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28 07:1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言文 朗读 结构 翻译 兴趣
一、重视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正音。准确发音是朗读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朗读之前老师要对容易读错的字词正音。正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近字,例如要区分“即”和“既”的读音;二是多音字,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读一声,读二声,可以翻译成“那”;三是通假字,通假字如果和本字的音不一样,读本字的音,如《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不读“说”的音,读“悦”的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习惯性的误读,老师应指出并纠正,例如“吾”,人们习惯读一声,实际是错的,读二声才对。
读的方式。读的方式应该多样,个别读,齐读,小组读。
背诵。准确流畅,除了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多背一些段落。我让学生背诵了《烛之武退秦师》全文,背诵了《荆轲刺秦王》的5个段落。
在讲解的时候,老师将朗读穿插其中,可以营造课文的意境和氛围。在讲解《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一段,我反复诵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并且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二、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很大的难点,突破这些难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总结,一个先把文言文的语法先囫囵地吸收,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巩固。我用了两个课时系统地讲了文言文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并且让学生做了笔记。在讲课文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些重点。讲完之后,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的顺序整理重点。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习惯
篇2
一、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选择题以湖北省近三年高考语文卷为例:
[考卷\&实词词义选择题\&2014年高考湖北卷《基传》\&若、脱、事、多\&2013年高考湖北卷《廉希宪事略》\&氏、假、浼、诣\&2012年高考湖北卷《家有名士》\&肃、绝、就、谓\&]
文言虚词选择题以湖北省2004、2005年高考语文卷为例(湖北省2005年后不再考查虚词选择题):
[考卷\&虚词词义用法选择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资治通鉴・唐纪》选段\&以为、且、乃、也\&2005年高考湖北卷《武技》\&以、所、而、之\&]
分析以上两个表格,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命题规律。
1. 立足于常见常用,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20个实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如2014年的“若”,2013年的“假”,2012年的“绝、就”,都在120个实词中。虚词考法类似,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常见虚词。
2. 注重与教材的联系,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或词义。如2014年的“事、多”,2013年的“浼、诣”,2012年的“肃、就、谓”。虚词考法类似,而且所考的虚词第二句例文都出自课本。
3. 实词是将四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加以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虚词是将四组句子中的虚词进行比较,选出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二、失误例举。
文言词语选择失误主要有以下四种。
1. 不明迁移 具体表现: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实词词义或例句不熟悉,造成考试中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导致无法判断正误。
例1 (2013年高考湖北卷)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浼,恳请、请求之意。这个词不在120个实词内,但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原话为“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例2 (2012年高考湖北卷)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查我们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就”字知识的迁移。
2. 不懂代入 具体表现:考生只想到这个词可以这样解释,却不懂得只有将词义代入上下文语境中,符合语境的词义才是正确的。
例3 (2014年高考湖北卷)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脱”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逃离”这个意思,但代入这个情境,就解释不通了――牛逃离道路中就死了,逃离道路不是牛的死因,应当译为“倘若、如果”意。
3. 不审句位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审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语法位置是否相同,而是单凭例句中虚词的含义是否恰当,进而造成判断失误。
例4 (2004年湖北卷)
[・][・]
第二句中“乃”处于连词的位置,起到衔接上下两个分句的作用,因而翻译为“于是,就”;但第一句只是一个分句,考生会脱离原文语境,单从此句语意上分析,容易翻译为“竟”,造成判断失误。
4. 不察对称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观察出虚词在两例句中的相同位置,而是只想到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造成判断失误。
例5 (2005年湖北卷)
[・][・]
“师所能”与“成所蓄”是相同结构,因此,意义和用法也相同。在第二句中,如果受“视”的干扰,考生容易产生失误。
三、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技巧。
1. 课文迁移 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虚词,熟记这些实、虚词的义项,在考试时自觉地把课本知识迁移过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虚词理解、选择的正确率。
2. 语境推断 实词、虚词都是多义词。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语境作出选择。
3. 对称分析 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和用法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推出未知。
4. 句位分析 每一实词在句中都担当着一定的语法成分,根据其担当的成分,可以推知它的词性,进而判别它的词义;而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根据虚词的位置,也可以判断它的含义和用法。
5. 综合分析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判断词义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这样答题时就把握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 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 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u、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负其经济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 历历可据以行 使工以药淬之
C. 且举先儒之言 且贰于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