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范文

时间:2023-03-31 22: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沧浪亭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占地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2、沧浪亭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3、留园:

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4、拙政园:

篇2

北宋灭亡后,宋室后裔赵构于应天府(今商丘)继承帝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南宋时期皇家园林的修建规模已不复从前,再也没有出现像艮岳这样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尽管如此,南宋的皇家园林仍然很有气势,我们可从南宋李嵩的《宫苑图》一探究竟。南宋画家李嵩所绘《宫苑图》中有一双层重檐歇山顶的大殿(如图4),以连廊为围墙,树木葱郁。宫殿辉煌壮丽,但环境与景致却透露出些许私家园林的清新,这正是南宋皇家园林的鲜明写照。在《宫苑图》中描绘的另外一组建筑仍然采用相同的表现手法(如图5):建筑雄浑壮丽,环境优雅清新。南宋佚名《悬圃春深图》(图6)描绘了宋廷的宫苑景观,在这幅画作中,台楼高耸,殿庑纵横,殿阁、楼廊之瓦顶皆施绿色琉璃,隔扇、门窗皆为红色,表现出一派华美之景。

二、私家园林

宋代兴建园苑的风气从宫廷一直蔓延到民间,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营建了大批具有浓厚文化气息与特色的园林。两宋时期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宋的东京汴梁与洛阳,以及南宋都城临安与平江(今苏州)。这四处的园林呈现南北不同的风格,北方以洛阳为代表,南方则以平江最为典型。

(一)洛阳私家园林北宋文学家,爱国女诗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在其所撰《洛阳名园记》中对洛阳的私家园林多有记载。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记述了当时洛阳较为有名的十九座园林,这些园林大多数是在唐代废址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其中有十八座园林为私家园林。在这十八座私家园林中,富郑公园、苗帅园、湖园、环溪、赵韩王园、大字寺院等六处园林属于宅院性质的园林;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独乐园、丛春园、刘氏园、水北胡氏园、东园、松岛、紫金台张氏园、吕文穆园等十处园林属于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归仁园、李氏仁丰园两处园林则属于以培植花卉为主的花园性质的园林。在宅院类私家园林中,以富郑公园景物最胜,据《洛阳名园记》载:“洛阳园池,多因隋唐之旧,独富郑公园最为近辟,而景物最胜。游者自其第,东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南渡通津桥,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还右旋花木中,有百余步,走荫樾亭,赏幽台,抵重波轩,而止。直北走土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谓之洞者,皆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横为洞一,曰土筠;纵为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历四洞之北,有亭五,错列竹中、曰丛玉、曰披风、曰漪岚、曰夹竹、曰兼山。稍南有梅台,又南,有天光台。台出竹木之杪。遵洞之南而东,还有卧云堂。堂与四景堂并南北。左右二山,背压通流。凡坐此,则一园之胜可拥而有也。郑公自还政事归第,一切谢宾客。燕息此园,几二十年,亭台花木,皆出其目营心匠,故逶迤衡直,闿爽深密,皆曲有奥思。”1由上文可知,在富郑公园内共有15处建筑(见表1),其规模和形制在洛阳私家园林中可谓首屈一指。难怪李格非在其《洛阳名园记》从它开始写起,并且毫不吝惜笔墨,给予其最长的篇幅。根据文中的描述,再参考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尝试着复原富郑公园的建筑平面布局图,如图7所示。在单独建置的游憩园中,北宋名臣司马光的独乐园是众多洛阳游憩园中的较有名者。相对于《洛阳名园记》而言,司马光自撰的《独乐园记》的内容更为翔实:“……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辟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脉,注沼中,状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下,状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周三丈,状若玉块,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径丈,状若棋局,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1司马光的独乐园面积约二十亩,属于中小型私家园林,园中的建筑较为朴素、简单。位于园林中部的“读书堂”是整个园林的主体建筑,其后开一大水池,池内堆岛,岛上植竹,取池北横屋为“种竹斋”,读书堂前则是一座内有小水池的水轩,名曰“弄水轩”,池状如虎爪。此外,园内遍种花草,设步廊、药圃、花栏、小亭等建筑,为了观看洛阳周围的美景,司马光还特地在园中筑了高台,使得整个园林高低错落,顺序井然。在两处以培植花卉为主的园林中,《洛阳名园记》对李氏仁丰园的记述内容较多:“李卫公有《平泉花木记》,百余种耳。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且广。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药,至百余种,而又远方奇卉,如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之俦,号为难植,独植之洛阳,辄与其土产无异。故洛中园圃,花木有至千种者。甘露院东李氏园,人力甚治,而洛中花木无不有,中有四并、迎翠、濯缨、观清、超然五亭。”2如文可知,洛阳花卉品种繁多,不仅种植土生土长的牡丹、芍药,而且远方移植而来的植物如紫兰、茉莉等也能存活,且与其土产无异,由此可见北宋园艺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二)平江(苏州)私家园林前文已述,南宋及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是平江园林,平江即现在的苏州。今天,苏州园林甲天下的美名已传遍大江南北,而在宋代时其园林建置已极多。据《平江图》载,南宋平江府城内外私家园林多达十余处(见图8)。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沧浪亭。沧浪亭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于庆历年间罢官后,在苏州营建的一处私家花园。这是一座在别墅废址上重建的园林,据说废址是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苏舜钦花了四万贯钱将其买下,但并未大肆改造,而是在保持园子原貌的基础上加以重建,使之保持了古朴、自然的趣味。不过,在此基础上,苏舜钦特意在园子的北边小山上建了一座小亭以观园景,这座小亭就是著名的“沧浪亭”(图9),是整个园林中的点题之作,也是这座私家园林中最为著名的一景。关于这座小亭名字的由来,据说是苏舜钦有感于《楚辞•渔夫》中渔夫开导屈原的《沧浪之歌》中的一段歌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同时他也将整个园子的名字命名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等到沧浪亭完全建好后,苏舜钦邀请其好友欧阳修游览沧浪亭,并与其作诗赞美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即是出自两位文人赞美沧浪亭的佳句。北宋苏舜钦修建沧浪亭之初,可以说其是一个以集宴为主要功能的园林,由于“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3可以说沧浪亭的选址较之隐于市井中的园林而言完全避开了城市的喧嚣,而隐于大自然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苏舜钦所建的这所私家园林,园中建筑物极少,而沧浪亭始建之初也是建在水岸边上的,当时的山水并不阻隔,完全一派自然景象。这是一种避实就虚的造园手法,将园中的“实景”隐匿于大自然“虚景”之中,从而形成虚实相生的自然风格。除了这处历来被人称为沧浪亭园最盛景观的沧浪小亭之外,园内后来还增建有冷风亭、濯缨亭、瑶华境界、翠玲珑、清香馆、翊运堂等各类各色的建筑,以及飞虹桥、连理木等小桥、花木景观。4时至今日,这些后增的建筑,有些尚存,有些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根据沧浪亭的景观设置情况来看,宋代苏州私家园林与洛阳私家园林相比,少了些花木,多以山石、水池为主,更加倾向于回归自然。

三、宋代园林中的建筑构成

两宋时期的园苑建筑,除了基本的厅堂和楼阁建筑外,常在园中布以亭、台、水榭等建筑,且常常筑池。上文中提到的无论是京都的皇家园林还是民间的私家园林,都包含了或部分包含以上的建筑元素。宋代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定型时期,造园的艺术与技术均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园苑中的相关建筑亦已达到了相当的建筑水平。

(一)亭唐朝园林中,亭已是一种常见的建筑,例如杨贵妃所倚的沉香亭。入宋后,亭开始大量使用于园苑之中。《营造法式》也对亭的做法有了明确的规定,且有图可依,书中将屋顶形制、尺寸及材料等级与屋顶装饰材料直接挂钩:“亭榭厦两头者(四角,八角撮夫亭子同样),如用8寸<甬瓦>瓦套兽长、高各6寸,殡伽高8寸,蹲兽四枚各高6寸,滴当火珠高4寸。若用6寸<甬瓦>瓦,套兽长、高各4寸,殡伽高6寸,蹲兽四枚各高4寸。(如抖口跳或四铺作蹲兽只用两枚)滴当火珠高3寸。”1两宋时期亭子的具体造型,可以通过两宋界画中找到答案。两宋时期界画中的亭子造型多为四方亭,也有六方亭及圆形亭,就屋顶形制而言,以攒尖顶居多,单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亦有几例。据相关学者考证,重檐歇山顶亭只在传为北宋张先所作《十咏图》(图10)中出现过。这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戗脊上有两个蹲兽,嫔伽较低,斗拱为四铺作,符合《营造法式》的规定。旧传北宋郭忠恕所作《明皇避暑宫图》(如图11)有一四角重檐攒尖顶亭,此亭尽管只有一开间一进深,但在檐口下设有擎檐柱,檐柱之间并未设置栏杆及美人靠,却在擎檐柱之间设置栏杆,目的是扩大亭子的使用空间。与《明皇避暑宫图》中带蹲兽与嫔伽的四角重檐攒尖顶亭相比,宋画中还有表现了很多较为朴素的亭子,例如北宋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中的亭子在垂脊上就没有蹲兽与嫔伽。还有北宋郭熙《早春图》(图12)、南宋佚名《秋山红树图》、南宋佚名《携琴闲步图》中的亭子也很朴素,且多为茅草顶。传为卫贤所作《闸口盘车图》图中的两座望亭也是四角攒尖顶亭,也是茅草顶,不同的是,在亭顶上铺设了瓦片,起到防水的效果。南宋佚名《水阁纳凉图》与旧传北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图13)中虽然也是茅草顶的四角攒尖顶亭,但施瓦于垂脊,且在檐口处设有较为景致的引檐。另外一幅南宋佚名作品《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图14)中亭子的引檐并未与檐口相连,而是设在斗拱的下方。等级较高的亭子除了在《明皇避暑宫图》中出现外,南宋马和之《孝经图》中的亭子等级也较高,图中亭子顶部有宝顶火珠,垂脊上有四个蹲兽。南宋佚名《苑图卷》中的亭子也有宝顶火珠,与《孝经图》中的亭子相比而言,更加富丽堂皇,屋面尽施金黄琉璃瓦,宝顶火珠也是金黄色。与一般的四角方亭的结构不同,南宋佚名《江天楼阁图》(图15)中的亭子采用了干阑式构造的单檐歇山顶结构,图中的亭子依山势而建,屋面平缓,正脊有所升起。在设色的宋代传世画作中,笔者所见旧传南宋刘宗古《瑶台步月图》(图16)中的方亭采用了蓝色琉璃瓦,且宝顶火珠也为蓝色,这在其他宋画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在研究传世宋画中还发现,南宋马麟的《楼台夜月图页》中的亭子屋面坡度较高,目测其坡度可达60度甚至更高。这很有可能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亭子的建筑特色之一,这种特色与南方多雨的自然环境定有密切关系。据有关学者的考证,直至明清时期,与北方园林相比江南园林中的亭子坡度依然陡峻。

(二)台春秋战国时期,以夯土筑高台,再于台上建楼阁殿堂,与宋代的“台”相比,功能与建筑形制皆为复杂。宋代以来,根据两宋界画中的反应,台已不再是高台建筑的形制,而是主要用于登高远眺,观赏风景之用的平台。“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1这段文字清楚的向我们解释了园林中筑台的原因。两宋时期界画中的台多位于公私建筑中的庭院或屋前屋后空旷之处,一般供宾主饮酒赏月、登高望远之用,且多与殿堂、楼阁、亭、榭等建筑组合在一起。根据对两宋界画的研究,我们发现,画面中所反映的台主要有三种制作形制,第一种是以土夯或石材筑成,例如南宋佚名《杨柳溪塘图》、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图17)、南宋佚名《荷塘按乐图》等;第二种是干阑式结构,如南宋佚名《江天楼阁图》(图15);最后一种是见于南宋佚名《寒林楼观图》与旧传北宋郭忠恕所作《明皇避暑宫图》(图18)中的台,这是一种将砌筑式与干阑式结构相结合的造台方式。在两宋界画表现有台的作品中,临水所建之台往往与其他建筑如亭、榭、岸堤及桥相结合。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夏景(图17)中的台与水榭之间以桥相连,秋景与冬景中的台与门前小桥共同构筑起了一处区别住宅内外的过渡空间。旧传北宋张先《十咏图》(图10)中的台直接将水榭与亭相连成一个整体。在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夏景(图17)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台上安放的太湖石,南宋马和之《孝经图》、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图19)中的台上也置有太湖石,由此点明了图中所画之台应为园苑中的台。在反映两宋皇家园林的界画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皇家园林中的台不仅具备观赏风景、登高远眺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举行典礼仪式的作用。例如旧传北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图3)中的台,南宋佚名《宫苑图卷》中的台,南宋刘松年《瑶池献寿图》(图20)中的台等。

(三)水榭榭最早是和台共同出现的,《尔雅》:“无室曰榭”,又:“观四方而高曰台,有木曰榭”。中国古代夯土筑高墩称之为台,在台上建造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台榭。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1两宋时期园林中的榭常以水榭的形式出现,这在两宋界画中多有反映,多为干阑式结构。《营造法式》中对榭的屋顶形制、尺寸及材料等级与使用规范均有明确规定,与亭相同:“亭榭厦两头者(四角,八角撮夫亭子同样),如用8寸<甬瓦>瓦套兽长、高各6寸,殡伽高8寸,蹲兽四枚各高6寸,滴当火珠高4寸。若用6寸<甬瓦>瓦,套兽长、高各4寸,殡伽高6寸,蹲兽四枚各高4寸。(如抖口跳或四铺作蹲兽只用两枚)滴当火珠高3寸。”2卧棂造木勾阑是两宋界画中的水榭常用的做法,例如旧传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南宋佚名《荷亭消夏图》(图21)、南宋佚名《玉楼春思图》、南宋夏圭《观瀑图》(册页)、南宋佚名《荷亭对弈图》(图22)中的水榭均采用“美人靠”式木勾阑。特别是《荷亭对弈图》中的“美人靠”木勾阑,作者描绘的十分精致。两宋界画中的水榭也常将木勾阑与擎檐柱组合在一起,例如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图17)、南宋佚名《荷亭儿戏图》、南宋佚名《水阁纳凉图》(图23)等,这些宋画中的水榭多在擎檐柱上方加装方格眼横陂。此外,部分水榭在擎檐柱间加装了落地方格窗,将木勾阑围合在室内,如《水阁纳凉图》、《四景山水图》中的水榭;还有部分水榭不做擎檐柱,而是在柱子之间加装落地方格窗,例如南宋佚名《木末孤亭图》中的亭子,但并未满装此类落地方格窗,而是在柱子两侧各加装一扇方格窗。南宋佚名《水阁泉声图》(图24)中的单檐歇山顶水榭、以及南宋夏圭《雪堂客话图》(图25)中的悬山顶水榭采用了内为落地方格窗、外为支撑窗的两层门窗结构,采用此类双层门窗应是出于冬季保暖的需要。在两宋界画所绘水榭作品中,也有不少水榭的擎檐柱并未与木勾阑相连,例如旧传北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图26)中的水榭,该图水榭铺作层下用引檐,擎檐柱与木勾阑并未组合在一起。还有不少作品中的水榭不采用擎檐柱,且无任何支撑物,与《会昌九老图》同一题材作品南宋佚名《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旧传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中的水榭即为此类。

篇3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同于现代建筑及西方园林建筑在营造人居环境的中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美,文士大夫将其自身旨趣情操赋予古典园林建筑。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影响:①作为休憩、观赏的对象;②为园林环境组织游览路线;③是古代文人抒感的场所;④寺观园林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建筑要素与构成;自然景观;作用与影响

1论述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代的苑、囿中的台榭。古典园林建筑最早产生的时候,形态单一,仅仅只是方形的平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帝王的生活愈来愈奢华,其游玩方向逐渐的开始转向室外。中国古典园林最早起源于自然山水园,因此自然景观才是其主要的观赏对象,因势产生的园林建筑必然的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后面古典园林建筑也逐渐的增多,不过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要尽量的与山、水、花木这几个重要的造园要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彼此相协调,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园林中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进而升华到一种天人协和的境界。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的逐步完善,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其相应的功能也开始变得多元化。

2论述分点

2.1休憩、观赏对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以及形式,除了少数要满足特殊的功能及用途之外,其绝大多数的园林建筑则是从造景的角度出发的。古典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既要满足休憩,观赏的需求,又要与整个环境相协调,同时也需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这就需要古典园林建筑满足人们多个角度观景的需求。康熙到乾隆年间,皇帝在郊外居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相应的园居活动也变得广泛,因此古典园林建筑的分量也逐渐的加重,其也逐渐的成为凸显皇家气派的一种手段。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个体或群体的外观表现出来的。建筑布局很重视选址、相地、非常讲究隐、显、疏、密的安排,力求其构图美得以协调,与园林中的山水之美相融合,并充分发挥其“点景”与“观景”的作用。古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园林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供人休憩,观赏。不管是平地还是地形复杂的山地都可建亭,其形式千变万化。因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同,对其的造型把握的角度也不同,造型多元化丰富了古亭的休憩、观赏的相应功能。著名的沧浪亭,位于平江城南,根据苏舜饮的《沧浪亭记》,其因为获罪罢官,购得一处别墅废址,保留别墅的原来的山池地貌,在北边的小山上建造了一亭,名为“沧浪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从这些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其园林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很富于野趣。后又因为欧阳修的《沧浪亭》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一时广为传诵。著名的沧浪亭它隐藏在山顶上,其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风格相协调。沧浪亭本身的结构、用材、寓意以及其设计形式,足以使沧浪亭成为被观赏的对象。至今,沧浪亭都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每年有不少的游人来苏州观赏。沧浪亭内设桌凳,其最初的原因是为了提供给园主的休息场所,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成为游客的休憩场所。在除了古亭意外,廊、榭、厅堂、舫等古典园林建筑同样的为园林环境提供了相应的休憩、观赏功能。这些古典园林建筑同时也是观赏对象,也是园林环境中的景点。

2.2为园林环境组织游览路线古典园林建筑是配合自然景观而建的,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游园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沿着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的盲点上,古典园林建筑发挥它的优势,以它的有利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游人展开一幅优美的景观景观画面。为了使整个园林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古典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做到布局上因地就势,达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水榭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当然它在其他视角上也是游人的观赏对象。北海公园的濠濮间位于其东岸,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其面积较小,但其设计经典,是一处著名的园中之园。它布置精巧,环境优美,有曲径通幽,回还变化之妙,最具设计代表且给此园增添灵魂的一笔便是其中心水榭,该水榭三面临水,与水的关系相互依赖,妙趣横生。中心水榭的南面是回廊,这条廊从水榭后面向南的方向,到土丘边的书房,再翻下去,两边是高高的青石阶,与回廊一起并行到丘下。不管是从水榭往回廊走还是从回廊向水榭走,都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变化感觉。水榭位子的安排,是园林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它与回廊结合共同组织了北海公园中的一条游览路线。这里是园主人喜爱之处也是后面游人的必游之处。不过水榭的典型形式则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形式也多样,常见的便是一部分架在陆地上,一部反挑出水面。因水深不同,常会考虑在平台上设置栏杆,一般面水的一面是主要的观赏角度。水榭的设置主要是根据观景的角度、游线组织的需求等元素,游线组织过程中,水榭既是一个观景的绝佳位置,也是一个被观赏的主要景点。

2.3是古代文人抒感的场所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表现形式多样,常体现在楹联、匾额、题咏及园名等文字上。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其大部分是古代文士们的一种艺术创作,在这里面非常讲究艺术的创作。因此,在文士们的眼中,古典园林建筑它不仅是园林内的一所建筑物,更是由景观空间构成的精神空间。许多文士们在他们年盛的时候满怀抱负,但是路途却非常坎坷,一路艰辛。但他们确有着共同的精神境界,于是为了共同的精神,他们往往聚集在一起吟诗作赋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便表现出了这种境界。当时的滕王阁则是许多文士们聚集的地方,在这他们尽情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抱负与理想。在他们眼里,滕王阁不是一所毫无感情的建筑物,而是与他们站在一起,与他们有着共同境界的知音。

2.4寺观园林中的特殊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开始盛行,主要有三种情况:①毗邻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②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③郊野地带的寺、观的园林化环境。在这时期还盛行“舍宅为寺”的风气,贵族官僚们把自己的住宅献出来,作为佛寺,形成寺国,这种风气不仅在南北朝时期,唐代也颇流行,反映了中国古代南北两地佛教迷信的广泛流行。隋唐时期,寺、观的建筑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大的寺观往往是庞大的园林建筑群,功能分区进行管理,分别为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在这时期,寺、观往往会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会开展社交和公共活动。随着寺观进行大量的世俗活动,成为城市公共交往的中心,其园林建筑的形式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宋代之后,寺观园林逐渐趋于成熟。著名的香山寺规模宏大,佛殿建筑既壮丽,又奢华。建筑群坐西朝东沿山坡布置,这不仅是为香客提供朝拜场所,也是为观景的绝佳位置。寺观建筑最初的目的是作为香客朝拜的地方,是诸多神像的安身之处。随着寺观园林的逐渐成熟,其与私家园林也愈来愈相似,但是其却更具有群众性和开放性。

3总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法以及文化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般情况下,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的界限,创造丰富的远景,其建筑格局的安排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古典园林还特别会善用浓厚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因此园林建筑形式非常多样化。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多样化,但是其布局重点则是与园林整体环境相协调,在“点景”与“观景”的角度中着重考虑,特殊园林环境下,考虑古典园林建筑的其它功能形式,做到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威,刘阳.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应用浅谈.知识经济,2012.

[3]李莹,汤丽青.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亭的探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

篇4

遥想当年,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有感于屈原的名句,在苏州城南以四万贯钱买下钱氏广陵王元臻别圃,傍水造亭,题曰“沧浪亭”。千百年来,“沧浪亭”几经兴废、多次易主,方始有了今天的面貌。而在这千年古园的一畔,一座拥有十四根廊柱的罗马式建筑巍然挺立,这里即是苏州美术馆和颜文纪念馆,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源地之一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的所在地。

20世纪初,中国以废科举、兴新学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也借此拉开了序幕。1902年,三江师范传习所(后改称两江优级师范学院)创立于南京,之后开始教授书法、国画和西画,意味着中国新式艺术教育的起步。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前后几年,各类专门的美术教育学校或开设美术教育的学校不断涌现,而颜文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了苏州美专。

美专初建

1893年7月20日,颜文(1893~1988)生于苏州,其父颜纯生为任伯年入室弟子,工花鸟人物画,与吴昌硕、陆廉夫、顾西津皆为友。颜文6岁入私塾读书,自幼喜欢涂抹,而且画得惟妙惟肖。1909年,16岁的颜文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艺徒,学习刻印、制版和印刷技术,后被调入主任为西画家日本人松冈正识的画图室,得此人的指导开始学习西画,并为之痴迷。以致一年三个月之后,颜文辞去工作,回苏州专心学画。这段经历对颜文揉来说,无论在接受西方思想还是以后的油画艺术的发展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918年冬,一则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办的“巴拿马博览赛会”的通讯传至苏州,这种“博览赛会”的交流方式启发了颜文,也让他由此产生了组织一场美术画赛会的念头。1919年1月,颜文与葛赉思、潘振霄、徐咏清、金天翮及杨左陶共同发起美术画赛会,以“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十六字为宗旨,征集苏州与全国各地中西画家的作品。而这届美术画赛会,也成为了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自此之后,美术画赛会按年举行,初期展出作品一二百件,后逐年增至二三千件,蔚为大观,且持续二十年没有间断。

对于创办专门的美术学校,颜文一直抱有极大的热忱,但直至1922年7月,颜文才与胡粹中、朱士杰、顾仲华、程少川于海红坊苏州律师公会会所创办了苏州美术暑期学校,方始开启了办学之路。学校由胡粹中、朱士杰、颜文糅教授西画,顾仲华、程少川教授国画,共计招生一百余人。两个月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意犹未尽,纷纷要求长期办学。受此鼓舞,颜文几经奔走,借得苏州县立中学余屋九间,其办学之愿才终于实现。9月,苏州美术学校成立,第一期招生十三人,学生两年毕业,每月交费一元。苏州人因主办者为颜文、胡粹中、朱士杰三人,曾以“眼乌珠”(颜胡朱)戏称此初生学校。次年,学校第二期招生,改学制为四年毕业。由于学生增加,颜文又借得三贤祠河南会馆房舍三间,成立西校,原县立中学校舍称为东校。

那时,学校经费十分紧张,颜文只得用在他其他学校兼课的工资来弥补,所有教员也全部义务教学,不拿薪水。而1925年毕业的第一期学生大都留校任职,与颜文同甘共苦,为苏州美专日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发展壮大

1927年,颜文应苏州公益局之聘,任沧浪亭保管员,受命筹设苏州美术馆。苏州美术学校也从县立中学迁入沧浪亭内,正式定址。由于求学者日众,办学经费依旧无法保障,幸得颜文揉友人及苏州名士吴子深的慨囊相助。吴子深(1893~1972)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被称为“三吴一冯”,早在1920年便以一幅《竹石图》参加了第二届美术画赛会,由此结识颜文,成为莫逆之交。得知苏州美专的困难,吴子深向颜文许诺,“汝办学,我出钱”,并“立以千元支票相付”作修理校舍之用。颜文为美专长远考虑,筹设校董事会,邀请苏州知名人士为校董会董事,吴子深则为主席。

1928年5月,应颜文的邀请,徐悲鸿偕夫人蒋碧微和儿子伯阳来苏州美专作演讲访问,临行前一句“一定要去法国”的话最终坚定了颜文到法国学习的决心。赴法之后,颜文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经过半年的石膏素描训J练之后,正式转入以画风写实、色彩感极好而著称,同时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皮埃尔罗朗斯教授的工作室。颜文一方面努力在法国各美术馆临摹学习,同时也没有忘记国内美术学校的所需。在法国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节衣缩食,先后购买了上万册的美术书籍以及460件希腊、罗马古代雕刻石膏像复制品,并辗转托运回国,其数量超过了当时全国用于美术教育的石膏总和,足以让美专师生引以为傲。除此之外,颜文还将法国学生用的画架、画椅、画箱等设备画下图样、标上尺寸,以备回国后照图纸复制成套画具。

在颜文留学期间,校董吴子深为提高教学质量,于1929年赴日本进行文化考察,见到东京美术学校庄严的校舍之后,深受触动,回国后立即召开校董会议,当众宣布签票三万元买下沧浪亭东侧的四亩地,以扩建新校舍。1930年12月,颜文学习期满回国,开始主持新校舍的全面施工,最终采纳上海工部局建筑师吴希猛的罗马爱奥尼亚廊柱建筑设计。新校舍于1931年8月动工,1932年8月落成,为有十四根巨柱的罗马宫殿式的房屋,共三层五十余间房间,分别用于画室、办公室、自修室、休息室。至此,苏州美专规模堪称全国美校校舍之冠,学校同时申请教育部批准立案。同年10月,教育部批准苏州美专以大专院校立案,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这所学校终于结束了草野学堂的时代。而立案之后的苏州美专每年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经费,第一年得六千元,第二年得一万六千元,自此愈发走向正轨。

战火中重生

1937年,爆发,苏州美专被迫迁校,走上了“颠沛流离”之路。在苏州之时,学校已连迁三次,并定期开学。随着风声日紧,学校被迫丢弃设备,携师生三十余人,雇大船一只、小船二只前往安徽屯溪避难。至余杭西下陡门水闸,大船不得过,颜文舍舟登陆,告知同行师生,有愿离去者每人发“遣散费”50元,工友30元,并约定抗战胜利后相聚再作打算。11月,颜文揉先生同所留师生并家属经杭州、宁波抵上海,此时苏州沦陷,罗马式的苏州美专校舍被日军占作司令部,部分石膏像被日军当作靶子,毁弃在校舍前的荷塘里。

残酷的战争并没有压垮苏州美专的办学精神,反而更加坚定了颜文等师生让苏州美专“活”下去的信心。1938年,颜文在上海租得的一间小学教室中开办苏州美专沪校,后迁至四川路企业大楼七楼,学生增至四十人。此时物

价飞涨,颜文揉常为人画肖像,以此来补贴学校经费。其间,两名日本人先后与颜文协商复校和合办学校,均被婉言拒绝。1944年,苏州美专宜兴籍教师储元洵在征得颜文同意后,在宜兴设立苏州美专宜兴临时分校。

抗战胜利后,苏州美专在苏州复校,宜兴临时分校迁至苏州本校合并,苏州美专沪校则改为研究室。复校后的苏州美专于1948年改为五年学制,分国画系、西画系、艺教系、实用美术系四系,并增设动画科。此时的苏州美专初具规模,各种体制相对健全,共有学生二百四十余人,教职员四十二人。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颜文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副院长。至此,苏州美专成为一段历史。1987年9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在此重新筹建苏州美术馆。1996年底苏州美术馆暨颜文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沧浪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颜文是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齐名的四大美术教育家之一,苏州美专也无疑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奠定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州美专一直推行欧洲先进的古典主义教学模式,为美专学员们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苏州美专极为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韧、仁、诚、自强不息”这七字校训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将做人与写实绘画教育融为了一体,形成了一直为人所称道的“沧浪精神”。此外,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不同,颜文和苏州美专更为重视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的教育,是最早将纯绘画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美术院校,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两篇论文《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向》和《从生产教育推想到实用美术之必要》中。

早在1936年,颜文便研究了西方各国美术教育中注重实用的趋向,体现了工商业发展对美术的需求,极力主张培养中国实用美术人才,以助生产发展。他曾经谈道: “艺术之为用至广,于工商界尤甚。我国工商界之各种出品,多因陋就简,其巫待于艺术界之改善而增加其产量者,至为急切!……余尤望本校实用美术科同学,勿畏难中止,勿以其事之繁琐而生怠视也!”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在艺术创作上,颜文更是研究色彩和透视最为深入并有理论著述的学者型画家,他以绘画语言表达民族审美心理,在借鉴写实主义的同时,又对印象派的精华进行广泛的吸取,是我国早期油画语言最为地道的油画家之一。他曾凭借1920年创作的色粉画《厨房》荣获1929年法国春季沙龙荣誉奖,成为首位获得国际性绘画大奖的中国画家。其作品中显示的色彩修养、光色魅力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气质,既赋予了中国绘画新的生命,也表明了新美术的开端。与第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最后从油画转向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不同,颜文自始至终都在坚持油画的创作和探索,一直笔耕不辍至94岁高龄,只因身体原因才被迫停了下来,堪称绘画史上耕耘时间最长的少数艺术家之一。而颜文的最后一幅作品描绘的依然是苏州美专的罗马式校舍,足见其用情之深。

后继有人

在“沧浪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苏州美专培育出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包括董希文、罗尔纯、尢玉滇、毕颐生、徐近慧、刘中民、陈徵等等,虽然其中大部分人并未获得显赫的名声,但是在毕业之后他们纷纷走向美术教育岗位。继续传承着颜文先生的谦逊和低调,将“沧浪精神”推向了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培育了更多的美术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苏州美专对中国近现代艺术最大的贡献。

2010年3月12日,由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举办的《回归沧浪――罗尔纯艺术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除了当日下午由著名美术评论家龚云表所作的“罗尔纯在当代油画史上的独特坐标”讲演之外,“回归沧浪――罗尔纯艺术研讨会”也于次日在苏州美术馆、原苏州美专旧址举办。作为苏州美专毕业的优秀艺术家,罗尔纯的此次展览既是其作品第一次回到苏州,更是情感对沧浪精神的回归。

1930年4月10日,罗尔纯生于湖南,受姑母罗君建(早年毕业于苏州美专)影响,于1946年考入苏州美专,师从颜文先生。罗尔纯在此打下了深厚的美术基础,很快便显示出了出众的艺术天赋,入学第二年便获得了“1947年春季油画风景写生”第一名,颜文揉先生亲以其水彩风景画奖励。1951年毕业之后,罗尔纯先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担任编辑和讲师,并于1964年调往中央美术学院,直至1990年从教授的岗位上退休。

篇5

如果村庄是乡村的章节,凉亭就是卷首语,首页上的插图。它是村庄的表情,更像是一个引子,远远地引领着,告诉你五里十里外有村舍,把你带到苍茫古道的那一头。

总之,它是欲系行人的样子。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把村庄串连了起来,却又维持一段固定的距离,默默注视并认真记录着乡野里发生的一切。

人们老远就能看到它,在村头、在路边、在溪岸、在拾柴放牛的高山谷口、在遥远的异乡……仿佛老屋上空飘出来的一缕炊烟,心中一热,押着了王维的韵脚“墟里上孤烟”。

从老屋里走出来,走出村庄,走过凉亭,就走进了外面恍恍惚惚的世界。

【二】

亭者,停也。

客官,坐下歇歇脚吧!这不是孙二娘的十字坡包子铺,但也供休憩、宴集和送行。《世说新语・言语》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迎归,相送。《西厢记》里长亭别,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他消受不了这样的告别,她等不及此去的归期。

杜甫的不醒客愁无赖春色到江亭,柳永的凄切寒蝉对长亭晚,晏殊的长亭路外绿杨芳草,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当然,最长最深的是姜夔自度曲《长亭怨慢》。

好一曲怨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三】

走的人一多,亭就成了名亭。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石评梅和高君宇的陶然亭,杜牧的爱晚亭,沈复芸娘的沧浪亭,王羲之的兰亭,张岱的湖心亭……

走的人多了,遇到风霜雨雪的日子也多了,本来孤单一座桥的桥面上有了亭。

不管是风景亭,还是路亭、桥亭、渡亭,也不管是四脚亭、六角亭,还是八卦亭,亭始终敞开大门,不,拱门,吸附着光阴的尘埃,吸附着飞短流长。

风走过留下风情,雨走过留下雨意,饮者走过留下灵感,禅者走过留下偈语。

【四】

凉亭接纳的,除了醉汉、流浪汉,更多的是过往行人。行人是提着竹篮的村姑,油嘴滑舌的媒婆,摇着拨浪鼓的货郎,相亲回家的小伙子,荷锄晚归的老农夫……村闻逸事,农事收成,闲言碎语,从四面透风的凉亭旁逸斜出。

人语、鸡鸣、犬吠、水流、风声,像粉嫩的桃花一样,都是春风怎么藏也藏不住的。

富家女薛湘灵的婚轿在亭内避雨,遇贫家女,赠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这段《春秋亭外风雨暴》真是雨疏风骤,穿云裂帛,听得人耳酣面热。

不见红袖招,难闻曲。

【五】

时光遮蔽了亭。

当年长亭里难别的黑发娘子,早变成枯井旁的白发老妪,走出去的少年郎,又身在何处?

长亭凝聚着风尘的记忆,又成了记忆的耳目。行人深情地来,喧哗地来,感慨地来,或匆匆,或悠悠,不过是几记落在石板上的回声罢了。

以前的凉亭留在古诗词里,翻开诗词,它的身影一个接着一个跑出来,披满青藤,人字形,还是那么清秀,有着古道西风瘦马的黄昏气质。

那时是春风十里,彼时是波心冷月。

对岸是鸡鸣茅店,此岸是人迹轻霜。

篇6

【关键词】明清;苏州;园林;文学;关系

正如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言:“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1]79如果说姑苏的明清园林是融文学、戏剧、哲学、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于一炉的艺术宫殿,那么,打开这一座座艺术宫殿大门的总钥匙,正是明清苏州园林文学。

洋溢着艺术情调和浓郁的书卷气息的苏州园林与文学,便是明清苏州文人的心路历程的写照。既映射出文酒高会的风雅,也潜藏着人生不顺的悲戚和无奈;既积淀了古代文人的名士风流,也成为了士大夫文人思想和精神的凝聚物;既担当了文人忧患心态的物化形态,也化为了他们寄托自我超越心绪的精神乐土,反映了文人们对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刻意追求。诗文兴情以造园,诗文兴情以游园,无论造园还是游园,都是文人们表露性情的方式。故而“文”与“园”于明清的苏州来说,本就应该不分彼此,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 园林风雅牵引出诗文的意蕴

游赏苏州园林,总会有一种进入画境的感觉,园景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总能给人一种经过仔细推敲而置放的舒心之感。园林的这些个风雅,给人的感受又如是吟诗作对时,对字句有过的锤炼,于是,它们均妥帖地各就其位,曲直藏露间彼此呼应而成了一首风雅动人的风景诗篇。文人园林便成为了诗文的物化形态,造园也开始变得如同作诗行文,逐渐牵引出了原本被诗文赋予主题之外的“意蕴”。

作诗与作文,无论哪一个显然都极为重视“意在笔先”,当园林变得与诗文一样时,那么“意”便也出现在了园林的每个角落。“意”即文人赋予的思想认识、观念、精神世界,有“意”便有了境界。造园与作诗,赏园与作文,从本质上看来实则并无二致,都极为注重“意”的存在,而观明清苏州园林,自造园伊始即被文人赋予了文学式的深邃立意,而这个“意”又引动了游园者的情思意蕴,从而便让园林出现了“意随境改”。具体说来,姑苏园林的“意”便是主题,而“意随境改”也正是因为园林具有着与诗文一致的特色:境因人异,意由心生。

明清苏州园林在苏州文学的书册里,无不包含着文人的多样情感,这便使得园林因这些主观情感的存在而具有了诗文之“意”,也使得明明是同一座园林,却在造园者与游园者之间,游园者与游园者之间,有了不一样的主题。清代宋荦《重游沧浪亭记》中,记造园游之“日处尘坌,因于薄书之徽g,神烦虑滞,事物杂投于吾前,憧然莫辨,去而休乎清冷之域。寥廓之表,则耳目若益而旷,志气若益而清明”[2]5已得浩然之气,明纷乱心绪,表达的是游园之乐。然尤侗《沧浪亭序》则言“富贵无德而称,勋业有时而尽,未若文章之不朽”[2]9,已从游园产生了议论,直接从园林论到了诗文的价值。另外,游者间对于园林“意”的拓宽,也显得各具特色。俞樾《留园记》写留园“夫大乱之后,兵火之馀,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主乎?”[2]56从写园而写到人,目的显然是为了以园赞人;“无边风月会宾朋,扑蝶流觞聚裙屐。七子联吟雅集图,十番鼓吹群芳席。”[2]53清代袁学澜的《乙丑四月初二日偕吴文清如、潘子m生泛舟游寒碧庄》,则只是简单的写出了赏园之趣。

2 文学对园林意蕴的开拓与深化

从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上来看,以文入园,两者共生共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实则不仅使园林的文化意蕴更为浓厚,也使文学借园林表现的诗文主旨愈加深邃,读之更有韵味。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使赞赏园林的,对造园游园的乐趣描写的愈加精彩。如若没有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中记“夸水为杠,逾杠而东,篁竹阴翳。榆槐蔽亏,有亭翼然而临水上者,槐雨亭也”[2]39,则肯定鲜有人会于偌大的拙政园游览中注视这一小亭;如若沈德潜游复园时不说出“禽鱼翔游,物亦同趣,不离轩裳而共履闲旷之域,不出城市而获山林之胜”[2]43,不写《复园记》,也就无法让后人看到园林中的悠闲自得;“每风日清朗,升乎高以观气象,俯乎渊以窥泳游,熙熙阳阳,中有自得。其与造物同趣者,意画工有不能尽传者与?是上舍之天爵自尊,与司寇之刚正特立,有无忝祖德者焉。”[2]48如若沈德潜未见《兰雪堂图》,则难见王心一归园田居风采之万一,也就难作《兰雪堂图记》写尽其秀丽风景,其景物之趣又有谁人得知?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弘扬人品行的,无疑让所赞之人的人格品性在园林的一山一水间更显磊落。“良俦言集,恣意偃仰,修山阴之故事,和苏门之遗响。”[2]41如若没有王宠的《拙政园赋》寥寥数字,又怎能将拙政园主人王献臣潇洒的归隐品德彰显得淋漓尽致;“栖迟于数亩之园,尘事不闻,俗客罕至,可以避世,可以娱老”[2]69如若艺圃主人非有如此心性,归庄《跋姜给谏扁额后》里也难写出如此洒脱超然的诗句。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写情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更显得情感的真挚动人,园林才被赋予了与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我昔无画今有诗,人生聚散能及时?一床明月一双鹤,花开花落长相思。”[2]43如若袁枚不借《蒋诵先复园宴集图》诗来抒发对长女早早孀居的同情,我们又怎能透过冰冷的园林建筑发现它背后隐藏的如此心殇的故事?“杨柳芙蓉次第栽,一泓寒鉴复新开。群飞白鸟浑如鹤,散绕青苹半似苔。垣短不将山翠碍,廊虚能引月明来。溪鳞信美村酤熟,莫怪游人茗J回。”[2]142状物明志的,似汪琬游石坞山房作《坐王咸中池亭》,也不难看出游赏玩乐中对此情此景的喜爱,动与静的结合,也让园林里那别样的美变得触手可及,园林与心的共鸣足以令人沉醉。

以文入园,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写个人追求感想的,东山再起的渴望也得以在园林的点滴处彰显。“主人盖尝以谏官言事,谪戍宣城,虽未行,及其老而追念君恩,故取宣之山以志也。”[2]71(清)汪琬凭《艺圃后记》虽本意不是有此音言园主的出世之意,但读之我们不难看见园主的复杂心结,身即便出世,但心可未尝如此罢;“见彼之为网师者,终其身出没于风涛倾侧中而不知止,徒志在得鱼而已矣,乃如古三闾大夫之所遇者,又何其超然致远也。”[2]76又如(清)彭启丰在《网师园说》中借园林的命名的缘由,来取义纪事一吐心中所想,绝妙而悄然地使褒贬之情生于园林,超然的人格追求随之增加了苏州文人园林的深邃意蕴。

姑苏的园,以文入园,园林已然变为了明清苏州文人们笔下运用特殊的抒情语汇写就的一首首凝固的诗。

明清苏州的文学与园林本便是一体发展演变的,也可说两者在不断互相影响着:一方面文学深化了园林的内涵,另一方面园林也扩展了文学的表现方式。构园以文,园拓文意,“文”与“园”彼此间不断地汲取生存的给养,便决定了它们注定在自己的存在形式里留着对方的身影。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佛教 园林植物 文化构成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佛教与植物象征文化

1.1佛教的“中国化”概述

作为外来文化的印度佛教,它在中国的传播先后经历了两汉时期的初步接触、魏晋南北朝的激扬交融,最终于隋唐时期创建宗派,才真正成为“中国佛教”(用中国语言和中国概念解释佛经,称为中国佛教)。不过,直至宋明理学大盛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才完全融为一炉(外来文化传播的真正完成)。这个过程昭示了文化的输入冲突、选择发展及创新的内在规律,因为一种文化要入主(或入流)于另一个文化圈之中,首先得依附于当时当地的传统文化,寻找一个立足点,与其发生契合,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谋求自身的独立发展,这是传播的先决条件;一旦特定的历史条件来临,随即随机而动,跻身于本土文化之林,或弥补其不足,或参与其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当然,以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讨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佛教在其观念上依托了黄老道术和魏晋玄学以宣明其旨;在宗教教义上为适应中国的儒学而屡次改变其形式;在思想理论上,经过与儒、道两家的依附、对抗和吸收,在隋唐达鼎盛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禅宗”将烦琐的佛教教义归于简易,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此外,唐朝统治阶级倡行的儒、道、释三教并行的政策也从客观上促进了三家的融合。于是,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逐渐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潮,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佛教的传入对传统园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孕育出“禅宗”这一强调“我佛一体”、自称“教外别传”的高度思辨化的佛教派别,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而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与其说是“释迦牟尼舍园为精舍”的传说(《上品大戒经》说“施佛塔庙,得以千倍报”)导致当时“以园为寺、舍宅为寺”风起云涌,不如说是其教义中的某些思想对于人们的鼓动和麻痹所产生的作用。此外,在其兴建初始,“由于衙署园林和达官贵人的宅园的舍作寺院,加深了寺庙与园林的特殊关系,也奠定了寺园一体这个中国寺庙的基本特色。”[1]。这往往与宗教所追求的“净化心灵”和“荡涤尘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其建园一般都追求着和私家园林相似的“淡泊”、“宁静”的意境。即使建于“闹市”,也会通过植物和建筑等来营造出名山秀水的感觉。而向着“文人园”发展的寺观园林,其“园主”往往都是学者型的得道高僧。他们“既没有汉魏时的方士气,也没有后世佛教徒的虔诚,而是与魏晋名士毫无二致的倜傥名流。”[1]此时的他们,与“士”经常近距离接触,探讨哲理,体味“风流”,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合而为一,为中国的寺观园林频添“禅”的意境。如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原名为“菩提正宗寺”,后由天如禅师改为今名。“狮子林”既无佛殿,亦无造像,反映的正是“心外无佛”;再如“沧浪亭” 曾为大云庵,住持是个诗僧,他追慕第一代“园主”苏舜钦,自称沧浪翁,著名文学家归有光还曾为他写过《沧浪亭记》。不仅寺观园林如此,江南私家园林中一些景点也多取意于佛经,如“无隐山房”、“闻木樨香”,……,不一而举。

1.3佛教的“中国化”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佛教典籍浩若烟海,理论博大精深,说教、寓言、戒律、故事等等无不和世间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些植物往往被寓以灵性,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神秘的禅宗神韵:

一、莲花

莲花之于佛教,一如十字架之于基督教,新月之于伊斯兰教,已成为佛教的标志和代名词,佛家也常取莲花自喻,如《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取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以象征佛性的清净高洁;相传摩耶夫人坐于莲花座上生下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池中生出千叶莲花;《观音菩萨授记经》中也提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生于莲花且都住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妙法莲花经》、《杂宝藏经》、《无量清净尘经》等也多有莲花的记载......

二、菩提树

“菩提”一词为梵文的译音,意为“觉”、“智”、“道”。相传释迦牟尼尝于菩提树下证得菩提(觉悟),菩提树遂成为佛教圣树。对于其典故也较多:“传说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潜心修了六年苦行,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但仍未得道。后悟出明智之法,独自去菩提迦耶,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豁然开悟,证得菩提果而成佛。”[46]随着佛教的传入,菩提树也广布我国南朝的寺院中,深得人们的尊敬与崇拜,僧侣们常常焚香散花,绕菩提树作礼。

三、银杏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无法栽种菩提树,僧人们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和敬仰,于是选择了我国古老而珍贵的银杏来代替。

四、娑罗树

娑罗树又名“无忧树”、“摩诃娑罗树”,与释迦牟尼的诞辰与入寂相关。传说“王后摩耶夫人产期将近,净饭王派宫女和卫队送护她归宁,当王后行至娑罗树下,想去攀扶树枝,忽见一枝自动下垂至手边,王后伸手握住,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肋出生了。佛陀在娑罗树下出生,也在娑罗树下圆寂,相传释迦牟尼传道40多年,届时80高龄,自感时日不多,想去看看众寺院。在路途中疲病交加,力不可支,最终在一片娑罗树下圆寂。”[2]。所以娑罗树堪称佛家圣树之一。

五、阎浮树

阎浮树也是佛教圣树之一。相传悉达多太子最初就是在此树下开始思索世间及人生真谛的。马鸣的《佛所行赞》中就有关于阎浮树的叙述:“净饭王带悉达多太子去举行下种仪式,安排太子在场边一株阎浮树下,铺设坐具,上覆镂金天幕罩,四周围上帷幕,嘱咐侍从小心看护,净饭王率众臣举行下种仪式,引得侍女们走出帷幕去观望,只留下太子一人。当悉达多太子掀开帷幕,看到青草被犁翻起。散布着许多虫卵和被杀死的幼虫,他不胜悲哀,仿佛目睹他的百姓遭受屠戮,又见农夫受风尘日晒,面容憔悴,便起了深深的怜悯之心,他坐在阎浮树下,默想到世间的苦难和烦恼,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后来太子出家成道,创立佛教。”[2]

六、其他

除上述外,佛教还涉及如茉莉、金银花、石榴、无患子、棕榈、牡丹、等。如茉莉在印度因其纯洁、芬芳而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菩萨的宝冠上常装饰有镂金的茉莉花;金银花被寓以“灵魂不灭,轮回永生”的佛理,在我国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装饰图案中常有“忍冬纹”;石榴则常与棕榈叶和莲花结合在一起,象征吉祥如意。

参考文献:

[1]曹林娣等著. 中日传统园林文化比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4~8587~88 85~86 19~20 121~124 91~94

[2] 陈重明等编著. 民族植物与文化[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22~27 226~227 230~231 213~214 213 214~215

篇8

摘要:苏州姑苏区的空间特色提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姑苏区空间特色要素是由有形的自然要素和物化的人文要素所构成,这些构成要素按照“空间句法”认知原理可分为“特色词汇”、“特色语句”、“特色段落”和“特色的章”这样逐级递升的一组符号信息,并依据“特色的法”来组织和建构。

关键词:苏州;姑苏区;空间特色;空间句法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而城市作为重要载体也正趋于雷同。那些原本千姿百态、各自精彩的城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随着“千城一面”、“一城千面”的现象日渐严重,重塑城市特色已经刻不容缓。姑苏区(2012年―)位于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于山水名城苏州市中心,2012年撤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3区而置姑苏区。东接昆山市,南连苏州市吴中区,西邻苏州市虎丘区,北靠苏州相城区,是苏州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今天也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二、城市空间特色认知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是英国学者比尔・希列于1983年提出的。

空间句法理论相应于城市意象理论也是一种认知城市空间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认知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具体包括:

(1)词汇层次:由单一且相互独立的空间元素组成的城市空间符号。

(2)语句层次:由多种空间特色要素线状分布共同组成的城市空间特色符号。

(3)段落层次:由众多城市空间特色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较大区域内所组成的城市空间符号。

(4)章与法的层次。

三、苏州姑苏区空间特色要素提炼

1.特色词汇

特色词汇是对词汇层次的空间特色要素的统称,是构成城市空间特色的最小单元。姑苏区的空间特色词汇主要体现在单栋或组群控保建筑方面。

(1)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1960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馆址为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2)北寺塔:北寺塔是报恩寺的俗称,位于北塔公园,是中国楼阁式佛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始建于三国,相传是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因而得名抱恩寺塔。

(3)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位于观前街94号。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

(4)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坐落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

(5)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6)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7)其他小型园林:如耦园、怡园、畅园等。

2.特色语句

姑苏区的空间特色语句主要体现在自然山水和街道空间两个方面。

2.1自然山水

姑苏区拥有较完整的自然资源体系,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特质。苏州古城内现有河道总长34.72公里,其中包括“三直三横”骨干河道和阊门支流、平江水系、南园水系、其他内部河道等支河道。

骨干河道包括学士河、临顿河、齐门河、平江河、桃花坞河、东西北街河、干将河、府前河。

支河包括阁门支流、平江水系、南园水系和内部河道。

江南因水得名,苏州因水成名。纵横交错的水流,三两步若现的小桥描绘出了苏州姑苏区城市空间最具特色的画面。

2.2街道空间

姑苏区的街道空间是其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网络,容纳了人们的行走、居住、商业交往、游憩、观赏等多种活动,是老城区建筑艺术、环境艺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

老城区的人民路、干将路、十全街、十梓街都集中体现了老城区的街道空间特色。这些街道空间规模小、尺度亲切、形态复杂多样。其空间特色体现在街道尺度小而亲切、街道线型丰富的曲直变化、完整中求变化的街道界面、灰空间的巧妙设置以及富有特色的街道软界面。

3.特色段落

特色段落是对段落层次的空间特色要素的统称,是由众多城市空间特色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较大区域内所组成的城市空间符号。姑苏区的空间特色段落主要体现在魅力无限的历史街区。

(1)观前街历史街区: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

(2)平江路历史街区: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今天的平江历史街区仍然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独特风貌,并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4.特色的章与法

特色的章与法是指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架构关联,是通过一个法则系统,将词汇、语句与段落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所以其主要表现在“章的评析”和“法的组构”两个方面。

老城区空间特色的形成是漫长的,是各构成要素不断更新变化的结果,是居住在姑苏的人们认识和改造城市的结果。老城区的整体空间特色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自然水系为主导的城市空间景观骨架。其次是宜人的城市空间尺度。再次是高品质的历史文化空间。

老城区的特色词汇、特色语句和特色段落并不是孤立于其他要素之外的,而是和其他要素紧密联系的,各要素之间通过轴线关系、视域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结语

彰显姑苏悠久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的丰富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且尺度宜人的街头广场和绿地、三直三横的自然水系格局、生活商业气氛浓烈且比例近人的街道空间、具有江南历史文化和风情的观前历史街区、平江街区通过空间轴线关系和视域关系共同作用构成了老城区最引人注目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空间特色。这些要素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相互影响逐层建构,形成了老城区空间特色独有的章法。

姑苏区的空间特色提炼是一个对城市空间再认识的过程。本文对老城区空间特色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特色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期望为下一步老城区的保护和更新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0~45

[3]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现代城市研究 2002.1

篇9

关键词:廊 装饰符号 文化意义

廊是园林中的一个建筑元素,既有实用功能,也是装饰部件,寄寓着“追求吉祥、如意、福寿、嘉庆、富庶、平安”等语义,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是历史文化、社会信息、生活习俗等的一种表现方式。廊的装饰符号具有文化和象征等多种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个人爱好的反映,也寄托了园林主人的审美情操。研究廊的文化意义,对于指导现代设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来表现文化意境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各种民间故事世代相传,不仅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有的充满浪漫色彩,有的充满传奇色彩。这些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表达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美好祝福和生活愿望。如人们把葫芦挂在门上表示驱邪,葫芦多籽,有子孙满堂的寓意。故葫芦图案象征子孙万代,它已经成为我国先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由葫芦及蔓带组成的图案可以象征家族的绵延无穷,因为“蔓”与“万”同音,蔓带与万代谐音,寓意子子孙孙,万代长春吉祥含义。后演化为宝瓶,成为观音盛圣水的器皿,它还与仙人有关,相传八仙之一李铁拐常背葫芦用药给世人治病,挽救了无数生灵,民间将他的葫芦作为装饰纹样,称为“暗八仙”之一,被广为运用,以求护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石榴与桃子、佛手是我国三大吉祥果,民间称为“三多”,即多子、多寿、多福。韩愈就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石榴在这里作为光明和生命幸福的象征。颐和园长廊中的苏式彩画,多达2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属于人物故事的多以小说传奇,佛教故事和戏剧中的某些场面为题材。他们常把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艺术地组合于作品中,表达了民间艺术直抒胸怀、质朴淳厚的真情实感。启发人们的联想。彩画中的人物画就主要取材于我国古代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画面生动形象,内容广泛,但宣扬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题材见多。彩画人物、场景都描绘得非常精致生动,堪称长廊故事画中的传世佳作。古代匠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着历史文脉。

二、通过装饰手段表达园主爱好和审美追求

廊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其特点是建筑散布于园林之中,使它具有双重的作用,除满足休息或游乐等需要外,它与楼、台、阁、亭、榭、轩、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的构图中心,创造了丰富变化的空间环境和建筑艺术。廊的大小、位置、形体、比例与艺术处理等,均由功能与构图而决定,随机多变。装修也都比较灵活,色彩明快,力求雅致大方。廊中漏窗的图案形式和社会文化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历史上人们一直向往和追求一种和平、宁静、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理念在园林中无处不在,简洁明确的表达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装饰符号中属于花卉的有松、柏、牡丹、梅兰、菊、芭蕉、荷花、佛手、桃、石榴等。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琴、棋、书、画是文人的钟爱之物合称为四艺,作为纹样象征文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技艺才华。单就漏窗的花纹图案,苏州沧浪亭就百多种,而且各个漏窗的图案无一雷同,在沧浪亭明道堂与翠玲珑之间的曲廊上,有一排生动逼真的花窗,塑有桃、石榴、荷花等园林植物,不但生动活泼,而且蕴含着清高和福寿之意。

三、用文字直接、明确地表达

廊大都有漏窗,有时候在漏窗中心部位直接镌刻成一些文字形式,文字有大有小,但无论大小,都和漏窗的整体尺度相协调,而把塑有花鸟禽兽等自然形体的漏窗又称为“花窗”。花窗的造型大多取材于具有吉祥如意、福禄寿等含义的形象都比较常见,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来寓意主人期望发财、健康、喜事不断的愿望,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如苏州怡园的“寿”、“万”字窗。这类吉祥语在意识形态方面反映了道家思想乞求长生不老、乞福求吉与天同在的内心世界;苏州拙政园玲珑馆旁廊道的漏窗图案做成“喜”字形图案,很富有传统的民间特色和风格。

四、植物、动物谐音间接表达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廊的文化象征意义除了直接表达的方式外,还有许多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被文人当作一种符号表象,动植物、山水和构筑物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一些植物或动物的寓意谐音,来间接表达对吉祥如意的生活追求和歌颂。“谐音是诙谐之下乘,然而是高等文明之始基”,谐音达意,可以使主题意境的表达含蓄而风雅。谐音比拟,用具象化的指称表现为抽象的观念,使板滞,空泛的内容艺术化,根据谐音原理巧妙而优雅地实现了图案意义的转化,形象优美,耐人回味。谐音求福的吉祥图案,借助了语音和鲜活优美的具体形象,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以“福、禄、寿”之谐音而被当成吉祥图案等等。人们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加进了许多自身的见解和期望,使之起到了一种文化普及与审美陶冶的作用。创造出丰富的造型,图案及雕饰题材,凭借艺术语言来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而又洗练,朴实而又高雅,使人百看不厌、玩味无穷。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这些图案都雕刻或图绘在日涉成趣的宅园中,寓瑞于日常生活,寓美于起居歌吟,营造出吉祥美好的精神氛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它们多以图案化的定型纹样方式出现,这类纹样名目繁多,有一定构成规则又可灵活变化,适应于各种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表面装饰,他们的造型、色彩形成了廊建筑的主要风貌。

篇10

大明湖公园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泉城济南观光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刘x,您在停留其间将由我来做为您的陪同,希望您能喜欢我的讲解,我将尽我所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大明湖。大明湖作为一处风景名胜,之所以盛名远播、历久弥新,自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自然风景和人文内涵兼而有之,不仅风光秀丽,更有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因为自古以来济南就是齐鲁文体交汇之地,所以人文荟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风物绝佳,更受到四方文士名流的钟爱,吟诗作赋,在这里留有大量的遗迹,历代文人也都有诗文留在大明湖。古代的时候大明湖比现在大几十倍,它的名字也几经变更,宋朝时称湖,北魏和唐朝时因这湖里盛产莲子而得名莲子湖。“大明湖”的称谓最早是在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中。

好了,前方这座古朴端庄的仿古建筑就是大明湖的东门了,大明湖公园于1958年正式建成,一共有三个门,东门于1985年9月落成,门上的题字是当代书法家会同题写的,让我们一起进去吧。大家一定看到了,迎门的就是环列的假山,这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有个名字叫“开门见山”,与这个成语的意思恰恰相反,中国园林讲究迂回曲折,借助花木山石的掩映,增强园林的层次感和储蓄美,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种意境的生动写照。古人说“曲径通幽”,我们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就会看到风光旖旎的大明湖象一幅巨大的画卷一样徐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大明湖公园面积约86公顷,其中湖面面积约为46公顷,它的水源是济南七十二名泉的泉水,水质清冽而且水量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点。前方那座精巧别致,色彩明快的建筑是“汇波楼”,傍晚登临,霞光满天,映在湖面上别有情趣,这就是济南八景之一的“汇波晚照。”汇波楼始建于元代,下面的这座北水门原为旧城的城门,宋代时候建有泄洪排水的作用,大明湖多余的湖水就是从这里流入城外的小清河,最后汇入大海。因此大明湖“久雨不涨”的关键就在于此。那么,这座北水门又是谁兴建的呢?说起他来,那可是鼎鼎大名,唐宋家之一的曾巩。当时曾巩任齐州知州,爱民如子,颇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南丰祠”,就是左边这一组院落。

大家看,大明湖的全景已尽收眼底了,我们站在北岸,向南可以望见南山苍翠,近观盈盈碧波。沿岸种植了八百余株垂柳,盛夏之时,柔枝点水,婀娜多姿,红莲白荷争奇斗艳,一红一绿相映成趣,可是大明湖中一大盛景,岂不知这碧柳红荷还真有一段婉约动人的“荷柳情缘”呢。传说在很久以前,湖畔有一对青年男女,两人痴心相受,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一个阔少年路过此地,见姑娘生得美貌,硬要抢了去做妾,姑娘万般无奈,跃入湖中,殉情而死,小伙子见状,也脱身为柳,根植在湖边,这湖里的粉荷绿柳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隔湖相望,只能用轻风来互诉衷肠,但两个人永远永远也不会分离了。夏天走在湖边,轻风吹过时,我真的感到空气中弥漫着脉脉的温情。

如果说大明湖是姑娘的美目,那历下亭就是美目中的眸子了。前方小岛上的亭子就是大明湖的点睛之笔-历下亭。它年代久远,几经兴废,唐朝时,在现今五龙潭附近,清初移至湖中,唐天宝四年中,著名诗人杜甫,和当时任北海太守的大书法家李邕曾饮宴于此,杜甫即兴做诗一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历下亭就是由此而得名。诗中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就题在游廊的门上,为清代的木质结构建筑,门上的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就是郭沫若先生的传神之笔。

大明湖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因而也就流传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关于大明湖的由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古时候,这一带有一个大明国寺,表面上香火鼎盛,庄严肃穆,可是寺里的和尚却不守规矩,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坑骗掳掠前来进香的良家妇女。这附近住着一位官人,他的妹妹虔心信佛,非常想亲自到大明国寺烧香还愿,官人怕她遭到不测不让她去,妹妹于是乘着官人不在家时来到了大明国寺。和尚们见她如花似玉,就将她霸占在寺内。官人回家一听,又惊又怒,骑上马提着大刀就追到了大明国寺,这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闪电过后,天塌地陷,大明国寺从此就沉入地下,官人也救出了妹妹。再说那些恶僧遭了天遣,有的变成了蛤蟆,见到人们安居乐业,只能气得生气鼓肚,却叫不出声来了。

说到这里,大明湖还有一个特异之处就是“青蛙不叫,蛇不见。”说是唐朝时,湖边真武届里有一位高天师,呼风唤雨法力无边,他收了个门徒,徒弟出师时要考试,就是捉拿湖里的的蛇精蛙怪,徒弟挥舞着神剑,不一会就把蛙怪打得落花流水,活捉了蛇精,高天师收了蛇精做真武大帝手下的一员大将,而青蛙呢,被打得又聋又哑,再也叫不出声来了。后来人们分析说因为大明湖的水是泉水,长年在18 ,水温低,不适宜水蛇生长,青蛙不能,所以也叫不出声来。

大明湖主要的景点都在北岸,第一个就是我们面前高台上的这座气象巍峨的庙宇,这就是真武庙,济南市现存最大的道教庙宇。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宗教,其中唯一的土生土长的一种就是道教,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又名老聃)被尊为道教的教祖,他的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道家的至上神是三清真人,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分为两派,金代形成全真派,主张炼气,清修,道人要出家修行。它的创始人就是《神雕侠侣》中提到的那位武功盖世的“中神通”王重阳,在元代形成的正一派可谓俗家辫子,崇拜鬼神,画符念咒,代表人物是张天师张陵。金元之际,济南道教兴盛,全真派的高人丘处机曾来济南传教,真武庙就建于元代。

各位请看,台阶前这对活灵活现的小狮子非常精美。我有个问题要问大家了,请问哪一个是雌狮子,哪一个是雄狮子呢?……对了,这位朋友答得非常好,左边这头脚下是一头小狮子,右边这头脚下是一个绣球,所以左边是雌,右边是雄,现在我们上去看一看,大家一起数一下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一共是36级,为什么是36呢?道教的数字很有讲究,有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另外,皇帝被尊为九五至尊,四九三十六,就是说比皇帝要低一个等级,可见皇帝是真龙天子下凡,连神仙也要让他一筹。

真武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原名玄武,是道教的四方神(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之一,北天星区,色黑属水,大家看这座英明神武的金身坐像就身着黑袍,人们把真武大帝供奉在大明湖畔就是希望他能镇住水里的妖魔鬼怪。左右墙上的彩绘壁画画的就是真武大帝的生平。传说真武大帝原来本是西方净乐国的一位王子,自幼慕道,而且非常奇异,从小喜欢与猛虎相伴戏耍,太上老君见他有慧根,便点化他去武当山修炼。历经四十二年,受尽磨难,终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升仙之际为了脱去凡胎,他剖开肚子,拿出自己的肠子和肝脏,变成了龟蛇二将,成为自己手下的护法神。真武大帝立志要“斩尽天下妖魔,普救众生”,别看这龟蛇二将长相丑陋,他们的本事可不小,帮着真武大帝降妖捉怪立下了汗马功劳。前边这两座塑像原塑于明代是当时庙里塑像中最为生动传神的两座,二将肌肉突兀,神彩飞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惜都毁于中,只有前边这座小的铜铸龟蛇合体像是庙中的真品。两边的十四位神仙也都是真武大帝手下的爱将,最后面四座就是风伯、雨师、雷公、电母。

我们再到后面看一看启圣殿。明成化年间增修,供奉真武大帝的父母,两座塑像手中都拿着笏板,因为人神不能对视,手拿护板,才能与真武大帝相见。大家看笏板上画有北斗七星图,也是真武大帝的符号,上面的匾额所题“父母天长”,取“天长地久”之意,祝愿父母健康长寿,是艺术大师刘海杰题字时正好八十八岁,而且父母还健在,“父母在,不言老”。“年方八八”的意思就是,尽管我八十八岁了,在父母面前我还是孩子,刚刚八十八岁。各位朋友可以上一柱香来祝愿父母福寿安康。

从北极庙可以饱览全湖风光,因为这里地势高峻,俯看碧波荡漾的湖面更别有一番情趣。湖上的百极洲,湖心亭,历下亭三座小岛代表了道家胜境蓬莱三岛。三岛中间是1985年5月1日落成的百米喷泉,共103个喷头,主喷头射程高达100米。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百头齐喷,水柱直冲云霄,蓝天碧水之间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非常壮观,也是大明湖的一大胜景。

前边就快到铁公祠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物。铁公原名铁铉,是河南郑州人,自幼聪名好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常识,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明太祖特赐字“鼎石”。曾任过山东布政司使和兵部尚书等官职。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朱允文争帝位,挥师南下,至济南城时,铁铉固守城池,势不开城,还险些放石砸死朱棣,燕王只好又回到北京,两年后又发兵绕道而行,到得南京推翻建文帝,隧收复济南,铁铉孤军奋战,不敌被擒。传说铁铉忠贞节烈,对朱棣破口大骂,朱棣命人割下他的鼻子和耳朵,让他吃下去,又架起油锅,放铁铉下去受沸油煎熬之苦。铁铉不肯求饶,在油锅里还不肯正眼看朱棣,背对朱棣。朱棣大怒,命人用铁钩将他翻过来,突然之间,油花飞溅,众人近不得身,只好作罢,就地埋了。当时铁铉只有三十七岁。乾隆皇帝感念他忠心效主,1792年建了此祠以纪念。

我们面前的这座园中之园就是铁公祠了,园中之园是中国园林构景手法之一,增加借景的内容和游赏的层次美感,获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开敞和封闭。宏大宽广和精美小巧的对比,增强了环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效果。园内有曲廊花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与曲廊相接的就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佛公祠用来祭祀山东巡抚佛伦,是佛伦的族孙阿林保捐资修建铁公祠时同时修建的。佛公祠居东,铁公祠于西。铁公祠再向西的两层建筑建于1929年原名为“湖山一览楼”,因于楼上可观览对面群山和明湖全景,故而得名,1978年改称荷香村饭店。这座园中之园风光和园内的人工亭台楼阁连为一体。不知大家有没有去过颐和园,那里的长廊就是采取了这种借景的手法,游人可以从两边眺望,丰富了景观的层次。秋高气爽的时候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济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这边的山间水榭就是闻名遐迩的小沧浪亭了,小沧浪是1792年以修铁公祠的余料依照苏州沧浪亭而修建的,上面的匾额是清代书法家阮元的隶书题字。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圆形门两旁有一幅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历代题咏大明湖的佳句中最著名的一句。当年清代书法家铁保和诗人刘凤诰在小沧浪亭上饮酒对弈,刘凤诰一时兴起随口吟出这两句诗,铁保挥毫题字,后镶嵌在这里,为世人传唱。

好了,今天我们的讲解就到这里,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我们建议各位租一条小船到湖上领略一下这湖光山色,一定会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明湖泛舟”可是济南八景之一,现在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同时欢迎大家明年春天还能来大明湖游玩,大明湖一定会带给您全新的感受,我们将于一个小时之后在西南门集合,前往下一个景点趵突泉,再见!

附:

月下亭、兰圃、稼轩祠、遐园、鹊华烟雨、明湖牌坊。

由北极庙下来,西邻有一座桥亭,叫月下亭,因四周花木繁多,取“花间月下”之意。亭立于池中小桥上,造型优美,玲珑别致,游人还可凭栏观鱼,过桥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厅,这座大厅可不象表面上这么普通。大厅原名成仁祠,建于民国二十六年,厅下有地下室,1978年9月济南战役时,第二绥靖区司令、山东省主席王跃武在外城失守之时撤至此处。破城之时,跃武从地下道逃走,至潍坊寿光被俘获。作为历史的见证,月下亭更有特殊的意义。

铁公祠的背后竟然别有洞天,眼前这座优美小巧的园林是我省最大的兰花基地。因为兰花花香淡雅悠远,素有“国香”,“王者香”的美名,所以这兰圃又得名“天香园”,符合了兰花高洁的品质。兰圃也修得清新别致,以翠“竹”扎成的篱笆环绕,门上是绿色琉璃瓦,简洁明快。园内主要有仿竹苑,园林小品,仿木苑三个景区,分别用来展出兰花、盆景和各种稀有树木,错落起伏,各有韵味。游人走在里面只听见山涧小溪淙淙流淌,花木抚疏,如临仙境,不知身在何处。

大明湖的南岸原本也是景物繁多,但是几经风雨,大多都荒废了,比起北岸的繁华胜景,这边一定不会忘记一位济南著名的词人,抗金英雄辛弃疾,辛弃疾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两宋词坛之冠,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词风豪放雄健,更令人景仰的还是他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他的词抒发了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志,抨击朝廷大臣的畏敌无能,咏颂祖国河山秀美,都是其心志的真实表露。辛弃疾年轻有为,在金人南下入侵之时,坚持主张抗金救国,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杰出的军事才干。后遭群臣排挤,闲居山林,这期间他也丝毫未放抗金救国之志,上书朝廷“美芹十论”,“九议”等。稼轩祠原是清光绪年间为李鸿章所建生祠,当地人称李公祠,六一年改建为稼轩祠,共三进院落,前院东西厢房展出名人字画都是对稼轩先生的咏颂。二址北大厅是辛弃疾纪念堂,抱柱楹联是郭沫若先生的题字“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大厅壁上有辛弃疾的生平简介、书画作品及行迹路线图。

再往东去,就是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的遐园。园内假山奇石林立,古木参差,环境优雅、清静。遐园建于清代。由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主持建造,原为山东省图书馆的一部分,罗正钧取《诗经小雅》中“皎皎白驹,在彼深谷”诗意命句,希望能在这里大兴学风,造就人才,并以幽雅的环境,激发人们的读书情趣。遐园的布局设计是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假山为屏,园内溪水碧流,落英缤纷,蜂飞蝶蝶,绿树葱茏,与园内曲廊楼阁相互呼应。人们到这美妙的人工创造的自然环境中,或游或居,悠然自得,享受清静淡泊的林泉之乐,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这里还珍藏着许多名贵的历代石嘉祥汉画像石,北齐古业寺造像,北魏李璧墓志,隋开皇造像残石。还有镶嵌在海棠厅西北半壁廊上的岳飞手写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笔力遒劲豪放,字如其人,据说《出师表》是从河南南阳诸葛武侯祠拓来的。图书馆还藏有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云庄记》,这些艺术珍品,闪烁着古国文化之光,给遐园增添了不少姿色。遐园回廊尽头,假山之巅建有“浩然亭”。登亭可以纵览湖光山色,领略遐园幽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