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7:2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硕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构思
构思的过程是兴趣点形成的过程。这有赖于阅读面的大小。在广泛的阅读前提之下,自然会形成一些交叉,从而产生兴趣点。这些交叉,往往会是名家之间的交叉,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交叉,理论与作品的交叉,或者理论之间的交叉。在这些交叉点上做文章,往往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把阅读过程中得到的启发加以严密、翔实地论证,就是研究。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又会得到不少的启示,触发新的兴趣点。发现兴趣点以后,如果进入研究状态,对于研究生来说,一般以做应用研究为宜。其步骤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上遵循演绎法进行。当然也可能同时包含有归纳的方法,或者两种方法交叉运用。 研究的视角。在确定选题的时候,究竟是“人云亦云”,还是走一条诗人弗罗斯特所谓的一条“行人稀少的路”,对于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很多人认为,研究得多的作家和理论,挖不出什么新东西来。尤其像莎士比亚这样,谁都愿意“趋炎附势”的泰斗,要说出一点新东西,的确不容易。但所谓做不出成果的论调,实际上是外行或懒惰之人的哲学。研究一个影响不太大、名字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家或理论家,固然可以做一些插漏补缺、填补空白的工作,但研究大家、名家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养。要是基础和阅读面许可,研究大家、名著,要是不只是为了一纸学位证书的话,相对而言,要比开垦一块暂时难以确定其价值的新天地对自己打基础更有实际意义。当然,作为学术方面的初学者,研究生的阅读面有限,各人的情形又不尽相同。所以,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应该力求避免好高骛远的心理,要量力而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是正确的态度。另外,选题也应考虑自己的未来的学术前途。硕士论文的选题,一般说来,会影响今后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发展。如果能把二者联系起来考虑,一定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立论。选好题目以后,就是选取视角的问题了。题目定大了,不便于把握,不利于深入研究,不便于突破和创新。一般而言,小题大做是上乘之策。题目宜小,以便可以说深,说透彻。有人说,如果要合乎逻辑,就必须详尽透彻。反过来,如果不详尽透彻,也就谈不上合乎逻辑了。 硕士论文无法处理很大的问题。把一个小的问题说清楚、说透彻就可以了。弄清一个问题,让读者和同行信服,就是成功。
总之,把握好以上的环节,就可以拟出一个基本上有新意、有创建、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题目了。
2查阅资料
查资料可以先从写参考文献开始,实际上是先找应该阅读和参考的书目。没有学术经验的人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也不难。找一本跟选题相关的专门论著,其后必有一个参考书目。循着这个参考书目,再去找其中的书籍,必然又会发现其他相关的书目。再相比较,就会发现,有些书籍在每一个书目中都有所提及,并且为学人和评论家经常引用。那么,这样的书就是非读不可的书,非查不可的参考文献了。
一般说来,参考文献的范围应包括相关的基本理论名著、相关理论名著、相关学术批评史、代表性研究成果等。如果是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话,必须包括其作品,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包括这个作家的全部作品,还必须包括其生平传记,有关工具书等等。
查阅资料的主要渠道有特别方便又特别现代化的网络,主要是学术期刊网以及专门的学术检①
索光盘,可以居斗室之内,云游各大图书馆。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至以前的很多文献和专著,还没有来得及上网,因此,还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查阅。某种程度上说,以前的报刊索引,也是应该查阅的。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很多已有信息是查不到的。所以,还必须回到工具书阅览室和文献检索室查阅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所编的“报刊索引”,再去查阅相关报刊上的文章。
对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所做学位论文,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起跑线上。一般而言,国内的研究,虽有中国的本土特征,但与其母语国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所以,做较高层次的学位、学术论文时,应以国际水平为基准。
查阅资料时,需要从相关学科的工具书开始。这些工具书可以从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编辑的学术写作指南(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一书中找到。 该书所列书目涉及人类学、艺术、生物学等21个学科,是一部简明但又十分有用的帮助研究者起步的好书。
3开题报告
在撰写开题报告以前,是阅读文献。阅读文献要仔细,要充分运用自己感悟、联想和贯通的能力,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得到启发,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边读文献要边做笔记,归类整理,注明出处。阅读文献是一个消化材料、形成观点的过程,非艰苦的劳动不能产生思想的硕果。
认真阅读文献以后,就可以写提纲,初步论证自己的选题,并说明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了。这就是所谓的开题。开题报告,主要应该包括:怎样得到论题,其创新程度如何,文献的收集情况如何等。然后,比较详细地说明自己将如何论述。这是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把论文的价值交待清楚,把文章的逻辑结构阐述清楚就可以了。除此,正规的做法应该是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以便让导师以及培养小组的其他成员清楚,该研究的论据是否充分,这些文献是否足以保证研究的独创性、深刻性、权威性和透彻性。
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说明该研究有何价值或创新之处。最经典的成果必须包括在内。只有做此历时性的研究,才可能在共时性的数轴上找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2) 说明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程度。应做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即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比较,表明自己所发之言,乃他人未发之言。(3) 阐述论证的基本过程和逻辑结构,指出研究的理论或实践意义。是归纳也好,是分析也好;是正面论述也好,是反证法也好,应有一个基本清楚的思路和逻辑。(4) 注释。需要特别说明,但又不便放在正文之内,那么,就必须以注释的形式,添加补充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完整感,才能真正说服读者。(5) 参考书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写作该报告时所使用的书目。一是整个研究可能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前者可以以注释的形式体现出来,后者可以专列一个部分,可称研究书目。此研究书目可以证明,作者是否能够把选题研究透彻,写出结构完整、逻辑清楚、思路正确而且令人信服的学位论文来。
4成文
论文应具有“三新”、“四性”。论文“三新”包括选题新、材料新、方法新。学界认为,外语学科科研的新,既包括从无到有的创造和发明的过程,也包括对旧东西的改造的过程。理论和实践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次到优等过程皆可视为创新,其中所得则为新。创造、发明之新往往发生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而改造和完善旧东西的过程则往往存在于诸如外语学科的人文科学。要开垦一片自己的天地,是极其不容易的。一般而言,可以选取新的视角,对前人研究过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这样也可以得出不同的、有学术意义的结论。在选题、材料或方法方面,只要有不同程度的新东西,即可以做出比以往学人所做工作新的事情来。新来自于对旧事物的继承。新的根本还是在于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②
论文第一性指论文立意的独创性。在引言部分,文章应该交待本文的价值与贡献。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通过文献综述来表现。概述同一研究领域内对于同一研究前人和同时代别的论者和学问家做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观点,然后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修订,或者总结,或者开辟新的领域,或者解决了一个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否则,论文就没有真正的学术价值。总之,论文要有与众不同的独创性。
论文第二性是深刻性。要有深刻性,就必须要有权威感。深刻的理论分析与权威的引证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分析要深刻,要有权威的依据而这两点则主要依赖于阅读面的大小、理解程度的深浅、感悟能力的高低。
论文的第三性是论述的生动性。要生动必须同时要有新鲜感,即要避免老生常谈。这需要选取特别能打动人的例证,选取典型的事例,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靠认真踏实地读书触类旁通,高度敏感的感悟能力。这一切都建立在博览群书又能够深刻领悟书中精华的基础之上。对于文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既要读好作品又要培养良好的理论修养。没有理论,就没有智慧,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文论、哲学、美学宗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是必备的工具性知识。所以,要论述生动,就得把书读好,找典型事例,巧妙运用理论的武器,再加上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还有认真求实的态度,自然可以说理生动、妙趣横生了。
论文第四性是论证的透彻性。所谓透彻,就是考虑周全,就是无懈可击。这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关系,也跟知识面有关系。逻辑上要讲得通顺,不能有常识性的错误或漏洞,要经得起挑要穷尽一个话题或论题,要从实事和道理即理论两个方面,从多种角度说服读者。通常情况下要有纵向(历时)的穿插与横向(共时)的比较思想要充分展开,材料要用充分、贴切,这就要求阅读面要广,要能触类旁通。
论文的结构。论文的总体结构和顺序应包括扉页(title page)、致谢(acknowledgements)、英文摘要(abstract)、中文摘要、目录(contents)、论文正文(the thesis)、注释(notes)和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一般说来上述内容均不能少,顺序也不能变。只是,注释可以放在每一章或当页的后面,也可统一放在整个论文主体之后。放在每章之后,便于阅读放在文尾便于文字处理。对读者而言,前者更为亲切。论文正文的结构有形式结构和逻辑结构之分。形式结构是指3个部分或5个部分的形式逻辑结构是看不见的结构,如用三段论的方法论证等等。二者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一般说来,硕士学位论文不像博士论文那样宏篇大论所以相对短小。因而,在形式结构方面,以3个部分为好,即引言、论证和结语。从逻辑结构上讲,文章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指出问题,是一个明显符合常规思维的逻辑。就大一点的宏观结构而言,论文必须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或其他研究者了解其创新程度,相应的理论或学术价值。这一点放在引言部分。所以,宏观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说明论文的价值即独创性何在)、论证论点(古今中外、前后左右相互配合)、总结深化主题,说明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以及需要研究的相关课题。
语言。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因而,硕士论文也是用英语来操作的。用英语写作绝非易事,论文写作的成败跟语言有很大的关系。要把握好语言这一关,主要还要看平时的功底。但是,正确把握论文语言的基本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论文的语言应该平稳、庄重、客观,除了语法、拼写正确无误以外,还应力求通畅达意。这些都需要反复推敲。
写作风格。主要是要把握论文写作的行文套路。论文写作的语言应当稳重、可信、客观,要采用客观的视角。应避免I think,I suppose,in my opinion之类的话。这样的说法是论文写作中的禁忌。此外,还应避免一些常用的套话,如according to等等。文章的语言一定要推敲准确,以免为人诟病。观点可以商榷,但语言的问题是无法商榷的,常常会被认为是基本功和基本态度有问题。
版式、格式和装订。版式和格式是有规矩和标准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采用的最权威、
最流行的格式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由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制定的MLA论文写作规范。尤其重要的是,该书包含有论文写作的通行格式。怎么写注释,怎么写参考书目,怎么写引文出处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参考文献。扎实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比较长,其中的专著应该多,包括的权威之作应该多,这一“长”二“多”,可以表明文章的研究是有分量、有水平的。当然,参考文献所列书目应该是认真阅读并参考过的书籍,决不是随便添加上去装点门面的东西。在写参考文献的时候,还应尽量避免汉语文献,以免降低层次。这里所指是那些国内同行的通过汉语表述出来的相关学术成果,但又没有实际分量者。对于那些中华文明史上已经流传为经典的传统文献,还是可以引用的。只是要注意,引用时应采用权威的译文。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所做论文应该是国际水平的或站在或靠近国际学术前沿的。至少,这应该是理想的奋斗目标。因此,这一点也应该在所阅读、使用和研究的文献中体现出来。
论文的长度。一般说来,论文至少应该有A4纸80页左右,才能给人以充实感、扎实感,让人感觉有分量,工作做得扎实、深入。但是,这决不是说,可以胡乱堆砌或滥竽充数。必须是有话才讲。杨周翰先生说过一句话,叫做“文章不写一句空”。
修改。修改和撰写初稿一样艰苦。大文豪曹雪芹说:“十年修改不寻常,字字句句都是血。”所以,修改同样要花很多的功夫。修改一般包括文字的修改和文章观点论述方面的调整。文字修改可以多方面找人校阅,除了本人和自己的指导老师,还可以找外教给看看。文字方面一定要把好关。观点方面应该经得起推敲,有很强的说服力。总之,论文的论点和论证本身要成立,才可能有学术意义。修改,尤其是反复修改可以使自己的研究至臻完善,使自己的观点和论述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5答辩
答辩是很重要的一关。答辩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准备
首先是熟悉论文,写出内容汇报。内容汇报一般在15到20分钟之间,不要超时。写好内容汇报以后,应该在语言、语音等方面反复推敲,然后背诵下来。这样,可以通过汇报给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留下好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自己的风采,给自己的答辩做增强自信心方面的准备。但是,应该注意,不要给人背诵的印象。在正式汇报时,如果主席叫停下来,就必须马上停下来,以示礼貌,否则,会影响答辩的效果。内容汇报应该包括论题,怎样论述这个论题和为什么这样论述这个论题等3 个方面,即所谓的What,How和Why。说具体一点,应该包括选题及其意义,创新何在,论述过程,为何要这样论述等。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可能问到的问题。这一般包括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有关文本、理论以及论文中出现的错误或疏误等。所以,一方面要熟悉论文的内容及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要反复阅读自己的论文,找出没有来得及修改好的错误或疏误,准备如何应答。前者只要前文所述各个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一般说来,是可以应对得好的。但同时还应该熟悉自己的论文,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论述,才好回答答辩时提出来的有关问题。
5.2 答辩礼仪
总的原则是庄重、平稳、整齐。当然,仅仅外在可人是很不够的。内在气质和品行相比之下更加重要。一般而言,应该遵循以下3个原则。即礼貌原则、谦逊原则和诚实原则。不清楚的问题,不要急忙回答,想一想再做回答不迟。确实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显得诚实、有礼貌。明显错误的,要勇于承认错误,绝对不能狡辩或者抬杠,以免误了大事。
5.3 语音问题
在做内容汇报 (presentation) 的时候,应注意把语音弄准确,拿不准的事先应查词典 (如Jones的第15 版《英语发音词典》)。
6结语
综上所述,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品性的过程。踏实的劳动,扎实的功夫,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当中也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本文经过陈才忆、邓亚雄二位副教授审阅,特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 2000年6月,在北京大学英语系的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刘润清教授说过这样的话。原话是:If it should be logical, it must be exhaustive;and similarly, if it is not exhaustive, it is not logical.
篇2
教材内容精心选自原汁原味的电影,力求真实反映英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点,在优化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再现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应用能力。该课程强化视、听、说三个感官对语言习得的综合作用,对教学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相比较,它具有以下特色。文化特色:有别于传统“情景对话”,大学英语视听说在电影片段遴选上注重文化导入,内容丰富多变,有助于全面认知西方文化;真实特色:所有语料都来源于原版电影,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实用特色:课程各板块由不同主题支撑,这些主题涵盖了言语交流的方方面面;技术特色:多媒体辅助课件中容纳了所有遴选出的电影片段,针对课内教学和自学两部分,切实反映了多媒体技术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递增特色:课程各环节遵循从易至难的形式,逐步递增,由此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包容性: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课堂和课后的安排以及不同学习者的认知模式,师生均有更多自主选择。
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整体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行动导向为基本出发点,遵循“应用为主、学以致用”以及学习者为主体,教授者为主导的教学准则,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表达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当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策略方法,提高兴趣,拓宽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总目标涵盖下属五个子目标。知识目标:各个交际语境模块中的语言知识点,包括词汇、短语、句型、主题相关知识点等;能力目标:学生能听懂第一母语者的语言并且能适应不同语境和地方口音的变化,能流利表达观点,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并能适当使用常用非正式场合的口语,能熟练使用自主学习系统,在课外增加对听说的训练;情感目标:通过电影片段的引入和视听感觉带动,拉近学生与语言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爱上学习;策略目标:利用语用策略,如对会话涵义的理解,对语码的切换,对于合作、礼貌、顺应等语用原则的遵循,以达到最佳交际目的;素质目标:提升语言文化素养,全方位体味跨文化交际,拓宽视野。
三、课程体系内容设计
该课程以视听说为核心,分为六大模块,每个大板块又由下级具体的交际小板块构成,小板块中的主题覆盖真实交际各个层面。它们分别是:生活模块(包括孩子、成长、家庭、节日、健康、运动、音乐等主题)、工作与学习模块(涵盖学校生活、学习、留学、找工作、升职等主题)、社交模块(涉及娱乐休闲、旅游、冒险、信息交流、聚会、社会仪式、特殊场合、社交礼仪等主题)、自然环境模块(包括人与自然、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科技模块(涵盖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魔力等主题)、人文模块(涉及战争与和平、伟人与英雄、梦想、神秘现象、信仰与宗教)。每一个板块的主题由不同的教学单元来承载,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主题与主题间的语言文字和听力表达的难度等级呈现递增的趋势,有助于能力层次的逐步提高。
下面以一个交际主题音乐为例具体介绍实施步骤。主题引入:教师以文化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与音乐相关紧密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该交际主题有大致了解。电影片段视听:教师先对整部电影的剧情和所选片段的场景简要介绍,使学生明确剪辑片段的位置和背景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片段中的重点难点词汇短语并讲解所含文化负载词;以任务型习题(简答、选择、填空、复述、判断、连线等)为导向使学生进行视听,促进学生对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基于该主题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设计口语交际活动,形式力求多样灵活,例如角色扮演、电影对白配音、小组讨论、辩论、陈述报告、给题目演讲、即兴表达、诗朗诵等。表达拓展:补充与该主题语境相关联的口语句型和表达法,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或者二者相结合,由此而强化拓展学生的言语输入。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或课堂外对提供的电影片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设置的学习任务,巩固和加强该主题相关信息。
四、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方法中,教师应遵循灵活、互动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能力主体进行工作和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交替并进。让学生尽可能成为课堂的积极元素,而不只是被动接纳知识。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灵活地贯穿各种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站位法、关键词卡片法、旋转木马法等。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时,课程实施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在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中,教师的主旨应是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是达到学习效果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模式,合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把联想记忆、循环法、归纳分析等方法融入教学之中,而指导学生自己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主张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融合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多媒体课件作为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和必要工具,需要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支撑。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网络的方式与学生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五、考核评价方式
篇3
【关键词】:研究方法;硕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 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4.
篇4
1.浅论两种法律硕士并轨培养的可行性
2.职业化视角下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3.医学院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4.法律硕士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路径
5.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环节模式设计探析
6.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7.全日制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8.从负动机角度探讨法律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9.诊所式教学法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
10.法律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研究
1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12.论法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机制
13.案例教学法在法律硕士教育中实践分析
14.“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坊”实验计划总结
15.浅析广东省法律硕士特色教育培养研究
1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硕士特色教育优势与发展探析
17.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初探
18.论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
19.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
20.关于提升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研究报告
21.“双导师制”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中的完善与推广
22.知识产权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23.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4.法学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之完善
25.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
26.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与西部高校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
27.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初探
28.法律硕士学科教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模式之问题探究
29.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
30.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
31.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法律硕士教育改革思考
32.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实践基地教学研究
33.法律硕士状告母校无需尴尬
篇5
摘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MPA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专业教育形式。而MPA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 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研究共同体: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的未来模式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 MPA教育的政策瓶颈与办学定位 MPA电子政务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980MPa冷轧汽车板的开发 浅析MPA英语教学中美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1200MPa高强耐磨钢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研究 中国高校MPA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评估的实践与探索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在MPA社会保障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600 MPa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弯管流量计在3.6MPa蒸汽计量中的应用 浅谈40MPA高压活动弯头密封的技术改进 590MPa级钢用烧结焊剂和焊丝的研究 800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的探讨 二级学院在MPA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中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邓斌照.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硕士论文,2006.
作者简介:彭开丽(1975-),女,江西分宜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刚桥(1964-),男,博士,湖南岳阳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
篇6
一、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顺次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1.封面:一律使用我校统一的学位论文格式。其中论文题目应简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中文摘要:置于论文的第一页,它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力求精炼、准确,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尤其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博士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硕士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为便于文献检索,要注明3-5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
3.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标题,标明与正文对应的页码。
5.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论点、论证、结论和建议等部分。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整齐。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2万字,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及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发生。使用文内注释(在每一章后加注)。
6.附录: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对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可列入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视本人情况也可无此项。
7.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文献是期刊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或期号)、页码;文献是图书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版次、页码。
8.后记:主要是作者的致谢词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
9.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论文最后一页,格式见学校统一要求,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
二、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
1.摘要:摘要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摘要两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用小四号黑体,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英文摘要,“ABSTRACT”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
2.目录:目录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下空二行为一、二、三级(或章、节、小节)标题及其开始页码,章用四号宋体,节及小节用小四号宋体。
3.标题:文中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
5.图表: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图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号按章顺序编号,如表2-1为第二章第一表。图名及表名采用五号黑体。
6.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公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用小括号括起放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7.参考文献:中文在前,小四号楷体,外文在后,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先后顺序编号,每条项目应齐全。
8.后记:小四号楷体。
9.篇眉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篇眉,篇眉为上粗下细文武线。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置于页面底端中间。第一章之前的页码按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10. 印刷要求:
(1)纸型与页边距:硕士学位论文使用国际标准16开纸型(184mm×260mm)打印,行间距20磅。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20mm。
篇7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篇8
由于研究环境、语言文化和研究个体等的差异,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的研究非常缺乏,特别是对汉语的特定型语言障碍研究。国内研究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他们发现在汉语儿童中SLI存在较高的流行率,许月琴(2000)研究发现:台北市5岁儿童中,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的流行率高达3.03%。内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些博硕士论文和少量期刊论文。由于这些幼儿除了语言有问题外,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处于正常状态,因此人们对汉语特定型语言障碍的了解相当缺乏。而通过对英语SLI儿童的研究发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3至1/2学龄前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到学龄期甚至成人期,都存在阅读和学习困难。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范围内的普通幼教机构特定型语言障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此类儿童的关注,提供相应的帮助。
2.1研究范围
2.2研究对象
2.3研究方法
在确定这些儿童在正常环境中习得语言,且无智力、听觉等感知觉缺陷表现后,使用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筛查量表(郑静,2005)对这些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语言测试和评估,将所得分数与同龄儿童常模比较,平均水平低于两个标准差者筛选为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测试安排在安静宽敞的教师办公室,在测试前和孩子们对话交流,态度亲切,缓解其紧张情绪。测试工具包括四套图片、计分纸和笔,图片从网上选取并打印,保证高清晰度。
3.1SLI儿童的一般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调查结果和国外研究中发现的英语SLI儿童发生率基本一致,在2%~7%之间,稍低于国内汉语SLI儿童4%左右的流行率,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结果印证了之前的研究:男童患SLI的比例要高于女童,且此次调查发现4~5岁儿童中患SLI的比例最高。
根据台湾地区“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对语言障碍学生的鉴定标准,语言障碍类型分为四类,即构音障碍、声音异常、语畅异常和语言发展异常。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此分类较清晰,便于量化评估,因此整个语言测评都是基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量表分为对话、语音、词汇和句法四个部分,考察SLI儿童和正常儿童语言表现差异。在教师的协助下,所有受试者在语言评估环节交流态度较好,语言表现未受外界影响。
这部分用于考察儿童声音、语畅和语用能力。前三个问题由于回答比较简短,大多数受试者都未出现困难,声音无明显异常,只有一个4岁儿童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但当被问到“你喜欢看什么电视?”和“你会讲什么故事?讲给我听好吗?”这几个问题时,语畅障碍在SLI儿童中就表现得很明显。具体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回答不切题,只回答“喜欢”或“不喜欢”,“会”或者“不会”,无具体的叙述,13个SLI儿童中有10个是此类情况。第二种是尝试叙述,3个此类儿童均在5岁以上,但在叙述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断续、逻辑混乱和叙述中断等现象,搜词困难,很少提及含有动作状态的背景信息,根据以往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动词运用困难。第三种是有一个儿童滔滔不绝,但基本是无意义重复,叙述无主题,语法颠倒,词不达意。
这部分用于考核儿童的语音能力。据教师反映,22个受试者中除了一个是器质性语音障碍的非SLI儿童外,其他均未被医院鉴定为器质性的。在筛选出的13个SLI儿童中,有两个孩子出现整体性口齿不清现象,有严重的声母或韵母问题,标准音被扭曲,发音非常含糊。其他儿童在发音错误中出现语音省略、替代、歪曲等现象,其中较多的是替代问题。如一个5岁SLI儿童对声母发音感到异常困难,几乎将所有声母都用“d”或“t”替代,如将“全洗干净”发成“dun di dan ding”,将“数”发成“tu”,但音调正确。
这部分内容用于考查学龄儿童的词汇和句法语用能力。Paul Flecther等人对广东话SLI儿童所做的研究发现,广东话SLI儿童的平均句长及词汇的多样性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但和具有与SLI同等理解水平的正常儿童相似(转引自 张放放,2010)。通过教师访谈得知,在13位SLI儿童中,有家长反映这些儿童开口说话较晚,语言表达简短,词汇少,也有家长在带孩子体检时被医生告知孩子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调查发现,SLI儿童在复句理解和句法表达上要落后于同龄儿童,句子复述不完整,省略或添加现象很严重。如在复述句子“男孩告诉女孩他又买了一辆玩具车”时,SLI儿童倾向于复述其中的单句,或只能记住名词和动词构成的主要短语,会复述成“买玩具车”或“男孩告诉女孩”或“男孩买玩具车”或“女孩买玩具车”等,少数SLI儿童能复述出完成时态标志词“了”。
3.3SLI儿童的干预情况
4.结语
参考文献:
[2]J.Bruce Tomblin.Prevalence of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J].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1997(40):1245-1260.
篇9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教练员 自我发展意识 调查研究
一、前言
(一)自我发展意识的定义
意识,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指人在周围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
“自我发展意识”是指把对自身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认识观念化,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进而指导人们自觉行动。它是自我意识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自己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
(二)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终身学习阶段,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竞技体育教练员要想带出一支具有高水平的运动队,首先自己应该具备终身发展的自觉性。由于竞技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因此,竞技体育的“世界性”要求竞技体育教练员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实现自身专业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田径、篮球、乒乓球)、河南大学(田径、篮球)、河南师范大学(排球)、河南财经学院(田径、武术、健美操)和河南理工大学(篮球、武术)的教练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据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相关网站上查询有关此项研究的内容,了解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2.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内容设计出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的特色项目的教练员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总结。
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倦怠对自我发展意识的影响
所谓倦怠(burnout)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渡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教练员的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压力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教练员在职业行为过程中情绪衰竭,工作没有激情和动力。在对河南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调查问卷中“您对自己从事教练员这一职业感到是否满意”,有29.5%的教练员认为比较满意,另外有58.8%的教练员则不满意,还有11.7%的教练员选择很不满意。
究其原因,可能是竞技体育教练员这一职业各种过度的压力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高度衰竭,情绪上极易产生倦怠。
(二)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我发展意识的影响
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是制约教练员自我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教练员自我发展是通过自主活动来达到的,教练员的发展愿望只有落实到自觉的学习和实践中才有可能转化成现实的专业素质。调查问卷显示:利用训练之余时间去学习更广泛知识来丰富自己经常会的的占41.2%,偶尔会的占53%,从没有过的占5.8%;在学习对训练理论有指导意义的上位学科上一直在学习的占17.7%,经常学习的占23.5%,偶尔会学习的占53%,从没学习的占5.8%;在处理人际关系,很善于的占29.5%,善于的占23.5%,还可以的占47%,不善于为0;在是否经常跟兄弟院校进行交流这个问题上,经常的占70.5%,不经常占29.5%,从没有的占0%,从每年进修的情况来看,从未进修的占29.5%,每年能够进修一次的占58.7%,能够进修两次的占5.8%,参加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占0%。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河南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部分存在有职业倦怠现象,调查中有70.5%的教练员对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负向评价,可见大多数教练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感到压抑、焦虑对当前工作失去兴趣,敷衍了事,缺乏进取心,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愈发漠然,进而严重影响到教练员的自我发展意识。另外由于教练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的工作特点,所以他们在自我发展的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少了很多,甚至是没有,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
(二)建议
1.教练员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另外,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更新评价机制,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2.增强自我解放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练员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教练员自我解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10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
机构和地域调查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
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
调查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
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
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
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