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遗憾知乎范文

时间:2023-04-10 21:2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奶奶的遗憾知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奶奶的遗憾知乎

篇1

(这一年,我给妈妈留下了一张画像,画完之后,我却看到了岁月无情的力量。)

“这都十二月底了吗?好快!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啊!”回家路上,好友莺子一句莫名的感叹让我心生同感,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可我总觉得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没留下。

回到家里,晚饭后我走到窗前,对着冰冷的窗户哈一口白气,然后用手在窗玻璃上擦出一块巴掌大的清洁之地,这小块玻璃窗上映出了我的影子。身后有人向我走来,从玻璃上,我看出那是妈妈。

我突发奇想,在这一年行将结束之时,我要为妈妈留下什么。

“妈妈,我为你画张像吧。”

以前学过一阵素描,我搬出尘封已久的画笔白纸,将妈妈安坐在沙发上。拿起画笔装模作样比画半天,才动手作画。

作画时,我只抬了两次头瞅个大概,便继续埋首画画,虽未仔细观察,但我手中的画笔一刻也不曾停。对于这一点我洋洋自得,我自信早已将妈妈的模样刻在心中。她有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微笑的嘴角,脸上没有一粒痘,光洁平滑……我画得一丝不苟,心里得意地想,成品不说十分像,但肯定有八分相似。

画好了,递给妈妈看。看着我的画,妈妈“扑哧”一声笑了,说道:“我哪是这个样子,女儿,你把我画年轻好多哦。”

头顶的灯光柔和地打在妈妈脸上,我端详她许久,又拿过画像一番比较,可就奇怪了,这画怎么一点都不像真人呢。我大为诧异,妈妈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看看我手里的画,“想象中”的妈妈年轻漂亮,没长一丝皱纹,一双手白皙娇嫩;可现实中的妈妈眼角悄悄爬上了鱼尾纹,有厚厚的眼袋,肤泽暗黄……妈妈怎么变了呢?

还不等我发出疑问,妈妈就急忙起身,说要去厨房收拾锅碗。

我转过头,眼神一直尾随忙碌不停的妈妈。我偷偷计时,40分钟内她的身影就没停过。收拾好厨房又去洗一家人换下的臭袜子,等衣物晾到架上又开始为我和奶奶织毛线裤……看着妈妈操劳的身影,和她忙碌后有些凌乱的头发,我才回过味:妈妈的年轻美丽已经一点点消磨在对我的养育之中,消磨在对家人的关怀呵护之中,竟连眼中的神采也悄悄地消逝了。

时间偷走了妈妈的美丽,还给她的却是脸上的褶皱、黄斑,和一双粗糙的手。

我转过头看电视,电影频道在放《唐山大地震》,正好演到这么一幕:女儿方登暌别多年重回家中,看望独自住在大院的军人养父。客厅里,方登拿出一件崭新的羽绒服让父亲穿上,不料羽绒服买大了,穿在父亲身上显得很臃肿。方登不解,用带有遗憾和疑虑的口吻说,爸,我印象中您一直特别高大,袖子怎么会长了呢?

这一刻,我突然对电影里方登的感慨有了共鸣。是的,子女眼中的父亲总是那样高大魁梧,高大到能为家人挡风遮雨,能撑起整个天空;母亲总是那么年轻美丽,似乎永远不会苍老……可没想到,曾经强壮、美丽的父亲母亲有一天也会老去,也会被岁月逐渐压弯了腰,压驼了背。从而,在陪伴我们成长十几年后,现在的他们,与记忆中的那人相比,突然间变得身形“小一号”,模样也不胜从前。

彭秋阳讲述第二个故事:

(这一年,蹩脚理发师给奶奶留下一头乱发,奶奶却乐观地接受了。)

妈妈回到家,一眼看到坐在椅子上剥蒜瓣的奶奶,觉得有点奇怪却又说不上为什么。在屋里转了一圈,妈妈又走到奶奶面前,这才突然发现,以前在屋子里从不戴帽子的奶奶,这回却端端正正戴了一顶圆绒帽,包住大半个脑袋。

这是怎么啦?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屋内暖烘烘的,哪用得着戴帽子呀。

老妈很不解,问:“妈,你不是不喜欢戴帽子吗?”

“这不太冷了吗?你看,外头都下霜了。”奶奶边说边把帽沿又往下扯了扯。

老妈眉头一皱,显然不太相信奶奶的话。我也觉得奇怪,蹑手蹑脚地走到奶奶身后,说时迟那时快,一伸手揭下奶上的帽子。

问题不在那顶帽子上,怪异的是——奶奶的头发。跟之前相比,奶奶的头发短了一大截,后脑勺处明显用剃头推刀推过,露出一片凉飕飕的脖子,还有两处被剪得坑坑洼洼。

我傻眼了,几秒钟后又忍不住笑出声。这发型,不会是奶奶自己剪的吧,比我小时候给自己胡乱捣鼓的发型都差远了。

一问才知,这是奶奶在等着接放学回家的堂妹时,在示范幼儿园旁边的一条小街上剪的。妈妈有点生气,说那纯粹就是坑蒙老年人的钱,必须找那位蹩脚理发师理论一番。

奶奶连忙劝解说,那是小街上一家简陋的理发店,哦,还不能说是店,顶多算个理发摊,因为是露天的。剪的时候连一面对照的镜子都没有,只有剪完了才拿一面小镜给顾客瞅瞅。理发师是一名瘸腿残疾人,她经常路过那条小街,留意过,店子开张没几天,店面冷清没生意。奶奶还说,那人给她剪坏了头发,看得出他自己也很着急,还承诺“太婆,你下次来我决不收钱”。奶奶继续帮他说好话,说瘸子凭手艺讨生活不容易,等以后技术熟练就好了,如果咱们去闹事,可能别人生意会更加做不下去。

听了奶奶的一席话,我和妈妈点头称是。

过了几天,我和奶奶一起再路过那条小街,理发师俨然已和奶奶成为熟人,他热情地和奶奶打招呼,友好地递过一把椅子给等待幼儿园打放学铃的奶奶。可以看出,这露天理发“摊”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篇2

现在的教师,很多都还停留在传、授、解上,学生们却未必愿意接受,总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而要真正做到上有效课、优质课,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绝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还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教改新路,努力使自己转变成为新课标下的新型英语教师。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课标下的新型英语教师呢?

一、正人必须先正己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为人师表,需日三省。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应该时刻不忘为人师表,时刻想着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身为教师,教好书当是首要任务,每天应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检讨,想想自己有没有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有没有遗憾,有没有产生教学灵感,有没有成功感,学生听课的状态怎样,有没有信息反馈给自己,审视自己的言行。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传。”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是最细微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慎其行,谨其言”。教师是一面旗帜,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怎样,自己就得树榜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功底

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钱。常言道:“学无止境。”科学在发展,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变广变深,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除自身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大量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为此,我每年都要订一两份有关的教学杂志,吸收别人的教学方法;每天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还经常和同事交流,吸取先进经验。教师通过多年所学知识的积累、多年教育经验的总结,还有对教材的领悟、课外知识的适当拓展、对西方生活习惯的一定了解等,就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知识面广、有水平,就会受到学生的崇拜和尊重,学生也就会心悦诚服地虚心学习。

三、教书必须育人

英语教师应利用课堂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目前,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就是轻德重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意识到抓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的事,任课老师必须密切配合。事实上,新课标也很重视情感教育。可以结合课文与同学们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多优秀,如果道德沦丧,也将成为社会的罪人。

四、好的课堂设计

农村教学条件差,学生本身的英语底子薄,家长几乎是帮不上忙的,就靠一天一节英语课。结果,悟性高的学生才能真正在那么短的教学时间内基本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般的同学怕是能记得住几个单词就算不错了。这样,教师就得考虑该怎样上好每堂课,怎样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首先要做到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愉快的消化所学知识。没有多媒体,可以自己设计动漫,也可用表演方式。学生就是文中的人物,自己身临其境,印象也就深刻。其次,要动脑筋把这一单元的内容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与学生们的生活关联起来。

五、与家长配合教育

农村孩子大都是留守学生,爷爷奶奶有些溺爱,加上文化水平有限,根本管理不好孙子孙女。因此,首先得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对于父母一方在家的孩子,要多作家访,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这样,同学们也都知道,家长随时跟科任老师也保持着联系。

六、充分发挥和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

前苏联苏霍姆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的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智慧带来疲劳。”英语是语言科学,多说多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农村孩子家里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家长能够把26个字母背完就算不错了。所以,只能充分利用课堂,要孩子们敢开口。首先要从班干部下手:听写单词、抽背课文、教读课文,可以分别交给几个科代表;改听写作业可以交给8个小组长,这样尽可能多地启用班干部,就多给了孩子们锻炼的机会,会更加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

七、适时转化后进生

篇3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的甜蜜。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只有拥有信念,才会拥有无限的好运气。让我们一起扬起信念的风帆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供大家学习。

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1“夸父追日”的故事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我想对于这件事一定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最为集中的莫过于以下2种了:

一。他真傻,明知追不到,又何必如此费力,真是何苦来哉啊?!

二。他真棒,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信念,他是人类的楷模。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而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我与许多人一样认为他是个英雄,为生命,为目标,为信念而牺牲的英雄,即便,最终他没有追上太阳,可是他努力的过程,他所流下的汗水,他所踏过的足迹都深深地印刻在世人的心中。这是一段不朽的神话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都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著作,那可是无价可比的精神食粮啊!!每一词,每一句都无不透露着诗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即使被贬官,却依旧洒脱的呼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等的傲骨。他为了他的信念而抗拒强权,成了一代豪客。为了追求,为了信念,物质又算得了什么?功名利禄又值几个臭钱?至少,我的心灵不会寂寞,我的精神是充实的,丰盈的。因为我拥有了我的信念。有人会问:“信念是什么??”是啊!!信念是什么呢??

“信念是牺牲,是永恒的坚持”。尝遍百草的李时珍在田野里执着的回答。

“信念是勇气,是与困难搏斗的坚强毅力”。简爱在荒芜人烟的沼泽地上如是说。

“信念是永不放弃,是执着的追求”。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

其实信念很简单,它从不奢求你太多,它不要金钱,不要名誉,要的只是你的关注,你的坚持不懈。

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父亲--苏洵从27岁时才开始刻苦读书,最后依然挤身于“唐宋家”的行列,凭的是什么??是信念,是必胜的信念。

当运动员在比赛中,挥洒着汗水的时候,他们的心中念叨的是什么?是“我要夺冠”的信念。当消防员在大火中穿梭时,他们心中有的不是恐惧而是“一定要控制火势,拯救更多的生命”的坚强信念。。。

是啊!!信念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它能为我们的心支撑起一整片天空!!

信念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念就等于放弃成功。让我们高举信念之灯照亮成功的征程吧!!

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2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种子之所以能茁壮成长,除了它有春雨的滋润,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而哥伦布之所以能发现新大陆,除了他有冒险精神之外,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历史上第一位州长,他出生在纽约最声名狼藉的地方,那里的学生从小打架、逃学、偷窃甚至吸毒,很少有人从事比较从事体面的工作。然而罗杰·罗尔斯却打破了这个惯例。

1961年,皮尔·保罗被应聘到这里来当董事兼校长,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比外面“迷惘的一代”更无知,他们上课不与老师配合、逃学、旷课甚至砸烂教室的桌椅,他为了改变这所学校的现状,竟然与孩子们玩了个游戏——看手相。当轮到罗杰罗尔斯时,他将他的手胆怯的伸了出来,保罗大吃一惊,说:“看你这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长大以后一定可以当上美国纽约州的州长。”当听到这番话时,罗杰·罗尔斯惊呆了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说过他可以当他们镇上的船长,可没想到皮尔·保罗校长竟对他说它可以当上纽约州的州长。

此后,他便不再逃学,也就是从那天起,他改变了。他以州长的身份约束自己,他不说谩骂,侮辱人格的脏话,他不再逃学,旷课,他不再使自己的鞋子上沾满泥土,他不再使自己看起来肮脏不堪,而是每天都换洗干净的衣服,他不再和那些人打架、玩,她只是安静的坐在座位上作业,几十年后,他果真如校长所言:成了美国纽约州的第一位黑人州长。

有一次他开记者招待会,有记者问他:“他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并没有谈起自己的奋斗史,而是说了一句话:“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信念——成为纽约州的州长。

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一个信念时,他便为之付出行动,并且坚持不懈的奋斗,一个人心中有信念,就会把它转化为目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定要把握住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把大目标转化为小目标,这样你的生活不仅会充实,而且你的目标也会实现。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人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谓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就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3人,一个高级而聪慧的生命,他究竟是靠什么来维持那永不停歇的步伐呢?是信念,信念是机器的燃料,给机器带来动力;信念是那美丽自由的天空,赋予了鸟儿们想冲破天空的渴望;信念是生物体中的ATP,给生物的生命活动带来能量。

信念可以铸造奇迹,使人绝处逢生,信念也可以说是人的第二生命。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个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的跋涉。头顶骄阳似火,探险队队员们口干舌燥。但他们的水再就喝光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的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队长。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支手举了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差点忘了,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这片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那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手中传递,原先那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走出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拎开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也会变成清冽的泉水。”

信念是生命的支柱,没有信念就好比没有灵魂的人,只是有一个空壳,毫无价值。

当爱迪生还在研究室里试验各种灯丝的熔点,在成千上万种灯丝中,足以令每一位科学家失去耐心和信心,为什么他能坚持呢?是因为一种照亮黑暗,获得光明的信念催促着他,给他信心。

信念可谓是人的动力,人拥有信念,可以实现梦想,铸造奇迹;信念也是能量,人拥有信念,可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充满能量。信念是那复杂的森林,给人以神秘感,又引来你的好奇。

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4心中的信念,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在你疲惫时,不停地给你补充着能量,让你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

题记

我呆呆地看着化妆镜前容光焕发的自己,额头的冷汗从侧脸划过,一滴一滴地打在我的手背上,余光里,后台匆忙的人群像按下快进键一般掠过,而我,则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等待着

多希望那一刻时间能够冻结。脑海中不停地回放着我为了这次的舞蹈比赛拼命练习的身影,身上因练习过度而留下的腰伤还未痊愈,耳畔回响着妈妈和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和叮咛。突然,舞台上传来了报幕的声音,一位工作人员急急忙忙跑到我面前,催促我上台,我愣了几秒,心里如下了死誓一般,缓缓走上前去。

台上的灯光十分刺眼,台下拥挤的观众席时不时传来议论和刺耳的笑声,我紧张极了,手紧紧地攥成一团,在用微颤的声音做完自我介绍后,我闭上了眼睛,等待音乐的响起。

当熟悉的旋律传来时,我幻想自己在舞蹈教室中,身体随着音乐开始慢慢伸展,脚步踏着节奏的鼓点,也愈发变得轻盈起来,在音乐的浸润中,我仿佛置身于世外但,就在我为自己的精彩表现而默默自豪时,腰部突然撕裂般地疼起来,此时音乐还没有结束,我捂着伤口,全身蜷缩在地上,大脑中一片空白。

当疼痛逐渐散去,我的脑海中不停回放着老师为了我拼命操劳的身影,隐约中,我仿佛听到了台下妈妈鼓励的呐喊声,我的信念被一激而起,我凭借这股无形的力量,缓缓把自己从地上撑了起来,拿起地上的话筒,对着台下的评委请求道:“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出乎我意料的是,音乐再一次想起,我喜极而泣,忍着疼痛,又一次卖力地跳了起来。直至音乐结束,我伴随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下了台。

虽然我并没有在那一次舞蹈比赛中拿到奖项,也因为那次腰伤再也没能站上舞台,但我虽败犹荣,因为我知道,是我心中的信念让我战胜了无情的病魔,让我在舞台上不留遗憾,大放异彩。我要感谢这不朽的信念,它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更是我与挫折战斗时制胜的魔杖!

中学生初三作文理想与信念600字5宇宙很大然而地球很小,被封锁在教科书中的我们,文字浅阅读的时代,我们不在乎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不懂的东西查看一下资料就信手拈来,其实从没有认真思考,我们漠视了世界,好奇心在惨烈的人生竞技中被扼杀,在奔忙的时间河流中,我们又有多久没看看这个世界了?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年龄的增长,我们变得墨守成规,变得世俗,然而又让我,崇拜了冒险精神。

这一本书,讲了年轻的地质学家特雷弗和侄子肖恩去冰岛调研,在哪儿遇见了科学家之女汉娜。她们到了地球深处,看到了食人鱼、萤火鸟、恐龙等已不复存在的生物,他们越来越接近地心,一百多摄氏度的热量也在不停的威胁着他们,未知的探险,他们从来没有恐惧。他们发现地心上方的出口是在移动的,大雨、大海、熔岩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其中还有惊险的“过山车”,最后火山爆发的场景,都让我大开了眼界。

主角们所追求的秘密,是地球中的奥秘,他们勇敢地去追逐了那一场冒险。在冒险的途中,他们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其中有一次,肖恩拉着帆被风吹走了,掉在了一个不认识的悬崖,他却坚持找着出口,为此,特雷弗十分内疚,对安娜说:“你可以回去。”便出发去找肖恩了,因为两个人的坚持,叔侄俩终于回到了一起。

随后他们遇见恐龙,要想办法逃离,又遇见了汉娜,她找了一个奇怪的船,带着他们逃过了一劫,也因为三个人的坚持,他们在危险中生存了下来。记得当时汉娜有一句话融化了我的心,她说:“想赶我走,你还要加把劲。”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代价是生命。我想如果我是其中一人,一定早早就崩溃放弃了吧,亦或是说,永远也不会去想到要冒险。

然而,汉娜的出现,也让我颠覆了我对女汉子的形象。汉娜,美丽大方,虽然是女孩,但做起事来比男主要冷静的多,心思也非常缜密,她一副大姐大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拥有着伟大的冒险精神,有着超乎常人的巨大勇气,略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坚定的信念。

对于地形这件事,科学家已经证明地球上并没有,地球的'内部是空心的。

篇4

人说写作就是文字的游戏,然而游戏真的有太多的玩法,写作教学起码应该让孩子觉得文字真的很好玩!

语言文字是工具,这是早就被认同的,但不知何时,它竟然成了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所要寻找的终结对象。甚至忘却了我们最为本真的交流目标――人的情与感。阅读也罢,写作也好,情感才是我们最终寻求的对象,而不是文字。文字是什么?文字只是传承情感的工具而已。一如美术老师引导孩子用色彩和形态传承情感,色彩和形态背后的情感才是目标;一如音乐老师引导孩子用节奏和旋律表达情感,节奏和旋律蕴含的情感才是目标;写作也是一样的艺术行为,文字只是艺术呈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是写作必须拥有的形式,但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因为一切教育行为的终结指向都应该是人!

普通意义的写作教学不是作家培训班,一如美术课可以发现画家但不是画家培训班,音乐课可以发现音乐家但不是音乐家培训班一样。写作课重点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文字表达情感,更不能忘记让孩子们拥有欣赏文字的情趣,这里的欣赏文字不能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意义上课文或范文的阅读与欣赏。这里所欣赏的文字应该是切己的,与自己的呼吸相关的融入自己情感与体温的文字。

有人问:我们为何要教写作?我如是回答:为了参与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不用完成我的作业,不用为我争光,更不用帮我去考试。我只要这一个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课堂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文章不是教出来的,但必须“教”

但凡喜欢写点文章的人都知道,写得最好的文章肯定不是某个人教出来的。所以有了作文不用教的观点。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文笔流畅而有个性,完全出乎我们所谓的教学设计者之意料。我就亲耳听过管建刚老师在评价一位孩子时说:“孩子,你的才情不是我本节课教学的成果!”此话绝非谦辞,而是一种极为清醒客观的评价。但面对大多数孩子,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素养的写作能力,必然是需要指引和训练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教”确实是讲究度和法的。

“教”在幸福的策划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有一个综合实践安排《说名道姓》,对于这个内容我做了前后近两个月的写作系列训练,在得到去杭州执教作文课的通知时,我想以此作为写作主题,一来程序上得心应手,二来课堂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坚信孩子们会有无限的写作内容和创意可以呈现。所以在向东城学校501班的凌老师取得班级同学姓名之后,开始了针对性的研究备课,班级学生的姓名不仅在姓氏上很有说头,在其取名中也凸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一度让我兴奋不已!而就在我准备赴杭的前一周,和孩子们聊起了这件事,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向往:一来,我所去的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杭州,他们只是在课本、电视、网络这些间接信息中有所了解;二来,对方也是五年级,同龄同届的感觉很是亲近;三来,他们特别好奇于我会与别的学生上一节怎样的作文课。

看着他们不停地询问和建议,我顿生一意:何不借此满足孩子们的这份好奇?何不借文字来满足孩子们的这份交流的渴望?于是我彻底放弃了原有的备课,投入到这个交流活动中来。而主题则是一个陈旧得不能再陈旧的话题――《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射阳的就叫《寄往天堂之城的信》,杭州的就叫《寄往后羿故乡的信》。程序上的设计简洁而明了:

一、公布东城学校收信人的名单,每个人初定一到三名写信对象。

二、将自己准备书写内容的提纲公布,以先后的顺序来获取挑选写信对象的顺序,一一对应登记,确保东城每位同学都有收信的机会。因为人数上的差异,允许两人同时写给一个人。

三、准备一份世间独一无二的信笺:印有写信人的照片。(附图片)

四、各自写信,分别封入信封。

五、由我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将信带给东城学校501班的同学。

六、带回东城学校501班同学们的回信(此项任务留给了邮局)。

回顾一下,除了往返于射阳与杭州,我真的没有什么实际事情可做了。有的只是和孩子们一样的兴奋:这将是一次怎样的写作?虽然以前也有过联谊性的书信来往,但从来没有两边都由我来见证,这对我不是一种特殊的幸福吗?

“教”在因势的利导

因为这次书信来往是他们自己提出的,所以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于我的诸多“刁难”都给予高度的配合:对杭州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最能体现家乡与学校特色的讨论、班级的趣闻趣事、自己所有的学习和生活、书写的工整等等,整整一个星期,系列的事务在紧张而有序地完成着,有的孩子已经到了每天都写近千字的日记。这一切为的就是拥有一份与远方一位陌生人的对话机会。即使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此充满期望的日子是非常甜蜜的,那节作文课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重要。全班没有一个孩子不动笔的,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次作文课的意义。

因为书信给孩子们的写作空间是无限的,所以一切皆可入文的自由带来了“肆意”的快乐――写信就可以如此任性!

我选你(高梦杭)是因为你可能是一位女生,而且你的名字也很有趣,同学们听到你的名字时异口同声地说:“高高兴兴做梦上杭州”,别介意,我们只是开个玩笑。你爹妈给你起这个名字可能希望你的生活像梦想的一样美好吧。“杭”可能是你出生在杭州吧,那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柏成盈

我们班级人太多,所以每个人的地方就少得可怜,连一平方米都达不到的,整个教室简直就像个大马蜂窝,挤挤挤,嗡嗡嗡!所以每到放假,我都会爬到奶奶家屋后的大树上去,在那大树杈中间美美地睡上一觉。对了,你会爬树吗?我可是被朋友们称为“猴子王”的爬树冠军呢!

――王 宇

――杨浩楠

真诚是成功交流的最大保证,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是最为纯真的,连批评也不拐弯的。读读回应就能体会到了:

我接到两封信,异常的兴奋,像快要饿死的狼看到两匹马,哦,不,是两只鲜美的羔羊。不过,张昊,我很不喜欢你的信,因为你的第一段干巴巴的。请问人数多有啥用?学校好看有啥用?请你下次再来信时写写。我们杭州很美,你们愿意来吗?来的话咱们可以去“明珠”望望,那里风景如画;到DD城玩玩,体验一把工作的感觉;也可以来我家过个夜,玩游戏、喝茶水,说话闲聊…… ――蒋贵森

激起渴望倾诉之情

最好的激发莫过于孩子们之间的互相激发,读读他们来往中的语言就能感受到任何方法在此都是多余的:

去信:你的名字很好玩,跟你开个玩笑吧:“胡味传到万里之外。请打一人名。”不会真被气急了吧?也许你会很大方地平静面对的。当然,你也可以拿我的名字开个玩笑的,其中也有奇奇怪怪的解释呢。我班的那些家伙们,经常拆我名字的。你就自己找着玩儿吧。我肯定不生气。

――黄玉坤

回信:我是胡xx,在……(家庭住址),我喜欢打篮球(随信所附的就是打篮球的照片),画画,游泳,打乒乓球。不喜欢写作文、吃蔬菜和背英语单词。我的英语不及格。(这是爱国的精神!)学校的老师有的特凶,有些挺好。我们的凌老师她有一个毛病:我们欠她的她记着,她欠我们的事总会忘记。……我觉得你名字中的一个字很奇怪,就是“坤”!我这是第二次写信,第一次写信是写给甘肃小朋友的。唉,他们真抠门儿!我们寄信给他(她)们,他(她)们一封信都不给我们寄过来。用上俗语来:“大人不计小人过。”但是我没有寄给你们,你们倒寄给我(哭),谢谢!我希望和你做朋友,我的……

也想和你交朋友的人:胡XX

这就是那个在上课之初表明自己不想写作文的孩子。即使在当时的课堂我也没有唤醒他写作的欲望,我只是做了一个了解而已。恰恰是送到他手中的信,那信上的文字唤醒了他倾诉的情感。我们从这样的一封信中读到了许多倾诉的点:对自己的评价,评价中调侃的辩解;对朋友名字的关注,相信他会或深或浅地研究一下那个“坤”字的;对世间交往的感慨和评说,括号里“她”的添加,“哭”的注释。就连那最后的署名,你不觉得透露着一股知名不具的潇洒吗?这样的信,在他那里抹去了“作文”的不快,而拥有了“作为”的幸福。

(孩子看到回信时的欢腾)

激励持久写作之志

孩子的热情很容易被点燃,也极易消失。如果没有后续的工作,这样的写信也就只有一个来回而已,然而给予恰当的激励,即使书信的形式中止了,但联系的方式还会继续,写作的趣味会得以延伸,甚至成为日后某一天的写作资源,这都是作为写作教学的成功所在。杭州东城的回信带来的不只是教室内的欢腾,更有延续的写作热情。请看射阳的后续(摘自孩子们的日记):

老师开始发信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我不得不用手按着它。只见老师手中的信一层一层地变少,我的希望也越来越小……只有最后一封了――什么?竟然是我的!真是“雨过天晴”!我赶紧拿过信,小心地打开信:谭昕茹同学非常漂亮!高兴的不只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人肯对我说她的想法……

我发现和他挺投缘的,因为他不喜欢英语,我也是。总之说来,他这个人还挺有趣的,虽然我猜他成绩不是太好,但我还是很喜欢他。

回信来了!老师依次报着收信人的名字,越往后我就越紧张,甚至越伤心:如果没有我的怎么办?如果没有我的怎么办?

终于报到了我的名字,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蹦到讲台前拿回了信,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原来,写信是这么有趣呀!

这一天,终于看到回信了!心里又是忐忑又是激动,一直在担心没有回信!

做完早操后,今天的晨会就是收回信。终于盼到了这个时刻!

就在我快失望的时候,我得到了回信!

和同学们一样,我打开回信并没有看到照片,心想:真是亏大了!我不知道她的模样。可读了她的自我介绍,我明白了她为什么不愿意留照片。

哈哈,我太高兴了!因为俞阳和我是同一性别的!

可是,我差点因为俞阳回给我的信而被陈欣伟追杀。为什么呢?因为我和他是寄给同一个人的。我得到了回信,而他没有,所以要“追杀”我。俞阳竟然不知道什么叫“滚铁环”!我真的该回信给她,详细地告诉她什么叫滚铁环以及具体的玩法,要不要再拍张照片呢!另外我也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她,我没有电脑,没有QQ,更谈不上有QQ号了。唉!

人生是五味的,有人幸福有人甜,也有人苦闷有人烦。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收到了回信。他们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只能眼巴巴地看别人读信。我在安慰自己:可能人家还没写好吧。可能星期一就能寄来了吧。可是现在还是好失望。因为看同学们开心地读自己的信,我却收不到自己盼望的信。看来,我以后得选对写信的人,当然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了。

平时作业都很难按时完成的路文杰,这次终于在日记中憋不住了:

没回给我们,有可能他非常聪明,看我们写的不好,所以没回信。我们班的人说:下个星期还会有信来。我非常希望吴灏给我们来信。不回给我可以回给杜德祁,不回给杜德祁就回给我,我非常希望,会给我们两个人一起来信。

也许这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关注的。然而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的!这段话,我没有修改任何一个字,除了“期”写成了“斯”,他竟然如此流畅而准确的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下面的文字来自孩子在一次题为《难忘的……》作文中所写的内容:

星期五,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来了!我们寄给杭师大东城学校501班的信,今天就可以得到回信了。好激动啊!可是,今天一整个上午我都没有收到回信,难道她不愿意回信吗?难道我写的信不够好?难道有人把信给弄丢了?

我看着有信的同学那一张张笑脸,忙埋下脸安抚自己:没信就没信呗!

……

“戴佳,你收到信了吗?反正我没收到。”戴佳说:“我也没有收到。”正在失望的时候,周老师过来了,看她手里有一堆信,心里想:这里应该有我的了吧!可没想到,还是没有我的。我难过极了,戴佳说:“别这样了,我不是也没收到嘛!”“反正我以后再也不写信了!”“我也是!”

伤心,你快快走开吧!

这样的一段文字,并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为自己“疗伤”!――这恰恰是文字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功能!这也是我们教学行为中常常忽视的!我们更多地认为文字是一个外向的呈现,其实更有一种向内的行为:可能是剖析,可能是抚慰,可能只是一段自说自话!这其实更接近于写作的真意!

文字无法完全承载,但必须“写”

任何一种艺术行为都是无法将创造者其原本的意图100%地表达出来的,也正因此,任何一种艺术的欣赏都拥有了大于艺术本身的内涵。这就艺术永恒的魅力所在。写作亦然!“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第三学段关于习作的一个基本认识。“写”的前提是已经有了“被写”的存在。那么那些“被写”者究竟是些什么?

写,是一种剖析

普遍认为写作是一种倾诉的外向行为,然而真正的写作首先是一种自我剖析的行为,它是一种走向作者内心深处的探寻,探寻那里所蕴藏的宝藏,去挖掘与采撷,去挑选去打磨。

我这个人吧!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人缘好,因为我是一个爱行侠仗义的“女杰”。缺点是脾气差,以前经常有人劝我改脾气的,可从未成功过。有一次因为我和妈妈赌气,差点离家出走。可回头想想还是自己的过错。

――射阳:季 豪

虽然你说我们的学校很干净漂亮,但你不知道,其实在学校吃过午饭后还是有值日生将饭盆、菜桶从楼上抬下来,总是难免掉下一些饭菜,虽是撒在地上的,但这可就麻烦了打扫卫生的阿姨了呢! ――杭州:单童绯

虽然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然而人最感兴趣的永远是自己,常常剖析的也是自己。有相对于别人的自己,也有相对于其他群体的集体剖析。这些都是一种自觉行为,而非命题之作,所以文字在此时,不是在完成作业,而是一把精致而灵巧的手术刀,它甚至会随着这样的剖析品质而成长。

写,是一种移置

语文写作之“写”与美术写生之“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写生之写更好地保留了“写”字本意:移置。虽然移置的手法不同,但移置的对象却是相同的:人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欢乐的、丑陋的、痛苦的都在可“移置”之列:

紫荆和樱桃都长了花苞,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紫荆的花苞有一点像指甲,纤巧而浓郁;而樱桃的花苞则有点像小灯笼,轻巧而透明。

――射阳:张 敏

我们学校的风景如诗如画。最美的要数那中心花园了!那里有清澈的喷泉,时不时地会发出“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还有美丽的花朵,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勤劳的蜜蜂常常去采集甜甜的花蜜。只要你在那儿待上一小会儿,就会感到心旷神怡! ――杭州:赵文婷

我们的凌老师特别漂亮、温柔,有一头长长的不是很卷的头发。她每天穿的衣服都不一样,她走路时高跟鞋在地上也只发出轻轻的“叮叮”声,有时甚至都没声音。你们的老师我可真是无语了。像个小孩子一样调皮,她说你们会想办法整她呀!给我们上课时,故意把最后一个同学的信不拿出来,还说把包送给那个同学让她找,最后确实找到了,竟然有三封信!害得那同学哭笑不得。你们老师演得可真像! ――杭州:谭昕茹

写,是一种呼吸

人类创造文字本就不是为了完成“作业”的,而是创造一种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也许呼吸的方式不同,只有会呼吸的文字才是鲜活而美丽的。在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时候,有一种人际间的呼吸;在阅读、在记载的时候,有一种穿越时代的呼吸;在有了倾诉和倾听对象的时候,有一种超越空间的呼吸!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每周放假回家,爷爷奶奶都会把我抱得紧紧的,好像十年没见了似的!爷爷奶奶家的梨园可美了,树上长出来的梨子特别好吃,我可以自己到林子里挑我最喜欢的来吃。 ――射阳:华 恒

我喜欢看的书多为史书,略读一些兵书。我读书的史书有《明朝那些事儿》一至六部。《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国榷》《中华上下五千年》,读过的兵书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只要再读一读《吴子兵法》,三大兵书就over了。周老师在教我们学《论语》,我又特别想读诸子百家的书了。如果你们有人到我们班来做客,那我们定然如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书让我谨记了这样三句话,我想与你分享:其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意为:别人因为不知情而冒犯了你,你不要生气,我就是君子之为吗?其二,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其意为:君子要先做事,事情成了再说明,类似于这句话的还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其三,谨记仁者之为,莫记小人之为。其意即要心中有他人,自己切莫成为小人。我觉得这三句话对人来说很重要,所以也将它们送给你。 ――射阳:陈 希

下面是一对来往书信中的片段:

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一起去了陈洋综合实践基地玩了三天两夜,那里太好玩儿了。不只是项目多哦,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远离爸爸妈妈,住在宿舍里。有一晚,宿舍里出现了一只壁虎,所有的同学都害怕得尖叫起来,就连我这个素以胆大著称的人也害怕了。很快惊动了老师,我们的周老师走过来,只是问:“你们如此大的动静,是壁虎怕了你们,还是你们怕壁虎呀?”我们虽然觉得壁虎也够可怜的,但还是怕得要命。念叨说:“应该是我们怕!” ――射阳:秦 沐

秦沐同学,我可不是和董宇帆一样,我和他只是姓名相似而已。我长得又瘦又矮,身高只有1米37,体重58斤,力气特别小。我特别羡慕你们能三天两夜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学校的春游、秋游,只能玩四个小时就得回去了。可你们竟然能在那里玩三天两夜,真是不可思议!我想你说到的壁虎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你们不大声说话吓走它,那还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的,把壁虎解剖解剖呢! ――杭州:钱雨帆

从信中不难看出这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孩子,若是在同一个班级,他们未必会去真正对话。但这样的一次活动让他们“相遇”了,这样的写作也许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小水珠而已,我的教学目标不是要他们互相标榜自己的一切,也不是表达某种羡慕嫉妒恨,而是成为他们精神成长所必要的点滴营养,是他们运用母语去寻求自我的归属感和家园感,对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发现及认同。文字在此,真的不是用来完成作业的,而是一把开启人之精神世界的钥匙。

写,是一种创造

用文字创造一个此时此境的世界,就是此刻的写作目标。文字的运用过程,会使人性本身进入一种自然的启蒙和觉悟状态。

奉天呈运,老师召曰:“盼回信!”

我们班差的同学慢慢进步。可我却被绳索吊在了半空中,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停停停,此段给打上马赛克吧!

这是东城一个叫俞郑凯的回信,看这样的语言自成一种风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驾驭文字的一套办法,尊重他们的禀赋,允许他们的不拘一格,也就能读到他们自由的心灵之声。

我最喜欢看《少女的红发卡》《我要做好孩子》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可谓是百看不厌。因为每看一遍我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越来越深刻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我妈妈不这样认为,她觉得看过了就没有必要再看了,再看些别的书。我知道她是担心《少女的红发卡》里那些男生女生的爱情故事。不过我会理直气壮地对她说:“这些可都是市县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里的,考试时会考到的。你不想我拿高分吗?”她听了这话也就拿我没办法了。 ――射阳:成金铭

你憋气过没有?你憋气最短和最长的纪录是多少?我喜欢练习憋气。最短也有40秒,最长时间是52妙,还不到一分钟呢。要不我们一起来练习,每天都记录下来,一年后看看谁最有长进吧? ――射阳:张 昊

无论是交流秘笈,还是交往策略,是不是都极具创造力?写,是必须的。许多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就来自于这种“写”的痛苦,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地想到: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愿意持之以恒地写作的,一如这个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作家一样。但作为语文老师能让他们于“写”中获取一种文字所带来的快乐,欣赏与自己相关的文字,感受写的过程中的感悟和憧憬,显然比完成一次写作任务更有深远的价值。

(孩子们认真回信的情景)

情感难以自由掌控,但必须“真”

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一种自由状态下的本真倾诉!

当我背着满满一袋信的邮包出现在东城学校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在一个月前,他们在凌老师的组织下给甘肃的一所学校寄了信,他们正苦苦地盼望得到甘肃小朋友们的回信。因为之前没有和凌老师及孩子们交流,所以对此没有任何准备。然而,正是这份意外,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射阳小朋友等待回信的心境。

东城的孩子有写信的经验,却没有收信和回信的经历。这正是我在课堂需要利用的资源。于是我省略了诸多关于写信事项的交流环节,在课堂上只做了两件事:

一、强化了读信看信的过程――这正是他们所没有的。意外,是最易激发真情流露的,第一个收到信的如何自豪不必说,而一双双紧锁我邮包的眼睛所放出的光芒足以点亮课堂。每个拿到信的孩子都兴奋不已,更别说一下子得到两封的了。最后剩下的一位,看着停止发信的我,满脸失望。当我表示要将邮包送给她做纪念时,她几乎要哭了。而当她打开包竟然得到了全班最高奖赏:三封来信。她又是那样的手足无措!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仅仅为了那些文字吗?当然不是!

二、引导他们认识到回信的意义所在――从自身的感受切入,体会盼信人的期待。让他们自然地担负起了一种文字的责任――情感的交流。如果没有他们往甘肃写信的经历,对回信的价值我是免不了一番动员的,而在现场,我只是问一句:“大家打算回信吗?”

“回――”异口同声。忽然有人说:“不回还叫人嘛!”其中的意味自不必说,而我也相信日后他们收到甘肃小朋友回信时,将会怎样的珍惜也是可想而知的。有收到两封三封信的孩子甚至准备每封都回,她说:“因为我得到的幸福是他们的三倍,所以我就应该付出更多。”没有人进行思想教育,孩子却成为如此有哲思的人。至于怎么回,那真不是重要的了,也不必我再参与的了。

自由袒露的天真

“本尊最讨厌、最恨的人是xxx,因为他和我们玩的时候,总是他最先引起冲突,谁都不大喜欢和他一起玩。可是他偏偏是我的朋友,不是吗?”――如此无奈中的宽容,是属于孩子的天真才有的。当然趣事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

班级里每个人的名字都很有趣。唐成的名字总是被李锦源叫成“盛汤”,原来他将“唐成”两个字反复连贯地叫,“唐成唐成唐成唐成唐”结果就会出现“成唐”――“盛汤”。袁李绰号是“圆里”,杜德琦的绰号是“肚脐”,把他们的绰号结合起来就成了“圆肚脐里”!而我则经常被他们叫着“梧桐树”! ――吴 彤

我想请问你:你们的老师有没有讲和课本上无关的知识呢?我们的老师周晓霞会在每天的早读课和中午的阅读时间给我们讲一些课本里没有的东西。这学期,她在给我们讲《论语》呢!开始我说给爸妈听,他们都说太难了。没想到周老师讲的可好玩儿了。一共20章,我们现在已经学到第7章了,因为她讲得幽默有趣,还有别的老师把自己的小孩子悄悄插到我们班来听《论语》课呢!

――刘景文

用心回应的本真

儿童之间的文字是有密码的,密码就是“真”!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用我平凡的双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一棵健壮的小树苗。因此我会用心奋斗。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做好每一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老师让我们每人选择写信的对象,我选择你是因为你和我特别有缘,名字中都有一个“童”字。“童”表示像孩子一样天真活泼。我喜欢与活泼的人玩,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就像金波爷爷那样永远不老。我直觉认定你是一个活泼的人。 ――杨 童

“我的朋友有:周玲洁――‘暴力女’,汪琳瑶――活泼聪明,可我给她取名为‘神经病’。她却说我是‘梅超疯’――只是因为头发很多而已。陆于菲――文静的乖乖女。赵文婷――也是‘暴力女’一枚,不过没周玲洁厉害。”

――俞 阳

随性而为的率真

“我的同桌是个发呆王,叫XXX。他是一个上课玩,下课写,考试睡觉的小男生。他有无数外号:失败大师、发呆大师、老二……我的朋友是全班女生,大家都愿意和我玩。我有一个死对头,是个小白脸,叫XX。”

这样的文字也只有在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中才会口无遮拦,率真流露。

“阳阳”本名杨子杰,因为“杨杨”而得名。“杨”字没有“阳”字亮,所以称其为“阳”。他可是班级十大才子前三名。可见其聪!(不谦虚地说明一下,我也在前三之列)他人长得瘦不拉叽,却自诩帅气,待人言语尖酸刻薄,尤其是对男生(老师在时会稍有收敛)。他是我的仇敌(不是情敌),每每考试,即为对手。可吾辈实不争气,次次会以一二分败北于他。

如此写意,是不是只有孩子才这般坦然!

描情写意的纯真

幼稚,在成人眼中是一种可笑,而当其进入文字编程之后,则是回忆的歌!

我叫董杭,今年十二岁。星座是双鱼座。血型不详(我真担心哪天我被一辆大卡车撞了,急需输血,因找不到血型相配的血液而命归黄泉)。我最向往的地方是宇宙深渊。最渴望的梦想是成为“宇宙史“上最著名的机甲发明家。最崇拜的偶像是中央二套的主持人黄西,因为我曾有和他小时候一样的错觉:1.小时候认为画家很穷,因为他们买不起相机才学画;2.以为电视剧里死人都是真死,所以觉得演员特可怜。

篇5

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人以自己的行动站在了青春的最前沿,或许成长经历有所不同,或许教育背景有所不同,或许工作职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他们用汗水、用智慧、用信仰渲染青年人的先锋底色。

2011年5月4日,、全国青联授予25名青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这其中,有大学期间连续四年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义务支教,大学毕业后放弃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赴贵州省龙里县城开始为期一年支教工作的中国青年志愿者郎坤;有主动申请到紧邻“麻风病村”的紫云县水塘镇大关教学点,成为几十个孩子唯一的教师,与来自“麻风病村”的孩子同吃同住的代课教师孙正勇;有从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中不慎发生意外,导致截瘫,而后凭借顽强毅力重返舞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刘岩。

此外,王冬新、张广秀、马金永、王钦峰……这些名字注定书写在我们的记忆中,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青年人在不同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

她是志愿者中的典范

――她为农民工子弟扛起别样的天空

“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我就觉得挺快乐挺幸福的。”――郎坤

武汉市江汉区高家台菜市场的屋顶,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最普通不过的地方,似乎很难把这里和孩子们的教室联想到一起。但是,这里就是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因为学校在市内找不到价格低廉的教学场地,就把这家菜市场的二楼作为教室。全校6个年级10个班的孩子都挤在这里上课,楼顶的一个平台被改造成“空中操场”:孩子们每天在上面升旗, “屋顶小学”由此而来。

6年前,刚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的郎坤偶然间看到了“屋顶小学”的照片。这个善良的女孩被震撼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在繁华的城市里居然还有这样的角落,还有这样的学生,我不知道我能为他们做多少,但是我必须去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尤其是当我第一次走进那里,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虽然在去“屋顶小学”之前,郎坤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学校真实地步入眼帘,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她的眼睛湿润了。

“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退休老教师或是民办学校的老师,只教授文科课程。虽然学校有一台木琴,但是没有人会用,所以学生们从来就没上过音乐课。”回忆起与“屋顶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郎坤的脸上有些酸楚。“我当时就想带领班里的团支部委员和学校的志愿者,对那里开展长期帮扶,每周去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或许是担心郎坤只是一时兴起,或许是怕这样短暂的教学让孩子们兴奋之后是长久的失望,或许还有别的担心……“屋顶小学”的校长委婉的拒绝了郎坤的建议。

为了让校长相信自己,郎坤奔波于大学和“屋顶小学”之间,一次次跟校长沟通,第17次的时候,看着这个外表柔弱,却意志坚定的姑娘,校长“投降”了,她相信这个女孩会给自己,会给老师们,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和力量。

获得校长许可之后,郎坤开始在武汉理工大学招募志愿者,为了建立一支20人的教师团队,郎坤通过网站发帖、在学校发传单进行招募,但是都是以个人名义发起的私下传播,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害怕得不到信任和支持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帖子发出过后没有多久,她收到了200多人的报名,这让她大受鼓舞:看来和自己有一样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

虽然报名的人很多,但是郎坤需要的是一支专业而持久的团队。在经过严格的面试之后,一支20人的教师团队“诞生“了。因为大家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这个团队主要负责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授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英语课程,所以她希望队员们开心乐观,将幸福的阳光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从此,无论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每周去一次“屋顶小学”,成为郎坤和同学们风雨无阻的“必修课”。

为了能给学生们上好课,郎坤反复观看和琢磨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听课记录和心得写了厚厚一大本。她还经常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直到嗓子疼得说不出话。“因为我既是老师,也是团队负责人,当时就告诉自己,要演什么像什么。”对着镜子讲课,收集优秀课程视频,郎坤的听课记录和心得体会短短一年就写了厚厚一本。根据成员的特长,郎坤还将20人分成了不同的教学组,并定期备课,大家一起分享着教学经验。

一周、一个月、一年……郎坤和自己的团队一直坚持着,直到她大学毕业那年,她和志愿团队还募集衣物1200余件、学习用品500余件、资金5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她还牵线组织“屋顶小学”十几名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和武汉理工大学不同班级结对子,为这些孩子解决了每年的学费。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大学毕业。

对于郎坤的表现,凌智小学总校校长孙红枫说:“学生们不仅消除了自卑心理,成绩也提升很快。”

2008年,本科毕业的郎坤在本来有机会被保送读研的情况下,作出了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暂缓读研,参加学校的“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在龙里县,郎坤走进了城关三小担任英语老师。这所学校农民工子女占90%,地处偏远,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基础也不太好。

“六年级的学生,英语基本从ABC重新开始,孩子们连一些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望着这些眨巴眨巴的眼睛,为了突破山里孩子学习外语的畏难心理,我一遍遍大声演练,笑着重复一遍又一遍,我要让他们学的开心,学的用心,这就是我倡导的‘快乐英语、激情英语’”。郎坤笑着说。

老师教的用心,学生学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之前是上课困难,一个月以后下课却成了最难的事情,几次都要班主任亲自出面,强制下课。经过一年的努力,郎坤所带的200多名学生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了91分,创造了当地教育史上的奇迹。

就像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情节一样,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班上的座位空了好几个,孩子们因为贫困辍学了。与电影中的魏敏芝一样,郎坤也选择了“寻找”,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来到一个学生的家里。那一刻,她惊呆了,这个所谓的家里除了床铺,没有家具,墙上“千疮百孔”,大点的缝隙能容下一个孩子的进出。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转,一个是这样,下一个还是一样,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同伴联系民政局帮孩子父母办理社会救济,联系公益网站帮孩子们筹集学费,让他们重新走进课堂。

从这一刻起,郎坤的周末有了新的安排,她和同伴们走访了龙里县的很多乡镇,在她们的倡导下,成立了“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在一年时间里募集了4万余元物资,发放到各乡镇的学生手里。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看到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放弃读书,放弃自己的梦!

“这一年里,我走访了很多乡镇,有一次看到一个黝黑瘦弱的小女孩,很冷的天气,只穿了两件薄薄的打了很多补丁的衣服,光着脚跑在满是石头的山路上。”郎坤说,“龙里县的贫困是她无法想象的,就像龙里县哪乡谷冰小学,这个大山深处的学校用的是1978年建校时配的桌椅,已经30年了,起初是200套,现在凑合能用的只剩下不到60套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极其艰苦。”

为了给学生们换上新的桌椅板凳,郎坤在一个叫做“日行一善”的网站联系到了资助人,“我在飞机场等了他好几个小时,之前从未谋面,还以为自己被忽悠了。”当郎坤带着资助人来到谷冰小学,对方看到校舍的情况后,立即拿出1万元现金递到学校校长手里,之后,对方又出资为学校捐献了一批图书,这位资助人感动于郎坤的行为,相约她次年再赴龙里,资助更多的孩子。

对于郎坤来说,孩子们不仅应该能上学,更应该上好学。于是,她主动承担起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在几所学校中建立了“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站”,下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少先队大队部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郎坤说:“在那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自信,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富有爱心。”

一年的指教结束之后,郎坤将自己的工作理念传递给了“接力“的志愿者,在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她回到了武汉,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直奔“屋顶小学”,因为那里的孩子同样让她牵挂。

2010年新学期开始,成才分校学生们的早餐中,多了一杯牛奶。原来,郎坤开始在一个班进行“营养早餐”的试点计划,每个孩子每天早上都可以得到一杯新鲜牛奶。

提到资金的来源,郎坤面露难色:“一方面通过义务卖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捐款,我将管理学院分了几个团支部,每两个团支部负责一个班级,现在成才分校的8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团支部具体负责。”

“过去6年,每年寒暑假,郎坤的20名队员都会上门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家教辅导,但在郎坤的影响下,现在来我们学校做志愿者的,不光是那20人,整个管理学院30多个班级都参与进来了,有上千人,甚至理工大其他学院的人也加入进来了。”校长孙红枫颇有感触。

这就是“郎坤效应”,或者也是郎坤的连锁反应,一个“80后”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投入到这场“志愿者行动”中来。

他是教师中的典范

――独自撑起麻风村一所乡村小学

“让这帮孩子有书读。看着他们摆脱了冷眼和歧视,正常成长,再累我也高兴。”――孙正勇

紫云自治县水塘镇大关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里是“禁地”。

大关村现有沙坪、大关、关刀田三个村民组,关刀田村民组正是紫云原来有名的麻风病人聚居地,直到现在仍有麻风病人居住。由于当地贫穷落后,很多人对麻风病“闻之色变”。正是因为对“麻风病”的畏惧,从大关村出来的孩子,其他乡镇的学校都不愿意收,为了让三个村组村民们的孩子有书念,特设立了大关教学点。

遗憾的是,教学点有了,代课老师却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排除“麻风村”这一因素之外,还因这里的条件艰苦,收入微薄。

2005年3月,教学点唯一的代课教师又不干了,学生们面临的是停课回家。当时已分配到紫云自治县猴场镇田坝小学工作的孙正勇知道后,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想去大关教学点任教。

这个“80后”的年轻人也生活在贫困的农家,家里人是背债供他读完了师范学校,所以他知道知识对于这里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是因为家里的现实状况,他必须慎重考虑,毕竟猴场镇田坝小学的待遇和条件要更好一些。

然而,当孙正勇来到大关教学点时候,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小脸和那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睛时,他再也没有离开。即使之后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和孩子们眼神交汇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走不了了,脚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了那里。”孙正勇对记者说。

现实总是残酷的,当孙正勇接受工作之后,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眼前,破旧的教室和残缺的桌凳,学校没有旗杆,没有球场,不通水,不通电……孙正勇独自一人在这里开始了他“校长兼教工,教书兼打钟”的教学工作。

语文是孙老师教,数学是孙老师教,体育、音乐也是孙老师教,因为只有他一位老师,所以他承担起所有班级的所有课程,“孙老师”这三个字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这样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交叉教学一定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记者的提问,孙正勇面露难色:“这也是没有办法,起初不太习惯,不过现在已经游刃有余了,孩子们对我既喜欢又害怕……”

他所教的班级,语文考试成绩曾在全镇拿过第二名。对于学生的管理他概括为:优生帮助后进生的“优困合作”,班干部带动一般学生的“干群合作”。

2006年,大关教学点的班级里来了一对关刀田组的兄弟俩,班上的其他学生听说他俩是关刀田出来的,马上就开始议论纷纷,部分学生家长甚至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坐一起上课,孙正勇知道同龄孩子的排斥对兄弟俩的学习会带来负面影响。兄弟俩也曾悄悄地对孙正勇表示他们不想念书了。于是孙正勇开始给班里的每个孩子甚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其实这对兄弟俩没有麻风病,是爷爷奶奶患这种病,况且麻风病的传染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如果你们还是不相信,我可以带我的孩子入住学校,证明他们没病无传染。”

孙正勇老师说到做到,他真的带着女儿一起入住学校了。这一举措,也打消了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学校的学生渐渐地多了起来,班上的同学也渐渐地开始接近两兄弟,大关教学点得以正常开办并顺利接收了“麻风村”适龄儿童入学。至此,也结束了“麻风村”的孩子不能上学的历史。

此外,每年孙正勇都利用假期动员全村50多户村民参与到扫盲工作中来,关刀田组的村民总是他动员宣传的重点,不仅如此,孙正勇还要说服其他村组的村民与关刀田的村民坐在教室里一起接受扫盲授课。关刀田组虽有麻风病人,但他们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孙正勇一直坚持的思想,并且一直是这么实施的。

五年前,随着“两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孙正勇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他要经常要到镇中心小学去开会,一人一校的他只好让学生“放羊”了。对此,他深感忧虑:一是没人照看孩子们,他担心他们的安全;二是没人辅导,他担心孩子们的学习。孙正勇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远在广东打工的妻子,这个提议,妻子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后来,在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将妻子“忽悠”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报酬的临时帮手。面对妻子偶尔的怨言,孙正勇总是抿嘴一笑说:“谁叫你是我的妻子呢?”

“我信奉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名言。能得到奖励当然非常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让这帮孩子有书读。看着他们摆脱了冷眼和歧视,正常成长,再累我也高兴。”

这就是孙正勇,每天就像陀螺一样,“转”得一刻不停。

的确,在学校的一堵围墙上有一排歪歪扭扭的用小刀刻上的字:“我爱所有的小同学和我们的孙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们。”这段话对于孙正勇来说,应该是最高的评价。

她是舞者中的典范

――人生处处是舞台

“只是提前转换角色,跳舞不是一辈子的事,很多艺术家也不是常青树,这是个特殊事件,虽然残酷,但让我有契机转换角色。”――刘岩

10年专业学舞、6年职业舞者,整整16年的积淀才把刘岩带到了奥运开幕式这扇门前。而这一切都是她“跳”出来的。2003年, “桃李杯”舞蹈大赛表演银奖、2004年全国舞蹈大赛表演金奖、2005年,第五届“荷花杯”舞蹈大赛表演金奖,2007年,首届亚洲艺术节表演金奖……

似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美好。

2008年7月27日20∶25,对于刘岩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时刻,就在这一刻,命运和她开了个大玩笑,彻底转变了她的人生,命运的指针从此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原本在2008年的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她的一段独舞注定让她载入舞蹈史册。但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她退出了这次华丽的出场,换来的是与轮椅的终身相伴。

摔伤以后,她有大半年在医院里度过。

伤后的第一个月,她不时觉得胸口夹杂着麻、凉和痛。她必须完全平躺。因为久躺不动,天气太热,还长起了痱子。

这对跳舞的女孩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受伤前刘岩常去健身房,而那段日子,她只能躺在床上看看书,挑来挑去,都是关于女性的――《香奈儿的态度》《有用的聪明》……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

而心理的困苦远远超过生理上的痛苦,时间也更长。

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三位导演来医院看望刘岩,她说:“我会坚强面对。你们给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也要为你们创造一个奇迹。”这个坚强的女孩让这三个大男人的眼睛湿润了。

对于刘岩来说,她想创造奇迹,她的受伤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不完全性损伤”,有万分之一痊愈的可能性。她曾想过自己或许就是那个创造万分之一的人。

“我对于自己恢复正常行走、重新回到舞台有着坚强的信心。我那时候特别喜欢得对别人说,‘我要走路’‘ 我一定可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每天上午要做两个小时的物理治疗,下午做功能恢复锻炼,每天晚上也要训练两个小时。这个训练的强度要远远大于康复医师给我的计划指导时间。是舞蹈对我的的诱惑,让我决定要以超强度的训练争取康复的希望。”刘岩坚定地说。

即使这样,奇迹还是离刘岩越来越远,出院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的年末。

从座上轮椅的那一刻起,刘岩就在刻意回避关于舞蹈的一切。今年初,中国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邀请她去观看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她咬咬牙去了。当看着20多个演员在国家大剧院里绷着足尖出场时,刘岩忍不住哭了,尤其是在三个主角相继死去的时候。

“摔下来后的一年,你说谁遇到这样的事情能不痛苦呢,但我觉得可能快乐是调试出来的。因为我这个摔伤会改变很多东西,生活会塌陷,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如果将心态摆好,包括状态弄好,它就会呈现另外的东西,或者至少说它会往良性的地方发展,不会往恶性一方滚动,至少我是这么觉得。”刘岩很淡定。

2009年11月8日,受伤后的刘岩创造了奇迹,她在保利剧院的舞台上,亲自表演了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张云峰编导的《最深的夜、最亮的灯》,这是她受伤后首次正式登台。一袭红艳的拖地纱裙衬托着她修长舒展的身材,唯一不同的是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性的旋转、跳跃,任身体自由的飞翔,她被牢牢地“栓”在轮椅上,但轮椅拴不住她爱舞蹈的那颗狂热的心,乘着这个“新舞鞋”,她再次翩翩起舞。

那一刻,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其实一直挺犹豫的,身体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最主要的是心理接受不了,后来在编导张云峰和很多朋友的鼓励下才走出这一步,其实想试一下的想法就是一刹那产生的。”刘岩说,“这支舞讲的就是我受伤后的心路历程,有痛苦有挣扎,但最终表现的不是面对命运如何坚强不屈服,而是回归到简单而温暖的氛围,以一颗平和而淡然的心面对世界,这是很高级的情绪,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也许不能完全达到。”

如今,除了舞蹈,刘岩开始学油画、学水彩,开始做公益。

受伤后的第一个生日,她是和四川的孤儿一起过的,那七十个孤儿全是少数民族,她在这些孩子里面挑出了几位有舞蹈天赋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了学艺术的机会,学舞蹈的机会。并资助他们十年,直到毕业。

“我觉得这事情特别有意义,如果我没摔伤,只是一个舞蹈演员,我可能不会关注这个事情,我甚至可能没有时间关怀那些儿童。”刘岩说。

的确,比起摔伤前,刘岩关注得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