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范文
时间:2023-03-14 00:3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良恭俭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丹库给调查对象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被调查人有多少钱。答案从1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不等。很明显,他们都算有产者。问题二,再需要多少钱才觉得知足?受访者无―例外地表示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更多的钱,没有一个满足现状,表示不需要的。
上边两个问题表明,人们总希望自己的钱多多益善,只是满足财富欲望时所需数量存在很大差异。富有程度越低的人对财富期望越高;而富有程度越高的人,财富欲望却有限。远不像鲁迅小说里所描述的,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亳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对不同财产状况下,满足富有所需财产数量,丹库博士还画出一条曲线,描述了三个人的看法。1、现在有50万元的人感觉再有25万就算富了,期望值是自身实际财产的5倍;2、现有250万元的人认为有500万就行了,是自身财产的2倍;3、身家为500万元的表示有800万便满足了,财富欲望只是现有财产的1.6倍。
这份调查表明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但对财富的期望存在差距。财产越少者期望值越高;财富越多者期望值越低。进而推断,由于财富欲望趋势,财产少、绝对风险承受能力差者,却愿意在市场上冒更大风险;相反,财产多、风险承受能力强者,或许不愿意看到已有财产付诸东流,不想承担更大风险。库丹的调查结果不但符合穷则思变的观点,多少还有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感觉。
人所共知,积累财富过程中,投资是必由之路。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既快又稳,是投资理论界探讨的话题。各种方法、观点、专著拿车载,用船装,归根结底没有摆脱安全性、收益性、流通性几条原则。但凡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人,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这个原则,对自有财富做出合理安排。
投资过程中财富欲望过于强烈,往往注重收益,忽略安全。进而无视风险,引起投资行为偏差,最终导致失败。回顾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一切都明白了。本次金融海啸由财富欲望引起。那些没有创造足够财富的人,过度放大信用,勉为其难地住上大房子,开上好车子;为了赚取更多财富,金融机构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设计出众多虚拟产品,故意放大风险。虚拟本身就是狂躁,不但将使金融体系千疮百孔,世界受到拖累,更惨的是卷入者财富化为乌有。
篇2
只有温良恭俭让的雅致飘落
细细地与大地原野促膝吐露
她没有雷鸣呼啸
也不像春雨那么轻描淡写
也不像夏雨那么雷厉风行
她总是淅淅的斯斯的
深情的述说着那绚丽多姿的美景
秋风
他像神圣的扫帚
努力扮演着第三季节的角色
吹扫着曾经蔽天遮月的云雾
拨出晴朗的天空
他卷席着过时的残枝败叶
把世上一切的假丑恶唾弃
篇3
听“闺密”讲这故事,我笑岔过气去。呵,等那个小鬼头长大,不定多少人得遭殃!好些个女人一生都没弄明白的事儿,被一个6岁小丫头一语道破。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服不行。
做个好女人,好不好?好。社会和男人一向都希望女人温良恭俭让,进得厅堂,下得厨房。有知书达理、温柔包容的好女人在,对社会是幸,天下和顺;对男人是福,家庭和美。多好的一件事,可就是没问问女人愿不愿意。
女儿性、母性皆天生,好女人必不可缺的妻性,却得按要求学习,多多少少有些被逼无奈。当然,大家伙儿高兴:爹妈脸上有光,培养了个好女儿;老公心里舒坦,娶得贤妻;公婆暗自窃喜,讨得了好媳妇;儿女老天眷顾,给了个好妈。可这女人自己呢,孝顺父母,敬爱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孩子,兼而还得是个优秀无可挑剔的职业女性。里里外外都打理到,方方面面都满意了,自己累个半死。顶着个“好女人”的大帽子,说句埋怨话都得掂量掂量。结果,加班加点被老板认为分内事;包揽家务被老公视作理所当然。原本该得的照顾体谅全没了,谁叫你是好女人!“坏孩子”耍滑偷懒惹事生非大家伙儿习惯了,不以为然;“好孩子”要这样,举座皆惊!
没错,男人是喜欢好女人,可让男人神魂颠倒欲罢不能的,一定不是好女人,都是“小妖精”一类,撒娇耍赖薄嗔微怒,有点儿小手腕,必要时使使坏。
好女人让男人省心放心,可让他们不甘心。我的一位男性朋友的妻子,在我看来,绝对好女人。工作上没得说,一等一的好手,业内拔尖。职务、薪水都比老公高,却从来不让老公“自惭”。绝对尊重老公的个人选择,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事业,即使出差在外,也不忘阅读老公的博客,变着名地夸奖赞扬鼓励。能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话说?可还是落埋怨。
朋友有车,基本上是自己开。他心疼妻子,时常接送。顺便说一句,我的这个朋友,也绝对是让人高山仰止的君子,属于这个世界上已经少见的那一类。我常以为,他们家一定每天上演现代版的“举案齐眉”。朋友诚心诚意当司机,可妻子从来不主动提出要求,让他忿忿不平。老婆宁可自己打车,也不会打电话要我接――朋友一声叹息,觉得自己上赶着送人家,没劲。
人都有点儿“犯贱”。女人体贴周到分寸得当滴水不露,男人会有失落感,感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好像你不纠缠他,他就觉得没意思。瞧瞧那些因“第三者”而起的纠葛里,男人放手的往往不都是自尊自立不擅纠缠的好女人?
男人不是怕女人纠缠。别说接接送送这样的事,就连上趟洗手间,只要你方法得当,他也会扔下朋友,置男人尊严于不顾,责无旁贷地陪你。要搁好女人,别说去趟洗手间要人陪,就是打扫厕所刷马桶这活儿,也会自己动手不依不靠。
男人爱的是耍赖的“小妖精”。别说没天理,“妖精”可不是人人都能当,那需要资本和天分――资容,聪慧,心计,擅变,还得豁得出去。马莉莲梦露、沙朗斯通、苏菲玛索之类,哪个达得到温良恭俭让的标准,不都是坏兮兮让男人欲罢不能?可这“妖精”的名声,也不是随便谁都能背,得有勇气,承担得起骂名,有心理素质,视所有不屑一顾妒恨交加谴责谩骂于无物,不怕口水淹,不怕遭报应。
篇4
随后的电视剧与刘涛的励志故事如出一辙,但却虚假得令人齿冷,让人不得不怀疑刘涛亲历的豪门励志故事的真实性。好吧,不管怎样,刘涛教会了我们:做好豪门贤妻,也是很难很难的!文/洪水
豪门贤妻应该精打细算,忍受吃快餐
摄影师Rian Dund在长达1年的拍摄中,跟随范冰冰辗转名利场,展示了这位一线女星聚光灯背后的另一面。
可以拎着大包小包挤公交地铁
3月12日,安妮·海瑟薇与老公冒雨低碳乘地铁。
在外可以应酬生意,上得厅堂
3月12日,赵薇导演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办同学会,赵薇与主演赵又廷、韩庚豪饮。
在家可以当保姆,下厨房
梁咏琪近日为了准备新专辑,特地到铁板烧餐厅拜师学艺,现场学习烹调美食。
装束人淡似菊,举止温良恭俭让
范玮琪近日赴美国拍摄新歌MV。黑人亲自为爱妻掌镜。
面对恶婆婆要低眉顺眼
周星驰新片《西游降魔篇》剧照,“小猪”罗志祥获四大妈护驾。
面对刁小姑要包容忍让
田亮、叶一茜夫妇婚后5周年甜蜜写真,上演逗趣职场调教。
春风化雨,感化女“小三”
近日,章子怡、张柏芝为宣传影片《危险关系》同台,说笑不断,破不和传言。
丈夫可以背信弃义,贤妻仍能不离不弃
3月13日,电影《分手合约》会,主演彭于晏、白百何等亮相。
帮丈夫研制凉茶配方,却不要公司任何股份
加盟英皇的罗力威(ADASON)近日推出首张唱片,师姐阿娇助阵。
丈夫破产,贤妻撑起家
东方卫视蛇年春晚,林志玲抱起黄渤劲爆十足。
婆婆不再冷眼,要给豪门生后代吆
日前,李冰冰妹妹李雪携子办婚礼,姐姐李冰冰当伴娘。
篇5
Q&A《芒果画报》对话刘强
礼让是人性的道德自律
《芒果画报》:人生有很多选择,如同是一场场“取舍”,您是如何面对人生的这些“取舍”呢?
答:按照存在主义哲学的说法: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人生在世,常常不得不做出各种选择,人常常就是在这样那样的选择中逐渐找到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我这个人从小就自命不凡,不愿随波逐流,按部就班。我对自己的好恶、爱憎心知肚明,所以我的取舍标准很简单,就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还有,就是遇事问心不问人。换句话说,别人怎么看,我会考虑,但基本不会影响我最终的选择和判断。选择面前,你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此山看着那山高。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每一次的选择都很果断,因为真正适合你的选择,永远都只有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我从小喜欢文学艺术,当然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其它的各种尝试,不过是“曲径通幽处”的过程罢了。
《芒果画报》: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强:我有一个观点,认为所谓国学,其本质就是人学。是成人之学、立人之学、达人之学、爱人之学。儒学的“儒”字,拆开来就是“人需”,所以儒学可以说就是“人需之学”,儒家的道也可以说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行之道”。既然是人,当然就与禽兽不同,所以孟子提出“人禽之辨”。现在有些批评传统文化的人动辄就说古代社会压抑人性,其实他们不知道,古代的礼乐教化恰恰是人类从野蛮的动物世界走出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摆脱了“丛林法则”之后制定的文明秩序。要说压抑,压抑的恰恰不是“人性”而是“兽性”。就说“温良恭俭让”的“让”吧。如果人而不仁、人而无礼,谁会去让?禽兽世界总是“弱肉强食”的。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礼乐是末,仁爱是本,没有仁爱之心的人,连人都不算了,礼乐对他又有什么用!
《芒果画报》:您觉得儒家所提出的“温良恭俭让”还适用于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吗?
刘强:当然适合。只要是人类社会,无不应当遵循“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当今社会,礼乐尽失,物欲横流,正是现代文明充分释放“兽性”、恶性竞争、唯利是图的结果。
《芒果画报》:上次在明伦书院听您讲了“泰伯三以天下让”,那么在经济社会的现代,我们对利益如何取让?您认为“让”的“不争”是否适应现代?
刘强:要说“让”,首先要说“争”。动物世界是不知礼让的,你看喂鸡的场面就知道了,撒下一把食物,鸡群总是争先恐后抢着吃,大鸡有时抢不到,就用嘴啄一下小鸡。人也有动物的本能,所谓“食色性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那些与动物相似的本能上,而在于对本能的克制和约束上,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如果说刑法是自外对人形成的强制性的“他律”,那么,礼让则是通过教化在人心中产生的一种道德性的“自律”。如今,法制在条文上远比古代健全,可是为什么还会乱象丛生,以身试法者大有人在?归根结底,是“自律”机制的崩溃。一旦人之为人的道德约束失效了,你就是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没用。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管子》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当下功利主义盛行,自上而下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底线,没有敬畏,几乎为所欲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现在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就有将近10万人,为什么?除了不可控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元凶’就是争先恐后,不知礼让!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是现在变成了:“粥少和尚多,不争白不争。”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有问题,比如河南某地造了一座高大的老子像,底座上却写着“老子・天下第一”,殊不知老子是最怕成为“天下第一”,因为他说过“不敢为天下先”!所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风更应该被提倡。如果君子之道失落了,那么大家都会争当小人,如果这个世界遍布小人,弱肉强食,其实和动物世界也就没有本质区别了。
人总要回到世界的秩序中来
《芒果画报》:《世说新语》是反映魏晋社会民风士习最直接的文献,您最近出了一本《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请问您为什么这么钟情于魏晋文化的研究?
刘强:魏晋是中国古典时代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历史阶段。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为什么乱世反而开出这么美丽的文化之花,结出如此丰硕的智慧之果?要我说,正因为乱世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思想相对自由,个性得到舒张,反而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生命能量。中国古代有三个乱世都是人才辈出的,分别是先秦、魏晋和清末民初。这就是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要了解魏晋这个时代,必须要读《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人的一部智慧之书、趣味之书和性情之书,也是一部儒释道交融、文史哲会通的伟大的人文经典。我研究《世说新语》十几年了,出了几种书,还是意犹未尽,难舍难分。我的新评基本上用浅近文言写出,就是为了要向这部伟大的经典致敬,向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致敬。
《芒果画报》:您最初研究《世说新语》,现在又回到儒家,乐此不疲地教授《论语》,请问这两个“语”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刘强:当然有联系。人在年轻的时候,难免会喜欢追求那些个性和自由的东西,喜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世说新语》满足了这种内在的精神需要。那些名士的风度让人悠然神往。但是,人总不会一直年轻,你总要返回到世界的秩序中来,在平静中体察“性与天道”。 20岁时读《论语》觉得太过庄严,躁动的心无法进入。30岁之后再读,感觉大不一样。我竟然读出了夫子的慈悲和温暖,夫子的博大与幽默。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魏晋的玄学家那么喜欢老庄,却仍然认为孔子是圣人,甚至认为孔子不谈“无”,恰恰是因为他能够“体无”,老庄经常谈无,恰恰是他们还未能摆脱“有”。
篇6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讴歌总统与平民的爱情,不是刻意演绎女老师的教育手段,但从侧面却宣扬一种不受外界掣肘的教育手段,不受任何人的干预,使学生受到真正平等的教育。
这位韩国女教师通过独立的教育手段,最终感化了总统的女儿,同时也感化了总统,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关爱和培育。在韩国,对教育的态度是支持,而不是质疑。
中国当前教育体制,来自各方面束缚太多,条条框框使教师心怀忧虑,它们不仅捆绑了老师的手脚,也捆绑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谁要在管理上突破常规,谁要独立特行,谁就可能面临危机。
不可否认,教师队伍中确实有极少数人素质偏低,有对学生粗暴的现象,但是,应该一分为二,应该看到主流,不能因个别老师的粗暴行为而以点概面,否认所有教师的职业操守。
老师都知道学生是宝贝,学生是心头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是教师是什么,教师的利益谁来保护?我们呼吁平等教育,就是呼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尊严上平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教育。事实上,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标准的弱势群体。作业没有做完,教师不能严厉要求,否则学生会理直气壮地状告老师超负。学生的言行举止不规范,教师也不敢强令其更改,学生会从政治课本上找到相关条例控诉教师限制人身自由。所以,教育的效能大打折扣,这种无奈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无能的口实。
很多人对教师和学校怀有敌意,但是我们也能听到他们那发自内心的声音:学校,是托付孩子最安全的地方。这种质疑和信任构成一种对立的悖论:孩子无处寄托的时候总是首先想到学校,但在孩子偶遇教育挫折后就会一触即发,把教育仇视成孩子的灾难。
韩国是发达国家,人民重视教育的程度,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国家不能望其项背。那位女教师的强硬,在我们国家的人文环境里的确难以实现。
中国当代教育已经进入了步履维艰的境地,用扩招的假象掩盖不了教育滑坡的实质。看起来处处欣欣向荣,实际上却是满目疮痍——大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共识,一纸大学文凭并不管用,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从前。
中国教师深受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说的影响,对谁都要表现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君子的头衔在形式上仍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中国教师按资排辈,谁先出道,无论有没有真才实学,谁的工资职称就一定排在前面,后辈们就只能仰其鼻息。
通过各种非正常手段得到特殊地位的某些领导,为了掩盖其无知无能的一面,故意加大干群关系的鸿沟,甚至妒贤嫉能。一部分教师对领导愚忠,卑躬屈膝,这就破坏了一种独立人格环境的生成。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人伦悲剧!
在韩国电影里,女老师记住了总统的讲话:在学校要实施平等教育。所以,女教师认为总统的女儿也不能例外,女儿不听话,女老师责令总统代女儿受罚,罚抄作业一百遍,总统照章执行,但是在交作业的路上,作业被风吹出车窗,总统向女老师解释,女老师不信,总统只好再次抄写了一百遍,才算交差。总统写错了一个词,女教师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据理力争,总统又一次在女教师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女老师在总统面前的身影是挺拔的,我们喜欢这种老师,我们期待这种老师,真诚地为这种身姿挺拔的老师叫好。
只有老师站直了,教育才能发展起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个因素塌陷了,其他的因素就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太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子女的呵护溺爱前所未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脆弱,当教师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普遍难以承受。家里的为所欲为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形成了学生心理的情感落差,他们难以适从,他们渴望教师和父母一样对自己百依百顺,家长很容易根据孩子的委屈做出错误判断。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结成统一战线向教师的尊严开战。我们的教育在极力维护学生的利益,忘记了谁来捍卫教师的尊严。
篇7
洋葱有药性,谁生吃洋葱都要冒汗,性大热。但它怕冷,穿上了所有的衣服。而且它的衣服不分里外,样式色彩全一样,薄厚不一样。小时候,我们夜里翻墙爬上小卖店的洋葱垛吃洋葱。躺在洋葱上大吃,吃完一个再吃一个,跟吃梨差不多,把洋葱的衣服全吃了,不辣,甜而脆。现在的洋葱个个脾气火爆,再显能耐的人也吃不了俩洋葱。这是怎么回事?跟气候变暖有关还是跟排碳量增加有关,搞不清楚。也许是菜农加了过多的添加剂,把洋葱惹恼了,谁吃辣谁。
一次,我碰见一个在新疆生活的人,他说新疆的洋葱可以生吃,甜。我一把拉住他的手,问:是真的吗?他说真的。这下我放心了,世上还有温良恭俭让的洋葱、君子绅士洋葱,只是它们离咱们有点远。
科学资讯说洋葱有净化血液的功效。敏德尔博士那本风靡全球的《最具抗衰老效果的100种水果蔬菜》,对洋葱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洋葱怎么吃好呢?它总是太辣。有人说拿洋葱泡红酒既好吃又好喝,我试过。我戴上韩国产、著名的“蝶衣牌”游泳镜,咔咔切洋葱,浑身熏出一层汗,但眼睛没事。在洋葱碎末上倒上红酒泡一个星期,问题来了。国产的中档红酒,开盖后到不了一星期就馊了,而且,你喝到的酒味道怪极了,这两种东西似乎不应该在一起混,混上就有不可思议的化工原料的味道。
有一年,香港遭遇寒流,冻死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家里没有取暖设备,香港过冬一般用不上取暖设备。人们发现老人身上穿着所有的衣服,共11层,除了两件西服外,其余全是衬衣。这么多衣服也没帮他保住体温,他以洋葱的样子溘然离世。
服装科学里面有一门人体工程学,其中说衣服和保暖之间的关系。该学认为,若想有效保住体温,不在衣服厚,而在层多。保暖的不是棉花、棉布与皮革,是每层衣服之间的空气层。由此,服装学里还有一门学科叫空气气温学,阐释为什么穿很多层衣服会保暖。其实这门科学从仿生学而来,鸟类的羽毛就靠空气层保温与排热,它是一个系统。
篇8
2008年元旦以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观众反响热烈。许多观众在网上留言说,“自己是流着泪在看”、“每一集都是那样叫人牵肠挂肚”、“我终于知道了父亲那一代闯关东的艰辛了”……为什么这样一部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电视剧能在全国打动如此众多观众的心?
《闯关东》以朱开山一家从山东来到东北谋生为基线,以他3个儿子、儿媳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他们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一次次的幸福喜悦、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以及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为观众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播出后,主人公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立刻抓住了观众的心。许多观众感到,他们从中仿佛能看到自己先辈的真实生活。作品“家族史”与“社会史”的艺术融合,赋予了《闯关东》厚重的历史感。
《闯关东》全剧深刻提炼出并热烈讴歌了一种值得后人永远珍视的“闯关东精神”。正如导演张新建所说,剧本所要表现的“闯关东精神”指的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的进取精神;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朱开山这个角色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在观众中引起强烈震撼。
《闯关东》结构严谨、情节紧凑、首尾相应,在矛盾冲突中使电视观众始终带着欲知结果的悬念而欲罢不能地跟着情节走下去。评论家李准认为,全剧的矛盾冲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奇峰突起、平地惊雷。比如朱传武与大熊的生死决斗,短短的一场冲突就把山场子里那严酷的生存法则渲染到极致,有力地凸现了传武的倔强性格和对鲜儿的爱,那强烈的悬念和动作性让观众兴奋不已。第二种是层层推进、步步惊魂。比如朱开山在老金沟与黑恶势力的一连串冲突,环环相扣、层层垫高,把三江口金矿的黑暗翻了个底朝天,把朱开山的义气、坚韧、超人胆识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一种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于最处戛然而止。全剧最后,森田带兵到朱家扬威杀人,却被朱开山、鲜儿和悔悟的传文合力杀死,朱开山全家奔向深山!此时此景,朱开山的英雄形象被推向高峰,闯关东的主题和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被推向最,观众情绪达到沸点。
篇9
今天,我看了一幅由著名漫画家居武先生画的漫画——假文盲,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漫画的大背景是在一个公交车站,车站内有一条宽大的进站通道,道前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在牌子下站着一群人:栏杆内有四个大男人,第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当官的,瞧他那崭新的衣服,大大啤酒肚,那气质怎么看都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第二个人穿着皮衣戴着皮帽,像是一个生意人;第三个人穿着时髦的羽绒服,戴着眼镜,皮鞋擦得程亮,看起来像个文人;第四人长得牛高马大的,戴着口罩,似乎想掩饰他的不安。栏杆外站着一对母子,母亲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一个黑色的手提袋,身上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衣,孩子好奇的眼睛看着那群人。
我想通道栏内的男人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个牌子吗?不,他们看见了,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不,他们不是!那他们为什么对那几个字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呢?那是因为他们丢掉了一样做人的品质——良好的修养!
在今天我们的国家到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在挂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叼着香烟的人无所顾忌的吞云吐雾;在公交车上,爱心专座总被一个个年轻人霸占;草地上,在“爱护花草”的旁边躺着心安理得的情侣……。这些事是应该的吗?要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孔孟庄等大儒们教会我们“温良恭俭让”,让我们成了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曾经如此有教养的中国人怎么变成了这样?曾有人说过:“好的教养会让道德败坏的人变好,坏的教育会让品德优秀的人变坏!“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精神文明,才导致了许多人对许多基本公德视而不见成了假文盲!
我真希望我们大家都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拾起已经失落的教养,从新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爱心的好人吧!
篇10
事实上,婚姻关系是人际间利害关系的严酷试炼场。它包括情感、钱财、性、子女、家族、生活习惯、社交圈等等。面对这样复杂的关系,夫妻双方想要平静无波,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之所以可贵,在于有学习能力。夫妻间最容易发生的误读点,在于爱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女方,往往把谈恋爱时备受对方宠爱、呵护的“优惠”待遇,当成婚后的既定“福利”。因此。“进城”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那么被关注了,疑心油然而生。
对男人而言,婚后是自己大展宏图的起点,女人守住大后方就行,两人不能再浪漫度日啦!他们认为爱妻子、爱孩子的最佳体现。就是让她们衣食无忧、物质丰裕。而打拼过程中的应酬或逢场作戏,都不足以动摇他对家庭的爱与责任。打拼的男人自然要减少陪家人的时间和精力,这边原本心里七上八下的女人,由此更加不信任男人。夫妻关系自然渐行渐远。
是传统的性别分工导致婚后男女对摩情的错位理解。在传统的性别分工中,女人无论在外面多强势,回到家还是得扮演贤妻良母角色。同时,女人期待男人能够共同分摊家务,结果往往是失望的占大多数;而男人则理所当然认为女人就是相夫教子,应给男人空间让他们专注闯天下,偏偏现代的女性,无论主内主外,都没有过去小、媳妇儿的温良恭俭让。这种彼此的错位期待,使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