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范文

时间:2023-03-31 22: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值此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园也经常鼓励教师与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意的盎然,去抚摸缤纷的世界,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在感知中学习。

春天来了,要想真正的接触大自然,踏青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们的家乡有风光秀美的高邮湖,于是我们便开展了主题活动“家乡的高邮湖”,让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融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那天,孩子们的探索兴趣都非常高昂,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玩中学”和“大自然就是活教材”。为了让孩子们感知我们家乡的美好,以及对高邮湖的亲身体验,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在高邮湖畔做游戏、收集花草,快乐的氛围洋溢在湖面上。这时其中一位老师突发奇想说:“小朋友们,你看老师手中的野花漂亮吗?”“漂亮!”“可是如果就这样让鲜花在老师手中枯萎了,好可惜呢!我们大家想个办法把这些野花变得更美丽,好不好呀?”于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到教室后用收集的野花、芦苇、水草、树叶等粘贴出各种图案,有的是美丽的小花园,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是美丽的家……每一幅作品都表现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除此之外,老师还让孩子们用笔画出他们对家乡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切体会。从“教室——自然——教室”,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被动的学习也变成了富有情趣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在促进课程与环境的互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要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2.活动内容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本。3.实施方式灵活多样。4.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势。5.教育环境的创设要适合幼儿的发展。6.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效果评价的有机结合。让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目的就在于关注幼儿兴趣,促进课程与环境的互动,充分利用本土环境,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积极交流、相互作用。因此,当幼儿、教师、环境三方面有机互动,环境生成主题活动,环境又在活动中不断发生变化,这样促进课程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艺术幼儿园)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篇2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说起植树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在植树节那天植树造林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我们排好队便去郊外植树。

来到了郊外,同学们干劲十足,意气风发:只见孙虎抡起铁楸使劲的往外挖土,他累得满头大汗,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襟他也不在乎;这边的刘昕正抬着水,水溅湿了他的衣服,他也毫不在乎;还有的同学喊着响亮的号子:“嘿咻,嘿咻,加油,加油!”……不一会儿,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树很快栽完了,看着这一行行嫩绿的小树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植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请大家以后要多植树,要爱护地球的一花一草!

大家好!我叫康媛媛,我最喜欢守护甜心了!O(∩_∩)O~

篇3

一、课堂气氛平等、和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改变传统教学的高压型,必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才会旺盛,思维才会活跃。很难想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有篇课文是《望月》,下面是我在导入课文时的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夜空吗?

生:我最喜欢皓月当空的时候。

师:在夜空中我们喜欢的景物很多。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什么?让你们猜个谜语就知道了:它是夜空里的大圆盘,每个月都会发出银白色光芒。它是什么呀?

生:(齐声答道)月亮。

师:月亮,你喜欢吗?为什么?

生:月亮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是呀,月亮可真是天上的美丽仙子。它让人们想到夜光的清静,夜空的澄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舅甥俩去江轮甲板上望月亮。板书课题:望月(谁来读题目)。

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师生之间心理相融,和睦互动,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内需。

二、愉悦学生心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经常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等多种教学手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心情也会特别愉悦。

三、活跃课堂气氛,学得更轻松

陶行知先生创办盲人学校十分重视教育学生,他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学会自己寻找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按着个性自由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习方式,让他们真正活跃起来。

1.演一演

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先让学生揣摩课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自由朗读一番。接着我说:“现在让我们自由组合,既当编导,又当演员,把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来演成课本剧。”经过一刻钟的准备,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要求表演。意料之中,学生们的表演相当的精彩。这样的教学,我没用一句多余的话,用“演一演”的形式,解放了学生们的手脚,让他们和宽容大度的蔺相如、急躁却知错就改的廉颇有了“近距离接触”,获取真实的体验,同时也发展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画一画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学生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音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和《游园不值》时,学生被这两首诗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喜欢田园春色的感情感染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最后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春天。这个充满美意的要求,更将语文和美术交叉整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编一编

篇4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数质对应 情景交融 形神统一 语言内化

“三分文章七分读”,在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读”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类似的教学模式一直活跃在课堂上,切实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怎样使“读”这一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教学目标作为朗读的起点

“标”即教学目标。“向”即指向性。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时,每个读的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行为指向”。读全文是为了什么?读某个段落是为了什么?读某个词某个句又是为了什么?教师都必须精心细致地考虑设计。我们在设计“读”的教学目标时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层次性

在阅读教学中,“读”可以成为主要抓手,但每一次的“读”都应该是指向性很明确,训练目标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在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设计为例,每一次的“读”是为什么而“读”交代得非常清楚。课文从读通顺―读流利―个性读―品读四个层面展开,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2.向心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始终围绕文章中心提出,使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对课文中心加深一次理解。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修改后的教学目标为例,第一次“读”是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次的“读”是熟读课文,第三次的“读”是读出自己的感受,第四次的“读”是品读诗句。这四次“读”是四个层面上的“读”,课文的中心在这四次朗读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也是步步加深。

二、把“形神统一”作为朗读的支点

这里的“形与神”主要是指朗读指导的“形”与“神”。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好,没有“意会”,焉能“言传”?朗读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借以准确地传达出内心的感受,这是朗读知道中“形”的问题;但倘若朗读者并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中的情感波动,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支撑整个朗读,那么朗读情形及其对孩子日后的影响又会怎样呢?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中的三次评价,角度各不相同,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阅读的技巧、阅读中的情感表现、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等以最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朗读指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实则在其“神”,它首先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导航。“形”的指导是为“神”服务的,通过“形”与“神”的统一,让读与思同步,与情相伴,学生肯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三、把“情景交融”作为朗读的重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岂能读之无情?要把作者的感情转化成自己的感情,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心态融入语言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

首先,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以情激情。其次,教师注重语言点化。我们深刻意识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是点化激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再次,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升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许多发现是极具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这是学生身上体现的最可贵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这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不仅是教师最应具备的教学修养,而且往往可以抓住学生瞬时的灵光,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想象以达到激情、感知、深化理解的教学目的。

四、把语言内化作为朗读的生长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灵性的学科,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死死地抓住课本读死书,死读书,那只能培养出一些照搬教条、缺乏创新的“老学究”。因此,我们还应使语文教学中的“读”活学活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由外而内的转变,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有以下建议。

1.“读”出个性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情感的个性化,而不是统一标准,以一概全。

2.以“读”导写

“读”的内化可以体现在让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将书上抽象静止的文字读“活”,化为自己的东西。认知冲突,阅读期待必然大大激发学生阅读范文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让“读”成为内在的需要。此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认认真真读,仔仔细细比,实实在在议,兴致勃勃演……不多时学生便能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设计写话训练,一定事半功倍。

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由低到高逐步训练,要注意教学目标上“标与向的一致”、注意朗读形式上的“数与质的对应”、注意朗读指导上的“形与神的统一”和“情与境的交融”,使学生的阅读发生“外而内的转变”,从而得到生长。

参考文献:

[1]张长青.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2]《语文》新课程教学方略.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篇5

关键词:尝试课堂 先学后教 先生后师 成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3013)02-0064-02

作者简介:陈士明(1968―),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如东县掘港镇环北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构建“尝试课堂”的缘起

“尝试教学法”是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法专家邱学华老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在全国推广以后,对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中的“民主、交往、互动、对话”, 强调“经历与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提倡课堂开放,努力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为了进一步改善师生课堂生存状态,全面提升师生的课堂生命质量,响应县局“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号召,在语文学科大胆引进“尝试教学法”,开展了“尝试课堂”的建模活动。

二、“尝试课堂”的有效尝试

笔者所在学校中,高年级教师首先进行“尝试课堂”建模教研实践。笔者在本学期的五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对“尝试课堂”的建模进行有益探讨,根据阅读课文的特点而灵活应用“尝试教学法”,对“尝试课堂”作了一些具体的“变式”尝试。

(一)“质疑课题,品读研讨”式

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笔者先由“找春天”谈话导入:“冰心奶奶将一位诗人的‘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了‘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并由此找到了春天。”听了笔者的导入,学生相继问出了“冰心奶奶为什么要这么改呢?”“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冰心奶奶都到了哪些地方呢?”“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吗?” 笔者以学生的疑问为阅读主线索,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圈画出文中表现儿童多的词句,扣住一些关键词,在朗读中体会儿童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一面;圈画出描写春光烂漫的词句,体会为什么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烂漫这一道理;最后,在朗读品味中学生终于明白了冰心奶奶把“儿童”与“游人”换位,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原因――因为她心里有“儿童”。

本册中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课文都可以用“质疑课题,品读研讨”式学习方法。

(二)“朗读感悟,想象激情”式

教学《梦圆飞天》一文时,笔者先是由敦煌飞天壁画引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如今梦想终于成真,由此引出课题,并饱含激情地朗读课题。然后,笔者安排学生围绕尝试学习提纲,思考以下问题:“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体会到人们怎样的心情?”学生在小组交流后大组交流,并相互质疑解疑。在学生交流朗读感悟时,笔者为他们播放视频,配朗读背景音乐。当交流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时,笔者又增设了一个情境,由笔者当新闻记者,分别采访了“总指挥先生”、“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的宇航员”以及“普通的观众”。学生都能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课外找来的资料,设身处地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达到了训练语言和激感的目的。

本册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灰椋鸟》等文也可用“朗读感悟,想象激情”式学习方法。

(三)“感觉体验,入情入境”式

学习《海伦・凯勒》一文时,学生只有从心灵上受到震撼,才能被她的精神所感染。而学生的生活境遇跟海伦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海伦呢?在讨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她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说从“海伦学习说话”这部分中可读出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笔者提议学生来体验一下使用海伦学说话的方法。于是一个学生只用喉部“发声”,另一个学生用手摸她的脸和喉咙,并猜测他要表达的意思。结果可想而知,全班没有一个学生能猜得出。此时,学生纷纷说出了模仿后的感觉: “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实在是太难了!”学生在尝试体验后,被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

另外,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当学生提出“在中秋夜,阿炳为什么要来到二泉”的疑问时,笔者引导学生尝试想象阿炳中秋夜来二泉的情景,以及他当时的心情和感慨。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后,情绪受到感染,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不仅理解了阿炳听懂的泉声,还为后面领悟琴声里倾吐的心声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对“尝试课堂”的认识与思考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实施 “尝试课堂”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

(一)“尝试课堂”实现课堂高效的可行性

1.自我尝试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尝试中互助合作,大大增加了有效信息交流量。重视学生本身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尝试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

3.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尝试课堂”追求课堂高效的操作要领

1.营造和谐的尝试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尝试探索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尝试能成功的喜悦,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激趣导入。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支持和肯定,有助于调节、控制、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内在动机的转化。

2.精心设疑,引导质疑,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

3.灵活运用“尝试课堂”操作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尝试教学法”是时代的产物,但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尤其是在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今天,笔者所在学校语文“尝试课堂”的基本操作模式分五步:课前对照尝试学习提纲,初步尝试学习――课上围绕尝试学习提纲,交流初步尝试情况――归纳梳理需着重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主或合作解决问题,质疑解疑――反思评价,拓展延伸。

篇6

[关键词]文本 追问 用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40

小学不仅是学生语言知识积累的初级阶段,也是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对文本进行解读,熟悉、理解文本内容,明确文本的内蕴,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以追问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还能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掌握文本内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那怎样进行追问呢?

一、追问文本的用词特点

文章由句子构成,而句子又由词语组成。每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都直接影响文字表达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要需重视文本的用词特点,通过对文章某些特殊词语的解析,让学生明白词语的表达效果。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是首现代诗,在用词方面特别注意形象精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朗读,之后提问学生:这篇文章词语是否难理解?在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之后,教师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第二个问题:请大家在朗读过程中找出觉得用得好的词语。有些学生认为:文章中“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中“绿袍”一词用得好。教师请学生说出为什么好。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反问:用“绿衣”代替“绿袍”是否可以?经过思考后,学生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赞成的和反对的。教师都要引导他们说明理由。不论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进而对“绿衣”“绿袍”两个词进行解释:二者虽然都表示植树的面积范围,但“绿衣”的面积没有“绿袍”大,用“绿袍”说明植树面积大;另一方面,“绿袍”在诗句中比“绿衣”押韵,更符合诗歌的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层层递进设问的方式,引出词语最终的本质意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二、追问文本的人物形象

文章一般通过人物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巧妙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能够为文章增加色彩,还能传达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如,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教师首先提问: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是克隆?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文章,找出描写克隆技术的段落,进而抓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理,解释说明:克隆技术,不仅可以克隆小动物,还可以克隆人类,这样就可以出现很多一模一样的动物,甚至分不清真假。在教学克隆羊多利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愿意克隆自己?以辩论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10分钟左右的辩论赛――正方以克隆人的身份说明愿意克隆自己的原因,反方则表达不愿意克隆的原因。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沉默”的态度,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辩论结束后,教师设问:到底是“克隆人”还是“人类”取得胜利呢?并进行总结,对双方提出的观点进行归纳,肯定和表扬双方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论哪方处于优势或劣势,教师最终都应判定,辩论打成平局,双方都提出了有利的观点,并用论据论证自己观点。最后,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问题:克隆技术将来是否会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辩论,不仅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发挥了学生想象力,让他们对文章涉及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后的真实意图。

三、追问文本的表达方式

文本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文本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掌声》一文,教师首先让学生将文章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进行解释说明;接着,让学生迅速通读文章,问学生是否读得懂文章讲述一件什么事情,并想象小英的形象;随后提出问题:文章哪些句子描述了小英走上讲台时的心境?描写小英情感变化的句子有哪些?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解释说明:通过对小英上讲台前的描述,表现了小英尴尬、不愿上讲台发言、怕被嘲笑的心理;文中对小英情感变化的描述,为文章末尾小英因同学们的鼓励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埋下了伏笔。

篇7

一、理解,触摸词语表面的温度

1. 图文对照助理解。生动的插图,是最直接可感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词义。如《莫高窟》一文中描绘了雕塑的不同形态: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我就将书上插图放大成特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同学们从画面中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神态安详”等词。

2. 动作演绎助理解。动作演绎,即通过具体的肢体动作,让学生对一些关键词语有感性的理解。如我在教授《推敲》一文时,指导学生理解贾岛的一诗《题李凝幽居》中“僧推月下门”一句,其中的动词“推”与“敲”到底哪个更好呢?于是,我邀请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边做边嘴里发出“推门”的“吱呀”声,及“敲门”的“笃笃”声,几番比较后,学生们认为在月夜下,“笃笃”声更清脆,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

3. 链接生活助理解。如果能将词语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有个人的情感色彩,理解也就更深刻。如执教《水》一文中理解“风干”这个词语时,我没有做生搬硬套的解释,而是从“干裂的嘴唇”入手,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然后由此及彼地体会文中气候炎热,严重缺水的事实。

二、感悟,品味词语内在的深度

1. 研究文化,探究渊源。我校的宋洁老师,她在教识字教学中,一边画出这某些字的样子,如“孕”、“网”等字,一边在词语、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让学生明白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这里,宋老师把这个词作为艺术来处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意蕴美,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2. 促发想象,品味内涵。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凭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挖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如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我引导同学们观察插图的江面上有数只帆船,接着,我就问同学们:“既然江上有数只帆船,为何诗人称‘孤帆’?”同学们通过深入阅读,对诗人与友人间的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3. 研读文字,深入底蕴。我们在研读某些关键词语时,要引领学生找出内在关联,全面把握,用心体悟,真正感受到我们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执教《维生素C的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体现哥伦布心理活动的一系列词语: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让学生通过朗读语句,体会这些文字背后所塑造出哥伦布对船员的重情重义。

三、分析,点染词语潜藏的亮度

1. 顺势比较。当学生不能一下领会词语的含义时,我们可以找到与该词相近的词语来对比理解。如《趵突泉》文有这样一句话:“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我采用顺势比较的办法,让同学们用“冒”字与“流”字,与“涌”字比较,点染了“冒”字的亮度。

2. 巧妙类比。类比,词语教学中运用得恰当,可有效帮助学生辨析词语,从而点染词语潜藏的亮度。

教学中,我们经常有意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比较辨析,能有效地点染词语潜藏的亮度,有助于学生品味文本用词“看似寻常最崎岖”的精妙。

篇8

一、重视积累勤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积累是第一步。学生只有扎实积累,持续接受语文氛围的熏陶并加强语言练习,才有可能收获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日教课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灌输“爱读书,多读书”的思想,并主动带领学生体味读书乐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逐日积累各种素材。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中多为学生创造互动发言机会,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第三,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增强知识积累的不断巩固记忆与消化理解应用。

例如,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笔者首先板书“荒山野岭”“青山碧岭”两词,要求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积累与想象将两个词的形象生动描述出来。一名学生答道:“青山碧岭形容的是绿树葱葱、充满生机的景象,荒山野岭则是荒无人烟、树木光秃颓败的景象。”另一名学生回答:“‘荒山野岭’的景象可能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使荒山变回青山,使野岭变得风光无限。”此番互动,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积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象,同时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及语言应用能力。

二、重视观察多总结,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源自生活,只有对生活有充分的认识与情感的体验才能具备较高的语文学习能力,才会有更高的理解感悟。不难得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融入生活场景,留心生活小事,不断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对其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鼓励、实例激趣、任务引导等方式刺激学生生活求知的欲望,促使其更多地观察生活。同时,教师应着重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整理总结,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经验交流、心得分享的活动,使学生在不断观察总结中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二八月,看巧云》时,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晚霞景象并做好相关记录。课上笔者请学生们分享观察所得,并在学生发言总结后引入正文:“晚霞无比美丽,课文中的小作者也把晚霞写得多姿多彩,让我们去感受她眼中的魅力晚霞吧。”笔者让学生细读课文后与同桌讨论问题:“文章如何突出描写云的不同特点?”同时感悟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随后,笔者随机点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作者在描写时重点描写云奇巧的形状,并抓住云的不同变化特点分三种情况写。”此时,有的同学已经明白景物描写必须要有亮点和重点。有的同学指出:“景物描写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笔者随机为同学引出写景作文的写作要点。这样,学生借助自我的生活观察理解文章,并通过总结归纳吸收内容,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三、重视积淀多思考,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等都具有深刻的导向作用。学生只要敞开心扉,认真沉浸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便能慢慢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在平日的授课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并通过优秀作品推荐等方式为学生的良好积淀提供保障。

例如,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早》时,笔者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同时深刻理解鲁迅的思想及爱国情怀,笔者在课前为同学们讲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解,学生开始明白,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选择的是一条艰辛无比的道路,也更加明白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做法,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优秀爱国情怀的熏陶,对“爱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知识的延伸,将授课内容扩展到课文内容之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积累、思想熏陶的素材。而且,笔者又在其间巧妙地留出空间,让学生进行完全的思考和探究,增强对语文的感知能力。

篇9

一、在音乐鉴赏中感悟、怡情

音乐能改变人的状态。所有的音乐都能通过改变身体或大脑的物理和化学状态调节情绪,这些改变将影响电――化学信息在神经网络中的传送方式。这意味着,某些音乐能够让大脑为特定的工作做好准备。具有特殊目的的音乐能刺激大脑的反应,提高思维和记忆能力。

二、在逼真图片中感受、体验

心理学研究认为,压力过大会使人心智效能下降,因此调动学生背诵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可以使用丰富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保持背诵的主动性。

三、在思维导图中绽放智慧

思维导图是学生个性化表达新知的一种方式。研究者发现,思维导图能帮助人们完全理解要记的东西并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记住的东西。孩子们制作适合他们自己学习风格与思维方法的思维导图,使用关键词、图形、色彩等对课文语言材料重新编码,自动把要记的东西分类并存储,从而使记忆路线清晰。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信息材料加以组织,系统化为有意义的材料,深入浅处,也利于灵活检索和提取信息,让课文背诵富有趣味性。

四、在趣味活动中巩固、深化

平淡枯燥的课文背诵往往使学生竭于疲劳,产生厌烦之感,为此,我根据儿童的特点,依据“寓学于乐”的原则,通过游戏、表演、竞赛等方式让学生细致勃勃地参与到背诵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

1.讲故事式背诵法

如《画龙点睛》,课文情节生动曲折。在指导背诵时,我采取“以讲促背”的策略,先让学生尽情地相互转述故事,在讲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记忆,在此基础上对照课文原文进行语言材料的再组织,很快完成了背诵任务。在讲故事的同时,师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深化记忆。

2.竞赛式背诵法

如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两篇课文都是节奏明快的诗歌,满怀少年豪情。为此,我将背诵任务寓于朗诵比赛中,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3.游戏式背诵法

在教学中,为消除学生的单调乏味感,我注意到背诵形式的多样化,模仿“对歌”的方式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背诵,用“接力赛”的方式让小组同学上递下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巩固背诵的目的。

五、在静思冥想中梳理、提升

冥想可以是几分钟的放松时间,也可以是在心跳节奏音乐或梦幻的音乐伴奏下,教师轻柔地阐述本课的关键词或主要观点。冥想时间虽然不长,但有助于学生去体验片刻的宁静。有效的冥想使学生身体和精神都获得放松,处于一种利于自然无意识整理与存储信息的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可以尝试回忆背诵材料,回忆有困难时再翻开书看看,及时发现还没有记住的弱点部分,以便对它们更加注意,从而记忆得更仔细,印象更深刻。

教育心理学认为,利用多种感觉通道,使大脑皮层联系畅通,留下较多的“同一定义”的痕迹,可以使记忆效果更好。研究也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大脑通路,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地存储下来了。为此,我在教学中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觉倾向性,根据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实施多感官教学来指导学生的课文背诵,使多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帮助学生联想、记忆,使课文背诵成为友善的、充满趣味和活力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新西兰]克里斯蒂・沃德.“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张秋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意义和方法[J].聚焦新课程.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情境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情境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小学语文是工具性、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其次,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感悟中学习非常重要。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以图画、音乐渲染情境

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它包含着知识的学习,包含着语言的表达,也渗透着美的感受。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

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须时,自己的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运用恰当。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二、以开发创新能力为主创设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教师摒弃了诗歌读读讲讲的一贯方法,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说话情境——如果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生活呀?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快乐地歌唱。”“假如我是一只小猴,我最喜欢在树林里荡秋千。”……孩子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们为伴,去体验绿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该根据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并且蕴涵语文知识。作为教师还应找准情境与知识的切入点,及时生成问题材料。还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也就是一种基于旧知识,经验的认知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新知的建构应基于这个区域,才能获得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尤为重要。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怎样设计情境[J].人民教育.1999,(2).

[2]白昊.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适切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朱洪.走向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绍兴教研院.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