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人物范文
时间:2023-04-04 06:3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代表人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子思:孔子嫡孙。相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大抵子思能绍述孔子遗教,所以与其后之孟子,合成思孟学派。
3、孟子:以复兴孔子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儒家学派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集为《孟子》一书。
4、荀子:一方面继承儒家重礼义的思想,一方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着有《荀子》。
5、董仲舒,是儒学阴阳五行化的代表人物,着有《春秋繁露》。
6、韩愈,排斥佛道,提倡儒家道统,为宋明理学张本。
篇2
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二人并不是兄弟,生活在不同的朝代。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各国有学,而私学又盛,学风自有不同:例如:“卫国之教,危傅以利,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楚国之教,巧文以利。”这还是就教化风气的大体来看,若就各家学风而言,那真是百家争鸣,各显神通。各地学风的分布与盛衰,由各家的分布可略知梗概。
儒家:以孔子及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为中心;鲁国是学风最盛之地。当时弟子都由各地来求学,孔子仁宦于鲁、卫,游学至东方的齐国,西方的周,北方未过河,南方至陈、蔡之地,似乎没有过淮河。儒家学风也都以这一带为流行。以孔门传人来看,有名可查者,鲁国有45人,齐国有12人,卫国8人,魏国4人,陈、赵、楚等国各3人,宋、秦、吴等国各2人,燕仅1人。鲁国无疑是儒家学风最盛之地,其次是东、西相邻的齐、卫。秦国隔三晋而有受学者,但后来似乎也没有增加。鲁国到后来也渐少,齐国反而渐增加,就汉初学术的承传来看,传自齐人的要多于鲁人,可知到战国晚期齐国的儒学之风,当不在鲁之下,这与齐国礼尊稷下学士有关。魏、赵、燕等地的学风后来渐渐兴起,则与子夏教授西河(今临漳西四十里)、魏文侯礼贤下士以收人望有关,但战国中期后,三晋之地儒学风气又衰息下去。
道家:知名的有楚地7人,齐地3人,魏3人,宋、郑各1人。楚为道家学风的中心,这是指举证北旧陈国之地,应为陈楚,而非荆楚,荆楚可能是这学风的附庸地区。老子为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吧县东十里),是淮北的陈楚,庄子是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东北二十里),两地不过六七十里之地,都属同一地区。道家学风中心大抵在淮水以北,陈蔡故地,北不能超过于宋,就是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地区一带。齐、魏等地则是学风发展所及之地。
墨家:墨家学风范围似乎很广,有不少为齐人、楚人,亦有郑人、秦人,而游学所及另有宋、卫、越等地。学风的中心多在宋、楚、秦。尤其在秦国,除法家外,要以墨家与之关系最深,而为其他各家所不及,可能学风尚功利济世,纪律严明,与法家为近,而节俭薄葬又与秦地风俗相合。
法家:法家学风兴起的先声似自郑国,而晋人学之,韩灭郑后,自然承袭这种学风,故成为中心之地。据史书上记载的十个代表人物中,韩有3人,赵、魏、卫各2人,陈楚1人,除李斯为楚北上蔡人外,法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全为三晋人,且籍居之地南自阳翟(禹县)、新郑,北至濮阳、邯郸,纵距不过250公里。横距更为狭窄,即使李斯亦距离不过百余公里之地,如此集中在中原核心的狭小地带,颇值得注意。法家与儒、道两家学风有关,李悝、吴起、韩非、李斯皆出于儒学,三晋地方的社会、政治、历史传统促使儒学学风稍有转变,使得法家学风兴起。另外,《史记》以韩、老同传,而申、韩皆学本于黄老,慎到亦学黄老,可知道、法两家又关系密切。然则三晋地区的条件,使儒、道学风转为法家之学了。
名家:以5个代表人物来看,赵(公孙龙、毛公)、宋(惠施、儿说)各2人,韩(邓析)1人。墨子论辩谨严,开名家学风之先,故宋可与韩、赵相比,原因大约在此。
阴阳家:以溪倡导为主,又有卯,此溪两即为《史记》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都是齐人。加上《汉书・艺文志》所举代表人物综合之,齐、韩的阴阳家各有3人,鲁、楚、魏各有1人。阴阳之学传不能超过三晋之地,并不兴盛,反而在燕有不少弟子,齐、燕之地阴阳学风所以容易盛行,与临海空阔,易生虚幻飘渺的心理有关,又与燕王个人喜好,礼聘卯衍有关。方述神仙、五德终始等说,都可说是阴阳学的转变与附合,尤其德运之说,对秦汉的政治、思想有极大影响。
纵横家:大约以三晋地方为盛,北方稍及燕,南方稍及楚。
农家:大致兴起于南方楚地,往北传到宋、齐等地。其学风与生活态度,似乎与道家为近,而学风所及也与道家相当。
篇4
“诸子百家”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反映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各阶层利益的各种不同思想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及著作被合称为“诸子”。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为称呼,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而“百家”则这些政治学派思想家的总称,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他们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学者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在刘歆的《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家、医家”,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中最为广泛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其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即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应该借鉴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借鉴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借鉴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应借鉴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思想、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的思想和法家的“废私立公”的思想。
篇5
1、原始儒家,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儒家的中的先秦诸子为代表,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
2、两汉经学,汉武帝独尊儒术,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渐渐结束。儒家吸收了法家、阴阳家、墨家等诸家说,形成了新的儒家学说。
3、魏晋儒学,魏晋时期,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受此风气的影响也喜欢玄学清谈,此时期的儒家学说打上了较浓的玄学印记。
4、南北朝时期的儒学,由于南北双方不同的政治氛围以及学术传统,南北方的儒学开始向不同方向发展,具有不同的色彩。
5、宋明理学,理学最早原起可追溯至唐代的韩愈,到了宋代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发展,至南宋时期形成朱熹的道学自明代以后成为儒学的正统。明代中期,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因此心学又称陆王心学。
篇6
自古孔孟不分家,加之孔孟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孟姓和孔姓一般被看作是一家。
孟姓排行:孟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四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释义:使他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
它是出自《孟子》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代表作《孟子》。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释义: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刘述先,江西吉安人,1934年生于上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学士、硕士,曾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执教。
从1951年考入台大哲学系,刘述先从此一生专攻哲学。1958年在台大得到硕士学位,由其父执牟宗三先生引介给徐复观先生,获聘入东海大学教通识,那时东海大学还没有哲学系。在台大期间,刘先生受到方东美先生深刻的影响,构建起宏阔的文化哲学和比较哲学的架局,又爱好文学。从而立下融通古今中外哲学,广泛涉猎当代西方哲学,最后回归中国哲学的志愿。也是在东海大学时因与牟宗三先生朝夕交往,他日益体会到牟宗三先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深切透辟,也从此立志归宗当代新儒家,以之为自己的终极关怀。
1964年得到全额奖学金到南伊利诺伊大学读博士学位,师从“经验神学”大师魏曼,对田立克的“文化神学”做出批评反省。1966年得到学位,留校执教,开拓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的领域,为许多港台的年轻学子打开了一条出路。
刘先生最终成为备受推崇的宋明理学专家,名列当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的哲学探索,立基于传统与现代之际、关注于全球与本土之间。他常以哲学的高度,敏锐的思维,一语中的指出关键问题所在。此外,他对于儒学的发展,始终关切如一,心系儒学的扎根与传承。
刘先生著述等身,出版中英文论著数十种:《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文化哲学的试探》《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黄宗羲心学的定位》《中西哲学论文集》《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理想与现实的纠结》,等等。
篇9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道家。①老子:世界本原是“道”、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②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2) 儒家。①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出“正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③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仁义”、“王道”。
(3)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4)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代表人物:董仲舒。
(2) 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3)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4) 主要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3. 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认为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李贽: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否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 顾、王、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儒学发展历程总结: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2) 印刷术:①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②北宋时,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 火药:①唐明了火药。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③传入欧洲加速了其封建制度的解体。
(4) 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2. 天文学成就
(1)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 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3)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仪——“简仪”。
3. 三项数学成就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 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
(3)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 四部农书
(1)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 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3) 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4) 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5. 三部医学名著
(1)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张仲景撰写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为“万世宝典”。
(3) 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 文学
(1) 先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 汉朝: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 唐朝: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 宋代: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
(5) 元代: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6) 明清: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 汉字、书法
(1) 汉字发展脉络: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2) 书法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3. 绘画艺术
(1) 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
(2) 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3) 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4) 宋代:宫廷画院最为活跃阶段;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5) 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最终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4. 京剧
(1) 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 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 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 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四、 2012年高考好题选析
例1 (2012年北京卷,第14题)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 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 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解析】 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参考答案】 A
例2 (2012年山东卷,第9题)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解析】 本题直接引用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考查同学们对解读材料并据此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点为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
【参考答案】 D
例3 (2012年江苏卷,第1题)“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而且“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因此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性情之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 A
例4 (2012年浙江卷,第12题)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 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 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篇10
关键词:儒;道;共通点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56-02
一、先秦儒道两家的形成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阶层都有代表人物站出来为自己的阶级提出主张和要求,学界的思想空前解放,思想的交锋也异常激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争论的问题,涉及世界观、认识论、名实观、社会历史等诸多领域,或强或弱,或张或驰,或吹或弹,或奏或击,奏响了思想的管弦乐交响曲。然而又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沉淀,形成了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思想为补充,而兼采其他各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奏出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主旋律。”
二、儒家、道家的特点及其主导思想
何为儒?《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原儒》中提到,儒有三种用法,广义的“儒”指的是一切术士,就像《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曰:“有道术者皆为儒。”此外,“儒”也可以指精通六艺之人,是有学识的学者。狭义的“儒”指的是刘歆《七略》中所提到的“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也。”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也是对儒下如此的定义。因此,后人所通称的儒家是其思想中存在着这一思想的学者、教育家。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也指出儒家是“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可见,儒家思想是重孝、重礼、重仁、重和、重中。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开创者孔子、孟子、荀子,而儒家思想也因为他们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儒家开创者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中庸之道”;孟子倡导“王道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倡导“人之性恶,学而至善”。这些思想都是对儒家“孝、仁、礼、和、中”的反映。而到了荀子,儒家的思想已融入了道家的思想精华。
“道家者,道德家之省称也。”《老子.上篇》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下篇》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命之而常自然。”由此可见道家的精义所在。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也指出道家是“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道家“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隋书・经籍志》“道者,盖为万物之奥,圣人之至赜也。夫阴阳者,天地之谓也。天地变化,万物蠢生,则有经营之迹。”道家的主导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是以自然物质为道,是超脱。从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到庄子的“安之若命,精神自由。”无疑都体现了道家的超脱与自由。
因此,不难发现,儒道的主导思想存在这很大的迥异,但是细究先秦儒道思想中的观点,其实儒道也是存在着共通之处的。
三、儒道的共通之处
儒道两家尽管在主导思想方面存在这明显的不同,然而两家的思想却是互相补充。联接两家的桥梁就在于两家思想观点中的相似之处。比如,“两家都不齿物欲,儒家信仰谋道不谋食、重义轻利、安贫乐道,道家则见素抱朴、清心寡欲。两家都重视道德修养,儒家要克己复礼,正心诚意,修齐治平,道家则主张‘修道’、‘积德’‘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接着,笔者就从儒道两家代表人物的入世思想、政治观点、对待生命的态度等方面浅议儒道两家的共通之处。
(一)孔老思想中的入世思想
《汉书・艺文志》中“儒家者流,w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阴阳明教化者也。”“道家者流,w出於史官。历记成〈嫱龅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可见,儒道两家都是有入世思想,且都是积极用世的。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中,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要去尝试,不知疲倦,只知要把治国知道传给大家,这成为古今一个美谈,而老子尽管宣称“无为而治”,可是他口口声声要求大家要以无为来治理天下,要“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其苦口婆心之举与孔子不是很相像吗?而且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的“君人南面”之术,不也是一种入世思想。
而且孔老都希望都通过政治的改良来实现愿望,对于统治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子路》“先之劳之。”“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虽正,虽令不从。”这些都是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改良思想,而老子又何尝不是、“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去甚,去奢、去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这些都是老子在《老子》中提出的对于统治者的要求。
尽管孔老的这种改良愿望存在着很大的幻想,然而却反映其入世积极用世的思想,老子并非是超脱而不问世事的,他只是提倡用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地方。
(二)儒道相似的政治观点
儒道两家在政治观点上也是有相一致的地方,他们都反对战争,都希望和平,他们都主张均平,都希望和谐。而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从孔老言语中发现。《论语・季氏》中“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可见,他们都主张要均平,都反对贫富差距。
在治理国家方面,儒道两家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都是很重视民心向背的。儒家的“王道仁政,民贵君轻”“保民而王”“王道”“仁政”,如《论语 ・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提出要给人民广泛的好处,《论语 ・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明人民的意志一样重要,要加以重视。而道家的“以百姓心为心。”不也是对人民的关心和重视吗?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儒道两家重视人民的力量,指出了人民在君主统治中的重要性。
而且孔子在《论语 ・子路》中提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不也是体现了治理国家要实现道家的无为而治吗?
(三)儒道都主张性善
“先秦儒学(孟子)认为,人天生地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这是先秦儒学所理解的人性善。道家非议先秦儒学,但并不是反对其主张人性善。”孔子的仁者爱人,认为人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而为了能够保持住人性的善良,孟子也提出要加强道德的修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通过自身的磨练,人的善良本性才不至于散失。尽管后来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同时他也提出了“学而至善。”
先秦的儒家是主张性善的,而这一观点在道家的思想中也不难发现,《老子》地57章中提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句话中老子所强调的是人的本性也是善良的,是不需要礼义加以约束的。
因此,儒道对于性善的追求是一致的。
(四)儒道对待生命态度的共性
谈到生命,很自然联想到了“生”与“死”这一对永恒不变的话题,引起了历史上多少文人学士的感慨,然而儒道两家对于这一话题却能泰然处之,都把人生的最高价值放在了今生,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在今世实现,而非是通过神秘的彼岸之国来实现。
《论语 ・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 过隙,忽然而已。”都是感到时间的紧迫,都是觉得要赶紧在今生今世完成自身的愿望。《论语 ・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庄子・齐物论》“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可以感受到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如此的迫切。
儒道两家对于如何获得永恒价值的人生途径尽管不同,然而对于生命的态度却存在着不可遮掩的共通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