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事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06:2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写事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写事作文

篇1

一、寓教于情趣活动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选择有趣的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角色游戏。在静态的课堂空间里展开动态教学,使小学生好动活泼的性格得以发展。例如:在教学《春游》时播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化静为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创造表演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拼拼摆摆。在教学描写景物方位时,可设计一些图块,让学生摆摆、拼拼,按顺序说出先摆什么,后摆什么,最后再摆什么。有些拼图,又可构成孩子想象创造作文的材料。如学生们自己设计造型别致,形象生动的《鸭子戏水》《熊猫打煞》《动物运动会》《小鸟盖房》等在口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练笔,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言交流。要想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交流能力。如在教《秋游卜塘》习作前,先上一堂以汇报为内容的活动课,让学生在小组自由交流感受最深的印象,再由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品析,最后围绕交流的内容,归纳出练笔片断。通过活动课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又拓宽了选材的思路。

二、寓教于操作活动之中

教学中要顺应孩子动手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动动做做。在教按顺序描写事物时,可要求学生带针、线、纽扣、布头,完成整个钉纽扣过程,再让学生思考遇到了什么困难?整个过程的顺序如何?然后进行第二次尝试,比较两次钉纽扣的速度,效果有何不同。

玩玩比比。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儿童更是喜欢做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如不少学生各具特长――唱歌、跳舞、画画、集邮等,应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活动课中,可让他们介绍某方面的亲身体验,既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又能启迪缺少特殊体验的学生跃跃欲试。再如让学生寻找同一类事物的两件物体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异同点,进行交流,从而感受“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的道理,从小受到逻辑思维训练以及辩证唯物思维的渗透。

篇2

一、小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知觉过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人大脑的门户,而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呢?学生观察后如果用话言来表达时,出现过于直白、层次不清、单一形态认识,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的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说来,这一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步。

第一步:“摄取”。 事物的外部属性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特征。人们通过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摄取。

获取作文材料心理过程的第二步是“叠印”。事物的种种信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进人大脑后,必然激起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 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筛选”。

作为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筛选,还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种情况。 也就是说知觉、观察不仅是获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二、目标过高,学生情绪受挫

作文教学离不开知识,认识水平这一基础,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 循序渐进的整体。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常 追随考试这根指挥棒,讲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极普遍。

如有些学校三年级就要求命题作文,高年级则要求“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学指导中,产生了盲目、偏高、偏难及对学生习作评估要求过高等现象,使学生觉得写作“商不可攀”,严重地反冲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作文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使之消极、厌烦,对作文失去兴趣。

三、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仿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此类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受制约。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依样画瓢,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主意,安排结构,还是语言特点,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样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开放作文形式,采取规定范围的自己命题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任务完成了, 不管它好还是不好,自己不会再去修改,大部分教师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结束了。

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不仅仅是一个分数和一些模棱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作文的的兴趣,每次的作文教学也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以消除学生作文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1.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需要是主体的一种情感心理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

2.目标适当,调动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经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以班级的基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09-01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渐得以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效对学生进行写作教授,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并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为小学阶段及以后有效的开展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在文中就几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展开论述,希望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能够产生一定的帮助。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本身的要求。写作的过程,虽然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出的过程,然而这种知识输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只有学生对写作充满了兴趣,才能涌现创作的激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降低学生写作压力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对写作不感兴趣,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知该从何着手,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一旦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开展写作活动,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无话可说,并且能够很好的表达想要阐述的内容。这样的写作经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不仅对写作充满了信心,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进行知识输出的过程,因此只有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输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因此,学生在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日常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只有掌握了更多的词汇,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采用更加恰当的语言与表达方式,更好的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在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操之过急的情况,例如:有些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积累,认为写作水平就应该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认识,虽然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然而只有量变达到了质变,才能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在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因此,学生在写作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写作对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呈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技能,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多下工夫。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不应该空谈理论,应该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的例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妙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如何用倒序的方法去写一件事情时,就应该结合实际的例子,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该种写作方法的使用技巧,及要达到的写作效果。

有助于学生有效开展写作活动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学习,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不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与掌握多种不同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4.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与写作相关的学习与练习,才有达到质变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每天开心的进行写作练习呢?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就是学生有效进行写作练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写日记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学生可以对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描述,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学生只要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管教师设置何种题目,学生都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发现自己在日记中写过,这就避免了学生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训练,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5.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阅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学生只有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输出。而阅读是学生汲取营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阅读引起高度重视。

5.1 把握好课内阅读。语文教材上的文章,还有与教材同步的阅读材料,都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重点,能够纳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学生进行写作的良好借鉴,与教材配套的阅读材料,也是学生补充"营养"的良好途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教材与相关的阅读资料,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篇4

1 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中小城市,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出现了农村教育难以为继的严峻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作为一名执教十余载的农村语文教师,一直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写作练习补给其必要的精神食粮,将写作训练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培养其成为心智健康的社会公民。

因此,笔者长期以来不断实践研究如何题升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为载体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优良习惯和心怀正义、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2 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的制约因素

就目前农村的社会现实而言,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了孩子对于写作学习的态度。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眼界有限,认识不到写作能够搭建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通过孩子写作内容,可以洞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掌握孩子的思想状态。很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培养的重要性。

其次,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来源有限,形成了“阅读输入有限,写作输出受限”的局面。时下,电脑、手机、网络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缺乏筛选信息的能力,很多不良的视频文字误导甚至毒害了小学生。信息时代,网络发展带给农村儿童的弊端远远大于便利。而真正适合农村儿童阅读的图书资源也非常有限,这就制约了其写作输出能力的提高。

再次,学生欠缺良好的写作习惯,基础的写作技巧,需要老师耐心指导。同时,学生也欠缺持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需要老师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引导其写作热情。

3 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策略

针对以上诸多制约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搭建平台。

3.1“飞信”传情,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情有爱,激发写作的欲望

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样,孩子的成长变化也能让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为了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笔者紧紧抓住学生纽带,让学生每周给家长写信,记录一周的学校见闻,成长心得。在进行写作练习的同时,更多地是在记录孩子思想成长的过程。相应地,笔者也会建议家长就孩子的写作内容进行点评,以此创建和谐的亲子沟通关系。这样的做法使很多平时不被留意的小事都被记录下来一起分享。父母过生日时,学生要写祝贺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充满真诚温情的文字交流中,很多家长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与孩子沟通时,不再是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与家庭学校之间的融洽关系迅速建立起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他们乐于用自己笔记录实际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2 阅读先行,写作跟进,梯度设问,提升能力

针对学生阅读量少,见闻有限的农村教学现状,笔者积极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很差,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笔者在网络上搜集了窦桂梅老师的推荐的各年级阅读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赏析。同时,以小学课本为基础,适时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阅读。因为小学课本的文章是经过千挑万选提炼出的,能够与时俱进,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标准,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学生阅读《三个儿子》,笔者依托文本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进行启发思考:老爷爷面对三个儿子,为什么最后却说“我只看到一个儿子”?如果你有两个不理解父母,不帮助父母的哥哥,你该如何去劝说? 结合阅读内容,让学生去改写、续写、扩写,甚至让学生去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挥了孩子的个性。

3.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在农村学校,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看到作文题目,抓耳挠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虽然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差异性很大,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并用文字表述他们的感受。比如,农村的家家户户都有看家的小狗,每家也有猪、鸡、鸭、鹅等动物,学生天天观察饲养,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笔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法,比如,农村人在春天家家都养小鸡小鸭,笔者就带领学生去观察,并记录其观察结果,让学生之间互相修改,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3.4 适时进行情感激励,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

农村简朴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许多孩子的情感教育在家庭中或多或少地被忽略,造成学生的情商开发不够,进而影响了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孩子发现世间万物的真情美,强调“情感表达”,通过丰富的阅读,情感熏陶,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为孩子今后的发展,确立“精神基调”,比如,学生写《母爱深深》时,要求学生写一些母亲爱我的事,再写一些我爱母亲的事。通过这些情感教学培养孩子们质朴的情感和优良的品质,将来不论他们是中断学业外出打工,还是进入高等学府,都会是个有社会良知的人。

4 写作策略的实施效果

在长期的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实施的效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

4.1 学生个性成长

笔者所在学校班容量为20人左右,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差异,学生都能非常积极阳光地投入活动中,并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学会了交流,懂得了关爱。

4.2 家长心得体会

认为孩子懂事,孝顺,孩子会自我反思,能主动承认错误。理解家长的艰辛不易。亲子沟通顺畅,家庭关系和谐。

4.3 教师工作收获

赢得了学生的尊重爱戴,能和学生说说知心话,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篇5

当我听妈妈说,十一学校打电话说录取我时,我非常兴奋,我激动了半天,又不禁产生了怀疑,我是否真的考上了十一学校呢,是不是妈妈鼓励我呢?直到7月7日我爸爸从海淀中招办领回录取通知书,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1、要增培养自信,2、还不要沉迷于游戏,要适当地玩游戏和看电视。怎么培养自信呢?自信往往是别人鼓励你以后,你产生了自信。以前我数学成绩不是很好,自从学了奥数网,通过奥数网系统讲解,我的数学成绩快速提高。在一次测验中我得了100分,老师在卷子上画了个笑脸,写努力,加油!我的信心大增,努力地学习起来。

沉迷于电脑和电视是不好的,玩游戏和看电视没什么,一定要适量。我也玩游戏,也看电视,但我很少上网,上网也是查资料。我也喜欢玩游戏,但我给自己限定时间,我最多玩半个小时,到时间了我会严格让自己关机。看电视很有意思,但电视永远看不完,看一会儿就行了不要多看,要管住自己。

上十一学校,我觉得很好,我从四年级就想上十一学校到最后终于上了十一学校,离不开我的父母,和我的习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上好初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学而思教育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篇6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作文水平 写作兴趣 写作方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多次统考作文批改时,我明显感到:农村小学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学生。一叠城镇学生的作文,好作文占多数,差作文为数不多,一叠农村学生的作文,好作文凤毛麟角,大多数是水平一般的作文。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低,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一直以来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我,而且困扰着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现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我谈谈个人的见解,与同仁们共勉。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才能疏导学生的写作之渠,激活学生的写作之源。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写作。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对学生的作文,哪怕有一点进步或长处,都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即使写得不好,也可根据某个好的创意,某个词语用得准确,某个句子用得生动,书写端正整齐等给予及时的认可,并经常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的作文比上次好多了!”“如写一些自己身边有意义的事就更好了!”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作文水平不断进步的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充满信心。其次要以“趣”激趣,指导观察。再次要多开展作文展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作文朗读比赛,或者把学生的作文编辑成册,供学生欣赏,有条件的还可以把作文推荐到校外的读物上发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兴趣。

二、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1.扩大阅读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向外拓展知识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多读,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汲取他人之精华。虽然现在农村小学图书阅读条件较差,但教师可挖掘多方资源,在扩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对学生阅读方法和内容的指导不可或缺。坚持这样做,会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开阔,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的做法是: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农村的孩子不比城镇孩子的课外书多,但教师可将这些有限的资源搜集起来,建立班级图书角,即使每个人一本,整个班级集中起来数量也比较多。二是定期进行开展好书交换,每两周进行一次换书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有质量的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换,既可减轻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可增加阅读量。

2.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主动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在作文结构上要让学生知道小学生作文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总分总或先总后分,合理安排过渡、开头、结尾等,写小动物的、写景的文章等一般都采用这种写作方法。在记叙方法上让学生明白小学生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先写事情的起因,再写事情的经过,最后写事情的结果。要求叙述完整、详细、具体,描写准确、生动、形象,修辞方法使用正确。

3.尽量让学生自己写。

出示作文题目以后,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审题,确定写作的范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回忆,提出写作要求等,师生共同列出写作提纲后,放手让学生写。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留给学生大量的写作时间,学生可以参考一些范文,但是绝不可抄袭范文,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4.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鲁迅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可以使作文更加完善。虽然语文教学中没有这个环节,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如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的”“得”“地”,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如何使用修辞方法,如何使用修改符号,等等。在作文草稿完成后,学生首先要自己修改,看看语句是否流畅,过渡是否自然,内容是否具体。然后同学间互相进行修改,教师有时间的话,最好当着学生的面进行修改,直到习作完善为止。

三、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教材安排的作文教学次数一学期只有八次,北师大教材一学期也只有十二次。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一天不练变成了门外汉,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从三年级起就应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互相抄写其他学生的好词好句、优美句段,或者抄写课文中的优美段落,提倡做读书笔记、剪报等活动,不但要抄写、剪出自己需要的材料,还要归类,写出体会,定期开展班级展览。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尤其应注意开展有关科技、智力竞赛、演讲竞赛、观察自然现象等知识性、科学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写作文片断,为学生打下较厚实的生活底子,拓展写作题材。这样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思维开阔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

总之,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写”。要想走出农村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我们要尊重事实,尊重农村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注意全面地把握小学阶段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广大农村小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必然会取得可喜的成绩,必将会闯出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教育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集萃.

[2]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223).

篇7

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见识少,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我通过自己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的作文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我注重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 作文――《我的同桌》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自己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桌,再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得好的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并给予补述。这样即可以创设说话的情境,又为作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 作文要与劳动相结合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即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 作文――《我学会了缝纽扣》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布和纽扣,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缝纽扣的经过,缝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缝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 作文要与自然相结合

篇8

摘要:小学生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如何对小学生写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指导贵在激发写作的兴趣。作文指导课上不必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写作时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翅膀;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关键字:小学生;作文;兴趣

一、通过新颖的导入设计,激发写作兴趣

“情不动,故辞不发。”学生面对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觉得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事物还处于陌生状,没有情感,没有写作的冲动,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例如,为了写好《我的老师》这篇作文,我带来了自己小学时和老师的一张合影,通过投影让学生欣赏。学生一个个盯着照片,好奇地欣赏着,并窃窃私语,争着猜测照片上的人是谁?这时,我打开音乐,满怀深情地说道:“同学们,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张普通的照片,每当空闲时,我都会端详这张照片,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小学老师,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上的中年妇女。”这时,只听到学生不断地发出惊讶声。稍停片刻,我接着说道:“同学们,我的小学生活已过去了很多年,但照片上这位老师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听这样一个故事-----”这时台下鸦雀无声,学生屏息凝听,讲完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自发地响起,我有些许感动,没有想到这一创新设计会带来如此效应,接着我要求学生回忆并说出生活中印象最深的老师,只见学生托腮沉思,满面春风,继而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这样 “动之以情” 的导入,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学生写作的欲望自然而然的就迸发出来了。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写作兴趣,在兴趣中促使学生投入观察。鲁迅先生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可见,观察也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课间的某个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摄下学生活动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羽毛球、踢毽子等,拍的时候有意捕捉学生活动时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四射,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三、通过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如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我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然,学生心情荡漾,在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想秋天的景,秋天的人,定在学生心灵深处放飞,化为语言文字的也应是真话、实话、心里话了。例如,李旭同学的《美丽的花坛》不仅抓住各种花的特征仔细观察,并用优美、生动的语句表达出来,那种爱校、赞校的真情自然流淌在笔端。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五、欣赏、鼓励、肯定学生,激发写作兴趣

篇9

〔关键词〕作文 仿写 有新意

有些小学生练习作文,往往咬笔杆,不懂得怎样下笔。这是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指导时,低年级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模糊,存在的普遍现象。初入作文之门,模仿作文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为了防止学生变“模仿”为“抄写”,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仿出新意、和学生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应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仿”,既让学生依据范文的某种写法进行摹仿。仿作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范文进行字、词、句、篇的训练,较快地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基本能力。

“借物喻物”的作文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掌握但又比较重要的新课题,这类文章,往往看起来是在赞美某种事物,实际上是说明了某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我便采取了“以读促写,恰当仿作,仿出新意”的指导方法。

比如,我在教《落花生》这篇“借物喻物”的课文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适当讲了本课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落花生》通篇看起来实在赞美花生,实则是要借花生的生长特点来比方说明做人的道理,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进而又引导学生从《落花生》一文归纳出“借物喻物”的作文基本写法。

1、首先要确定“借”什么物“喻”什么理。事物的特点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描写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重点则是与所要说明的道理密切相关的事物某方面的特点。

3、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要把“写物”与“喻理”自然地结合起来,即是在恰当的地方抒发作者的看法与感想,而这些看法和感想则直接点明了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篇10

一、广泛阅读,积累词句

积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基础,要使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使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词和句,使学生看到事物,觉得有话可说,有词来形容。而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句,就必须使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怎样使学生对课外书籍产生兴趣呢?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爱看课外书,我就利用中队活动和晨会课时间,让他们读、讲从课外书上看到的有趣故事、精彩的片段,这样,其他同学也就跃跃欲试。从讲故事开始,到使学生爱看课外书,然后引导他们不能一味地看故事书,还可看看写景、写事的书,再让他们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及精彩的片段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只有在多看、多理解的基础上,读熟、记牢,做到“烂熟于心”,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信手写来。

学生课外书看多了,我就鼓励他们把摘录的好词好句有机、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里,渐渐地学生还能把学来的写作技巧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优美句子、精美片段我在批改时都给他们圈出来,进行表扬、鼓励,讲评作文时让全班同学欣赏。学生感到自己作文中的句子能读给全班同学听,很高兴。

二、坚持日记,积累素材

作文,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因此,学生单单积累了好词、好句,对作文有了兴趣还不够。要想写好作文,还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坚持写日记,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我让学生每天写日记,把周围发生的事记在日记本上。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是很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要收集来,我经常查看学生的日记,对学生日记中写的事进行分析,选取其含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材料,供写作时选用。如一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有一次在客车上,小偷偷一位老大爷的钱,旁边的乘客发现了,竟然熟视无睹,老大爷发现后,不但不把小偷送往派出所,反而掏出五元钱给小偷,还说对不起小偷。我看后,引导他,这是社会上的一种不良风气,但毕竟是少数的,以后自己要同这种不良风气作斗争。又如另一同学写道:人贩子把妇女拐到家乡来卖,结果被派出所抓获。初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通过分析引导他,从这件事中我们明白,正义总会战胜邪恶,犯法的人总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守法,并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这样两篇日记都可作为作文的材料了,日记中除了可记下周围发生的事以外,还可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于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事物全面观察,对事物局部重点观察,对变化着的事物连续观察,对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比较观察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这些写景、写事的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不拘形式,每周评选一次,并且把优秀日记让学生誊写好,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供全班同学学习,以达到鼓励优生、鞭策后进生的目的。

三、及时批改,鼓励为主

学生作文写好后,希望较快地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批改,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他们,如果反馈时间拖得过长,就会时过境迁,错过机会,因此,及时批改作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批改中,还要注意以鼓励为主。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作文,教师总把等第给得很低,实际上这是在压抑学生的兴趣,学生作文中一句或几句较好的句子,都给他圈出来,在评讲的时候,读出他作文中的句子,他就会感到很高兴,下次作文时,他将会更认真,而对于全篇写得好的,除了给予优秀等第外,还可让他自己上讲台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认可。他除了教师布置的作文外,还会把自己平时写的作文拿来给老师看。总之,及时批改作文,对学生的作文多加鼓励,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方面。

四、积极投稿,检验自我

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作文水平逐步有了提高,有的学生把周围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看法,给我看,我看了后,鼓励他们投到校广播站。开始是几位,后来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投稿到校广播站,我鼓励他们投稿到县广播电台、市县教育网站,第一次投稿就中了,看他们那高兴的神情,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一个同学稿子投中了,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以后又陆续投了五六篇稿子,同学们的兴趣越来越大,再后来还有些同学又投稿到一些报纸杂志编辑部去,并陆续在《小学学生之友》《作文》等杂志发表,同学们的写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