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范文

时间:2023-04-06 18:2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的学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花的学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荒、笛”等5个生字,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

5.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6.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重点】

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上学歌》。

师生交流:同学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书:2

花的学校)学生齐读课题。

展示图片:你听说过“花的学校”吗?谁能看图说说你眼里的“花的学校”。

教师提示:提示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花的学校”里的学生,说说“花的学校”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小结,谈话过渡:课文《花的学校》是著名作家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介绍作者

(1)

(2)

(3)

(4)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荒野

口笛

罚站

放假

衣裳

(重点指导生字

“荒、裳”为翘舌音;后鼻音“裳”;多音字“假”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地(dì

de)

假(jiǎ

jià)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地(dì

de)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5>土地、田地;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

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假(jiǎ

jià)

jiǎ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等。

jià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放假、寒假、暑假等。

练读一读。

①燕子妈妈高兴地(de)对小燕子说:“我们要飞到南方过冬,小青蛙在地(dì)下冬眠,明年春天大家才会见面。”。

②放假(jià)了,我和爸爸去旅游,在一个公园里我看到很多假(jiǎ)山。

(3)理解词语

(5)

(7)

(8)

(9)

(10)

(11)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荒野】

高举,卷起。

【狂欢】

荒凉的野外。

【碰触】

潮湿;湿润。

【扬起】

接触、碰撞。

【润湿】

纵情欢乐。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先写(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再写(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落、荒、笛、舞、臂”,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罚”,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狂、假、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所、够”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荒、舞”和左右结构的字“够、猜”,学生练写。

荒:上宽下窄,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中间“亡”字要扁小、竖折不要写成撇折,下边儿字中间有一竖。

舞:右边部分,上边中间是一横四竖,下边一横最长,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够:左扁右长,右边两个“夕”字上下排列,最下边的撇要长。

猜:左窄右宽,

“青”字上边三横中下横最长,中间一竖上边出头。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雷云、阵雨、荒野、竹林、口笛、绿草、花朵、学校、墙角、树枝、绿叶、狂风、衣裳、星星;

(12)

(13)

(14—26)

(2)表示动作的词语:轰响、落下、走过、跑出、跳舞、狂欢、上学、游戏、碰触、扬起;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润湿

(4)叠词:一群一群、簌簌、急急忙忙

(5)描写颜色的词语:紫的、黄的、白的

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狂欢、湿润、急急忙忙说话。

【设计意图:词语源于生活,而为反映生活所用,对于学生初学词语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来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总结归纳,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增长知识。】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字形、字义,学会了正确书写本课的会写字,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27)

(28—29)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重点)

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1)

(3)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品读释疑

(一)朗读感悟,充分想象。

1.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

预设: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玩得真开心!(板书:跳舞

狂欢

小结: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2.

自读课文,对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1)想一想写的是哪些景、物?

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

(2)用笔画出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品读吧。

(二)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3)“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4)“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5)从“走过荒野、吹着口哨”你感受到什么?

(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6)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写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可是花孩子却很愉快的心情。)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反复朗读,说说自己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用天真烂漫的语气来读好这段话。)

3.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

(5)

(6)

(7)

(8)

(9)

(“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一样上学读书的。”生活中的孩子有太多的压力,家庭、学校、自身,完全已经泯灭了他们该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各抒己见)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1)指名朗读,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板书:关门做功课

(孩子把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孩子猜想的,花儿会被“罚站壁角”,这就是花和孩子一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补充课文的空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过渡:这种时候花儿们最盼望的是什么?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1)诗里的“雨”是花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只有下雨了,他们就可以放假了,就可以在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了。

(2)仿写:“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预设一:清风一吹,他们便开心了。

预设二:蝴蝶一来,他们便撒欢了。

(3)想象过渡:放假后花儿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6.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探究交流: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拟声词)

(这是描写大雨来临前狂风大作的景象,但是在孩子眼中就像人一样“互相碰触”、“簌簌地响”、“拍着大手”,他们没有任何的害怕,表达出喜爱。)

7.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些各种颜色的花,都非常的欢乐,“冲”出束缚,那么的迫不及待。)(板书:冲进狂风

(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

(3)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4)大家回忆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看一下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想象:这些花孩子冲了出来做什么?(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戏、打水仗等。)

(6)谈话过渡:课文告诉了我们会儿的学校,你想过没有花儿的家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10)

(11)

(12)

(13)

(14)

(15)

8.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1)作者为什么说花儿的家在天上?(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烂漫的小花!是对生活的渴望,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没有约束的,太阳妈妈对它们的爱是温和的。)

(2)谈话过渡:花儿玩够了,他们要到哪儿去呢?(学生各抒己见)

9.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1)反复朗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两个疑问句,告诉我们孩子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天空般的自由。)

(2)指导朗读,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3)问题过度:花儿急迫地想回家做什么?(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板书:扬起双臂

10.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三)想象交流。

1.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想象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讨论形成想象的方法: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情境中是什么样的?然后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方法指导:互相交流,小结引导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很多,第二自然段想象方法主要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

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接着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我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2.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四、总结课文主旨

读了课文你喜欢花的学校吗?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喜欢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板书:可爱

童真童趣

五、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拟人化的写法)

(1)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文全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如“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中,“走过、吹着口笛”这些动作只有人才会做,作者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让它像人一样有这些行为,更加生动形象。

(2)你能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举例:一阵强风吹来,弄乱了花儿的美丽的秀发,也吹弯了草儿笔直的腰板。)

(16)

(17)

(18)

(19)

(21)

(19)

(22)

(23)

(3)练一练: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①太阳升起来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②石榴熟了。(石榴咧开嘴笑了。)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美而富有童趣。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的方法。

七、主题延伸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预设:春天到了,花的学校里,花儿睁开了眼睛,只见她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把学校点缀得更加靓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写一写,在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雨后》《几张飘落的红叶》。

(一)读《雨后》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哥哥和妹妹玩水乐在其中?

2.妹妹为什么也想摔一跤?

(二)读《几张飘落的红叶》完成练习:

1.想象红叶是怎样飘落的,用你的笔写下来。

2.想象红叶“窃窃私语”会说些什么,并写下来。”

九、当堂检测(选做)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24)

(25)

(26)

(30——31)

(32)

板书设计

跳舞、狂欢

关门做功课

可爱

冲进狂风

童真童趣

扬起双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再如:“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指名朗读,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抓住空白、借助问题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运用欣赏的语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上婉言的引导性语言,适当配合动作、表情等体态,激起学生的想象、兴趣,激发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展开想象,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的有效手段。

篇2

1、爱护小草吧,它是春天的信使!

2、捡起片片纸,传递深深情。

3、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

4、花草是我的朋友で攵嘁环莅护

5、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6、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7、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8、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9、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10、编织爱心,保护环境。

11、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2、有了您的真心呵护,学校才会更加美丽!

13、多一声谢谢,多一个朋友,多一声抱歉,多一份宽容。

14、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15、有了您的真心呵护ぱ校才会更加美丽

16、鸟语花香,爱赏共享。

17、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18、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

19、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

20、别在绿色消失时,我们才去后悔。

21、花木有情报春晖,同学爱护喜心扉。

22、学校是我家 人人都爱它。

23、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

24、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树护绿。

25、绿色明亮了我们的眼睛,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足下绿的生命。

26、手上留情花自香 脚下留意草如茵。

27、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28、小草正睡觉 请你勿打扰。

29、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30、天是蓝的げ菔锹痰莫ば氖谴看獾摹

31、花儿以花香回报我们,我们只需脚下留情。

32、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33、少一串脚印ざ嘁环萋桃狻

34、劝君多走几步路,莫把草坪当马路。

35、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36、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37、小草青青 脚下留情

38、草儿绿、花儿香せ肪秤琶廊私】氮

39、请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绿色。

40、爱无限,绿无边。

41、心中有情,脚下留情。

42、请让我们的腰杆永远挺直

43、当你不要我时,请把我送回家。

44、小草青青,脚步轻轻。

45、赏花爱花花更美,观景惜景景更幽。

46、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47、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48、大路随你走,别踩在我头。

49、踏破青毡可惜ざ嘈惺步无妨。

50、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

51、你的行动代表花的未来。

52、鲜花还需绿叶扶ぱ校更需同学护

53、心动不如行动 去怨不如去干。

54、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5、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56、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

57、人人都来爱护它,世界才会更美妙。

58、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59、绿色,永恒的美;校园,永远的家!

60、小草对您微微笑で肽把路让一让。

61、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62、走一走,看一看,花红柳绿美无限。

63、你珍惜我的生命 我还你一片绿荫。

64、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

65、保护学校环境,共创学生圣地!

66、青青小草有生命,请君足下留情。

67、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68、给我一片绿,还你一片荫。

69、轻轻抬起你的小脚,我在你的脚下微笑。

70、我爱花の野草の野青青小树苗。

71、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7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

73、花草树木都是宝,没它我就不行了。

74、让校园阳光普照,让绿色神圣美妙。

75、芳草依依ご蠹伊惜。

76、让花儿含笑,让草儿传情,让心儿绽放。

77、多一份绿色,多一份健康。

78、乘阴靠绿树,美化靠大家。

79、请您爱护绿色ぢ淌巧命之源。

80、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81、同建绿色校园,共享鸟语花香。

8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学校从学生做起。

83、绕行三五步ち舻梅疾萋獭

84、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85、小草青青,花香飘飘;青草鲜花,应当爱惜。

86、你来绕一绕,我来笑一笑。

87、手下留情花更艳 脚下留情草更翠。

88、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

89、学校一片绿,学生心中一片春。

90、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91、不要让白色的面纱罩在我绿色的笑颜上。

92、我很怕羞,请别碰我!

93、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94、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95、绿色校园,绿色生活。

96、垃圾箱:请你近距离投篮。

97、当你昂首阔步时,我在你脚下。

98、绿色明亮了我们的眼睛な俏了让我们看清足下绿的生命。

99、我们是幼苗,我们都需要呵护。

100、问坛哪得绿如许,为有大家来爱护!

101、拯救地球 一起动手。

102、心中有情そ畔铝羟椤

103、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104、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105、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

106、要想校园净又美,健康文明记心里。

107、环境好,生活就好。

108、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109、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110、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111、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112、少一个脚印,多一个生命。

113、注意了,每个人都看见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走廊)

114、迈步留意地下草,掸指莫折枝头花。

115、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

116、小草给我一片绿の腋小草一份爱。

117、人重脸,树重皮,请勿墙上留痕迹。

118、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119、青青绿叶红花,岂能肆意践踏(请勿践踏草坪)

120、给我一份爱,送你一片绿。

121、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122、保护环境,少说多做,让校园成为绿色的殿堂。

123、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

124、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125、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

126、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127、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128、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129、为了美丽家园,请从小事做起。

130、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

131、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132、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133、小花小草传芳香,请你把路绕一绕。

134、一花一草皆生命ひ恢σ灰蹲芄厍椤

135、茵茵绿草地そ畔虑肓羟椤

136、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篇3

学校在大理,校园坐落在苍山的山腰以下,苍山的雄峻近在眼前。连绵的山峰环抱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背靠着崇山峻岭让人感到特别的踏实;面对碧波荡漾的洱海,在教室或是在宿舍就可以欣赏洱海的风云变幻。风花雪月不仅在大理古城有,就在学校里也处处显露出美的风情来。

刻骨的风都是在春天和冬天里尽情呼啸。从宿舍到教室有两个拐角是风最大的地方,每次要通过那里的时候都必须屏住呼吸、鼓足勇气,才能经受住迎面而来刺骨寒风的考验。可那风好像被衣服分成很多的小片。一条一条直钻进来,无论怎样的心理准备。必定都要有一些肌肤相亲。女生翻飞的大衣和飘扬的长发是冬季最美的风景,那时,拥着一个怕风的女孩子可能是所有男生最大的梦想!想一想在风口中瑟缩的娇柔、怕冷的颤音,一定会让男生倍增护花的勇气。

那时我最爱到阅览室看书,记得走出阅览室也是一样地需要经受考验。室内是温暖和安静的,可从楼上下来,外面的大风呼呼地叫着,脚还没有跨出去,心已冷的直哆嗦。很多次。在那个楼梯转角的出口。我还沉浸在刚刚看完的一个故事情节中,忽然就遇上一对儿在那儿等待冲进大风中的情侣,男生正为女孩子围围巾、捋长发。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觉得打扰了人家的甜蜜,还没等作好思想准备,就急急忙忙地走进了刺骨的寒风中。自己年轻的心却也傻乎乎的被刚才的温馨情景温暖着。

记忆最深的是那些花儿。不管是哪一个季节,都有花在不停地开着,看花色、闻馨香。

学校里到处都有好看的花,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开。我最喜欢的是教室外面的那一塘睡莲。应该说睡莲只是在夏季开放吧?可我似乎觉得只要我想看,那些娇巧的花儿就会随时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一个不大的池塘,池水清澈,里面就只有四蓬可爱的睡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温柔、娇媚,真像是彩妆未卸睡眼朦胧的女子,随着清风的吹拂柔柔浮动。夏季这里是最热闹的,少男少女们围坐在池塘周围,或看书,或闲聊,或写生,或说着甜言蜜语……而塘中的睡莲自顾自地盛开着,享受着夏风的清凉,阳光的,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她们倾听了学子的嬉戏?看惯了爱人的亲昵?习惯了爱慕的眼神?……

冬风还在肆虐,樱花却像粉团似的挂在了没有叶子的树干、枝头,大风里飘飞的花真怕被风吹走,听说是日本樱花,每当经过她时,心里就会响起那支富有东瀛特色的歌曲“樱花啊樱花啊……”与樱花相对的是一排暗香袭人的腊梅,梅还没开,香气就在空气中弥漫。引来好多的蜜蜂在这路上嘤嘤嗡嗡地乱飞,梅花的香似乎总是在脸旁飘荡……

春天最灿烂的花是杜鹃。大片大片的开着,红的艳丽、白的纯美、粉的娇柔。在图书馆的门前无拘无束地盛开,老师学生从图书馆里借书出来都会在花旁坐一坐,脸庞被花映得很有春意。接着,石竹花也成片地在春风中摇曳了。红的、蓝的、白的、紫的,生机勃勃;夹竹桃含含蓄蓄地抬着粉色或白色的花苞,等着夏风的抚慰。即使结不了血红的相思豆,足球场边的那一排台湾相思树也按捺不住一个冬季的萧索,枝叶繁茂的成长起来,开着淡淡颜色的小花儿,也结出扁扁的豆荚来,豆却是小而白的……

最绝的是坐在教室里竟也能欣赏到苍山的雪。我的座位是正对苍山的,无论上课或是休息,我都常常能看见苍山顶上的那一层雪白的积雪。真的,除了雪白,我不能够想出更恰当的词语来描述那雪的白。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天是那么的蓝,蓝的透彻,没有一丝别的颜色,积雪就那么雪白雪白的在苍山的山顶,看上去是那么的不真实,就像生日蛋糕上的奶油――对,就是那一层雪白的奶油。大自然是神奇的,春天就要过去。夏风已经温暖,可山顶上那雪白的“奶油”还静静地涂抹着,怎么还没有人去轻轻舔尝它的味道……

有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难得的大雪,原来只是停留在山顶的雪终于下到了我们的身旁。我们欣喜若狂,不听老师的安排,擅自罢了课,冲上苍山去看雪。可有趣得很,在这边看,觉得是那里的雪多,急急忙忙跑到对面。等气喘吁吁地到了,回头一看,又觉得是刚才在的地方雪厚,呵,原来是很高的山顶上雪才真的多吧?大自然也在和我们开着玩笑呢!在雪的映衬下。我看见了美丽的山茶花,白的雪、红的花,真美!

月的美景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可在这里,因为月总是和洱海有关,因此月就多了浪漫的色彩。“洱海有个小月亮,照得洱海亮堂堂,啊咦哟啊咦……”只需要听听这样的民歌。就可以想象海和月的美丽。

篇4

关键词:高校 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 改革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12

1 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

分析化学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内容上也多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课程的重复。在目前的分析化学课程中,较多的重复了无机化学与溶液平衡理论的知识,其中滴定分析法所占的篇幅最多。课程中分别介绍四大滴定法,并在每一部分中深入探讨滴定反应平衡理论,这使内容与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重复。[1]由于四大滴定分析法在知识原理、操作等方面是相通的,在课程教学中分别讲解,不仅使课程内容重复,而且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共性,不利于学生横向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一些高校中,由于滴定分析法占据的课程较多,因此,学校采取削弱甚至取消定性分析内容。这种情况是高校缺乏对分析化学课程认识的表现,忽视了定性分析的作用。定性分析的教学与学习不仅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与离子性质,而且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定性分析法是化学人才的必备技能,也是教师化学素养的体现。一些高校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但多数局限于对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对仪器分析的渗透,而缺乏仪器分析的内容的教学。由于高校师资力量、仪器设备、课时安排的原因,仪器分析教学存在不平衡、不全面等问题。同时,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知识陈旧、无机分析内容偏多,缺少对新理论新知识的介绍,缺少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此类方法虽有助于学生积累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大班授课使教师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教学互动的开展。在教学管理方面,由于管理的不科学,理论的教授与学生的实践相脱节,教师只注重对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实践的教学不重视。此外,在一些高校中,教研室、实验室是相分离的,难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优化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策略

2.1 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应根据社会对化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满足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删减课程内容,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相近的知识的内容,减少学科间的重复,合理协调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注重对定性分析的安排,合理增加有机物分析的内容,对有机物分析进行归类的、系统的讲解。[2]分析化学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环境、医药、材料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此外,应增加社会热点、最近科研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科研成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的课程中, 由于课程多,而每门课程的课时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成了对知识的概括介绍,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较少。因此,在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应以引导的方式教学。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几个与此节课程知识相关的问题,在讲解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讲解中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学习、思考课程知识。同时,教师可在每一章节后,向学生布置一个分析题,让学分组进行,学生通过课后的资料查阅、知识分析,完成课题,这样培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3]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的内容与时间安排情况,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小组的分析课题,汇报课题完成情况,让各小组相互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讲解分光光度的讲解时,使用多媒体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但多媒体的利用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如果用多媒体介绍基础知识、书本内容,会使给学生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知识内容,在黑板上书写公式推导、重点知识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讲解实验仪器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变化等,还引入实例。例如,在配位滴定法的讲解中,可让学生思考水泥中Mg2+、Fe3+、Ca2+等的含量,使学生将配位滴定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讲解中,不仅应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实验中,根据实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合理分析实验方法,充分准备实验器材等,教师全面观察实验过程,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素养。

3 结束语

分析化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更新、完善教学方式、内容,及时关注最新科研发展,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敬华,张宏.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0):170-171.

[2]张松柏,张智丽,胡霞等.地方高校独立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3,41(21):144-146.

[3]张进,赵小青,王超英等.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47-49.

[4]皇甫瑞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212-213.

作者简介:张春丽,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篇5

学校的小花园,虽比不上我家隔壁别墅的大花园来的迷人,虽比不上郊区的水景花园来得有趣,但是,它给我带来了儿时的欢乐和童年的无限回忆……

小花园的一年四季都是值得回味的。春天,小花园里花香扑鼻。迎春、玉兰、茶花,以及各种名花奇葩、无名小花,都绽开了笑脸,争艳斗芳。小花园的春天是芬芳的;夏天,太阳烤着大地,而我和小伙伴们则穿着背心、短袖,在小花园里疯玩。我们围着假山捉迷藏、追逐打闹,不亦乐乎!小花园的夏天是快乐的;秋天,小花园成了“故事创作基地”,我和一些同学经常坐在小亭子里的凳子上,编几个生动有趣的、离奇古怪的故事。小花园的秋天是有趣的;冬天,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常常在午饭后和伙伴们一起去小花园里散步。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闻着梅花的清香,和朋友们聊聊天,这真是一种享受啊!小花园的冬天是惬意的……

我忘不了这个小花园,我忘不了我的母校!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16-02

1.探究实验课堂教学的策略

从新课标可以看出对学生实验技能目标大大提高,不仅包括以往教学大纲的基本技能目标,还包括科学探究技能,要求学生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而且要向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问题。新课标创造性的将以往隐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技能充分挖掘出来,在高中阶段大力培养。化学实验设计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这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运用文字和图表中蕴藏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转换,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能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许多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科学组织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效率

探究性实验之所以在有些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完成一个探究性实验所花的时间太长。而且由于学生自身化学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在提出假设和设计方案时很可能犯科学性错误,任由学生自主实验可能在课堂纪律上也可能不好控制。鉴于以上几点,部分学校和老师担心做探究性实验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学生也没能掌握到知识。其实,我们通过精心的组织是可以提高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效率的。

教学中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在实施方案时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会使学生积极认真的面对实验以寻求实验结果。教师提供的引导也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提出假设和设计方案,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猜想而浪费时间。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这个探究性实验就变得很紧凑,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3.探究令人困惑的情境和问题能培养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驶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可以得到反证,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机会少,但机械重复地听、记和练过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导致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约25%是减弱,约30%说不清。因此,要在平时教学的准备、理解(或建立表征)和应用3个阶段中,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挑战与技能之间要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或将某些活动加以修改,以便让学生提问。提供机会使学生更多参与逼真的科学过程,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行动,沉浸于探究活动中,享受思考问题的机会,享受问题中的乐趣,即所有人经过努力都会得出"哇"的惊喜。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1 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就是要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学生的独立性和差异性,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良好的角色转换机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最优化理论,培养学生从“仓库式”(积累贮存式)学习转变为"蜜蜂式"(采撷酿造式)学习,让学生自我酿"蜜",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

4.2 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以开放生成的观念来组织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主体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可以引发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使学生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对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作出合理的解释。

5.正确提出合作学习的问题

5.1 问题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

篇7

一、重建对学校文化

及其价值的理解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口,开发和拓展学校道德教育资源,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学校文化及其价值?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中小学办学实践中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具体化为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二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标识的提炼与包装。例如,当前许多学校热衷于借鉴商业运作逻辑,求助于一些专职的设计公司来进行学校“品牌”的包装设计。这些设计一般包括三大类:学校的校徽;校园的标志性景物,一般表现为雕塑、主题喷泉等等;学校的校训标语等,一般是名人名言或对仗工整的格言。

上述两大误区的存在,不仅缩小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过度关注学校文化的表层设计,忽视了文化的深层意蕴及其潜藏的育人价值。诚然,学校的表层文化可以设计,甚至可以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包装”,但是处于文化最深层次的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作为文化最核心表达方式的人的日常实践是不可能通过这种外部的包装设计获得根本改变的。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恰恰是因为其深层要素的存在。按照荷兰哲学家皮尔森的理解,文化不单纯是作为产品的景物或者标签,而是“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由此出发,学校的文化个性不仅以诸如校训、标语、建筑等外显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也以师生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追求、思维品质等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相应地,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在文化自觉的水平上,重建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方式。这意味着,学校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区域教育行政的倡导和校长办学理念的支撑,而且还要有全体师生和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精神融通方能完成,它既是精神的,又是实践的;既需要学校中每一个具体个人在自己的学校生活中自我内化并身体力行,也需要学校组织在自觉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群体共享。

二、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的实践与成效

在区域层次上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替代学校进行文化特色的挖掘、培育与建设,而是强调区域教育行政应该更好地发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北仑区教育局在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角色与使命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展开了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激发学校的文化自觉,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启动,首先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因此,每一所具体的学校都需要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并且在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的引导下展开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其次,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需要对学校文化传统与现有发展基础作深入的“诊断”。对于很多历史名校来说,文化传统是学校最珍贵的发展资源。学校文化建设如果能够合理地承接历史,必然能够使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营养基”;对于许多新建学校而言,它们需要在自觉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色。学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包括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学校发展的优势、学校后续发展的瓶颈、学校发展可资利用的社区资源、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和对学校的认同感等等。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形成自我诊断,北仑区依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指导学校进行“SWOT分析”,明确了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与潜势,为后续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以“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念引导学校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针对以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评价环节薄弱、空洞等状况,北仑区引导学校将道德评价体系建设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强化“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念,探索新的更富实效性的道德评价体系,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北仑中学通过《学生德育库建设实施条例》,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全员参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实现“高境界做人,高质量学习,高格调生活”价值理念的核心举措。九峰小学的“学位晋级制”少先队综合评价模式使得原本空洞的道德评价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学校改革数量有限的期末“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评比制度,着眼于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多元发展,设置多元化、等级性的评价指标,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内达到相应等级就可以晋升学位。这种积极的评价体系使每一个评价都能及时成为促使队员成长的动力,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

第三,培育学生自治组织,强化学生的自育能力。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绝不应当仅仅是道德知识的灌输,道德规则的训导。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而言,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意志力的培育,而这些,除了有意识的外部影响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着力点是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北仑区教育局在引导学校学习相关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培育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实现道德成长。例如,北仑中学和泰河中学相继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自主选择、自主管理。随着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发展壮大,学生不仅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而且逐渐培育起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有的学生甚至主动要求介入到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再如,蔚斗小学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培育学生的自治、自育能力。全校1300多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后组建了36个社团。这些社团除了具备“兴趣小组”的特征、功能之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参与成分,强调社团管理的自治化,使社团不仅成为开发学生兴趣、特长的组织,更成为培育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的凭借。

第四,培育学校文化特色,以文化浸润的方式提升学生德性修养。学校的文化个性是学校在长期的精心培育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个性的培育,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竞争力,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内在认同;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区域层面上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竞相绽放、相互辐射影响、彼此渗透转化的格局,从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化。北仑区始终把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致力于通过培育学校文化个性,丰富道德教育资源,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校不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个性标识,而且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例如,柴桥实验小学从建校初就致力于兰花文化的开发与培育,创造性地提出“处幽谷而厚积、经隆冬而吐香”的兰花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与兰花文化有效而又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将“校园处处有兰花,人人会种兰花,人人懂兰花的一些常识”作为基础性目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柴桥实验小学现已培育40多个品种,2000多株兰花。学校有专门种植兰花的“馨兰苑”和“红领巾实践基地”。每年定期举行兰花节、兰花展、摄影比赛等活动,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宣传学校的兰花文化建设。为了使兰花清雅、高尚的形象深入人心,学校还设立了“君子兰教师”、“君子兰学生”荣誉称号,精心设计了着眼于学生德性培养的“君子兰计划”。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水平和品位,北仑区启动了学校文化特色发展性评估,并先后出版了《以文化促特色 以特色促发展》、《办特色学校 创教育品牌》等著作,一方面总结学校文化特色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寄希望于通过汇聚与阐发,在区域层面上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深化发展。

第五,开发课程资源,以优质的课程文化滋养学生精神世界。为了改变中小学道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形式单一的状况,北仑区将课程资源开发与文化建设置于“文化育人”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并且在完成初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活动课程化、课程项目化、项目精品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新开发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省、市获奖。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文化建设,北仑区与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展开全面合作,通过建立实验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进行精品课程的培育与课程育人价值的开发研究。在北仑,课程不仅是扩展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资源,更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引领学生德性实践的“培养基”。

篇8

五年前,坛中的花儿跟我们一样,很小很小。嫩的、红的,像天边刚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像刚睡醒觉的孩子,精力充沛。本来我们是一群可能永不相识的陌生人,是求知,让我们萍水相逢,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开学那天,有好多同学,还记得吗?我们很兴奋,很好奇,从未见过这样多的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们激动地介绍着自己,那一刻,就注定了六年后的泪水.

花儿陪伴着我们,随风摇曳,似乎它们也是新生,也是开学介绍大典,说笑着."那时侯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每当回想起入学和看见花坛,我就会想起老狼的这首《同桌的你》。

篇9

Abstract: the landscap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education teaching primarily, around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ff work, study and life,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campus of good green environ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make the person get relax, a peaceful, feeling good. The character of the health of the shape of the inf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role. With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the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reen is no longer a, two pieces of the lawn, three, four flower bed. But to the campus green campu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o do,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e,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the unique art style of multi-level green space.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大学校园绿化的基本原理

1.1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原理

中国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里,向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出懂得美以及相应地接受了真善教育的主体。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园林绿化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的天人关系。大学校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运用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学原理,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1.2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科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依据。作为绿化的素材,园林植物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能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能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校园景观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从创建开始起,它就把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一直延续至今。运用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如耶鲁大学校园中,乔、灌、草科学合理地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1.3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校园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对大学校园绿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恰当的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师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创造出符合大学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普遍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校园环境。

从生理的需要知道精神的需要,主体的数量呈现明显递减的“金字塔”形。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有着较高知识文化和审美标准的大学师生而言,安全、认同、自我实现、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尤为重要,在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就要以此为出发点,考虑大学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空间的创建上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通过绿化的手段以软硬景观的物质形态得以物化,给予满足。

2.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2.1提高生态质量。

校园绿地的植被、水体能够以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改善和提高校园的自然生态的质量。

2.2环境保护功能。

校园内的植物能够调节气温、湿度,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杀菌防病、减弱噪声等功能。

2.3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绿地为校园景观平添无尽的色彩和意境,为师生提供清新、优美的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2.4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把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等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隔离开来,提高了各个区域的安全度。

3.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认识和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3.1.2缺少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导致设计与操作脱节,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得总体设计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

4.2解决办法

4.2.1面向未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做好总体规划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对信息技术发展美好憧憬的同时,更加眷恋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高校校园建设应遵循让信息化与园林化和谐并存的“信息园林”的建设理念,营造一个既具有传统文化氛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学居环境。应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做好总体规划。

4.2.2合理配置植物

发挥植物群落的最大生产率,充分注意乔、灌、花草等对环境改善有益的植物群落的综合运用,以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把握好树、草、花的比例,尽可能选择多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利用植物不同冠型、色彩、质感,搭配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景观。

4.2.3科学养护管理

保证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三分种,七分管”,校园绿化建设必须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

5.结语

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个性,游息于柳暗花明的绿色校园,品赏于人文浓郁的亭廊格架,冥想于水木明瑟的山石池泉,沉思于曲径通幽的静谧空间,师生自会感到清静闲适,悠然自得,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和自由――这就是大学校园应有的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是大学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5):406-409.

[2]鲍新梅,杨金华.论高校校园树草配植艺术[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1):18-20.

[3]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2):16-17.

[4]沈济黄,叶长青.信息园林――构建新世纪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新建筑,2002,(4):12-15.

[5]关崇.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6]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15(2):16-17

[7]张江雪,李亮,王姣娥,徐伟.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04-206

[8]卞阿娜,甘永洪,方份.大学校园绿化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02-105

篇10

关键词:中段学生 油画风景 社团 教学探索

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及评价体系也作了全面的改革。小学油画教学相对现行的《新课标》在很多地方可以体现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并且在许多方面可以找到它们的交融点。油画的创作过程,我们大人往往觉得很神圣、很难。其实这种理解是错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没有普及它,我们不了解。据我所知,在西方国家,如:美、德,他们对于小学生的美术课堂不像我们这样如此注重知识、技法的灌输,而是让学生自由的选着喜欢的材料进行自由的创作,强调的是与众不同、追求个性。小学生的油画有一种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这是成人油画和其他画种都难以得到的。也正因此,我所说的小学油画教学与《新课标》的“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不谋而合。

对于小学油画教学,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有爱心、耐心,画画是快乐的,教画也是快乐的,对于小学生学习油画我们要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教导才能收获快乐,毕竟他们还只是小学生,不免会有情绪、有抱怨;有科学系统的小学生油画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在小学里开展油画教学,是一件新鲜的事。没有现成的理论,也没有丰富的资料提供参照,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办?怎样才能引导好他们、教好他们呢?我觉得关键是对小学生油画兴趣的启迪。我的教学实践体会是,至少有三个阶段是必须具有的。这就是:基础的夯实;兴趣的培养;创作的欲望。

一、基础的夯实(16~20课时,约8周)

1.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攻克学生造型能力欠缺的不足。讲解素描明暗五调子,明部、暗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8~10课时,约4周)

2.风景临摹、写生,用线描的形式画一画美丽的风景。讲解画风景的基本知识,近景、中景、远景、画面中心。培养学生的构图和描绘能力。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线描风景画创作。(8~10课时,约4周)

二、兴趣的培养(24~32课时,约12~13周)

1.讲解油画材料的特性和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技法问题。攻克学生对油画的陌生。讲解如何使用松节油、调色油、刮刀,以及油画创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4~6课时,约2周)

2.教师在校园里示范风景写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近距离接触油画风景创作。(3课时,约1周)

3.临摹印象派油画风景作品(如图1、图2所示),攻克学生对颜色的把握不准。以及在临摹中感受油画的独特魅力。给予学生绘画的乐趣和画画的成功感。学生再临模时,教师单独逐个指导。(14~18课时,约8周)

4.穿插讲一些油画家的其人其事。(3~5课时,约1~2周)如:莫奈、梵高、高更等故事。在故事中增强对油画的认识,对油画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创作的欲望(18~24课时,约9周)

1.对临摹的作品进行再创造。(6~8课时,约3周)学生根据自己对所临摹作品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那里可以简略处理,哪里需要丰富,哪里需要舍弃。甚至是哪一块自己喜欢,哪一块不喜欢,都可以对大师的作品提出异议,可以随意改变、再创造。此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敢想敢做。为自己独立创作做前期准备。如图3-2是吴冠中早年一张画与陕北的油画,学生在临摹之后发现觉得这颗桃树缺乏生命的活力,于是将桃树画得巨大,并且在处理桃花的画法时用到了,点、刷、甩、刮等技法充分表现了桃树的旺盛生命力。图4-2是莫奈的一幅写生作品,学生在临摹完后突然觉得这张画面下半部分太空于是在我引导后他加上了一个篱笆,让画面变得更朴实、丰富,如图4。

2.根据风景照片进行创作。(如图5、图6所示)(8~12课时,约4周)风景画的创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过快,要把握好度。选择照片创作能有一个较好的过度。首先,照片源于自然,它不用学生们大费周折跑到自然中去。其次,所选照片都是角度和景色较好的,它安静的摆在学生的桌子上可以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把握。这两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