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范文

时间:2023-04-06 22:3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篇1

1、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低叹

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3、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

4、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5、低碳,一定要低碳

6、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7、加大节能低碳低碳力度

8、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9、做节约能源资源表率建节约型机关

10、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

11、不要浪费,凡事适度,低碳生活

12、节能就是最大的低碳

13、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14、选择低碳健康相伴

15、节能低碳政府先行

16、爱低碳,爱生活

17、低碳生活,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环保;节能;践行;调研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一)低碳生活的定义

“低碳经济”在当前是个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其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而相应的,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低碳生活”的概念了。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低碳生活的意义

低碳生活时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生活和企业运作过程中适度减低碳量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1、创导低碳生活对社会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推行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同时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使人们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科学普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环保的实现还有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且逐步的替代一些落后的高能耗产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的绿色健康。

2、低碳生活对个人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对于以后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会低碳生活有利于传到健康高效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目前新的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新的理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对我们来说既是时尚的,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现状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0份问卷,通过课余时间在校园内随机发放以,经整理统计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实际行动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

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被问及你是否了解低碳概念时,3%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了解低碳和基本了解的只分别占到30%和25%,有45%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低碳概念,对于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有近一半的同学不了解,还有30%的同学对其没有基本认识,说明大家对低碳环保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我们大学生还缺乏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可见我们当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在低碳环保方面更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指导。调查显示我们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浪费成自然的消费观念和我们对低碳知识认识不足够有很大的关系。

2、大学生还未做到真正将“低碳”体现在行动中

我们在问卷中提到了几个具有代表大学生生活中是否注意低碳的具体生活细节问题。

(1)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时,是否采用精包装?”的问题时,只有18%的人,认为包装没必要精装,以环保为主,大部分人视情况而定,另外有17%的人则认为一般都买精装,显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代学生对于环保低碳没有主观认识,缺乏低碳环保的主动性。

(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食堂吃饭是否会剩饭”时,从不会剩饭的只有占到总数的14%的比例,24%,的人经常会剩饭,62%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剩饭剩菜。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这种不好的习惯。虽然食堂上的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桌上墙上到处都是,但是同学们剩饭剩菜现象仍然不见减少的趋势。

(3)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被问及“夏季空调合理温度”时,虽然有60%的同学认为应该将空调设置在26度以上,任然有接近40%的同学将空调温度开到了20度到25度之间,甚至开到了20度以下或者更低,可见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只注重自身的清凉而无视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严重损害。

由以上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有心参加低碳生活并接受低碳宣传教育。但是主要仍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生存在现代社会虚荣、物质的风气中,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没有让我们真正付诸行动,而是受社会影响,有选择的适当的进行低碳生活方式。

3、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动机不纯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和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时,存在很大的挑选性,不是全面接受和以低碳生活为主要出发点考虑和行动的,而是出于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新潮和时尚等别的目的,只有2%的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从环保角度考虑,几乎一半的同学从时尚新潮考虑购买。例如,在具有时尚新潮气息的节能电器选项中几乎100%同学认为自己会接受并使用该电器。而在一次性消费品的选项中则应为贪图方便只有30%的同学认为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为了方便会选择使用。此外,iphone的热销和富士康代工厂污染员工中毒事件频频,却仍然在世界上大卖特卖就是很典型的大学生忽视环保,只注重部分环保产品的新潮性质而忽视环保本身的伪环保案例。由此可见在低碳生活的普及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和障碍。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可见,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来看。

首先,主观上,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够。当前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问题,还停留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即使在新闻中看到听到“低碳”的概念,也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因此就更不会去想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去实践低碳生活。此外,由于缺乏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就会导致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不够。在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被低碳”的层次上。

其次,外在环境的刺激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和社会对“低碳”概念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学校,学校在低碳消费知识的普及上存在着不足,学校不仅没有相关系统的课程,而且很少有相关宣传普及活动,只有少量的学生或学生社团自发的活动,显然缺乏系统性。此外,当前社会中对于“低碳生活”的行动也不足坚定。以塑料购物袋为例,只要顾客花费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次性购物袋。这样塑料购物袋还会大量使用,因为它的使用成本太低了。所以说这种采用收费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观念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

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的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实践。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通过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意识付诸于行动,从而为“低碳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代社会,消费已成为推动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连年上升,客观上也拉动了内需。当代大学生是市场中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牵动着许多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潮流。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和消费广告无孔不入的刺激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对象、消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经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会参加低碳生活的校园活动,只有8%的同学表示不回去。看来对于,接受环保宣传知识,大部分同学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宣传,应该在学校内开展比较有效和容易实施。能够提高学校同学的低碳生活意识。可以通过现场答疑解惑、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同学了解了“低碳生活指南”和“垃圾分类指南”等环保行为,建议每周需同学搜集有关环境污染危害和环保意识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综合生活实际,列举低碳行为,“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宣传让同学们学会简单的辨别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学校也可以开设低碳教育课程。

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措施

(一)寝室生活

提到学校住宿,不得不说我们男女生寝室夜间灯火通明,通宵不息这一怪现象。由于大学生们正值壮年,年轻力壮,活力十足,所以在大学生寝室无论男生女生,通宵现象大行其道。加上高年级学生可以自带电脑以后,通宵这一现象就更加频繁了。这样的生活状况,不但不利于节约低碳生活的方式,也不利于大学生第二天的上课效率。经常有学生在宿舍通宵,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埋头大睡,不仅仅无法听课,而且会影响课堂氛围。对此现状我们建议可以联系学校后勤处在宿舍里开展“熄灯一小时”等活动,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都固定一个日期举办该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二)在校饮食

在饮食方面建议我们大学生三餐最好在校食堂食用,减少订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的频率,而且可能会有害身体。学校周边固然有很多小吃,各种风味,但是不排除其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建议学校禁止外卖送进寝室楼,既可以保护学生财产安全,又促进学生下楼吃饭,从而从侧面减少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外出交通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社会环境优势,对于坐落在市区(杭州市)的学校,自行车租赁十分方便,只要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在市区各个自行车存放点借存自行车。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存放点对于租借自行车十分方便。建议大学生办理市民卡或公交卡,出门都使用自行车代步,既不会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又可以行赏沿途的风光。同时进行骑单车宣传低碳活动,呼吁大学生走出寝室,去户外活动,组织大家骑车环绕西湖骑行。既锻炼身体,有益健康,又促进宣传环保知识,十分有意义。对于坐落在郊区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交车,尽量少坐的士,让公交车“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论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低碳经济将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倡导和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和前提条件。随着低碳生活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大学生这一社会主流人群对低碳生活方式随暴露出不小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并提出改变方案和建议。倡导大学生低碳生活对整个社会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去深刻剖析其原因,不断探索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使当代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薛妙勤.低碳生活的伦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46.

[2]李培志.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J].理论界,2011(8):37-38.

[3]王莉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0-62.

[4]李文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生活方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69-61.

[5]刘淑美.推进低碳生活革新人类幸福观[J].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经济视角,2011(7):10-11.

[6]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4.

[7]葛金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J].济南大学校报2011(7):61-71.

篇3

一、全市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不断健全

今年市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特别在调动社会各届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运作,促进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围绕“市科普工作规划”,认真宣传落实《科普法》,及时做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构的完善健全工作。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科普表现的有效形式,呈现出勃勃向上,协调有序的局面,使我市的科普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二、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学科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科学兴趣班的开设,不仅使协会各项工作有了合适的载体,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各学校科技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市科协、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第三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增强专业组的活动功能,发挥团体会员的作用。积极倡导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容,丰富和发展学校第二课堂。积极倡导把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列入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为素质教育服务。

“低碳生活”是今年科普宣传活动的重点内容,为在青少年中宣传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关注低碳经济、走近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央文明办秘书组、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办公厅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我的低碳生活——201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协会组织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参与学校安排专门辅导员进行专题辅导,学生结合网上辅导材料和活动手册,认真进行实践活动,提交实践报告,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市科协、是教育局通过组织青少年“低碳生活征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主动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家庭,进而使整个社会加入到建设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

三、扎实开展农业科普工作

2013年的农业科普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指导、培训方式和技术交流平台,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技术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农业科普宣传广场化、电视化、电波化、网络化、短信化、电信化、课堂化和结对化。主要工作有:①推进科技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落实专家帮扶,表彰奖励等措施,推进帮扶结对致富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②推进农民科学素质,组织“星火人才”、“绿色证书”、专利、网络、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等科技培训。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理工-端木银熙水稻育种研究推广中心,开展多方面的水稻育种研究推广工作。③推进“科技下乡”工作。积极参与了2013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书画家现场写春联、画年画送村民,又有图书优惠展销;既有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又有送科普书籍、青年志愿服务,深受农民喜爱。

四、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普宣传工作

由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信委、团市委、市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以“促进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市万名职工职业技能操作大赛,共十个工种。开展第四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市总工会组织和动员职工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重点抓好数控机床大赛;在吸收、消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改进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能工巧匠的积极作用;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职工书屋建设,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五、充分发挥媒体、网络为科学普及宣传的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办好科普节目和科普栏目,宣传现代科技发展。加强科普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中的作用。①市文广新局在镇场广电站广播自办节目中开设科普宣传专栏,增加科普宣传时间;在“午间风”等名牌节目中增加科普内容,定期邀请专家进电台直播室讲解、答疑。②市报社发挥《日报》的党报宣传喉舌作用,及时报道我市科普工作动态,适时登载科技知识,办好“科技”、“环保”、“卫生园地”、“养生保健”、“科技创新”等科技、卫生、农业、环保等专版和专题科普栏目。③市环保局、科技局、科协、农委等开展以“节能减排除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印制了宣传材料3万份,借用科协布置在社区的厨窗多处、张挂宣传标语等进行科普环保宣传。建设和更新改版“科普网”、“启明星虞城科普网”、“文化网”、“农业信息网”、“公众环境信息网站-环保”等一批精品科普网站。继续办好部门自办的《生态》、《科普新视窗》、《农林信息》等刊物,增加科普内容的比例。

六、不断加强了科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2013年的科普工作按照“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广泛的科普组织网络,集思广益,为我市的科普规划和科普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推动科普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优势,积极做好不同人群的科普工作;争取财政部门的协作和支持,对我市的科普项目加大了资金投入,使我市的科普事业有了健康、有序地发展。

篇4

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德育教育很多工作都

停留在理论上,人们常常较多关注其地位的轻重,而较少考虑到其操作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德育教育方式上,往往过于倾向于“我讲你听,我授你受”的教育方式。在德育教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而忽略对家庭和社会乃至整个环境育人功能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开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线的班主任,笔者发现如今的多数学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需求被无限满足,导致他们不懂得勤俭节约,对于生活中和学习上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视而不见。因此,笔者一开始就把“低碳环保、勤俭节约”作为一项班级管理理念,希望学生能够从小树立环保、节约意识,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全民低碳生活行动中去,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二、主要做法,目标引领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空洞的说教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将德育教育蕴藏在这些事情当中,效果却非常好。在过去的三年里,笔者带领班级的学生做过以下的实线活动:

1.每年签发“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倡议书。

2.在班级自制环保节约的宣传标语和板报。

3.在班级安放费电池收集箱。

4.在班级设立矿泉水瓶回收处。

5.开展有关环保节约的主题班会。

6.开展跳蚤市场活动,将家里的旧玩具、旧书籍等进行变卖。

7.每学期举办一次“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家校联合大行动。

三、场景再现,个案反思

场景(一):

讲台前站着五名同学,每个人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他们是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学习有显著进步的同学,而他们手里的日记本不是学校提供的,也不是教师掏钱买的,而是用班级卖矿泉水瓶的钱购买的。一年之中,班级卖矿泉瓶积攒了80多元钱,虽然钱数不多,但这是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矿泉水瓶回收处就设在班级讲桌的下面,同学戏称这里是班级的“小金库”。这里留下太多同学的足迹,打开柜门,里面都是花花绿绿的饮料瓶,有的是同学自己积攒的,有的是同学在路上捡到的,这些瓶子承载了同学辛勤的汗水,是对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做了一次最好的诠释。

反思:勤俭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做人的态度。有了这种品质,一个人无论贫寒还是富有,面对逆境还是顺境,都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关于勤俭节约的问题,不是靠一两次班会或其他活动就能立见实效的,这是一个意识形成的问题,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才会化为自觉的行动,道理讲得再多,也只是引起学生短时间的注意。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多做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主体的参与,让他们在节约的行动中付

出,也在节约的行动中收获,而收获的不仅仅是显性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精神财富,从而让他们受益终身。

场景(二):

呀!这是哪个班啊?上课时间纪律这么差!同学在班级里来回地走动,还有一些同学大声地吆喝,还有的在互相争辩着什么,更有甚者在摆弄着一些玩具,周围有好多的同学在围观……这哪里是什么课堂,简直就是自由市场嘛。嗨,你别说,真让你说着了,这真的是一个市场,是三年一班的同学在进行一个跳蚤市场活动。学生将他们看过的书籍还有玩过的玩具等一些旧物品,拿到班级进行买卖,大家各取所需,既避免了浪费,增强了物品的利用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真是益处良多,我们赶快过去看一看吧!孙同学卖了一个芭比娃娃获得了三元钱,我问她想用这三元钱做什么,她说想给自己的奶奶买一把梳子,因为奶奶照顾自己很辛苦,自己一直想为奶奶做点事,正好看见她的梳子断了,她就想买一个送给奶奶。再来看一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小男孩吧,他可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但是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现在他和妈妈一起生活。我问他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他说自己的东西已经卖光了,总共卖了十三元钱,说着他还把兜里叠得整齐的钱拿给我看,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我问他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告诉我他要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品,因为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支付过家用就没有多少了,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抚摸他的头,多么懂事的孩子啊!还有一些同学把卖掉的钱投进了班级的希望工程小银行,希望自己可以为那些因为困难而读不起书的同学尽一点微薄之力。

反思:笔者认为在小学生中举办跳蚤市场活动,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尝试,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在活动过程中既让学生增长了才干,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仅获得了买卖的快乐体验,对于算账、理财等基本生活能力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节约的意义,懂得如何回报父母,并能自觉向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场景(三):

时代广场,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就是万宝学校三年一班的师生和家长,他们正在举办“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家校联合大行动。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徐同学他们一家三口表演的一个生活中关于勤俭节约的情景剧,他们的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的驻足观看。紧接着是班级中的几个同学排演的小合唱《地球是我家》,他们的歌声随风在城市的上空回荡,飘进每个人的心坎里,后面还有诗朗诵、小品等。节目表演完以后,我们请在场的家长进行演讲和现场交流,把他们的节约行为介绍给大家,和大家分享环保节约的幸福和快乐。然后家校联合大行动正式开始: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去公园打扫垃圾,有的去大街上发放有关“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宣传资料和书籍,还有的去张贴自制的环保标语……另外师生还和社区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起,把家里的一些旧物收集起来重新改造,送给小区里那些生活拮据和贫困的人,让他们不仅得到物质上的帮助,还能得到精神上的鼓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学生也乐在其中,感动在其中。

反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参与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引领下,全面实施德育教育大目标。学校与家庭联手的同时,还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教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的德育教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

一、引言

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旅游经济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旅游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旅游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后果是资源的消耗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冲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而环境建设这一过程又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二、黄龙景区环境建设现状

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证书、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目前部分景区属于待开发状态。主景区黄龙沟主要以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化景观为主景,以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蜚声中外,堪称人间仙境。近几年,黄龙景区在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景区内消防设施、监控设备、清洁设施等完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粪便处理也在运行中,景区垃圾、污水等都可以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总体来说,景区环境建设工作进展很好,但随着成兰铁路及雪山梁隧道的贯通,游客数量会不断增多,对景区承载力带来一定的压力。加之黄龙沟生态及钙化彩池比较脆弱,这样会对整个景区带来一定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龙旅游经济的发展。下面就对环境建设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一定的分析。

三、环境建设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减少社会生产等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解决好环境问题,为当地老百姓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上,老百姓的生产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自然环境是景区运营的基础,没有良好自然环境的旅游景区必定不会吸引游客,也就制约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旅游经济发展应当具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我国经济分为多个组成部分,而其中较为缺乏的部分为低碳经济、环保经济,为了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提倡环保经济。而在旅游行业中,提升环境建设及保护,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不断优化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为景区和当地老百姓创造和谐、绿色以及健康的环境,不仅能提升环保事业以及绿色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更能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环境保护工作将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转为有效保护,进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利用。保护资源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应当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达到生态经济平衡。

四、改善环境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一)提高环境保护及建设意识

若是缺乏环境保护及建设的意识,即使配备了庞大数量的工作团队,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建设效果。因此,对于景区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来说,都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环境保护、建设的意识,在雇佣保洁员前,应对其进行考评,是否具备认真工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相关的管理人员在选拔时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对环境保护的方法、措施等都有全面的掌握。同时,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将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定期的再强调和更新,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另外,虽然游客数量增加,仍然需要提升游客素养,对于游客应当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让游客也自觉地参与到旅游景区环境建设及保护工作中来。在景区的合适地点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和广告牌,让游客时刻提醒自己保护环境。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对黄龙管理局管辖的几个景区进行永续利用及开发,合理的建设待开发景区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垃圾处理设施必不可少,应根据游客数量、环卫工人等的数量来合理设置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如果游客不断增加对主景区黄龙沟带来压力。随时采取分流游客到不同景区游览。可采取黄龙几日游来留住客人。这样不仅减少对主景区黄龙沟的压力,还可以增加除门票以外的收入。

(三)进一步强化管理、完善监督体系、

环境保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及监督体系,只有在完善的体系下才能开展和完善工作,因此,政府及景区管理局应当根据当地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景区环境保护计划和监督工作开展流程及标准,对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的管理监督。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发展所需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及保障。同事强化景区管理,按流程及标准办事,层层把关,责任明确。进一步管理好员工,疏导好游客,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源。使整个景区充满活力,资源永续利用。

篇6

【关键词】 电视 公益广告 运作机制

公益广告是一种以广告为载体的特殊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公益广告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公益广告。

打开香港两大电视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或关注民众生活,或保护民众权利,或宣传政府管理理念,或引导市民文明行为,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内容从“请珍惜你的选举权”到“垃圾分类,就是这么简单”,从“急需O型血”到“扶助老弱,从细处做起”,从“改善服务态度,多一个笑容”到“学好英语,丰盛人生”,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有着一套健全的公益广告发展机制。与之相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政府介入公益广告运作最多,投入也最多,但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较大差距。优化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运作机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对公益广告内容的规范

看香港的公益广告,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其广告用语直白平实,朴实感人,理性而不失情感依托,贴近现实而不失幽默,节奏活泼易于接受,成为香特的社会文化。也许政府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强,也许是市民文化素质较高,香港的公益广告,没有高深的用语,没有灌输的姿态,不震撼人心,却深入人心。

1、规范广告用语

能否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是衡量我国当代公益广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或是某种行为准则,思想性应该是其第一要旨。但是公益广告传达的观念能否被接受,取决于这个观念能否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接受心理。因此,公益广告的表达元素不能过于单调,创意不能过于陈旧,更不能用严肃性替代趣味性。其次,广告用语讲求“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在表达方式上,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温暖关怀,告别诸如“不准”、“严禁”、“纠正”这类生硬词语,以人为本,才能引起共鸣。

2、丰富广告内容

香港公益广告的播出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公民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秩序、清洁香港、扑灭罪行、反贪污、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健康与卫生等方面,大到基本法的普及,小到下水管道的消毒方法,凡是需要让公众知道并且注意的事项大多都有相应的广告。这些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媒体,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内地都受到了很大欢迎。反观我们的广告,几年如一日的宣传标语,充斥着空话、套话,不仅浪费政府资源,而且看得人麻木。

3、关注民生

我国公益广告数量少,且表现形式乏味,标语口号式的说教较多,难以感动人、教育人。广告不是政治,不能强迫人们去接受,它只能依靠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受众,引导受众,获取社会效果。如果公益广告只是一味以“要求”或者“禁令”的形式出现,不是政府对自身责任的宣传,而是对市民要求、限制,那么公益广告再多,也只能是个形式而已。公益广告的受众是普通市民,这决定了其取材必然要着眼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关注民生民态。

4、减少企业署名

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严格区分,公益广告中绝对禁止出现任何企业品牌的名字。在我国,许多企业目前仍处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奋斗的阶段,缺乏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公益理念的意识。即使有少数企业投资公益广告,也多在广告上署上自己的名称,实现曲线促销的目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中标注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使广告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商业性,在观众看来,企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营销手段传播自己的商业诉求。这种重利轻义、注重营销效果而非公益效果的企业公益广告容易引起受众的抗拒和反感,公益宣传效果和企业宣传效果都会适得其反。减少企业署名广告,有利于保护公益广告的纯正性,增加广告的可信性和影响力。

5、增加隐形公益广告

隐形公益广告也叫植入式公益广告,多嵌入电影或电视作品中。虽然其没有直接倡导某种公益行为或理念,却间接地表达了对公益的关注和引导。以建立国内首家绿色频道为目标的旅游卫视,在拍摄旅游节目过程中,节目组会计算每日的碳排放量。节目播出后,屏幕下面会打上一行字:本节目消耗碳多少吨,节目组会植树多少棵,以抵消碳排放。这是一个隐形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目虽没有直接倡议节能减排,却通过这种自觉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媒体必须为在制作节目过程中消耗的碳做出相应的补偿行动),引导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减少碳排放,保护身边的环境。隐形公益广告的成本较低,说教性不强,受众在不设防的心态下接受广告信息,并受到其暗示和引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公益广告播出的规范

1、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

在香港,公益广告已被广泛运用于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今天,坐在电视机前,我们被五光十色、包装精美的商业广告包围着。但与一江之隔的香港相比,电视里却少了些或关注民生社会、或保护百姓权利、或指引市民享用政府服务、或引导人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公益广告。

深圳市曾举办过一次全市中小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对该次大赛参赛作品素材来源的调查显示:30%的素材来自香港电视媒体播出的公益广告,70%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没有一条来自境内媒体刊播的公益广告。在发达国家,公益广告的量占到商业广告总量的约40%,香港的比例也到了30%以上,而我国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的近60个频道中,公益广告寥寥无几,数百亿的广告收视市场,只有零星的几则公益广告在“炒饭”式的播放。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的,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以公益广告这种覆盖面较广的形式,唤起整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密切关注,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2、播出时段和时长制度化

香港政府在批出商营电视台经营权时规定,每小时节目广播中,必须预留一分钟(相当于百分之二的节目时间)免费给予政府作为公共事务宣传,推广大众关注的信息及加强市民公民意识。在香港,过了凌晨12点一般就不再播放商业广告。这种安排,为香港的公益广告提供可观的媒介发放资源。

虽然政府规定,要求电视媒介平均每天在19:00―21:00时段每套节目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商业广告时间的3%,但事实上,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即使在保证播放时间的前提下,广告质量过低或者播放周期过长,都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习,以规章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就电视台每日播出公益广告的数量,每个时间段播出的次数,总共播出的时长,每个广告播出的周期等做出详细规定,以避免一年一则广告、一则广告播放一年,或广告只在深夜出现的现象发生,规范公益广告的发展,让公益广告持续而有效地在民众中产生影响。

目前,深圳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正在加快推进《深圳市公益广告条例》的立法工作,要求广播、电视媒介、报纸、期刊媒介必须免费不少于商业广告的5%的公益广告。该条例之所以突破了国家3%的有关规定,原因在于深圳市政府根据往年的统计结果,认为3%的播放量难以满足播放需求,拟增加公益广告的力度。

3、播出常规化

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的组织、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一些大公司在商业广告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并形成了常态化的播出机制。而我国,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是媒体的长项,这种做法也被带到了公益广告中,围绕热点问题和重要事件密集进行公益宣传。当举办体育盛事时,发扬体育精神、争做文明东道主的公益广告就一哄而上营造气氛;当政府提倡节能减排时,各地宣传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理念等的广告就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也乐于投资这些“时令”公益广告塑造公关形象。相反,对那些需要长期宣传的对公众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素材如法制宣传、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就得不到重视,投入不足、宣传不力。这种一阵风、应景式的非常规化的广告机制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显示不出政府的诚意,使公益活动的宣传效果难以持久。得益于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香港电视公益广告才能获得年年、月月、时时都在播出的平台。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公益广告的播出常规化、制度化。

另外,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媒体,投入公益广告的回报或补偿要求都过于功利。回报要求最强烈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希望广告活动紧密配合自己部门的中心工作,配合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立竿见影地解决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这折射出管理层对公益广告短期回报的强烈诉求,其后果必然导致公益广告本质属性的扭曲。

三、对公益广告主体的规范

1、利用电视媒介主导发展公益广告

从管理层面来看,宣传、工商、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都有责任来管理公益广告,但又都不是法定的管理部门,由此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监督不力的多头管理现象,难以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公益广告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社会的力量发展公益广告就势在必行了。

成熟的国外公益广告运行机制,都有着自己的主导力量,美国是社会主导,日本是企业主导,韩国是媒体主导。作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它不仅是信息的者和交流平台,也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有义务传播文明和公益,也有能力成为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主导力量。建立公益广告运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

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从组织、策划、拍摄到,可能需要花6个月的投入,以及几十万元的广告成本。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支持。要求省级以上电视台专设公益广告制作部,从事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不仅便于统一管理,也能满足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要求。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收视覆盖面广,资金和人力充裕,广告制作水平较高,与政府联系密切,有条件承担发展公益广告的重任,配合法制、教育、环卫、质检、司法等部门制作、原创公益广告(部分地方台收视覆盖面窄,广告及其他收入有限,技术和人力资源较弱,要求其每年制作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片,可能不切实际)。

电视台也可以组织优秀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广告,甄选出优秀作品,购买其作品使用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制作。

3、公益广告专项基金筹措

提高公益广告的制作水准、加大播放力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1)政府拨款。政府每年从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下拨给电视台作为公益广告专项资金,统筹规划,专款专用。

(2)企业资助。其一,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企业用于资助公益广告的费用作为成本从应缴税额中扣除,减轻其税负。其二,通过商业广告费优惠鼓励企业积极投资播放公益广告。比如,赞助一则公益广告制作和就给予其商业广告费一定比例折扣的优惠。

(3)商业广告收入。每年要求电视台从商业广告收益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公益广告运作,同时,实行税收的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免交地方政府4%文化事业建设费。

(4)社会捐赠。

4、设立年终考核制

广电集团年终应举行“公益广告效果评价调查”,广泛收集群众的效果反馈,对各电视台一年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考核,按等次分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考核意在避免电视台为应付差事粗制滥造,或选择垃圾时段播放,造成公益广告的无效果播出,资源浪费。同时,设立优秀电视公益广告片奖、优秀公益广告组织单位奖等,从全国各电视台选送的公益广告片中评选出社会反响较好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并对制作、播放公益广告表现出色的电视台进行奖励,激励电视媒体不断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水平。

四、结束语

公益广告中一部分是政府宣传广告。政府通过公益广告向民众传递特定的信息,既有利于制度和政策的推行,也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所谓言必行、信必果,公益广告获得认可有个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能够严格按章办事,承诺的一定要做到。广告上宣传的东西一旦不能兑现,或者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的纰漏,就会破坏政府部门的形象,破坏广告的可信度。

香港公益广告发达,与其行政、法制等各方面的公开、透明不无关系。香港政府出钱制作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点都不马虎,寓意深入浅出,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严谨体现法治精神,艺术上也精美绝伦。广告轻松、幽默,没有高深的用语,更没有灌输的姿态,市民喜欢看,效果自然会好。最重要的是,政府说到做到,民众自然接受。

【参考文献】

[1] 冯念文:谈公益广告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9).

[2] 王彦霞: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媒体社会责任[J].科技信息,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