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10 15: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灰吟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2、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3、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三、拓展延伸
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
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爝(jue)火”,小火把。“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
四、总结学法
1、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
2、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五、作业
篇2
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经济学博士,在某机关任职,啃书与码字为一生嗜爱,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饮咖啡,过把瘾也。
南汇位于长江三角洲最东端,地处东海之滨。成陆时间虽比较晚些,但现今留下的古建筑及其遗址、遗迹也是星罗棋布,颇有特色,值得保留和鉴赏。
说到遗迹,当有惠南镇的一段古城为代表了。这段古城目前留下的仅有50多米了,大约和川沙古城至今留下的一段残垣相差无几,它高有7―8米,毁坏已多,有的砌砖不在,仅剩土坡了,但依稀可见当年城墙的原状和雄姿。据历史记载,此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九年,距今600多年了,当时是为抵御倭寇的野蛮侵略,而设置的一道屏障。现在古城墙上刻上了“古城遗迹”字样,让人浮想联翩。
遗迹中还有各种牌坊,兴建于明、清年间。其中在新场镇就有“十三牌坊”之说,可惜不少牌坊已荡然无存,惟有明代举人倪家父子设立的世科坊现还存在,另有明代朱家祖孙三代所建的三世二品坊在“”期间被拆除,后新场镇又集资兴建了一座大牌坊,三门重檐,也算是一种回忆和纪念了。
南汇的名人故居也是可去之处,文人荟萃使得建筑也更具人文光辉。说近点的有著名的翻译家傅雷的故居,位于下沙乡王楼村,属于清代建筑,由数十间瓦房组成,现存23间。另外在周浦也有傅雷故居。傅雷生前翻译了许多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他的《傅雷家书》也颇见一个父亲的心血。这些至今都脍炙人口,想来他的故居也是令人向往的。另一位名人吴仲超,他的故居也为清代四合院建筑,保存完好。明清文人的故居更见底蕴。如朱鉴故居,位于周浦镇关岳路,属三进深,倒有古朴严谨之风格,可惜原有一座名曰“静观楼”,已不复存在。清代文人叶氏家族的故居独具风格,在当时也颇负盛名,特别是“御书楼”被誉为“笋山十景”中的一景,即为“书楼秋爽”,可惜已不在了。好在叶氏故居还留有数十间房屋,当年的那种文化氛围,似乎尚可感觉。明代文人姚埙的书斋目前算是保存较好的,加之几经修葺,书斋位于幽深小巷,高楼两侧站立,因此也显得很有韵味。
位于惠南镇的古钟园,堪称江南一名园了。古钟园最让人怦然心动的,我以为有三:一是园墙,均用小青瓦盖顶,没有圆角和开窗,围绕整个园子,尤显明代建筑特色和自我个性。二是景点多姿多彩,自然而古朴,树木蓊郁,幽深而雅致。三是梦烟河弯弯曲曲,宽宽窄窄地园中逶迤穿梭,与景点、景色相联,也堪称一景。园内多有设计精巧的亭、桥、阁、楼、壁等。还有明代大铜钟居于园内,故得其名。
上世纪犹太人哈同在上海是赫赫有名。他本人虽未亲自建楼居住,但他的手下,据说还是他妻子的干儿子,兴建了一座花园,现称为陈家花园,又被称为“小哈同花园”。这个花园是仿哈同花园而建,进入园内,首先是一座大花坛,上植石笋松树,后从三路向各景区延伸。景区有花,有水,有石,更有亭阁点缀,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致,小巧玲珑的风格,在此也可见一斑。
篇3
第一,初步的收获
记得我们在人事部经过一个星期的短期培训后,基本上掌握了酒店的基本概况和应知应会的内容,然后就把我们分配到各个岗位,我则被分到了中餐部门,待熟悉了本部门的概况后就跟着师傅开始学习了,曾经在学校学过的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就要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了,不过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对待,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第一次做客情就是婚宴,当时真的很胆小,不敢去询问客人的要求,后来师傅和主管说了,一定要放开自己心中的“怕”,主动去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要勤快,脑子动得快一点也就可以了,到后来每次一有客人来吃饭,我都会主动迎上去,热情、周到地去服务,用最真诚的微笑去迎接客人,使我自己更加充满了信心!也许在酒店实习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什么样的客人都会遇到,关键是要看自己怎么去对待了,我想只要用一颗真诚、上进的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我都会踏过去的!
还记得酒店组织了一次“我爱泓昇苑”的主题演讲比赛,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曾经简单的一次自我介绍都不敢表达,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比赛,当时比赛时的我真的很紧张,但当我看到同学们为我呼喊加油时,我鼓足了勇气将演讲进行到最后!那时的我已经不在乎结果了,因为那一刻我感觉我战胜了我自己,终于跨出了第一步,那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舞台,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害怕了,因为我相信我自己!
第二,中餐厅的全面学习
在中餐厅的这一年,人的接触面也广了,从一生下来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上了学,认识老师、同学,而现在的我到了酒店又认识了同事、领导以及所熟悉的客人等,随着更深地接触,觉得陌生人比认识的人还要多,所以说不和陌生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圈里。所以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要想在酒店干得好,有几点是必须要有的:一是素质要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二是勤奋,有条理,头脑清醒。三是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四是要能干,深受到领导以及客人的喜爱。如果真的能做到以上几点,我想你也许就是一位优秀的初级管理者了,还有人生存于社会上,也不能太过于表现自己。其实,只要用一颗炽热、真诚的心去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是每一件事,那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篇4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理解】
晴天的西湖,
水上波光荡漾,
闪烁耀眼,
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
雨天的西湖,
山中云雾朦胧,
缥缥渺渺,
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把西湖比作西子,
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
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
篇5
[关键词] 跟骨骨折;透视下复位;闭合牵引;体会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90-02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大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1],多数由高处坠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引起,若患者有足跟着地的外伤史,并有足跟疼痛时,应怀疑有跟骨骨折的可能。跟骨骨折患者中约有10%合并脊柱损伤,多发于腰椎,约10%的跟骨骨折患者发生足部筋膜间隙综合征。本院2001~2010年C型臂透视下闭合手法牵引复位,透视下见骨折复位后纵轴经皮穿入用骨圆针固定,石膏靴外固定治疗涉及Bohler角度和Gissane角变化的跟骨骨折2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粉碎性跟骨骨折15例,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1~2010年跟骨骨折患者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43~79岁,平均(58.2±11.7)岁。根据Sanders分型[2],Ⅰ型20例,Ⅱ型13例,Ⅲ型5例;34例为新鲜骨折,4例为陈旧性骨折;38例中合并胸、腰椎骨折4例,其他肢体损伤者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SandersⅠ型,在透视下闭合牵引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选择伤后5~14 d,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患侧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患肢屈膝约90°,踝关节跖屈位,患足置C型臂透视下,在荧光屏动态观察Bohler角变化,术者用3 mm骨圆针向前下方略偏外侧进针,透视下见针进入距下关节面下方时,将骨圆针用力向下撬拨,使塌陷骨块撬起复位,Bohler角恢复至30°左右,并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高度。复位至满意后,足趾屈位及骨圆针进入骨折块前方,直至骰骨。术后功能位管形石膏外固定,固定6周后根据X线片及愈合情况去除石膏和骨圆针,行不负重功能锻炼,10~12周后逐渐负重行走。
1.2.2 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在肿胀明显消退后再进行手术,通常在10 d以内,对伴有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或骨折块严重移位造成软组织嵌入的闭合性骨折则应急诊手术。手术方法:取足跟外侧延长切口,锐性切开,直达跟骨外侧壁骨膜,注意勿损伤腓肠神经,沿外侧壁做骨膜下剥离,将皮瓣整个掀起克氏针插入距骨内避开,防止过度牵拉造成术后皮肤缺血坏死。暴露整个跟骨外侧壁,远侧到达跟关节。术中将骨块解剖复位后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根据骨折情况选用跟骨H形钢板或跟骨交锁解剖钢板固定,术中如有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充填支撑,放置深部引流,缝合软组织瓣,短腿石膏托固定。术后闭合负压引流每8小时少于25 mL后拔出,10~12周开始负重,术后1年去除钢板和螺钉。
切开复位的优点:通过手术可解剖复位,改善跟骨的形态,恢复足跟承受体重的解剖排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优:患足疼痛症状消失,行走无困难,足外观及步态正常;良:患足轻度疼痛,步行距离超过1 500~2 000 m时稍有困难,能满足生活及工作需要;差:患足仍有持续性疼痛,行走困难较大,影响生活及工作[3]。
2 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经1~5年的随访,测量Bohler角度基本恢复至18°~36°,平均27°。20例SandersⅠ型患者效果满意,其中2例患者残留长距离行走跟骨痛。18例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中,手术16例,其中6例患者残留长距离行走跟骨痛。本研究优21例,良14例,差3例。
3 讨论
3.1 跟骨的解剖学意义
跟骨为足内、外侧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影响较大。跟腱附着于足骨后结节,如结节因骨折而向上移位,可造成腓肠肌松弛,使踝关节发生过度背伸动作,从而妨碍足跟及足趾的正常功能,跟骨如骨痂形成增厚可引起站立时足跟部疼痛,足跟外翻畸形甚至可以引起挛缩性扁平足[4-5];跟距关节遭受破坏时亦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跟骨骨折必须做好早起治疗,以免发生病残。
3.2 石膏外固定方法的优点
C型臂透视下闭合牵引手法复位经皮骨圆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的优点:(1)可最大限度恢复Bohler角;(2)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维持了骨折复位后的位置,还能有效地防止术后Bohler角的再丢失[6];(3)术后功能位石膏靴外固定可进一步维护固定,又可塑型恢复跟骨体的宽度;(4)治疗方法简单,损伤小,没有切口,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需二次住院手术,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5)术后要观察末梢血运,6~8周后更换石膏于功能位,防止踝关节趾屈挛缩,并且进行早期不负重功能练习。
[参考文献]
[1] 侯树勋. 现代创伤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81-1163.
[2] 刘立峰,蔡锦方. 跟骨骨折的分型与治疗[J]. 中国骨伤,2004,17(8):510-512.
[3] 陈子华,潘培惠,党小伍.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临床骨科杂志,2004,7(2):204-205.
[4] 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36-1163.
[5] 张铁良,于建华. 跟骨关节内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2):117-120.
篇6
“我女儿正在读研究生,她特别喜欢看韩剧,她得出一个结论,韩剧中的‘灰姑娘’最终闪光、大富大贵,除了心地善良等,还是要靠出众的美貌。其实,我女儿虽然长相平平,但也五官端正,青春可人,可她最近对自己容貌特别不满意,已悄悄去咨询了美容医生,说要来一个‘韩式大修’。这会不会影响她的学业?”
以上两位父母的咨询,很有代表性,所以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
医生点评 成年人爱看动画片,这很正常,也是现代社会一种释压的好方法,但过分了,如沉溺于动画片中不能自拔,心理发育停滞不前,平时做人处事都以“动画片”为榜样,这就有问题了。在心理疾病中将这种成年人的精神撒娇叫“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是童话人物,他生活在梦幻里,不想长大。患“彼得・潘综合征”的人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上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言谈举止都像孩子,总是在逃避责任、生活和爱情,年龄不小了,还同父母住在一块,拒绝长大。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是“动画片”时, 已经太晚了,心灵已受到严重伤害。
“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很大关系。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已形成了依赖行为模式,习惯于让别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这些“彼得・潘”们,应有目的地迫使他们面对现实,并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迷宫。
篇7
一
钱德明,字若瑟,1718年出生于法国土伦,1737年加入耶稣会,1750年到达澳门,翌年奉乾隆皇帝谕令进京供职于朝廷,此后居留北京42年直至去世,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最后一任会长。他曾在法国受过良好教育,来华后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上,是一位罕见的多才多艺的传教士汉学家。钱德明颇具音乐天分,擅长吹奏横笛、弹羽管键琴,1751年进京后秉承利玛窦(Matteo Ricci)等前辈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路线,将音乐作为他与中国士人联系的纽带。在与宫廷权贵和上层文人的交往中,他意识到中西音乐之间的巨大差异――“你们的音乐不适于我们的耳朵,我们的音乐也不适于你们的耳朵,你们不能像你们感觉你们最美丽的作品一样感觉我们认为最美丽的作品”,于是萌发了研究、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及其乐理的强烈愿望。
1754年,钱德明将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所撰《古乐经传》一书译为法文,并将译稿连同中文原本一起寄往法国。《古乐经传》西传后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法文译稿不仅始终没有出版,还遭到当时法国音乐界的几位著名人士如拉莫(dean-Phijippe Rameau)、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鲁西埃(Pierre Joseph Roussier)修道院长的严重曲解和篡改,最后竟然不翼而飞;中文原本则深藏皇家文库,一直无人问津,不失为中西音乐交流史上的一大缺憾。1774年,即《古乐经传》西传20年后,法国皇家文库图书管理员比尼翁(Bignon)先生将鲁西埃修道院长的著作《论古人的音乐》寄给钱德明。钱德明从该书中得知《古乐经传》译稿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于是,他在一名中国文人的帮助下撰写了《中国古今音乐考》(Mdmoire sur la musiquedes Chinois tant anciens que modernes)。钱德明在前言中表达了他的写作宗旨:“我希望通过我这部对中国音乐介绍的著作,使这些人能够得出对中国音乐的正确评价。”该书于1776年完成,1779年在巴黎出版,1780年又被收入Mg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oeu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par les missionnaires de Pekin(《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科学、艺术、风俗、习惯的论文集》)第6卷。
二
《中国古今音乐考》主要参考李光地的《古乐经传》和明宗室郑恭王厚烷之子朱载值摹堵陕谰义》写成,全书除前言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中国传统分类法介绍八类中国乐器,即“八音”――革、石、金、土、丝、木、竹、匏,代表乐器分别为鼓、磬、钟、埙、琴、、管子和笙。书中对每种乐器的历史、制作和用法都有详细说明,并附大量图例,是西方最早具有音乐图像学意义的中国乐器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中国律学理论,涉及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及生律方法、中国管律的长度和口径的数据、朱载执戳⒌氖二平均律理论等,并特别指出欧洲当时流行的十二律是朱载值难芯砍晒。第三部分论述中国音乐的“调”,即调式理论,还收录了三节《先祖颂》,即中国祭祀仪式中赞颂祖先荣耀的歌曲,并附五线谱曲谱。
钱德明之前来华的耶稣会士著作中也有一些对中国音乐的零星记载,但多半持否定态度,如利玛窦就在其名著《中国札记》中写道:“中国音乐的全部艺术似乎只在于产生一些单调的节拍,因为他们一点不懂把不同的音符组合起来以产生变奏与和声。然而他们自己非常夸耀他们的音乐,但对外国人来说,它却只是嘈杂刺耳而已。”钱德明的《中国古今音乐考》却对中国音乐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样是和声问题,钱德明表达了与利玛窦截然不同的观点:“假如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中国人是否早就具有了关于和声的概念,我敢十分肯定地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通晓和声学的民族,他们最广泛地吸取了这门科学的精华。那么有人又要问他们是如何吸取这门科学的精华的,我这样回答,他们的和声学是包括在一个总括万物的“和弦”中的,它存在于物质力量之间、精神力量之间、政治力量之间,存在于构成其与政府机构的一切无形的事物之间。所谓声音的科学只不过是对于这一总括万物的和弦的展现形式。
他还反复强调中国音乐体系的独创性及其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早在埃及的祭司制度确立之前,更不用说早在墨科利神出现之前,在东方中国,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将八度分为十二个半音的问题,中国人称之为‘十二律’。”“在古老的中国,伶伦已经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精彩无比的音乐,并不见得逊色于――其实是完全可以与赫尔墨斯神、恩弗伊神相媲美的。中国哲学音乐家用他们的琴和瑟再加上磬,用他们乐律千古不衰的方法能够使最为凶悍的野兽为之驯服,使那些常常比猛禽还要凶残的人变得温良恭俭让。”“中国人是这些大才子们所探索研究的音乐体系的真正创始人……这一体系问世之日便是他们部落制成立之时――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637年。”
三
《中国古今音乐考》是向西方人系统介绍中国音乐的开山之作,可以跻身子第一批采用西方治学方法研究非西方音乐的著作创列。由于钱德明并非职业音乐家,书中还存在诸如音乐术语使用不当、对汉文典籍解释不够确切等缺陷,但它却向欧洲人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音乐体系,自刊印以来一直是西方中国音乐研究者的必读文献,被誉为中西音乐交流史上的一页“重大资源”。正如法籍华裔汉学家陈艳霞所说的那样,“钱德明神父有关中国人音乐的著作在18世纪下半叶就如同满月一般闪烁光芒。与它相比,这一时代的其它著作仅仅如同一闪即逝的小流星一般,没有产生过多大影响。”直到18世纪末,法国研究中国音乐的一些主要著作都不同程度地引自《中国古今音乐考》。
1780年,即《中国古今音乐考》出版次年,拉莫的学生、法国作曲家德拉博尔德(Jean-Benjamin de La Borde)就在其著作《论古代和现代的音乐》第1卷“论中国现代乐器”部分转载了《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相关内容。1785年,格鲁贤(jean-Bap-tiste Grosier)修道院长在所著《志》中也引用了《中国古 今音乐考》前言和第一部分的大量文字。1791年,法国诗人、评论家甘格纳(Pierre-Louis Ginguene)在其《入门百科全书》第1卷中写了一条很长的有关中国音乐的辞条,标题为《中国人的音乐》。在该条目的第一部分,甘格纳对《中国古今音乐考》作了长篇综述,并在其后转引了收录于《中国古今音乐考》中的《先祖颂》。
上述作者在引征钱德明作品的同时,也对他提出的中国音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音乐体系的观点表示赞同:“这位满腹经纶的传教士由此而在其珍贵的《中国古今音乐考》中得出结论认为,希腊人和埃及人从比他们更古老的中国人中汲取了科学和艺术的内容。他断言这一真理是由一系列的证据向他证明的……习惯于远足世界的埃及人很可能,甚至是肯定利用了中国人的知识,而不会是几乎从不离其国土一步的中国人从埃及人那里学习其科学和艺术。”“钱德明神父所断言的真理,只在那些不用心倾听他的说教,或从不试图深入了解其论断的人眼中看来,才是奇谈怪论。我们对他获得如此富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以及为我们所作的非常清楚而又极富判断力的介绍所花费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人的音乐体系是他们自己独创的,与其他东方民族的音乐体系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与埃及人和古希腊人的音乐体系具有同样的优越性。甚至据某些学者认为,埃及和希腊也借鉴了中国的音乐体系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许多其他内容。”
篇8
汇金过去四年曾三度增持内地银行股。有分析指出,每次汇金增持,内地银行股股价都升。这确是真的,是短期升了,但今时内地银行股股价较四年前尚高一大截,股价虽因汇金增持而短升,但终将会跌,因为盈利跌了。
内地银行股的主要盈利来源是息差,去年所赚息差应最多,平均超过2。5~3。5厘。但随着今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个高息差暴利逐渐被削减,有人说会回到环球银行界的水平1。5厘才可。若是,内地银行股的盈利可以在去年的高水平上被砍去一半。当然,如果息差减幅慢,又或者内地银行股可以发展出其他盈利来源,盈利水平便可以少减或者有增长,但暂时这个美好景象没有这么快到,起码到今月底,一众内地银行股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时才可有较多的数据去预测。
另一个使内地银行股近日见出近四年低价的原因,是潜在呆坏账上升。中国整体出口欠佳,企业库存积压大,内销不够强,都使不少企业要拖欠银行还款。再加上知之已久的逾10万亿元地方债务平台,究竟有多少会转化成银行坏账,都是普通股民难知之事,才致内地银行股在今年第二季度被大手减持。
汇金于今年第一、二季度曾先后增持四大银行,但刺激四大银行股股价上涨的力度很快就消减,因为有笼里鸡作反。以工商银行为例来说明问题。
在今年第一季度汇金大举增持工行时,内地基金大手减持。当汇金于第二季度放缓增持,而工行股价又走低后,基金反有少量增持。
虽然内地保险资金由去年底至今年中整体增持了工行0。26%,但各家险资政策不一,平安保险在第二季度增持,但中国人寿则减持了。国寿不单减持工行,亦减持了其他银行股,才致第二季的盈利稍好,有分析指是因为逢高卖银行股所致。
回看这段历史,是希望大家留意今时股市不是政府指令卖就卖,买就买,是有些市场力量在作用的,如果股价过高或公司不被看好时,市场仍可以对着干。因此今次第三季业绩报告,对决定银行股可以升多少,是有重要意义的。
除了上述笼里鸡外,尚有老朋友淡马锡,于今年5月先后配售了31亿股中国银行H股、16亿股建设银行。这些老朋友(即策略性投资者,美资占不少)自己也要救火,又或者见你股票真不长进时,难免会挥刀断缆。
当然还要留意一众内地“大小非”,如农业银行的大小股东,包括中国人寿、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等27家。这些“大小非”应不会在农业银行估值低时出货,但如股价升到一定高度时,这些“大小非”是否仍持货就不知了。
更重要的是,汇金已买进了不少股票。目前汇金已持有中国银行67。64%的股份,这是A、H股合计的,如仅计算所持A股,则已高达96。55%。汇金还能增持多少中国银行A股?你说呢?汇金持有中国银行A股多,以致内地基金因流通量不足而不敢多持该股,这个结果又是否管理层所愿见?
看完了上文,大家对汇金增持内地银行股,还有没有那么着迷?
篇9
1.古代岩画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岩画作为一种较早的艺术形式,已经反映出原始人类的艺术思维和智慧,是人类早期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我国的岩画主要分布在牡丹江地区、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等地,画面内容丰富、古朴、自然,多以粗犷的线条和大的块面为主,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原始人类的生活特点。
2.帛画
“帛”即丝织品的总称,帛画指用工笔手法绘制于丝织品的绘画作品。帛画在西汉时期被称为“非衣”,即非穿着的衣服,这种“非衣”在西汉墓葬中主要是为死者“招魂”和“安魂”使用的。出土的帛画绘制精美,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价值。
3.壁画
壁画的形式和种类繁多,在我国也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壁画形式。我国古代的壁画多出现在墓穴、洞窟和建筑上,建筑壁画多表现为寺观壁画,但由于年代久远,多数寺庙和建筑被毁,导致寺观壁画几乎很少能被完整保存下来。相对而言,由于墓穴和洞窟深居于地下和洞穴中,所以大量的墓穴和洞窟壁画能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艺术
1.画面构图
中国传统绘画是凝聚了古人智慧的艺术结晶,在画面构图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平铺直叙的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以原始岩画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原始岩画年代久远,受到当时人类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影响,原始岩画多具有表象性特征,简单的线条和粗壮的块面组成整个画面,画面中的形象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三四个或更多的形象形成一组,或是人物组合,或是动物组合,有些组合缺少逻辑性或关联性,更没有透视或比例的关系,有些形象甚至没有合理的方向性,这是由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水平决定的。因此,岩画的构图通常是将所有形象平铺于画面,直接叙述人物舞蹈或狩猎的场景。
(2)自上而下的构图方式
古代绘画的主题内容多是表现纪实画面和人物故事,所以很多绘画作品采用简单明了的自上而下的构图方式。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由于这种帛画的功能是为墓主人“安魂”使用的,画面内容主要描述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场景,所以自上而下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场景。
(3)散点式构图方式
古代绘画多展现气势恢宏的大场景,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券顶壁画,由于券顶是一个较大的弧面,画面中的人物会因为弧面而造成透视产生的变形,所以将整个画面分割成了较小的菱形,将不同的画面画在菱形里面,形成散点式构图,由于菱形画面小,所以造成的透视变形效果不明显。
2.题材内容
(1)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
原始人类的生活以农业和狩猎为主,所以原始岩画的题材主要反映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如沧源岩画《村落凯旋图》,画面上有原始房屋和村落,描述的是人们拿着工具赶着牲畜回到村落的场景,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情境。除此之外,舞蹈场景也经常出现在原始岩画中,而且有一些类似于图腾的怪异图案。
(2)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
在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带来了装饰艺术的繁荣,如敦煌莫高窟壁画,正是统治阶级推崇佛教文化的产物。莫高窟有很多反映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壁画,主要包括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佛传故事主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流传在民间的佛教传说。本生故事主要宣扬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生事迹,最为有名的是关于九色鹿的传说,虽然故事与佛教有关,但也带有浓厚的民间特色,一直流传至今。因缘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及其佛门弟子普度众生的事迹,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耐人寻味。
(3)纪实画面
汉代兴厚葬,很多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帛画,帛画作为镇阴宅、“安魂”使用的工具,多数绘有墓主人升天或祭祀的大规模场景和画面。最为有名的是1972年至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T字形的构图有效地把整个画面分割成了天国、人间和地府三大部分,从上至下,构图流畅自然。整幅画面最中间部分为墓主人缓缓升天的场景,上半部分的画面描述了天国的场景,而下半部分则描述了阴间祭祀的场面。整幅画面色彩和谐统一,情景生动形象,极具装饰性特点。
篇10
广德寺
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
“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同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遂宁遥遥相对的灵泉、广德两寺,就与这一首千年民谣息息相关。从而构成了遂宁文化品牌之一——观音文化。
广德寺,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始建于汉,兴盛于唐,由克幽禅师开山阐教,后克幽于唐贞元三年(787)圆寂。宋安岳县知事赵嗣业作《克幽禅师记》称其肉身塔使“五色圆光现谷中,人以为观音化身。”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赐广德寺寺名为“广利禅寺”,并“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现存寺内。
广德寺是遂宁观音文化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部分。它静静地耸立在卧龙山上,以2万多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在西部梵宇中首屈一指,先后受到唐、宋、明11个皇帝的敕封。
灵泉寺
中国最早观音道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前山门外是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寺中胜迹不胜枚举,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观音三姐妹在此修行的美妙传说。
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次观音香会期间,广德寺和灵泉寺都有大批信众自发组织开展以观音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香会,周围数省及周边六七十个县,甚至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信众都慕名前来朝山进香,人数近百万。
TIPS:
门票:4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