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史铁生范文

时间:2023-03-22 23:1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欢树史铁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日标】

1.准确理解“合欢树”意象的丰富内涵,理解作者对亲情、生命的感悟。

2.准确理解象征所表达的丰富意蕴并进而把握“我”对合欢树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一走进江陵中学,就被教学楼外墙上的一句话——“筚路蓝缕,嘉树成林”——打动了。“嘉树成林”,这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成长为江陵人的骄傲。其实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树,它有着温暖而幸福的名字——合欢树。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死后能埋在合欢树下,他是史铁生。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与合欢树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究竟合欢树与他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他对合欢树又有怎样的意义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散文《合欢树》(板书),一同来感受这棵树背后的故事。

[环节一]相遇合欢——感知意象

课前质疑。(正式上课前,教师收集学生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母亲对待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母亲会这么在意它?(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

1.重点品读第8段,聚焦关键词句“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以为是含羞草……竟是一棵合欢树”“不舍得扔掉”等。

引导学生对“合欢树”形成初步印象,母亲全心全意地照料着合欢树,珍惜、呵护(板书)合欢树。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母亲为什么如此在意这棵树?”

聚焦关键词句“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有时念叨……不知道几年才开花”等。

教师补充作家名片,知人论世。(PPT略)

启发:“我”与合欢树存在着共性,“我”如树,同命运,都有着坎坷的过去:母爱树,如爱“我”,因为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板书)。

[环节二]相知合欢——挖掘内涵

课前质疑一:很多同学聚焦在:“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如何?”(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

学生自主讨论交流,重点思考:“我对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是矛盾的?”

提示:

1.把握母亲的形象、“我”的经历、“我”的情感,从文章前6段找细节,找依据。

学生发现:

A.第1段中母子和乐融融、淘气争执的场景,是与后文母子默默承担命运苦难的对比。

B.第2段中对母子之间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我”曾经的绝望、暴躁和母亲的宽容。

例如:安排情景模拟朗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师:刚才你演绎的这句话“别浪费时间了,根本没用”,为什么用这样的情绪来表现?

生:因为当时史铁生对自己的遭遇充满了绝望,对母亲的劝说感到不耐烦。

师:绝望,不耐烦,体会得很到位。绝望、不耐烦发展到什么程度?粗暴地不顾母亲的种种努力。母亲的扮演者,你刚才为什么要这样来处理这句台词?

生:我觉得这体现了母亲对史铁生抱有希望,还有对他这种比较绝望的态度和不好的态度有一种百依百顺的感情。

师:百依百顺?如果用更好的词语,可能更是一种宽容。遭遇挫折,儿子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却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很好,在第2段,通过这个对话描写,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太深沉了。

C.第3段中母亲对“我”写作的鼓励,表达了母亲的爱。

D.第4、5段中“我”的悲伤及对母亲的思念。(学生独诵4、5段,谈体会。)

2.重点品读文章后半部分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我心里一阵抖”“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等。

例如:品读“我心里一阵抖”。

师:为什么“一阵抖”啊?

生:因为后文写了“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把那棵小树都忘记了”,说明在作者的记忆中,那棵小树并没有时不时地冒出来,但是偶然听起院子里的老人说出这棵小树的现状之后,觉得这棵小树竟然在母亲的照料下存活了下来,而且现在还有这样繁茂的场景,想起了母亲。心里一阵抖,这是代表了对母亲突然的想起。当时,母亲去世之后,作者是经历了很大的悲痛,然后再平静下来。但是听到了合欢树的现状,又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些悲伤还有以前那些快乐的回忆。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很深刻。为什么“心里一阵抖”?想母亲,可以天天去看树。为什么不看?这“心里一阵抖”,睹物思人。不愿意去面对,对母亲的怀念,藏在心间,藏在最柔软的地方。不愿意被提及,可是终于有人提及了,这“一阵抖”是内心真实的写照。在这里,老师想给大家引入《我与地坛》的一段文字。

(师有感情地配乐背诵。背景音乐《雨中印记》,PPT展示《我与地坛》部分文段:“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师:“我”已经懂了,可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作者多年之后最真实的痛悔,风依然在公园里吹过,“我”想去说话的人,“我”想去与之分享成功的人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去推想,为什么多年之后,他不敢去面对这棵满树芬芳的合欢树,在年轻的时候,他的任性、他的不懂事,给母亲带来了什么。

作者对合欢树想看而不敢看的微妙心态,恰恰是他内心矛盾挣扎的写照。而作者只有把对母亲无尽的怀念以及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融在这复杂的情感当中,统统寄托在合欢树这个意象上。(师板书:怀念,愧疚)

课前质疑二:聚焦在:“可否只写前6段,即只写母亲,不写树?”(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

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启发: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浓烈复杂的情感寄托在合欢树上,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情感深化。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写,让文章更有值得让人琢磨和品味的价值,更有生命力,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插入归有光《项脊轩志》简评和泰戈尔诗歌《仿佛》对比阅读。)

[环节三]相聚合欢——升华延伸

课前质疑。聚焦在:“为什么要写那个孩子?”(PPT展示学生手写的预习疑问。)

1.学生活动安排:小组研讨,交流。

启发:这是作者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对生命(板书)哲学的思考。

2.写作延伸:如果要用象征手法来写你的父母,你会选择哪一种物象?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构思?

生:我想写跟爸爸在一起的日子,爸爸因为经常在外面工作,很少回来,但回来就会跟我一起玩。我想写在我很小的时候跟爸爸一起洗脚用的盆,因为那时候爸爸会把水溅到我们两人身上(众笑)。虽然现在看来,爸爸好像很幼稚,但是我觉得那是一种成熟的幼稚(全场笑声,掌声!)。我想写这个——我和爸爸有很多很好回忆的洗脚盆。

师:好,感谢你,感谢那个和父亲在一起有着共同回忆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脚盆。

[环节四]总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合欢树。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走了。他的眼角膜、肝脏都捐献给了最需要的病人。用他夫人陈希米纪念他的文集名字“让‘死’活下去”来说,史铁生用另一种方式让死活了下去。所以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史铁生会在那棵美丽的合欢树下(板书,画出合欢树的简笔形状),奔向他朝思暮想的母亲。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合欢吧。

板书设计:

篇2

1、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2、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我与地坛》

3、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史铁生《灵魂的事》

4、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5、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史铁生《病隙碎笔》

6、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史铁生

7、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史铁生《庙的回忆》

8、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9、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史铁生《病隙碎笔》

10、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不能说,也不能想,也没有忘。――史铁生

11、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史铁生《我与地坛》

12、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史铁生《命若琴弦》

13、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史铁生《务虚笔记》

14、就像输惯了的赌徒把屡屡的败绩置于脑后,输光了裤子也还是对下一局存着饱满的好奇和必赢的冲动。这有什么不好。这有什么不好?――史铁生《灵魂的事》

15、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即听到了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这恐惧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其实这也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么和藏在哪儿...――史铁生《病隙碎笔》

16、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史铁生《我与地坛》

17、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

18、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思想可以依赖理性;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史铁生《病隙碎笔》

19、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史铁生《爱情问题》

20、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史铁生

21、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消逝的钟声》

22、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的。――史铁生《史铁生文集》

23、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史铁生

24、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史铁生《灵魂的事》

25、人有时候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26、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史铁生

27、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此前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北风呼号,老树被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入死而观,你能够听我在死之言,此后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永恒复返,现在被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史铁生《永在》

28、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你还是要去吗?不甘就范?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史铁生《病隙碎笔》

29、人与上帝间有着永恒的距离,这很要紧。否则信仰之神一旦变成尘世的权杖,希望的解释权一旦落到哪位强徒手中,就怕要惹祸了。――史铁生《灵魂的事》

30、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史铁生《我与地坛》

31、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史铁生《合欢树》

32、在很长很长的日子里,不断地想起,未必一定是思念,那更像是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所养成的习惯,是平静河流上的一个摆渡――就像是集邮,把往日的收藏拿出来看一看,无论是引出快乐还是引出痛苦,都益于时光的流逝,然后依旧把它们收藏起来,不让它们为非作歹,打破一条河流的通畅,包括不让往事把今天弄得脸色惨白。――史铁生《务虚笔记》

33、我永远留住了一个偏见:女人是最适合当大夫的,白大褂是她们最优雅的服装。――史铁生《我与地坛》

34、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史铁生

35、人有时只需静静的呆着,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36、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史铁生

37、独自贴近墙根我往回走,那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记忆在这儿又出了差错,好像还是街灯未亮,迎面的行人眉目不清的时候,晚风轻柔的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里,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捡根树枝,边走边在墙上轻滑,砖缝间的细土一股股的垂流……咔嚓一下所送走的都扎根进记忆去酿制未来的问题。那可能是我对与墙的第一印象。――史铁生《我与地坛》

38、所以,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灵魂的眼睛,单是看见要回那无中去,却忘了你原是从那无中来。――史铁生《病隙碎笔》

39、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史铁生

40、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4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史铁生《我与地坛》

篇3

如同我十岁左右遇见合欢树,似是命中注定的遇见,简直让我惊艳。那样恍惚的黄昏,我让父亲牵着手去文化馆看书,文化馆的钨丝灯泡散发出迷蒙的黄。唱大鼓和唱评戏的人们在另一间屋子里,那是隔水苍茫的另一种好――少年时的记忆,总带着莫名其妙的光环,总是。

我遇见一棵树。

它老得这样专横和不容分说。有一百多年的老合欢树,但花开得奇异的美,伞状的小粉花开满了树,在六月间,如一群纵情的粉蝴蝶。我不由分说就喜欢上它了,因为有肃然的杀气腾腾――虽然是那样粉艳。

我并不知它叫合欢。小镇叫它鬼树或者凤凰树,亦有叫精灵树。其实,在植物上,亦叫马樱花,后来史铁生写过它,我还没有肯定它叫合欢树。当时我十几岁,无限迷恋这样一棵树。在北方小城,还没有看过一种树开得这样放肆,近乎妖娆放荡,近乎不要脸了似的招摇。

十六岁考上市里的一中,一进校园,闻到久违的味道。我惊艳于满校园的合欢树,鼻子一酸,几乎落泪,似乎寻着了亲人似的暖。生物老师告诉我它学名合欢,而我更喜欢叫它马樱花或精灵树。

很多合欢让我夹进日记里,连同眼泪还有欢笑。三年说长就长,长得过不完似的,悠长如一生;说短也短,我再也寻不到这样的三年,人生最好的光阴,在合欢树下匆忙度过,短得来不及珍惜――即使暗恋一个少年,还没有来得及放纵自己的情感,已经毕业――我没有说喜欢他,不敢,怕说出来,是那一地粉红,暗自惊心。

还记得毕业时,合欢落满了地,我们搬了椅子坐在院子里复习,下过雨的黄昏,有湿热的空气。我偷偷看那剑眉星目的少年,黑亮亮的瞳,如夜一样,美得灿烂如星河迢迢。心里扑扑跳,有花香钻进旧裙子,我抚了一下同样黑的发,悄悄地笑,把一支笔来回地搓着。十八岁,人生有多少个十八岁的黄昏可以坐在合欢树下看自己喜欢的男子?也只有那么一次。

合欢落在脚下,无数朵,因为太多,所以,顾不得疼惜了。

一朵又一朵好像宿醉未醒,我拾了一朵放在书里,又一朵落在我头上,一波落完又一波,永远落不完似的。人生如果这样凋零,其实亦是美的。

多年之后我重回一中,看到许多合欢被砍掉了,我问了又问:“那些树呢?那些树呢?”我知道我是在寻找青春而已。

再后来,我学会了写小说,小说中总是出现合欢树,即使写杀人的情节,也一定要在合欢树下,一定把情人埋在树下。这样的情结,其实是少年情结,挥之不去。更确切地说,合欢树,已经和青春长在一起,难分难舍。

突然发现我们这个城市有合欢树,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有一次吃饭回来,喝得薄醉,要司机停车去吐,忽然看到了路边的树。

又是六月,它们茂盛地开着,粉色的花,一树,又一树!

“合欢树!合欢树!”我嚷了起来,近乎孩子似的贪婪了――我承认我是贪婪的人,对于少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忘却,就像迷恋白衬衣牛仔裤,迷恋那过去的老电影老时光。

劫毁余真,转趟来又是半生。合欢,我重又见你,仿佛见旧人。你依然是玉貌朱颜,我却老得这样朽了――至少心老――我不会再见到男子欣喜,不会再羞涩转动一支笔几个小时,不会再心跳如免,不会了……

于是我常常去看那些合欢树,开很远的车,只为看它们一眼。

那是我的树,隔着光阴,寻了我这旧人而来,我如何能忘记它们呢?

我记得那个黄昏,我穿了青布衫子白罩衣,素白着脸,当然是不施粉黛的颜面。如今我眼角有细细的皱纹,虽然我恼怒,但毫无办法,的确是老了。以为青春过不完,却原来只是短暂得如昙花一现,昨天还明丽光鲜,转眼就成了旧人模样。我出去转时,有孩子叫我阿姨,我先是一呆,接着明白是叫我。再过不多年,就有人叫婆婆或奶奶,很快的,不要以为人生慢,很快的……

《茉莉花开》中,茉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转眼就老到满头的白发,叫着自己的外孙女阿花阿花。而莉在年轻时喜欢邹杰,喜悦地表达着自己的爱:“邹杰,我们一起吃饭吧。”邹杰答应了,于是,我看到莉的手指在铝饭盒上跳着舞,那四个手指,好像四把小提琴,那少女的欢快和喜悦,跳跃到脸上……章子怡演得真好。但转眼就成了中年女人,披散着头发,和邹杰吵架。这段争吵是陈冲和章子怡的对手戏,两个女人把几个女人的一生演习了一遍,无非是男人,无非是孩子、爱情……

我看到心酸,却没有眼泪,只觉得女人的好时光就那么一会儿,短到以为刚来,却已经过去了。

篇4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产生想象的“母体”,那么写作则是让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创造性发展的“温床”。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非常忽视,造成学生仿写、套作现象严重。写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特别是内容上,过多地以“我”为核心,关注的只是自身内心世界。深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学生缺乏思想材料的积累,而另一方面实则是学生缺乏作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窘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亟待提高。

教学中,我向学生传授一种理念:作文就是对话,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甚至与自己的对话。既然对话是两个生命体的交流,那么,首先必须开启封闭和狭隘的思维之门,去寻求与对方的交融和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并以读导写,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随想,为写作积累素材。

学习《合欢树》时,我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里的怀念》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于那些对未来充满梦想与憧憬的高中生来说,很少真正思考过生与死的问题,也很难想象在二十岁刚过风华正茂的年龄,双腿瘫痪对一个曾经健全的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而史铁生以心灵之笔将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探求和认同的过程。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这样写道:“通过阅读,我走近了史铁生,忽然发现我其实是个‘富翁’呀!拥有健康的身体,能享受每天升起的太阳。这是最大的财富了……当你享受阳光的温柔抚摸,当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当你看到碧草蓝天,看到来去匆匆的人们,难道不为拥有这最大的财富而感谢上天的恩赐?”还有同学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史铁生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和坚韧的意志,感受到了那种毫不张扬的母爱,也体味到了母爱的平凡和伟大。人们常批评说现在的学生在蜜罐里长大,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这往往也成为其写作时思维品质缺失的主要因素。其实爱是需要培养的,如果缺少合适的环境和契机,自然可能会导致学生爱心的弱化,不利于其思维品质的养成。

学习《老王》一课,学生最初能得到的情感体验只是人力车夫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有着一份难得的情谊。但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末杨绛的那份“愧怍”之心进行探究分析后,学生开始意识到那份“愧”中沉甸甸的份量。课后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直言上了这课后心中有些难受,为自己平日里存有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羞愧。我以为他的这种心理感受是非常可贵的,这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碰撞之下的思维火花,也许它不足以照亮多远的路途,但它足以让那孩子正视一种曾被忽略的存在。

在常规的语文课文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并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

学习《谈白菜》时,我抓住课文主旨“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让学生理解淡泊之美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由课本拓展开去,有学生关注到了一代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在“”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今天,在大师的映衬下,“淡薄”这个词更为珍贵,也更为重要,我就这个话题要求学生以“淡之美”为主题来写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篇5

(1)从地狱到天堂 尝尽酸甜苦辣

很多人一定都还记得,在法国世界杯比赛中,贝克汉姆由于毫无意义的犯规被罚下,使得英格兰队只能以10人应战,最终以3比4败给了对手。赛后,英格兰的媒体认为贝克汉姆是导致球队输球的最大“罪人”。那时的英国球迷早已忘记了小贝漂亮的任意球,也忘了他曾经给欧文妙传助攻,大家都认为他在与阿根廷队比赛中的表现令人无法原谅。

在返回英国之后,贝克汉姆的境遇更惨了,除了媒体的狂轰乱炸之外,他甚至还收到了威胁和恐吓电话。那时的贝克汉姆虽然已经是英超赛场上最知名的球员之一,但他毕竟只有23岁。不过庆幸的是,贝克汉姆似乎对媒体的批评早已习惯成自然,就连他与辣妹维多利亚的婚事也备受指责。另外他虽然出生于伦敦,却效力于曼联,所以一直以来贝克汉姆似乎都生活在批评和反对声中。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贝克汉姆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他知道唯一能够帮助自己赢得球迷喝彩和掌声的途径就是在球场上有好的表现,经历磨难并不可怕,但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这个拥有一双英超赛场上最佳右脚的球星懂得了如何最好地利用自己的这笔财富,在他的努力下,曼联队势如破竹,一鼓作气连续拿下了英超冠军、足总杯以及欧洲冠军杯。

【素材点拨】

贝克汉姆从未停止过战斗,这是和挫折、磨难的战斗。1998年世界杯被西蒙尼计赚红牌惹来全英唾骂;2004年欧锦赛罚失点球,2006年世界杯他让位双德,转岗后腰累得不支导致呕吐;2008年欧锦赛预选赛,他被怯懦的麦克拉伦封杀,报国无门。这些挫折无不沉重地打击过他,却都无法阻止他卷土重来。贝克汉姆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天赋并不可怕,经历磨难也并不可怕,但无论如何你都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运用示例】

经历磨难并不可怕,但你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这个夏天,注定会充满离别的伤感。欧文不再踢球了,贝克汉姆也会专注于他的社会事业,71岁的弗格森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妻子和家庭。这些熟悉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我们的青春记忆中。欧文、贝克汉姆们意味着什么?80后球迷们的青春,或许没有爱情,却视足球为美好的初恋,万人迷、追风少年代表着最甜蜜、最难忘的那一部分。因为爱上他们,所以爱上足球,因为爱上足球,所以青春才更加绚丽。

有人说,人生当如贝克汉姆,在足球世界里,他不是天才,也不是上帝的宠儿,但不停地奔跑中,他从青涩、倔强的少年成长为成熟、执着的男人。法兰西之夏的红牌让他成为众矢之的,从天堂落入凡间,但挫折只会让他更加坚强。他曾被卡佩罗无情封杀,但执着地付出让他赢回尊重;他曾因重伤无缘世界杯,但流过泪之后依然坚强地站起来等待下一次机会。成功没有捷径,贝克汉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片,在每个人的青春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题延伸】

面对磨难需要坚强、执着追求梦想、磨难是一笔财富、磨难使人成熟……

(2)“西部歌王”王洛宾

2013年12月28日,“西部歌王”王洛宾诞辰100周年。8月底,联合国曾专门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为中国西部民歌作出卓越贡献的音乐家。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王洛宾的歌。这话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奖赏。他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改编的维吾尔族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改编的《康定情歌》被选作代表中国的“宇宙歌曲”放入太空,去迎接外太空人。

1949年,王洛宾在西安参加了中国人民,随部队进入新疆,任职于新疆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因兰州抗战剧团当时是从属于国军的,他被指控为马步芳的音乐教官,1960年被捕入狱,长达15年,1975年出狱,到处流浪打工,1979年,任职于战斗歌舞团创作组,1988年获胜利功勋荣誉章,晚年寓居乌鲁木齐,1996年病逝于乌鲁木齐。

“父亲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他穿过五次军装,两次囚装,极其坎坷地度过磨难的一生。他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但他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很坚强。在他的一生中支持他的就是音乐,他曾经总结自己的一生,只要有音乐就能存活下来。”王海成说,作为家人看父亲的一生,其实就是他用自己的痛苦为别人制造快乐。

“在父亲的人生中,快乐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苦难和艰辛。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内心是很孤独的。”王海成回忆,在父亲38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苦苦地撑了一辈子,终生未娶。王海成说,父亲从不将痛苦轻易流露出来,音乐是他唯一的快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曾经说过,希望透过歌曲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素材点拨】

在王洛宾的生命中,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苦难,也有为数不多的欢笑;他被世人热爱,也被世人曲解;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人坚强、乐观的意志。他历经磨难,积极抗争,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我,他是个强者、成功者。他在一生中无论境遇如何,始终维护了人的尊严,始终葆有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勇气,这才是令我们敬重之处,也是我们最无以企及的地方。

【运用示例】

恩格斯讲过,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尼采认为,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海顿更是不无夸张地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解读王洛宾的过程,我发现王洛宾的生命,早已化作流淌的旋律,在他所处时代的长空中波动回响。

王洛宾的一生,是把音乐当作宗教崇拜的。唯其如此,他才发现幸福中有美,幸福本身就是美;苦难中也有美,并且美得更加真实。这个理念,是王洛宾的生活态度,也是王洛宾的创作哲学。在这个理念支配下,即使精神遭到打击,身体遭到摧残,他的音乐灵魂没有被碾碎;即使高墙隔断了原野,铁窗锁住了视线,他的创作火花没有被熄灭。在人生最黑暗的时期,他仍然激励自己:“我心中有架钢琴,日日夜夜弹奏乐曲,手指断了,心还在弹,没有人能使我离开音乐。”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不仅在苦难中发现了许多平常人美丽的心灵并获得创作源泉,还发现人必须有梦想,生活才有意义。

【话题延伸】

苦难中也有美、自强不息、梦想……

(3)史铁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铁生于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二字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

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过往的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铁生是我最为敬重最为难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读到他写的几篇小说,有《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当即被他的作品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所折服。因为他的博大、深邃、勤奋,也因为他的平实、沉静、宽厚,还因为他的乐观、顽强……”

【素材点拨】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病痛中抒写的对生命的了悟,质朴无华的文字、冷静睿智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

【运用示例】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常会说这样的话:“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这一切都将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事的归宿,那根紧绷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死后的角膜、肝脏又在另一个生命里重生涅。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关于所有面临劫难却不言弃的人,韶华永驻。

篇6

在阅读的教学当中,词语与句子就是文章组成的主要成分,要想深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与宗旨就一定要吃透字词,掌握句段。而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把读落到实处,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视听资料,能够增强读的成效,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耳听其音,目看其形,心感其意。如在对《暮江吟》这一古诗进行教学的时候,因为古今字词涵义的不断演变,学生无法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一词。这时便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来处理这个难题:设计一幅漂亮的江畔暮景图画,再配上悦耳的曲调,教师深情款款地朗读,学生们自读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顺势掌握其字词的含义,品味诗句,深入理解,进而为本诗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巧用网络,体验快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参与,让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资源展现出各自潜在的多彩与新颖。互联网超强的交流性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学生可借助其收集资料,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共享资源,有效扩大学习领域。譬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和该首词的背景简介、词句涵义以及图片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这首词的内涵。学生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之下学习,身为教师应该全面发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应该适当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如此,才能切实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拓展阅读,提升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某些有益的网上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内外的有效沟通,充分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身素质。记得著名的窦桂梅老师在对《秋天的怀念》这一文进行执教时,在网络中下载了该文作者的很多作品。在上课的一开始,窦老师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文章作者史铁生,接着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课外作品《合欢树》中的一段节选,邀请小学生们默读。她在对作者进行介绍的时候也兼顾简介了其他的作品,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课外的读物带到了课堂中,瞬间便将小小的课堂摆到了一个大大的阅读大环境当中去。

篇7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是无章可循,随意提出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向学生提出,以此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由于语文学科本质的特殊性,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注意提出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思维训练;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新意,每堂课都是相同的模式,学生也会慢慢生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学生则找不到回答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问题也是无效的。

课堂上,有些教师总是很喜欢有激情的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可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大,原因是提出来的问题太过于形式,比如说口头禅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学生只是机械式的回答,得不到思维的训练;有时候课堂又显得特别沉闷,关键是问题提出来学生听着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该从哪方面回答,最终在老师的自问自答中呈现出答案。比如在讲到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的中邦故园对现实的影响时,直接抛出一个问题“经过时间的洗涤,肖邦故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今天的肖邦故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学生不理解肖邦故园在那个“简陋、朴素、清寒的小屋”中已发生着很多很多让人们精神得到享受,思想得到陶冶的故事,所以并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在提示了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后才能够发现答案,而也没有在根据现实中一些古迹的作用中得到引申。语文课堂上一个很明显的模式就是给课文划分段落,可是要是每节课都按着从头到尾的分析课文,会让学生在单调和呆板的文本解读中渐渐失去创新的活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学课堂是一个提疑、解疑的过程,语文也不例外,完整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在释疑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意义,思维得到开发和提升,课堂问题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使课堂变得有效。

1.问题的设置要达到师生互动,应该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切入点。这种切入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问题。总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又紧张的气氛,并且很快进入课堂状态。比如在讲解《合欢树》的课堂教学中,导语部分引用的是合欢花的传说,在传说中,合欢树是苦情、痴情的象征,在引出课文时就提出来“在这片文章中,史铁生要用合欢树表达怎样的感情呢?”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刚接触课文的时候就明白本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课文会更有针对性。

2.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因人而异,随时调整,有层次感,步步为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比如在刘白羽先生的《长江三峡》中,问到“这篇课文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稍微弱一些的同学马上反问道什么是“写作特色”,而这时候如果能够把写作特色角度具体拿出来问,效果可能会更具有指向性,比如用了什么修辞,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在对比与《祖国山川颂》中开头的直接喊出来“我爱祖国”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是借写游三峡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爱国感情,属于借景抒情。比如在听另一位老师在上《肖邦故园》时,问为什么再写肖邦故园时,还提到了那座宫殿。学生很快答出来是与肖邦那个故园作对比,起到突出作用。但是老师追问道突出什么的时候,学生有的回答突出肖邦故园受到光辉的照耀或者某位神明的庇护。老师马上换一个问法,现在肖邦故园还存在,还成为了什么?学生立刻就能从后文中找到正确答案。

3.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问题的提出有时候是连环式的,当提出一个问题并得到顺利解决时,如果这个问题能够马上引出下一个问题,可以尝试性由学生自己提出。在上《我与地坛》时,分析地坛有什么特点,与“我”的相似点是什么,大家很快得出两者都是被社会遗弃或者被社会遗忘的,但是地坛荒芜但不衰败,而“我”残疾但不颓废。联系课文标题,很自然的,学生们会引申出“地坛对我用什么作用?”的问题,而这,也是这篇课文第一部分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在解答时就更主动从文章中体会这种关系,感受地坛在帮“我”走出困境时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再想到第二部分母亲对“我”成长的作用。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意识;眼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42-02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碰撞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出预设的新问题,教师如能依情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收获新的成果,这就是有效“生成”。“生成性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学习时机合适,学习内容有针对性。但如果教师固守预设,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生成闪现,也有意无意地失察觉,失之交臂,无缘课堂的灵动、开放。如何促进语文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呢?

一、有“生成”的教学意识

教师要抛弃课堂教学只是演绎教案的思想要认识到教学是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明白“预设”使课堂目标明确,“生成”使课堂充满创意,预设与生成共存的课堂才是美好的。教师以接纳、欣赏的心态对待“生成”, “生成”在课堂上才有生存的空间,并且当“生成”闪现时,才能把它点拨成一团火焰。

有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赏析“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句,有学生指着课本前面的彩页插图喊:“老师,就是这样的画吧!”那是一张白雪皑皑,雪峰连绵的照片。教师简单否定后,就领着学生分析该句运用比喻的好处,殊不知已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生成点。分析比喻,必须了解喻体,该句只有见到过水墨画,知道水墨画特点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精妙,而现实是许多学生并不了解水墨画。如果老师有生成意识,就会把学生的错误当成资源,就势引领学生认识水墨画(教室的电子白板都能上网),学生会醍醐灌顶,对这一比喻的认识也会形象、深刻。

二、有判断新问题教育价值的眼力

生成,必须是有效的。对于生成,教师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否则影响教学效率。有效生成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知道这一课哪一点最值得学,知道学什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请看史铁生《合欢树》的教学案例:

在“初步感知”环节,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的两条腿怎么残废了?这反映了学生的好奇心,但脱离了学习目标,教师判断后及时拉回学生的思绪。

师:史铁生因病致残。灾难,不可预知、无法把控,下面我们重点关注灾难来临时,作者和母亲的努力与抗争。

在“品味语言,领悟情感”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哪些语句触动了你?请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提供的例句有“(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有学生对这下面一段产生了兴趣: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写“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这与设计讨论的话题有点出入,但老师敏锐地感觉到,这里“闲笔不闲”,值得“披文入情”进行研读,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生成:

师:大家把这句去掉读一读,感觉有没有不同?

学生朗读后表示,没有环境了,感觉有点空,缺少了一种味道。

师:看来这句并不是可有可无。大家想象一下“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的情景,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体会后回答,以“宁静、轻松、美丽、愉悦、忧伤”为主。

师:这景色让人感到“宁静的愉悦”、“美丽的忧伤”,与作者凝聚伤痛又略得安慰的心境相一致,正所谓――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我们再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此情此境中的作者,“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出色的回答整理如下:

生1:风吹去了我心头的阴霾,我感觉很轻松。

生2:这是母亲对我的回应,对我的宽慰。风是母亲的化身,她一直在关注我,并没有远离我。

生3:我只是得到了“一点儿安慰”,并没有完全释怀,“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我感觉到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这一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很兴奋,因为通过有深度的思维训练,触摸到了文字的温度,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三、有点石成金的教学方法

生成能否精彩,与教师针对生成设计的学习问题有很大关系,问题巧妙能“点石成金”,问题不当则浪费资源。

一位老师执教《阿长与》,学生由阿长说“三哼经”想到她买书的不易,教师感觉这是一个生成点,就组织学生想象、表演阿长买书的经历。由于设计失当,学生脱离文本而过度发挥,这一生成就成了教学败笔。

另一位老师执教《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文中有这样的段落:

……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西春水觳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志。……

学习时,学生直抱怨:“这些诗太难读了!为什么不用‘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呢!”教师捕捉到这个生成点,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主问题:研究诗句能否改换。

思考问题:

1. 课文为什么选用这两首诗?

2. 诗句能否改换?如不能,为什么?如能,要注意什么?

3. 请你为“柳树抽青早”,补写相应的诗句。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后明确:文中诗句地点、季节明确,能说明柳树“抽青早”“分布区域很广”的特点,以一当二,选材恰当。诗句可以替换,《竹枝词》换成《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句子也差强人意,不过“从漠南到蜀东”就应改成“从漠南到陕西”了。改换时要注意三点:诗句要有地域特征;前后内容要连贯一致;必须是唐宋诗人的诗作,否则与题目不符。为“柳树抽青早”这一物候现象补写的诗句是:杨巨源在《城东早春》中写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杜审言也在《早春游望》中慨叹:“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篇9

关键词: 中职生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育是要培养有感情的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只有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中职生大都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究其原因,不在于他们智商低,而在于他们情商较低,如自卑、冷漠、脆弱、自制力差、缺乏恒心等。中职学生迫切需要情感教育,渴望情感的滋润。

语文课堂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也有助于情感教育。“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大部分选用了文质兼美的文章,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蕴含着或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将这些情感充分挖掘出来,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师要做有情人,树立良好的情感形象,以情暖心。

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对工作、对学生的满腔热情,上课时提前几分钟到课堂,和学生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看看他们的日记,写上几句或建议或温情或鼓励的话;上课时,情绪饱满,声音含情,对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赞美,少一些批评和责难;课后对于学生活动,如演讲、辩论、学习经验交流、学生干部竞聘等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白居易说得好:“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师对学生讲话,也要真诚真切,不矫揉造作,将心比心,保持自我本色,从而营造出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因为喜欢语文老师而喜欢语文。

2.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语文课,争取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让他们觉得语文老师学识渊博,谈吐幽默,为人和蔼可亲,更要让他们领略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起学好语文的兴趣,最好能达到既喜欢语文老师又喜欢语文课的效果。水到渠成之后再告诉他们学好语文的方法,并提出要求,这样学生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具体到每一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捕捉到课文的动情点,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入情入境。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如学习《合欢树》一文,我的导语是:“和家欢乐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孟子曾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但人生总是充满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著名的残疾人作家史铁生是如何围绕合欢树寄托她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的……”

3.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在讲析中让学生领悟情感。

情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学生从未体验过某种情感,就是很难对这种情感有深刻认识的,更谈不上珍惜这种情感。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因此,我在讲析课文时,力求使学生领悟情感。如在讲析《认识父亲》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父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句话)”,以此入手,激发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激、尊敬之情,再通过文章中七个动人的故事和七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加强学生对父亲为子女无私奉献与深沉之爱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与尊重。不仅对父母家人,而且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怀有爱心,心怀感激之心。于是,语文教材上又有了《学会感恩》一文,让学生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父母、老师的付出,用感恩之心对待别人的善举及他人的帮助,从而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一个有了感恩之心的人,决然不会是个冷漠、麻木不仁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诵读中,让学生与作者取得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本身是语言教学,所以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让他们把上课当成是一种自觉的欣赏,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自己要先进入角色,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把握课文中的感情基调。如学习胡宏伟的《长江之歌》,范读时要把握住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以及华夏儿女努力建设祖国的英雄气概,读之,令人豪情满怀。朗读《弯弯的月亮》时,要用轻柔、婉约的声音读出浓浓的思念、淡淡的悲伤,让学生想到自己遥远的故乡、逝去的童年快乐时光。其实,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经过对文章的多次诵读逐渐感悟到的。而且,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5.从课文内容中引申出生活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写作,巩固情感。

篇10

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并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大量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对学生启发引导也就越富有情感性,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也就越深。

二、师生之间注重情感交流

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教师而喜欢学习语文,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中,教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建立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对教材中人文精神挖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不可忽视,它直接体现了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试想一下,若教师高高在上,如同君临臣民,威风凛凛,武断否定学生稚嫩的思想、天真的个性,那么再好的富含人文精神的内容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育不出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倾听学生心声,肯定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才能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去尊重、热爱教师,去热爱语文学科,进而热爱生活。

三、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笔者以为,当前中学生对于具体社会生活的真实认知与具体感悟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教材文本涉及古今中外、抽象与形象等各个时空的内容,所以他们的情感激发需要教师创设种种与教材文本相适宜的具体情境。鉴于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尽可能运用电脑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再现真实场景。电化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迅速展现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领会所学内容本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祝福》《阿Q正传》《群英会蒋干中计》《失街亭》《智取生辰纲》等课文时,我都有意识地借助录像,创造出一个声像俱现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有一种感性认识,并在最大限度上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