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3-03-29 11: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说课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叫???,来自顺德,我说课的内容是《XXX》,为水平五,高一年级,是XXX模块XXX单元的第一节课(小学和初中应为:XX项目XX单元的第几次课)。
XXX教学的重点是:…………
其 难点是:…………
XXX在高中学生中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在初中也学习过简单的技术动作,所以在教学和练习中组织起来就比较容易,但学生在技术动作方面都不够标准,所以组织学习是有必要的。
本课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XXX的技术原理,建立其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使80%的男生和70%的女生初步掌握XXX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课的内容,我将讨论法、视频演示法、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法和学法要分开讲简述)
接下来我阐述一下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
一、课堂常规,强调安全并安排好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配合强劲的音乐节奏做韵律操,让100%的学生达到热身和拉伸的目的,预防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
首先组织学生观看XXX的精彩比赛视频以及XXX的教学“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组织学生做原地的“徒手模防练习”。随后教师做一个全面的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在指导过程你会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基础的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也会出现不同,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将组织学生进入下一个重要的环节:“分层分组练习”,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奋进组、提高组和精英组,并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一段时间后,各组都基本完成了教师安排的练习任务,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交叉分组练习”,让每一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课中有说有笑又有技术动作的讨论和学习,把课堂推向。
接着进行“优生动作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最后通过xx游戏或小比赛,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技术,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结束部分:
篇2
圆的面积说课稿
本节课我教授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小节的内容圆的面积,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圆面积的计算。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上,我首先通过正方形面积引入,唤起学生的旧知,再引入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期中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都是通过割补、拼凑等方法引入的,自然引入到圆面积的推导上,我充分运用教具,让学生经历动手探索,归纳概况的学习过程,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相机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意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教学用具操作不充分,课堂练习不够,尤其是部分学生对半径的平方理解计算上不到位,导致在练习中出错,在课后中应加强辅导和训练。
2020年11月18日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4节。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解析。 教材在第12章就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的知识,本节又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再次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其它简单机械的重要基础,《杠杆》在内容安排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杠杆”这一节具有实用性、探究性和基础性三大特点,因此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感受物理与生活和科技的关系。
1.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难点:力臂的引入及画法。
2 学情分析
2.1 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2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3 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因此要尽可能使力臂的知识更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3 教法与学法研究
基本教法:观察分析法、实验发现法。
基本学法:分析归纳法、自学法、实验探究法。4 教学程序设计
5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三、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 = F2×L2
6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自学、合作探究,自主掌握知识和规律,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本节课根据我校教研组提倡的“五步教学法”安排教学,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篇4
【关键词】音乐;小学;小螺号;说课
一、说教材
《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专题是“东海渔歌”,共有四首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生活的情趣。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小螺号》是本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二段体儿童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乐段曲调规整,描绘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优美,抒发了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海边儿童生活的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显得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体验节奏和力度的变化。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螺号》。通过模仿、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大胆、自信的表演。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设想
首先我来说说教学设想,本课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设计了“找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个环节,构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乐课堂。在这堂动听的音乐课中,我采取了手势引导法、视听法、体验感受法,通过这些方法营造让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将知识融于音乐,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
接着来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合作法、自主创编法,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掌握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②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③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④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2.教学难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以及能够自主编创歌词。
三、说教学过程
1.找海螺
①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音乐《小螺号》,学生律动。通过课前音乐创设音乐氛围,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同学们,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勇敢的海鸥,当然还有漂亮的贝壳和海螺。你见过海螺吗?学生:有,没有
②师:下面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一起到海边看看美丽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乐,出示海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认识漂亮的海螺,为歌曲情绪做好铺垫。
③师:这些海螺,有蓝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可好看了。你听,他吹起来了
师范唱:“茫茫的海滩……
宽阔的大海边传来了海螺的回声,请你们来扮演海螺的回声吧。
师范唱,生扮演回声。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回声,提前解决难点“波音记号。“
④认识波音记号
师出示旋律,请学生生说说你认识旋律上的音乐记号吗?生:认识,不认识。
师比较演唱有波音记号和无波音记号的乐句,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波音记号,
请学生尝试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比较法,让学生分辨旋律中的波音记号,加深印象,接着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波音记号,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⑤师:大海上那么多的海螺在大海妈妈的呼唤下都唱起了歌,你们听,有几只海螺在唱歌呢?
聆听全曲,找找相同的海螺音乐出现了几次
设计:通过找海螺,让学生熟悉两句旋律的音准,为进一步唱准歌曲做好准备。
生:两次
第一次,第二次
2.听海螺
①师:你们的耳朵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试试,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注意歌声要轻快、活泼,认识滑音计划 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乐句,说说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旋律不同,节奏相同
②第二次聆听,请在第一个海螺演唱的地方做举手的动作,第二个海螺演唱的地方抱肩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比较,让学生分析乐句。
3.唱海螺
师:第一次整体演唱
第二次分段指导
①说说小海螺吹起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景色?(4个)
请你试试:
第一乐句,海鸥听了展翅飞,怎么飞?(动作解决一字多音)
第二乐句,笑微微,动作解决一字多音,注意声音力度小 (微微笑,所以声音要轻一点)
第三乐句,唤船归,心情怎么样?怎么呼唤才能让船听见?(声音要传的远,注意声音位置、状态)
第四乐句,阿爸的心情,指导演唱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情绪引导、歌曲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唱好歌。
接着师唱,茫茫的海滩,
②吹螺号的小朋友,住在大海边,你能用歌曲中的歌词形容大海吗?
(茫茫海滩,蓝蓝海水)指导演唱,声音要抒情、优美,体现茫茫
第三次聆听,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二部分,根据情绪、节奏分,
师:这样的歌曲格式成为二段体,第一部分情绪,活泼,第二部分情绪抒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给歌曲分分段,从音乐要素上理解,体验要深。
③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4.演海螺
请学生表演唱
第一方案:男女生分别演唱第一、二段
第二方案:分乐句对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表演,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整堂课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了,最后,老师要给与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并继续延伸“爱”的教育。可问学生,你们平日在家里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心的?最后老师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学生说:愿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心小天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处处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万只手去帮助别人,同时你也会得到千万只手对你的帮助。希望同学们的爱心象阳光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祝愿同学们人人都成为有爱心的公德小模范!同学们,再见!
参考文献
[1]祝菲.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1(1).
[2]邱媛. 初探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范唱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12).
[3]刘云秀.小学音乐《小螺号》课例分析[J].天津教育,2010(9).
教育学知识
篇5
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
我是某某学校的科学老师,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教材简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这就要用到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方法:
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
3.情感体验:
认识到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态度。
3、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4、教学手段: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物。根据教材实际情况,我没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主要利用实物进行模拟实验。如: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的学生虽然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从教材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老师谈话引入课题。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地球,就这样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然后老师提出问题:①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
②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从而老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
(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引出昼夜,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大部分推测假设:
1.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画示意图(注意事项: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
2.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
(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想象画图、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大部分模拟实验:
1.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
(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
(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
怎样才能让红星处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
2、小黑板出示实验要求:
(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
(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
(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
(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
昼夜交替实验记录表
实验情况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
3、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过渡:各小组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
4、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给予评价。
5、实验小结:
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
第四大部分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
(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
(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六、说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画的示意图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④太阳不动,地球自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两种)
(板书是微型的教科书,利用板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2、在
“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
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
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谁先迎来黎明》说课稿
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
一、说课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在学生的低幼年段,儿童就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本节课所授内容为“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四”:地球运动与四季变化,教学目标在于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关系。
二、说教材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7节内容。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教材的设置是先由模拟实验引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一年四季中太阳高度的不同,继而结合地球的公转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这样的安排意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难点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所以就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学习过程我安排在自己制作的“小号手学习资源网”中完成。网站通过呈现一年四季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年四季的美景,继而产生探究一年四季形成的兴趣,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完成实验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教学完毕后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网浏览有关四季的相关资源。这方面内容我准备了英语、音乐、图片、游戏、诗歌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地进行学习,体现出新课程教学的课程整合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在上网浏览网页中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内容,完成模拟实验的记录,完成练习等方法,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的一年四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学习所需的网站——小号手学习资源网,让学生初步浏览网站,了解网站的内容。进而学习新的内容“为什么一年有四季”。通过浏览图片,感受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再浏览古人对一年四季的观测发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地球在围绕着地球公转,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看视频、记录实验单加深理解。然后是课堂的延伸:读诗句,判断季节。最后是整节课的总结: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造成了一年四季。
篇6
1.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Favorite Food》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Unit 5 Food中的阅读课文。本课被设计为本单元的第2课时,它即对第一课时所学的单词进行了复习,又为下一课时所要进行听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课文以“喜爱的食物”为话题,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各国人们所喜爱的食物食物类型;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了中国北方的典型食物――饺子;第三部分介绍美国快餐食物在中国的流行,同时教育学生不要吃太多的快餐。
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in the north of…, get together, by oneself, order…from…, have to和junk food等六个语言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话、阅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达到对本课的全面理解与掌握。
3) 情感态度: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爱好。
1.3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改要求和本篇课文的难易程度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理解课文,掌握语言点。
2)能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
1)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美食――饺子和一种美国快餐食品。
2)讨论:Do you think fast food is healthy?
学生通过做口语对话,阅读课文、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和课堂总结等多种方式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2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刚入学不长时间的学生,他们主要是九零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热衷于肯德基和麦当劳,但是独立生活能力差,不会烹饪。本篇课文,正是针对他们的特点,教育他们不要吃太多的快餐,注意健康饮食。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
看图对话法来达到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目的;阅读法和分组讨论法来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师生合作探究法,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达到了本堂课的。
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主要采用了录音机和多媒体。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纳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 教学流程
4.1 复旧引新
课堂一开始,我就展示了一些食品图片,并且给出问题:
1) What’s this?
2)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4)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和图片,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
我所展示的这些食品的名称正是上节课学过的单词,通过这种看图对话方式复习单词,十分新颖,不但训练了学生听和说英语的能力,而且这种图片演示法和对话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课堂也十分自然的进入了新课的呈现阶段。
本环节使用时间为6分钟。
4.2 新课呈现
在新课的呈现阶段,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法、小组讨论法和师生合作探究法。
阅读课文之前,我给出了五个问题:
1) What kind of food do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like?
2) What is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the north of China?
3) When do people usually make dumplings?
4) What kind of American food do you know?
5) Do Children like fast food?
带着问题,学生们听录音,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从而达到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会遇到一些较难的短语和相关的知识点,教师针对他们进行讲解。
学生对课文全面理解后,教师给出本节课的主题问题:
Do you think fast food is healthy?
针对这个问题,全班讨论,师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吃太多的快餐对健康不利。
本环节使用时间为20分钟。
4.3 练习提高
在本环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Reading Comprehension的练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回答练习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环节使用时间为8分钟。
4.4 总结提升
让学生介绍中国的饺子和一种美国的快餐食品,并对其发表看法。学生在介绍这两种食品的时候基本上阐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了主要的单词和语言点,使学生对课文达到了全面总结的目的,对所学知识达到巩固运用的效果。而学生个人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本环节使用时间为9分钟。
4.5 家庭作业
1)学习并且帮助父母制作中国传统美食――饺子。
2)预习新课,学生分组编“餐厅点餐”的对话。
本环节使用时间为2分钟。
5 课后反思
篇7
《缤纷花布》一课是浙美版二册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花布,感受花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种类、色彩是各种各样的,变化越来越丰富。在一块花布中,蕴涵着很多美的东西,包括色彩的搭配,以及点、线、面的造型组合,这些正是美术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应该说,学生对花布并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花布。但是,学生并未有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本课的花布为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深入的观察、感受、表现花布的同时,初浅的认识感受到花布中蕴涵的色彩搭配、点线面造型的美术基本知识。这是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之一。我们知道,花布是由底色和点线面组成的花样构成的。正因为花布有这样的特点,在表现技法上很适用蜡笔水彩画来进行表现,花纹用蜡笔画,底色用水粉涂。所以本课第二个设计意图是借助花布这一媒介,完成蜡笔水彩画的技法传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的组合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2、学会大胆的运用蜡笔水彩画的形式进行花布的表现。
3、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
是了解感受花布的美,并能用初浅的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的构成知识表现花布。
在表现花布的形式上用的是蜡笔水彩画,然而蜡笔水彩画学生接触很少,有很多操作的困难,所以本课的难点 确定为初步学会蜡笔水彩画运用。
教法设计及学法设计
要上好本课有两个基本点需要我们去把握,第一、感受花布,感受点、线、面构成和色彩搭配的知识。第二是蜡笔水彩画的技法的学习。基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我在感受花布,感受点、线、面构成和色彩搭配的知识教学时,采用对比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各种各样花布的欣赏比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进行蜡笔水彩画方法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蜡笔水彩画的效果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深切的感受。
继而让学生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探究如何能更好的运用蜡笔水彩画进行表现。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转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尝试、实践。注重了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大部分,一、自主探究、尝试基本掌握蜡笔水彩画的运用;二、欣赏花布,感受色彩点、面、线的构成效果;三、创作表现;四、评价。
具体的过程如下:
一、动手尝试、感受蜡笔水彩画的运用。
首先,魔术导入新课:
在两张铅画纸上分别用白蜡笔画上一条鱼,其中一张纸用蓝色水彩涂满,另一张用蓝色蜡笔涂满,让学生观察两张纸的鱼的变化。学生会发现,用水彩涂的鱼会显现出来,用蜡笔涂的鱼不会显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探究原因。用直观演示中把两种不同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很容易很真切的发现,蜡笔和水彩不相融会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要比教师说来得更有说服力。
学生在直观感受蜡笔水彩的效果后,会有一种强烈的自己也想来试一试的愿望。为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蜡笔水彩的效果,让学生学会蜡笔水彩画的技能,接下来我安排让学生自己用蜡笔水彩画进行尝试操作。
然后,挑选几幅学生作业进行讨论、点评。在讨论中解决学生在蜡笔水彩运用中的不当之处。同时,让学生观察哪些画上的鱼很明显,哪些画上的鱼不够明显,分析为什么?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体会到如何运用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渗透色彩明暗对比和色相对比。
课上到这里,我顺势提出本课的任务——用蜡笔水彩画的方法表现花布,揭示课题。
二、欣赏花布,感受花布的点、线、面的构成效果
出示分别线、点、面单独组成和综合构成的花布范作,让学生进行欣赏,为了让欣赏有深度有层次,为了使欣赏为创作服务,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你喜欢哪一块花布,为什么?
2)花布有怎样的图案,这些图案是用了哪些元素表现的?引出点、线、面这些元素在花布中的运用。
3)比较图案中的点、线、面分别有什么不同?归纳出点有不同大小、形状的点,线有弯曲、长短。
4)由这些点、线、面组合起来的图案有点象什么? 引导学生将花布中的图案归纳为植物类的、几何类等等。
3)如果让你来进行设计,你打算如何设计?
学生在带着问题的欣赏中,逐步的了解到花布可以单独用点、线、面来进行表现,也可以用点、线、面组合表现,表现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具象的花纹,也可以是抽象的花纹。
三、创作表现
学生创作表现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蕴含价值越多,越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越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我在学生创作表现时,课前先给同学准备了很多已经剪好的衣服纸模型,让学生在纸模型上用蜡笔水彩画进行表现花布。这样,学生的作品不单是一块花布,而直接成了一件时装,让学生的作品表现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作业展示,作业评价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哪一件衣服上的花纹最清晰,为什么能做到很清晰?
2、你觉得哪一件衣服上的花纹最漂亮,为什么?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3、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哪一件衣服,为什么?
让学生在自由评价、选购上,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作品给予鼓励,让学生获有成功感,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解读与设计。总的来说,本课始终把握好两个基点:
篇8
1 教学理念
(1)营造充满“磁性”的物理教学课堂,创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2)“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没有实验的课堂不是初中物理课堂;
(3)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2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以前学生已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光的折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本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3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强也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辨别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利用规律进行解释一些折射现象.
4.2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 教学重点难点
光的折射是光的传播规律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又是后面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是以探究为主的实验课,同时对于初二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实验探究,对探究过程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并用光的折射解释一些日常的光学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6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和本人改进的实验器材进行有效的突破.
说学法:达尔文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和作图法,因为与光有关的现象,通过作图有助于分析理解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7 说教具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能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遵循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老先生所提出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学用具如下: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摄像头、课件、水、立体画、激光笔 、光的折射演示器 、塑料杯 、一元硬币 、碗、自制光学实验仪器一套等.
学生用:自制光学实验仪器二十七套.(激光灯、纸杯、夹子、透明物体、牛奶、水、普通白纸板、自制打印纸、塑料盒、平面镜、直尺等)
8 说教学流程
具体过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大象的质量.
问题2:运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单位要统一.
展示课本中的插图11-9,11-10.
问题3: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人体中的杠杆?
学生:抬腿、点头、叩齿等.
问题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那些收获?
学生:我们知道了杠杆可以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学会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点评 先创设情境,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出书包的重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出例题,让学生练习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使学生对力和力臂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问题3中,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8.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观察碗中的“硬币再现”的实验,同时将实验情景用家用摄像头同步展示,克服了当前流行的用课件模拟的不真实性,增强了演示效果,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8.2 新课教学
(30分钟)
学生活动一: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两人一组,让学生按课本要求做好实验.实验前提醒实验注意点,加水时保持激光灯的位置不变.
解决方法 如何作记号(也可利用底部的图案)
由学生根据观察看到的现象描绘光的传播路线.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与光路有关的现象,要养成画光路图分析的习惯,因为作图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所以作图法助于分析理解问题.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较容易理解.然后再利用课件模拟进一步介绍“三线两角”又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利用白屏和几滴牛奶可以清楚观察到光束(器材来源于学生用的饭盒).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到并不神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领悟到用坛坛罐罐也可当仪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活动二 探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规律
实验的成功是完成该教学目标的保证.如果根据教参上的方法,制造烟雾,学生做有一定难度,二是烟雾会对学生健康有一定影响,三是光在玻璃中的路线不易看清,教学效果不好.本人经过数次试验,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终于突破这一难点,找到了一个可见度高的一种软玻璃替代普通玻璃,为学生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对现有的实验进行改进,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参,只有带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
如在探究折射规律时,可以通过复习光的反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去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去想去做.(按照常规教学,往往是新课引入时进行概念复习)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进一步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并且在这里我给各小组的学生准备了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有选择性的使用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的疑问,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整个过程始终是学生动脑、动手,教师只是进行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弥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这不仅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体现.
交流探究成果,在本环节中,首先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接着部分小组上台展示探究成果及所画的光路图,最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然后教师利用激光演示器演示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认识.为突破难点提供了保证.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不仅培养了探究能力,同时学生情感也得到升华,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新课程教学理念告知我们,教学目标是有弹性的目标,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生成新的教学目标,灵活加以调控.
及时利用手边的器材完成实验设计,化解了难点.(教师讲解光的折射特点理解技巧,针对角度大小易记错而想到的几种记忆方法,或留以悬念让学生课后总结)
最后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体现新课标中所说的“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插入水中的笔为什么会变弯?“海市蜃楼”的成因?我们看见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哪个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请代表回答,然后教师利用电脑动画模拟)
培养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解决了课前的疑问,前后呼应.并能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结合“池底变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利用课件展示一“太阳奇观”或展示立体画.(让学生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
8.3 知识小结
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耳、听、视等感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堂作业:比较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
此题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的实质.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1)P87 1-5
(2)睛朗的晚上,我们看天上的星星,为何闪烁?
(3)如果你换个角度,站在月球上看星星又将是什么情况呢?
8.4 板书设计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三线共面、两线在一线的两侧、两角关系.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篇9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平抛运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抛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绘抛体运动的物理规律”。
平抛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一次实际应用,是研究抛体运动及其他曲线运动的前提,也是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础,在高中物理中从知识、方法和物理思想上讲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哪些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3)理解、认同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并能迁移到研究一般抛体运动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演绎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生成平抛运动的规律,使学生亲历物理规律建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等效替换”等重要的物理思想。
(2)通过对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建立,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演绎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构建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理解、认同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具备的认知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已经比较熟悉;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也比较深刻;由于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并不陌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推理、实验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二)学生可能面临的挑战
对曲线运动的研究,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验能力可能面临挑战。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我主要用问题引导、情境创设、实验探究的教学法。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提出问题,用问题驱动课堂。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分析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的方法。以“自主”“合作”“善导”为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讨、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交流的方法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提倡小组协作,互相帮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的对象面向全体。
四、教学过程分析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不能让学生脱离内心感受,必须让学生追求过程的体验。基于以上原因,我设置了以下五大环节:①情境创设,切入主题;②科学抽象,形成概念;③演绎推理,生成规律;④创新实验,认同规律;⑤启迪思维,当堂检测。
播放宜昌市一中校篮球队主力前锋高一(12)班张腾同学一漂亮三分球的视屏。通过技术处理记下了篮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同学和比较喜爱的运动引入主题,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抛体运动轨迹,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之美。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斜上抛、斜下抛、平抛运动,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出平抛运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设计意图】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让学生从身边现象和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再上升至理性,加深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平抛运动?给出具体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看课本和导学案搭建的研究框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层层递进,从理论上生成平抛运动的规律,然后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物理规律的过程,生成平抛运动的规律。
提出问题: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用力与运动关系确定分运动的性质,用运动与合成分解方法构建平抛运动规律,这样一种从理论上研究的方法是否可靠?引导学生分别从水平、竖直方向上提出验证的实验方案。设计对比试验验证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对竖落仪进行改装,在竖落仪上增加一个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让三个小球同时落下,丰富实验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创新对比试验,丰富了实验内容,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认同竖直方向的猜想。
在竖直方向分运动性质得以验证的基础上,讨论验证水平方向分运动的实验方案,提出用研究轨迹的方法验证结论的实验方案,创新设计出了这个学生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器材是一大直径的饮料瓶及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用的方格板和水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绘水流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分析轨迹,同时展示老师课前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说过“物理实验不必一定要在实验室中寻找,坛坛罐罐制的仪器,拼拼凑凑的实验有时更能减少人们对科学的距离感”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设计严密的实验方案,进行仪器的拼装,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绘轨迹,讨论分析轨迹的方法,分析处理轨迹,亲身参与实验研究物理的过程,体会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产生共鸣,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是很有趣的。
在学生实验验证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当堂完成一例题(课本例1),同时启发学生理论上分析分运动性质的方法是可靠的,可以迁移到研究其他抛体运动中去。
【设计意图】向学生明确指出掌握平抛运动规律,能将平抛运动的方法迁移到研究其他抛体运动中去,是本节课的两大任务。
五、教学预期
篇10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基础上一个较大的知识跨度,其在下一节讲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是联系力和运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前面3节的内容学生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理解了质点、位移、速度的概念,并认识了速度-时间图象,能判断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或速度越来越小情况下的速度图像。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但是困难在于之前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有一定的直觉思维为基础,容易掌握,而在本章加速度概念则是从运动学角度进行定义的,是在抽象的速度矢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强的动态性和抽象性,而且它又是力和运动联系的基础,对于学生也就更加难以掌握和理解,因此本节应更加讲究教学策略。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可通过比较机车的启动性能等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讨论分辨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是不同的;
能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图形法了解加速度正负的含义;
会用该定义式对有关物理量进行计算;
通过用v―t图像进一步认识加速度,体会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表格、学生探究、图像等环节,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通过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的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它比速度的变化量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会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客观实际的需要,不是凭空臆造的;
感悟物理方法是研究客观实际时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以及加速度。
教学难点: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以及加速度与速度改变量、速度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们可通过视频,数据对比,简易图形等化抽象为具体进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引出一个全新物理量并且了解该物理量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应着重采用通过生活实例,比如通过飞机与方程式赛车的启动视频轻松的引入如何比较速度的快慢,通过表格例举的实际数据,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值法让学生自然得出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师生互动来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变化大小及速度变化快慢的不同意义。再举出生活反例,通过前后数据对比,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而且知道方向如何判断。再结合图形法将加速度方向的理解由抽象化具体。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本着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标要求,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视频、表格数据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依据,运用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比值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力和参与度。在提问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大潜能。
三、说学法
学生已经学过的的知识有:速度的概念,所以应根据曾经学习速度的过程以类比的方式来理解加速度;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有加速度的理解,方向的判断等知识,抓住高中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讨论法、对比法、图表法、图形法等,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播放飞机与方程式赛车启动过程的对比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变化大,谁的速度变化快,并分析理由。
2.新课教学(说课时详细介绍)
3.知识小结:能突出本堂课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易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是学生对新知识一次很重要的记忆,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