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7 19: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讨沦。

时间:假日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人物:一家人

②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①讨论后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②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③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2)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3)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4)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能保护弱小者那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5)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萨沙的三次问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妈妈的话可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成语。

3.造句。

篇2

关键词: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教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42-02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情感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灵活应用教材,使课堂充满一股浓厚的课程改革的新鲜气息。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借助教材、课件等资源,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简单、直接地灌输,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来完成。因此,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提供最佳的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例如,《游子吟》的教学片段:

师:吟诵诗歌,观察插图,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同桌听,然后在小组里说,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每小组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生:在一个茅草屋里,一个老母亲坐在油灯旁缝制衣服,儿子在油灯下看书,桌上正放着一杯热腾腾的茶,这是老母亲刚刚端来给儿子喝的。

师(点点头):有顺序,“热腾腾”用得好。

生:这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这是一间破旧、简陋的茅草屋,这是一位年迈的老母亲。

师(微微一笑):很具体、生动。

(学生继续说图意)

师:面对长辈的关爱,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学生纵情发言)

师:老师相信大家感受到了爱,爱是无私、伟大的,对于爱,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去体会、去感受,学会感恩。

《游子吟》这首诗浅显易懂,学生大多在没学这首诗之前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于已知事物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没有花过多的时间诵读,讲解诗意,而是以插图为契机,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说图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即兴说的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把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说,体验成功的喜悦,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群体面对的共同任务中积极承当自己的责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课堂不再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平等融洽、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创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被发挥,就能收到难以预料的学习效果,有时甚至会绽放出思想火花。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的平等对话,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能激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教师和学生能用语言进行讨论,更能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学生的心灵随时彼此敞开,接纳对方的心灵,这种师生间的“对话”,同时是一种彼此的“倾听”,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共同参与、分享。

二、多种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共鸣和感应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因此,从现代教育的实际出发,课堂评价应当得到高度的关注和有效的改进,努力使其不再是教师的终结判定,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视界融合。课堂评价的最大优势指向个体,而不是群体。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目中有人”,充分发挥其持有的育人优势,让评价真正能够促进每个作为个体的学生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对一个留级、基础差、丧失自信心的学生来说,给予肯定性评价可以“起死回生”。由于学生的学习常常缺乏一定的持久性、稳定性,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施以一定的强化刺激。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片段:

师:(面带微笑)孩子们,你们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读书,老师很高兴!《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重点是写萨沙与妈妈之间的一段对话,我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比我好。

(多媒体呈现对话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可以大声地读读这些对话,选择几句你喜欢的,反复读一读。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

师:(深情地环视教室)谁先来?

生:我想读第一句(将“干吗”重读)。这么读,因为我觉得萨沙的心里一定很奇怪,为什么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师:对!读课文就要这样好好想。

生:我读第三句(将“我”和“最”重读)。我想萨沙当时一定很不服气,因为妈妈认为萨沙最弱小,所以我要这样读,这样才能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

生:萨沙心里可能很不开心,因为妈妈认为萨沙最弱小的,所以我觉得也可以用难过的语气来读(以较低沉的语调读)。

师:不错。不过请注意文中是“反问”,最好能表现出反问的语气,大家试试。

(学生个个在座位上轻声读)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积极关注,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的行动,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某种特殊言行的赏识。居高临下的“审判”,不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对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威胁,忽略更是无情的“杀手”。教师干巴巴地用机械重复的惯用语言,只能使学生心慌意乱,而全身心投入地自然表现(语言、表情、体态、动作等)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灵的感应,进而产生强烈的价值“体验”。教师可以运用“无声的动姿”,表达出轻轻的赞许和满意的欣赏。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这里的“工具”应该是“实用”和“中介”的意思。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主要是要正确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和主要的目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且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是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陶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的人文学科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情感积累,因此,语文教学的宗旨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文课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例如,《我的战友》的教学片段:

师: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作者为什么要把他比作“千斤巨石”呢?在烈火中和石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生:石头不怕火烧,不会动,在烈火中没有动一下,所以作者把比作“石头”。

师:这是他们的一个相似之处。还有呢?

生:石头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在烈火中也一声不吭。

生:老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石头是坚硬的,也像石头那样坚强,不怕烈火烧身。

师:哦,烈火中的像石头一样纹丝不动,烈火中的像石头一样一声未吭,烈火中的像石头一样坚硬,他的意志多么坚强,不怕烈火焚烧。正因为这三个相似的地方,所以作者才把烈火中的比作“石头”。这个比喻用得多么恰当啊!

师:孩子们,你们比较一下“像石头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和“像千斤巨石一般”,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仔细读一读。

生:老师,我知道,“千斤”说明很重,不容易移动,这里的像泰山一样稳稳地趴在烈火中,就算别人去推他,也是推不动的。多么严守潜伏的纪律啊!他宁愿牺牲自己,绝不暴露潜伏部队。

师:孩子们,就算是普通的一个比喻句,也能包含这么丰富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读书就应该含英咀华,细细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读出语言中的味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站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个问题,充分认识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审美情趣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上课例,教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针对学生的思想实情进行教育。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就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语文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第一,运化有方:融化、点化、情化。第二,自然谐调:形式的自然、分寸的适度、和谐的氛围。第三,展望未来。作为语文教师,也要像诗人一样憧憬未来,持之以恒,天长日久,必定会见到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实施正确导向的基本方式,要“批文”、“入情”,结合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来进行,要“润物细无声”,不能说教、灌输,要将其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袁学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J].教学案例,2007,(7-8):7.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巧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滋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更能感受到互联网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彰显的魅力。互联网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教师要精选资源以适度、适时为依据,巧妙地把互联网信息资源与语文课 进行整合。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开拓视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润色。

一、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重在一个“巧”字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资源异常的丰富。网上的教学课件更是琳琅满目,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师若有所需,只需在百度中搜索,课件便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此的“拿来主义”为我们教师节省了备课时间,可真的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吗?回答是“不能!”有例为证:记得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课前临时决定下载课件,但课 后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1)课件与本来的教学设计思路差异较大,课堂衔接不连贯。(2)展示课件与对学生的引导 结合不当。(3)学生上课看热闹,课后效果差。课后我反思,网络上的媒体资源可以“拿来”,但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巧妙整合。

1、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度。人常说“物极必反”。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教师在搜集资源制作课件时真是望生成龙,总想把一切都给学生,可是课堂 毕竟时间有限,我们教师应“忍痛割爱”结合实际,取其精华,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为语文教学画龙点睛。

2、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时。同一种资源用在不同的时段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记得我给两届学生同样教学《高原一株柳》时,多媒体资源用的都是一样的视频。在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用视频时,要求学生边看边联想,把你想到的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浮想联翩,联想的内容异常丰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 作能力也有帮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另一届学生教学本课时,把这段视频用在 学习完课文之后拓展练习时,让学生练习写作时播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同样的多媒体资源,同样的年级段, 只是播放的时段不同,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大相径庭。这样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一个启示:教师不仅要精选信息化资源,还要巧妙地安排媒体资源使用的时段,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二、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为语文课添光彩

互联网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大变革,信息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精选媒体资源,巧与语文课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源优势,让多媒体资源为语小学文课画龙点睛,为我们的语文课添光彩。

1、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特殊阶段,视觉、听觉敏锐,注意的稳定性受 时间的限制。信息化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考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审美 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分析课文时,感觉让学生通篇采 用朗读分析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在备课时我灵机一动搜集了视频,孩子一定喜欢。在教 学时发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时,教师播放这段视频。在课堂上视频一播放,学生们立刻打起精神,真个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看完视频后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这时再给学生布置任务,他们更乐于接受。我心中暗自感 叹: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其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

2、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创设情境。人常说:“触景生情”,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来说外出游山玩水是一种奢望,《草原》此类文章的,学生只能从文字中体会景色的美,那只是一种抽象的美,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大自然 的赞美只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既然网络资源已普及到农村,多媒体设备全面到位,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资源让 我们的课堂教学穿越时空,去看看烟台四季的海,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迷人风光,给学生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草 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搜集了草原视频和表现草原美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通过声音美、颜色美和景物美为学 生创设情境。在教学时,我以导游的身份组织教学,学生成了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个游客,我们一会儿欣赏草原美景,一 会儿欣赏老舍的《草原》美文,一会儿学生又是小导游介绍草原美景。整节课情境无处不在,学生在课堂上旅游,在快乐中学文,在游戏中锻炼了能力。最后学生舍不得离开,对草原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篇4

一、平等融洽的关系,激发学生情感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平等是塑造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的基础。教师只有用平等心态对待学生,投桃报李,学生才会以敬仰的心情来对待教师,对待教师的教学工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激情和活力就来自这一点---师生的平等关系。相反,如果教师“唯我独尊”,居高临下,让学生唯师是听、唯师是从,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这无疑会伤害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无情、无趣、无味、无动力,这种“四无”式教学活动自然得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正反两方面的道理告诉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和谐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意识,教学活动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满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教师的全情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所以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怎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三、充分挖掘教材,促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极富感情的内容,通过分析、朗读、品味和鉴赏,不断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搏,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文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因此,教师只有挖掘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真心去体味,细心去探究,课堂才会鲜活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我不是最弱小的》等课文蕴涵着道德感,《庐山的云雾》《草原》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一路花香》《剪枝的学问》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义,令他们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见其人,那么,当作者刻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情感就随之而产生了,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教学活动,与作者同喜同悲,同苦同乐,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文本当中,实现与作者的心情的契合。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

例如:特级教师于漪讲《春》一课的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诗一般优美动听的语言,描绘出如画的春天,自然把孩子们带入了春的怀抱。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如《黄河的主人》一课,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在教学时,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九曲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画面,听一听黄河水那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学生定会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调控,由此成为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