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英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8:1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位置英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ccounting Payable Clerk
应付帐款文员
Accounting Assistant
会计助理
Assistant Portfolio Manager
组合基金经理助理
Accounting Manager
会计经理
Accounts Receivable Clerk
应收帐款文员
Accounting Clerk
会计文员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注册会计师
Senior Accoutant
高级会计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首席财务官
Audit Manager
审计经理
Collections Officer
收款负责人
Actuarial Anaylst
保险分析员
Insurance Underwriter
保险承销商
Auditor
审计师
Bank Administrator
银行事务管理员
Junior Accountant
初级会计
Loan Administrator
贷款管理员
Bank Treasurer
资金调拨
Management Accountant
管理会计
Billing Clerk
票据文员
Mortgage Underwriter
抵抻保险员
Billing Supervisor
票据管理员
Payroll Manager
工资经理
Bookkeeper
档案管理
Staff Auditor
审计员
Bookkeeping Clerk
档案管理助理
Stock Broker
股票经纪人
Budget Analyst
预算分析
Tax Accountant
税务会计
Credit Analyst
信用分析
Tax Inspector
税务检查员
Credit Manager
信用管理经理
Vice-Presid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财务行政副总裁
Financial Analyst
财务分析
Vice-President of Finance
财务副总裁
Financial Consultant
财务顾问
Loan Servicer
贷款服务
Financial Manager
财务经理
Financial Planner
财务
计划员
Bank Clerk
银行出纳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部分)
Assistant Personnel Officer
人事助理
Benefits Coordinator
员工福利协调员
Assistant Vice-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副总裁助理
Compensation Manager
薪酬经理
Director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总监
Employment Consultant
招募顾问
Employer Relations Representative
员工关系代表
Facility Manager
后勤经理
Job Placement Officer
人员配置专员
Personnel Consultant
员工顾问
Labor Relations Specialist
劳动关系专员
Personnel Manager
职员经理
Training Coordinator
培训协调员
Recruiter
招聘人员
Vice-President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副总裁
Training Specialist
培训专员Administration(行政部分)
Administrative Director
行政主管
File Clerk
档案管理员
Executive Assistant
行政助理
Office Manager
办公室经理
Executive Secretary
行政秘书
Receptionist
接待员
General Office Clerk
办公室文员
Secretary
秘书
Inventory Control Analyst
存货控制分析
Staff Assistant
助理
Mail Room Supervisor
信件中心管理员
Stenographer
速记员
Order Entry Clerk
订单输入文员
Telephone Operator
电话操作员
Shipping/Receiving Expediter
收发督导员
Ticket Agent
票务
Vice-President of Administration
行政副总裁
篇2
2、星星熄灯了。
3、风雨满山川。
4、春风混柳絮。
5、踏月寻星河。
6、蛰伏半世情。
7、柠檬味少女。
8、月亮在云里。
9、荒野大堵客。
10、孤不可无你。
篇3
关键字:经营范围内部责任营业自由
一引言
关于公司经营范围的性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立法对此态度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民法通则及公司法的权利能力限制说到合同法的代表权限制说,可谓是立法的一大进步。然而,代表权限制说否为最佳之选择呢?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
二经营范围性质学说概述
所谓经营范围亦称营业范围,国外立法一般称之为目的或宗旨。
关于经营范围的性质的学说,大体而言,计有四种[2],一为权利能力限制说,二为行为能力限制说,三为代表权限制说,四为内部责任说。因所持观点不同,关于公司经营范围外的行为是否有效及无效时是否有补正之可能,将的出不同结论。
(一)权利能力限制说
权利能力限制说认为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乃是对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该说依其对法人实质所持态度不同又可细分为两派,采法人拟制说者认为法人无行为能力经营范围自仅仅限制权利能力。日本民法属之。《日本民法典》43条规定:法人依法令规定,于章程所定或捐助行为所定目的的范围内,享有权利,负担义务。
但法人实在说者认为法人不仅有权利能力也有行为能力。则经营范围限制的不仅是权利能力也包括行为能力。我国民法属之。我国《民法通则》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公司法》11条规定: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采权利能力限制说,则公司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当然无效,绝对无效。即使公司经修改章程亦无补正之余地。可谓犹如死胎,纵妙手回春也回天无术。
学者认为经营范围对权利能力的限制的意义在于,维护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因为公司经营范围不仅表示了公司的权利能力,也反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股东正是根据经营范围来预测投资风险做出投资决策。且交易相对人可根据公司经营范围来判断其将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超出了公司经营范围。[3]
(二)行为能力限制说
该说认为,公司的权利能力仅仅受其性质和法规的限制。公司作为权利义务主体,其经营范围的限制仅是对行为能力的限制。
依该说,公司经营范围外的行为,类似于无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如果事后竟修改章程取得行为能力,则该行为因补正而具有完全效力。
学者认为,权利能力限制说所主张的凡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一律无效,显然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保护和交易安全。且易给公司推卸责任的机会。而采行为能力限制说则可以兼顾公司股东及对方当事人利益。梁慧星教授持此观点,并认为我国《民法通则》42条和《公司法》11条以及《合同法》50条采行为能力限制说。[4]
(三)代表权限制说
该说认为,公司经营范围不过是划定法人机关的对外代表权的范围而已。
依此说,法人经营范围外行为属于超越代表权的行为,应为效力待定,存在予以追认的可能性。且肯定有准用表见的余地。德国学者拉伦茨采此说,认为法人目的得限制法定代表代表权,显然逾越法人目的时,自成立代表权的滥用[5].我认为我国《合同法》50条采此说。该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四)内部责任说
此说认为,公司经营范围是公司内部关系的准则,仅决定公司机关在公司内部的责任。故公司经营范围外的行为当然有效,而不论相对人为善意或非善意。因此而导致公司损害的情况下,公司负责人应对公司承担损害赔偿义务。德国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即使超出了宗旨的范围,仍然约束着公司。在与公司之间,法定代表会不应从事超出经营范围的活动。我国学者谢怀轼先生采此说。[6]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似采此说。
三各学说之评论
(一)权利能力说之评论
我认为权利能力限制说不足取,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易导致给公司推卸责任的机会。如果公司超出经营范围为交易行为,有利可图,当然不会主张无效,但一旦对其不利或自身不能履行义务,则就会主张该交易超出经营范围应为无效。从而既不履行依交易所应承担的义务,也不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这就会严重损害相对方的利益。这实质上是只有相对方受交易合同的束缚。实有违合同之本质,民法之公平诚信原则。
第二,有碍交易安全。公司是营利性组织,其一切活动之根本目的便在于实现营利。而交易的便捷可靠是达到营利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确保交易的快速便捷。要求与公司交易的相对人每进行一次交易都查阅章程自是不便。况且某交易究竟是否在经营范围内也很难判断。如1991年,江西省曾经为一个案子中涉及的究竟是“化工产品”还是“药”的问题,弄得一审再审,最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反复批示才结案。试想连法官都搞不清楚所谓的“经营范围”,怎么指望交易相对人会做出准确判断?!
第三,不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因为公司一旦为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即为无效,无追认补正之可能。则即使当事人已履行合同,对其并无争议,甚至交易标的物几经转辗,也应返还给对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之今天,其对社会秩序危害之深,可想而知。
第四,我们应当明确的是,超出经营范围经营并不等于违法经营。所谓违法经营是指从事法律禁止从事或法律规定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才能从事之经营。而超出经营范围经营或许有可能是违法经营,或许仅仅为一般超出经营范围的经营。前者自应是无效。但若认为后者亦应为无效,则并不符合交易尽量有效原则。只要交易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就没有必要对当事人间私的关系干涉过严。
第五,而且,采权利能力限制说并不合公司立法司法之发展趋势。如明确以经营范围限制公司权利能力的日本,自大正时代以来,逐渐放宽了对目的范围外行为的解释,最终形成客观抽象基准说。该说认为,不仅从事章程所定目的事业的行为,属于法人自体的行为,而且为了完成目的事业而从事的一切必要事项均应属于目的范围内行为。并以此为根据解释认为公司代表法定代表代表公司向政党政治献金的行为非目的范围外行为。到这一步,可以说完全否定了公司经营范围对权利能力的限制了[7].另一典型代表为英国。英国可谓是越权行为理论的发源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严格限制公司能力的理论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到1972年,英国公司法以制定欧洲共同体法为契机,对该理论大加修改,该法第9条规定,公司机关所为的行为,即使此种行为超出法律所赋予或法律所允许赋予该机关的权利时,不在此限。至此越权理论被完全否定了[8].(二)行为能力限制说的批判
本人认为,行为能力限制说亦不足取。因为
第一,行为能力的本质为意思能力。意思能力为行为能力的基础,有意思能力者则有行为能力。但法人并不象自然人那样存在意思能力有无之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情况。对法人而言,其只存在完全行为能力且其行为能力范围与权利能力范围是一致的。公司法人也是如此。如果认为经营范围仅是对行为能力的限制,则等于说公司权利能力范围要大于行为能力范围,在客观上还存在某些公司法人有资格享有但却不能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取得行使实现的权利了。而这一逻辑结果是完全违反法人理论的。
第二,如果采该说,则在实践中还存一难以处理的问题。即公司的追认必然发生组织法上手续问题。如股东大会变更经营范围的决议(公司法40条107条),主管机关对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等。须经过如此复杂手续才能得以追认,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很值怀疑。它完全违反了交易便捷原则。实有概念法学之嫌。
另上文中权利能力限制说之不足亦是对其很有力的批判。
(三)代表权限制说与内部责任说的比较
与代表权限制说相比,内部责任说最大特点便在于对非善意之相对人亦进行保护。批判内部责任说的学者认为,对非善意之相对人进行保护不符合民法之公平与诚实信用原则,有纵容恶意之嫌。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现代商业为农耕式而非狩猎式。19世纪的商人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赢利,而为达此目的可谓是不择手段。犹如猎人,关注的是今天能否猎到猎物,而对于明天如何,山中是否还有猎物并不关心。也就是说,他们追求的只是短期盈利。这种经营方式或许适合于19世纪之社会。然而,现代市场交易日趋复杂,风险日益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商人间不得不共同合作,在双方共同获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形容商人之间的关系为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并不为过。也就是说现代商人追求的是长期盈利。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商人必定以极大之诚信而与他人签订交易合同,积极促使双方各自赢利目的之实现。在明知对方超出经营范围亦是如此。正是因为在签订合同时认为双方可达共赢之目标,才会签订此合同,并在签订合同之后积极履行各方之义务。一方受损实为双方之损伤,而此并非其所期待。现实生活中明知对方经营范围而仍与之交易不减反增足以证明这一点。由此可知,尽管相对人明知法定代表超出经营范围,也不能认为其就是恶意。
况且我认为公司以超出经营范围为由主张合同亦不值法律加以优遇。因为(1)超出经营范围为法定代表以公司之名义做出。其明知超出经营范围而仍冒合同“无效”之风险是因为其能从此合同中获取赢利。如果因此而使公司不利,他主张合同无效自属非善意,并不值法律加以保护。(2)监事有监督法定代表之权利,更有监督法定代表之义务。在法定代表为超出经营范围行为之前或当时,甚至在签订合同之后一定期间内(在对公司之不利并未显现前),他均有权利要求法定代表加以纠正(公司法54条126条)。但现实生活中,监事往往是在给公司造成不利时才主张交易超出经营范围为无效。显然亦存在动机不良。(3)股东也是如此。尽管其只享有监督法定代表之权利,而没有监督法定代表之义务。但现实生活中,那一起争议不是在确定给公司造成不利时才加以主张的呢?在获利时一声不吭,遭遇损失时便“名正言顺”主张无效。法律对这种人亦值得加以特别保护吗?!
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我认为,代表权限制说主张在相对人非善意的情况下对公司加以优遇并不具有充分之合理理由。因此我们有必要转换价值判断标准来衡量何说更优。而现代商业社会所注重者无非交易安全与经济效益。下面以此进行分析
1交易安全。(1)设交易标的仅在双方间流通,二说并无太大差别。但这仅为理论上,实践中之交易往往并非如此简单,即使存在,亦属少数。(2)设交易标的经过多次流通。这时内部责任说显然较代表权限制说为优。因为后者合同无效导致随后所有合同无效。显然对交易安全不利。而采内部责任说,公司与相对人交易仍为有效,公司必须依合同履行义务,这对随后交易并无影响。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交易标的在短期内经过多次流通实属常态。由此可知,就交易安全来看,内部责任说显然较代表权限制说为优。
2经济效益。(1)采代表权限制说,合同无效,则法定代表对相对人承担责任。已经履行合同者须恢复原状。因标的物未进入流通领域,不能产生价值,而且恢复原状须付出成本,这无疑为一种损失。(2)采内部责任说,合同有效。则公司须严格履行合同义务,避免了合同无效时恢复原状所造成的损失。且公司直接向法定代表追究责任可避免连锁合同无效及要求相对人承担恢复原状责任的烦琐。公司法完全可以规定法定代表任职期间股份冻结制度,一旦法定代表给公司造成损失,便可以直接以转让法定代表股份的方式获得赔偿。
更何况,采代表权限制说存在与行为能力限制说同样的致命弱点,相对人非善意的情况下,交易行为效力待定,可以补正……而追认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可行性。
应注意的是,采内部责任说是否会因与无权(狭义)做出不同之价值判断而有违公平精神及法律之逻辑呢?我认为不会。因为:(1)委托之社会作用为私法自治之扩张。一个人之精力时间及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躬亲。惟有借助于,才能充分实现私法自治,满足自身社会生活之需要。而这也就决定了被人不可能对人实现有效之监督,以避免人滥用权。但公司代表人则不一样。为避免公司代表人滥用代表权而给股东甚至国民经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危害,各国公司法均设置了完善的对公司代表人监督机制。如监事会,独立董事,股东代表诉讼等等。也就是说,公司代表人超越经营范围从事交易,股东他们事实上是存在过错的,即完全没有尽到监督职责。让股东承担无权代表的效果也可以说是对其过错的一种惩罚。何况让其还可以通过追究真正应承担责任公司代表人的责任呢。(2)一般认为,法定代表人的侵权行为即是法人的侵权行为,公司不得主张其已尽选任监督之责任而免责。但则不一样。如果公司对人的选任监督已尽充分的注意,则公司将不负责任(日本民法典715条)。既然法律对代表人与人的侵权行为做出不同价值判断,让公司就代表课以比更重的责任。那么采内部责任说也就不会因与无权(狭义)做出不同之价值判断而有违公平精神及法律之逻辑了。
四内部责任说的实质意义-营业自由
如果内部责任说为对经营范围性质的最佳理论选择,那么肯定还会有人问,既然经营范围仅限定为对公司内部人员尤其是法定代表的法律责任的,那还要工商机关对经营范围进行登记干吗?-而这也正是我的疑惑!
我们知道公司法其内部充满了大量的强制性规范,甚至可以说,强制性规范站了主导地位。[9]但却从来没有人怀疑公司法是私法。而私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私法自治,即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一切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则上国家不做干涉。[10]其表现于公司法中便为营业自由。也就是当事人在法律的范围内是否设立公司,设立何种公司,经营何种行业,何时解散是否转让股份均依其自由意思自主决定,原则上国家不做干涉。
由此可见,营业自由是公司法的核心理念。公司法律规范制度的设计应充分服务于这一理念并积极促进这一理念的实现。换句话说,尽管公司法中充满了大量的强制性规范,但其存在的目的便在于促进营业自由之充分实现并为其实现而创造积极条件。而这也就是我们判断公司法中强制性规范存在是否合理的依据。
公司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他的营利性。而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日趋复杂的今天,如果我们把其选择经营范围的自即营业自由限定的过死,设定一些不必要障碍,则并不利于公司目的的实现。因此完全有必要给予公司营业自由,使其得以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幻而变更自己的经营范围,而没有必要在每次修改章程时还要到工商机关进行登记。(当然,也并非无限制的自由,仍然要经过股东大会修改章程的决议并符合从事相关行业的必要资金设备等条件。行政部门有权进行监督,因不符和相关条件而从事该行业时,行政部门有权给予处分,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在给相对人造成损害时,可以依照法人否认机制给予处理。从事法律规定的特别行业时要经过政府的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在开始这方面的探索。据报道,武汉市工商局规定,在武汉市沌口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吴家山海峡两岸投资产业园,企业进行工商登记时,可以不注明经营范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在全市推广。另北京市亦有类似规定。即自2004年2月15日起北京市所有内外资企业申请的营业执照上将不在限定其具体登记范围,除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应经过审批的项目,未经批准前不得经营外,法律法规未经审批的,经营者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
注释:
[1]一般认为,善意指不知情,恶意为知情。但本文恶意采最狭义解,是指故意通过签定合同损害对方利益。
[2]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51-152页。
[3]李功国主编《中国公司法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33页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53页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4]同注[2]。
[5]转引自王泽鉴著《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68页注释3。
[6]谢怀轼《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7]邓曾甲著《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8]谢怀轼《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3页。
篇4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应用能力 关注职业 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74-0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首要教学目标,但我国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最突出的就是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毕业后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谈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一 以应用能力为本的中职语文教学定位
准确把握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率的前提。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还是重能力的争论。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我国语文教育的三老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①在现阶段,作为“技能教育”中职教育就更应是“应用化”教育。
1.应用性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中职语文课大纲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中职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大纲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语文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中职语文课总学时为216学时(包括选修课),②而普通高中语文课总学时为360学时(包括选修课),③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少于普通高中近40%。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相应降低“知识化”方面的教学要求,强化“应用化”思想,融入一些实用的专业化导向。
2.应用性是中职学生的就业要求
面对激烈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职业学校定位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④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要确立应用化导向。
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生毕业后日常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但从现实情况看,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却是大同小异,还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改变这一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找准自己的基点——实际应用性。基于这样的要求,近年来,笔者在职业中专语文实践性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二 以应用能力为本的教学内容
怎样将语文知识点密切结合中职学生就业要求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立足于行业、岗位,关注职业,准确定位,是选用教学内容的关键环节。
1.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因为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某种程度上,其口头表达能力比写作还更重要。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初步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2.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要特别注重应用文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专业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3.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很不规范。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开设写字课程,让每个都学生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渗透专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应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探索热情。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注意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中,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侧重,园林、建筑专业应侧重于东方园林设计布局特点的分析,艺术旅游专业应侧重于文章所蕴涵的具有鲜明的东方美学特征的分析。
三 以应用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采用一系列突出实践型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
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是一种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中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笔者在文秘专业语文教学中写《应聘书》时,让学生先模拟一下应聘的场景,增强直观性,让学生评论现场表现的优缺点并说说如果是这样的应聘,能不能被录用?于是学生的多种智力被调动起来,参与热情很高,然后再趁热打铁让他们写《应聘书》,这样学生经过模拟训练,真正体会了到专业所需,学习的动力也就加大,提高了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 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特殊情 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如在进行“说话要得体”的专题复习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人请客吃饭,到了开餐时间,还差一个客人没来,他边看表边焦急地说:“怎么搞的,该来的还不来?”在座的一位客人听了,随即起身告辞。他见挽留不住,便说:“唉,不该走的又走了。”其余几位客人一听,也赶忙起身告辞。
问题1:请客的朋友落个尴尬的结局,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2:请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怎样才能做到说话得体?
问题3:请你说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因说话不得体而闹笑话或落得尴尬结局的故事。
这样的案例紧贴学生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就是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学生怎么会没有热情学习呢?
3.模块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系统化教学方法,能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如文秘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语文教学可设计如下几个模块:阅读欣赏模块、基础及应用写作模块、口才训练模块、交际及公共关系模块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针对不同专业需要,某项模块是要重点强化的要心中有数。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口才训练模块的教学显得更为突出一些,教师就可以在着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上多做训练。
4.以赛促学教学法
就是以参加竞赛为中心开展系列性的技能教学活动。⑤以赛促学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教学模式所独具的挑战性、竞技性、刺激性、现场性都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如新疆沙湾县教师进修学校把辩论赛引进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实际价值。不仅是参辩者听、说能力的全面展示,而且是比赛双方思想、知识、思维、心理等综合素质和整体配合能力的较量,极具挑战性,尤其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5.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语文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设计的挑战性问题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和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探究式语文教学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实践性、问题性和开放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观察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在餐饮专业讲调查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可在简单介绍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作出在本地区开麦当劳连锁店的可行性报告。让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法写调查报告,然后进行课堂交流。这种探究性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学校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的应用能力,就必须改革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起来,努力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注 释
①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104
②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
③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
篇5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3-01
新课标将传统的“双基”教学进一步科学化,突出强调“职高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分析轻感悟”、“重知识轻能力”、“重课文轻实践”的现象,学生该说的时候不会“说”,该写的时候不会“写”,给学生的实习面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职校语文教学要以“应用性”为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训练口语,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
中职生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特别是职高第四学期,即将要接受企业的面试,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但是,有的学生成绩、技能、品质各个方面还是很优秀的学生,就是因为面试时候太紧张,语无伦次,而屡屡落选,俊媳妇也见不了公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给我们教育者的思考是深刻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重要的功能——语言交际! 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口语训练。
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广开言路,锻炼他们语言的流畅和控制语速的能力,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十分钟谈话”,给学生“通报”当日的社会、学校和班级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学校和班级的动态。学生也可以将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说出来,让同学们分享快乐和忧愁;每周以一个中心话题为主题,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级里交流;每学期,以正反两个观点为话题,进行一次辩论赛,评出最佳辩手等奖项。虽然他们的辩论是幼稚的,甚至有时候还有“冷场”出现,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运用语言积极性,你可以看到:在教室里、宿舍中,你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人为了某个问题,各抒己见,而又有条不紊。我们要把口语训练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除了写好大作文以外,利用班上的“学习园地”和学校的《白鹭》文学社择优发表学生习作,适时对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磨练思维,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和作者交流的过程,也是和自己灵魂交流的过程;通过问题设计讨论,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语言中蕴含的信息的筛选、把握、分析、组合,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判断,对语言的推敲、组织、表述,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这对于中职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强化应用文写作, 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职校生走向工作岗位需要的正是“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是里担忧的。一些学生写请假条,没有请假事由,没有起止时间,自己名字也没有;写计划,标题只有“计划”两个字(标题应包括制定单位或人、时限、内容、文种四个要素)。有的同学甚至填写招聘表也不能很正确的填写,“简历”是什么不知道,个人简介不会写。可以想象,如此素质的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有什么发展。我们从实际出发,在校本教材的编辑上面补充了这方面内容,增加了“便条”、“启事”、“海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请示”、“报告”、“会议记录”、“发言提纲”等应用文文种及学时数,强调语文教学“应用性”的职能,同时在每学期学生成绩的评定中也加强了应用文的考核,应用文写作还被列入“我校文化科达标项目”。这样,纲举目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有些地区已经有了很成功的做法。比如:浙江省台州市2005年6月中职语文会考命题,就强调了语文“应用性”特点:1.要求学生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写字);2.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说大方得体的话来应付真实的生活情景(沟通表达);3.从所给的阅读材料或一组数据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材料阅读分析四个);4.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感想(材料作文),以此加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面向专业,为学生就业积累文化底蕴。
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动作”,也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附加“动作”。校本教材的编写及具体的教学都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教学“园艺与绿化专业”班级时,我特别加强学生古诗词教学,要求他们每天背诵规定的唐诗,增加他们的学生的文化底蕴,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熟背唐诗一百首”。同时,我还利用我在美术方面的爱好,加强了对书法、国画、雕塑、和民间工艺的鉴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园林设计”、“盆景培育”的构思很重要,命名更是“一字千金”!我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盆景图片,让学生根据形状展开想象,用唐诗来命名。诸如:“孤帆一片日边来”、“两个黄鹂鸣翠柳”、“空山新雨后”、“一览众山小”和那些盆景相映成趣,把专业学习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旅游专业应加强写景散文尤其是游记散文,以游踪为顺序,穿插景点风貌的介绍及作者的观感的学习。各专业学生对毕业设计、技术论文,小创意、小发明的介绍及论证,也都需要打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学习的深厚功底。
其实,每个专业都是和语文相通的,只要我们找到这个互通点,我们就可以因材施教,如同庖丁解牛一样,水到渠成!语文教学也就可以真正彻底改变那种:学生自己读课文有滋有味,老师分析课文昏昏欲睡的尴尬境地,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才能成为中职生终身学习的武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重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80-02
进入21世纪,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在就业压力日趋加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求职、安身、立业的必备素质。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处境日益艰难,口语交际教学改革更是停滞不前。在这种局面下,应用创新思维寻找口语交际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进而带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何谓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独具的。”[1]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中,创新思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创新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何谓创新思维?目前,在理论界对创新思维的定义尚无一个完全统一的意见。部分研究者认为,“创新思维是与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思维活动”。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创新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1]
创新思维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不仅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地方。对于创新思维来说,不能只是简单地依靠事物已经外化的表象或有关情况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巧妙的构思,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前人或他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创新思维决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凭空想象,必须是在一定基础上、一定前提下,去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
二、应用创新思维,对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重新定位
1.重新定位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
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组织者的角色也逐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如果把这种角色定位简单地移植到口语交际教学中来,显然是不合适的。
口语交际教学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的开放性。无论是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课堂氛围,都应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而多数教师常常习惯于处在主导者的地位,认为应该让学生跟着自己走,不能跑题,不能走出自己设定的框框。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整个教学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教学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不应该简单地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而应当是一个语言表达的示范者、教学环节的组织者、课堂氛围的调控者,有时还要充当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或冷静的旁观者。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对课堂和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这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驾驭”,一种看似无形、实则有序的宏观上的调控。
2.重新定位制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王世堪先生明确指出:“中学生当众讲话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紧张、胆怯。”[2]在一些问卷调查中,87%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害怕当众讲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当众讲话产生如此畏惧的心理呢?在调查中,超过83%的学生认为自己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是怕说不好被人嘲笑。在其他研究者的类似调查中,结论大体相同。
由此,很多语文教师得出结论:害怕当众讲话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很难克服。所以,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一结论似乎无懈可击,支持这一论点的论据更是不可胜数。但是,人们却无法同时解释另外一个命题: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或民族的人却普遍擅长于交际呢?比如美国人,他们在口语交际场合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是显而易见的;英国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保守的民族之一,却以能言善辩著称于世,这些又作何解释呢?如果仔细研究第一个命题,就会发现,人们在这里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上的错误――偷换概念。“当众讲话”不等于“口语交际”。害怕当众讲话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害怕口语交际也简单地当作一个心理问题来处理,那就不合适了。
那么,制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究竟是什么呢?这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得与失、荣与辱、名与利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语:言多必失。意思是话说多了就会犯错误,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祸从口出”也是这个意思。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口语交际,更多地是担心自身的利益受损,这才是制约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天的大学生多处在18至20岁的年龄段,属于青春期的后期,青年期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努力摆脱家庭的束缚,渴望参与社会交往,同时情感上又极度敏感,害怕在交往中受到伤害。他们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言行的评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在口语交际上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障碍。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所在。“立言以诚”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思想道德基础。[2]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说话,不做悖德的事,不说违心的话,不虚伪,不耍滑,不信口开河,不夸夸其谈,倘能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极大提升,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也会逐渐被消除。
3.重新定位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定位要服务于总体教学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地定位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一所学校之中,不同专业之间目标定位不同,同一专业、班级的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目标定位也要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安排足够的学时,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强调口语交际训练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要尽量避免局限于课堂、止于统一的书本、教材。要积极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特点、专业特色、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并大胆实践。也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真正给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
4.重新构建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心教学评价的发展和研究。也正因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探索出客观、适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法和机制。[2]
既然是创新,就要打破框框,特别是打破一些不适合口语交际本身特点和时展特点的老的做法,比如用一张试卷或一、二次测验来评价学生的整体口语交际水平,或者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这些做法显然都是不客观、不现实的,不仅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还很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关键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合理的规划。比如,面临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测评级别;针对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的不同,提供给学生多种测评方式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特点、特长,自由选择。而且,要建立一种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要把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归根结底,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更好更快地完成教育目标,即:培养人格健全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日益走向“边缘化”的重要关头,在口语交际教学改革面临巨大压力的关键时刻,应用创新思维,打破教学的常规,对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制约口语交际教学的瓶颈以及教学的内容、方法等问题重新定位,寻找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口语交际教学新途径,是当前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篇7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以为,“生活便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的必须”。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也就是生活的目的。生活囊括各种各样的状态与环境,既包括个体的,也包括社会的,群体的。教育与社会、与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而学校可以称之为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生活可以当做平常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所以教育就是儿童现下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的、固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学校的生活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符合、相一致,要与儿童的兴趣和要求相一致。学校的生活要顺应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适应当今社会变革的趋向并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特性就是生长,其实就是生活,于是教育就是生长,除却生长以外,不会有其他目标。所谓“生长”便是指孩子自己成长的各个时期,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含智力和德性方面。当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他学习的工具,而直觉是通过体内表达出来的;因此,身体教育的抑制活性,是本能的抑制,因此阻碍了学习自然的方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成长和生命是无止境的,因此没有最终的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中不断进步、改进、革新、重组,逐渐成长为并最后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教育即生长,要求舍弃稳定、刻板的儿童发展观,不断想办法创造条件激励儿童的本能成长,创办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获取经验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也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实验的、理性的过程,是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教育便是经过孩子本身举止去得到种种直接经验的进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必须以前人的经验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因此,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一切真实的有用的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进程要考虑到儿童身心成长情况与程度,兼顾到儿童的兴致,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杜威的教育观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孩子的积极举动来体验及寻找行动和担当结果之间的过程,即不断地使经验得到整合与重组。任何独立于这一过程之外的东西都不应是教育的本意。
二、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必须植根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感情上,脱离社会生活,那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头脑就会空洞,思想感情就会贫瘠。生活,是养育语文能力的沃土。而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学习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还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家庭、社会等等的关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发现语文,语文的视域是与生活一样的。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来学习语文,比如某一秒钟的情感体验,对某件事、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亲近自然时的那种愉悦、怡然的心态,甚至看到某一句广告词、某个宣传海报、某个明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的感触和想法,这些看法、想法的记录和抒发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的运用过程。我们每个人与他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观点,与别人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语文能力的过程。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过程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不断有人试图创设类似于“情境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把生活情境搬入课堂,把教学移出教室,让儿童在情境中与教师、与文本对话,在情境中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充分让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儿童自身成长的过程相结合,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的学习当成儿童的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即生活”,如此,儿童的自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外部的压力和忽略儿童自身的倾向,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必须首先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和兴趣,避免一味地教授,而不管不顾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想法。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选择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强迫孩子去学习文本、词的用法,而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能够调动起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这要求教师首先对语文要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如果教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地去讲授一些冰冷的知识点,又怎么让学生对它产生好奇和热爱?儿童的心理实质上是以本能为中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推进这种本能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压抑这种本能,不应以牺牲个人的独特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为代价,而把学生训练成一个个应付升学、考试的机器。“尊重儿童时期”,要充分尊重孩子生长的需求和时机。孩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游戏和娱乐。这种天性同样不能压抑,教师可以设法在各式各样的娱乐和活动中,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身体和人格及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协调的发展。
(三)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即“教材的心理化”,把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以此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五步”方法,使学生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能力,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此为导向创立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六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对经验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尊重。对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出自己的诠释。它能够引导学生真正主动学,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得以和谐地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一种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这也正是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理念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例证。所以,今后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把课堂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经验的获得和不断改造的过程,使教师愈少意识到自己在施教,教师就把自己当做班级中的一分子,使学生愈少认识到自己在受教,这样平等的教学对话关系如果确立起来,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真正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对儿童情感及价值观的启示课堂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那么课堂和学校就要担负起培育学生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杜威的教育本质观非常注重实践、实用的功能,认为凡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借来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拿来使用。比如小偷偷窃的经验也是一种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我们是绝对不能拿来学习和发扬的,而应该坚决地摒弃。要注意在实际的生活和教育中树立积极正当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要把那些适用的、积极的经验灌输到孩子的理念中,而把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造成负面影响的经验舍弃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实现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树立阳光、正能量的、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对杜威教育本质观的进一步理解和发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将其思想得当的运用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结语
篇8
关键词: 视同销售行为;应税收入;增值税;销售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37-02
0 引言
现行的税收实施细则为何针对不是货物销售的行为要求视同货物销售计算应缴增值税呢?其现实操作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税务机关为了防止企业通过非常规的货物所有权转让行为逃避纳税,避免造成税基被侵蚀,税款流失;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税款抵扣链条不中断,避免纳税企业因各环节间税负不均衡而导致重复缴税。
1 视同销售行为的界定
现代我国市场经济社会中《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对于视同销售行为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界定,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点:①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将自己的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②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置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③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④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2 现行有关视同销售行为的账务处理一般方法
2.1 确认应税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结转销售成本
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委托代销货物在受托方已实际销售后,即完全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委托方应在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②销售代销货物:如果是视同买断方式代销,受托方买断货物后再出售,受托方在实际销售所代销货物时,则确认为其自身的销售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③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或者用于交换,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④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虽然没有直接的现金流入,但其清偿了企业对外承担的债务,与将货物出售后取得货币资产,然后再分配利润给股东或投资者,在经济上是一致的。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属于职工薪酬中的费货币利,应确认应税收入,计算应交增值税。⑤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设有两个以上机构(相关机构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其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应当视同销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之规定,如果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向购货方开具发票;二是向购货方收取货款。应确认应税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否则必须由总机构缴纳增值税。
2.2 将自制资产视同销售的案例分析
案例:2013年5月,B公司将其自己生产的洗发水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洗发水单位成本30元,市场价7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B公司有职工200名,其中一线职工170名,管理人员30人。2013年度发放工资、薪金102万元,除发放洗发水外的职工福利费支出5万元。结合以上给出的条件,执行会计制度的账务处理:
B企业只按成本价结转成本费用
借:生产成本——职工福利费7123元
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1257元
贷:库存商品6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380元
生产成本=170×30+170×70×17%=7123;
管理费用=30×30+30×70×17%=1257;
增值税=(170×70+30×70)×17%=2380
2.3 结转销售成本,不确认应税收入,计算应缴纳增值税
①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货物的对外捐赠实质上并未使企业获得经济利益,而是使该经济主体发生了一项额外的营业支出。此类业务完全符合视同销售行为的范围,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捐赠货物公允价值确认的应税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②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对外捐赠等非应税项目:此类业务很明显是经济主体的一种内部结算关系,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但需要按规定确认应税收入计算应缴增值税。
3 其他经济组织的视同销售行为
其他经济组织的视同销售行为是否作为应税收入以及如何计算应缴增值税,要依据新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确认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计算应缴增值税,如委托代销或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利润、发放福利等,在会计上符合收入的定义,必须在确认应税收入的同时,计算应缴增值税。
4 对于税收制度体系改革的一点思考
①对于深化税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做起: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坚持税费联动、有增有减,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既要考虑保障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适当集中财力,也要考虑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三是有利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②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现行消费税制度存在征收范围较窄、课税环节单一且靠前、税基偏小、税率结构欠合理等问题,所以要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等纳入征税范围;调整征收环节,弱化政府对生产环节税收的依赖,促进解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调整部分税目税率,进一步有效发挥消费税的调节作用。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适时推进相关改革。③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按照正税清费、循序渐进、合理负担、有利征管原则,参照国际做法,将现行排污收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税率设计要综合考虑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实际治理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收费实际情况等因素。加快资源税改革。从经济发展角度考察,资源税从量计征,极易造成税负水平偏低,难以发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改革迫在眉睫。重点是推进煤炭等重要矿产品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相关收费基金。④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按照税收中性原则,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消除重复征税问题,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姬亚楓,王建华.特殊销售业务税务与会计处理辨析[J].财会通讯,2011(12).
[3]张炳红.浅议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J].价值工程,2013(6).
篇9
导语: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喜欢去国外旅游。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游客的行为素质The Tourist’s Behavior
As the economic level keeps increasing, many people would like to travel abroad. But there is a survey shows that China is one of the five worst tourist nations which include India, France, Russia and England. It didn’t surprise me because there is always news about how Chinese tourists impressed the local people by their bad behavior. They were known as talking loud in the public, being un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tipping stingily, and the worst, marking on the historical sites. Every time I heard about these thing I felt so sorry for my country. China is meant to be a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courtesy people. We are nice to foreigners here and being a good host. I hope every tourist who goes abroad should understand that he/she is on behalf of our country.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fend the dignity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show the world the best of China.
【参考译文】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喜欢去国外旅游。但是有份调查显示中国是五个最差游客国家之一,还包括印度、法国、俄国和英国。这份调查并没有让我吃惊,因为一直都有新闻说中国游客的糟糕行为让当地人印象深刻。他们被认为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不爱护环境、吝于付小费,更糟糕的是,还在历史古迹上留言。每次我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为我的国家感到很遗憾。中国理应是个文明古国,人民热情礼貌。我们在国内对外国人都很友好,做一名好主人。我希望每个出国的人都应该明白我们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我们有责任维护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像世界展示最好的中国。
篇10
【关键词】婴幼儿胃肠功能紊乱;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58-01
小儿脏腑功能娇嫩,饮食起居若有不慎,易致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常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等。参照《实用临床消化病学》及《尼尔森儿科学》,将符合胃肠功能紊乱,有如上临床症状表现的的患儿纳入观察对象。同时,参照《中医儿科学》,将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行中医分型:喂养不当致食滞肠胃型、贪凉饮冷致寒凝肠腑型、感受外邪致湿热内蕴型、或素体脾胃气虚,肾阳不足型。就诊的120名患儿107名通过中药调理及指导合理喂养,治疗1周后患儿症状基本痊愈,余下的13名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愈率为89.15%,治疗效果满意。
食滞肠胃型:临床多表现腹胀、纳呆、大便粘滞不化,气味酸臭,恶心暖气,呕吐奶块,排气恶臭。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推之不畅。治宜清化积滞,理气调中为主。常用药物有鸡内金、法半夏、陈皮、山楂、厚朴、佛手、香橼、神曲等理气消积之品。
寒凝肠腑型:多表现为肠痉挛,腹痛拘急,大便秘结或泻泄清冷,热敷可缓解,舌淡苔白,脉紧,指纹淡。可用肉桂、苍术、砂仁、豆蔻、炮姜等温中和胃理气之品。
湿热内蕴型:多表现为呕恶酸嗖,腹胀纳呆,大便臭秽,烦急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暗红。治宜清热化湿运脾,常用中药有薏仁、竹茹、浙贝、芦根、公英、茵陈、车前子等。
.脾胃气虚型:常有泻稀便,日泻数次,完谷不化: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肌肤松软,食欲不振;精神疲怠,熟睡懒动,睡眠露睛,唇舌俱淡。舌体胖嫩,苔少或薄白,脉细无力,病势迁延。治宜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为主。常用白术、党参、茯苓、甘草、莲子、山药、北芪等。
脾肾虚寒型: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病情经久不愈,泻下清稀,或大便干结,患儿面色苍白,形体日见消瘦,精神萎靡,四肢厥冷,腹部时有疼痛不适,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滑润,脉沉迟弱。治宜补益脾肾,升阳止泻为主。常用中药有当归、白术、肉桂、杜仲、菟丝子、芡实等。
须注意的是临床上不应拘于一证一型,思路受限。因小儿乃纯阳之体,脏腑娇嫩,易虚易实,脾胃虚弱者常夹杂有食滞、湿热内蕴,而食滞、湿邪胶着日久亦会伤及脾胃,故治疗时不应一味消积导滞或一味的滥补,而是攻邪导滞时佐以健脾之品,补益脾肾时辅以运脾理气,时时顾护脾胃,补泻于无形,才能使治疗合理有效。
【结论】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腑功能尚未壮充,当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或素体脾胃气虚,先天肾阳不足,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便秘、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溢乳,若治疗不当,可导致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可并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中医中药在治疗中可发挥较大优势,在提供营养指导的同时,通过辩证分析,或健脾理胃、消积导滞,或温肾培土,临床用药随证灵活运用加减,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媛;不含乳糖奶粉治疗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2]叶礼燕;聂晓晶;;感染所致慢性腹泻的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4期
[3]张志锋;;张友玉运用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胃病经验[J];甘肃中医;2010年02期
[4]詹春梅;陈春红;张丽萍;;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
[5]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院儿科 刘海燕;教你几招应对孩子腹泻[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6]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0-106
[7]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0-691.
[8]王永炎,王庆文. 今日中医儿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3-275.
[9]韩新民,汪受传,虞舜.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03):1-3.doi:10.3969/j.issn.1673-4297.2008.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