外后更进一步升华到其文学创作之中。布宁的故乡奥尔洛夫省地处俄罗斯腹地,风光秀丽如画。屠格涅夫、丘特切夫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均诞生于此。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文化的熏陶,且其家学深厚,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生长的乡村是祖父留下的农庄,夏天庄稼一直长到房前,冬季积雪遍野。幼小的布宁终日徜徉在花草与庄稼的海洋,带着自己淡淡的忧伤,细心体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因此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可谓得心应手,别具一格。这是他以后创作中以描写自然景观取胜的主要原因。
二 创作中自然描绘的体现
作为构筑布宁小说世界的重要素材――自然景色,经常出现在他的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在这些小说中,布宁经常描写田野、庄园和乡村。主人公的视线经常从人类转向大自然,再从大自然转向人类,转向日常生活,这样的往返回复,是想在人类的生活中注入美与和谐。尤其是在《安东诺夫卡的苹果》和《苏霍多尔》等作品中,作家带着如丝如缕的喜悦和绵绵不断的忧伤,反复描写它们,笔端闪烁着对往昔岁月深情的追念与幽思。
1 对自然的赞美
小说《耶利哥的玫瑰》对意境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耶利哥的玫瑰”无疑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灵秀的山水间,在作者深挚的情怀中,在庄严幻美的气氛里,无处不飘散着这种传奇刺草的清香,显然,“耶利哥的玫瑰”是一种象征,它蕴含着作者对于某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了布宁中年迟暮之后,对于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静》中的一个片段: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光莹四射……萨瓦尔山消融在亮晃晃的晨岚之中,在阳光下难以辨清,只有定睛望去,方能看到山脊好似一条细细的金线,迤俪于半空之中,这时你才会感觉到那边绵亘着重峦叠嶂。近处,在宽广的山谷内,在凉丝丝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两三只海鸥紧贴着湖水悠闲地翱翔着,冷不丁其中的一只,忽地从我们身旁掠过……”
在这里,初阳、晨岚、群山、鸥影,表现出主人公甜蜜、忧悒与超脱的心境。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诗化的典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诗化了的,甚至小说中的每一句话也都能构成意境。《静》几乎是山水风景画的连缀,是蕴涵着情感和意蕴的一幅幅画面,轻静淡雅,给人以美的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了散文化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像这样满是意境的语句,在小说《雾》、《深夜》中也比比皆是,印象式的文字和跳动的意象以及含蓄的表达,不胜枚举。
2 对自然的忧伤和感叹
布宁早期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者在精神气质上接近作者,是传达作者情绪的中介。与之相适应,文本中采用了大量的作者插语、形容词、比喻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评价。这种用法经常见诸于对主人公的评价和肖像描写中,赋予整部小说一种基本的情调。
在任何一部浮动着抒情主人公翩翩情思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表现出对逝去的忧伤和感叹。以《安东诺夫卡的苹果》为例,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富表现力的画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雇工们在地主庄园采集苹果,还似乎看到了集市般的场面,这是衰落中的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叙事主体而言,这些社会现实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美丽壮阔,这才是作者心之所系。通过对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果实丰收的美景和萧瑟破败的暮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和感伤。
在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运用散文的笔法,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丽可人的秋日果园图景,透露出一种祥和、宁静之美: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书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样的描写在侧重情节叙事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是不常见的。小说二分之一的篇幅,都在尽力描绘蓬勃的果实丰登之秋,展示旧式地主生活的诗意。作者的主观情绪跃然纸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对果园的描写,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自九月杪起,我们那儿的果园和打麦场就开始变得空旷了,气候也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生骤变。风整日整日摇撼着树木,雨则自早至晚浇淋着它们。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风并没有停息。它骚扰着果园,撕碎着不停地从下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并且重又去驱赶如发绺似的不祥的乌云。乌云在低空飞驰着,转眼间,就像烟雾一般,遮蔽了落日。余辉熄灭了,像一扇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蓝天闭合了,果园显得荒凉、沉闷,雨重又浠浠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最后终于变成了与黑暗与风暴为伴的倾盆大雨。使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开始了……”
这一段文字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都是采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由于时过境迁,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艺术效果和审美情景迥然不同。这样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饱含悲剧色彩,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由于对自然的描写和抒发,小说充满了散文的韵致。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在时代的重压下,乡村贵族老爷旧式生活的衰落终成现实,庄园的景致一去不返。
在布宁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优美的意境以及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一种深远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布宁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的影响,极富于诗人气质。他怀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在乡村的旷野之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觅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芬芳、人类的爱以及自然的永恒。这种诗情充溢在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略带空的风格。
在创作中,布宁侧重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构筑。对意境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田园景色的描绘、对山水风物的抒写上。平凡的小事、片刻的意念、永恒的遐思、脑海瞬息起伏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其小说创作的材料,从而构成意境悠远、情韵深邃的美文。
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中,景物描写几乎占据了整个篇幅。在《鲁霞》、《米佳的爱情》、《完了》、《金窖》等小说中,不乏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在这些小说中,场景和景物并不是为人物的活动服务,恰恰相反,人物成了景物的点缀,成了自然的一个部分,作者所展示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诗意的风景片断,用以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如《金窖》实际上是一些风景片段的连缀。读者通过画面的过渡,才可以隐约感觉到时间的缓慢变化。好景不再,美丽的自然一去不返,小说传达出一种惘然若失的情绪,显得沉郁、凄美,读后让人久久难于忘怀。
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小说《雾》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作品几乎是一首象征主义的散文诗,是诗也是画,充溢着对夜的沉寂、雾的迷蒙、纷乱的思绪的描写和忧郁哀怨的倾诉。在《静》、《投宿》中,风景描写也都占了很大篇幅。
在《新路》中,作者一改直接抒写的方法,主人公的意志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来。作者对清冷凄凉的飘雪之夜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也给读者的心灵深处带来丝丝的寒意。
像这样对于自然的感叹和表达淡淡的忧伤情感的作品,在布宁的文学创作中,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 结论
布宁的作品不仅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中的地位,而且是其对小说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之一。首先,改变了小说的审美意象,形成了散文化的独特艺术特征。其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既是对俄国与欧洲小说散文化发展趋势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小说的开创,使小说突破传统模式而更为开放,导致小说风格的丰富与发展。
布宁本人曾说过,“我认为自己既不是颓废派,也不是象征主义者,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感受在布宁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情节几乎不存在。罗曼・罗兰曾经指出布宁小说富有情调,融合了各种感受和体验。布宁似乎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生活的印象,对自然的印象,而非事件的罗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宁的创作中,对于自然仍只是停顿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好失去的怅然。他有的只是感叹和淡淡的哀伤,而没有像普里什文、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作家呼吁甚至谴责对俄罗斯大自然破坏的行为,更没有思考自然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说,我们从布宁的文学创作中了解到的自然生态,只是一个起点,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并未在布宁的作品中出现。
注:本文系唐山学院2009-2010年度院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6A。
参考文献:
[1]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一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俄]伊・布宁,陈馥译:《布宁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俄]伊凡・蒲宁,戴骢译:《蒲宁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 冯玉律:《跨越与回归――论伊凡・蒲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撒亚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篇2
一、发掘课文美的因素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美的因素,包括文章语言美,文章结构美,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美、心灵美,文章所描写的社会美、自然环境美等。朱自清《背影》中四次“背影”的描写,体现了文章凝缩的结构美: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是第一次所见的背影,真挚的父子之情主要通过这次表现出来,这次是开头回忆背影和结尾幻觉背影的基础,是详写,实写。离别时父亲的背影,寥寥几笔,表现出父子之间离情别绪,是略写、实写。开头回忆背影,开篇点题,引悬念,是略写、虚写。结尾的幻觉背影,呼应开头,深化主题,是略写、虚写。浓郁的父子之情凝缩在四次背影之中,体现了文章凝缩的结构之美。四句朴实语言体现了文章语言的质朴美:要送站时,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要买橘子时,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要离别时,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走了几步时,父亲回头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质朴的四句话,饱含了真挚的父子之情,体现了质朴的语言美。四次落泪体现了真挚的情感美:徐州见父亲时的泪是难过的泪,看父亲买橘子时的泪是感激的泪,分别时的泪是怅惘的泪,看信时的泪是辛酸的泪。四次落泪,情真意切,体现了真挚的情感美。教材中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力发掘,还要引导学生发掘,让学生去感知文中的美,去理解文中的美,去欣赏文中的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美的净化,也为创造美积淀基础。
二、创造教学语言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文采,美的语言。同样的道理,讲课言之无文,就不能吸引学生。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更重要的是具有审美性。教师语言的审美性,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美;二是形式美;三是表达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语言形式的艺术美;表达美,要求教师讲课语言的表达要抑扬顿挫,跌宕多姿,具有浓郁的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范例,都是具有审美性的。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一组写景散文时,有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一段导语,从内容美来看,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相吻合;从形式美来看,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显示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从表达来看,排比句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也体现了语言表达的跌宕与顿挫,无怪乎她的学生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语言中创造“美”,还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幽默美。德国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弗洛伊德认为,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鲁迅先生就是最善于用幽默的形式来教育人的典范。这些都启发我们人民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幽默的语言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从而熏陶自己的情操,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设计教学板书美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板书的辅助,而好的板书的书写与设计,就是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它不仅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让学生长久地记住课文的内容,而且“美”味无穷。我国语文板书研究专家王松泉认为,板书的美学要求:内容的完善美、语言的精练美、构图的造型美、字体的俊秀美、色彩的清丽美。为此,他认为可以通过板书的整齐美、对称美、立体美、赋形美、照应美、回环美等来实现。
篇3
绚丽多彩的绘画美
徐志摩“描绘自然美景的文字清丽典雅,特别‘富于美感’,体现了作者‘唯美’创作思想的个性。”作者精心锤炼语言,选用“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福楼拜语)写人绘景。
运用大量华丽的形容词对大自然绘色、绘形、绘神、抒情。这样不仅给读者视觉美的享受,而且给以灵魂的滋养,心神的愉悦。“幽远”的淡香熏醉了肺腑,“滋润”的水汽润嫩了肌肤。“明净”的空气,“澄蓝”的天空,“澄净”的日光,正适宜心逐云飞,千里纵目。橄榄林给人以“凉爽的”惬意,“漫长”的山径引人玄妙的遐思。那些“黄的”“紫的”“青的”,异彩纷呈,不胜枚举。枝头的果实是“诗情最秀逸的”,抽象的形容更耐咀嚼,更耐品味。上述优美的形容词并非随意乱用,它们具有同一格调,一起服务于清新优美意境的营造。在该文中,绝对不会出现如“炽热的骄阳”“狂暴的大风”这样的语句。
打动人心的音乐美
罗常培、王均说,要注意语言的“声音和韵律,发挥语言的声韵和节律之美”(《普通语音学纲要》)。汉语语言的音乐美包括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整齐美主要由语言的节奏来体现,抑扬美、回环美主要由旋律来体现。
大量的排比句体现了整齐美。排比句的前后句保持着一致的或大致相同的句法结构、顿挫节奏,体现了整齐美。有人说,徐的散文“节奏他是没有”,这是不公允的。《翡》文中的排比句具有多种形式:单句排比,单句中某些成分的排比,复句排比,复句中分句的排比。多种形式的排比,分别适应描写不同景物,抒发不同感情的需要,各自具有不同的节奏美。例如:“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气里寻得?”快速、鲜明、响亮、跳跃的节奏,如江水过峡急流直下。加强了语势,增强了美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由衷的热情的赞美。
《翡》文既具有整齐美,也具错综美。作者在排比句的第三或第四句(或词)便稍作变化,或抽换字面,或伸缩文身,既与前面的排比句呼应,又产生了错综美,避免了单调和平板。
《翡》文的语言兼具整齐美、回环美、抑扬美,该文是一首动人的诗,是一曲悦耳的歌,气韵生动,洒脱自如,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者不能不一气读完为快。
纯真浓郁的情趣美
郁达夫说,徐志摩的性格“是他的那股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的热情”(《怀四十岁的志摩》)。表现在散文与诗歌中,便是“浓得化不开”的感情。《翡》文运用多种语言手段,尽情倾诉了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比钟情。我们先来看看词语的运用。
篇4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
新世界出版社
《沙乡的沉思》是一部经典的自然文化随笔,在西方与梭罗的《瓦尔登湖》齐名,被誉为“美国环保主义的圣经”。作者利奥波德以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搏斗,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读者可以看到令人惊叹的自然力量,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类为自身利益毁灭自然而发出的悲叹。作者以随笔美文的写作方式,传达一种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伦理观,意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摒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在这个新版本中,收入了最早的英文版中由查理·施瓦茨绘制的富有召唤力的插图。我相信,利奥波德文采飞扬的散文同那些质朴的插图,将会在遥远的中国读者那里得到强烈的共鸣。
《中国湿地植物图鉴》
王辰/王英伟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我国常见湿地植物共365种,其中大部分种类为我国原生物种,少数种类为我国常见引种栽培的物种。每种植物具有1~3幅精美生态照片,并配有简明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应用价值。
《自然的故事》
法布尔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趣味科学:自然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他的《昆虫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在《自然的故事》里,法布尔继续用讲故事的方法给我们揭示自然的奥秘:蚂蚁筑城,动物的寿命,彩色的泥土,羊的衣服,蜘蛛的桥,声音的速度,日夜更替,春秋变换,蜗牛和珍珠,火山与地震……诸如此类。法布尔通过故事引领我们进入大自然,去探索和发现自然的神奇。
《海洋传》
[美]蕾切尔·卡森 著
译林出版社
译者:方淑惠/余佳玲
《海洋传》是二十世纪描写海洋生态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伴随自己体内海水的脉动,以另一种胸怀去认识我们与周围的世界。
篇5
关键词: 唐诗 俳句 中日自然观
对待大自然,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要与之和谐相处,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此同时,两国人民的自然观也各有特色。本文拟从唐诗和俳句的对比来看各自的特色。
一、日本人喜欢纤细而朴素的自然,中国人偏爱雄伟华丽的自然
中国的自然景观华丽而巨大。日本的景色美丽而纤细。对于自然景物,日本人认为小而纤细的东西最美,中国人还是觉得大山大河最具美感。
唐开元年间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又如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唐诗也为我们再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再来看看日本俳句名家的俳句作品。
小林一茶的俳句:
せ蛙 负けるな一茶ここにあり。?摇?摇?摇?摇?摇
やれ打つな ハエが手をする足をする。?摇?摇?摇
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呢。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小林一茶的俳句十分推崇,因为他觉得小林一茶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①从上面的2首俳句可以看出,俳句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微小的生物都有怜爱之心。作为日本的传统,对于朴素单纯的事物评价非常高,越简单细小的东西越美。
又如,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也经常描写小的事物。
て死ぬ けしきはえず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
海士の屋は 小海老にまじる いとどかな。?摇?摇
不曾见过频死的秋蝉还在拼命地叫。
渔夫家,小虾盛满平箩里,混入一只小蟋蟀,形似小虾在鸣唱。
二、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感受更为敏感,俳句中经常会出现季语
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通过俳句的“季语”表现出来。说到俳句,首先要提的就是“季语”,只有充分理解了“季语”的含义,才能欣赏俳句。当人们读到季语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季节,进而理解这首俳句要表现的内容及情感。例如:山吹を 踏んでく 雀かな(正冈子规)(「山吹指棣棠这种植物,是这首俳句的季语,意指春天)。这首俳句让我们联想到盎然的春意,一只飞来的雀鸟落在了柔软的棣棠枝条上,枝条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量晃动弯曲了,这突然的晃动又让雀鸟大吃一惊,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人为之感动。
大多数俳句都有季语,例如:
春雨や 小の小 ぬるるほど
春雨细细落 润泽沙滩小贝壳(与谢无村)
五月雨を 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
五月雨纷纷 汇集名江最上川 奔腾向前方(松尾芭蕉)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松尾芭蕉)
初雨 猿も小蓑を 欲しげなり
初寒降雨 猿要小蓑衣(松尾芭蕉)
在这四首俳句中,“春雨、五月雨、菊、雨”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季语。
三、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捕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声音
唐诗和俳句有很多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上雨”(《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有鸡犬的喧闹:“朝日众鸡鸣”(《晓行巴峡》)、“犬吠寒林下”(《过李揖宅》);有猿猱的啼叫:“秋月听猿声”(《送杨少府贬郴州》)、“可宜猿更啼”(《送张五归宣城》);有鸟儿的鸣啭:“园庐鸣春鸠”、“雉响幽谷”(《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还有深山古寺的清磬疏钟:“鸣磬夜方初”(《饭覆釜山僧》)、“秋雨闻疏钟”(《黎拾遗听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时而,飞流直下的悬泉瀑布声如雷吼:“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燕子龛禅师》);时而,秋暮山中的蝉鸣蛩响撩人愁思:“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愁”(《早秋山中作》)等。大自然的各种天籁,万千景物在运动变化中发出的音响,都被诗人一一收摄进诗中,组成一幅幅有声画,一章章交响乐。②
日本描写声音的俳句也不逊色,俳人松尾芭蕉描写声音的俳句就很多。例如:
古池や 蛙びむ 水の音。?摇?摇?摇?摇?摇?摇?摇
寂静的古池塘,青蛙跃进池水中,扑通水声响。
ほろほろと 山吹き散るか の音。?摇?摇?摇?摇
风吹花落水声凉。
静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摇
幽冥厉蝉声,悄然浸岩中。
在仅仅17音节的俳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青蛙蓦地跃入古池塘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瀑布的落水声、寂静庭院里的蝉鸣声等,万籁都可以从俳句中听到。日本人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知音”。
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想把个人寄托于自然,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
芭蕉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正是旅行让他从自然中探求到艺术的本质。他悟到人应该顺应自然。从他的旅行日志「奥の道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奥の道着重描写了以“寂”为核心的思想,并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他在开篇就写道“积日羁旅,漂泊为家”,表达出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旅行的执著。行旅中,芭蕉写出了大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俳句和散文。例如:
夏草や 兵どもが の
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
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岑岩。
蛤の ふたみへれ 行く秋ぞ
蛤蜊壳离肉,此时分别去两地,秋日行迟迟。
野ざらしを 心にの しむ身かな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小林一茶的一生也是在旅途中漂泊的一生。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发现真我,自我就意味着回归自然。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山、雨、秋、月、松、石、竹、浣女、莲、舟等景物,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再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借描绘深秋辋川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孤烟等田野乡村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幽居山林、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表达出诗人的田园之乐和闲适心情。
唐诗和俳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日自然观的异同。充分理解唐诗和俳句,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有所帮助。
注释:
①?si=1.
②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文学评论,1983,(2).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民钦译.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詹福瑞,葛景春.王孟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9.
篇6
挪威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他们自身拥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儿童世界具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特点,儿童文化自然也就有别于化,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存在于化之中。成人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建构着文化意义上的儿童。朱自强先生把儿童文化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本能的缪斯”———儿童文化的艺术性,二是“儿童”:游戏者———儿童文化的游戏性,三是“天真的生物性”———儿童文化的生态性。下面,结合作品,认识儿童文化。
(1)儿童的世界充满了想象
儿童文学大观园中想象意味最浓的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神话传说、童话、卡通动漫等,这些体裁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根植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体现出强大的想象力,儿童读者最能从中产生共鸣。柯岩的儿歌《坐火车》写的正是儿童游戏的想象:“小板凳,摆一摆”就是火车,“我”坐上去手转转就是开火车,小朋友们坐板凳就是坐火车。谢采筏的幼儿诗《蘑菇》,描写“撑伞的我”通过森林时,由于森林的魔力作用会使“撑伞的我”变成一朵蘑菇,真是个奇妙的想象。彭俐的幼儿诗《长颈鹿》中描写小长颈鹿的脖子是因为不断寻找妈妈的原因才变长的,这样的想象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大量关于天、地、人的神话传说故事:《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等,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撩拨着儿童的好奇心。童话中神秘的森林、可怕的咒语妖术、金灿灿的皇宫、美丽英俊的公主王子、丑陋歹毒的巫婆皇后、娇小可爱的拇指姑娘、滑稽善良的小矮人、拥有魔法的仙女、戒指、打火匣、金鱼……有惊无险的大团圆喜剧故事情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生存法则,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等等,所有这些都令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般幸福不已。卡通动漫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孩子们的新宠。它从诞生至今,塑造了无数富有创意的卡通形象,不断满足着孩子们的视觉想象追求。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卡通形象有: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海绵宝宝、蜡笔小新、多拉A梦、机器猫、维尼熊、柯南、奥特曼、巴比娃娃、灰太郎、樱桃小丸子、皮卡丘等等。这些经典卡通形象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偶像榜样,是精神家园的支柱。
(2)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
朱自强先生说:“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其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提到游戏,家长老师们大都谈虎色变,立马想到那该死的电脑,该死的网络游戏。其实,很多充满童真的游戏是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这些游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友爱互助,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交流合作能力,发展多种才能,教导儿童做人之道,还能愉悦儿童身心,养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品。教育专家也强调,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戏,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孩提时代的身心健康往往影响着长大成人后身体、人格的健全,所以,孩子的生活是离不开游戏的。游戏能培养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游戏能培养儿童发现问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儿童自主意识;游戏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游戏能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游戏可以带给孩子体验:体验生活,体验情感等等。总之,游戏是儿童生活能力的一种演习。
(3)儿童与大自然最亲近
人类成长的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慢慢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这其间,人类成长所付出的代价是远离了自然。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是人类的童年。在儿童的眼中,世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与人类一样会思想,有感情的。所以儿童管太阳叫太阳公公,管月亮叫月亮阿姨或月亮姐姐;认为星星和他们一样淘气调皮,喜欢眨眼睛;花儿会笑,草儿会点头;兔子、羊是善良的,狐狸是狡猾的,大灰狼是凶残的……金逸铭的《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写了字典公公家里的成员: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顿号、省略号、句号也会像人一样争功劳争地位,争吵谁在文章里是第一重要的;郑春华的儿歌《轻轻地》中,“小青草”是和人一样会觉得疼痛的;朱丽蓉的儿童诗《瀑布》,描写了一幅快乐的亲子游画面:快乐的小溪妈妈带着淘气的小水珠向着远方游去。这些对于远离了大自然的成年人来说似乎有些好笑,可是对于儿童来说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儿童会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和谐而努力。如张继楼的儿童诗《快住手》,诗中描写了猫欺侮小鸟,打破了大自然的和谐,孩子不同意,跳出来为小鸟打抱不平。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和谐,孩子提出解决方案:“我”让奶油蛋糕给猫吃,由“我”陪猫玩游戏。儿童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爱。其实,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学会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并且懂得与大自然的其他生灵和平相处。可是,一些成年人自以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俨然以万物之主的身份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不断砍伐树木,猎捕动物,态度傲慢野蛮,他们忘记了地球也是会哭泣伤悲的!从这一点来说,成年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回归自然。
(4)儿童的心灵是天真无邪的
儿童的价值观和成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在成人眼中,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名利双收,功成名就的,而在儿童心目中,则是不然。日本作家古川千胜的散文《其实有钱人可能很穷》里,父亲认为拥有金钱和财富就是富有,而儿子认为: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拥有自然、天空、奉献精神、劳动能力和友谊的人。儿童的价值观颠覆了成人的价值观。鲁迅的《少年闰土》中,迅哥儿敬佩的不是处在高墙里的四角的天空下养尊处优的小伙伴,而是西瓜地里,“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勇敢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简直就是英雄!他能捕鸟,知道五色的贝壳、鱼儿也有青蛙似的两只脚,了解西瓜的危险经历……总之,师范生对儿童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生理层面,应该深入到文化层面,解密儿童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儿童施加科学的教育影响,让儿童自然地、健康地成长。
二、通过《儿童文学》的讲授,唤醒师范生沉睡的童心
将心比心,让教育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人,是一种容易健忘的动物。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可是,当童年逝去,他就会忘却当初的希冀、快乐和悲伤。儿童教育的主角是儿童,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可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以成人为中心”,这值得反思。师范生应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唤醒更多的童心,才能对教育对象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心的爱,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成才。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李智红;散文;高原情怀;探勘
当代彝族作家李智红,1963年生于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初一铺村,现为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有散文集《布衣滇西》、《西双版纳的美》,散文诗集《云南高原的嗓门和手势》等。作为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李智红用真诚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来表达他对高原的那份热爱之情,其作品中浓厚的高原情结也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一、李智红散文呈现出的高原情怀
出生于彝族大山的李智红在其散文创作中总是少不了对高原山水的歌颂。他用大手笔勾勒出高原的苍茫雄厚,描绘故乡的山清水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他用不少的篇幅歌赞高原大山,宽厚大量、宁静肃穆的十万大山,是守护滇东罗平的看护者;大气伟岸、包容生命的红土高原,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沉默隐忍、谦虚刚强的滇西高原,是高原人的榜样。不论是狂野的高原还是秀气的大山,李智红眼中的那片故土永远都是他无法割舍的情,这里更充满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对高原的关注和热爱也使他思考高原人在经受现代性中出现的问题。作者意识到了现代文明对人们精神世界和个人信仰的冲击“理性的无限制地扩张导致了人类空前的精神灾难,科学向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1]在其散文《本命鸟》、《槐树》、《峡谷听蝉》等都体现出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对坚强的高原人灵魂的抒写,成了李智红散文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大高原上的开拓者用长满老茧的手开凿出了一片片土地,用宽厚的脚走出了一条条古道。正是因为祖先的坚强勇敢,才为更多的后人所敬仰,才有了高原汉子铁骨般的顽强毅力。坚韧勇敢的高原人,造就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勤劳勇敢的来面对高原,他们的坚韧也使他们的家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为此,他把较多的笔墨给了黑鹰、野狼、小草、剑兰、古树等具有着雄强的生命力高原物象,以及那些最不起眼的植物:废墟上的花朵,石头缝里匍匐生长的蒲公英,荒凉中矮小卑微的骆驼刺等作者最敬仰的生命,它们努力地往上生长,从不向强者低头。作者用睿智的眼睛看到了高原上这些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存在,并描写着它们的坚韧与顽强。
二、呈现高原情怀的艺术手法
李智红常将诗与散文结合起来,用诗性般的语言,来抒发对高原的浓厚情感。“诗性是一种内在的整体性和综合美,它是散文最具心灵性的表达和情绪起伏的内在旋律,是人对社会、对大自然的总体性感受。”[2]他在描写家乡的虫鸣鸟叫,山间田野时,常选择那些感性和富有韵律化的语言来表现高原的乡土气息,三月的茶田,雨后的山乡,五月的麦田,山野的黄昏等,读着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散文,仿佛心一下子就被沉淀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感受乡土的纯朴宁静、故乡的亲切和温暖。
来自彝族大山的李智红总是选择高原上特有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用高原、大山、瀑布来传达宽宏大量,坚韧,平和的品质;用太阳、烈酒、铜鼓、汉子、黑鹰、狼群来体现奔放、狂飙、炽烈的精神;用古藤、苦菜花、骆驼刺、蒲公英、剑兰来隐喻顽强、隐忍、谦虚的节操。特别是黑鹰,在彝族人心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彝族人对黑鹰充满敬仰之情,藏族人同样也把鹰作为鸟中的王者。在对黑鹰描写的篇幅中,包含了李智红对鹰高远、包容精神品质的赞扬,体现出彝族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高原人对鹰的珍视和情感。
他还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呈现高原情怀。在描写高原大山的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时,他喜欢在开头或结尾用反复的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升华自身的情感,让人在感受高原气势凌人的同时也对高原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如在《高原铜鼓》中他用“擂响它,擂响这……”反复的排比让读者感受到了高原的奔放与热情,感受到高原的古朴和豪迈。在描写故乡田园风光,乡土气息,人文情怀时,他选择最恰当的比喻来突出其质朴与纯洁,如《山歌》中通过夸张的比喻,让人感受到山妹子歌声的甜美,山娃子歌声的狂放,通过嗅觉,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山歌的奇妙。《中秋》中把太阳比作柿子,把风儿比作蜻蜓,用秋天特有的意象来比喻,使人即使不是身处中秋,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味道。
三、李智红书写高原情怀的成因
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红土高原带给了李智红丰富的写作题材,“童年的体验对作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作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3]从未离开过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原,自然取材于高原。童年时对高原的美好印象和敬仰之情,使得他用文字把这份美好书写出来:童年玩过的陀螺、在河边捉过的鱼、摸过的虾,唱过的山歌,骑过的牛,放过的羊等,都一一呈现在其散文里。而作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屋边的那棵柿子树。在这棵老树下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和邻居的女孩玩“过家家”的游戏,听奶奶讲故事,放学后在树下做功课,夏季的夜晚在树下听蝈蝈儿叫等,老家的那片天空是作者梦想开始的地方,小时候他喜欢仰望天空,看着那些自由自在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幻想自己能有一双翅膀,与鸟儿并肩同行,还有故乡的那块藕塘是作者觉得最美的地方。这些美好的事物成为作家今后写作的素材,也是作家赞美高原,讴歌高原的因素之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体验、判断态度,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客观反映形式。”[4]李智红对高原人的赞美,对高原的讴歌,就是源于他对高原那份浓厚的高原情结。高原的敦厚和伟岸、包容和真诚成就了作者。横跨于河流两岸的石桥,教会了他做人要以善为根、以仁为本;匍匐生长的蒲公英教会了他身处逆境,饱受历练也要坚忍不拔;高原崎岖陡峭的古道提醒着他,人生的路艰险太陡峭,要步步小心,步步踩稳;高原剑兰启迪着他,做人应向兰一样,有不折的名节,浩然的操守,巍巍高原教会了作者要宽宏大量,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品读李智红的作品,总让读者感受到他对高原大山的那份真挚的热爱之情。他用优美的文字将那片红土高原让更多的人铭记,把高原的姿势和情怀刻画在自己的散文中,成为一道无法抹去的风景。他对民族文化的书写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注 释】
[1]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48-249.
[2] 陈剑晖.中国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40.
[3][4] 金元浦.当代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4.75.
篇8
【关键词】阅读大地;土地伦理;全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5-02
【作者简介】蒋晓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2015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理解关于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指示的时候,要有学科视野和课程意识。我们必须明晰,中国未来公民是否具有更强烈的土地保护意识,有赖于当下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土地道德,需要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必须自我追问:在培养学生的土地伦理方面,语文课程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土地伦理所要体现的是人类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大地共同体的成员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等,所有的物种都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土地伦理,暗含着对大自然每个成员的尊重。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土地伦理意识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听读”大地
喧嚣的城市中,孩子天天听得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工地机械嘈杂的声音,小贩放声叫卖的声音,但一片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泉水流过山涧发出的叮咚声,鸟儿在枝头欢快的鸣叫声......在这方面“阅读大地”课程,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阅读大地”课程,首先要“听读”大地。
1.闻声辨物。
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它发出的声响,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父亲和鸟》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树林,像作者的父亲那样去用心聆听树林中发出的各种声音,细心猜想树林中鸟儿的动态和样子。
2.拟音模仿。
大自然时时处处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山林中的鸟语,简直就是一部美妙的交响乐,就像作家郭枫的散文名篇《空山鸟语》所描写的那样:“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滴落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这种“轻音乐”多么悦耳动听;“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这样的音乐雨下得多么酣畅淋漓……有了作家文字版的乐声碟片,教师可以让学生循着那自然地图去找寻神秘的鸟语,验听一下空山鸟语是否像作家所写的那样空灵?还可以多找些描写大自然声音的现代散文名篇,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拟音模仿。
3.倾听古诗。
让学生多吟诵那些有“自然之声”的古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鸟的欢唱;“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这是叶的低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春天的交响;“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是夏日的摇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泉水的小夜曲……诗人用心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与絮语,从中听出了音乐,听出了诗篇。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古代诗人那样时刻保持听觉的高敏感度,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就会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耳朵。
二、“闻读”大地
大地的气味能够向学生传达很多的讯息。“阅读大地”课程,自然包括“闻读”大地的气味。各种各样的气味,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大地生命的真实存在,可以更全面地享受大地给他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与美感。
1.设计“追赶大地上的味道”的长线化作业。
在不同季节,带领学生开启敏锐嗅觉,追赶、捕捉、欣赏各种奇妙而独特的自然之味,闻闻树皮、树叶、小草、花朵、果实。在“追赶大地的味道”的过程中,可以一起吟诵学生所学的诗文,让寻味之旅增添一些诗意的色彩。
2.建立“气味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里收藏着各种大自然的气味,它们就像一本本有故事的书籍。气味的收藏方式可以是瓶装,用密封的瓶子装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之物的气味;也可以采用自然书签――将各种植物制作成书签式的标本。这些独特的“书籍”最好能够按照季节、地域、种别加以分类。当学生来到气味图书馆,那每一个玻璃瓶、每一枚自然书签中的气息,就会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孩子们记忆的大门。
3.欣赏“大自然的气味”。
为了增添“闻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儿童嬉戏的方式来猜认大自然的气味。如语文特级教师朱国忠老师就曾这样设计五年级“闻读大地花香”活动案例:⑴在欣赏中“闻读”。师生相约蜡梅园,尽情地吸纳,主动拥抱那满园的香气。⑵在寻香中“闻读”。学生循香而至,在花丛下嬉戏、赏花,可此时花香却淡得几乎闻不到了。教师追问:“远闻花有香,走近味淡无。你无意闻之香味浓,有意闻之似远逸。这是为什么呢?”⑶在沉思中“闻读”。学生展开畅想:“蜡梅非常谦逊。”“香而不露,不想炫耀自己。”“蜡梅花知道,荣耀不只属于她,还属于把营养让给她的低调的叶,还属于默默为她输送营养、全力支持她开放的枝干,更属于给予她生命乳汁的根与无私的大地……”这种“闻读”中的沉思,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与大地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土地伦理的建立打下情感基础。⑷在赛诗中“闻读”。教师带头吟诗:“蜡梅美在它的清香。它能吐出比梅花更加醉人的清香,真是‘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呀!”学生受其感染,开始诗歌接力:“蜡梅美,美在临岁寒而不屈,知春来而不露,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品质。”“众芳摇落独群妍,敢做春天第一枝!”......学生的诗情被激荡起来,土地伦理意识也渐渐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摸读”大地
大地是可以触摸的。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触觉上的时候,它会变得更灵敏,而且认知会更鲜明,繁杂的心绪得以平静,升起一种由昏睡中苏醒的感觉。
篇9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这样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及《山市》等,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文章的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母亲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幅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在学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阅读课。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朗读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篇10
语言的风格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风格突出地表现为柔婉、纤巧,这个特征是通过多种艺术途径表现出来的。首先表现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冰心散文中的比喻如绵绵春雨,温柔、沁人心脾,本体和喻体之间通过作者的想象常常结合得非常贴切而富有诗意。例如在《笑》中,描写雨后树叶上的残滴,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荧光点点,闪闪烁烁地动着”。在《往事(二)》中,描写月下青山“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这两个句子中的“荧光点点”、“娟娟的静女”都体现了语言的纤细与轻柔。
冰心散文中的比喻,不仅运用于写景的语言中,也运用于寓意深厚地描写抽象事物的语句里。在《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谈论的话题是“生命”,冰心在文中是这样写的:“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生命本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在冰心的笔下,则把生命比喻成了“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真是绵里藏针,既富哲理,又不乏柔情。
从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拟人的奇香。通过拟人,化静态为动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柔婉而不失生气。《樱花赞》中这样写樱花:“日本到处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树拥在一起”,不用着笔墨大肆描写,轻轻一个“拥”字,就将樱花树的茂密和勃勃生机挥洒得淋漓尽致。又如《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的两段:“有时候它经过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它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它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它照耀,向它投影,清冷中带着幽幽的温暖,这时它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它向前走……”在这里,大段大段的描写,完全把春水拟人化了,春水会羞怯、会吟唱、会前进了。冰心通过这丰富、新奇的拟人化描写,尽情地表达了春水那种欢笑的情态,满蕴着温情。
其次,表现在富有创新和极具个性的语言上。“语言贵在创新,新的语言,来源于生活的矿藏,也来源于作者独特的个性色彩。”②例如冰心很爱海,也很善于写海,而海是一个大题目,每个人笔下对海的描写都是不同的。写海的作品,大都是雄浑的,像曹操笔下的海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海的雄浑和豪迈。而在冰心笔下,海却另有一番特色。在《往事(一)》这篇散文中,作者借女神的气质象征海的人格;将海拟为美女,海岛拟为诗人;将海霞比作扇旗,新月比作梳子,引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这一诗句来描写女神的风采。这样,冰心把海的柔婉细腻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显示了其文笔的纤巧。
再次,散文创作中,冰心可谓是一个用语言绘画的大师,她总是“选用丰富新鲜、简洁明丽的辞藻,写景如画、叙事如画、抒情如画”。③通过用语言绘出的一幅幅画,透露了她清丽纤巧的文采。冰心用语言描绘的画中,色彩是淡雅的,它往往以秀笔着淡色,描绘出色彩协调、浓淡相宜的生动画面,例如她笔下海的画面是这样的:“冬天,大地一片枯黄,海水蓝蓝的;春天,青草给南山坡披上绿装,村舍顶上偶尔露上一两树桃花,海水荡漾着翠绿的波浪……”(《海恋》)又如月夜的画面:“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往事(二)》)没有浓艳的大红大紫的华丽辞藻,没有着意的雕饰,却勾勒出一幅幅清隽的水墨画,清新、细腻、柔和的线条,体现的是清丽、柔婉的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冰心散文中还引用了很多古典诗词中的婉约诗句,这些诗句为冰心散文的语言增色不少。在《山中杂记》中,描写沙鸥飞翔在浪花之上,引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来表现沙鸥飞翔的轻盈姿态,而写海鸥则是引用《洛神赋》中颂扬美人的句子“婉若游龙,翩若惊鸿”。有时还引用整首诗,如在《寄小读者》中,写乡思,引用了左辅的《浪淘沙》;写愁,引用了辛弃疾的《罗敷媚》等。丰富的古典诗词句的引用,使语言显得典雅精致、古色古香,从而更具柔婉的魅力。
语言的节律美
节律是指语言的节奏和音律。冰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排比、对称的句式、同义异形词和叠音词的使用等方式,使语言音节节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从而形成了文章“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和谐一致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第一,为了增强语言的整齐美,冰心往往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突出散文句子的节奏和音律美。如:“于是平常你听不见的声音,也听见了;平常看不出的颜色,也看出了;平常想不起的人物和事情,也一齐想起了;多热闹,多灿烂,多亲切,多新鲜!”(《无家乐》)“故乡没有这明媚的湖光,故乡没有的大海,故乡没有葱绿的树林,故乡没有连阡的芳草。北京只有尘土飞扬的街道,泥泞的小胡同,灰色的城墙,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寄小读者(二十)》)在这两段文字里,冰心选用了三个“平常……也……”和四个“故乡没有……”的句式,接着又选用了四个形容词非主谓句“多……”和四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这些排比句子使语言畅达明快,富有节奏感,产生了铿锵的艺术效果。
第二,冰心散文所采用的对称、均衡的句式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例如,《图画》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玻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在这段文字里,“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搭配得很对称、均衡,它们的字数、节拍一样,结构也基本一致,念起来使人心里产生顺畅、舒适的。在对称、均衡的句式中,冰心还运用了大量“A的A、B的B……”和“B的A、C的A……”的结构,以突出语言的节奏感。如:“他们拿着种种工具,锄土的锄土,铲土的铲土,安放矮栏的就在场地的边上,安插下小铁栏杆。”(《春的消息》)“那两天,队员们……砌花洞的砌花洞,编席子的编席子,安窗户的安窗户……”(《像蜜蜂一样劳动的人们》)“这圆片里重叠着无数快乐的图画,憨嬉的图画,寂寞的图画和泛泛无着的图画……”晚晴的绿荫,朝雾的绿荫,繁星下指点着的绿荫,月夜花棚秋千架下的绿荫!”“一会儿要到台上,要说许多话,憨稚的话,激昂的话,恋别的话……何尝是我要说的?”(《往事(一)》)“在课室里听讲的我,在院子里和同学们走着谈着的我,从早到晚和世界周旋的我……”(《我》)这些“A的A、B的B……”结构和“B的A、C的A……”结构,不论是描述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情景,表现他们在紧张的生产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分工协作,还是描写景色,抒发感情,或者是表达时间匆匆逝过的感受,都起到了很强的描述作用,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在这些句子中,相同的结构形式鱼贯而下,很有节奏感,使语言呈现出整齐、均衡的和谐美。
第三,同样的意思如果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反复出现就会使语言显得呆板,为避免语言的单调、呆板,冰心选用同义异形词来避免字面重复,从而调整音律,使语言和谐。如《樱花赞》中写道:“在日本,樱花就是多!山上、水边、街旁、院里,到处都是。”《五月一号》中写道:“各人心中有他的理想国,有他的乌托邦。”在这里,“边”和“旁”、“理想国”和“乌托邦”这两组词各自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由于变换使用,防止了用词的重复,使语句显得整齐中有错综,文句活泼,音律和谐。
第四,冰心散文中还有很多叠音词,“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词语的描绘力,加重文字的抒彩,而且由于声音的重叠,还可以加强语句的音律美”。④在《往事(二)》的第一小节中,作者描写了雪中送朋友的情景,是“郁郁黄昏之中”、“绒绒的雪上”、“轻轻地掩盖了我们去时的踪迹”,接着用“我的心因觉悟而沉沉地浸入悲哀”这一句话道出自己的心情。最后,在对生命的感慨中写道:“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地散到树林子里”、“生命的历史一页一页翻下去,渐渐翻近中页,页页佳妙……”,这一连串的叠音词,自由地书写了真挚感情,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使人觉得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语言的情理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还很富有哲理,并且满蕴着感情,闪烁着睿智的火花。⑤这一美学特征是从描述多方面内容的语言文字中体现出来的。
首先,表现在描写生活和人生的文字里。例如,在《无家乐》中,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语句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她把家庭主妇比喻成蜗牛,把蜗牛的身体比喻成家,在诉说了无家的种种快乐后,笔锋一转,写道:“上帝创造蜗牛的时候,就给它背上一个厚厚的壳”,“一来二去的,它对这厚壳发生了情感。没有这个壳,它虽然暂时得到了一种未经验过的自由,而它心中总觉得反常,不安逸”,家就是这么一个壳,不管这个壳多么厚、多么重,还是要钻进那个壳,这当中隐含着对家的依恋、渴望,启人深思。又如,在《力构小窗随笔・做梦》中,作者用抒情式的语句,阐释了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单调的生活中,梦是个更换;乱离的生活中,梦是个慰安;困苦的生活中,梦是个娱乐;劳瘁的生活中,梦是个休息――梦把人们从桎梏般的现实中释放出来,使他自由,使他在云中翱翔,使他在山峰上奔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写做梦,把梦与生活联系起来,互相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连在一起,从而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又如:“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再寄小读者》)“更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愉悦海中永久的灵魂!”(《往事(一)》)在这两个句子中,“快乐”与“痛苦”、“暂时”与“永久”正反对照,互相映衬,从而使作者思想的火花闪耀得更清楚、更鲜明。
其次,表现在描述爱,尤其是母爱的语句中。冰心认为母亲的爱是最纯洁、最无私的。在《往事(一)》中的第七篇,作者描绘了雷雨中大荷叶遮覆了亭亭玉立的红莲,保护了莲花免遭雨点敲打的景象,文中最后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借助荷叶和红莲,用象征的手法,赞颂了母爱的一片深情。又如在《给日本的女性》中写道:“母亲的爱是慈蔼的,是温柔的,是容忍的,是宽大的;但同时也是最严正的,最强烈的,最抵御的,最富有正义感的!”一连串的“的”字结构,写出了母爱的无比崇高、神秘和伟大。把母爱写得如此美好、如此深刻,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格之美以及人性的崇高和圣洁,从而使母爱得到了升华。
再次,表现在描绘自然美的词句里。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讴歌,是冰心散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大自然中一切壮丽的、纤巧的、优雅的景物都被作家独具匠心地摄入自己的镜头,而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美的描述也是很富有理趣的。在《山中杂记・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里,冰心用对比的手法,把山同海作了个有趣的对照:“海阔天空,山却不能给人这样的感觉;海是蓝色灰色的,含着庄严淡远意味,而山是黄色绿色的,未免浅显小方一些;海是动的、活泼的,而山是静的、呆板的;四周是山,光景就显得臃肿、崎岖、僵冷,而四周是海,则是何等妩媚、遥远而璀璨。”通过对比描写,用山衬海,用山的窄、小气、死板、臃肿来衬托海的广阔、庄严和活泼妩媚,不但使我们联想到美,还使我们联想到丑,丰满感性的语言渗透着理性的光辉。
以上所述,从三个方面领略了冰心散文的语言美。它们为我们学习和运用文学语言提供了范例,同时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美的文学作品必定具有美的语言。
注释:
①汪文顶:《冰心散文的审美价值》,《文学评论》,1997(5)。
②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③刘家鸣:《论冰心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色》,《南开学报》,1991(4)。
④黄伯荣等:《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⑤吴龙:《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冰心散文艺术特色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