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6 11: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南春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原文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忆江南》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前言】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作品。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作者此词,从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飘流在外,故此词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轻寒:微寒。
霏霏:飘洒,飞扬。
玉管春葭: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琯,将芦苇(葭)茎中薄膜制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放在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玉管,指管乐器。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小帖金泥:宋代风俗,立春日宫中命大臣为皇帝后妃所居之殿阁撰写贴子词,字用金泥写成。士大夫之间也彼此书写了互送。
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怎得: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银笺:指洁白的信笺。
凭高:登临高处。
飞花:落花飘飞。
【翻译】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赏析】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葭灰的飞动貌。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这种风俗,元代还有。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这里写出“个人”(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江南春*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春*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相近。“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呼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和此句描法相似。
篇3
关键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借景喻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前人对此如下理解评述: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清代蘅塘退土选遍,吴兆基编译的《唐诗三百首》中译诗如下:
离乡出游,来到北固山下,乘舟轻驾,顺碧水流。春潮上涨,水与岸齐,更觉江面宽。风平浪已静,孤帆独飘零。残夜还未尽,江上红日,早升起。旧岁还未除,春意已到,暖融融。写好的家书,我往何处投?北归的鸿雁,替我捎信,回到洛阳城。
《唐诗三百首》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这样赏析的:
残夜未尽,太阳已经从东方大海中升起;江南春早,还在旧年已经有春意了。
前人对该联的理解,是从诗句的字面意义上入手的,将“海日”理解为海上升起的太阳,把“江春”认为是江南的春天,这样一来,曲解了诗人的本意。今人对此联的注释和赏析,也沿袭了前人的观点,也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这首诗现已入选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出版社)课本,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如下翻译:
残夜未尽,一轮朝阳却孕育而生,旧年尚在,江上已是春夜盎然。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赏析道: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退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这则赏析,沿袭了明代胡应麟的“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一言,而且附会得更加具体化了。在泰山山顶观日出,那红日出于残夜;在草原上看日出,那红日也是出于残夜,为何单单北固山望到的“海日生残夜”之景,才算“妙绝千古”呢?在遥远的北国,人们在旧年年末便张灯结彩,笑迎新春,难道不是一幅“春入旧年”之景吗?再有,诗人生活在科学技术并不很发达的唐朝时代,在北固山,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以北,他能目接到海上生起的红日么?从诗中的“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可以看出诗人到北固山已是春天,并非是旧年年末,诗人又怎样看到“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之景呢?显然,诗人所写的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
王湾,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开元元年(公元712年)中进士,为荣阳(今河南荣阳)主簿。开元五年(公元716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书成,调任洛阳尉。由此可知,作者生活在开元前后,开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最为兴盛的一个时期,在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望远镜。没有望远镜,诗人就不可能在北固山看到海上升起的红日。也就是说,这一联所写之景不是实景,应是虚景。那么,该联中的“海”字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这个“海”字与下联中的“江”字要联系起来理解,“海”有四海之内的意思,“江”是大江南北之意。这一联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如果我们把“海”字理解为“海上”,“江”字理解为“长江”或“江南”,那就与诗意相去甚远了。若把“海”字与“江”字联系起来理解,这一联的意思就是,四海之内,大江南北,无不如此,都是“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这样,显得既自然又吻合了。在古诗中,诗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使用互文见义这种修辞手法是常有的。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我们只有把“将军”和“壮士”联系起来理解,才能明白战争的持久、战争的激烈和伤亡惨重。再比如:“烟笼零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也只有将“烟”和“月”联系起来理解,是“烟”和“月”既笼罩着“寒水”,又笼罩着“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属于互问见义这种写法。
怎样读这一联呢?一个“海”字,包容宽广;一个“江”字,多么开阔。四海之内,大江南北,尽入诗人笔端,描绘出一个博大的空间。“日生残夜”,时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春入旧年”,节令周而复始,年年如是。时间在不断交替,时间又是多么的永恒。诗人仅在一联之中即创设出博大的空间、永恒的时间,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一个“日”字,是白天,给人们带来光明;一个“春”字,有生机有活力。它们都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诗人将它们都放在主语位置加以强调,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地面对漂泊的羁旅生活,同时又给读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一股艺术力量。动词“生”和“入”,诗人把它们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力量,“日生残夜”,驱尽黑暗;“春入旧年”,赶走寒冬。给人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最妙的是运用了“日”与“夜”,平常之中藏深意,这一对词,本来是很平常的,人们都熟悉,非“日”则“夜”,非“夜”则“日”,然而诗人写出了“日生残夜”,即“夜”中生“日”,“日”象征新事物,“残夜”象征旧事物。下句中的“春”也象征新事物,“旧年”也象征旧事物,这其中则蕴藏着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在对立之中的相融。即新事物来源于旧事物,旧事物又孕育出新事物。时间在匆匆流逝,流逝的时间中有“日”与“夜”的对立,对立之中又有相融。诗人感悟到,生活原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家往往想外出,在外又常常思念家乡,这正是对立之中的相融。诗人也是自然之中的,又怎能跳出自然规律之外呢?身在“客路”中的诗人想念家乡也就在情理之中,要不要回家呢?诗人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漂泊的羁旅生活,他思乡想家,但因为悟通了对立中有相融的自然规律,所以便又不想急于归家了。于是引出下联,让北归的雁把诗人的思乡之情带到家乡洛阳那边去吧。
篇4
一、古诗教学现状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作过详尽的统计,70%左右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怎么跟学生对话?而好的教学设计正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传统的古诗教学,在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大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常常走进以下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二、基于文本解读的古诗教学探讨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1.解读诗眼,突破难点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以求炼出“诗眼”。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潜” “润”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春雨绵绵之特点,“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堪称“诗眼”。“诗眼”,也有的是指诗中最能言情述志、凸现主题的诗句。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中体现了诗人执著的求索精神,可谓全诗之“警策”。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对古诗进行文本细读,发掘“诗眼”,从而轻而易举地化解古诗教学的难点。例如,执教《嫦娥》时,
(1)初读诗歌,聚焦诗眼。先让学生初读古诗,读通古诗,把握古诗大意。问:嫦娥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从诗歌中的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捕捉学生的答案,总结出一个“悔”字,就是古诗的诗眼。
(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穿针引线,协同学生找到古诗词的诗眼。然后聚焦诗眼,再读古诗词。)
(2)问题引导,介入文本。教师继续追问:“悔”是什么意思?嫦娥在后悔什么?(偷灵药)嫦娥在什么地方后悔?(云母屏风)嫦娥什么时候后悔?(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指什么?你看到过长河吗?晓星又是什么?你看到过晓星吗?此时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想象,嫦娥是彻夜未眠。那么,她在思念谁呢?(围绕诗眼,教师组织系列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求能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要深入诗歌的意境,又要兼顾字词的解释。)
2.解读留白,体悟意境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课题组组织教师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师的录像课《长相思》时,对王老师古诗词补白的处理记忆犹新。王老师抓住词中“言犹不尽”之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
师:你们都看到了纳兰性德跋山涉水的画面,辗转反侧的画面,抬头仰望的画面,孤独沉思的画面。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3.解读插图,激发兴趣
翻开人教版的语文书,每一首古诗都配有相应的插图,那些朦胧的、唯美的,翰墨飘香的经典国画,与古诗相呼应,传达着一个信息:中华文化充满魅力。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古诗是很陌生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这样的图文并茂,正好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加强直观感受,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激发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上《回乡偶书》抓住“图文比对”这根闲聊的主轴,从图切入,聊“交朋友”(认识唐代儿童),聊“认亲戚”(活化诗人“贺爷爷”),聊“少小”,聊“老大”,聊“鬓毛衰”……在师生轻松诙谐的对白中,让学生在直观看图的形象感知中无形地品悟了诗中的词眼儿,以词串句,解决了四句小诗的初读悟意。
4.解读意境,音律激情
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但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能很好地再现意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执教《题临安邸》时,边播放音效,边提问(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又播放MTV《满江红》,随着悲壮的歌曲响起,老师动情言说(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使得整堂课荡气回肠,学生心潮澎湃。
(在音乐声中,教师启发: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
这里的补白,使学生通过对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真切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幽怨哀愁。学生先是触情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每首诗都有情感的支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咀嚼语文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古诗丰富的内涵,唯美的意境,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促进情感升华。
5.解读拓展,探求意象
古诗写作年代久远,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包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很难同诗人心与此情、意同此理。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课中、课后链接相关的学习资源,适当的拓展性阅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执教《芙蓉楼送辛渐》时,对“寒雨”的理解作了以下拓展处理,教师问:古往今来,诗人对雨情有独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雨?而文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又是一场怎样的雨?由此学生纷纷说,是一场寒冷的雨、孤独的雨、让人心寒的雨……这样的理解有助于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古诗的意境。
篇5
关键词:卢舍那大佛石窟造像
洛阳龙门石窟以西山明珠——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而闻名世界,卢舍那大佛造像既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的反映;既是中原传统文化的象征,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体现。多少年来中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对卢舍那大佛造像的探讨和研究源源不断,肯定和评价是众多的。笔者就卢舍那大佛造像谈谈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看法。
一、佛教中的卢舍那
卢舍那大佛造像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造像中的一颗明珠,取材于佛教。众所周知,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古印度,于两汉之间开始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初步的繁荣发展,出现了大量巨大的佛教造像,如云冈大佛等。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的兴盛程度。
在中国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佛教造像呢?佛教原本是没有佛像的。佛教徒认为佛是人天之师,其智慧、人格、道德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完美的、圆满的、至高无上的。因此不能用普通人的相貌来表现佛陀的形体和相貌,所以原来只是以佛的脚印表示佛的存在,以菩提树表示佛陀的智慧,作为佛陀的标记。后来古希腊雕刻艺术传入古印度,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佛教徒吸收了希腊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始以人的形象来直接表现佛陀的容貌和身体,在中印度首先形成了后来的秣兔罗艺术。
大约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北部兴起了一股佛教派别,就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宣称自己修行的目标是普渡众生,他们认为佛陀不仅是导师,而且是具有各种神通的超人,释迦牟尼的肉身虽去,但法身永存,而且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直接对佛进行崇拜。在经典上极力宣扬建造佛像的巨大功德,如《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造立形象福报经》等,记载造佛像可以得到无穷的福报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乘佛教教徒开始制作大量的各种佛像,随着佛教的发展,造像越造越多也越大。
卢舍那大佛造像就是大乘佛教造像影响的结果,而卢舍那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佛陀的报身,梵语“卢舍那”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佛教有“佛有三身”之说:即应身佛“释迦牟尼”、法身佛“毗卢遮那”,以及报身佛“卢舍那”。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佛也是如此,而在佛的“三身”之中,也只有报身佛“卢舍那”才宣称“现世现报”,我即是佛,佛就是我,人人皆可为佛陀。因此,报身佛也最接近尘世,最能体现慈悲和众生平等的思想。庄严美丽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象征,也是大唐盛世的体现,大佛位于奉先寺,所以又称奉先寺大佛。
大佛建造于唐代中期武则天时期,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也就是说把武则天当作佛来歌颂和朝拜。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唐代的一个女皇。在她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思想,符合武则天当时的形势要求,所以武则天大力支持佛教,曾经亲自组织并参与《华严经》的翻译,为建造卢舍那大佛曾经捐赠了两万贯的脂粉钱等。因此,佛教为武则天称帝登基造了大量的舆论,使基层民众对这位女皇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评价,把她比作慈悲的化身、佛陀转世,菩萨再来,于是按照她的形象来创造卢舍那也就不奇怪了。二、艺术中的卢舍那
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拾级而上,登上窟龛的平台,崖壁间一尊巨大的雕像就是名扬天下的卢舍那大佛,这是龙门石窟最为壮丽的一尊石雕像,他典雅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其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使人感到前所未有过的身心震撼和灵魂的激荡。
卢舍那大佛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帛下却显示出壮硕躯体的健美之质感。透过佛身壮实厚重、韵律般的道道曲线,以及额面上大而弯曲的眉线和微微浮起的唇线,我们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艺术气息。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气宇轩昂之势。身上冉冉跃动的火焰纹,以及飘然飞动的飞天,给大佛以舒适悠然的动感。尤其三层熠熠生辉的头光使得原本不大的头部质感,加上那长长的内削而下垂的耳垂的质感,使其更加清丽幽静和厚重庄严。当和他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你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会立时变得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使朝拜者对之顶礼膜拜。
卢舍那大佛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体现,是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佛教造像自北魏以来,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石窟造像大规模进行,原来的佛教造像从造型上保留着印度毽陀罗和秣兔罗艺术的一些特点,长方脸型,宽大肩膀,卷发,鼻子笔直,袈裟厚重或贴身等。北魏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原因,佛像的眼睛基本是半闭状态,呈现秀骨清像的特点。到了唐代,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了繁荣,造像也逐步和中国社会现实结合,走向世俗化,原本的卷发也变为类似中国道士和唐代妇女发髻的发型,脸庞呈现圆胖脸形,下巴丰满成双重,鼻子变短了些,嘴唇由宽扁变为窄厚些,眼睛由半闭状态变为睁开眼睛俯向人间。
唐代以后的佛教造像逐步走向了衰亡,在以后的作品里也无法看到这样的优秀作品,但大唐的遗风仍然使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因此卢舍那大佛也成为中国经典和中原文化的象征。
参考文献:
[1]业露华主编.佛教图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篇6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春天来了,万木向阳,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彩蝶飞舞,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人们用无数优美的词藻来赞美她,颂扬她。春天像美丽成熟的少女,穿着华丽的纱裙翩翩地来到人间。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每个国家,都在筹划新的一年的计划。
有意思的是汉字的“春”,无论是古字还是今字,都深深隐含人们的期待。现代汉语“春”由两个部件构成,上部跟“泰”“秦”两字的上部同,下部是“日”,还可以让人感到寒冬渐远、煦日渐温的春意。“春”字在甲骨文中有好几个形象,有一个“春”字(见左图)意境比较简单,仿佛盆中一棵花草,象征春日已至,草木欣欣向荣。第二个甲骨文“春”字(见右图)的字形就复杂一些了,左边上是“草”下是“日”,右边是“屯”;“屯”字从“屮”贯“一”,“一”是指地,像草木初生、待种子而出之形。篆书简写成“”字或作“”()――上为“草”,下为“日”(太阳),中间是“屯”。不言可喻,左边指的是在太阳照射下,野地的草丛开始滋长。右边的“屯”字呢,表示草木萌发,暗示春天的到来。“屯”既含意又是春字的声符。甲骨文里也有把左下的“日”换写作“月”形的(见右图)。
春天来了,当冰雪渐融,冰霜化为雪水滋润春泥后,地上开始长出青苗嫩草,先是一小撮,接着就是一大片一大片,越长越长,于是牛羊遍野,咀嚼初春的翠绿。一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腴景象。这时,冬眠的蛇虫苏醒了,蠢蠢欲动,人们便在“春”字下添加一个“虫”成“蠢”字,表示万物复苏蠢动的意思。少男少女们,内心的春情也被大自然美好的春阳和春草唤醒,萌动出爱的心意,于是又造了一个“”(“蠢”的异体字)字。
春天来了,我们的祖先们开始收割过冬的作物,制作春酒。享受丰收的欢乐。菽粟放在臼里,用杵捣击,准备酿酒。人们辛勤地劳作,并洋溢着喜悦,这一切都跟“春”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联,于是把“春”字略加讹变,下面的“日”演化为“臼”,上面的“艹”演化为双手,“屯”字的下弯拉直演化为杵槌,于是组合起来像双手握杵槌在捣臼的样子,表示“舂”――用杵在石臼或乳钵里捣谷物等,使去掉皮壳或破碎,这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春、蠢、、舂”四字古代都可写成“春”,读音也相近。后来人们也就把酒叫春酒,或者直接称之为春。如《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y&),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说明诗经时代就已有酿酒技术,并有春酒的说法。古代酿酒技术很发达,先舂后酿,冬酿春熟,故至今一些名酒也以“春”命名,如剑南春、玉堂春、江南春、百花春、玉壶春等。
“春”在汉语里是一个吉祥词,上百个含“春”的成语里几乎没有一个是贬义的。
“春”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紧密联系,例如,春风风人、春风化雨、春风雨露、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意盎然、春色宜人,蕴含着欢乐,象征着新的一切的来临。春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称新年为“新春”。春节是中国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充满新年的喜庆和亲人团聚的欢乐,震天的鞭炮,鲜红的门联,孩子的压岁钱,丰盛的年夜饭,手机响起一片欢腾的问候语:新年好!到了农历十五那天,更是进入欢庆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舞龙斗狮,有猜谜投壶的娱乐,有演艺唱戏的堂会,十分热闹。
“春”跟美丽、繁荣的景象紧密联系,她深深触动人心,唤起人们无限情思,所以有春色撩人、枯木逢春、满面春风、桃李春风、一室生春等充满希望的成语,也有春风得意、春宵一刻、着手成春、丽藻春葩、妙手回春、春涌夏弦等充满成功喜悦的成语。春草绿如蓝,春蝶舞翩跹,显示蓬勃生机,所以有了“青春”这个词,青春给人力量,给人勇气;也给人美丽,给人希望。
“春”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季节,她激发人类的,在人类情爱史上曾有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啊。春天,是村头那片鲜艳粉红的桃花,是枝头那只活泼欢鸣的燕子,是冰雪初融小河里那串轻快的涟漪,是天上那只自由高飞的风筝,是蠢动在少女心胸中萌发的情愫……于是,“春”悄悄来到你的身边,神不知鬼不觉,像激荡的海潮抚摸你的皮肤,像飘落的雨水梳洗你的秀发,像梅花的幽香迷乱你的嗅觉,像莺歌燕语钻入你的耳庭,爱已经光临,等待你的回应。这就是“春情”,这就是“怀春”。
【中西文化漫谈】
春,在英语里是Spring,它与汉语的“春”有着异曲同工的文化蕴含。它的本义可能是指弹性,显示有活力,也表示跳跃、迸发、涌冒等义。由弹性而转指弹簧锁,在汉语上海话洋泾浜里翻译作“锁必灵”,虽然只是现实生活中一把普通的锁,文字意义上却暗喻锁上心灵活力的锁。一旦被心灵的钥匙打开,便是美丽的Spring――春天――孕育爱情和生命的季节。Spring还从迸发、涌冒义引申指山泉或泉眼,足以引发我们美妙的联想……
春天来了,新年到,万物复苏,一切多么美妙。
想起有一首春天的歌《Spring》,我童年时就爱唱。《Spring》的歌词是这样的:
原诗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Nightingale
In the dale,
Lark in Sky,Merrily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boy
Full of joy.
Little girl
Sweet and small.
Cock does crow,
So do you.
Merry voice,Infant noise,
Merrily Merrily to welcome in the year.
Little lamb,
Here I am,
Come and lick
My white neck.
Let me pull
Your soft wool.
Let me kiss,your soft face. Merrily Merrily we welcome in the year.
译文
把笛子吹起!
现在它无声无息。
白天夜晚
鸟儿们喜欢。
有一只夜莺
在山谷深深,
天上的云雀,满心喜悦,
欢天喜地,迎接新年到。
小小的男孩
无比欢快。
小小的女孩
玲珑可爱。
公鸡喔喔叫,
你也叫声高。
愉快的嗓音,婴儿的闹声,
欢天喜地,迎接新年到。
小小的羊崽,
这里有我在,
走过来舔舐
我白白的脖子。
你的毛柔软,
让我牵一牵。
你的脸娇嫩,让我吻一吻。
欢天喜地,我们迎接新年到。
这首歌使我们想到童年,希望自己永不衰老。春天来了,给了人们充满激情的各种各样想象空间……政治家满脑子萦绕着一年的计划、紧张的角逐、大选、年表、政论、时评,经济学家绷紧的心弦关注着金融风暴、市场通胀、年度预算、产业规划、经贸合同,诗人陷入浪漫的花团锦簇的爱情遐想,科学家正在运算时光从指尖流过的分分秒秒。可是,平民百姓欢度春节,自有平凡中的欢乐,平静中的和谐,平稳中的期待,平安中的渴望,平淡中的激情。儿童们祈祷快快长大,少女们等待白马王子,农民们渴望新的丰收,工薪族巴望涨工资,青年人追求理想混合着幻想,老年人期望安详和健康;热恋的男女洞房花烛,应考的学生金榜题名……没有任何奢侈的愿望,只求和谐安康。
但是,在西方人的心灵深处,“春”像涌泉一样洋溢着浪漫,她不是文人雅士或空房独守的忧郁的春闺怨诗,不是现实利益的直接追求,更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在西方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众多充满宗教色彩、喜庆色彩、情爱色彩和浪漫色彩的节日。
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Christmas),它原是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辰纪念日,如今已演化为西方人的春节。接着是新年(New Year's Day),特别是除夕之夜的面具舞会,人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无拘无束,尽情玩乐,与平时行为大异而使自己得到最大释放。午夜钟声一响,参加舞会的人们还手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每年2月14日,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欢度情人节(Valentine's day,又名瓦伦丁节)。在这个浪漫和幻想的节日里,情人们互诉衷肠,或选择这一天订婚、结婚。“春之爱”的这一天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