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9 20:0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教育计划

篇1

1、深入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加强服务和改善民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加强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综合治理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认真组织和积极参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讲座、培训等宣传教育形式,确保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2、结合各种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好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残疾人权益保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各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各个专项法律的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开展《生产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劳动合同法》、《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新居民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坚持把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把法制学习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考试制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用法经常化、规范化;继续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继续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镇要结合实际,大力宣传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高其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坚持把企业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依法组织生产经营和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全面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制观念;加强对新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部门指导、属地管理、突出重点、用工单位负责的原则,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刑事、社会治安处罚及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高其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5、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实施新一轮“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县司法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不断丰富“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内涵,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篇2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全方位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以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为重点,努力使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进展,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障和减少小学生的违法和犯罪,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其作用。

随着社会上违法犯罪惊人的低龄化,法制教育在德育领域中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学生的违法犯罪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涉及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中是否实施科学的法制教育,家庭各成员是否能对其进行积极的正面领导,社会特别是学生所处社区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都决定着学生对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的遵守状况,而在这些诸多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因素中,法制教育所能带来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通过法制教育,我们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形成初步的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家庭成员与学校同时进行该方面的教育。通过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普法宣传,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文明的社会氛围,进行环境教育,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法制教育来实现。

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班主任、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法制教育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扎实有效地展开法制教育,从而有效地限制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法制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

学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教育内容为: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中也容纳了很多的教育材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如《交通法》、《教师法》。

三、教育步骤及方法。

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必须有精细的计划和严密的实施以及规范的过程管理,并配套齐全的制度予以保障。

1、行为规范教育。

本学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从《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学校课间、午间纪律、就餐纪律、放学纪律等各项规定的宣传,让学生懂得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并自觉遵纪守法。

2、法律常识教育。

对学生进行于之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常识的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教师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等。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秘书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3、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的教育,接下来就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规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4、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要让学生知道各自的含义。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度。

篇3

该意见提出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要自觉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法制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统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作用。

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格局,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要重视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家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专门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矫治。要特别重视开展好未成年犯管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等特殊场所内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意见指出,要落实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加强法制教育资源建设。鼓励和支持地方编写出版符合中小学学生认知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法制教育课件、音像资料等法制教育教学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免费提供给中小学校;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鼓励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法制征文、法制绘画等活动,要创造条件,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国家机关、观摩执法、司法活动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禁毒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篇4

“国以人兴,政以人治”,主席曾经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因素就是决定因素。”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成功转型的坚强基础,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县、市、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促进一个区域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准确完整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进一步提高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自觉性,下决心减少行政性检查评比和考核,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办学自。多形式开展“深入基层、走进学校、亲近师生、服务社会”活动,积极为学校、师生办实事。

第三,花大力气为学校配好配强班子。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优秀管理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并能够实施有效管理的校长队伍。

第四,帮助、指导校长更加成熟。从我区校长队伍的现状来看,有一批校长的思想比较活跃,成熟度在不断提高,学校的发展也有目共睹。但是,也有一部分校长成熟周期较长,水平提高缓慢,抓教育质量的思路不够明确,措施不够有力,有效的方法点子不够。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想成熟,是不知道如何成熟,不知道该如何去努力。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指导、培训。

但是,一个校长的成熟仅靠主管部门的指导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校长依据个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深入钻研,努力探索。

作为校长,要思考如何统筹协调校级领导班子形成明确的思路,以校长先进的个人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班子成员形成合力;要思考如何有效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但是光靠校长一个人不行,校长应该激励、率领所有教职员工努力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作为校长,还要思考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种说法曾经风靡一时。但从现代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仅仅有一个好校长是不够的。我们经常看到,一所好学校随着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一蹶不振。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一个有能力的校长外,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就发展依靠什么而言,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学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从这种意义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学校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校长的人格魅力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校长高超的管理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运作的效率。校长的奉献精神无时不在感动着学校的师生员工,校长的价值追求处处在引领着学校的师生员工。

第二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校长不在,这个学校依然能够保证正常运行。这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它比仅仅依靠校长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管理经验要强,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即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用文化来影响和引领教职工的行为,让学校成为教职工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使学校在教职工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样,比单纯的制度建设、人格魅力又上了一层楼。

学校管理发展的这三个不同阶段是递进的。第一阶段说到底是没有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个人的力量;第二阶段是建立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体制、机制与制度的力量;第三阶段的管理是超越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道德与精神的追求。目前,我区的学校基本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我希望,我们的校长既要追求先进的个人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但又不满足这些,要在学校制度完善与文化建设方面下大力气,这样,自己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学校也才能成为一所好学校。

在建设好干部队伍的同时,我们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了,才有全区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存在这各种各样问题:

比如不少教师遇到问题总是不从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而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生的身上。这些教师埋怨学生家庭教育差、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懒惰、智力低下等等,却不去思考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不愿承认自己业务水平的欠缺。由于不思考、不研究、不查找自身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

再比如不少教师几乎没有新的知识充实。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教师几乎不购买教育理论书籍,他们经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从来不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他们手中拥有的也仅仅是几本教学参考书或者学科练习册。由于没有理论的支撑,所以他们遇到问题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只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

我们的校长要清楚教师最欠缺的东西是什么,要了解为什么年年进行教师培训,但教师的师德、技能却不能有效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避免教师培训的低层次重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各校要注重引领、规范教师的行为。目前,教师的待遇在进一步提高。社会给予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风要无愧于社会的厚爱与期待。在这方面,2009年,我们要抓好两件事:一是抓有偿家教。在这个问题上最让人担心的是,接受家教并不是学生及家长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有的教师采取曲线的办法,张三向李四推荐,李四向张三推荐,学生不去的话,老师就没有好脸色。这一现象令我们面临着教育诚信危机,群众意见较大,必须加大治理力度。2009年,要把遏制有偿家教作为一个课题来抓,有效打击在职教师参与有偿家教行为。二是要抓赌博,净化教师队伍风气。这两项工作,要分别和区纠风办、公安系统紧密联系,抓出成效。

2、下大力气狠促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过去三年,我们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它永远是我们教育系统的第一要务;二是我区的高考质量仍然有待于提高。高考是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是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考质量搞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多、再好,社会也不认可。所以,当前,我们要直接面对、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全区教育系统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对策,通过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目前,在我区的许多学校,不能说教师教得不苦,也不能说学生学得不苦。苦教苦学没有错,世界上没有轻易就能成就的伟大事业,但是,苦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再苦也没有用。现在,我们部分学校片面强调强化训练、反复复习,教学时间恶性膨胀,挤占德育、体育、艺术教育和师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的人格培养、个性发展、教师的继续教育被削弱,素质教育难以实施;部分教师由于执教能力不强,只好苦教,把学生也搞得很苦,这些恐怕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注重科学抓质量,注重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学生都不苦。要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的研究,形成有效教学的研究体系,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教研部门和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探索,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让先进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

要实现全区教育工作重心向提高办学层次的转型,就必须努力构建以高中教育为龙头,带动全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格局。高中教育龙头作用能否得到体现和发挥,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动力,直接影响到各学段的高水平对接,直接决定着全区教育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目前,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调整了所有高中的领导班子。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各高中学校的领导班子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09年的高考很快将来临,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当前,高中学校要认真对高考的管理策略问题、备考的方式方法问题、教师队伍的磨练问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问题、高考信息的搜集与处理问题、培优补差是否到位问题等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和总结。局教研室和教科所要进一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新教研制度,提高高考研究的有效性。教研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把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管理的科学性。抓苦干加巧干,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抓高考策略的研究,尤其是信息问题、短板问题、合力问题。总之,希望大家“直面挑战,奋力拼搏,科学备考,创造佳绩”。

为了有效提升全区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对各学段的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教研室要定期提供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对全区的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引导学校强化质量意识,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对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既要运用高考的结果进行评价,又要把高考结果与生源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要让同一层次的学校具有可比性。同时要加大对考核评估结果的运用力度,强化学校对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篇5

第一,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应从小抓起。因为法制教育要求在个体中树立法制观念,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小培养,乃至一生培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智力发展,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从三年级开始,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适当内容。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形象化的手段进行基本法律法规常识教育,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画进行教育效果直观,如举行法律教育主题板报比赛、法制演讲、法制征文,在学校橱窗张贴《交通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宣传画,让学生从图画与文字说明中了解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知晓是非。针对三、四年级学生中骂人打架、小偷小摸、损坏公私财物、在建筑物上随意涂抹刻画、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交通规则等行为,教育内容应以《交通法规》、公共安全法律教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交通法规》为主。五、六年级学生精力旺盛,活动能力强,易受外界不良影响,个别学生易发生轻微犯罪行为,教育内容应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法规》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

第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法制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注意贯彻科学性、直观性、启发性、渐进性、坚持性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法律知识。学校还可以与公检法部门结对子,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第三,打造一支高素质法制教育教师队伍。要努力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良好法制环境。首先,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观看法制题材的电影电视,举办专门的“法律知识”、“道德知识修养”讲座等,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让学校成为法制教育的阵地;其次,教师要把握课程教学主渠道,进行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把握好教学契机,在启发学生认知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小学自然第四册第三课《水的用途》,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让学生了解水的广泛用途,知道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和怎样节约用水,初步接触一些有关《水法》的常识。

第四,家长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密切配合学校切实抓好小学法制教育。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权利,培养孩子善良正直的品格,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家长要切实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密切配合学校举办的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在家里进行一些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另外,家长还要密切注视孩子的日常行为,一经发现不良行为应坚决纠正,防微杜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同时,家长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基本的法制教育,如教育孩子要尊敬国旗、国徽,维护祖国尊严;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管理;讲宄公共卫生,保持市容整洁;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建立同学间的正常友谊,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从小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等。

第五,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小学法制教育。一方面通过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及整顿社会治安,纠正社会不良风气,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社区法制教育环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受到良好熏陶,抵制不良影响,尤其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严格监管,使得这些经营场所守法经营;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如法院、戒毒所、少管所、青少年宫等,建立联系,经常带领学生定期参观,接触实例,使学生在活生生的实例中接受教育。各个社区、单位,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宣传法律,让小学生乃至全体公民认识法律、熟悉法律,并学会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篇6

一、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制订年度普法方案

1.制订学校年度普法计划。本着“客观具体,切实可行”的原则,依据局年度普法工作方案制订与本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特别要注意计划的可操作性。

2.搞好校园法制氛围的营造工作。利用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板报、校园广播为普法工作开展造势,使法制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心中,提高重视程度,坚绝杜绝认为法制教育可有可无的思想认识。

3.做好阶段档案的收集工作。对于学校开展的各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做到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踪可循,使每项活动的开展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

二、结合教育工作要点,做好师生法制教育工作

1.加强教职员工法制教育工作。各学校要组织好广大教职工的普法学习,每月开展普法学习不少于一次,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制意识,使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各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由法制副校长主讲的法制教育报告会。要进一步贯彻法制教育“四落实”要求,发挥课堂主渠道、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切实做到法制教育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

3.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要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特定日期,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中小学生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渠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此外,还要根据上级普法部门的要求,把12月份作为“法制宣传月”,每个季度的第4周作为“法制宣传周”,每月4日作为“法制宣传日”,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时机,开展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法教育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4.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各学校要积极采取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法制漫画、手抄报、学唱法制歌曲、开展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法制教育和熏陶。

5.充分挖掘法制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身边的教育素材,重视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努力提升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1.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认真执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制度,积极组织参加普法考试,努力提高其法制意识。认真落实机关普法联络员制度,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不断增强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机关普法制度化。

2.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小手拉大手、我与家长同学法”、“模拟法庭”和开展青少年法制漫画比赛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普法社会化。

3.根据“法治机关”、“法治学校”创建标准,积极争创“法治机关”、“法治学校”,迎接下半年上级对法治创建情况的视察、检查和监督。

四、以法制教育为平台,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各项工作

1.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严格教职工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强化教育管理,规范教育行为,减少和防止违法、违规现象。

篇7

关键词:化学实验兴趣;启蒙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我们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来加强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就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启蒙化学这一门学科。

一、深化实验目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学科。

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其重要作用还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此,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维性,兴趣性。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自主、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手、动脑、动口。

2.注重实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实践中,凡是学生能做的实验,都应让学生动手去做,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

二、强化演示实验,力求于装置简单、效果明显、直观性强、成功率高、需时短。

演示实验教学是加强实验教学的起点,演示实验的装置简单化是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观察,便于学生领会操作过程的实质。实验现象应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当简单化与直观性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直观性的需要。

三、抓实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力求于学生动手实验达到“娴熟”。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加强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化学课最具特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方面,为此要抓实学生分组探究试验,不能走过场,必须抓好预习、实验二个环节。

1.抓好预习,做到有的放矢。每次学生探究实验前,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填写好预习报告单。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能避免实验操作的盲目性,又能克服学生看书做实验慢的陋习,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做好实验。

2.抓好实验,做到操作规范。进实验室前要先检查学生的预习单,否则不准做实验。实验时需要求学生务必做到: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好现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操作规范;实验完毕必须将仪器洗涤干净、放置好。

四、注重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除完成课本上探究实验外,可以根据学校现有设备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那些步骤繁琐,现象不够明显,反应条件不易掌握,效果不够理想的实验适当作一些改进。

五、注重实验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在身边无所不在,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知识的应用不仅是教材要求做的实验,而且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探究实验,如人教版教材精心编排的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治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发新能源等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有关探究实验。

六、就地取材,将节约及环护意识贯穿实验教学始终。

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常常是有毒的物质参加反应,若处理不当,一方面会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新,对实险进行绿色化设计,并处理好反应物的回收利用等。

七、定期开放实验室,力求用足用活实验室资源。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

八、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见度,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电教媒体可以加强演示实验效果,弥补传统实验演示方法的不足。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实验现象往往只有前面几排学生看清。如:第四单元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因气体是微量的,检验不易观察,但改用投影实验,F象就清晰直观地展现于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幻灯片将某些实验内容进行比较和归纳。如:列表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验证方法、性质及其用途,使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掌握,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

九、适当增设一部分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牢固树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营造良好的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服务于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

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的过程中,应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完善执法队伍的建设,坚持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提高执法水平与提高执法效率相结合、明确职责与强化协作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二、主要目标

(一)基本遏止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和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等专利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专利权人和专利产品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提高行政执法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结案率,强化执法协作。

(三)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树立良好的专利执法社会信誉。

三、工作任务

(一)继续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学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结合我局20*年开展的“创学习型机关建设高素质队伍”活动,加强《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利保护条例》、《专利行政执法规定》、《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与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执法人员抵制腐败、秉公执法的意识。除此之外,加强与其他执法单位执法工作的经常流,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利用“*”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保护日、“*”法制宣传日、“五五”普法和节假日、纪念日、大型会展等,联合工商、技术监督、卫生、公安、文化(版权)、药检、司法等有关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和行政执法活动,大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继续在《博尔塔拉报》专版自治州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果,专利典型案件。定期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告假冒或冒充专利产品名单,提高经营单位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冒充商品进入流通环节,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举办流通领域相关人员专利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在博尔塔拉电视台开设的知识产权栏目,播放关于知识产权以案说法等方面的专题片。

(三)坚持日常专利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每月组织知识产权局执法人员至少开展4次以上的专利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日用品、化妆品、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假冒、冒充专利产品,维护专利产品的合法权益。联合县(市)知识产权局做好协作执法工作。

(四)抓好大型会展活动期间的专利宣传及执法工作。在有大型会展活动期间,切实加强对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严格杜绝假冒、冒充专利产品进入展销会,进一步加强参展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继续加强对执法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坚持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进一步规范专利行政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办事、程序合法、严格执法,凡涉及行政处罚的必须具有合法依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和程序。

(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博州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工商、公安、(文化)版权、质监、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执法协作与执法信息交流,有效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有重大案情相互进行通报,形成与科技、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效运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行政执法网络。

(七)加大县(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督促力度,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和调研,进一步强化县(市)专利行政执法的工作意识,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和宣传,提高县(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八)做好专利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执法工作登记工作,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求执法人员在专利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专利商品的登记,不失时机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宣传的记录。对于登记的专利商品,要及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进行法律状态的检索,检索不到的,要及时要求经营者提供有效的专利法律文书,发现问题的及时查处。对于宣传教育的情况,要定期进行汇总,及时进行总结。

篇9

关键词:职教集团 困境 利益分配机制 决策机制 沟通渠道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行了集团化办学的有益尝试与探索。实践表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旺盛的发展潜力,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并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型发展方式,职教集团化办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组建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具体运作中面临着诸多亟需破解的困境与问题。

1.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进程分析

1.1国内职教集团化发展进程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职教集团组建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为中等职业学校。集团成员的联结方式大都比较简单,校企间合作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有限,较为典型的是广东信孚教育集团。二、构建模式、自发实践阶段。进入这个阶段,职教集团的办学主体渐趋多元化,行业和专业性有所体现,如北京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三、政策配套、自发与有组织建设并存阶段。集团的组建更多依托行业和企业,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不断加深,办学模式更加多样,并逐渐形成区域特色。如“天津职教模式”。四、市场导向、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进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集团化办学更加注重办学质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尚未成型,仍需研究与思索。集团化办学渐成职业教育共同选择的创新之路,成为全国各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截止2012年5月,全国已经成立职教集团近500家。

全国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纷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职教集团。制造业强省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较好,职教集团的组建运行也大都走在前列。国内职教集团主要分布在京、津、沪、苏、浙、鲁、粤地区以及豫、鄂中部三大区域。北京是职教集团的发源地, 津、沪、苏、浙、鲁、粤沿海地区是职教集团的主要成长地,并不断向豫、鄂中部地区辐射。总体来看,制造业强省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明显强烈,从多方位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进行了了探索与实践。相当一部分省市已经走在了前列,并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天津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色;“海南模式”,主要特色是三段培养、以强带弱;“江苏模式”,强调院校合作、行业引导;“河南模式”,重在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全省联动、纵向贯通、横向联合。

2.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1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当前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取得的收益大都仅限于人才利益方面,在经济收益、品牌效应等发面收效有限,导致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突出因素。企业投入职教集团的设备、场地或者资金往往是单向的,职教集团容易从院校的利益出发,单纯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予以统筹,以订单式人才作为回馈给企业的惟一“产品”。集团对成员企业投入的资源具体如何运作、取得哪些收益、如何进行分配,往往缺乏反馈机制。企业的运行以盈利为目标,得不到合理的收益,自然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必要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推动职教集团良性运转的纽带。

2.2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相当一部分职教集团是在外力的推动下组建而成,部分成员单位并非出自自身的迫切需求而参与集团。组建时规模宏大,热热闹闹,参加完集团成立仪式之后,对集团事务漠不关心,很少参与集团事务的决策。有的职教集团没有成立有效的决策机构,集团成员单位的意见与建议缺乏表达与反馈的途径,集团理事长单位成为了集团的“代言人”,大部分集团事务直接由理事长单位做出决定,集团成员单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2.3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目前,国内的职教集团大都是松散性的契约性组织,集团成员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集团成员的主要联系途径就是每年一次的集团年会。集团成员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对自身未直接参与的集团事务也大都不甚了解。这样容易造成集团成员逐渐对集团事务失去兴趣,也不利于集团成员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参与集团事务。集团功能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运转体系不通畅,资源那一做到优化配置、科学统筹,失去了集团化发展的意义。

3.破解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困境的途径

3.1处理好集团内外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分配机制

集团的运行包括两类合作关系:联谊性合作——难以或暂时难以做价值估算的合作;实质性合作——具有人财物投入和利益产出,可以进行价值估算的合作。 鼓励联谊性合作,积极扶持实质性合作,构建利益管理与分配机制:1、设置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集团财务工作,建立集团专用账户,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按年度或季度先成员公布集团财务状况。2、集团内各成员投入人人财物的实质性合作都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协议要体现各方承担的责任和违约补偿。3、各类渠道投入集团的资产,要有管理和使用的方案,交集团理事会讨论通过,在理事会监督下实施。4、集团的各种收益在集团成员间根据在具体项目中承担的责任、贡献的大小进行合理分配。

可以根据集团的机制预设,采取财务分开,分体承包的方式,以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内部各环节的运作效率。集团成员之间的教育和经济业务往来,以协作、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市场化方式进行,可以促使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经济形式加以固定。例如,根据集团的设想,将促成学校和企业建成几个有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基地的建立坚持谁投资谁得利的原则,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实训师资,按有偿服务的形式得到回报,企业也可以通过基地建设,提升企业装备的技术含量。

3.2实行集团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集团实行理事会制的组织机构,重大决策通过民主议事程序决定。对集团发展方向性的重大决策,以及人事、资产处理等都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管是中心院校(单位)、牵头(院校)单位,还是一般院校(单位),也不论是大型院校(单位)或者小型院校(单位),只要是集团的正式成员,都享有一个议事席位,有完全的表决权,从根本上保证广泛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避免大院校(单位)实际垄断局面的形成。可以尝试实行常任理事轮值制,借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3畅通集团成员间的沟通渠道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落实校企之间互相走访制度、举办集团年会、积极参加集团内成员单位重大活动、举办集团内部简报刊物和培训等方式加强集团成员间的沟通融合,逐渐建立起融集团事务商议、人才培养、项目研发、产品展示、活动支持等为一体的集团交流机制,力求实现集团运行中政、校、企、行、研之间的需求对接与信息互通。建设数字化职教资源库,开发研制或引进满足专业教学(实训)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持续更新等方式,为职业教育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建立集团网站,链接集团内各企业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动态,扩大集团面向社会的宣传与推介,为职教集团的运作提供相应的舆论支持,为集团单位发展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

基于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际,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障碍并加以克服,形成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之路。

[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课题编号:2011lslkglx—06)。

参考文献:

篇10

(一)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作为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很多的期待,为此其价值取向的内涵理应丰富多彩。但是涵盖法制教育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彰显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至上的取向,公正平等的政治取向彰显不够,人本主义的服务性取向有待进一步强化。这样的价值取向现状缺乏远见,非常不利于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这些缺失和不足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不相吻合,迫切需要进行重构和整合。

(二)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资源问题新时期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资源在规范化和信息化等方面还建设得很不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现有资源有限,比如我国为农民工法制教育供给的教育设备、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育内容明显不够;二是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在其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建设上与时俱进做得不够,信息化和实用性明显不足,比如农民工法制教育存在很大的附带性,其课程设置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处于缺位状态,网络化的教育手段应用不多,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资源存在的这些缺失和不足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拓宽职业教育范畴的要求不符合,急切需要大规模的充实和创新。

(三)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动力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遇到的障碍和尴尬非常多,这些障碍和尴尬来自多个层面,既有农民工本身及其用工单位的不作为和不主动,也有各级政府对农民工法制教育的支持和督导力度不够,还有社会各界对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大。这些层面的障碍和尴尬,导致了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处于边缘化的发展态势,导致其发展后劲非常不足。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在吸引力和动力上存在的这些缺失和不足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动力的要求不符合,迫切需要大力气进行补充能量。

(四)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发展不顺畅,关键的原因就是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跨界协作不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一是一个区域内部推行法制教育的各大主体之间协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同区域的不同部门和政府之间跨界协作创新非常不够;二是各大教育系统之间,比如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之间及其与非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协作不多,致使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在教育领域内部的一体化运行还没有真正形成。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的这些缺失和不足,还不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急需下大力气改变。

二、推进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对策和举措

鉴于当前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诸多需求和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困难,我们只有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相关精神,积极借鉴国外农民工法制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其价值取向、教育资源、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等上下功夫,方能推进农民工法制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在价值取向上,构建起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促使其科学发展针对当前农民工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精神,新时期农民工法制教育应该建构起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人本主义取向至上基础上构建以下的微观价值取向:一是立足于农民工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公民社会的建设,不能局限于对农民工进行短暂的法律知识与技能培训;二是要坚持服务大众的价值取向,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各种法律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服务;三是要坚持平等公正的取向,坚持各个区域法律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和均等化;四是坚持贯彻以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取向,切合发展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实情,对农民工开展一系列的实用法律知识与用法技能培训,突出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价值取向的建构,促使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健康发展。

(二)在资源建设上,不断推进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资源在均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实用化等方面大规模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拓展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在我国公民法制教育的区域分布上,积极推进各区域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均衡化;在教育内容的设计和规划上,针对社会各行业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及其实情,重点进行与其职业、生活等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技能培训,促使法制教育培训内容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实用化;在农民工法制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上,以网络平台为主,附带使用传统手段,积极推进农民工法制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覆盖范围,从而提高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法制素养和技能。

(三)在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上,多视角加大对农民工法制教育工作的支持和督导力度,增强其发展的吸引力和奠定其发展的坚实后劲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困境和障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增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强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动力:一是彻底改变阻碍农民工法制教育的机制问题,从国家层面上以法律形式确定其与其他职业技能教育的对等地位,在全社会上构建起从业人员法制素养培育的积极氛围;二是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断完善对农民工法制教育的支持政策,加强对其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踊跃参加各种法制教育的培训;三是从各个角度上大力发挥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和农民工所在行业单位等主对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促使农民工法制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运行,逐步形成对农民工法制教育发展的合力。

(四)在运行机制上,加强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跨界协作建设,推动其一体化运行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各大培训主体务必要切合农民工作与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与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协作,主动和相关行业单位协作,真正建立起对农民工法制教育的协作机制,力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民工法制教育运行体系。同时,政府在农民工法制教育运行体系中,应该主动为跨界协作做好制度安排、舆论氛围、资金筹集、教育计划等,为农民工法制教育各层面的发展需要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