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1 13:3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贺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苏教版八年级(上)“诵读欣赏”选录了一首题为《雁门太守行》的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意境奇特,不少同学由此对本诗的作者李贺其人其诗产生了浓厚兴趣。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谗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三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就死了。李贺作诗务求新奇,他用“羲和敲日玻璃声”来描写太阳;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来形容骏马;他觉得“荒沟古水光如刀”,想象铜人“忆君清泪如铅水”。宋人钱易、宋祁等称李贺为鬼才。杜牧形容他的诗既如“时花美女”,又如“牛鬼蛇神”,李贺因此获得了“诗鬼”的称号。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昏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遇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在诗歌创作上独辟蹊径。他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瑰奇怪诞的风格在唐代诗坛标新立异,独领。李贺诗的奇诡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想象来表现现实的思想感情
李贺诗中的怪诞特征,主要得力于他迥异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而李贺的想象、幻想又总是和夸张并行的。他可以由传说中的瑶台仙草,幻化出“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的奇景,他也可以从一方端州紫砚,联想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惊险。而他的《李凭箜篌引》更能进一步表现他创造的无穷无尽、神奇莫测的境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本来,对音乐的描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它本身是抽象的。对音乐的描写,往往是“比喻性”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即是如此。而与这两首诗相比,李贺的这首诗更具特色。因为后两者基本上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比,给人的感觉是精妙而非神奇。而李贺的比喻,却是通过极其奇特的想象,构想出一片神奇、虚幻的境界。昆仑玉碎、凤凰高鸣,谁曾听过?芙蓉悲泣、兰花欢笑,谁人见过?乐声融化了天空中的冷气,感动了天帝,甚至惊裂天空,从那里洒下了淅淅沥沥的秋雨,想象何其谲怪!最后四句更进一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境界,在美妙的乐声中,神女感动,鱼龙起舞,吴刚不眠,玉兔如痴……这神话的世界,是何等光怪陆离!飘忽的思绪,又是何等变幻莫测!李贺那种奇诡瑰丽的想象,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题材奇幻,意象多为鬼魂、死亡等超现实的事物
李贺诗歌中的意象,很多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者神奇美妙的天上仙境。李贺的诗更多的是用鬼怪、死亡、寒夜来展示他无法排遣的内心悲痛和凄苦,描绘出种种天上人间所没有的形象和体验,创作出种种虚荒诞幻、幽艳凄丽的幻觉世界;这种奇幻的题材使他迥异于前人。
《湘妃》就是典型的李贺“鬼”诗题材。“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湘水。蚕娘吟弄满星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神话传说中的斑竹滴泪,在诗人笔下被渲染得凄凄切切,哀婉绝伦。这种迷离凄婉的意境,在李贺的“鬼”诗中常常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李贺除了擅长描绘鬼魂,他的诗还经常描写死亡,描写幽冷阴森、神秘恐怖的死亡境界。“嗷嗷鬼母秋郊哭”、“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百年老鹗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风”……在李贺的二百四十多首诗中,直接提到“死”字的地方就有二十几处之多。他因为身染沉疴,羸弱早衰,敏感脆弱,所以自觉不自觉地把情感转向对死亡的体验。李贺诗中的死亡体验,既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因死亡而生的痛苦情绪、忧患意识的排解和超越。
这些奇幻的题材、超现实的审美对象,构成了李贺诗虚幻怪诞的风格基调。
三、章法跳跃,思路跌宕,变幻莫测
李贺有一种逆反传统的心理,在诗中他更愿意以一种不受拘束,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综观他的诗歌,结构方式突出的特征是:起结无定,不蹈常规,章法跳跃,跌宕起伏。李贺诗呈现出奇特的艺术思维特征,结构呈现出一种拗折激荡之美。李贺心中的忧思和愤慨,是很难用一种平和舒缓的结构表现出来的。他的诗中意绪变化无端,时而低沉,时而亢奋,章句忽起忽结,有时甚至完全听凭直觉的引导,任由自己的想象超越时空自由流动。《梦天》即是这方面的范例: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飒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前四句借助奇特的幻想,从尘世飞跃到天上,进入扑朔迷离的月宫,在广袤的空间里遨游;后四句又急转直下,由仙界折返尘世,关注人世的千古沧桑。诗句流转自如,忽起忽落,时空交叉错杂,意绪游移无端,想象飞腾,妙笔生花。再如《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前七句写仲春二月,花开草长,燕语呢喃,津头长裙飘飞,末两句却转为凄厉之调:“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天上谣》前十句写天上之乐,末两句突然一声长叹,又回到地上:“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虚幻的乐被现实的悲一下子打得烟消云散。可以说,李贺所创造的奇特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前所未有的。求生的意志、对天国的向往与人生的短促、现实的困厄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困扰着诗人的心灵,使他的精神常常处于亢奋与消沉交替起伏的状态,导致其想象变化倏忽,活跃异常。李贺的不少诗歌,特别是游仙诗都具有这种特点。李贺的这种丰富奇特的想象与意象源于他独特曲心理状态。
李贺诗的这种结构特点,可能是因为他太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和理性逻辑被他刻意打乱了,让人觉得怪诞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遣词造句,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2
关键词:鬼域 ;生死观;祭祀 ;环境描写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①钱易也赞道:“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②严羽又云:“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③从多家言论中,可以看到李贺的歌诗是与“鬼”分不开的,然而李贺真正所写的鬼诗不足二十首,却得到了“诗鬼”,“鬼仙”,“鬼才”的评价,由此可见他对于有关鬼域中的诗作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贺善于摹状与世人命运密切相关的鬼域世界,鬼域的气氛进入李贺的诗歌中,是笼罩在他心灵上的巨大阴影。这一突兀的特点反复出现,正是他生死观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根据【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第一版)将李贺诗歌中含有鬼域世界的诗歌整理如下:
一、 李贺诗中的人生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低下,对于自然和人类的生命本质问题在长期的探索中,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古人便对自然界中的,如风雨雷电等一切非人力所掌控的变幻莫测的现象和死后的去向存在一种莫名的敬畏感。《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编》“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东方古代社会中所独有的,而是人类整体发展进程中所共有的现象。
对于生死的观点在人类发展史上,东西方社会中的观点也是惊人的相似。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认同,原始初民有着共同的认识,认为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人活着是灵魂在体内,死后只是肉体腐烂,而灵魂还存在着。如柏拉图所说:“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
李泽厚曾说中唐是“各种风格、思想、情感、流派竞显神通,齐头并进。”④的时代。李贺作为中唐时期的标志性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所渗透的生死观,也是儒释道三家融合的生死观的所共有的认识,在他的诗歌中多认为人死后化为“鬼魂”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鬼魂所依附的环境多是幽冷凄清的坟墓之中,所以对李贺诗中鬼域世界的深入探究也正是对李贺诗歌生死观的一种探究。
《说文解字》:“鬼,人所归为鬼。”《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如果说人生在世有众多的不平等,但是在死亡面前却是人人平等的。无论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还是如草芥的平民都难逃一死。李贺为他的忧生之叹找到了绝佳的吟咏对象——鬼域世界中的坟墓。
不管是“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王浚这样的英雄,还是“买丝绣作平原君”的贤明之主平原君人生最终不免要撒手尘寰,身归黄土之中。黎简语:“平原之豪,卫娘之美,皆不可留,况我身乎!结句自伤也。”正所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人的一生谁也无法逃脱坟墓之一归宿地。
李贺因为自身的体弱多病而产生的忧生畏死情绪十分强烈,他总希望时间能够走得慢一点,甚至希望能将太阳系住“长绳系日乐当年”(《梁台古意》)在《将进酒》中“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又如《浩歌》中:“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钱钟书《谈艺录》中分析道“按希腊古诗有云:‘为乐须及生时,酹酒坟前,徒成泥淖,死人固不能饮一滴也。’则略同高菊磵《清明日对酒》所谓‘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酒泉。’之意,视长吉更进一解。”⑤因为正是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李贺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排遣这种难以难避的幻灭感,那就是如他在诗中提倡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既然死后得不到欢愉,何不在享受这一世能都得到的快乐。
二、李贺诗中的特殊祭祀活动
由传统的生死观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对于死亡的认识,是否定和拒绝死亡的态度,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死后鬼魂的形式脱离了肉体依然存在着。由这种“死事如生”观点,古人们十分重视丧葬制度。早在原始社会早期,安葬的人们会将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的和喜欢的物品来随葬。而古之帝王则愈演愈烈,秦始皇大兴陵墓,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地下皇宫。“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中的茂陵的就是汉武帝的陵墓。
谈到鬼域世界,自然而然的便会联想到的是祭祀活动。中国古代思想延续至今的“礼”文化思想中的“礼”字古时的写法为“禮”,左边意为神祗,右边是祭祀的器具用品。礼字的本意就是“敬神鬼”起源于祭祀活动中。“殷商上承原始社会的宗教,有加之现实社会压迫的需要,巫术的空气弥漫上下,鬼神禁忌笼罩人心。”⑥《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示神,先鬼而后礼。”《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义》“礼有五经,莫重与祭。”祭祀被认为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一项庄严肃穆,规模浩大,程序繁多的礼仪形式。祭祀是我国古人的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我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
《楚辞·招魂》里甚至罗列出了一份祭祀鬼魂的食谱:“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鄨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历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归反故室,敬而无妨些。”
由此可见人们祭祀鬼魂准备的是铺张罗列,各种食物不惜一切代价,也许是人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在祭祀时都要慷慨的拿出好酒好肉供奉鬼神。人们祭祀鬼神,归根到底还是畏鬼神的缘故,只有畏惧才有敬,有敬就有了祭祀,中国人的鬼神崇拜由此而产生,人们似乎还想通过祭祀活动得到鬼神的庇护,得到一些看不到的实用功利其实也就是一定的心理安慰。
正如J.G.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提到宗教不同于巫术的特征之一是“首先确认有神存在,并且还以祈祷和奉献供品来赢得神灵的庇护。”⑦这就是说祭祀的主要目的是像鬼神祈祷,希冀鬼神能够庇佑他们战争的胜利亦或是得到风调顺的生活等。
在李贺诗中记述的精彩的祭祀活动以“神弦”系列作品为例,有《神弦曲》、《神弦》、《神弦别曲》,合观三首诗增进了对古代神巫祭祀活动的了解。诗中夸张的祭祀仪式“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和“旋风吹马马踏云”“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名旋风。”对天降神灵的威势描写的惟妙惟肖。这些都是李贺所见到的祭祀的场景,而他本人实施的祭祀活动却是与这铺陈夸张的祭祀场景有着极大的差别。在李贺的祭祀活动中,他大多祭祀的是鬼魂而不是神灵,他的祭祀只是单纯的奉献,而并不曾想从其中得到什么回报。
如李贺的《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诗人在这片国殇的土地之上,无意对古代的战事历史进行评价,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身上。在这片古战场上,诗人仿佛与这些千古幽灵发生了情感的交流,仿佛看到“左魂右魄”瘦骨嶙峋的样子,因为长久的无人祭祀,而饥饿难忍,纷纷前来向他乞讨食物,于是诗人便“酪瓶倒尽将羊炙”来祭祀那些惨死的亡魂。四野之中鬼火阴阴,似乎是那些亡灵在感激他祭祀的恩惠。李贺的祭祀活动是缘于他与亡魂的情感共鸣而产生的深切的同情,他之所以祭祀只是纯粹的为他们奉献,并不祈求从中得到回报。
若说李贺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祭祀的,那么举凡数人最能体现其心境的应该是林黛玉《葬花词》中的“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如今站在这荒芜的古战场里李贺所能做的不过是祭祀这些亡魂而已,而等到自己死后又不知是谁人会来为自己凭吊。在李贺的诗作中鬼魂是没有福祸人间的能力,那些鬼魂自身都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遗憾和哀愁。
三、特写镜头式的环境描写
李贺诗中能典型的代表他“诗鬼”之名的当数《苏小小墓》、《南山田中行》等诗,这些诗作中对于鬼域世界的描写使用的是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恍如身临其境在鬼气森森的坟墓之间游荡。
《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黎简评之“通首幽奇光怪,只纳入结句三字,冷极,鬼极。诗到此境,亦奇极无奇者矣。”⑧全诗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更是写情。曾益语:“露啼,是墓兰露啼,是苏小墓。”“草如茵,松如盖。”之景实际上是“时则墓草已宿而如茵矣,墓松则掩而如盖矣。”不过是墓上的一对杂草,一棵松树而已,描写的如此深情细致。“凄凉,楚惋之中,寓妖艳幽涩之态,此所以为苏小墓也。”⑨其实此语应倒过来说,因为李贺写的是苏小小,所以他将内心的一股情意全部寄托在那坟墓之上,凄凉楚惋是他将心中情思寄予在苏小小的身上。只是通过鬼域世界中几个处镜头的特写式的放大描写,便将幽谲诡丽的苏小小之墓呈现在世人眼前。诚如王夫之语:“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曰:“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用特写式的镜头描写,将情景交融之感描摹的淋漓尽致。
再如《南山田中行》:“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诗人田中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诗篇中愈益呈现出森森鬼气。曾益曰:“鬼灯如漆,言明中暗,暗中明,照松花,松间多古墓也。”⑩诗人将视角聚焦在一个特定的镜头上,放大描写将坟墓间的幽深恐怖之气从一点之中迸发而出。
又如《感讽五首·其三》“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姚佺:“及读贺此作,亦鬼诗,亦鬼境。”南山在诗中是一处亘古的坟场,是终生最后的归宿之地。开头一“悲”字便定下基调,鬼雨洒落在荒草之间,这样的特写镜头让人不禁想到这其间究竟是“鬼雨”还是鬼在坟间啼哭。由坟墓间的荧荧鬼火联想到鬼亦有情,以鬼火迎接新葬之鬼。只是几处特定的视角,变将南山鬼域的整体之貌勾勒于眼前。钱钟书对这三首诗作的评价是“咏鬼诸什”,“意境阴凄,悚人毛骨”,是自《山鬼》、《招魂》以下无人能及之作。
四、特定情感倾向的人物选择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李贺所写的鬼域之中,似乎有着特定的情感倾向。他所写的这一类鬼域诗歌之中的人物有着共同的悲剧性质,都是失意人生的自哀与自怜,也是他自我人生的真是写照。
无论是想要为其找魂的杨雄“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绿章封事》)还是“秋坟鬼唱鲍家诗”(《秋来》)的鲍照亦或是无人凭吊的贾生“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感讽五首 其二》)等这些人都与李贺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才气高远而命运多舛。
以《绿章封事》为例,吴正子评“以扬雄自况而言己之迍贱可悲也。”又如曾益云“夫蒿里贤愚杂处地也,而谓之填,则賫志以没者,岂特一杨雄已哉!”都是李贺失意人生的自哀与自怜。又如黄淳耀“结意自伤”。黎简亦云:“盖以自况之词。”无论这些人生前的才华是多么的横溢但是死后都只能是一堆恨古埋在土下,含恨千年。将那种世上英雄本无主,对志士人才的怀才不遇的千古同恨之情表达出了感同身受的悲彩。
李贺对于人物的选择潜意识里有着特定的情感倾向,在杨雄,鲍照亦或是贾生,司马相如等人身上李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能够对这些人给予深切的同情和理解。李贺写的不仅仅是鬼域中的失意人生,同样也是自己的失意人生。李贺在诗中对他们所给予的深切的同情也正是对自己自哀自叹的一种内心体验。
纵观李贺诗中的鬼域世界,传承了中国古代的生死观,人终有一死,但是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长久遗憾的真正开始。李贺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对于亡魂的祭祀他所作的不过是单纯的祭祀,并不希冀所谓的回报,寻求的是心灵上的宽慰。
对鬼域环境的描写采取特写镜头式的描写,营造了一幅幅意境阴森,悚人毛骨的鬼域环境。在诗人的潜意识中选取的凭吊对象都与其自身有着深刻的共鸣,对于无论是司马相如,鲍照还是杨雄等的哀叹,都不过是对自己失意人生的长嗟,抒发了知遇之难的千古长恨。既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难逃一死,倒不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由此得到印证。
[注释]
①《永乐大典》卷八二三引《朝野遗事》见吴启明《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0页。
②《南部新书》卷丙见吴启明《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页。
③严羽著、朱刚批注《沧浪诗话·诗评》,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52页。
⑤ 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屋2001年版,第131页。
⑥刘宝才:《西周宗教特点试议》,《人文杂志》,1981年第2期。
⑦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第105页。
⑧黎简《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李长吉集》见吴启明《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59页。
⑨曾益《昌谷集》见吴启明《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2页。
⑩曾益《昌谷集》见吴启明《李贺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6页。
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屋2001年版,第130页。
[参考文献]
[1](清)王琦等.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陈允吉、吴海勇.李贺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钱钟书.谈艺录[M].上海:三联书店2001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吴企明.李贺资料汇编[M].上海:中华书局1994
[6]曲金良.后神话解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7]严羽著、朱刚批注.沧浪诗话·诗评[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
篇3
生:李贺是中唐诗人,他才情卓越,却英年早逝,有“诗鬼”之称。
生:李贺是唐代皇室的宗亲,因避其父李晋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师:我作一点补充,因为这事,韩愈很为他不平,曾撰文《讳辩》,其中有语云: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话说得很有分量,但现实没有办法改变。好,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李贺曾被举荐当了几年的小官,后来因为生病辞官而归。
生:李贺写诗很勤奋,也很刻苦,白天他常常带着书僮走山探水,一有灵感就马上用纸片记录下来,然后将纸片放到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到了晚上再把纸片拿出来进行整合,修改,常常是彻夜不眠。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一个词“走山探水”,颇有古意。是呀,自然界的山水草木滋养了李贺的诗情,乃至残灯常常将他瘦长的影子深深嵌在不眠的墙壁上,他也乐此不疲。他母亲见状很不忍心,说:“儿呀,你这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
好,刚才的交流,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李贺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使他在仕途上发展的前景变得渺茫,一生郁闷寡欢;一是他写起诗来有点玩命的意味,也就加重损害了他原先就有病的身体。可以这么说,在心理和生理上,诗人都过早地咀嚼了人生的绝望。很显然这一切都会影响诗人的心绪,自然也就会在他的诗歌里隐现。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李贺“呕心而出”的诗作。先请同学们把《天山谣》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请说说你对这首诗内容的初步理解。
生:诗中写了一些仙人的活动,有采花的,有吹笙的。对,还有月宫的桂树。
生:还有秦妃卷帘的动态,还有龙和凤。
师:有没有同学再作补充?
生:诗中写了银河,也写了群星在银河中漂浮、流动。
生:最后好像还写了人世间的变化。
师:很好。哪一个同学能否综合一下大家的理解,用一句话来归纳诗歌主体的内容?
生:诗歌的主体内容是写天庭里仙人生活的一些图景。
师:“一些”是多少?诗歌中哪些诗句分别描画了这些图景?
生:诗歌当中的四联八句,分别描绘四幅图景。
师: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四联诗句齐读一遍,体味一下诗中描述的景象。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四组的同学借助适当的想象,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将四联的诗句散文化,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轻声讨论。
(学生讨论,有的动起了笔)
师:下面请同学互相交流。
生:月宫里金灿灿的桂花扬着妩媚的笑脸,在风中私语。梦一般的花海,奇香袭人。仙女粉色的衣裙徜徉在花海中,她们信手采下花瓣放入香囊中随身携带,桂花的清香便缠绕在她们的身边。
生:刚从梦中醒来的秦妃,缓缓地卷起北窗的帘儿,一片晨光倾泻在她的身上。窗前的梧桐在晨光照射下分外青绿,依旧小巧的青凤在树的枝头上闪动着黑豆似的眼睛。
生:风吹过,飘来了悠然的笙箫声,王子一袭白衫如玉树临风。笙乐回旋,如同凤凰的鸣叫,逗引起神龙翻云舞烟,播种着瑶草。
生:眉黛一闪,一群粉色的仙女姗姗而来,飘带挽在纤细的手臂上,一阵清风滑过,扬起一抹红色。春天的兰花娇艳欲滴,仙女们采撷着兰花,藕丝裙摆掠过的地方,草叶“簌簌”轻响。
师:非常好,很具有想象力。再请四个组的同学分别给四幅图画各拟一个四字的画名。
生:仙女采香。
生:秦妃临窗。
生:王子吹笙。
生:仙女拾兰。
师:好是好,不过,我觉得“仙女拾兰”的“兰”字,改为“翠”可能更好一些,而“仙女采香”与“仙女拾兰”有重复的嫌疑,可以考虑改为“桂香袭人”。
(学生轻声表示赞许)
师:这四幅图画看似独立的,却是被置于一统的天庭背景之下,描摹的又都是仙人的生活,想想这些画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悠然自在,闲适惬意。
师:这样的悠然自在、闲适惬意,还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沉默)
师:我们还是从诗歌中寻找答案。提醒一下,诗中二、三联中有“花未落”和“青凤小”之句,品味一下其中的“未”和“小”的意蕴。
生:“未”是“不”的意思,“花未落”,说的是仙树不枯萎,仙花不凋落。
生:“小”有“小巧”的意思,也就是说青凤依旧娇小。
师:想想,树木不枯,花儿不败,那只引领秦妃成仙的青凤,虽历经了悠悠千年,却依旧小巧。在这仙境中,时间仿佛是停滞不前的,一切似乎都是……(有意停顿)
生(插言):恒久不变。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交流对这首诗歌内容初步理解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到诗的最后还写到人世的变化。我们一起看最后两句诗,那位同学先说说诗的大意是什么。
生:太阳就像奔跑的马一样行走得飞快,海水又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就是“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师:注意一下,诗中“东指”的主体是谁?
生:仙女。
师: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是仙人眼里的人间生活,诗句中人间生活的特点什么?
生:极为短暂,就如白驹过隙。
师:天上人间,在诗人的笔下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天上树木常青,天上花色不败,天上仙人红颜常驻,还有龙舞凤栖,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仙境,而这一切恰好又是世间人情物态的一种反衬,这样的反衬还暗含着人生苦短的伤感。在我们最近学过的唐人诗中,这样的伤感也时常显现。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生: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生: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李白的“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这也正是诗歌的命意之所在。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李贺的《梦天》,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
(一女生读《梦天》,结果读错了一个字音,学生轻声纠正)
师:请同学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想想比较诗歌的异同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座位上参差不齐地说“内容”“手法”)
生:内容上都描写了天庭的景象。不同点是,《天上谣》展开的是仙人生活的一个个场景,显现出天庭生活的闲适自在和环境的优美;《梦天》……(一时语塞)
师(点拨):《梦天》更多的是将笔墨倾注在对什么物象的描摹上?
生:对月亮的描写。
师(点头):继续说,诗歌中写了有关月亮的什么内容?
生:有月光初出,光影幽冷像在哭泣;有满月皎洁如玉轮一般。
师:而那云楼半露、那桂香鸣也只是月亮的一个陪衬。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两首诗都写了人世间的变化的快速,不过《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弘海水杯中泻”,还写了人世物象的渺小。
生:《天上谣》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而《梦天》写的是诗人的一个梦,具有的是梦幻色彩。
(学生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用“神话色彩”和“梦幻色彩”来界定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有见地,只是他在表述的时候还缺少了一些有力的依据。他提到色彩,也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画面,想想两首诗显现出来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生:《天上谣》的画面显得和谐而清晰,《梦天》的画面……(一时语塞)
(学生窃窃私语,一学生说“多变而迷离”)
师:用画面的“和谐而清晰”和“多变而迷离”这样来表述说服力要强得多。刚才都是从内容上比较,那么手法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两首诗多运用了神话传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师:想想,两首诗中的景,与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诗歌中的景,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诗中的景都是虚景,是想象中的景。
师:这样的一种想象之景,主要是借助于哪一种修辞营造出来的?
生(齐):夸张。
师:两首诗都写了天上人间,无论诗人选择怎样的景象,它只是传达情感的一个载体。那么诗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对天庭闲适和谐、恒久不变的生活的向往。
生:对人世沧桑多变的感慨。
生:对人生短暂的大无奈。
生:还有对自身境遇的不满。
师:可以说,天庭里的一切是美妙无比的,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是诗人借助于文字所憧憬的梦,是一种虚幻的存现。诗人真实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秋来》。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再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鉴赏诗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切入角度,就是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切入。你以为这首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生:“苦”和“恨”。
师:好。“苦”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想想诗人为何而“苦”?
生:因为“秋来”,因为“桐风”。
师:关键词找得很准确。这样的梧桐秋风让诗人“心惊”,于是,一些客观的物象也深深烙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感。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在诗人的视觉与听觉中,灯光似乎特别的“衰”微,虫叫也携带着刺人的“寒”意。
师:这还只是表层的“景”苦和“物”苦,而“景”“物”的苦生发出来的是“心”苦。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苦的关键句。
生:“谁看青简一编书?”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世间有谁来翻阅、欣赏我呕心沥血所写的诗章呢!诗句潜在的含义是什么?
生:知音难求,怀才不遇。
师:这“苦”,诗中还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找出这句诗。
生:“思牵今夜肠应直。”
师:“肠”,在自然状态里应该是弯曲的,古人形容愁苦郁结之深也常常用“曲”来表述,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说是“肠一日而九回”。
生:柳宗元也有诗句谓之“江流曲似九回肠”。
师:而李贺却自铸新词,用“肠直”之说,来强化本该弯曲之“肠”却被强拉成“直”, 其“苦”之意味,不言而喻。这样的汉字组合,给后人的视觉和心灵都以一种强烈的冲击,让人的心为之而悸动。
诗人内心的“苦”自然转化为心中的“恨”,“恨”是“苦”的深化。那么诗人又为何而“恨”?
生:“雨冷香魂吊书客”。
生:“秋坟鬼唱鲍家诗”。
师:香魂凭吊,鬼唱鲍诗,而且这样的“恨”恒久而绵长。诗中的结句化用了“苌弘化碧”的传说,说的是苌弘因忠贞而遭小人诋毁,剖肠而死,其血为人收藏三年而化为碧玉。
(学生轻声叹息)
师:想想,诗的结句意思是什么?
生:诗人的恨,即使过了千年也无法消释。
师:这样的恨,也正是志士怀才不遇的千古同恨啊!诗人上天只能浸渍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中,入世又无以找到知音,只能在阴冥的世界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只是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中的一个孤魂。然而,正是这个“孤”,使诗人成为中唐诗人中的另类,成为他人无以取代的“这一个”。
自此,我们能否给李贺的诗加上一个修饰语,亦如教材中用“豪放飘逸”修饰李白的诗,用“沉郁顿挫”修饰杜甫的诗?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未能展开)
师:我们可以用“诡异多变”来表述对李贺诗的理解。因为“独特”,因为“多变”,也就有了李贺诗的“新意”,其实这也正是中唐诗人对既往诗人诗作的一种突围,正是这样的“突围”,才使得唐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最后布置一条作业:课后阅读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传统的说法,这是一首描述音乐的杰作,但现在有学者以为,诗中的音乐与音乐和音乐家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它只是一个媒介,借助这个媒介,“使得诗人再次领略到某种神秘的意味,并在这种神秘意味的对照下,表达了自己的生存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过常宝教授语),我们同学又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呢?
[附]板书
天上
桂香袭人 秦妃临窗
王子吹笙 仙女拾翠 悠闲 恒久
诡异多变的李贺诗
月起幽冷 云楼半露 想象奇特
月圆皎洁 桂香鸣 夸张大胆
新意
人间
秋来桐风 灯残虫寒 渺小短促
谁看青简 苦
香魂凭吊 鬼唱鲍诗
恨血千年 恨
篇4
初读《蝉》,是在那遥不可及的凌烟阁里。他真实而又那么闪耀。望着他微启的唇,似乎从中读出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洁,那一声蝉鸣,显示了怎样的品质,清廉而又不同凡响。
他是名臣,深受唐太宗赏识。但因为他的忠言逆耳,他的“胆大妄为”,让他的身边总是阴云密布。但他不因为自己显要的身份而放弃人生的信仰与追求,他说,“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孤高却不自恃清高,不浮夸,而最终让渺小的我驻足凌烟阁,随他同念“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一声清啸,似乎从那时起就响彻了整个历史,而与之共鸣的也许就是那鹤唳了。
再读《池鹤》,不禁为之动容。那一抹丹红,那一片雪白,孤高而又超凡。它形象美、色彩美、鸣声美、心灵美,却与那个世界格格不入,它只能“怅望青田云水”,无奈而心酸;它只能“临风一唳”,苦闷而又厌倦。
虽说“乱群鸡里有风标”,可这是他的希望吗?他要自由,他要自然,他要更广阔的天空,他不屑与“鸬鹚”“鹦鹉”为伍,可是他却无力摆脱,于是痛苦时时袭上他的心头。他只能在梦中褪去那所谓的光环,飞去心灵的田园。
有人说,坚持自我,就会感化一切。所以,历史的天空虽然时有阴云密布,但那清脆的蝉鸣与高亢的鹤唳依然划过,响彻云霄!
链接中考
1. 阅读虞世南的《蝉》(略),完成题目。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白居易的《池鹤》(略),完成题目。
(1)诗歌中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何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为何事?本文托物言志,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形状 习性 声音 (2)托物言志 (3)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如地位、权势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篇5
其中,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新沂市人社局”)工伤认定行政案,对如何正确认定“上下班途中”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该案的指导意义在于,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是两种相互联系的属于上下班途中事故伤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概念,不应割裂开来机械地认定。
案情
何培祥是原江苏省新沂市北沟镇石涧小学的教师,后因行政区划调整,北沟镇石涧小学更名为高流镇石涧小学,并纳入高流中心小学管理。2006年12月22日上午,石涧小学安排何培祥到新沂城西小学听课,当日11时40分听课结束后,何培祥在新沂市区就餐。因工作地点石涧小学及何培祥居住地到城西小学无直达公交车,何培祥就利用骑摩托车、坐公交车、步行相结合方式往返上下班。事发当日,石涧小学上课时间为上午8时30分至11时50分,下午13时30分至17时10分。
然而,当天下午第一节为何培祥的语文课,他却未按时返校上课,也未请假。
15时40分左右,石涧小学校长邢汉民及教师何继强、周恩宇等开车经过石涧村大陈庄水泥路时,发现何培祥骑摩托车摔倒在距离石涧小学约二三百米远的水泥路旁,头部受伤昏迷不醒,他们赶紧把何培祥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2006年12月27日,何培祥所在单位北沟镇中心小学就他的此次伤害事故向新沂市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因故撤回。
2007年6月,何培祥就此次事故伤害直接向新沂市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历了两次工伤认定,两次复议,两次诉讼后,新沂市人社局于2009年12月26日认定(2006年12月22日案发时,适用修订前的2003版《工伤保险条例》),何培祥所受机动车事故伤害虽发生在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上,但不是在上下班的合理时间内,不属于上下班途中,不认定为工伤。
何培祥不服,向新沂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后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人社局上述不认定为工伤的决定。何培祥不服至新沂市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撤销新沂市人社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一审判决
是上班的合理路线、合理时间
新沂市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新沂市人社局对证人邢汉民、何继强、周恩宇调查,上述证人证明他们看到何培祥骑摩托车在前面走并摔伤,摔伤的时间大约在当日15时40分左右;证人毛善红、陈宗良证明当天在新沂吃完饭的时间为13时30分左右,何培祥需要先坐公交车到陈相转盘道,再骑摩托车。
本案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石涧村大陈庄水泥路一沙滩处,鉴于何培祥当日被学校安排到新沂城西小学听课,结合本案何培祥居住地及学校所在地判断,何培祥摔伤地点位于从新沂市区到学校的合理路线上。但是,由于本案从听课结束到下午上课这一时间段,包含了两个阶段,即下班、上班。而本案上班、下班路线不具有同一性,下班路线应为新沂市区到何培祥居住地,而上班路线有两种:一是何培祥居住地到学校,二是新沂市区到学校。被诉工伤认定决定没有区分何培祥伤害事故发生在上班路线还是下班路线,而是笼统地概括为上下班路线上,违反了行政行为内容具体性的要求,存在瑕疵。
事发当日,学校安排何培祥前往城西小学听课,既未安排专车接送,也未指定交通工具,何培祥在无直达公交车的情况下,采用步行、坐公交车,加骑摩托车方式往返,不违反相关规定。因学校未安排工作餐,何培祥在听课结束后就近在新沂市区就餐也不违反相关规定。
2003版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据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保障监察、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05年11月7日由审判委员会第51次会议讨论通过)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认定职工工伤情形中的‘上下班途中’,是指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线。”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社医[2005]6号)第十五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应是合理的时间经过合理的路线。”不论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是省高院的解释,设定合理时间、合理路线标准是为了判断交通事故伤害是不是因为上下班的目的而发生。
根据毛善红证言,当天他直接回家并让何培祥带假的这一事实,证明何培祥就餐结束后准备回学校。陈宗良证明,当日他直接回家,而何培祥说要返回学校。由此可见,本案何培祥就餐后的目的很明确,是返校上班,且事故地点距离学校仅几百米。
新沂市人社局在未对何培祥当天从新沂市区返回学校路途需要的时间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将何培祥返校的合理时间限定为11时40分到13时40分,并据此认定何培祥所受事故伤害不是发生在上下班途中,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此外,根据庭审调查,事发当日何培祥上班的合理路线,不是工作单位与居住地之间,而是因公外出地点与学校之间。因此,新沂市人社局作出被诉工伤认定决定适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保障监察、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属于适用法律不当。
新沂市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作出一审判决:一,撤销新沂市人社局2009年12月26日作出的新人社伤认字[2009]149号职工工伤认定决定;二,责令新沂市人社局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就何培祥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终审判决
“合理的时间”与“合理的路线”不应割裂
新沂市人社局不服一审判决,向徐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了上诉,认为,何培祥当日11时40分听课结束后,本应按学校要求在13时40分之前返校上课,且当日下午第一节课就是何培祥的语文课,何培祥在学校附近吃饭饮酒至13时30分才结束,完全不顾学校和教育局的规定,虽然其是在合理的路线上,但不是在合理的时间内,不能认定为工伤。因此一审判决书第一、二项认定事实不清,请求中级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新沂市高流镇中心小学上诉称,规范性文件设定“合理时间、合理路线标准是为了判断交通事故伤害是不是因为上下班的目的而发生”,当发生伤害的时间距上下班时间过渡迟延时,即丧失上述合理性。请求二审依法判决。
何培祥答辩称,当时他的伤情是头部受伤,瘀血压迫神经而昏迷不醒,现在仍不能详细回忆当时发生的情况,有可能被人发现时已昏迷数小时,所以什么时候发生事故没有人知道。据此,新沂市人社局认定他不是在合理时间摔伤没有事实证据。
庭审辩论中,本案当事人围绕本案争议的焦点即上诉人新沂市人社局于2009年12月26日作出的新人社伤认字[2009]149号职工工伤认定决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审判决的合法性进行了辩论。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当事人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对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社医[2005]6号)第十五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应是合理的时间经过合理的路线”,如何理解其中的“合理时间”问题。
对此,本院认为,上述文件规定的“合理的时间”与“合理的路线”,是两种相互联系的认定,属于上下班途中受交通事故伤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概念,不应割裂开来看待。结合本案,何培祥在上午听课及中午就餐结束后返校的途中骑摩托车摔伤,其返校上班目的明确,应认定为合理时间,而不应仅将11时40分到13时40分之间机械地认定为合理时间。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依法应予维持。
2010年9月19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撤销被告新沂市人社局作出的《职工工伤认定》;责令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就何培祥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界定宽泛
2010年12月20日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现实生活中,有关“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伤害而申请工伤的情况非常多见,此类案件为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司法实践中,由于在理解和认识上确实不一致,各地法院在处理相同或者是相似案件的过程当中也有裁判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同案不同判”。
到底什么是“上下班途中”?2014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给予了具体的说明。根据该规定第六条,四种应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情况: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内的合理路线;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
那么,又如何理解“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呢?
据最高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介绍,规定第六条中多处提到“合理”一词,理解这一条规定,要抓住的关键词就是“合理”。因为法律不可能规定那么具体,所以要本着同情保护受伤群体、弱势群体的前提,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那么,什么是合理时间、合理路线,什么又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合理时间可以说比较宽泛,一句话说就是应当具有正当性。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
篇6
中国对外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谋求和谐发展。为实现国内的和谐发展,党和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和理解。本文拟以的历史合力论为视角,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一、对历史合力论的理解
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对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研究而总结出来的。历史合力论的提出体现了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恩格斯在原本的唯物史观中,着重强调经济因素、两种生产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比较少涉及其他的因素作用。据此,它只能说明社会进程的总趋势,而无法很好地说明社会发展复杂的进程。约?布洛赫曾写信询问恩格斯如何理解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唯物史观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问题。在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给约?布洛赫回信,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恩格斯在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1]但是恩格斯又强调:“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477在信中,恩格斯指出了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结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478。以上是恩格斯对历史合力论的明确论述。
根据历史合力论的表述,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社会发展不是由单个意志决定和推动的,它是由社会众多意志形成的合力而决定和推动的;其次社会发展要形成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是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最后推动社会发展合力形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要具一定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形成需要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发展。总的来说,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历史合力论,丰富了的唯物史观,为社会发展复杂的进程提供了解释的方法。
二、历史合力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历史合力论是科学的理论成果,对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恩格斯在历史合力论中已明确指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不是单个人的意志,而是由众多意志组成的合力。列宁也指出:唯物史观“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2]从而得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结论。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会自动生成,也不会因为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形成,它必须经过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更要为了人民群众。可见,历史合力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相通、一致的。
第二,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恩格斯关于历史合力的大小是这样计算的:“两个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的合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如果多个力作用于一点,就其任意选两个力以之为邻边构成平行四边形,以其对角线和另一边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再以其对角线和另一边做平行四边形,求出它们的合力。如此继续下去得出多个力的合力。”[3]由此可见,历史合力论强调一个“合”字,强调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在特殊的生活条件下产生一个总的结果。这实质就是强调相互制约,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历史合力论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法就是协调配合,要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三,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历史合力论要求社会发展要形成一个合力,即一个平衡点。这一个平衡点就是社会发展中不同力量之间相互融合而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目的。只有达到这一个平衡点社会就会向前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合力论实质就是对一个平衡点的追求对各个力达到和谐的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按照社会本质的要求,以富裕、公平、互助、和谐为价值目标,追求社会与自然及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和谐,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以历史合力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学说的其他原理一样,历史合力论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了。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人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主体。社会的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调动各阶层、各团体、各派别的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他们都产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变得更和谐。
充分发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要作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不断促进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不断促进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其次要坚持做到和而不同。人际关系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差异。按照历史合力论的内涵,和谐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尊重多样性和个性差异,能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和互补性的社会。再次要做到互惠互利。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够保持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互利互惠才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稳定,才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局面的出现。
另一方面要利用协调配合的方法解决人民的内部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观点,社会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正是这些无数相互冲突的矛盾和力量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才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前进。
篇7
1、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
2、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
3、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
4、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河水清清而且又不深,因此没有架桥,可总不能就那么淌过去吧?于是,有了一道道“石步桥”。
石步桥?就是在小河较平稳的河段搭上一个个较平的石墩子,大约没半步一块大石头。叫不叫桥?无所谓吧。
我们总喜欢蹦蹦跳跳地从石步上渡过河;也喜欢健步飞过石步桥,远处看来,大有“铁掌水上飘”之势;当然,我们还喜欢悠悠踏过石步,手里捧着一本有趣的漫画或优美的文章。
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放学的路上,总会纵容自己逗留在一墩墩石步上,捧一掬清澈又凉爽的河水浇在灿烂而微烫的脸上;也会顺手解下项上的红领巾,探进两石墩间的河水,任凭急急的流水冲刷着、荡涤着,而我们盯着它不放的眼睛随着转上传下,似乎也享受着凉意;偶尔,我们还会在过河时,发现穿游于石步间的鱼儿,于是,目光也随之游动,幻想自己也变为一尾小鱼,那在夏日,会是多么惬意!
有时候,蹲在水流较急河段的石墩上,会莫名其妙地产生错觉:石步在前进!小时候,很难理解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很喜欢那种晕晕的感觉,像在坐船一般。于是,迷上了“坐船”的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以“参禅式”在某一较大石步上静坐一会儿,保持“口紧闭、眼无神、人发呆”的造型,不知道的,定以为我们走火入魔!
石步桥,简直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园!但,石步桥给予我的,还不仅仅这一点。
那是一年夏天,河里发了水,大人们搭的石步桥尽皆被水吞没或冲垮。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竟强行渡河。
我们赤着脚、高高挽起裤脚,不以为然地下了水。可毕竟是大水,水势汹涌;我们毕竟还小,压根站不稳脚,只能硬着头皮顶着河水冲击的巨大压力缓缓地挪动步子。这时候,我好希望有一道稳当的石步桥!好不容易行至河心,我却越来越觉得浑黄的河水似乎在给我催眠,不禁头脑有些发昏;从上游冲下来的柔软、顺滑的苔类、水草不时缠住小腿,让我手脚冰凉,疑心那是水蛇!就这样,我一时晕眩,觉得天旋地转,一头扎进水中……
名叫“江霞”的六年级学姐救了我的小命,并背着浑身湿透的我回了家。我心生感激,回想到那日浑如江水的小河中的险景,不禁尊称她为“江侠”。
于是,我懂了,“江侠”就是那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安全的石步桥。
篇9
狐狸生病了,他来到了医院,医生们以为他是来吃他们的,便飞快地跑了,狐狸见没有人,便回家了。在这期间,没有人来看他,于是他来到河边,想跳进河里一了百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情景被狗看见了,他忙跑上去劝导他改正错误。狐狸问:“狗,你难道不怕我把你吃了你吗?”狗说:“不会的,你已经在改正了。”狐狸的脸上流下了泪水。狗又说:“因为了经常欺负别人,所以别人讨厌你。”于是狐狸来到猫家,向猫道歉,猫却不相信狐狸的话,而且还到处说千万别相信狐狸的话,因为他会吃了你。狐狸又来到鸡舍,向鸡认错,鸡因为相信猫,所以不相信狐狸的话。狐狸发现他无论怎么做,大家都不相信他。
在一个晚上,他偷偷溜进猎户家,把狗推醒,狗揉了揉眼睛,问他有什么事?狐狸说:“我诚心诚意的与森林里的动物们和好,为什么他们却对我不理不睬呢?”狗回答道:“可能因为谣言吧。”“什么谣言?”狐狸问。狗说:“可能你还不知道吧,猫说你见谁吃谁,因为大家都怕你把他们吃了,所以才不相信你。”狐狸问:“怎样才能使大家相信我呢?”狗说:“你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怎样才叫实际行动呢?”狐狸问,狗叫他为大家做好事。从此后,狐狸到处做好事,他帮山羊伯伯上山采药、帮小兔作围巾、帮小猴送信 …… 狐狸听从狗的教导,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成为了大家的知心朋友。狗告诉他,因为他帮助大家,所以大家才相信了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能缺少朋友的道理。
篇10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