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3:3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

篇1

The environmental matter is a hot topic nowadays. Not only does it affect our health, it also has a great impact on our future.

Due to lacking of environmental concepts, peoples health 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by air, noise and water pollution. In order to live a better life, we need a cleaner world. We should now be concerned for environment by creating a better future for our next generation.

In conclusion, the environmental matter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directly affects very human in the world!

【参考译文】

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它也对我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篇2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的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非常的美,既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讴歌,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通过气氛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海底世界》描绘了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它将我们的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海深处。《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它们相互交替,俨然有序。白鹤、麻鹤早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些篇章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使人陶醉,令人遐想。仿佛让人目睹着海底的奇异,吮吸着榕树的清香,聆听着百鸟的争鸣,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不断加深内心体验,身临其境,陶醉在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中,并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惬意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植物和动物,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二、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拓展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爷爷和小树》后,我让学生在家和父母同种一盆花。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美丽的新校园应该怎样爱护,并让学生办了以“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学生们了解了《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词汇积累中

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积累教学中,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语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进而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比如,在收集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有关动物的词汇活动中,看到熊猫这一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各国对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不断学习和灌输,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孩子们便会真心地希望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放回自己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不但注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思想、环保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播放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视频,以此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环保方面的小练笔,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训练中,我也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有关环保方面的小故事、小事例,点点滴滴,倾注环保。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

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热爱自然,当自然遭到破坏时,他们天性中的表现出的抗争心理,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契机,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人为的破坏、土地减少了,葱郁的森林消失了,水土大量流失,致使浑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吞噬了村庄,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这时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其环保的意识,继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六、寓环保教育于绿色行动中

环保教育不是闭塞的教育,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媒介,促使学生领悟知识、形成绿色观念的一个过程。而绿色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环保意识。比如:1.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2.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的整体认识。组织学生到县水泥厂参观,了解污水排放物的处理过程,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参与到环保问题解决上来。走上街头,向街道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篇3

环保知识、普法宣传形式多样。6月5日上午,xx市政府八届三十二次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落实河长制为重点,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沱江xx控制单元防治计划,有效推进水污染治理,严格水资源管理和饮用水管理,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加强环境宣传和公众参与,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6月1日,xx市首部地方性法规《xx市城市管理条例》宣传月启动,启动仪式上,市环保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向群众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宣讲所涉环保职能职责。6月5日,旌阳区城北街道举行“环境知识进社区”活动,把收集到的旧书捐赠给辖区的学校和小区,同时开展系列环境知识朗读比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给渴求知识的儿童及青少年带去更多增进知识的机会。同日,xx、绵竹、xx等地均开展大型广场宣传活动,由各环委会成员单位、环保志愿者等向群众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环保袋、接受群众咨询,开展有奖环保知识问答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环境日期间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和手册26000余份。

“环境日校园活动周”活动如火如荼。xx市各级环保、教育部门号召动员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围绕环境日主题,依托6月1日儿童节、6月5日环境日,在5月30日至6月5日开展了“环境日校园活动周”活动,各幼儿园、中小学校结合活动主题,开展了环保征文、环保主题班会、环保创意绘画、手绘文化衫、环保手抄报、环保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了更多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xx金沙江路小学利用班队会课、在国旗下讲话、争当“绿色卫士”等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并于3月和6月重点开展了以环境和节能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绵竹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手绘创意环保文化衫、主题绘画、手抄报以及变废为宝环保作品制作等“环保进校园”活动,收到创意环保文化衫200件,主题绘画100余份,主题手抄报60余份,主题作文120余份,以及变废为宝环保作品30件,并开展集中展示,吸引大批群众前往观看、欣赏,学生们的智慧与创意得到一致好评。什邡在国人小学开展环境日游园闯关活动,“城市生活垃圾怎样分类?公民如何保卫蓝天?AQI是什么?”一系列关于环保的问题,让学生们开动大脑,踊跃参与。环保小课堂、保卫蓝天、垃圾分类放、节能我最行等动手环节和知识竞猜游戏,既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环保知识,又是一次环保理念的传播。

环保宣传媒体媒介全覆盖。xx日报开设“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xx”专栏,多视角、全方位继续做好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环保专题宣传,6月5日、6月6日连续刊登聚焦世界环境日专题,报道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的“美丽xx,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环境日当天《2017年xx市环境状况公报》。xx晚报“绿色发展”专栏发表题为《我市2017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一文,对市环保局的《2017年xx市环境状况公报》进行深度解读。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推送环保主题宣传信息,充分利用车站、公园、广场以及银行、医院、保险等人员集中场所户外LED显示屏推送环保主题宣传标语。

篇4

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究竟是什么?从高考作文命题的盲区又可以反观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当中怎样的缺失呢?本报特约请高考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先生撰文评述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以飨读者。

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表《炮轰高考》以后,在高考改革方面创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系列方法,在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惟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美严密的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将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下文将详述),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命题的开放性,本来是改革的核心,但是,十年的改革,远远还没有达到普遍自觉的程度。同样今年以四川抗震救灾为题,全国1题和四川题在开放程度上,就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别。四川题就是两个字“坚强”,显然不如全国题提供四则新闻,在第五则别点出“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前者是一元化的“坚强”,后者则提示多元化的“不一样”(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事件不适宜用来作为考试作文题,容易套题,不利于独特个性的发挥。今年情况例外,虽然是共同话语的大题目,但是对许多学生来讲,的确有话可说,四川有很多考生一面写一面流泪)。

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封闭现象并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材料和话题作文,都显示出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福建的三人不同选择,一人选择果汁,因其甜,一人选择咖啡,其苦中有甜,一人选择矿泉水,因其平淡。就并未加上湖南省那种画蛇添足的哲理性阐释,北京卷的装满一个杯子的种种思路,虽然材料比较陈旧,但也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当然,这只是一种从思想上求新的风格,江西卷的题目,以去年洞庭湖鼠灾为背景,妙在在形式上求新,规定以田鼠或者以田鼠天敌的口吻叙述。这本来有点惊险的限定性,但是,田鼠和田鼠天敌口吻而拓开了想象的空间。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几十万考生而言,敌我两方的选择以外,就没有任想象的余地了?可能命题者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材料比较有新意,而且开放度的自觉性比较强的还有好几个省的命题。如,辽宁以对让座、喧哗、随地吐痰等的社会调查为题,重庆卷关于“自然”的三种定义,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感受乡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生活细节,不但以自由度较大而且以难度较大见长。自由度与难度是相辅相成的。自由度越大,似乎是越易为文,实际上,现象和思绪也就越纷纭无序,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而为文却要求条贯统序,一脉相承又起承转合。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惟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惟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层”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惟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做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镇压(quell)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些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篇5

1潜心选择生态教育话题,为写作教学张本

“我们的祖先捕鱼打猎、穿行森林,与大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今天我们越亲近自然,就越接近生命的原点。”[3]224作为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与大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接触亲近大自然,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1.1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本源“观察实物及生活的目的在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4]高职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如何将这种体验流露在笔端、形成文字,是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多年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触景—模仿—反思”的教学方法。如曾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周末约学生秋游南山,在学生融入自然、阅览美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倾心研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让学生在诗中秋凉、月照、泉声以及浣女、归舟的动态和美中,感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欣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遐想田园牧歌的生活图,写作的冲动就此激发,行文的路径就此找到。

1.2锤炼写作的思维本质“生活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人,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后焕发理性的光芒。”[5]写作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经常将现实的生态问题作为写作话题,以此引导学生作为社会主人,行使权利,担当责任。比如针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在班级里开展以“保卫蓝天”为题的作文竞赛,并不断扩展竞赛的边际效应,将写作行为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对蓝天白云的向往与怀念中,冷静思考美与真之间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生思如泉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与现实状况的不满汩汩流露,思想的闸门就此打开,环境保护意识也再次得到了强化。

2精心设计生态教育活动,为语文实践搭台

利用活动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之产生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用情感染学生,使之产生一种神往的心理需求,而后教师用情感染,使之由情绪上升到情感的水平。由于在参与策划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家在系列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环保目标[6]。

2.1设置辩论模拟训练“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能说会道,谈吐不凡,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作是颇具语文素养的标志。”[1]56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辩论”活动,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环保意识,提高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结合社会热点和关注焦点选好辩题,根据调查研究撰写辩论稿;2)围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教给学生辩论技巧;3)根据双方优势、强项确定正反方;4)学生代表点评,教师总结深化。通过严格系统的辩论训练,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正如一位学生在发言中说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造就人才的土壤,而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有人用自己的愚昧和野蛮让环境雪上加霜,有人以自己的责任和付出为环境锦上添花。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环境,自觉努力学习,让学校更加美好。”

2.2举办有关语文知识的参与性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课程,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程是在与语文学科课程的共存共荣相辅相成中发展起来的。”[1]329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7]。“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8]为此,笔者经常在国庆、元旦等节庆日前夕,举行猜谜、抢答竞赛活动,把环保的内容贯穿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语文教材以外的生态环境素材,如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动物星球”等栏目,让学生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介绍和讨论等;或者组织全班学生,学习续写游记,将旅途所闻所见所感以接龙的方式串成“班游地图”。这些活动身体力行,寓教于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宣传和强化了生态环境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解决问题、回馈社会的能力,升华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尝试开展生态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乡土语文开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独霸话语权,形成教师说学生记的一维模式,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有鉴于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尤其倡导那种“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9]。“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模式,也缺乏得心应手的教材与参考资源,因此只有具备自主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控性,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自我超越。”[3]35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既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无与伦比的山水资源,这本身就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自题写的“城市山林”,如今高高悬挂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带学生去踏青时,有学生念“城市山林”,有学生当即反驳,说这是米芾的笔误,应该写作“山林城市”,到底谁是谁非?笔者因势利导开展了一次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典籍、搜寻资料、比对印证、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既深入详细了解了米芾、米友仁父子“米氏云山”与镇江的关系,又全面梳理了自南朝以来,林木幽深、风景如画的南山接纳的文化名人和其在此创作的不朽佳作,还通过对“城市山林”和“山林城市”两个词语的流变过程感受到生态环保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从来就不乏生态文化的基因,从“阴阳五行”到“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生态理念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个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明代,文人学士更加向往闹中取静、曲径通幽的生活,山水清音自然成为“化物心游”的人生知已,镇江的南山也因此结缘更多的文人雅士。

篇6

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语文实践

1.搜集课外资料,培养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丰富资源,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比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可要求查阅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学完后搜集我国其他民族英雄的资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我让学生去网上调查搜集我市乃至我省水资源情况,在调查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2.灵活运用教材,提升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语文课上成形式多样、丰富的表演、朗诵、演讲、讨论等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适当的实践。如在学习课文《碧螺春》时,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炒茶要在清晨?为什么沏茶必须用七八十度的开水?”等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课后找资料,并推荐了几本书和几个网站,要求学生完成关于“茶”的课题解答。后来,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现代的孩子喜欢饮料而不爱喝茶?引导学生继续查找资料,并在班上开了一场小小辩论会。正方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历史比茶还要悠久,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甲骨文而用现代文字呢?反方认为茶是中国的举国之饮,历史悠久,而饮料充其量也只不过百年的历史,茶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还能修身养性,因此,茶不可能被饮料替代。历时一个小时的辩论赛,是智慧与智慧的交锋,场面迭起。学生在这样的“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实践探究整合创新”中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渗透学科联系,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与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古诗《过故人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中的“合”、“斜”两字不够理解,我要求学生反复体会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大量地触摸语言文字,然后将其吸收、内化,最后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绿树环抱整个村庄”和“村外的青山连绵起伏、伸向远方”的景象。《灰椋鸟》中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鸟是人类的朋友,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我们要爱护鸟,为它们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我们要以语文教材为点,以各学科知识为面,以课程整合为方法,努力做到各科相互渗透,知识综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智能的开发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二、依托课外活动,拓宽实践领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会倾听、会表达与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续,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课外活动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养成。

篇7

【关键词】新闻日记 语文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94-03

一、在作文教学中提出“新闻日记”的原因

1.学生普遍缺乏关注国家大事,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意识和热情。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中仍有一部分依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与参与,成了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而在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的今天,让孩子通过“看新闻,写日记”来了解国际、国家大事,了解祖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体会社会发展的艰辛,洞察国内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积累知识,提高思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也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新途径?

2.学生普遍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处理能力

随着媒体活动日益现代化、多样化、广泛化,也正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有效的关注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广泛空间。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现代人对“素质”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文化知识上,而应进一步提升到“还需具备一定的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高度。

3.学生对生活中应备的常识了解甚少

“减负”后,虽然课余时间较以前增加,但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把时间、精力花在看电视机、玩游戏机上,阅读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更缺乏收看新闻、阅读报刊、听广播的良好习惯,导致知识面狭窄,对一些基本的常识少缺乏认识和了解。

如,在四年级的一次能力测查中,要求学生在阅读《地球就诊记》后,结合阅读后的感受和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主动关心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给有关部门写一封短信。参加测查的同学多数较好地掌握了信的格式,可是对于信开头的称呼(环保部门的叔叔阿姨们),却只有少数同学写正确,而多数同学都写成了“有关部门”,更有个别同学可能因照背语文书上的例文(给表姐的一封信),将人称写成了“表姐你好”。类似这样让广大语文教师啼笑皆非的事例比比皆是。再分析那些能正确写出称呼的同学,多数是通过看新闻、读报刊了解到这类事件应该找环保部门。

可见,现在多数学生对于学科知识掌握的都比较好,而对于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常识却知之甚少。

4.作文教学效率不高

作文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没东西可写,于是就胡编乱造一通,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干脆照搬作文书上的内容。学生写作文时,之所以难为“无米之炊”,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作文来源于生活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再者,对小学生而言,由于是没有目的性的观察、无注意占主导,心理学家认为,观察的效果取决于感受对象的刺激强,因此对于生活中的同一件事或同一个现象,有的学生能叙述得头头是道,甚至能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独立见解,而有些学生则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感到没东西可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不善于积累写作素材,思路打不开。长此以往,习作水平提高不快。另外,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单一,相似的学校生活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针对上述种种矛盾,笔者在教学中确定了以“看新闻、写日记”为题的课题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

二、如何调动学生“看新闻、写日记”的积极性

1.组织发动,家校携手。

在课题研究前期就通过召开实验班家长会的形式,请有关教师做专题讲座,使家长们明确“看新闻,写日记”的意义及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为孩子提供条件。如,订阅报刊;确保孩子收看新闻的时间;帮助、指导、督促孩子在家收看新闻、记录新闻。

由于组织发动落实,在实验过程中家长多数能积极配合学校,落实、保证学生在家看、记新闻的时间,有的家长还能陪孩子一起看新闻,并与他们交流看新闻后的感想。由于小学生外在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事缺乏持久性,因此,家长的配合对于激发学生收看(阅读)新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书报的习惯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教师身先士卒

要让学生对“看新闻、写日记”产生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率先示范,坚持看新闻、写日记,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及对新闻的敏锐性,把自己的感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好新闻推荐、谈天说地、新闻角”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给了学生精神的鼓舞,让学生知道在“看新闻、写日记”的训练中,“自己并不是单枪匹马,还有老师在作他坚强的后盾。”坚持看新闻、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容易,尤其当他们遇到困难退缩时,教师积极向上的写作热情,会给学生以鼓舞,使他勇敢地坚持下去。教师言简意赅的文风,也给学生在习作中提供了范例。

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全面调动学生“看新闻、写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看新闻、写日记”对提高自身水平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逐步掌握“看新闻、写日记”的方法,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感兴趣的新闻作为日记的内容,选择各种自己喜爱的交流形式,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畅谈自己真切的感受,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交流。

三、进行“看新闻、写日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方法

1.掌握“看新闻”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看新闻的主要途径有收看(听)电视(广播)与阅读报刊。

从电视(广播)中了解新闻,除了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省市新闻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收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记者会”等内容。收看时,应做到全神贯注,并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尽可能保持原话,用较快的速度记录在一个固定的新闻记录本上,如有困难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或在其它时间段留意收看重播。

阅读报刊方法主要有三种:浏览、跳看(读)、精看(读),对于感兴趣的新闻可作一些圈、划、点之类的读书记号,对于感受最深的还可写一、两句批注。同时通过“好新闻推荐、新闻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变盲目地看为有选择地看。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更应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慢慢看、细细看,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处理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对于有些新闻(如美国总统竞选等报道),可采用专题看(读)的方法,对整个新闻事件有较全面的了解。

2.有感而发,及时捕捉看新闻后的感触和想法。

看懂了新闻,并不意味着就能写日记。因为每个学生语文知识、认知能力的基础各不相同,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写这类日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过程,遵循“异步性原则”。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于初学看新闻、写日记的同学来说,写新闻日记的要求可放低到:学生在看新闻后,采用“剪报或摘录”的形式作为新闻日记。尽管从形式上看是暂时放弃了作文,可对于那些原来没有习惯看新闻和语文知识、认知能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剪报却是一个很好的感知和积累的过程,既为今后写新闻日记打下了基础,要求又不算高,没有难度,不“闷”学生,学生也不会因此造成心理负担,那他们就有兴趣,对此产生了积极性。

剪报的方法是:先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材料,然后将经过选材后的报刊进行剪贴,报纸的剪贴时应注意:要剪下报头上报纸的名称、年、月、日,以便日后写一些专题性新闻日记时查找;还应注意将所选的新闻材料剪完整,有图片的要将图片也一同剪下;剪贴好后,要做一次校对。

第二阶段:收看或收听新闻后,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并简单地写几句感想。在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对于一些标题已能准确、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的新闻,可以在新闻标题的基础上进行扩充。②绝大多数新闻的导语都较简明扼要地根据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新闻的导语,用摘录重点词句的方法进行概括整理。③对于内容较多的新闻,可将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简要的经过等要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

第三阶段:在阅读一定数量的新闻后,能引用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作适当的引申和联系,即结合自己的想法或身边的小事,敞开心扉,溶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谈自己的感想。通常可以:①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提醒人们重视。②针对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行为,进行辨证,从而找出正确的做法。③针对社会上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以弘扬正气,倡导文明。

当然还有许多方面可写,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有感而发的新闻,都可以作为这类日记的材料。

从总体上看这类日记,篇幅上较短小,形式上与读后感十分接近。学生习作时不会有较大困难,但写作时还应注意:作者的观点来自于新闻材料;在谈自己的感想时要抓住一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引用新闻的内容不可全篇照搬照抄,要学会取舍、归纳和必要的引用。

3.通过多种展示活动促进习惯的形成

为了使收看、记录新闻长久地得到开展,努力让学生养成自觉自发的习惯,实验班安排每周三的谈话课和隔周一次的语文兴趣课时间,让学生说说新闻,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演讲锻炼的场所。各实验班还将这项活动纳入主题队会之中,开展以“时事知多少”、“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平与冲突”等为主题的新闻会。各实验班还在黑板报中开辟“一周大事”栏目,汇集了学生记录的新闻,张贴优秀的新闻日记。每月安排一次年级巡回交流展示各班学生优秀的新闻日记。实验班教师还组织学生积极投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实施“看新闻、写日记”的初步成效

1.激发了学生收看(阅读)新闻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收看(阅读)新闻的习惯。

学生在实验进行后,课外收看(听)新闻的兴趣和习惯均能明显优于实验前,证明看新闻写日记能有效激发学生收看(阅读)新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书报习惯。

一年多来,在看新闻、写日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地浏览《钱江晚报》、《杭州日报》、《参考消息》、《都市快报》、《小学生世界报》等报刊杂志,多数学生至少看两三种报纸。家长们也常常反映:现在孩子们回家不是先玩,而是先翻阅当天的报纸。学生积极地参与“新闻会、好新闻推荐、小新闻角”等活动。学生对收看(阅读)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每天读报(或收看新闻节目)的好习惯,“看新闻”成了学生课余生活中的自觉活动。

2.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进了对生活常识的熟悉与了解。

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或阅读各类报刊上的新闻,学生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改过去“阅读量以教材中的课文占多数”的现象。据初步统计,每个学生每天看报的阅读量大约为2000字,那么一个月就能达到60000字,以此类推,一年就基本完成《教学大纲》中阅读量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阅读面也得到了拓宽,他们不仅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还从新闻中了解到“政治、文化、科技、体育”等其它方面的知识。新闻以它所独具的时代性、快捷性等特点,使学生自然地接近生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

3.及时地关心、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提高了学生的爱国意识。

“看新闻、写日记”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能及时地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不再成为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如,学生在看了有关日本首相拜“鬼”的连续报道后,写下了《假意与真情》、《真感于拜鬼事件》等。学生们还通过国内外的新闻,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的祖国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肩上正担负着何等重要的历史使命。

4.增强了学生辨别、筛选、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看新闻写日记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新闻报道,学生必须进行筛选、处理、吸收,才能将它们转变为“看新闻、写日记”中的材料。有的孩子爱上了剪报,他们把感兴趣的新闻剪贴成一页页剪报,并进行分类整理,编成了《剪报集》;有的孩子爱上了写新闻日记,每当阅读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便会兴致勃勃地写上一两段。在“新闻会、好新闻推荐会”上,孩子对一些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总能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他们的观察力、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获得一定程度地提高。

5.丰富了作文的素材,提高了习作的水平。

以前布置学生写周记时,一些学生便感到头疼,总感到没东西可写,于是就胡编乱造一通,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干脆照搬作文书上的内容。可进行“看新闻、写日记”的实验后,学生在课余通过收看新闻联播或看各类报刊上的新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利用新闻的内容或自己看后的真实想法作为写作(日记或周记)的材料。新鲜而又丰富的新闻题材源源不断而来,令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习作的题材拓宽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从而促使习作水平迅速提高。

研究证明:“看新闻,写日记”对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质乃至人的整体素质都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著. 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 丁法章. 新闻评论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 蒋建华. 新闻资料漫谈. 中国新闻出版社,2000

篇8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旨在回到儿童,定位习作,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实现习作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

一、习作价值的实用指向

(一)实现自我的情感交流

儿童习作是应儿童自我情感交流之需,“我手写我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儿童记载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喜怒哀乐的一种需要,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种需要。像书信、日记、小随笔等以儿童生活再现为主的写实文章,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流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像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超经验的虚构文章,则是儿童超现实的幻想性需求,是儿童认识生命、表达生命、提升和完善生命的需要。可以说,儿童习作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回归。

(二)满足他我的交际需求

儿童习作应该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满足与世界、与他人的交际需求。比如短信、留言、备忘录等是,信息记录与传达、经验记录及文学审美等也是。如借学校“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举办之机,笔者在活动之前组织本班学生拟定活动方案,拟写给家长的邀请函,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活动通知,参与游戏项目的规则制定,写活动开幕式上学生代表的发言稿,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发表通讯报道。真实的言语目的,真实的言语环境,赋予了习作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习作话题的情境设置

(一)接“地气”,让话题情境贴近生活

教材中有许多习作命题距离学生生活太远,教师可进行习作话题的情境改造,使其更“接地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为“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不妨改为“介绍自己家乡一处风景名胜的导游词”,教师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情境:(教师手捧导游证进教室)新叶古村旅游公司想聘请一批小导游。今天咱们就来学写导游词,学会的同学发给导游证,这个周末就可正式担任小导游。当习作情境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效链接,学生便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状态,不是教师“要我写”,而变成了“我要写”。

(二)有指向,让话题情境走向“真实”

“真实”的话题情境需有真实而明确的交际对象。“介绍一种物品”“写熟悉的小动物”这样的习作命题虽贴近学生生活,但也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同样“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命题便成了“伪命题”。因此在“介绍一种物品”时可创设有现实交际功能的情境:“里叶莲子”被推举参加市农产品展销会,请你帮里叶村民制作一份宣传册,让市民了解并喜爱咱们的“里叶莲子”。真实的交际情境赋予习作真实的任务指向,能极大提高儿童习作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让儿童习作走向真实。

(三)给选择,让话题情境贴切个体

开放的话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多个习作视角,实现个性化表达。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身边的艺术”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习作:①如果要向远在外地的长辈介绍你看到的一次艺术活动,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告诉他们;②如果要向好友介绍根雕、泥塑的制作工艺,你可以用说明的形式来告诉他们;③如果亲历了一次有意思的艺术活动,有感而发,你可以选择用诗歌的方式写作……根据自身喜好,从提供的视角中选择一种,或是自己另辟一个视角,选用适合的内容与文体进行表达,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习作热情,实现创意表达。

三、习作表达的读者需求

(一)切合读者类型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习作过程中需针对读者的范围、身份有的放矢地习作,明确“文章给谁看”。第一,要明确读者的范围。如同是“保护环境”的文章,写给广大村民阅读的“环保倡议书”,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写给镇长阅读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就要进行翔实的问题描述,细致的数据分析,强调专业性。第二,要明确读者与自己的关系。如写给村民看,注意语气的委婉、语言的劝说性;写给镇长看,注意语气的诚恳、语言的谦恭。

(二)迎合读者需求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表达要树立目的意识,明确“读者为何读”。首先,要依据不同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来表达。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如果是一位想转学进来的学生,那么就可针对其特长介绍社团开展情况;如果是一群来校参观的外地小学生,就可以发言稿形式介绍特色课程或是校园最美一角;如果是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来信,就可以书信形式介绍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其次,要依据不同读者的共同心理需求来表达。如“新叶古村导游词”要依据游客的心理需求,除介绍新叶村古老而具有代表性的抟云塔、文昌阁外,还要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爸爸去哪儿”中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住过的水云间、双美堂等新热门景点及拍摄花絮。

(三)契合阅读心理表达

儿童习作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努力寻找习作表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最佳契合点,采用最利于读者接受的形式进行习作。如学生为“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DV作品配写解说词,有的以广告词形式,运用风趣而富有节奏的语言:“小小弹珠滑溜溜,瞄准洞口不怕输,让你一回先下手,最后怎样?你还是得甘拜下风!”有的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听者)进一步的阅读欲望:“预备,开始!左,右,左,右,绿草地上冒出了一溜溜长队伍,步伐整齐地快速爬动。小小个子,身手不凡。他们是谁?又在做什么游戏?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契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表达,使语言所具有的“刺激”强度增大,效果更佳。

篇9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话语权 教学模式

如何使高校学生成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的新时代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思索探讨的问题。其中课程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构建新世纪人才现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是培养具有现代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倡导“能力本位”模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做课堂真正的能动学习者,不是单单从粉笔到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转化那么简单。还应具体体现为培养英语基础知识适度、实际应用能力强、相关知识面较宽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英语教学不仅要通过精简、整合课程,促进特色课堂结构体系整体优化,而且要设计相适应的考试模式,一方面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由被动变主动;话语权是否掌握在学生手中;如何使学生具有掌握这种话语权的能力尤有实际研究意义。

一、英语教学相关政策及研究

教育部早在2003年4月就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四项工作中的第二项。在2008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笔者对本校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师和学生来源等实情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多角度教学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原来单一课堂教学转变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多角度、立体式语言学习环境,把英语学习过程转变为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把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中应长期树立以学生为本,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观念。学校在课程管理和设置上是否科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否先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是否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创造新的教学模式:1.常规分级教学;2.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化学习;3.英语第二课堂。由此,使学生的课堂主动权得以充分发挥。

二、具体教学模式的分析

1.常规分级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为学生英语基础相差很大,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在教学中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自愿回答问题的只有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本不愿参与其中。实际上,这些学生根本没有勇气和信心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在课堂上基本是缄口不言。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应实施分级教学的改革:在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下,确定最基础的、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接着结合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更好地提高自己,但是又不会失去准则和基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各自英语基础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提出问题及要求。无论是高级班的优等生,中级班的中等生,还是低级班的后进生,他们都可以愉快地融入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中去。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轻松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权。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派遣,他们已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轻松运用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权。

2.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化学习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充分运用到课堂中。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网络学习的特点,安排各种认知策略的介绍和训练活动;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有意识地在网上提供涉及运用这些技能、技巧的学习材料。再次,教师向学生了解他们结合网络学习时所制定的个人学习计划和实施计划,以及拟采取的学习方法。接着教师对计划的可行性和方法的合理性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例如,要求学生填写自主学习报告,从而督促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控,以便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目标和手段进行自我调节。经调查,在常规面授的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即便评估也只是局限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回顾,较少审视学习计划是否科学,学习方式是否得当。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是盲目的,不知该对所学的和将要学习内容设立什么样的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自主学习后填写一份自主学习报告,督促他们检查个人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回顾学习过程,分析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定期写出学习心得。同时,教师在网络学习资源中准备好单元、阶段性自测题,方便学生通过做题进行自测,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及时对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调整。这时,学生不再是教师教授内容的简单接受者,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及知识掌握的程度,已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更有权利进行自我意义的阶段性调整。

3.英语第二课堂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单纯的课堂教育是占用了绝大多数时间。但是英语教育单靠每周几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即在课外创造英语习得坏境,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课堂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课堂教育紧密联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第二课堂可以自由抒发对英语学习的激情,自由展示个性与偏好。例如,英语角活动。在定期举行的活动中,每期都有特定的目标话题,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开展自由讨论,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提高一定领域词汇的掌握度。比如,以环保为题,由活动组织者把与环保有关的词汇写在白板上,学生根据白板提示的词汇展开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定向口头作文的能力。同时在这里,学生还是自己的教师,话语权掌握在手中,并因此从中汲取学习的快乐。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他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积极主动地把英语课外活动开展起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创造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结语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具有话语权,就是意味着在其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方法乃至手段可以表达自己的设想和见解。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地位的确认。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片面地强调教师、教材、书本等外在于学生因素的价值,而忽视了教育的最终指向――学生内在的价值取向。教师反之却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被控制”的关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成为多元的课堂活动者角色,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学科性话语、教育性话语及生活性话语间的关系。教师把自己的角色由主角变为配角,化身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只把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告知学生,接下来具体的学习结果要让学生自己完成,从而把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话语主动权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