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6 05:1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祥林嫂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祥林嫂读后感

篇1

一、摆正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培根说:“阅读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源于阅读材料所包罗的语言、思想、情感。可以说,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部分,而思想情感则是由基础知识升华而获得的结晶。我们从阅读活动中就会汲取到大部分语文知识养料。所以,阅读活动的展开尤其重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举足轻重。可能短时间内,不能看到阅读活动的巨大作用,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活动,长此以往的坚持,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阅读摆在重要的位置之上。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方式,要遵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考虑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提升自己,实现阅读价值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读书日设定,选取一课时或两课时进行读书。教师可让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书籍进行阅读,不分体裁和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或篇章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向其他学生推荐为什么认为该书好,好在哪里。学生以课堂为平台,纷纷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出来,其他学生源于好奇心也会课下找来读。这样,阅读的整体氛围有所改善,一些以前不爱读书的学生也爱上读书了。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化了对喜欢书目的理解,又涉猎了其他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书目,增长了见识,拓展了阅读面。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璧合一

课内阅读篇章只是广袤文学天地里的冰山一角,从这一角切入,学生看到可能只是有代表性的万分之一个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站在文学城堡之外的一个过客,还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丰富精髓。当然,道德修养、审美水平、人生经验更不能通过包含万分之一知识的课内阅读材料被牢固的建构起来。因此,学生不能只偏重课内阅读的给养,还要兼顾课外阅读,形成一个阅读量的积累,然后再由量到质,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水平,增强学生人生经验的积淀。在这里,课外阅读活动是要为课内阅读活动服务的,教师要保证无论是教师提出的篇章、书目,还是学生提出的都必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深入或延伸总结,目的是为了拓展、巩固课内阅读。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课内阅读所涉及的作者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或是进行同题材作品联系,让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文学阅读量的积累。

例如,学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教师要让其进行联想,搜集一些同题材的文章,如《谏太宗十思书》《季氏将伐颛臾》。在比较阅读之后,要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中心,让学生说说其他篇章与这篇相比,在语言结构及所谈论的为王之道上的区别及共性。教师要把联系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回想和总结,回想的过程是再次阅读回味的过程,总结则是再次巩固的过程,做到这两点之后,学生建立了牢固的阅读知识网,这对今后的学习百益而无一害。

三、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向来就是一体的,从读中学语言的运用、学表达的生成、学结构的布置、学情感思想的吞吐和放置。没有读,写也将无从着手。在一定程度上,读是写的基础。有些人读的多,语言、情感积淀的多,自然下笔有千言。所以,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精彩的写,写最能验证读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要使其呈现有效性,就必须与习作练习相结合,或让学生为教材涉及的篇章写续篇,或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总之要使读与写结合,互相巩固,相互验证。

例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描绘了一个个人物,其中最深刻的便是祥林嫂,祥林嫂这一形象的遭遇是悲苦的,我们看清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但她自身的性格又使我们同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这篇小说来写读后感,说说自己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分析。还可以改编小说,试想,如果祥林嫂换一种性格,她的命运会怎样?另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续写,想象一下以后的鲁镇中的人们,想一想文中的“我”。读与写相结合,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也抓住这一练笔的好时机,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篇2

一、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又叫无价值思维。只有当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明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注意到前者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而不少老师对后者却注意不够,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担心。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火车需要轨道/ 机器需要发动机/ 自行车需要链条/ 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的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为了思维而思维。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二、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 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况;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教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比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的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认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

三、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 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而是偷换话题,因为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这也反映了前面所说的逻辑思路不正确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和思考,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

四、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比如,有同学在讨论《祝福》中到底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时,竟然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新,但无论从对作品理解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更有甚者,有同学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可爱也提出质疑,对李登辉的两国论态度也比较暧昧,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形成了一种思维的下意识逆反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从政治角度否定这些看法,而主要应该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准则是不可违背的。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教学契机

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创造是托起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教材和课堂中的教学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种教学契机是多方面的,我主要抓住了以下三种契机。

一、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上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教学《祝福》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运用的注意点,只要营造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效果非常理想。遗憾的是部分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听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煞费苦心、用尽手段地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是在培养求异能力,更何况教师见解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有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在课文的有误之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以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为例,其中有一些问题很值得推敲(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在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三、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作者写到药品送到平陆以后,便很快结束全文,对平陆医生如何抢救的情况,几乎没有交代,更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想象,进行补充。再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留下了一片空白。《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道:“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有大片空白。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补充这些空白之处。一方面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地从不同角度出发,灵活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多元性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神思飞扬。

参考文献:

篇4

针对语文学习中的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摆正我们对于语文学习积累和运用的认识上。

印度佛学家奥修说:“知识并不等于知道。”我觉得,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该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只是把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准确的背过,即使阅读面开拓的再宽,那也只是完成了“实”的部分;而“知其所以来,明其所以去”的这一部分“虚”的内容,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深入生活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完成,这一点,才是让积累的知识真正融入自身、发光发热的重中之重。如果忽略了情感和思想,知识便很有可能变成鸟翼上的黄金,心灵上的负累,让我们变的刻板和沉重。举个例子来说,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这部书中阐述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理解时就说,这句话是“似通非通”的,因为“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是靠薪水吃饭的,遇上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绝不是不亦乐乎”,所以他认为这个“朋”和“远”应该是有讲究的。世易时移,思考宜矣,呆板的积累和运用是不可取的。

林语堂说:“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完全错误的人。”所有值得我们阅读或背诵的经典文章,它们都是来自于作者对世事沧桑深入的实践,来自于对情感刻骨铭心的体验,来自于究天问地的思维锤炼,它们里边容纳的是自然与生活的气象万千,它们将带领我们走向积累和运用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我们的积累和运用绕过这些经典内蕴丰富的源泉,仅仅把目标指向考试的分数的话,对于语文的学习,将会变成可悲的回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行;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这一段关于文学起源论的观点,固然是针对当时齐梁文学“矫揉造作,无病”之风有感而发,但是他同样警醒着现在的我们:文学,是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生百态对我们心灵的触动,若是脱离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灵魂仅仅去追求外在的语句和形体,那么我们的积累和创作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举一个简单的事例,这个事例是小学特级教师王崧舟告诉我们的。关于积累“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有两种方法教学引导方法:其一,查字典,背诵解释;其二,请闭眼想象,你在生活有可以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修饰的脸吗?

第一种积累方法的答案不言而喻,而第二种的答案是这样的:

生1:门口看大门的老爷爷一脸皱纹、头发花白,这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2:我们邻居的张奶奶深陷的眼睛、干瘪的嘴唇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3: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脸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4:祥林嫂的那呆呆的眼神、乱乱的头发是饱经风霜的形象。

多么令人感动而印象深刻的积累啊!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后续调查:要求观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并进行父亲脸的描绘,能用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第一种方法教的学生有9%,而第二种则达到了91%。

其实,从这个事例中大家也会想到了,语文积累中的各种“语言”,绝不仅仅是字典上的释义那么简单。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相信只有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放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做到“言立而文明”。

对于如何在“虚实结合”中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三点:博,活,生活。

朱熹智慧明达的先哲,他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对学问和世事的洞察。前两个观点来自于他的两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从积累进一步提升的的角度来解读《泛舟》,我看到了“博”。再巧妙实用的技巧,若无广博的阅读积累做为基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费尽众多推移之力,也难见成效;而春江水涨、蓄水丰富之后,巨舰若羽,自由漂移,多么轻松自在,豁然开朗。学生的阅读积累,应该不拘一格,不断开拓,课本,读本,阅读材料,图书室,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成为拓展知识面的渠道;可以运用摘抄,读书笔记,批注,读后感,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等多种多样的积累方式。这样既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积累兴趣,又适应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要求,并且使他们的写作不再空洞贫乏,一举多得,博而轻松。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管实也好虚也好,是不能停下的,要“活”。“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积累是没有止境的。有段时间曾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在应付作文的素材积累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只要精心钻研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够了。于是就发现一些学生,无论写哪篇作文,翻来覆去都是用同一个人物的事例。这种现象让人很是无言,而且想想很有点毛骨悚然。积累运用,不断提升,生活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常读常新,常新常用,常用常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一点点丰赡起来,灵动起来,流淌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蔚为大观,而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最终江郎才尽。

篇5

国际象棋国际大师、四川省国际象棋教练组组长,曾4次获全国团体和个人冠军,多次在世界奥林匹克团体赛及其他各类国际比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棋盘也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既有规则,亦有变通。

赵兰10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如今与棋相交近40年,无论是在其手指间,还是教导中,每一颗棋子都已经被她赋予了生命。王、后、象、马、车、兵,有条不紊地在属于它们的世界里行走。

旁观者问:“下一盘棋,便是打一场仗?”

赵兰答:“下一盘棋,就是静一阵心,就是讲一个故事。”

走过荣誉,走进平淡,赵兰也许会一生与棋为伴,而对于这一隅方寸之间的得失,她早已心如止水。

因为之前的工作关系,记者此前曾与赵兰有过几面之缘。一次是在温江一酒店的大礼堂里,赵兰作为省比赛的国际象棋裁判长,与其他5名裁判员们监督着全场近600名参加比赛的学生棋手。一次是在成都棋院的办公室里,她仔细地翻阅完成绩册,然后往十几本,每本都是几十页的成绩册上一页页签上自己的名字。更多的时候,她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的体育版,多为甲级比赛后的官方发言。这样出现的她,每一次都是不苟言笑的姿态,带着框架眼镜,穿着正装,满脸严肃,一副“陌生人请止步”的架势。

没想到待采访电话接通,记者自曝家门后,赵兰竟大呼一声:“耶?怎么会是你啊?”顿时就让人有了一种“故人相会”的亲切感。待到正式采访之时,她依然披着一头黑发,带着严谨的框架眼镜,却是穿了一件考究的红色旗袍款款而来,坐下便是一个和蔼的笑容:“真是好久没见到你了!”

看来,我们还真的不够了解这个国际象棋大师!

“那我们就来摆哈故事嘛!”

初识篇 野丫头的奇遇记

小时候的赵兰是个典型的野丫头,用成都话来说,就是个地道的“费头子”。赵兰在成都出生,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大慈寺一带,向北几十米是父亲工作的地方,现在的锦江区政府,向南几百米便是赵兰读书的学校。所以,以家里的院子为中心,赵兰便天天在南北之间疯跑着。“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哪有现在这样幸福哟!”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丫头片子都是和小伙子们混在一起瞎玩。跳房子、滚铁环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了,另外一个风靡的游戏被赵兰称为“打游击”。当时的一户大院儿里一般都住着几户人家,家家都敞着门,孩子们便从这个屋窜到那个屋,像呼啸而过的“小飞机”,捉迷藏也罢,抓小鸡也好,即使是单纯地“走家窜户”也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有一次小赵兰不小心绊伤了腿,包扎了伤口在家休息。谁知某日父亲走出办公室要上厕所,抬头往对面马路一看――那树丫上挂着的,不正是自家闺女么?还挂着彩包着伤口的赵兰,已经像猴子一样窜上了树,笑得一脸没心没肺的。“把我爸气惨了,哈哈哈!”

这样一个“费头子”,怎么能和一项需要绝对静心的运动项目联系起来呢?不过有过经历的人都明白,顽皮和天才,有时候就是一层纸的关系,就看能不能找到那根树枝,来把纸捅破。第一个推荐赵兰下棋的,就是小学的体育老师。“有一天,体育老师跑来问我,你想不想学棋哟?”虽然身边有同学在学习围棋,但彼时的赵兰并不知道国际象棋为何物,好玩的她纯粹是想着多一件事来打发时间,这便决定去了。那是成都棋校面向区域内小学的一次招生,赵兰的小学有几十名学生报了名,自己的大姐也是其中一个。然而报到当天,老师“一不小心”拖了堂,不敢翘课的赵兰错失了集体报到的机会。“回来就听姐姐摆得眉飞色舞的,心想不管了,一个人也要去!”第二天,赵兰就独自去报了名。看到棋子的一瞬间,她便开心了。“好安逸啊!”再听老师一讲规则,她就更来劲了。那一兵一卒在棋盘上斗智斗勇的过程,像极了她喜欢的“打游击”游戏。再加上学棋是免费的,每天去棋校还能分到一个大饼做糕点,赵兰就更加开心了。“一放学就去学棋,天天都去。毫不隐瞒地说,那个大饼也是吸引我的动力!”奇怪的是,棋盘世界外的赵兰依然“皮”得没心没肺,但一到对弈时,却反常地安静了下来。翻开赵兰珍藏的老照片集,看着那些照片里托着腮帮子,安静下棋的淑女模样,怎么也无法联想到这会是一个高兴起来就翻屋顶爬大树的野丫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赵兰笑着摆摆手。

到了初中,学棋的时光,颇有些古时书童在山中私塾度日的情景。半天文化课,半天“专业课”的生活,较真儿起来是格外有些枯燥,但回忆却让这一切变得美妙。学棋3年,已经是国际象棋班三级班学员的赵兰,在还没有参加一场正式比赛之前,竟先做了一次裁判。对于人生中第一次出省“旅游”,如今的赵兰回忆起那段场景,依然兴奋不已。“我记得是去兰州当裁判,把我闷惨了!”那时国际象棋比赛每台棋都要有一名裁判执台,而比赛时间为每方2个半小时走40着棋,总共便是5个小时。那5个小时的时间里,13岁的赵兰依然托着腮帮子,并不是下棋,而是坐在两位棋手的侧面,看着黑白棋子交替攻防,瞌睡如排山倒海而来。实在闷到不行,她竟自个儿拿着笔在棋桌上刻起字画来,直到邻桌一位前辈以“再刻就把你送回去!”来警告她,她才乖乖坐在板凳上,看起比赛――这样的状态,与如今在执裁时严肃认真的态度,却是有天壤之别。但这独属于少女时期的执拗,却也客观上让赵兰成长为一名风格犀利独特的顶级棋手。并且,这样“顽皮”的性格在赵兰的人生轨迹里的每个阶段,也曾闹出不少轩然大波。

比如,坚持下着父亲眼中的“鬼棋”直到拿到数不清的奖杯。比如,在职业生涯末期状态不佳时敢于直接对国家队教练说:“我不行了,我要回家!”比如,自己做教练的想法被忽视后直接冲去找当时的体委主任……这么多年,她看似严肃甚至古板,但骨子里的执拗劲从未改变,“与其喊我什么大师,名人,我就更喜欢别人把我当个‘费头子’,呵呵。”

成长篇

棋手生涯里不得不提的几个人

体育老师是那个偶然把赵兰带进国际象棋界的引路人,而大姐便是学棋阶段陪伴她成长和成熟的好伙伴。赵兰好动,大姐文静,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姐在棋校的“口碑”都要比赵兰好得多。“校长每次看到我,都只会说:‘你好久才能懂事哦?’我纳闷得很,什么叫懂事嘛?”一次挫折,让赵兰开始清醒。1978年,四川省首次成立了国际象棋专业队,和赵兰姐妹同批“入学”的同学们全部入选,除了赵兰和大姐,两人被降至业余班。“太丢脸了,太受打击了,不想学了!”愤怒的赵兰一门心思投入了文化学习,只想考入盐道街中学的她“再没得心思去下棋了”。

与此同时,赵兰职业生涯里的贵人却出现了。如今在全国棋坛都德高望重的肖冠军老师,当时是四川棋队主教练,盛情邀请赵兰到专业队参加训练。这是鼓励,也是一种暗示。学棋几年,从来没有用过一本记谱本的赵兰开始疯狂地搜集老师和前辈的棋谱,在宿舍里精心研究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努力了。”赵兰说。1979年,赵兰终于参加了学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少年比赛,并且一举夺得第三名。随后,赵兰的棋艺如日中天,各种荣誉扑面而来,但同时期学棋的大姐,却逐渐淡出了棋坛。“其实,在选择我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姐姐。”职业竞争固然激烈,却也抵不过姐妹情深。大姐很快释怀了,做起妹妹的后援队。而因为教练的远虑,赵兰又被迫挤掉了一位男选手的名额参加了全国个人赛。“那位男选手是否释怀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也做不了什么,好好下棋吧。”通常来说,女棋手的职业生涯与男棋手相比非常短暂,当时的赵兰已经17岁,“如果迟迟不出成绩,我这辈子可能就毁了,这正是肖冠军老师的远虑。”

行走江湖最寂寞的,便是独在高处,不胜寒。还好,赵兰并不寂寞。无论是在职业生涯顶峰,还是在抛物线向下滑落时,总有那么一两名顶级棋手与她惺惺相惜。其中一个,便是名字如雷贯耳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赵兰多年的队友和师姐刘适兰。在80年代,四川国际象棋在全国呼风唤雨,刘适兰和赵兰因此被并称为“蜀中二兰”。一张张已经开始泛白的珍贵照片记录着“蜀中二兰”在棋盘上金戈铁马挥斥方遒的历史,每一场对弈,在棋盘上却似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在两位年轻姑娘脸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云淡风轻的素雅和波澜不惊的大气。“她(刘适兰)是一个很独特的棋手,棋风非常犀利,但私底下却柔和得很。”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外出比赛,赵兰和刘适兰都住在同一间宿舍。除了聊聊棋谱,也就是摆些小女孩的龙门阵,最多的情况竟是训练回房,彼此道一声晚安,就各自抱着收音机听音乐或者直接扑在床上呼呼大睡。成绩和竞争从来不曾成为她们相处的“雷区”,却也似乎从来没让她们往对方再走近一些。“如今,她去了深圳,我留在成都,就更远了。”赵兰感叹。

另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是国际象棋皇后谢军。在赵兰如日中天之际,彼时的谢军还是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我记得有次比赛她进了前六名,高兴惨了,兴奋得不得了哦!”但很快,这名后起之秀就用行动让赵兰惊出了一身冷汗。那场著名的国家队内赵兰与谢军的“内战”,被媒体描述成双方鏖战20个小时的持久战,棋盘对弈的同时,心理战也在这一大一少之间默默展开,光是听起来,就有种硝烟弥漫空气凝固的紧张感。“呀?20个小时,那要把人下成神经病哟!”赵兰竟忙着辟谣。“其实也就五六个小时。”当时已经自觉在走下坡路的赵兰,想要抓住最后一次机会代表国家队征战印尼,但在她“辛苦”地拿下谢军以后,比赛却因故取消了。“我的背水一战就是这个结局,还真是有点扫兴。”这场艰难的战役,也让赵兰开始反思自己的棋手生涯是否还有继续强撑的必要了。

成熟篇 从大师到导师的“变形记”

半退役状态的赵兰回到成都,进入四川大学学习英语,这为她后来写作并翻译众多国际象棋教学书籍打下了扎实基础。从进入学校那一刻开始,她国际象棋大师的光环就被徐徐褪下――报到当天,十七八岁的同学们就被这个比自己大近10岁的姐姐吓到了。“大家在议论,这是哪个哦,这么老?哈哈。”

随着赵兰这批运动员的相继淡出,四川国际象棋棋坛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赵兰拒绝了棋院要将自己培养成办公室主任的好意,坚持一门心思地向下走,到最基层做教练。软磨硬泡无数次,才终于给自己“混”来了一个机会。1993年,棋校实行了一套教学承包制,赵兰便自己开了个班,学费不低,每人50元。“其他班都收20元,但我的份儿在那摆着的,我偏要收50!”――即使是倒贴。而前来就学的小娃娃里,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看起来“凶巴巴”的老师的背景,这反倒让赵兰轻松起来。当个祥林嫂也罢,唠叨安全,唠叨规则,再把最大的自由留给智力开发期想象力无穷的孩子们。识得赵兰“背景”的家长们也乐呵呵地把孩子送到赵兰门前,这个时段,国际象棋仍然是赵兰的谋生手段,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成为一项真正有趣的游戏。

教小孩子,也教大孩子,甚至要做一群成年人的“后勤主管”。主教练,换到足球、篮球、排球,这得是多大的一个头衔,身边得有多少助理相持左右。但如今的四川省国象主教练,不仅承担着出成绩的压力,还在更多的休息时间里忙活着备课,忙活着拉赞助,忙活着为外出比赛的队员们订机票,订火车票,订酒店!“包接包送一条龙服务,我是不是有点太紧张了?”这般紧张并非没有来由。毕竟,赵兰不仅是女棋手、女教练,还是个女人,一个把学生当女儿来对待,却也被重重伤过的“母亲”。

那个“女儿”曾被视为赵兰的接班人,她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对弈时沉静的神态颇有几分赵兰当年的影子。赵兰将她从外地引进成都,每天像照顾自己的女儿般对她呵护有加。“是个苗子,盼着能出成绩,小丫头也乖,是真把她当干女儿啊。唉……”这声长叹,不知是送给那位因为家长作梗被迫背了信弃了义辜负赵兰,选择离开的女孩,还是送给赵兰自己。“她的父亲提出的条件,我们无法答应,他便带着女儿走了。我想,再遇到这样的家长,是世界冠军我也不会收了,这是害了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兰严肃得令人害怕,但她的眼眶里,分明有眼泪在打着转。

“有时候,我真想有人能帮我做点事。”

说完这句话,赵兰便陷入了沉默。一会儿,她自嘲般地笑了,“端午节死拉硬拽和全家人去了趟香港!”在担任教练组组长前,赵兰每一年都会和家人外出旅游,一方面自己有时间,一方面女儿学业也算轻松。如今生活工作陷入混乱状态,这边赵兰晚上11点还在电脑前研究着路线,那边高二的女儿也在灯光下挑灯夜读。家里7年前就购买的小汽车,如今还跟刚买的一样,只在周末女儿需要补课的时候,才由老公开出来兜一圈。而一旦老公出差在外,女儿的补习也只得延期,

“因为我完全没有时间。”

题外篇

每个故事都应该有一个读后感

你可以说是国际象棋成就了赵兰,如果没有下棋,没有拿过奖,没有成过名,她可能什么都不是――但即使下棋教棋,即使功成名就,赵兰仍然自称自己:什么都不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各种机会存在,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到来,甚至在你毫无功利思想的时候把你推上某个神坛。但即使是神,也有走下神坛的时刻。我们喜欢的歌手在老去,在离去。我们喜欢的作家可能才尽,可能封笔。连我们自己坚持的思想和东西都在悄然改变,因为这个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接受改变,再坚持底线,这是赵兰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最让人欣赏的地方。顽皮是她的天性,她在下棋时收起它,在平日生活里放纵它,所以她成为一个动静皆宜的个体,安静还是大笑,禁锢还是自由,旁人如何看待?竟都不再重要。

相辅相成般,谦卑则给了赵兰厚度。她毫不隐瞒地称,当初将她从低谷救出来的贵人肖冠军老师,至今是她倍加尊重的长辈。就像自己的女儿因为被某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吸引,而格外热衷某堂课程一样,赵兰也有“偶像”,并不是某个棋坛的世界冠军,而就是在她身边,从对棋一无所知到兢兢业业投入新工作后,让成都棋界重现辉煌的成都棋院院长谢祖瑞女士。“因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巨大力量。”所以无论是在人生拐点上伸出援手的那个人,还是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与自己一样默默付出的人,在赵兰的生命轨迹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讲,赵兰的坚持,她的从顽劣到严谨的转变,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值得她尊重的人和事。

听她讲故事,轻松得像与闺密聚会般。而听完这些故事,无论我们对这个国际象棋大师又多了几分了解,至少可以更加确定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因为我们可以什么都不是,却也可以,成为全部的自己。

赵兰小讲堂

小兵的力量

国际象棋与象棋从下法来讲或许殊途同归,但在具体的规则里,却有许多的不同。比如,国象的小兵可以直接走到对方底线,而一旦冲锋陷阵杀入敌营深处,小兵便不再是小兵,而是晋升为除了国王之外的一切大臣,包括最强的攻击武器――皇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我们呱呱落地之时,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成为什么,会有一番怎样的作为,但只要迈出第一步,希望便由此铺开。

所以赵兰的建议是:不管会成为什么,先踏实走好脚底下的路。要做就做到极致,不愿意就连步子都不要轻易踏出。

皇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