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全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7:1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离骚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形势下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例外,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何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更好的趋利避害,使得计算机网络可以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帮助,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使得人们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可以更加放心。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漏洞扫描技术,并针对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这一问题提出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
新形势;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并且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使得我们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泄漏,甚至会给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一定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有所重视,而且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网络运用的安全性。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采取一定的行动,让网民可以安心上网。本文就是分析了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保障人民计算机网络运用的安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减少网络带来的风险,更好的促进人们幸福生活。并对漏洞扫描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充分发挥其对网络病毒的抵制作用而且还能够修复相关的漏洞,从而保障网络安全。
1 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这几年,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越来越强,更好地促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我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相关的工作,搜集相关信息。计算机网络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联系沟通、工作,足不出户可通晓天下事,人们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威胁。比如人们在网上购物或信息搜集时,会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一旦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密,泄漏出去就会对人们的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有时会有新闻爆出相关人员因为个人信息泄漏,导致存款被盗。
因此,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频出,这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引起重视,采取一定措施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使得人们可以安心、放心上网。除此之外,还有计算机网络病毒给人们上网带来极大地安全困扰,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会使得电脑程序混乱,造成系统内部瘫痪,有时还会造成人们本身已经准备好的相关数据的丢失,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麻烦。而且,现在还有一些恶意软件会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一定的危害,破坏电脑系统内部正常运行,使得计算机内部混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计算机系统死机等。总之,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非常多,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多的负面影响。
2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第一,计算机内部的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这种机制在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所以计算机内部机制的不完善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当中,防火墙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安全工具,可以给电脑用户提供一些安全保障。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它能够隐蔽计算机内部网络结构,使电脑网络结构不会轻易被识别。防火墙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联系过程中制造了一些障碍,使得外部网络不能够轻易地访问内部网络。但是,防火墙这一工具的功能还是有限的,它不能够阻止内部网络之间的联系,这样电脑系统内部网络之间就可以随便往来。防火墙对于内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是很难发觉的,这样也会给电脑系统造成破坏。还有就是系统的后门不是电脑内部传统的工具所能够考虑到的地方,这也是防火墙所不能够顾及的一个方面。系统后门容易被入侵,防火墙也很难发觉,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第二,电脑内部安全工具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电脑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电脑内部的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功能最大化,能不能使得安全工具使用效果的最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制约。在这个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了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的影响,在使用安全工具的过程中要是没有使用正当设置,会产生不安全因素。
第三,网络坏客泛滥,坏客攻击电脑手段不断更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电脑问题出现。我国网络的不断发展,电脑安全工具也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在不停地创新,但是,电脑安全工具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坏客攻击手段的更新速度。通常坏客对用户的电脑进行了攻击,然而,电脑的安全工具却不能够发现,更不用说采取相关的地质措施。总之,目前我国电脑的安全工具反应太慢,根本不能够及时处理入侵的病毒。
篇2
[关键词]屈原;宋玉;离骚;九辨;精神世界;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92-03
[作者简介]才学娟(1981―),女,河北唐山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一、《离骚》与《九辨》的作者
屈原与宋玉均是战国时楚国人,二人的遭遇同样不幸。屈原是《离骚》一文的作者,这一点毫无争议。这篇文章道尽了诗人上下求索而不得的实现与理想的哀痛。宋玉继屈原之后,同样以骚体的形式写了一部《九辨》,其主题和思想大致与《离骚》相似,但两人所处时代、生活经历、精神世界及文学发展状况的差异,使这两部作品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屈原与宋玉二人有师承关系,宋玉的《九辨》也有较多模仿屈原《离骚》的痕迹,所以有人认为《九辨》是屈原的作品,但目前将《九辨》视为宋玉之作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本文对后一种观点持赞成的态度。在接下来的部分,笔者将详细论述这两篇文章在精神世界的表达、艺术特色的表现等方面的不同,并进一步论证宋玉而非屈原,才是《九辨》一文的作者。
二、作者的经历与作品内容的差异
据史料记载,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词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是楚国的一名重臣,但由于受奸臣嫉妒而遭陷害,被楚怀王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宋玉也是楚国人,但他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中没有完整而详细的记载,仅在《史记》《韩诗列传》《新序》等史料中有一些零星的记载。从宋玉的一些作品中大致可以知道,他在楚襄王时期曾做过官,但只是文学侍从一类的小官,后来被削职。
屈宋二人皆有报国之志,而最终没有达到目的。因此,这两部作品在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这一主旨上是相同的。但具体而言,两人的仕宦经历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屈原曾是楚国的士大夫,在被楚怀王疏远之前,他是治理国家、辅佐怀王的重臣。他本人对自己的才能和修养也是极其自信的。所以,屈原在《离骚》这部作品的开篇介绍自己的生平时,就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形象。他称自己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体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接下来他又强调,自己不仅出身高贵,且具有极好的自身修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么优秀的诗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趁岁月尚未流逝,抓紧时间去实现理想,成就一番事业。故而有这样的句子:“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几句诗中流露出诗人强烈的自信。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即是从这一点来讲。
相比之下,在宋玉《九辨》中并没有强烈地表现出这种高度的自信。尽管文中也有对自己才能的称颂,把自己比作“惠华”“凤凰”“骐骥”,但诗人只是以此自比,并没具体陈述自己是怎样的“内美”和“修能”。而且诗人引用这些事物并不是为了凸出他们的美好,反而是强调他们的不幸。诗中反复陈述“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以为君独服此惠兮,羌无异于众芳”“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惶惶而无所集”。其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哀怨,是对自身不幸的一种同情。所以诗人以蕙芳而无人赏,凤独而无所集,来表现自身的怀才不遇和失意。诗人对于为何失意,对于君王的不赏识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愤慨,气势低徊。
与《九辨》相比,《离骚》则表现出更多激越之音。诗人对君王的反复,不分是非曲直表现出愤怒的呼声,且气势高昂。“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怒!”“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诗人刚直的性格表露无遗。有的学者据此提出《九辨》不是屈原所作,原因就在于“它(《九辨》)太少激越之音,太不近怒,太没有火气了,不见在屈原赋中常有的那一特点;相反,(它)太伤感了,太含蓄了,倒是有的,这可不是屈原赋的特点。”[1]两篇文章表现出作者如此巨大的性格差异,可作为《九辨》不是屈原之作的证据之一。屈原的作品中没有一部是以如此哀婉、伤感的情调写成的,故而将《九辨》视为屈原之作不妥。
三、作者精神世界与人生追求的差异
《九辨》中诗人回顾君恩时写道“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对君王的不重视自己的反应是“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所采取的方式是“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最终依然是“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王之无恙”。从诗人对君王的种种态度及他所采取的方式看,他感激于君王曾给他的恩惠,对君王依然恋恋不舍,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得君王的重用。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宋玉对君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依附心理,是一种失意文人的心态,是以一种仰视的姿态去乞求君王的重视。“正如他自己所承认的,当他在朝廷里做官的时候,曾经‘衔枚无言’,苟合取容,分尝过上层统治阶级的冷饭残羹。对这些施舍,他回想起来是感激涕零的。因此《九辨》是一出向上爬摔了跤的悲剧。”[2]219
在这一点上,《离骚》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屈原在其中不仅直斥怀王的昏聩,而且在被流放之后更想去寻求另外的解脱,但他热爱的故乡使他驻足了。既然怀王不信任他,故乡的牵绊又使他无法离开,那他只有一死了之。在这里,屈原以怨愤不平来直面君王,是以一种与君王平起平坐的方式面对君王,可以怨,可以怒。“《离骚》以世俗的眼光看待神明,又以神明的身份对待‘世俗’,神人一体,天地无间。屈原既信神,又忠君;但对神也好,对君也好,他却没有一点卑微的态度。”[2]3这是屈宋二人精神世界存在的巨大反差。相比之下,屈原更像是一名政治家,他所追求的不在于私利,而在于是否能够大展雄才,有所作为。“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宋玉则不然,《九辨》更多展现的是失意文人的不幸和希望,相比之下则气势弱了很多,并多了一种柔媚之态,且字里行间呈现出一种卑微之态。
两篇文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同,源自于二人的牢骚有所不同。“屈原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美政’)未得实现而愤慨欲绝,宋玉是为个人的不幸而痛苦。”[2]219正因为二人的精神追求不同,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艺术手法上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
四、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
宋玉的《九辨》中对“秋”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颂。诗人情绪的抒发常借助特定的景物,是为“借景抒情”。“秋”便是宋玉借以抒情的景物。“秋”的凄凉、萧瑟正符合了宋玉落魄、失意的境况。《九辨》第一章便以“秋”起兴,以秋风、秋草、秋天、秋水等情景寄托失落之意,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由于诗人将身世之感,忧国之情与悲秋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全诗洋溢着一种忧郁之美。”[3]鲁迅称之为“凄婉之音,实为独绝”(《汉文学史纲要》)。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更加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之怨。这种“怨”是通过寄托于外物的方式来表现。
屈原在《离骚》中采取了“直言”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屈原直言君王的善变,不体察诗人的苦心。这种直言的方式使得诗人之怨表现得更为强烈。此外,《离骚》中诗人以香草、美人自比,使作品呈现出光怪陆离、绚丽多彩的外部特征。诗中以神话为媒介,通过上天入地的情形表现作者上下求索以释放心中抑郁的情感。全文场面之宏大,气势之雄壮,正展现出屈原作为一名国家重臣所应有的气魄。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屈原的《离骚》是以一种政治家的气魄来表现诗人的不平,而宋玉则以失意文人的委婉凄绝来阐释自己的不幸。因此,《九辨》中时时透露出诗人的细腻与敏感。“增欷兮,薄寒之中人!”“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燕而南游兮,鸡啁哳而悲鸣。”“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的萧瑟使诗人联想到自身的遭遇,借以反复陈述,具有浓郁的文人色彩。
与屈原的《离骚》相比,宋玉《九辨》中的神话色彩并不浓厚,只在最后一章才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全诗的重点在于以身边的秋色寄托哀情。这就使之与《离骚》相比起来少了很多虚幻的色彩,从云端走到地面,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周围真实的事物所带来的凄凉。而“《离骚》的艺术手法已超出对个别事物的比喻,而是在整体上采取象征手法,把生活本相几乎全部隐去”[2]2。它采取的浪漫主义手法在宋玉的《九辨》中却不是那么鲜明,《九辨》的写作手法更接近现实。
《离骚》与《九辨》两部作品,无论从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诗人的精神状态上,还是从作品的艺术手法上,都可以明显看出这绝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九辨》虽模拟《离骚》而作,但其中加入宋玉自身的身世之悲,并以一种创新的手法对“秋”进行描写,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表现出在前人基础上的对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虽在宏观的角度上,《九辨》远比不上《离骚》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激荡,但别有凄绝曲折之态,且在抒情上别具特色。
参考文献:
[1]陈子展楚辞直解[M]杜月村,范祥雍,校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66:709
篇3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学习方法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两点建议:1、必须依托相应例句,以免知识点成为无本之木;2、尽量自己动手整理(可以参考、对照,但非依赖、照抄教辅,尽管其可能一应俱全),避免放开教辅就寸步难行。同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完成一定练习使知识点得以进一步落实。
二、强化熟读成诵
1、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
1)化“长”为“短”。
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2)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背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
3)限时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2、文言文背诵的方法
1)首字提示法。
学生背诵时常会碰到背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鉴于此,可用“首字提示法”来背诵,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2)翻译还原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3)边读边译法。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这时可以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三、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三是要做到“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鲜明、生动。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篇4
一、明确范围,一网打尽。湖北高考对名言名句的默写范围每年都不一样。以2013年高考为例,除了必修1~5所要求背诵的27篇古诗文(其中5篇只要求默写其中一部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7篇古诗词外,还要加上初中6篇古诗文(此6篇古诗文每年都有变动)。所以,在新的湖北高考“考试说明”未公布之前,我们要对上一年的所有篇目“一网打尽”地识记;在“考试说明”公布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微调。
二、结合“考试说明”,正视背诵要求。有些课文虽然近几年一直没有考过,但课后“研讨与练习”明确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因为,既然课本要求背诵,就说明该文有背诵的必要,也就为高考默写本文名句埋下了伏笔。若平时不加强识记,待“考试说明”公布之后再“临时抱佛脚”就很被动了。如《沁园春·长沙》《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和《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等篇目。对于课本没有要求背诵而老师要求背诵的篇目,我们也同样不能小觑,如《离骚》《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师说》等,课文并没有要求背诵,而2013年湖北高考则明确要求“背诵”《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段和《琵琶行》《师说》全文。
三、依据诗、词特征,揣摩、推测上下句。古诗特别是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据此特征,我们可由所供名句来推导其上下句。例如默写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常常将“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对句写成“潦倒新停浊酒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律诗知识,则会发现对句衔接不当。因为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所以,要重新考虑与出句对仗的那一句——“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如,我们在默写《锦瑟》时,往往将“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出句写成“庄生晓梦迷蝴蝶”,对照律诗知识即可发现其错误:“蓝田”与“庄生”可对仗,“日暖”与“晓梦”亦勉强对仗,但“玉生烟”与“迷蝴蝶”则完全不对仗,再回顾其他句子,就可发现出句应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对于词而言,词牌决定了词的总字数、各句字数和平仄等,相同的词牌,其总字数是相同的,各句字数也一一相应。如果我们记不清所要默写的词句,则可通过相同词牌的词作进行联类推导。比如,在默写《沁园春 长沙》的下阕“携来百侣曾游。 ”时,有很多同学误填成“恰同学少年”,回顾一下《沁园春 雪》的下阕“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即可发现,下句应该是由一字领起的八字句,再细细琢磨,即可发现,此处应填“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四、知人论世,瞻前顾后,准确联想上下句。有些名句似乎可“通用”,即放入两首诗中貌似都讲得通,这时,就需要我们“瞻前顾后”或知人论世地全面理解了。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貌似可互换。但我们“瞻前顾后”会发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含婉约味,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含豪放味。并且,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多写山水景物和离人别绪,偶有军旅作品,其基调也不甚昂扬;而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代表,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应紧随婉约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句,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应上接豪壮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句。
五、字义识记,准确作答。不可否认,我们在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这就要求我们理解字义,准确识记。如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很多同学想当然地把“襟”写成了“巾”。若理解了“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不会写错了。再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同学老是把“幽”写成“忧”,这也是不解字义所致,作者在文中的意思是“幽深之愁”而非一般的“忧愁”。
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如苏轼《念奴娇》中“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通“樽”,李密《陈情表》中“夙遭闵凶”的“闵”通“悯”,苏轼《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通“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等等,我们在作答时都不能写成通假字,都必须写出原字。
六、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的语序识记往往拗口或不合规范,这就需要我们“非常”识记。如杜甫《咏还古迹(其三)》中“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夜月”就常被错写成“月夜”。再如李密《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很多同学自作聪明:祖母与李密乃为“祖、孙二人”,于是将其中的“母、孙二人”错写成“祖、孙二人”。岂不知古汉语中的“祖”在表示亲属关系时,专指“祖先”或特指“祖父”,而“母”则泛指“女性长辈”。
七、全部写完,最后定稿。在高考中,考卷和答题卷是分离的,高考阅卷只看答题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把所提供的全部八小题全部默写下来,试卷上怎么写都不要紧,而在往答题卷上誊正五个小题前,再一句一字地斟酌,非“十拿十稳”者不要轻易誊到答题卷上。
最后,我们还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做得越多,越容易得分。高考阅卷是按你所作答的前五个小题来评分的,前五个一旦有错误即扣分。如果你把八个小题全部做完,前五个有这样那样的的错误,即使你后三个完全正确,本题也只能得分。所以,我们只选做“十拿十稳”者;第二个误区是“卖弄”“书法艺术”,解答这道题时,字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地写,切勿卖弄。
名句默写题极易得满分,但大多数同学因没有技巧意识而失分,这是很痛心的。掌握了以上技巧,本题拿满分即不成问题。另外,我们要对名句识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除了挣这个5分,还能为我们的写作增色不少,更能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7)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
篇5
在这个物欲横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淡漠了,甚至有的人处于精神疲惫的状态。多数人即使置身人海,但仍深感孤独,感到无法证明个人价值。这时,我们便可以诵读国学经典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救赎。我觉得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李毓秀的《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这是儒家的基础,更是我们做人的基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时的战乱纷争。我们可以看到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刚正不阿的张飞,以及一代枭雄曹操的气魄。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们静静思索这一名句,便总会产生精神共鸣: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谋求发展,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厚德载物,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
司马迁,这个在风雨中前进的勇士,他身上有一股“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气节,正是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坚强执着,镌刻下了中国历史的兴颓变迁。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国学经典中的一块璀璨奇葩。
岁月的刻刀已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或者说我们与这些伟大的人物在物理空间上从未靠近,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无限亲密,用思绪凝成的经典跨越了时间抵达我们的心灵。而我们身为祖国的未来该如何去对待这些经典呢?该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继承它并将其发扬光大。
清晨醒来,手捧《桃花源记》,站在校园的柳树下,让自己的精神伴随着清爽的晨风,放飞到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已成“经史子集”,可谓恢弘壮阔,蔚为大观。国学不仅是中华文史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学的价值也应走向回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的无价之宝。我们应该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上空。让我们品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沃土,使民族精神万古长青!
篇6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保证。《课程考试说明》中阐释高中语文读本的目的和意义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它是为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而编写的,是建立在教本基础上进行选择性,个性化阅读的文本。
《高中语文读本》是教本知识迁移和延伸的范本,从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借鉴和指南。几乎教本中的每一文本,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接触面和延伸点。《读本》宛然构建了一座阅读的后花园,芬芳葳蕤,书香四溢,其内容之丰富,文体之多样,视野之开阔,成为教本的有力映照,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教本是读本的参照,读本由教本生发,又返回到教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本力求学生以教本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这套读本共五册,每册有四个专题,每个专题以文类的不同和专题学习的特点组成,其中最后一个专题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以拓展选修课程的空间。有效地阅读和利用读本,将会引领学生在阅读的长河里向更深处漫溯。
读本与教本二者交相辉映,浑然天成。阅读的枝繁叶茂,将贯穿高中三年,一并丰盈青春的时光。
二、读本的运用
教本要精读,读本可以略读;教本是共性的,读本则更有助于主体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一)延展性阅读
阅读那些与教本内容相关的文本,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读本打开了一片丰饶的园地,提供了一道延展的视野。这种延展可以是文本内容的,也可以是情感的,题旨的,文化的。延展是为了参照比较,是为了深化。譬如学习教本中屈原的《离骚》,了解到屈原的身世和名字的来历,为进一步了解他的世系,和楚国的血肉关系,感受他炽热的爱国热情,我们选择专题“诗经与楚辞”中的“浪漫逸响”联系阅读,编者选择了四篇文章来配合教本拓展阅读:《离骚(节选)》、《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可以把阅读的视角由炽烈的情感延伸到诗人的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完善诗人的形象,从而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又如学习教本中的《十八岁和其他》,可以借助“小说”专题中“象征与荒诞”的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延展性阅读。教本中“月是故乡明”专题可以借鉴读本中“散文”专题的“生活的底色”。通过延展性阅读,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知识性阅读
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有一种基本含义: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性阅读,包括语言、文学、读写听说方法、思维方法诸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听说能力。有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读书能让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入选读本的阅读文本相对知识含量高,学生可以从高一开始,建个积累本,编排语文知识档案,积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譬如专题“中外诗选”后面的资料卡片,《什么是诗》《走路和跳舞——散文和诗》两篇节选文章就强化了诗歌的文体知识,区别了散文与诗歌。
借助各册读本进行一个微观的中外名著、语言与运用、读书与写作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建立自己相应的知识模块。譬如可以结合读本的“生活与体验”练习,开展系统的语言的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句子的衔接连贯,修辞格的理解与运用等语言运用知识积累和实践,为夯实高考做基础的准备。
可以利用读本必修三中的“诸子百家”专题,制作表格:儒家著作《孟子·公孙丑》、墨家著作《墨子·兼爱》、法家著作《韩非子·奸劫弑臣》等。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三)鉴赏性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阅读鉴赏生动典雅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可以呼唤良知,提高情商,涵养心灵。
文学是人学,她的永恒魅力在于展现了一个个丰富的人性世界。如读本必修一中“小说”专题,阅读完《界河》,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很大的震动,虽然没有明确深广的环境背景,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普遍而真实的心理。“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对和平自由的向往”这人性中最真挚的感情可以超越战争,超越国别,把纯粹的人联结在一起。然而率先上岸但不忍“扣动扳机”的“他”死了,遵守战争游戏规则的对岸的“他”却活了下来。这又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严格的“秩序”。“理解与分析”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维度,加强了深度,呼唤着人本意识的回归。
可以充分借助读本,接触影视文学剧本。在读本必修四编排了《城南旧事》的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工作台本和影评,让同学们了解电影从剧本到拍摄的一些过程,体会电影文学综合性的特点,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不但从文学角度欣赏剧本及电影,还了解画面语言和蒙太奇等艺术手法。
还可以以札记的模式为蓝本,开展全文总评,阅读问题设计,阅读专题等形式深入鉴赏。
(四)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的阅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研究文本的基本方法,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指向一种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诉求是一致的。
读本的最后一个专题为开展研究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背景。笔者在教授《祝福》分析作品中的“我”时就借助读本后“鲁迅”专题的知识探究,综合“鲁迅眼中的故乡”、“他者鲁迅”、“异域看鲁迅”和“思想者鲁迅”等阅读模块,开展了“重读鲁迅”、“鲁迅看祥林嫂的死”、“鲁迅眼中的柳妈”等为主题的研究性阅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教本中的《虞美人》、《蝶恋花》(晏殊)与读本的专题“人间词话”中篇章融会,进行以“人生三境界”为主题的研究性阅读。
(五)当下阅读
读本的阅读模块及其文本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份及时、鲜活、丰厚的养料,使主体阅读活动进入“当下”的情境,成就当下的阅读。可以选择一些读本文本直接进入当下的课堂,与相应的教本阅读文本“亲密接触”,延展、生发、比较。可以在高一、二阶段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的读本模块阅读课,教师指导进行文本重点解读讨论——阅读札记。在教本一个单元阅读教学完毕后,要求学生课外进行读本阅读,集中生成读书笔记上交,并适时以读后感、专题写作、研究性学习、读书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阅读层次的提升。
篇7
关键词:刘邦;无赖;好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23-03
作者:成爱华,江西省遂川县瑶夏中学教师;江西,遂川,343900
在汉民族历史上,汉王朝应该说是一个影响至巨的朝代,汉王朝创造了当时傲视世界的封建文明。但是,贵为汉朝开国君主的刘邦,却被后人骂为流氓和无赖。元代睢景臣的元曲《哨遍》:“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称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被认为是活脱脱地写出了刘邦的流氓相。王娟的《从“流氓”到“天子”》中说:“且看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在做‘立万世之基业‘的‘高皇帝’之前,不过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是任人嬉笑怒骂的‘泼皮刘三’:‘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无赖;‘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狎侮’――恶徒;‘好酒及色’――流氓。”然而,如果刘邦真是一个流氓无赖,他怎么可能从项羽手中夺得天下呢?又怎么能建立一个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文明的王朝呢?
关于刘邦的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骂刘邦无赖流氓、道德低下都可以追溯到《史记》对刘邦的描述,故我们要解开刘邦历史骂名之谜,还得到《史记》中去寻找答案。但这种寻找,应该是采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解读司马迁的语言。
一、刘邦之“无赖”
后人说刘邦是无赖,无赖就是流氓,其证据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这话是刘邦自己在宴会上当着众大臣面对其父亲说的,意思是他父亲以前把他看成是一个“无赖”。
“无赖’堵何?在现代汉语里,“无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谁粘上“无赖”,谁就不是一个好人。《现代汉语词典》“无赖”有两层含义:(1)放刁撒泼,蛮不讲理。(2)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但是,在先秦汉语里,“无赖”远不是现在这个意义。现代汉语里“无赖”是一个词,而先秦时“无”和“赖”是两个词,“无”是否定副词,“赖”是一个动词。“赖”字是从贝刺声的形声字,从贝,贝是古代的货币,表示赢利,说明该字与财富有关。《说文解字》:“赖,赢也,从贝,刺声。”《广雅・释诂三》:“赖,恃也。”先秦汉语中,“赖”主要表示“赢利”和“依恃”之义。
先看《史记》“赖”字的用例:
(1)《史记・秦始皇本纪》:“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2)《史记・孟尝君列传》:“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
(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4)《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以知阴阳。人主与俱上下,时数辩当否,国家赖其便。”
(5)《史记・春申君列传》:“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
(6)《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
(7)《史记・齐太公世家》:“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
《史记》一书中“赖”字独立使用的情况不少,归纳起来,主要表示三种意思:(一)表示“依恃”之义,如第(1)(2)(3)(4)(5)例;(二)“赢利”之义,如第(6)例;(三)地名,如第(7)例。
在秦汉文献里,“赖”字基本上就是表示“依恃”和“赢利”这两个意义。
(8)《左传・襄公十四年》:“王室之不坏,伯舅是赖。”“是赖”就是“是依”,表依恃之义。
(9)《国语・齐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韦昭注:“赖,赢也。”表赢利之义。
(10)《汉书・扬雄传》:“资娃之珍兮,鬻九戎而索赖。”颜师古注:“赖,利也。”亦表赢利之义。
“无赖”在先秦汉语表示“无所依仗”之义。《史记》里共有三处使用了“无赖”,它们或者表示“(生活)没有依仗”之义,或表示“没有才能”之义。
(11)《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
(12)《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若是耶,尉无赖!’”
(13)《史记・高祖本纪》:“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第(11)例里的“无赖子弟”应为“无业青年”的意思,即不事农业生产的人,也就在生活上没有依恃了。裴《集解》注释第(12)例时引张晏曰:“才无可恃。”实际上就是文帝斥责上林尉没有才能。第(13)例刘邦说自己被父亲说成“无赖”,应该理解为指刘邦未举事之前,被他父亲认为不事产业,没有可依仗的生存之道。此话出现的语境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刘邦说这话突出的是以自己做了皇帝所拥有的家业与其兄从事农业生产所拥的家业相比。司马迁在之前也曾叙述刘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无赖”表示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之义,大概起于五代时期之后。
(14)《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太祖壮而无赖,县中皆厌苦之。”
(15)《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潘华益无顾忌。日逐与无赖小人酒食游戏。”
因此,“无赖”之贬义应该是到近代汉语才产生的一个意义,我们不能以此义来律《史记》,就说刘邦是流氓泼皮。
二、“狎侮”主要是轻视与怠慢之义
《说文》:“狎,犬可习也。”本义是指驯犬。由此而引申出来“亲近、接近”之义。《玉篇・犬部》:“狎,近也。”《广雅・释诂三》:“狎,轻也。”亲近就难免不严肃,所以又引申为轻慢之义。
《说文》:“侮,伤也。”《字汇・人部》:“侮,侵也。”表示欺凌之义。《广雅・释诂三》:“侮,轻也。”《玉篇・人部》:“侮,侮慢也。”有轻视之义。
在先秦文献里,“狎侮”主要是表示不严肃,含“轻视和怠慢”对方的意思,也含有开玩笑之义,但并不表示贬义。
(16)《左传・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杜预注:“狎,轻也。”民狎水,即指人轻视水,狎含有轻视之义。
(17)《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狎龙亦即是“逗龙”,亦可说明狎并不表示贬意。
(18)《书・旅獒》:“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孔传:“盛德必自敬,何 狎侮易侮慢之有。”狎侮在此主要就是轻视怠慢之义。与品德无关。
《史记》中其他几处使用到“狎”或“狎侮”与先秦一般用法是一致的。
(19)《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这本是源自韩非子之语。
(20)《史记・循吏列传》:“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竖子不戏狎”是指浪荡之人不再轻浮嬉闹。
(21)《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因狎侮诸客。”刘邦狎侮诸客就是坐上座、不谦让罢了,所以,表示的还是轻视之义。
“狎侮”含有轻率而亲近之义,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瞧不起人、不太严肃、开玩笑。在先秦文献里,“狎侮”不能算贬义词。可狎水,可狎龙,只能说是中性词语。刘邦“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就是说刘邦拿他所有的同仁开玩笑,并没有贬损刘邦之义。从全文我们知道,刘邦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善于笼络人,这与其爱开玩笑可能是一致的。
三、“好色”也不是流氓行为
“好色”是刘邦的第二条罪,后人多认为刘邦好色,“好色”是流氓本性之一。《史记》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刘邦好色于史也有其证,《留侯世家》记载:“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刘邦一入秦宫见到美女后就不想走了,在张良的劝说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在做了皇帝后,后宫无数,著名的有诸如戚夫人、薄太后等。其实,就《史记》所言之“好色”,在先秦文献里往往表示喜欢漂亮女性之义,并不含的意思,因此,也没有贬义。
《说文解字》:“色,颜气也。”本义是指人脸上的神情和气色,后来引申指美貌的女性。《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色,女色。”孔颍达疏:“女有美色,男子悦之,经传通谓女人为色。”“好色”就是喜欢漂亮女性之义。
(22)《论语・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从孔子说这话的本意来看,孔子似乎并不反对好色,只是希望人们好德也能像好色一样。前人在注释此旬时,也多谓孔子此言是叹时人薄于德而厚于色罢了,换一句话说,就是希望时人能好德与好色不分厚薄。
(2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国风》尚属好色之作,可见好色并不是不雅之事,只要不即可,是过度之意。而司马迁评《离骚》是兼之,则也含好色的成分于其中,司马迁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介都很高,可知好色也没有什么贬义。
(24)《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十分坦率地说自己有好色的毛病,起码说明当时人们对待“好色”,还不是如现代人一般认为好色是男人碰不得的高压线,否则,齐宣王断断不会冒然地跟孟子说自己好色。在齐宣王说了好色之后,引出孟子说周之太王也好色,不过孟子是从正面肯定了周太王的好色,最后,孟子还希望齐宣王的好色与百姓同。孟子曾说:“食、色,性也。”把好色看成是人的本性之一,可见,好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已,算不上是贬意。
(25)《荀子・性恶》:“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
(26)《淮南子・泰族训》:“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
篇8
1.掌握文中8个通假字;
2.掌握文中10个一词多义崐现象;
3.掌握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崐现象;
4.掌握文中涉及的词类活用崐现象;
5.掌握课文中出现文言判断崐句/被动句/倒装句.
6.掌握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崐方法;
7.掌握司马迁和史记;
8.把握本文在塑造人物性格崐和组材上的特点;
9.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主崐要性格特点.
二.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较长,要在基本崐弄清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课文学崐习要点.
2.拟用三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
一.板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1.作者介绍
司马迁(B145?-B90崐),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崐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崐品是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崐传体通史,有委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崐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崐,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崐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崐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2本崐纪,30世家,72列传,10书崐8表共130篇,50余万字,作崐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崐一部.
二.时代背景
1.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崐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廿国崐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崐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崐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东北的赵崐国实力比秦稍弱,仁比其它四国要崐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崐,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崐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崐出时间和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崐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崐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崐--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崐进行斗争也是委重要的.
三.了解课文内容并加以概括崐.
1.请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崐要内容.
2.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共写了三件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崐欢
四.课下通读全文,完成练习崐一.
第二/三崐教时
一.1.正音正字.(请生上崐黑板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
2.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根据课文内容,主生分析崐课文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即完崐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0
三.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意思,崐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具体内容崐如下: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崐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崐,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崐
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崐看.
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
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崐约束者也--缪=穆
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崐孰=熟,仔细.
⑻请奉盆缶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崐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崐(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崐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崐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崐背着)
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崐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崐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崐臣)
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崐,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崐,引申为掉转)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崐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崐(只,只不过)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崐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崐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崐-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崐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崐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崐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崐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崐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崐..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崐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崐-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崐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崐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崐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崐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崐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崐.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崐.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崐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崐.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崐,以...为先;后,以...为崐后
⑸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崐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崐,宽待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四.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篇9
【关键词】教学,语文,联语
联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五代产生以来,联语发展盛行,至今不衰,是亭台楼阁、客房书斋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并广泛用于庆、吊场合,因其雅俗共赏而成为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的一特殊的文学样式。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作为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理应对其有所涉及。而作为中学生,如能深入地了解并运用好它,不仅能增加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作文水平,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联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欣赏课文中的联句,增强学生对联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行的职业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偶句,在教学中可以拿出来分析和欣赏。
1.1 古代诗文中联句较多,学习时可结合联句的一些基本知识来讲解欣赏。联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上下句中避免重复用字。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如杜甫的《蜀相》中写武侯祠内部的荒凉景色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属“正对”。它紧承上联,对仗工整,词句凝练概括,音韵和谐;而“自”与“空”二字互文见义,“自”本应作平声,这里却故作仄声,“空”本应作仄声,这里却又故作平声,佊此互易,使句意相反相成,且表现出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反对”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暏。”上下两句对照,虚实相映,表现出强烈的对比色彩,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想梦游天姥的心境。“串对”又称流水对,如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中首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两句通过活用古代歌谣,既巧妙地交待了自己的行踪,表示时间紧相衔接,又表现作者阅览祖国大好河山时的喜悦心情。
1.2 现代文中也有一些联句可供欣赏。如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有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活画出主观主义者的形象,讽刺批评了他们没有科学态度,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的毛病,具有巨大的讽喻力量。又如徐迟的《黄山记》中有许多联句:“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如此等等,加强了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2.搜寻与课文有关的联句,与学生一起把玩欣赏,增强学生对课文写作背景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杜甫的《蜀相》时,我先出示了陕西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有一副赞扬诸葛亮的对联:“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这副对联没有对诸葛亮的一生进行泛泛一般的叙述,而是对他忠于蜀汉、托孤寄命、竭忠尽智、死而后已的精神加以赞扬。而把诸葛亮推崇到“三代而后一人”的地位,也赞美到了极至。然后我又出示了数字趣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最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等一系列史实。且这副对联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可见作者对联的功力。
在教学《鸿门宴》时,我将歌咏项羽的两副对联“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歌咏司马迁的两副对联“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拿来欣赏,增强了学生对作者司马迁和作品中人物项羽的理解。
教学《屈原列传》时,有三副对联可供学生欣赏:“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将北京潭柘寺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拿来给学生欣赏,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情趣,还对其的思想品德修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兰亭集序》时,在分析欣赏了文中的一些偶句后,我又将古人的几副集《兰亭集序》联句拿来让学生把玩欣赏:“仰观宇宙之大崇山峻岭,俯察品类之盛曲水流觞。”“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3.拟写与课文有关的联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在教学课文《邓稼先》中“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时,我先根据奥本海默的特点拟了一副上联:“锋芒毕露,善于辞令,文章露风雅。”有位学生对出的下联概括了邓稼先的特点:“忠厚平实,诚真坦白,品德著千秋。”而几位学生的横批——“中美双雄(璧)”、“殊途同归”、“各尽其妙”、“双璧争辉”、“双峰耸峙”也各具特色。全文学习行将结束时,我又将邓稼先一生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德(这也是全文着重要表现邓稼先的两大方面)概括成两副对联供大家欣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造两弹倾毕生;诚真坦白,无私奉献,爱党爱国留美名。”“抛家别子全因造核武,弃荣绝华只为强中国。”
在教舒先生的《梦和泪》时,我将课文中心概括成一副对联:
恨遭屈辱 要写大作祭忠魂
爱做美梦 追求完满笑人生
横批:真爱一生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这就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以各种不同但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但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要强调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与形成。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特别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的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体会到汉语自古至今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古代汉语言简意赅而思想深刻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深刻了解汉语言所具有的的魅力,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另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高中生生活背景与祖父辈大不相同,在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上都具有很大的出入。现在高中生大部分都是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态度从不理解到轻视甚至是现在的无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可以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坚持,明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不但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更加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格素养。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1.目标教学策略
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导航,只有确定目标才能更好的前进。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引领学生来进行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清楚文言文不但只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课改要求相结合确定教学目标,就需要对传统的“填鸭式”式教学进行改变,将重记忆转变为重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式等基础上,能够了解文章大体意思,可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汲取文章精华,培养高尚的人格。例如在学习《离骚》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掌握文章字词句式,体会作者爱国忧民以及为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情怀。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疏通一遍全文,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学,找出字词、句式以及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然后教师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一下屈原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2.生本教学策略
生本教学策略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走出来,确定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生本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完成教学目标。生本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产生疑问或者是思路堵塞的时候给予指导,保证其可以顺利走下去。例如在学习《师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问题“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文章中哪些句子有写原因?”。学生会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去自学,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答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篇文章是韩愈赠送给一个叫李蟠的人。教师可以紧接着在提出一个问题“韩愈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大文豪,为什么会给一个十七岁的人写文章赠予他呢?”,学生就会在此指导下认真学习,得出结论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并且“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其中根本原因是“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从中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兴趣教学策略
文言文与白话文文章相比内容更晦涩难懂,并且文中很多实虚词、句式都需要进行记忆,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中必须要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根据高中生具有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使其想学、好学、爱学。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整理过后的动漫“秦时明月”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荆轲当时的内心活动和,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以及行刺失败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都表现出荆轲狭义性格,为救燕国甘愿冒巨大的危险去行刺秦王,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荆轲扶危济困、智勇双全以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都感兴趣的动漫视频入手,以此来吸引学生兴趣,在了解社会真实背景下去学习课文,可以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需要教师根据高中生心理,投其所好,吸引其学习兴趣,然后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明文彬.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反思与教学策略管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