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近义词范文
时间:2023-03-22 07:4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详细的近义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词汇习得 联想
一、引言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根本,语言构建于词汇间组织有序的序列中,语法则充当了这些序列的催化剂。没有语法,语言可能会显得支离破碎;而没有词汇,人类将无从表达任何事物。词汇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英语学习开始的第一刻便开始了英语词汇的记忆与积累。大多数学生都将词汇习得置于英语学习的首位,而学生问得最多的便是:“如何更快、更好地记单词?”英语词汇经过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的变迁变得愈发充盈,词汇量之大,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占据首位。当然,一个人能掌握的词汇量是有限的;同时,日常表达并不需要多“无穷”的词汇量。即便如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记忆更多词汇仍然是让很多学生倍感头疼的问题。因为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水平,词汇量越大,对输入语言的理解越好,输出语言的质量也越高。
词汇习得研究通常将词汇知识划分为接受性知识(receptive knowledge)和产出性知识(productive knowledge)。前者主要指在听、读过程中能识别词汇意义的能力,后者则主要指学生能利用相关词汇知识进行说、写等语言输出的能力(Nation[1],2001)。不难得出,接受性词汇在数量上领先于产出性词汇。另外,如何将更多的接受性词汇转化为产出性词汇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词汇习得策略伴随着词汇习得的研究应运而生,传统的英语词汇习得策略,如拼读记忆法,根据英语字母的发音规律,将音标标注与字母对应起来,建立字母群落和序列。联想记忆法,将英语词汇的结构与相关意义进行发散式联想记忆。循环记忆法,通过反复记忆,循环往复,但通常收效甚微,学生们普遍认为耗时耗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大量的听、读材料的输入,加大偶然性词汇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并最终将反复的偶然习得转化成学生的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
二、近、反义词学习与英语词汇习得的关系
与大量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相比,将近、反义词的学习与英语词汇习得结合的研究却不多见。英语词汇中的近义词数量之多,很大程度上是其对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其他外语的借用的结果。而英语中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同义词,语义关系相似的词汇往往在其使用语境上各有不同,有的较正式,有的较非正式,而有的近义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当微妙。因此,笔者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往往会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引入相关近义词的介绍。而对于差异较大的近义词,也会顺势引导,指出其所适用的不同语境。这样,不仅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词汇,又能在一定语境中,在学生接受能力较强的情况下适时增加词汇摄入。同时,笔者也会将语义相对,抑或相反的词并置一起进行教学,对比鲜明,加上篇章内容语境的帮助,在增进学生词汇量的同时,又加深了词汇习得。两者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词汇习得的宽度和深度。
不过,有关词汇学习的理论,Higa[2](1963)经过对一组互有关系的词与一组毫无关联的词的研究,指出词汇间的语义关系联系越紧密,学习难度越大。也即,相互联系紧密的词比毫无关系的词更难掌握。邓燕平(2007)[3]也指出“如果教师一味地把同义词放在一起传授,或者使用同义词教学不适度而又解释不详尽,片面追求词汇的数量,忽略或牺牲词汇的质量和深度,就会产生反教现象……它们之间的区别却会互相干扰……如果错位,便词不达意,语不得体,交际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反义词在英语教学的引入,还指出授课不当,解释不清,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Laufer[4](1990)也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近似语义关系的词汇引入或教学会降低学生的词汇习得。一方面,因为语义关系相近,使得学生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也使得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焦虑。另一方面,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对近义词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能清楚表达某意义的一个词汇就已足够,对其意义相近的词汇则并无多大兴趣。
针对上述观点,也有研究提出反证,Stuart Webb[5](2007)则通过其在日本进行的实证研究提出反证,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已知、已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引入相关的近义词汇比起让学生学习与已知词汇完全不相关的词汇要容易。该研究将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都纳入其中,多方面展示了适当地对已知词汇的近义词汇引入并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相反,会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三、任务型教学中近、反义词的引入
笔者在精读课教学中,会根据篇章内容、体裁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复述(retelling),解释(paraphrase),下定义(definition)及词汇或词组替换(substitution)等。复述,要求学生对篇章的整体把握和概括,以及语言的组织架构,并避免使用篇章中的原文;解释,主要针对文中的长句、难句而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使意义明朗化;下定义,则针对一些单词的解释,要求学生用英语对某些词汇进行解释;相对于之前所述任务类型,词汇或词组替换则显示的是近义词汇或词组的引入。
复述(retelling)可以在所学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又可以组织学生听音频材料后组织进行,后者对学生语言技能要求更高。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与文本或音频中语义关系相似的词汇或词组避免字字重复原文内容,而笔者也会选择适当时机提醒,激活相关的近义词汇。解释(paraphrase)对学生英语的驾驭能力要求很高,不仅停留在词汇层面,在句型结构上也要求学生转难为易,化繁为简;若能较好地掌握一些词或词组相应的近义词、词组,则能较为轻松地将原文意义还原。而且,往往近义词、词组的搭配也相似,因此,对已知词汇搭配知识的掌握顺势转移(transfer)到新的近义词、词组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记忆。很多词汇记忆研究表明,词只有在联想网络中才能更好地被记忆并储存。而近、反义词在任务教学中的引入,即使从一词联系到更多词(相似或相对)的纵式联想。例如,it occurs to somebody something相当于somebody comes up with something,纵式近义结构的引入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输出更丰富,无论是在写作还是翻译中,并有效地避免了一词多用的尴尬。
上述的近、反义词的语义联想,“……形成语义对或语义网,使生词拥有牢固的附着点,从而扩大原有的组块或形成更有序的组块,促进记忆……这种语义联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牢固的组块,能有效地促进记忆效果”(靳德海[6],2007)。
至于有研究者提出的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或因为讲解的不深入,对有明显区别的语义对不进行区分会造成“反教”现象,则视教师的具体操作和具体的任务设计而定。对于那些有明显差别的语义对或语义网,教师应充分展示其不同之处,并以例句作出具体说明。
四、结语
因此,英语词汇的学习不仅是新词汇的不断摄入,也是新旧词汇进行联想、重组的一个过程。本文所提到的近、反义词的纵向联想只是词汇联想、重组的其中一个方面。通过新旧词汇间的重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他们掌握的一些隐性词汇,并将其纳入原有序列,从而形成词汇组块,将其充分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中,通过不断操练,持续巩固,使隐性词汇转变成接受性词汇,再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出转化成产出性词汇。总之,只要适时适当地将新旧词汇组成近、反义词块,并通过各种任务设计反复使用、操练这些组块,相信会对英语词汇习得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Nation,I.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5.
[2]Higa,M.Interference effects of intralist word relationships in verbal learning[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3:170-175.
[3]邓燕平.谈英语同、反义词教学中的‘反教’现象[J].惠州学院学报,2007(2):68-69.
[4]Laufer,B.Words you know:How they affect the words you learn[M].In J.Fisiak(Ed.),Further insights in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0:573-593.
篇2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与刺激政策调整动向
各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采取的刺激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急性的“治标”政策。包括高频率大幅度降低基准利率、向金融机构大规模注资、央行购买债券、大幅减免税费和发放消费券等超常规举措。一类是长期性的“治本”政策。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等。正是前一类政策,在较快地稳定国际金融局势的同时,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各国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好转,这类超常规之举必然会逐步退出。但是,由于经济复苏进展差别较大,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国实施退出政策的步调并不相同。具体情况是:
(一)恢复较快的美国已开始为退出刺激政策热身
受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和私人投资增长支持,2009年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速达5.6%,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正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今年2月美联储上调商业银行贷款贴现率25个基点至0.75%,把基础贷款最长期限从28天缩短至隔夜,把短期资金拍卖工具最低拆进利率从0.25%提高到0.5%,并从3月8日起关闭该渠道。但是,由于中小银行倒闭潮仍在持续,商业地产市场继续恶化,失业状况的改善不明显,美联储今年3月声称,仍需在较长时期内把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同时,美国政府还公布了鼓励放贷机构减记还贷者部分或全部次级抵押贷款的新住房救援计划。
(二)复苏迟缓的欧盟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欧盟经济复苏较慢,2009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1%,逊于三季度的0.3%。去年12月以来,一些欧盟成员又遭遇了债务危机,即由于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过高,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希腊和葡萄牙的信用评级,并暗示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此欧盟应对比较迟缓,到今年3月底才拿出初步解决方案,致使欧盟经济遭到严重冲击,欧元区失业率由1月的9.9%上升到2月的10%。在这一背景下,今年3月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宣布维持基准利率水平不变,也未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但欧洲各国政府都已宣称要控制财政支出,以便削减政府债务。
(三)陷入通缩的日本实施了新刺激政策
2009年四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0.9%,好于三季度却逊于二季度。推动日本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是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但日本继续面临内需低迷问题。到今年2月,日本核心CPI已连续12个月下降,陷入通缩的迹象明显。近期丰田等日产汽车的召回事件也可能进一步影响日本经济增长。为此,日本不仅在去年底追加了2009财年预算,用于扩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住房投资、就业保障与环保,今年3月还通过了数字创历史新高的2010财年预算案,大幅增加社保投入。最近,日本央行又宣布进一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维持原利率水平0.1%不变的同时,把向金融机构提供的紧急贷款金额上调一倍至20万亿日元。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待退出问题态度迥异
受大宗商品需求反弹推动,印度和巴西等资源出口国经济快速回升,为防范通胀风险,2009年下半年起,两国货币政策均逐渐转向从紧,分别采取了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越南等国也采取了上调基准利率的措施。但由于制造业以及消费需求依然低迷,2009年俄罗斯GDP下降了7.9%,俄罗斯央行今年两次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历史最低的8.25%。
综合各方面情况,对于世界经济状况和各国宏观政策的下一步调整状况,可以做出四点推断:第一,在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欧经济出现持续稳定增长前,不应对世界经济的元气恢复盲目乐观。第二,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会让各国从实际出发谨慎渐进地实施政策调整,在时机和步骤上很难做到全球协同。第三,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把调控重点转向超常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第四,各经济体今后会继续推进长期性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打好基础。
二、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及各国经济刺激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影响
尽管今年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各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调整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一)退出进程不一对我宏观调控的实施及效果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尚待继续巩固,需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如果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在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上不能有效协同,将增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冲击。
(二)各国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热钱”流出冲击我国金融市场
2009年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外资看好我国发展前景的同时,境外“热钱”也在加快流入我国股市和房市。今后随着各国央行逐步收缩流动性,可能会导致热钱无序流出,引起我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剧烈调整。
(三)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今后全球能源资源需求会继续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长1.7%,钢材需求将增长9.2%,铜、铝需求分别增长0.8%和12.3%。另一方面,主要资源出口国如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率先实施的紧缩政策可能促使该国货币兑美元继续升值,该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将因此难以下降。因此,预计全年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高位震荡,我国今年会继续面临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外需的非经济因素制约强化
一些经济体特别是欧盟和日本的“无就业复苏”状态在年内难以改观,必然会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也可能继续成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夹攻的对象。今年1―3月,美国、欧盟、阿根廷、墨西哥已相继对中国油井钻管、铜版纸、三聚氰胺、服装、高碳锰铁和打汁机等众多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或征收反倾销税;韩国从2月起也对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出口的生姜、马铃薯等各类植物实行禁运。同时,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还将继续利用人民币汇率问题、“碳关税”等各种名目向我施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国宏观政策的传导效应日益明显的今天,为有效应对未来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各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应继续未雨绸缪、做好预案,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密切跟踪形势,加强政策协调
高度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各国宏观政策变动。敏锐捕捉主要经济体各种经济数据和政策信息的最新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和主要经济体政策取向,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应对预案。加强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控。及时跟踪分析美国政策调整带来的汇率和利率变化对世界资金流向的影响,做好防范国际热钱冲击我金融稳定的调控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其他国家政策调整“溢出效应”对我的不利影响。灵活机动地搞好国际合作。大力呼吁各国在G20框架下协调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则和步骤,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平稳渡过后危机时期。
(二)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
努力化解贸易争端。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保护规则,依法实施贸易救济,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继续健全贸易摩擦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积极发挥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驻外机构的作用,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通报、应诉指导等服务。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继续利用对外援助等各种有效方式,努力提升这些经济体在我对外贸易和投资中的比例,促进与之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经贸人才的培养和国情社情的研究分析工作,做好与其它国家在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长期战略竞争的准备。妥善处理好汇率相关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篇3
关键词: 朗文定义专用词汇 计算机化 编纂特点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以下简称LDOCE),堪称英汉双语词典的佼佼者。自1978年问世以来,颇受非英语母语学习者的青睐,它权威性地收录了现代英语词汇,注重给予语法指导、例句真实,释义简单明了,第二、三版继续保持并发扬了这些优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中处处渗透着编纂者的严谨作风及为读者着想的(user.friendly)态度。本文就LDOCE前后三版的主要编纂特点及走势略作评析。
一、选词覆盖面广,新词丰富多彩
从第一版开始,LDOCE就把读者群定位为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由于他们不可能只接触英式英语,因此,LDOCE把英美语言当中所有重要的不同发音、拼写、词汇、用法等都呈现给读者,并以BrE(British English)或AmE(American English)特别注明。此外,LDOCE还考虑到了其他一些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国)的英语种类。
LDOCE l共收录词条55,000个,选词覆盖了各个领域,注重新词、新义和技术性词汇。LDOCE2收录了56,000个单词和词组,选词覆盖面更广,收词涉及科技词汇、各行业相关词汇。LDOCE3的收词量相当可观,超过8万条单词和短语,覆盖面非常广,例如:deconstruction(解构、拆析,文学评论用语),zich(一无所有、零,美国俚语),grand tour(咒,被人带领参观某建筑,幽默用语),GRE([美]研究生入学考试)。重视新词、新义也是其一大特色:E-mail,snail-mail,cellular phone,notebook(一种小型个人电脑),surf the net等都是与高科技的发展同步的。
二、进一步简化语法标号
在LDOCEl中使用的各种语法标号(Grammar Codes)的简写有52种之多;在1987年出版的LDOCE2中,经过编纂者的简化,使用了9种简写语法标号;在LDOCE3中,只用了4个简写语法标号――[C]、[U]、[I]、[T]。编纂者们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简化语法标号,其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方便。
词的使用是困扰中级读者的一个大问题:哪些动词后接不定式,哪些接动名词,哪些形容词须前置,哪些须后置,哪些看似单数的名词必须当做复数处理,等等。针对这一问题,编者们在LDOCE1中专门设计出一套“语法代号”对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的语法特征进行归类描述。读者可以从正文前的“语法”部分和词典后的“语法代号表”,了解[T1]表示它此时是后跟一个名词或代名词作宾语,[T4]表示其后要用that从句且that可省略,[5c]表示后接表示愿望、建议、提议等从句,且该句比较正式,[6a]表示接wh-从句,[6b]表示后接wh+片语。它们无疑为读者正确使用和理解英语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但由于该套代号难于记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使用的不便。于是在1987年出版LDOCE的第二版时,编者们采用了另一套更加清晰的体系,将原来的数字代号改为缩写符,新的“语法代号”在保证足够的信息量的前提下尽量照顾读者,采用通俗易懂的缩写作为标注符号。
三、简单的释义专用词汇
LDOCE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编者从英语庞大的词汇中选取2000个常用的基本词汇作为“释义专用词汇”,组织整部词典的所有词目和例句,也就是说,读者只要掌握了这2000个“释义专用词汇”,就能够读懂词典内的每一条定义和例证。
第一版编纂者大胆革新,吸收语言学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一套精密的语法代码,大大方便了学习者的使用,并且从使用对象出发,将词典的释义和例句所使用的词汇量控制在2000个基本词汇之内,其实用主义风格使当时的辞书学界耳目一新。第二版修订者受描写主义原则的影响,对第一版收词进行了删削,删去了上述一些较陈旧和不太常用的词,也删除了许多普通词语,例如:avowed,bummer,oxeye,boo等,把一些原作为主词条的普通词语列为副词条,不利于学习者的方便查找。第三版从使用者对词典的实际需求出发,参考朗文公司语料库提供的词汇使用频率信息,对前两版的收词进行了增删。首先删除一些旧词和非常用词,如:azimuth,dibble,slum,USSR等;其次补收原已收进第一版而后在第二版中被删削的一些普通词语,例如:ashcan,boner,yahoo,等等;最后增收大量反映现代社会最新发展的新词语,例如:beep,E-mail,red-eye。
四、充分利用语库,词典编写计算机化
从第一版开始,LDOCE就把计算机的使用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从LDOCE1到LDOCE3,人们不难看出词典编写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的趋势。在第三版的编写中,计算机的使用是空前的,在编写过程中依据各语库的数据和资料,包括英国国家语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朗文兰卡斯特语库(Longman Lancaster Corpus),包容面甚广的英美人讲话语库(Corpora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Speech),以及朗文学习者语库(Longman Learner’S Corpus)等。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如electric和electrical都可以等同于中文的“电的”,但前者表示“靠电力操作或发电的”,而后者则是“与电有关的”。这类在英文中只有细微差别的近义词无疑是中级读者的一大障碍。LDOCE专门在一些词条后安排了“用法说明”,通过近义词和词组的比较,分析指导读者如何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选择恰当的词汇与短语。除electric和electrical外,还有诸如up to和up till/ until;stay和remain等大量近义词和词组的辨析。LDOCE2在正文后专门归纳了20多页的语言提示(language Notes),为读者正确使用英语提供了详细的资料。最新出版的LDCE3增加了一个词频统计,如在enter词条下我们会发现一个图表,显示了go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比enter高出20多倍,而书面语则多用enter。只要中级读者对这些词频信息稍加留意,就不难做到在正确的场合中使用正确的词。
总之,LDOCE之所以在英语学习词典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是因为它能够一方面发扬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总结失败经验,不断探索一套合理的编纂ESL词典的体系,形成独特的严谨风格和为读者着想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槔振中.英文词典实用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李荫华.英语词典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篇4
一、应用思维导图,掌握全新词汇
英语词汇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对独立且全新的英语单词进行学习,更需要学生从已有的词汇量出发,向外进行扩展。一个新的单词,之所以称之为“新”单词,并不一定是学生完全没有见过的单词,可以是因为其词性的变化,而引出了这个单词新的意义与使用方法。同样的单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表达不同的含义,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利用图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学生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会将新的词汇与已学词汇进行联系。
比如教学water这个单词,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单词,学生肯定都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水”。而当其词性由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候,其意义为“浇水”,这个意义学生就很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新单词,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脑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water这个单词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然后利用词汇的词性分出两条线,一是名词性质,一是动词性质。之后,再往上添枝加叶,明确其意义与用法。在这样的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学生会建立起自己的英语词汇库,全面了解每一个英语单词。思维导图在新词汇学习中的利用,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加容易地学习新的英语词汇,提高其词汇水平。
二、应用思维导图,熟悉词根词缀
词根与词缀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词汇学习之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词根词缀的作用。词根词缀是英语词汇的基础,将词根与词缀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或者依据,可以使思维导图的建立过程更加顺利与简便,使学生的词汇学习难度大大降低。英语的词根与词缀就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英语词汇的形成离不开词根与词缀。每一个词根与词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它们的意义与词汇本身的意义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加强词根词缀在思维导图中的利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比如“un”这个词缀,它是一个否定词缀,加在哪个词前面,就表示与词汇本身相反的含义。加在happy之前,就表示相反之意,为“不高兴”;加在fit前面,同样表示相反意义,为“不舒服”。在利用这一词缀进行思维导图的应用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词缀“un”的意思,之后,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词汇量,对un这个词缀进行运用,找到可以与之搭配的单词。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这些单词进行分组,以此为依据建立思维导图,使这些不同的词汇联系起来。这样,利用思维导图,学生会熟悉词根与词缀,了解词根与词缀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意义。只有这样,思维导图才能与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三、应用思维导图,辨别相近词汇
英语词汇同汉字一样,数量极多。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理解,大多来自于汉语的翻译。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许多相近的英语词汇的意义,并不能用汉语很好地表达。因此,在学习英语近义词的时候,学生会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学生对于词汇认识不清的情况。英语词汇间细微差异的辨别需要思维导图的帮助,也需要教师的有效设计。
篇5
(一)用幻灯片展示话题
体育课上,几个学生在聊天:“你穿的是什么牌子的运动鞋?”“我的是耐克的,800多块一双!你呢?”“我的,卡帕的,1080,这可是打完折扣的价格。”“嘿嘿,看他那双鞋,李宁的,才200多一双……”“再看看那位,根本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二)话题讨论
1.谈一谈:(1)看了上面这段对话,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请1~3名学生描述)(2)没有这些昂贵的物品,我们的生活、学习会否受到影响?(给2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请几名学生来交流)
2.看一看:(1)反映贫困山区同龄孩子现状的图片。 (2)反映发生战乱的国家人们生活状况的图片。
二、师生共同探讨:浮华攀比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生活上相互攀比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演一演:情景剧《我要买……》(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二)丧志,不思进取
一味追求物质刺激,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偏离正常生活轨道,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减少快乐来源,降低幸福指数
“攀比”下面隐藏着很多危险人格,嫉妒、焦虑、沮丧、恐惧……这些因素会诱发多种心理健康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极端行为。
【案例】16岁的少年杨明,家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供他上学。到县城读高中后,他经受不住名牌服装、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诱惑,产生了严重的攀比心理,一次又一次想办法骗奶奶的钱来满足他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一天,他偷奶奶旧箱子里的钱被奶奶误以为是小偷而大声呼叫,最后他因害怕而用手捂住了奶奶的口鼻,导致奶奶死亡……事后他伪造现场,匆匆逃离,最终被抓,受到法律的制裁。
【反思】(1)虚荣心可以泯灭心灵。(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三、师生共同探讨:如果一定要比,我们应该比什么
(一)学生独立思考后请3~5名学生发言
1.与他人比较之心,人皆有之,古已有之,良性的比较能使人奋发向上。
2.比学业:目标明确、勤奋进取、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等。
3.比美德:阳光健康、真诚善良、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等。
(二)教师小结
这些都是我们中学生应有的美好品质,它们如一根根闪光的蜡烛,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像一颗颗精美的宝石,会将我们的人生点缀得更加光辉、灿烂。例如,在学业上,有的学生敢与“尖子生”比,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中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体现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使中学生在攀比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四、鼓励学生立志自强不息
(一)名句欣赏:励志名言佳句
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名言佳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可见,自强不息是历代名人志士成功的法宝,是我们中学生应该遵循和实践的精神追求,在中学生的成长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请学生思考“你们是怎样理解自强不息的”,然后请3~5名学生发言。
1.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解释:自强,即自己努力向上;息,即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3.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
(三)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自强不息?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勤奋向上,不断进取,志存高远。
3.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
4.勇于担当,增强责任感: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5.懂得感恩,学会爱:爱祖国、爱父母、爱我们身边的人。
篇6
一、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语言输入量的多少对输出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多读、会读,才能在说和写的环节顺利输出;有了阅读的积淀,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才会提升。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往往将阅读材料视为单词和语法的组合,认为记的单词、语法多了,阅读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因此没有特别在阅读板块下工夫,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上。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记的单词、语法多了,并不意味着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生需要重视阅读,将提高阅读水平当做一项独立的任务来抓,只有认真研究,努力探索,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规定不同的阅读速度和目标,并定期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有了计划的动力和教师的监督,学生也会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投入到阅读中去。只有学生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切实执行适合自身的计划,才能打好基础,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二、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目的不明确,没有想过:“为什么我要阅读这篇文章?我能从这篇文章里学到什么?”等这些问题,因而阅读效率低下,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非常明显。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其实,阅读的目的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如果学生读的是教材类的精读材料,那么他们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还要具体弄清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等。如果学生阅读的是小故事、报刊、杂志等,就可以略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即可。如果学生是在做材料分析题,那么找到对应问题的答案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通篇浏览,迅速确定答案的范围,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当然,学生在阅读时碰到陌生的单词或句式结构,可以先跳过,继续阅读,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最后在集中时间查阅词典,“攻克”这些难题。因为几乎每篇文章里都会出现几个陌生的单词,如果学生每碰到不认识的单词都停下来查阅,就会严重影响到阅读的连贯性和阅读效率,不利于他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自主性会大幅提升,他们可以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更利于知识的运用和积累。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有时,学生阅读效果不理想不仅仅是因为主观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每次读文章时匆忙浏览,或者都是逐字逐句地分析,这样有时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有时又抓不到重点,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略读(skimm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熟读(proficient reading)、泛读(extensive reading)、查读(scanning)等。略读主要是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的大概意思,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掌握文章结构,进而抓住中心思想;精读是一种充分理解和记忆的阅读,需要学生反复琢磨和研究,理解作者的隐含意思,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华;熟读指让学生详细阅读,可以画出重难点请教师做详细的讲解;泛读指广泛性的阅读,注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不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在应该精读的地方仔细揣摩,在可以略读的地方一跳而过。另外,有些文章是可以将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阅读的,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分析每种方法适应的材料形式,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
除了归纳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其他的阅读技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如通过文章标题推断整篇文章的内容,通过主题句推断整段的内容,通过and、however、but等转折词推断近义词、反义词及作者的态度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的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
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效率
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让学生牢记词汇和句型,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减少阅读中的障碍。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偏少, 这是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试想,如果学生在阅读时,发现满篇都是不认识的单词,怎么会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呢?首先,学生要掌握好课堂内的词汇,将词汇放在句子中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词汇的意思,而且掌握了它们的用法。其次,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将不认识的词记下,之后进行查阅,避免这些生词再次成为它们阅读中的障碍。有了丰富的词汇量做基础,学生就会有兴趣读下去,同时也会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篇7
关键词形容词语料库注释项目
形容词是汉语的三大实词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精加工语料库的缺乏,已有的研究通常是举例定性式的研究,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形容词注释语言的现状,即对目前词典中形容词到底注释了哪些内容,各项内容分布如何,哪些项目是注释的重点难点,哪些该注,哪些不该注,该如何注等注释实态缺乏了解。词典是语言学习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具,其词语注释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应该加强对汉语学习词典的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应该从对现有学习词典注释语言的实态调查开始。
为此,本研究选择当前比较主流的外向型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商务馆》)、《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以下简称《用法》),对其中所有被注形容词的注释内容,按功能进行划分,标记所有划分出来的注释项目,形成形容词注释语言标记语料库和注释项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描写。希望该实态调查可以为汉语学习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中形容词的注释及形容词教学提供参考。
一、 形容词注释项目的划分
词语皆因独特而存在,每个词语具体的注释内容各不相同,对这些内容进行实态分析,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口以形成划分。面向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语注释,除了传统词典的意义注释项目外,还会注释词语的各种属性、各种组合特征,以及为预防偏误设置的其他需求,因而对注释项目的划分,应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依其所起的作用或功能划分。这些功能的甄别,可资借鉴的先验知识有语言学本体研究成果,偏误研究成果及信息处理界知识库建设的经验等。根据语法本体界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偏误研究、语言信息处理界有关知识库建设经验,结合对词典形容词注释语言的实验性标记,本研究为形容词注释内容的划分,制定了标记项目集。
该项目集共分为8大类36个注释项目(各项目的具体说明见“各类注释项目情况分析”一节)。其中: ① 传统常规注释项目“词目、拼音、繁体”;② 新常规注释项目“使用度”,词语使用的频率序,体现了词语的常用性,是语料库技术的成果;③ 典型意义注释项目“短语注、句子注、语义补充”;④ 典型用法注释项目,包括词性、语法功能、句类、语法形式、搭配、结构表达式、位置等,下辖的项目有“词性、兼类词性、兼类注、语法功能、特殊语法功能、语法例外、特定句类、重叠+重叠形式、否定形式、常用语形、语法搭配、语义搭配(适用对象描写)、与‘的|地’搭配、结构式、一般位置、条件位置”等;⑤ 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语体风格、词语色彩、语气”;⑥ 防错注释项目“辨析、易混词、反义词、错例、错例注”;⑦ 综合实现项目“词|短语例、例句、例注”;⑧ 其他注释项目“英文注释、附加说明”。事实上,还有词典标记类项目,如插入语、义项号、代词号(~)、注意栏目标记等。由于本次考察不考察注释项目的顺序和结构,所以此类项目将以另文讨论。
其中,语义补充为除对当前词目理性意义注释外,对其使用中的易混淆意义或特别意义进行补充说明或注释,有预防语义偏误的功效。比如“彻底……: ‘彻底’不表示各个部分的总和”。这个补充可以预防学习者写下“那些强盗彻底(全部)落网”这样的句子。(见《用法》“彻底”条目)。
二、 词典形容词注释实态
以下对形容词注释语言的统计、分析和描写,均基于我们制作的《商务馆》和《用法》两部词典的形容词注释语言标记语料库和数据库。
(一) 形容词注释项目的分布情况
两部词典形容词的实际注释项目的分布数据如表1所示。
(二) 各类注释项目情况分析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表1数据的分析来探讨数据反映出来的形容词注释特性和问题。
1. 常规注释项目情况
无论传统理解型词典还是学习型词典,在注释词语时,通常都会注释此类项目。它们一般处于“用法和意义”注释的,通常出现在词条的头部,包括词目、拼音。“繁体”列于此,主要也是因为其出现在词条的头部,而且最常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立有该项目。使用度(《用法》中的“位序”),这个项目是随着语料库技术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注释项目,是词语(或义项、词性)使用程度的量化数据在词典编纂中的体现。“位序”作为展示词语使用度的注释项目,在词典中出现有积极的意义,但可以不同方式展示,比如字体、颜色、背景等。
2. 典型意义注释项目情况
形容词意义注释的项目根据形式分为句子型注释、短语型注释、语义补充。
除了“语义补充”项目,其他两个项目都是传统词典实词的常规意义注释项目。“语义补充”是《用法》独有的注释项目,该项目有预防学习者生成错误表述的作用,尽管注释率低,但符合学习词典的性质,可以继续保留和加强注释力度。通过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两部词典选词数目虽然不同,但是句子型注释所占比例都超过了70%,这是学习词典的一个特色。
3. 典型用法注释项目情况
此类项目涉及词语生成表述单位的各种语言层面内容,如词语自身语法性质的描写、担当哪些句子级的成分注释、词语使用中的变形注释、词语组合习惯和规律的注释等。
(1) 形容词自身属性注释项目
词性标注,可以提示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搭配对象等信息,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目词用法。形容词属性注释项目有词性、兼类词性、兼类注。
从兼类数据表2看,动、名、副是形容词的三大主要兼类词。兼有量词、连词、数词、介词等词性是形容词的个别现象。统计数据从量化的角度说明,动词、名词与形容词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也许是“许多形容词是动词和名词转化而来的”这一说法的一个量化依据。形容词和副词都可做状语修饰动词,在语法功能方面有一定相似度,因此兼类做副词是形容词词类的一个特征。
下面我们以两部词典形容词的交集为例来反观词典词类标记问题。两部词典交集形容词有438个,其中标有兼类词性的,《用法》有178个,《商务馆》有183个,在数量上似乎差异不大。但该集合中,标名词兼类的,《用法》有64个,《商务馆》有45个,其中两部词典同标名词兼类的只有35个,即只有55%―78%相同;而同时标有名、动两个兼类词性的,《用法》有13个,《商务馆》有2个,且仅1个相同。这个现象反映出词典词类标记差异之大。
另外,《商务馆》词类标记丰富,附表2的兼类标记外,其特别标记了短语词、语素等。据我们统计,在《商务馆》的310个单字形容词中,有128个兼做语素,占其单字形容词的41.29%。还有10个形容词兼做短语词(如“如意、听话、拔尖儿”)、音译词用字(1个,“巧”)、象声词(1个,“簌簌”)等。撇开“语素、象声、短语和音译”,两部词典中形容词最多兼4个词类,加上形容词词性,共有5种词性。兼5种词性的词有“同、本、便、多”。观察发现,兼类较多的形容词全部是单音节形容词,这也从兼类方面体现出单音节形容词复杂度确实偏高,对学习者来讲难度较高。具体的数据分布请见图1,图2和表2。
(2) 以句子为背景的形容词语法功能注释项目
形容词语法功能注释项目包括语法功能、特殊语法功能、语法例外、特定句类。
从表1数据看,在该类项目的注释上,这两部学习词典的差异非常明显。《用法》的注释程度很高,《商务馆》只有当被注词目只能充当某个句法成分时,才进行注释,故只注释了个别词语。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注释情形,说明语法项目,尤其是本体理论研究的核心术语(状语、定语等),在词典中该如何应用,已经引起了词典学界的反思,毕竟二语学习者并不是语法学家。先不谈例示能否全面展示形容词的主要或典型的用法,《商务馆》把语法功能在例示中隐性体现,可以说是一种尝试。《商务馆》对词语的基础用法注释的这种处理,效果如何值得追踪研究。已有人提出这种方式也有缺陷。(朱金平 2011)《用法》的显式注释是对外汉语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词典编纂上的实例化,对具有相当语言学水平的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来说使用会比较方便有效,但对初学汉语的学习者而言恐怕难度过大。所以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如何运用于实际的词典编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关于语法功能
《用法》的编纂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语法功能的注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来反观和验证理论界研究结果的机会。在词典中,语法功能有两种标记方式: 一是独立标记语法功能,即如“本来……作定语。不能重叠”。二是非独立标记,如“败……作定语,不带‘的’”。我们把第二种归入搭配中。其中,独立标记的589个形容词当中,503个可充当谓语成分,490个能够充当定语成分。能充当状语、补语、宾语、主语成分的形容词数量分别为265、230、133、24。可见,充当谓语、定语是形容词最主要的功能,充当状语和补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形容词做宾语和主语的量级明显低于谓语和定语,从工程角度揭示了形容词的名词性使用率明显低于动词性。另外,可同时充当谓语和定语的422个形容词,占《用法》形容词的69.64%;可同时充当谓语和状语的有220个,可同时充当定语和状语的有224个,其他如兼有谓补、谓宾、谓主、定补、定宾、定主等两个身份的形容词数量要少很多,这似乎也昭示着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更加密切。
2) 关于特殊语法功能
特殊语法功能实质上也是广义语法功能的一种,其下涵盖构词、单独成句、描写功能说明等,虽然这些内容和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功能有较大区别,但确实描绘了形容词语法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将其单独列出。《用法》对其注释有利于学生词汇的扩展和语言生成。
例如:
本běn 1108
名 一、指花草树木的茎或根。……
形原来的。只用作构词成分,不能单用。~性|~意|~色
“本”作为名词、形容词出条都没有问题,但是其作为“原来的”这一具有形容词性质的义项解释时,只能作为用于构词的不成词语素,不具有词的语法功能,因而只对其进行特殊语法功能标注。
又如:
行形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
3) 关于语法例外
《用法》除了对每个词的语法功能进行阐述外,还针对一些词语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这些说明,表现为某个词不能做某种语法成分,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不能充当某语法成分等。例如:
安心形心情安定。作谓语、状语。“安心”不能作补语。下面句子“安心”应改作谓语或状语: *她工作得安心(“她工作很安心”或“她安心地工作”)。
随便 形 一、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思考。作谓语、状语。……“随便”受程度副词修饰后不能作状语,只能作谓语。下面句子“太随便”位置不当: 我祖父太随便说话。
词典中所举的错例通常会紧跟着“语法例外”一起出现。根据编者在前言中的说明,错例的选择是具有典型性的。放到“语法例外”上来讲,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加说明,学习者在具体的写作、交际过程当中容易将它们用作错误的语法成分。因此,将这些易错的典型的语法例外列举出来,可起到一个强调提醒的作用,预防学习者犯类似的错误。这种项目的注释很有必要。
(3) 短语级组合及词语形式变化描述
此类注释的目标是展示形容词构成短语的组合规律,形容词在自身实际应用中可以产生哪些变形,以及位置上的特殊要求。短语单位的研究愈来愈受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形容词注释的重中之重。表1数据也显示,除意义模块、词类注释之外,表现形容词组合规律的搭配模块就是两部词典共同的注释焦点之一。
此类项目有: 搭配(语法搭配、语义搭配、与“的|地”搭配)、结构式、语形变化(重叠、否定形式、常用语形)、一般位置、条件位置。
1) 组合规律――搭配
搭配是形容词注释的一个重点。一方面,由于形容词本身的基本功能是充当修饰语,这就注定了它一定会和被修饰成分发生搭配关系;另一方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指出学生的形容词使用偏误中,搭配错误十分常见。杨小伶(2006)在其《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结构及搭配词典的选择》中指出: 即使到了中高级汉语阶段,留学生写出来的句子有时在句法上没有什么毛病,但是读起来就是不通顺,就是不像地道的汉语,很明显,原因出在词语搭配上。因此,学习词典提供形容词搭配信息十分必要。
“的|地”等其他构成句子表述的搭配关注很少。尽管《商务馆》编者说示例承担着提示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信息的功能。搭配注释率如此低,恐怕与搭配的重要性不相符,毕竟显性的提醒与隐性的展示效果不一样。以下我们主要以《用法》的搭配注释为主进行讨论。
本研究搭配项目包括语法搭配、语义搭配、与“的|地”搭配、语用搭配、结构式。实际上,词典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搭配信息。这里统计的搭配信息是《用法》和《商务馆》提供的显性搭配信息,对于例词、例句等所提供的隐性搭配信息,本文未做统计。
① 语法搭配
“语法搭配”项目包括“词类搭配”和“句法成分搭配”两个小项。
“词类搭配”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形容词与某个词类搭配的信息。例如:
密切形……修饰动词。
奇怪形……“奇怪”不能修饰动词。
值得关注的是,《用法》在提供搭配信息的时候,不仅注重提示某个形容词和哪些词类存在搭配关系,还注意提供这个词和某些词类不能搭配的信息,其中“不可搭配”注释有预防偏误的功能。
形容词搭配有时不能搭配某种句法成分,我们将这类项目称为“句法成分搭配”。例如:
心爱形……“心爱”不能带宾语。
浅形……“浅”作谓语,可带补语。
《用法》提供的“句法成分”不能搭配,绝大部分是强调形容词不带宾语这一语法点。这些信息多由错例引出,可见学习者对这一语法点的掌握较弱,词典中这样的提示内容,对典型偏误的纠正应该有一定作用。
② 语义搭配
“语义搭配”包括三个小类: 词间搭配、适用对象、狭义语义搭配。
“语义搭配”包含了所有和语义相关的搭配信息,既包括了词语间的搭配、形容词和适用对象之间的搭配,也包括了“条件语义搭配”。而“条件语义搭配”项目则指包含一类提示信息,即形似“表达……的意思时,不用××词”的语句。
“词间搭配”主要是指一个形容词和特定的一个或者几个词存在特定的搭配或不搭配的关系。例如:
漫长形……修饰“岁月”、“年代”、“道路”等。
我们常说,广义上词与词的搭配是无限的,但是具体到形容词个体上,它们的搭配词是固定而有限的,一旦搭配的不是这些特定的词语,就会造成偏误。词典应该将这些有限的词语搭配展示给学习者,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新词语。《用法》提供的词间搭配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的将条件细致准确地提供给学习者,可预防偏误。具体考察词间搭配项目,可以发现在形容词的词间搭配中,一半左右是有条件的,而绝大多数的不能搭配则是无条件的。
“适用对象”描述了被注形容词可以修饰描写的对象。该项目也是许多学者提出的所谓的形容词最佳释义模式“(适用对象)+形状描写”中的组成部分。表3显示,它还是两部词典注释率最高的搭配项目。可见其对形容词释义的重要性。
在《用法》中,“适用对象”项目同样也包括不搭配项目,一共47条。它们都是词典编纂者在教学实践当中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每条不能搭配的后面都有错例配合,以此预防偏误的发生。例如:
直爽形……“直爽”不能用来描述自然现象。下面句子“直爽”错用: *雨后天气很直爽(凉爽)。
《用法》中的71条“条件语义不搭配”也均配合错例出现,说明这个注释项目有预防偏误的功效。
③ 与“的|地”搭配
形容词由于其词类特征,基本功能是修饰另一对象,这就决定了它需要时常和“的(地)”发生联系。有些形容词在修饰某一对象时必须带“的(地)”,而有些形容词则又绝不能带“的(地)”,这就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混乱。《用法》注意到了这一典型偏误点,采取“可带可不带的不提,必带或者必不带的进行提示”的原则,对约占所有形容词的38%的229个形容词能不能带“的(地)”的情况进行了标注。对这一项目进行提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仅对学习者纠偏有帮助,而且对机器处理语言也是很好的资源。词典注释应将此设为必注项目。
2) 结构式
结构的注释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生成,应该成为学习词典的又一个注释项目。形容词必须用在一定的结构当中的数量不多,《商务馆》未注释该项目,《用法》注释了7条,而且对它们所在的结构形式,结构构成,结构的语法功能、意义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例如:
一般形……“像……一般”、“如同……一般”,中间是名词或动词,表示所比喻的事物或动作。整个结构作定语或状语。
学生查阅词典后,完全可以根据这个结构说明,生成新的句子。
3) 语形变化
反映形容词的语形变化的项目有三个――重叠、否定形式、常用语形。其中尤以重叠为主要特色。
① 关于重叠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历来是形容词本体研究的热点。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较复杂,重叠后的词性和句法功能都有变化,因而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商务馆》未注重叠内容,也许重叠注释会大量增加词典篇幅(《用法》重叠注释率高达74%),也许已经超出了“词”的范畴,但这个内容也很重要。《用法》重视对重叠式的注释,有这个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具体考察了一些标注和未标注重叠形式的形容词后发现,《用法》在重叠式标注上失误颇多。限于篇幅,不在此罗列。另外,《用法》重叠注释中“重叠形式”的注释度很低,还未注释重叠后如何使用,比如词性变化、组合成分、语法作用等。该注释项目是否需放入词典,如何放,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② 关于否定形式
否定式是语言表述的重要方式,词典中对其进行注释很有必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通常加“不”或者“没”。但也有少数词的否定式具有特殊要求。这部分词并不多,但是掌握好这少部分词,学习者所说的汉语将更地道。限于篇幅,词典应选择抓住那些否定形式特别的词进行注释。《用法》只对4个词的否定形式做了标记,比例不到1%,《商务馆》只有1例(“可以”),显然注释不足。例如:“同样”的否定形式既不是“不同样”,也不是“没同样”,而是“不同”或者“不一样”,两部词典都未加注释。
③ 关于常用语形
形容词在日常使用中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是含离合词的固定结构,如:“‘真是’……也说‘真是的’。”“‘倒霉’……‘倒’后可带‘了’。……这次倒了大霉了。”两部词典均未显性注释离合词。
4) 使用位置
展示形容词特殊的位置要求,包括两个项目: 一般位置、条件位置。
《用法》注释了10个词目的位置信息,其中3条为“一般位置”,7条为“条件位置”。对学习者而言,弄清楚一个词的使用位置对真正学会使用一个词是非常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对使用位置稳定的词,进行位置说明是有必要的。
4. 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情况
在社会交际中,不同阶层、团体在用词用语上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给词语打上了标记。比如,某些词语只用于口语;某些词语用于正式场合;某些词理性意义相同,但是具体语境中可能表现出尊敬或鄙视义;等等。用语不当是社交的大忌。因而不论是传统词典还是学习词典,都不会忘了这种词语的使用特征。本研究把词典注释的“语体风格、词语色彩、语气、语域、文化”等项目都归入社会交际类注释项目。其中,语体风格和词语色彩均为汉语词典的传统项目,文化是近年汉语走向国际后,日渐被关注的项目。
“语体风格”是词典传统注释项目,但两部词典注释都不过十几条,《用法》注释率高一点,也只有2.97%,其中只有一条“熟”属于共有注释词目。形容词是极富“色彩”义的一类词语,但从调查结果看,虽然两部词典都关注了这块内容,但“词语色彩”注释率都很低,《商务馆》7条,《用法》5条,注释率分别为0.48%和0.83%。这寥寥几条,竟然无一重合。“语域”(关于词目正式―非正式、方言―普通话、古―今等的注释)和“语气”两部词典都只有1例,且被注词目均不同。“文化”项目只有《商务馆》注了两例。
以上统计和分析反映出该类项目的低注释率和主观随意的选词问题,说明关于词语社会交际使用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相关资源的匮乏。
5. 防错注释项目
显性预防偏误注释是学习词典的一个新功能,《用法》在这方面的努力应该受到关注。这一功能可以在多类项目中体现,比如前文论及的语法例外、不搭配、结构等,但显性的注释项目“易混词、反义词、辨析、错例、错例注”也应该受到重视。
(1) 易混词、辨析、反义词
偏误研究发现形容词使用中最常见的偏误是近义词的误用。别晨霞(2009)的研究显示形容词近义词的误用占了所有形容词偏误的76.6%,其中词性相同、语义相近的形容词的误用占53.1%。
两部词典对“近义词”的注释只见于个别条目,显然不符合偏误严重的程度。词语注释近义词如何给?标准是什么?要否局限于同词类近义词?近义词是否应该换一个名字叫“易混词”?别晨霞的偏误研究指出,近义词偏误中明显存在不同词类词语近义使用引起的偏误,比如:“随着科学的发展{CC发达},医疗水平也同步提高了。”这也从语言实际应用的角度提醒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编纂者,为了使词典编纂科学合理,近(同)义词这个称谓或者术语不合适了,改为“易混词”可能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实际。这样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把不同词类或者同一词类内用法易于混淆的词语与近义词并举,并加以辨析。这里我们再一次强调词典编纂者应该使词典术语名称和体系科学化。
“词语辨析”一直是教学界呼吁加强注释的项目,因为即便是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区别和使用易混词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的难度相对更大一些。学习词典要加强此类项目的注释。“易混词”注释率低应该和词典的短语释义相关,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其中明显用了很多近义词(易混词)。但通过表1我们发现,两部词典的“辨析”也只有10多条,注释率只有2%左右,而作为“释词”(注释用词语)存在的易混词并未收入“辨析”。形容词的主要偏误在易混词,词典提供的辨析内容如此之少,不利于学习者语言的生成。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国内已经出了几部近义词用法对比、常用词用法对比词典,但普通的学习者恐怕没有多少人有兴趣购买这些专门的词典,所以作为综合性的学习词典,需要关注和加大此类项目的注释力度。
在易混词辨析上,《商务馆》辨析格式分明,值得借鉴,例如:
和蔼~和气
“和蔼”和“和气”都表示态度温和,如: 态度和蔼(和气)|和蔼(和气)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和气”前面可以受某些名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和蔼”不能,如: 几分和气(和蔼)|脸上看不出一丝和气(和蔼)。“和气”可以做宾语,“和蔼”较少做宾语,如: 伤了和气(和蔼)|珍惜邻居间的和气(和蔼)|两家恢复了和气(和蔼)|说话要客气一点,不要伤了和气(和蔼)。
由上可知,《商务》对易混词辨析格式为: 先列相同点,举例说明可以互换的情况;再列不同点,举错例。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均从词性、词义(词义程度深浅、范围宽窄)、搭配(语法、语义、语用)、语法功能这几个大点中选取有用的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辨析词语的目的。
词典辨析类项目注释不仅仅存在注释率低的问题,具体观察两部词典中被辨析注释的词语,可以发现仅有的十几条辨析词语,竟然没有1例是共同的。这个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词典在辨析对象选择上的主观随意性。
“反义信息”的提供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一个词的意义。例如:
老形 一、 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五、 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跟“新”相对)。六、 陈旧(跟“新”相对)。七、 原来的(跟“新”相对)。八、 (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
这里的“老”共注有八个义项,要将每一个义项理解记忆下来存在一定难度。但其中的好几个义项其反义词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反义词更加准确地理解“老”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区别。另外,《用法》没有片面地给“老”提供一个反义词,而是基于其意义的不同,在每个义项后面提供不同的反义词,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2) 错例、错例注
《用法》例句类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考虑了使用者的背景,并提供了大量的错例。这些错例多是配合着用法介绍的“语法例外、不搭配、不能用”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上一些研究第二语言的专家就发现,只靠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并不能预测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一些语病。现在学者们也越来越注重研究学习者的语病。《用法》在前言当中也提到:“编词典的中心问题就是要敏锐地预见到使用者的种种需要,人们想了解哪些词,要了解一个词的哪些方面,还要预见到: 人们可能会犯哪些错误,可能出现什么误用,编者也要预见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二语学习者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词的用法,或者说这个词不能怎么用,学习者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不能够预先克服可能要犯的错误。为这些用法配上典型的错例,则能更全面形象地展示一个词的用法,使学习者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6. 综合实现项目情况
此类注释项目综合展示了被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可对学习者的语言生成起到示范作用。传统词典中以“例示”方式实现,有时会增加例注。学习词典中新出现了错例、错例注释等。本文所涉词典的形容词综合实现项目有例句、例注(例句注释)、短语例等。
《用法》的前言中,编纂者称:“为了使孤立的词语回复到它的土壤中去,重新变得有血有肉,我们提供了数量可观的例证。”不包括词例或短语例,每个词语平均配例5.1条。然而例句却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例句很容易造成词典的臃肿、冗余。《用法》在配例时的做法是:“用法说明的每一个要点,一般有一个例句印证,只在必要时为了显示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才增加例句。所配例句本身十分典型,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商务馆》共为1463个形容词中的1460个词提供例句[4],占所有形容词的99.79%,均为正确例。未提供例句的三个词为:“熟1”“津津”“恍然”。平均每个词语4.64条例句,较《用法》偏低。[5]
《商务馆》在其说明中指出其示例承担着提示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信息的功能,但没有特别标注的信息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更何况例句中的信息绝大多数是隐性信息,不通过仔细的分析是不能得到的。学习词典的使用者绝不会像研究者一样对每条例句的句子成分、搭配对象一一进行剖析,这样就使隐含在例句中的所谓“丰富”的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传达。本研究认为,不能因为寄希望于例句传达丰富的隐性提示信息,就忽视了显性提示信息的添加。最理想的注释是先显性注释,再通过例证一一验证,以加强理解。
7. 其他
附加说明是在一个词目内容注释的尾部对其引出的另一相关词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于附加说明的词条和本身词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起到联想记忆的效果,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多掌握一个新词。这是附加说明存在的意义。其缺点在于,无规律的添加附加说明,会使词典显得无序。《用法》提供了9条附加说明。例如:
险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遇险”指人或船舶等遇到较大的灾害或事故,不救援就有生命危险。有一艘客轮在海上遇险,发出了求救信号。下面句子“遇险”使用不当: *星期天我遇险(遇到一点小危险),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差点儿把我撞了。
学习者在学会“险”这一词的时候,能够顺带掌握“遇险”一词,两者相互印证,更易掌握。这里对“遇险”的处理方法显然是按照一个词目的格式处理的(该词未出条),词典前面的凡例也并未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这样一来就会打破词典的结构规范。因此选择这种处理方法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的。
《商务馆》虽然在词典前面的说明中强调“这是一部汉语单语词典,没有外文注释”,但还是对两个词条进行了英文提示。这两个词条是“幽默”“浪漫”。这两个词本身的语义和用法在汉语中都得到了完全的继承,没有大的改变,只要通过对其英文进行提示,完全可以使母语为英文的留学生轻松掌握。对此类已沉淀为汉语词的音译词,在汉语二语学习词典中给出英文提示,虽有利于学生学习,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范围。
三、 结语
本研究得到了如下几个主要结论:
1) 很多形容词是由动词、名词演化而来的,兼有动词词性的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名词和副词,极少量的还可兼副词、量词、连词、数词、介词、代词等,同时,大量常用单字形容词兼做语素。在兼类问题上,两家注释差异明显,说明词类问题研究任重而道远。
2) 形容词可以承担多种句法成分,充当谓语、定语是形容词的最主要功能,充当状语和补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形容词做宾语和主语的量级明显低于谓语和定语。这就从实践运用角度揭示了形容词名词性使用率明显低于动词性的特点。
3) 学习词典形容词注释的关键项目是“形容词短语级的组合和词语级的形变”。
4) 形容词注释的难点是用法的核心项目――语法功能的描写。本研究选用的两部词典是两个极端代表,一个差不多是用本体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注释;另一个几乎不注,直接采用例子展示。这部分内容到底该如何注释才符合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希望学界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5) 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注释问题。该注释项目是否应放入词典,如何放,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6) 形容词的“否定式”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注释项目,应该受到关注。
7) 在辨析和社会交际性项目上,所涉词典注释的主观随意性较明显。建议建设针对形容词的精加工标记语料库,来改善这种状况。
8) 学习词典在形容词“辨析”项目上注释较弱,应该加强形容词的同近义词和易混用词研究成果的引入,尤其是易混淆形容词辨析成果的引入。
9) 预防偏误的功能引入学习词典的注释是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如各种语法例外、不能搭配+错例的注释方式,有预防偏误的功效,值得肯定。
本文仅对词典形容词的注释现状进行了一番梳理,这只是对形容词注释模式的初步研究,距离理想的形容词注释模式,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由于笔者研究领域所限,对某些注释项目重要性、必要性的分析说明不一定到位,因此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正。
附注
[1]有的词目在解释一个义项时同时采用了同义对释和说明描述等两种以上释义方式,例如: 良好: 〈jz〉令人满意〈/jz〉;〈dy〉好〈/dy〉,这种情况计入此项目。此外,若一个词条有一个以上义项,其中某一义项采用了同义对释,而另一义项采用了其他释义方式,也计入此项目。
[2]《商务馆》的短语例项目包括的是不以该字打头的词,例如:“忙: 帮忙bān mán|匆忙cōn mán |赶忙括n mán |慌忙huān mán |急忙jí mán |连忙lián mán 。”
[3]《商务馆》的这两条语义搭配与《用法》的语义搭配不同,是形容词与某类色彩词的搭配:“不堪……③形用在贬义词后面,表示程度高。十足形……注意:‘十足’形容人时,后面常带贬义词。”这类搭配的提示是一个较新的点。只和表示某类色彩的词语搭配,如果不进行提示则容易引发偏误。以搭配提示形式处理,是比较妥当的做法。但这两条提示,一条在“注意”栏目出现,一条在释文中出现,形式还需要统一。
[4]也有极少量错误例只出现在近义词辨析中,是辨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将其整体划归辨析类项目,不在例句类项目中进行研究。
[5]《商务馆》的配例未区分词例与句例,如果加以区别,排除一部分词例,这个数量还会更低一些。
参考文献
1. 别晨霞.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形容词偏误产出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世界汉语教学,2006(1).
3. 潘志新.“内容与形式”关系考辨.前沿,2011(11).
4.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1(1).
5. 徐玉敏.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之探讨.∥第三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2007.
6. 杨小伶.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结构及搭配词典的选择.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俞士汶等.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中国语文,2000(5).
篇8
【关键词】日语 教学 同形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86-01
中日关系一衣带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汉字传入日本后被大量的引入,时至今日,成为日语书写方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进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受母语的影响,国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受母语影响较大,在看到同行词学习过程中,往往更易受母语影响,如何做好中日同形词的教学,是日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概述。
1.中日同形词概述
中日同形词并无明确的学术定义,一般认为中日中书写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都可视为同形词。视定义标准不同,词语的变化,中日同形词的数量争议较大,以日本关西大学中国语教材研究会调查显示甲级词占57.8%,合计含55.0%,即超过半数属于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按照义项,可分为三个种类,即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显然针对前两类汉语为日语的习得提供了便利[1]。辨别中日同形词的标准,不应考虑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的字形差异,而应从书写形式上考虑,从视觉效果上两者存在相似性或直接一致,不考虑日语送假名的有无,汉字部分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的词。
2.中日同形词的学习
2.1 理论学习
需注意的是,中日间、不同学者对比研究中日同形词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语言习得者对中日同形词也各有自己的理解,在进行中日同形词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的强调某一类理论。应兼容并蓄,如在进行中日同形词的定义于判断依据教学过程中,设计的理论包括来自于日本方面的“汉语词”理论,即采用汉字书写,并借用中国古代汉语读音方式发音的词汇,据此读音还可分为吴音、汉音、唐音,而后在明治维新后,大量根据汉语创造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撕毁词汇,如科学、保险等,这些词汇也被引入我国,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显然,对于现代词汇,我国使用的词义往往与日本一致[2]。大河内指出,都采用汉字来标记,具有相同起源,现代汉语、现代日语都使用的词汇都可称为中日同形词,这观点高度概括了中日之间的文字交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详细的阐述语言的起源,不同学者对中日同形词的概述,定义的内涵,对于习得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2 误用与教学
中日许多学者都深入分析了中日同形词的误用情况,也是日语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内容,误用是同形词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偏差,仅重视是否会造成理解障碍,而不重视表达是否自然或护士表达自然性,此类误用是最易被忽略的。目前,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误用包括先生、分配、需要、H切、演出、教学、工程、感情、要求、欢迎、参加等,学习者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此类词汇往往有现代日语传入到我国,意思相近,习得者在想不起来日语如何说的时,往往直接念做汉语发音,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中日同形词误用的类型,大体可分为词义大小不同、搭配不同、词性不同、语体不同、色彩不同、语感不同、纯粹照搬汉语等。以爱为例,汉语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常常发生某种行为,而日语中的「郅工搿梗词义包括「(性にして)矍椁虺证摹梗弧负盲で、いつもそれにHしむ;「かけがえのoいものと思って、大切にする,而许多初习者便喜欢将「郅工搿故褂糜诶嗨朴谥形闹邪的第三个义项,为爱好[3]。另中文、日本中爱人词义相近,初学者往往混用,而爱人在日语中往往有贬义色彩,即有「情D・情夫の婉曲な表F。
母语迁移是中日同形词误用的关键原因,但并非唯一的原因,还可能与心理学、认知学等有关,在进行日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习得能力而定,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循环往复输入、吸收、中介语体系、输出的过程中,在进行日语学习中,尚未习得该类词往往会出现产出错误、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激活日语的词义表象前,往往先激活汉语词义的表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同形词的运用,对于初学者,进行同形词教学,应做好教学强度的把控。
不同类型的中日同形词学习难度不尽相同,在进行日语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词汇易于掌握,一些难以掌握,中日同形词也是如此,目标词与母语相关特征、发音、词义是否相近,是影响语言习得重要因素。在集中应用中日同形词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习得者的注意力分散,习得者需要集中精力规避母语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大量的集中应用中日同形词,有助于习得者更快速的掌握同形词中的日语发音、义项。目前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中日同形词的出现频率调查并不多见,在生活中易反复出现的词汇,更易被掌握,教学者可尝试从生活中的词汇着手,先易后难。根据词义概念范围的大小、使用频率的{低,可将中日形似词,进行分类,进行有组织的教学,如新商品、}、怪、交通事故,可进行造句,要求学生从词汇搭配、句法层次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考察学生的理解与产出知识转化。
3.小结
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对于日语习得者有利有弊,教学者不应马虎大意,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针对习得者的语言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培忠,冯建新.中日同形词浅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篇9
【关键词】词汇学习 记忆方法 构建策略
一、引言
在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活动中,词汇的作用非常重要。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应用的前提。因此,词汇的学习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和关键。可是,“英语单词记不住”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本文根据调查与研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单词,而是掌握一定的记忆词汇的方法与技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本文构建了一套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了词汇的记忆方法,主要有:观形法、阅读法、谐音法、构词法、~组记忆法、联想法等多种方法,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与学习,有助于读者更加高效、快捷、持久地掌握单词。
二、英语词汇学习的各种策略
1.观形法。直观法。直观法是词汇学习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说,他们通过音、形、义以及借助辅助工具图片、实物、幻灯片、以及手势、动作、表情等记忆单词。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以及具体的动词和形容词的学习。直观法是对视觉与大脑的直接刺激,在眼看、嘴念、大脑分析等一系列辅助手段的帮助下我们更容易掌握该词汇,并且不容易遗忘。通过直观法学生把抽象的词汇变成具体的有鲜活生命力的面孔,这些单词有形、有读音、有逻辑意义并且配有表情动作,以及动画效果,所学的单词生命力很强,不容易忘记,从而,达到了真正掌握词汇的目的。在进一步的调查后发现这种直观法是把单词具体化的过程,对大脑记忆有极大的帮助,采用这种方法学习词汇更容易。例如:学习road 这个单词,首先,直接的视觉效果是看到了这个单词。其次,就去读音。再次,了解意思。最后,看到了实物。经过这样的一个加强过程,单词很容易就记住了。例如:大众公司标志的VW就是两个德文单词(Volks Wagen)的字首,而德文单词volk就相当于英文单词folk (n.老百姓),德文单词wagen 就相当于英文单词wagon(n.四轮马车)。
2.阅读法。我们发现有一些英语学习好的学生通过扩大阅读来掌握词汇。他们在阅读中通过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已知词汇推出未知词汇。这种反复地练习就巩固了学到的词汇,而且更准确地了解了某个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这种方法是为词汇的学习营造一个语境,是通过了解单词的具体用法掌握词汇而不是孤立的记忆单词。因此可以说,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词汇的重要途径。
3.谐音法。谐音法就是利用英语单词发音的谐音进行记忆的方法。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看到一个单词可以很容易地猜到它的发音,听到一个单词的发音也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它的拼写。所以,如果谐音法使用得当,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真正做到过目不忘。比如:engineer 工程师(谐成“挨着泥呀”工程师要跑工地,自然“挨着泥呀”),coffin 棺材(谐成“靠坟”,棺材自然“靠着坟” )。另外还有非逻辑谐音,即所谐之音与单词本身的意义相去较远。如:Germany 德国(谐成“折磨你”)。
4.构词法。根据调查研究还发现许多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还从语言学角度根据构词法来记忆词汇,例如:派生(词根与词缀)、合成与转化、裁剪和缩合等方法来记忆词汇。通过这样的构词法来学习会比较容易地根据已经学会的熟词来记忆那些未知词汇。由于这种方法是在已知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因此也更加快捷准确。另外,根据构词法记忆的单词是基于对词汇的分析与研究,对词汇各个组成部分都有了透彻详细的分析与理解,所以能更深刻的认识词汇,便于记忆。
5.词组记忆法。介词是英语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好介词就为英语的学习奠定好了基础,因而,利用介词学习词汇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同的介词可以和不同词性的词组合称短语,在这些短语中我们了解了未知词汇的意义明确了介词的具体用法。
6.联想法。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记忆词汇。词记忆一个单词我们可以联想他的近义词、反义词,对于那些有实物的名词,我们可以联想它的形状、色彩、功用等。总之,只要与这个词相关的事物,联想的越丰富越有助于记忆词汇。常见的联想法有:读音联想法、形态联想法、意义联想法、对比联想法等等。
三、结束语
本文就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英语词汇学习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种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总之,英语的词汇学习有很多方法,不能盲目的死记硬背,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记忆词汇,把诸多方法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学习词汇的理论,构建英语词汇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词汇,为学好第二外语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克勇.词源浅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孙进涛.双环境突破雅思词汇[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5.
篇10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 激发 兴趣 拓展 范围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01-01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再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去改进他们自己。同样如此语文学习需要我们用一些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自觉地主动地在教学中进入角色学习,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以往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自由参与教学的机会。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此方式中学生受到自我教育,提高了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加强语文学习对孩子们审美观念、人文素养、情感品质的教育。
1 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1)直接经验的获得。在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和认识,对于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由经验到联想。生活经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讨论氛围中加以适宜的联想,形成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营造充满联想的语文意境。(3)由联想到语文课本内容。联想是一种发散思维,认识课文则是聚合思维,如朱自清的《绿》让学生想象一下梅雨潭的绿,再在这种想象中体验《绿》的美。以激发学生对作者本人,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后,还要注意适时引导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策划者、配角。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积极的参与,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讨论、辩论、竞赛、多媒体、等各种方式,以此让孩子对语文的学习不只停留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层次上,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师要精心策划、指导。平时要注重对探索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教材内部的矛盾、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创设研究问题情境,帮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理解“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设法列举反例“眼见未必实,耳听未必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怀疑,让学生带着怀疑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加强学习语文的最佳形式,如写作兴趣小组、文学社、投稿、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抢答、演讲、诗歌朗诵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有课堂上不一样的反应,而会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促进发展自我运用能力。如写作运用,涉及到自己的理想、自我意识、自我发泄等内心活动,而不是程式化的。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时,老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不能全盘否定,认为学生是浪费时间。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此类活动对于学生自身开展语文学习的教育价值,以及对于学生自我发展应具有的心理学意义。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创办开展此类活动,并体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快乐和进步。
4 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定期交流汇报
在拓展语文学习范围,促进课外语文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就逐渐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愿望、习惯,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并给予及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成立,是贯彻新课程思想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的基本表现。在进行具体地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活动时,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为学生提供开放学习空间,给予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环境;2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3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共享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允许学生有新的理解感悟和创新;4在学生汇报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鼓励。
5 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