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的精神范文

时间:2023-04-01 07: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白杨树的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白杨树的精神

篇1

妈妈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只会向上生长,连生出的枝杆也是向上生长的。让我做个像白杨树一样正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开始,我对这些话并不理解,心想:“白杨树有什么好学的,满戈壁都是。”后来,通过学习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习性,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只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笔直向上的身影。玉门,土地板结的厉害,雨水也少的稀奇,其它植被难以生存,唯独白杨树枝繁叶茂,给玉门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我的父老乡亲躬身践行了白杨树这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抒写了玉门的辉煌。

玉门骄子——铁人王进喜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顽强拼搏精神,带领父老乡亲在茫茫戈壁上勘探、钻井……硬是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全国劳模顾天祥发扬“人进沙退,战天斗地”的精神,使昔日黄沙肆虐的戈壁滩变成了粮丰林茂、瓜果飘香的富庶之地,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如今,玉门儿女在“强工兴市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大漠深处奏响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雄伟乐章。那一排排转动的风机和那一排排笔直挺拔的白杨树相互映衬,构成了玉门最亮丽的风景线。

篇2

1、秋天,叶子长黄了,像长满金叶子的小树。一阵风吹来,金叶"刷刷"的往下掉,一会儿大地就铺上金色的地毯。

2、春天时,白杨树那灰色的芽胞吐出绿中带黄的嫩芽,长出嫩绿色的叶子,杨絮飞飘,白杨树开始播撒生命的种子,播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那杨絮飘动的样子犹如一朵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一样。那时的白杨树正是青春焕发的年龄,它正在播撒自己生命中的激情与活力。

3、冬天降临了,天寒地冻,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袅袅婷婷地飘落下来,白杨树披上了银装。虽然它只剩下干枯的树干,可它还是傲然挺立、耀人眼目。像一位老寿翁在持着花白白的胡子笑哩!我们在树下打雪仗,堆雪人,痛快极了!

4、夏天,正是白杨树生长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白杨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用自己的那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强烈的阳光,为我们带来了凉爽的夏风。

5、冬天时,天气十分寒冷,寒风凛冽,白杨树却挺立着它倔强的身躯,站在风雪中,他不怕严寒,他始终站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中央,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6、秋天,经霜的白杨树叶渐渐的枯黄了,一片片黄叶在秋风中簌簌飘落。随着风时而像在打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缓缓落下;时而像一群飞燕,悠然飞翔。多有意思呀!刚落下叶子的地面,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落叶被扫进花园,与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来年的希望。

7、春天来到时,树枝上爬满了一个个胖娃娃。当春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他们拼命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好像是要把明天装扮得更美。再过几天,丫苞开始抽叶,渐渐的每根枝丫上都长满了绿叶,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活泼可爱的小孩。

8、冬天来了,虽然不如有树叶时那么辉煌,但这时它仿佛更大了。在寒风中总是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和寒风挑战。大雪来临时,它们和雪姑娘交上了朋友,它顽强的精神终于感动了雪姑娘,雪姑娘慷慨的送给它一床棉被,白杨树暖暖的睡着了。

9、夏天一到,小宝宝们都长大了,满树的绿色。阳光洒在叶子上,那翠绿明亮的颜色耀眼得很,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雨过天晴的夜晚,白杨树更加美丽。落在树叶上的水珠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宝石。白杨树不仅美丽,而且有高尚的风格,对待小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它们在自己的身上搭窝建巢,并且为它们遮风挡雨。

10、秋天时,白杨树的叶子是金黄的。从远处看,犹如一个金黄的雨伞。那一片金黄的颜色是白杨树生命中最成熟的色彩。

11、深秋时,白杨树的叶子枯黄了,树叶也在一片一片的掉落一片一片的凋落,白杨树在迎接冬天的到来。

12、春天,杨树卸下冬天枯萎的服装,尽情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吐出了嫩绿的枝叶。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窃窃私语,又像是在快乐的歌唱。夏天,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就像一把把漂亮的遮阳伞,坐在"伞"下,凉风习习,真令人心旷神怡。深秋,树上的叶子开始脱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告别了杨树,投入了大地的怀抱。隆冬,树枝变的光秃秃的,但他仍然像忠诚的战士,矗立在刺骨的寒风里为我们站岗。

13、秋天,刚开始时白杨树的叶子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偶尔还点缀着几片红叶子,变成了一棵五彩树,到了深秋叶子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有的像小船在空中飘荡,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许多叶子落到了地上,铺成了五颜六色的地毯,真不忍心踩上去。

14、春天,白杨树抽出了嫩芽。呈现出一片新绿。一场雨过后叶片上滚动着晶莹透明的露珠,好像有无数的生命在颤动!那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用水冲洗了一般,绿得发亮!

15、夏天,白杨树已经到了茂盛的时期,叶子长得像小孩的手掌那么大,颜色已经变成深绿色的了,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漂浮在空中。每当炽热的太阳烤着大地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买几根冰激凌到白杨树下去乘凉,几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别提多舒服了。

16、秋天来了,霜白露清,秋妈妈迫不及待地给我家门口的白杨树披上了金装。树叶像镀了一层金,光彩照人。秋风扫过,满树洒"金",飘飞的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我们在树下拾落叶,制标本,充满了情趣。

17、夏天,树影斑斓,正是白杨树生长的鼎盛时期。这使得白杨树枝繁叶茂,更加青翠欲滴。它用自己那茂密的枝叶遮挡住暴烈的阳光。白杨树真像一位绿衣战士,为我们遮风避雨。夏天,白杨树更是受欢迎。早在晨光熹微时,白杨树下就已站满了人,孩子是必不可少的,在做着各种游戏。老人在树下下棋、乘凉……

篇3

春天来到时,树枝上爬满了一个个胖娃娃。当春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他们拼命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好像是要把明天装扮得更美。再过几天,丫苞开始抽叶,渐渐的每根枝丫上都长满了绿叶,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活泼可爱的小孩。

夏天一到,小宝宝们都长大了,满树的绿色。阳光洒在叶子上,那翠绿明亮的颜色耀眼得很,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雨过天晴的夜晚,白杨树更加美丽。落在树叶上的水珠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宝石。白杨树不仅美丽,而且有高尚的风格,对待小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它们在自己的身上搭窝建巢,并且为它们遮风挡雨。

秋天,经霜的白杨树叶渐渐的枯黄了,一片片黄叶在秋风中簌簌飘落。随着风时而像在打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缓缓落下;时而像一群飞燕,悠然飞翔。多有意思呀!刚落下叶子的地面,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落叶被扫进花园,与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来年的希望。

冬天来了,虽然不如有树叶时那么辉煌,但这时它仿佛更大了。在寒风中总是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和寒风挑战。大雪来临时,它们和雪姑娘交上了朋友,它顽强的精神终于感动了雪姑娘,雪姑娘慷慨的送给它一床棉被,白杨树暖暖的睡着了。

篇4

——题记

打开记忆大门,寻找到的是纯真的笑容和遗憾的泪水,似水年华,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留下难忘的一切。而我,依旧在白杨树下唱着童年的歌谣。

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逐,但唯留下的还是由绿发黄的树枝。看着门前的两棵大白杨,我思想的潮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两棵大白杨就像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家,春夏秋冬我们一起度过,一起在收获。春天,白杨树披着一身青白色的衣袍,当雨水过去,白杨树开始抽出嫩芽,开始迎接生机勃勃的季节。夏天,枝叶茂盛,调皮的我们采摘着树叶去high出“欢乐之旅”,在我们疲惫时,我们会光着脚丫在白杨树叶子遮蔽的地方乘凉,缕缕清风扑面而来,为我们驱赶了夏日的炎热。秋天,白杨树叶不像其他普通树叶一样,尽早的离去,而白杨叶坚守着母亲的拥抱,用自己的生命去报答自然。我们带着零落的树叶,小心翼翼的夹在书中,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标签。冬天,它傲然地挺立在一块白茫茫的小土地上,在这寂静的季节里,白杨树依然成为我们的“伙伴”。偶尔,我们会抚摸树枝,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在白雪覆盖的树枝下隐藏着可爱的生命。那绿,是让人惊叹的,是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使沉静的自然变得活泼起来!

在那个狂风暴雨的夜里,白杨树用身体诠释了什么叫坚强。风的怒吼,雨的狂啸,使一些曾经威武,高大的树木一一倒下,那折断的树枝则为最好的证据。看到这一状况,我失望的去面对白杨,却意外的发现白杨“不动声色”的矗立在门前,它们似乎没有在意自然的“破坏者”,更没有被它们打败。不怕困难,度过风雨,坚持自己的意念是白杨从根到叶体现的品格。

生命,就应这样,不对自己的命运所屈服,不对强大的敌人所懦弱,不对一切跪地求饶!

谢谢你,白杨,你的影子永远不会走出我的记忆,你的精神永远会守住我的心!

篇5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这两棵树下,让孩子们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然后畅谈各自长大后的理想。有的同学说“我要学习白杨树坚韧、向上的精神,长大以后做栋梁”;有的说“我要做科学家”;有的说“我要做医生”,还有的说“我要做老师”……

我指着杨树说:“你们长大以后要像白杨树一样,高大笔直,成为有用之材,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添砖加瓦。”我又指着那株榆树说:“千万不要像这棵榆树,矮小弯曲,又有一身的毛病,没出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应:“我要做白杨树,长大后做栋梁。”

这时,我看到有个小男生欲言又止的模样,便指着他说:“耿佳伟你来说。”他看了我一眼,说:“老师,我不想学白杨树,我要做那棵弯曲的榆树!”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惊愕不已,这个平时很努力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么不上进的话来呢?我强压着怒火,上完了这节课。

课后,我把这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怒气冲冲地问:“你好好的为什么不学杨树,偏要做榆树?”

看到我生气,孩子吓得哭了:“弯曲的榆树不能做栋梁,但可以做一根拐杖!”

“做拐杖有什么用呢?”我缓了缓语气。

“我妈妈得病了,走路不稳,老是跌倒。我长大了要做妈妈的拐杖,扶着她,不会再让她摔倒了。”

篇6

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如案例:《春》教学片段

在完成了对“春草图”的课文赏析后,老师出示了“春草图”的插图,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插图中,作者笔下的“春草图”绿草遍地,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嬉戏玩耍,但作为一个画面,这似乎有些单调,同学们能不能充分发挥想象,看看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景物让这幅画更加地生机盎然?学生们的想象被激活,补充的内容有蓝天,白云,小鸟在飞,柳树绽放出新芽,柳枝微微摆动,小燕子于河边衔泥在屋檐筑巢......对于合乎情理的想象,老师都一一给予肯定。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插图的使用并没有让学生拘泥本文,而是让整个课堂具有一种开放的结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笔下“春草图”的美,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放飞想象,在头脑中补充形象,让这副画面景物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绚烂、生命力更加勃发,完成了对画面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素养等也在同步发展。

其实,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形象的“留白”是很正常的,因为任何作者塑造形象时,也只能选择他认为典型的特征。另外,如果塑造的形象相当繁复,也背离了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的规律,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局限于作者的描述,体会不到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相勾连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设计应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让他们在补充“留白”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文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也为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二、要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可分为两大段:一是语言文字的“内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语言文字(文本)刺激转化为再造性的形象和审美感觉,以及有语文(文本)刺激引起内部语言思维,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弊端在于诱使学生放弃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而通过声像“语言”直接完成“阅读”(现在流行的“读图”一词也正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阶段则是语文文字的“外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将自己的问题理解和审美感觉转化为个体的外部语言,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予以表达,它可以通过以声像为主的视听媒体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拓展认识对象,强化审美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优化以促进语言文字“外化”为主要目的的媒体应用策略,规避语言文字“内化”阶段过度使用视听媒体的弊端。

如案例:《白杨礼赞》教学片段

在讲到文章中“形”和“神”的关系时,老师挂出了特意请美术老师加工过的一幅插图《西北高原的白杨树》,并提问:“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吗?为什么?”同学们纷纷系读课文,找出了和文章描写不符的地方,最后有学生还自然联系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认为画面的线条要干脆、简洁、有力、才能充分表现出白杨树的那种精神。

这个教学环节,老师通过有误差的画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文本,搜索、定位、分析、判断作者笔下白杨树的形象,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在对白杨树进行描绘时语言形象和准确的特点,并在头脑中主动构建出白杨树的形象。由于这一环节语言品析扎实,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白杨树内在的气质精神。

三、给文本拓展以平台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拓展”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适宜的“拓展”使课堂对学生保持了一个较高密度的信息刺激,能起到增进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拓展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渠道”,提供学生解读文本别样的“视角”等作用。所以,一个有质量的文本拓展环节,能让信息在互相碰撞中提升整个课堂的品质,甚至有“点石成金”的作用。

如案例《蜡烛》教学片段

在总结环节,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归结在伤残、死亡、贫困、家园的破坏上。老师播放了歌手朴树的《白桦 林》,忧伤的旋律和悲怆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最终明白了战争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伤痛也是巨大的。

篇7

今天上午,老师说昨天的考试出现的漏洞,当她讲到阅读题的时候,说:“文章说的是关于串白杨的事情,所以,文章的最后问‘你是喜欢串白杨还是白杨树?’的时候,你就要联系文章,回答‘喜欢串白杨’才对。”听到这,我不禁要问,这就是中国教育?

在小学,老师总是喜欢将传统的教育硬塞给学生,比如一道题目:发洪水时,学校的旧电脑和家里的高档电视机都被洪水冲走了,你会先救哪一个?答案是:先救学校的旧电脑。可作者的侄子回答的是:先找一艘船,把学校的旧电脑和家里的高档电视机都救出来。但老师却批评他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

难道中国的教育就是需要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吗?传统的教育美德固然好,可是,我们已是21世纪的人类了,我们应该选择另一个,更好的教育路线吧?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应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回答,文章只是想你介绍而已,所以,喜欢串白杨还是白杨树,都可以的,可为什么老师认为不对呢?

我觉得,这道题出在最后,老师自然而然会认为要根据文章回答,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这样回答问题,太假了!

中国教育,有许多优秀过全世界的优点!但至于这个传统教育,适量的加以也是对的,但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就不对了,出这道题,怎么回答,就是自己的自由。

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审美性教学

一、自主学习,合理引导

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所提倡的审美理念也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体的审美观。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审美性教学策略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主动理解、积极探索的能力,通过学生熟读文章,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中蕴含的审美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担任引导的角色,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使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并对问题展开讨论,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将讨论结果转变为文化积累。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阅读课程“感受自然”主题课程学习中,实施审美性教学策略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读《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等课文,对文章获得初步的理解,教师再提出几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在这几篇文章中,哪些句子或者段落能够帮助我们感受自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通过设置此类问题,让学生自行理解与探讨,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情境构建,加深理解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性教学时,应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根据文章语境快速进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比如,在学习《燕子》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首先预习课程,在上课之前创设问题情境:“每年春天,我们都能看到燕子,就你个人的理解,你们认为燕子像什么?燕子又象征什么?”教师通过设置此类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去思考与解答问题,将传统的内容理解深化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理解。

三、重点释义,多读善思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可以完整地概括小学高年级的有效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高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较中年级有所提升,但是仍不足以只看一遍就理解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多次通读文章,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不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充分挖掘文章的价值。所以,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审美性教学的实施也要循序渐进,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形成自我感受。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初读文章,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精读文章,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品读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视野。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能力特征,使学生由阅读转变为理解,由理解转变为探索,读出感情。比如,在学习《白杨树》这篇课文时,学生读第一遍时可能只是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及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所了解,而到第二第三遍时,学生逐渐总结出白杨树“坚强”的品质,对重点描述白杨树坚强品质的内容进行归类。读第四遍后,学生会逐渐从白杨树的精神品质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即做人也一样,要挺直腰杆,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以适应社会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该模式操作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引导,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发散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使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圆明园毁灭前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圆明园当年的壮观,通过与毁灭后的对比,让学生不仅对美景被破坏感到愤怒,而且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性教学策略时应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与理解文章,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并深化情感,促使学生逐步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江敏.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赤子,2015(4).

篇9

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精神,阐述了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语言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堂建立成一个温馨的"家",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民主的课堂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民生的气氛,同时,最宽松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学生,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篇10

胡杨是西域特有的物种,是西域文明的参与者之一。2 000多年前甚至更久远,新疆的很多区域被大片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盆地周围逐渐孕育出楼兰、龟兹等36国文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赋予胡杨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托克拉克,大意是“最美丽的树”。胡杨的美丽源自它们对命运的顽强抗争。它们春天染绿大漠,夏天保持水土,秋天一片金黄,寒冬傲然挺立。流传于天山南北关于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美誉,不仅是对胡杨生长属性的概括,也是对胡杨生命的蓬勃与顽强的赞誉。这“三个一千年”虽然还未经过科学的论证,但确实是胡杨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与新疆大漠浑然一体的胡杨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各族人民的生命赞歌,为这片神奇土地增添了一株明亮的色彩。近十几年来,新疆的胡杨特别是秋天的金色胡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全疆全国和世界各地游人的目光。

胡杨生长在条件恶劣、气候严酷的戈壁沙漠之中。胡杨的根很长,它们能够穿透20多米甚至是30多米的沙层寻找沙下的泥土扎根,它们以顽强的毅力抗击严寒,抵御酷热干旱,战胜盐碱洪涝。用自己铮铮铁骨般的身躯挡住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顽强地生存下来,客观上为新疆这个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的人类自身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维吾尔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胡杨是世界上最顽强的树。狂风击倒,全力站起,沙流埋没,拼死钻出,虽然伤痕累累,断臂折腰,仍然挺着高傲的身躯,顽强屹立在亘古的大漠荒原上。胡杨不怕铺天盖地的沙尘狂风,不怕酷热难耐的炎炎夏日,能够在接近摄氏50度的酷暑中生存。不怕寒流刺骨的无情冬天,能够在接近零下50度的严寒中挺立。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能够在条件恶劣的戈壁大漠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籽。在经受历史长河中各种灾害天气毁灭性的摧残之后,胡杨依然挺拔,依然壮丽,依然高贵,依然壮美!它们的铮铮铁骨、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质,遇强更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永远拼搏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并成为他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之一。胡杨是神奇之树,是英雄之树,是不死之树,是生命之树。它们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是当之无愧的。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90%的胡杨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的胡杨生长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流域。新疆的轮台、沙雅、巴楚、伊吾和木垒等地的原始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大面积胡杨林。走进秋日的胡杨林,那些叶子闪耀着金光的胡杨屹立在蓝天白云之间。人眼是诗,开卷是画,展现出一幅醉人心魄的壮丽画面。在各个胡杨林区内有4 000多年不死的胡杨树干,6 000多年甚至是9 000多年不倒的胡杨树精,还有大量已经倒下而不朽,造型奇特的各式各样的胡杨树干。所有这些都见证了古老胡杨活一千年不死的历练,立一千年不倒的伟岸,倒一千年不朽的沧桑和悲壮。

我踩着虚浮干旱的沙地行进在高低不平的胡杨林中,突然,我发现在一颗已经倒下的胡杨树干旁的树墩里长出了一支翠绿的枝苗,绽放出生命的绿色,这就是胡杨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我独自站在胡杨树下,观望着胡杨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激情飞扬。每当我想起生命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胡杨。只有置身胡杨林中才能真正感悟生命的美好,生命的价值,对生命的渴望和梦想。

胡杨是世界上最奇异的树。世界上可能没有一种树木,能像胡杨那样不怕干旱酷暑和暴风狂沙的摧残而不屈不挠地坚守在这片大漠荒原上。尽管无情的岁月已经悄悄地带走了它的生命,但它们依然不减对生命的渴望和梦想,无所畏惧地向外界展示生命的力量,默默地等待着可能出现的奇迹和生命的明天。胡杨是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树!只有身临其境,感悟胡杨的生长环境,你才能感受到胡杨面对恶劣的环境,依然不改对生命渴望的“精神”。你才能真正读懂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倔犟与高傲。

我仰望着胡杨,热泪盈眶,它们真正地撼动了我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我被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它们成了我的贴心朋友。胡杨使人震撼,使人惊叹,使人清醒,使人顿悟!使人深沉,使人凝重,使人静思,使人陶醉!胡杨使人思索生命,思考人生!观赏胡杨,拍摄胡杨,能够激发人们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净化心灵,重温生命的欢乐和美好。胡杨引导着人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地球母亲的情怀。面对胡杨,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不能为时光的流失而迷茫,不能为青春的失落而后悔,不能为过去的美好而悲伤,应该像胡杨那样永远都对未来、对生命、对梦想充满希望。

我生长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是我的父辈和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我。在这广袤的故乡大地上生长着梭梭、甘草、骆驼刺、沙棘、罗布麻、白杨、青松、红柳和胡杨等各种野生植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绿洲白杨、戈壁红柳、天山青松和大漠胡杨,它们深深植根于天山南北、昆仑东西的绿洲田园、荒漠戈壁,它们与新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共生共荣。

我出生在古城喀什,我曾经钟情于高大的白杨。故乡的城镇和乡村到处都是白杨树的世界,大路两边的白杨树亭亭玉立,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蔚为壮观。遥想当年,春天我和同伴们在白杨树刚吐露嫩芽的清新气息中去上学,夏天坐在白杨树下的小渠边乘凉,秋天捡起白杨树金色的树叶玩耍,冬天看风雪中晃动的白杨树枝。

我曾流连于戈壁的红柳。在来往于南北疆上学、工作、探亲期间,我经常看到大路两边戈壁上的红柳。红柳遍布天山南北,是大漠戈壁上一种异常好看的灌木。红柳春夏秋三季开花,遍地芳香。在大路两边的戈壁上,红柳一团团、一丛丛,绿中带红,迎风摇摆,在夕阳下更是显得一片通红和美丽。

我曾醉心于天山青松。在天山山脉的东段、中段、西段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翠绿的塔松、落叶松、红松等。不畏严寒、不畏冰雪四季常青的天山青松叫人肃然起敬,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那遍布故乡戈壁大漠的壮美胡杨。虽然,胡杨没有戈壁红柳的丰枝叶茂,婀娜多姿和艳丽,没有白杨的英姿飒爽,亭亭玉立般的高大,没有天山青松的不畏严寒冰雪,四季翠绿。然而,壮美的胡杨留给我的是刺入心扉的震撼。在戈壁大漠特殊的极端气候条件下,胡杨面对的是汹涌的沙流,狂猛的沙暴,轰隆的雷电!狂风在肆虐,沙漠在蔓延,严寒在咆哮,酷热在……周围的一切都难以揣度,然而,沉默的胡杨,异常平静和从容的迎接这一切。它们好像就是为狂暴的风沙而生,从心底深处感受着生命的幸福和生存的欢乐,它们安详而倔犟,坚韧与从容的迎接沙暴的到来。它们以无语的意志,抱着再生的希望和对永生的渴求,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在大漠中铸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刻骨铭心的震撼。绿色的胡杨生机勃勃,金色的胡杨遮不住的艳丽,挺立不倒的胡杨显现出一种傲骨和刚毅,而已经倒下的胡杨依然不乏不屈的抗争和等待。所有的这些都使人坚信:胡杨是世界上最顽强的树。它即使被狂风击倒劈碎依然会挺身站起,被狂沙掩埋依然会奋力钻出,虽然断臂折腰仍然撑着铮铮风骨巍然屹立,累累伤痕仍不失英雄本色。

胡杨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树。胡杨用伟岸身躯挡住的是沙暴,是狂风,是严寒,是酷暑。而它的身后是村镇,是田野,是绿洲,是人类。它抛弃虚名俗利,把一切亮丽和浮华送给了戈壁大漠上昙花一现的各种植物和奇花异草,而独独把狂暴的风沙留给了自己。胡杨是世界上包容量最大的树。它包容了大漠的天地,包容了严寒与酷暑,包容了自然与人类,包容了生长在它周围的梭梭、甘草与红柳,形成了强壮的胡杨群体。

胡杨是世界上最悲壮的树。它们生前和风霜雨雪顽强搏斗,百折不挠,死后依然以巍峨的身躯挺立于天地之间。朋友!你也许为名利患得患失或筋疲力尽,也许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丢失了自我,丢失了思想,也许在世俗和物质的纷扰中无法抵御欲望的膨胀,也许在前进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那么,就请你去我们的故乡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漠看一看壮美的胡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