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2 11:0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黑格尔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黑格尔
悲剧理论 哲学思想 永恒正义
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论及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时,曾说过:“哲学家谈悲剧总是不那么在行。在悲剧问题上求教于哲学家往往是越说越糊涂。”然而,事实当真如此还是别有深意?显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本文就来谈谈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研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必须先了解其哲学思想。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他认为逻辑推演的过程就是思想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黑格尔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他认为思想是“客观的”,是事物的本质。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由此建立起了其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辩证发展的,他反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认为正反两面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不把反面看作对正面的简单否定,而把它看作构成正面的内部环节,正如黑格尔所说“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嘿格尔把“绝对精神”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逻辑、自然和精神。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主要就是对这三个阶段的描述。
“绝对精神”通过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形式来认识自己,哲学是“绝对精神”的完成形式,宗教介乎哲学和艺术之间,而艺术只是精神对自身的一种感性的、直观的认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的一个特殊应用,悲剧中,相互对立的双方构成“冲突”,而对立上面的统一,即是通过“和解”的方式。
悲剧的产生:冲突说。黑格尔所谓的冲突,是指人物性格在某种具体情境中所遭受到的两种普遍力量(人生理想)的分裂和对立。普遍力量是抽象的,它只有结合到具体的情境或人物时,它才“得到定性”。在具体化过程中,它才“现出本质上的差异面,而且与另一方面相对立,因而导致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否定之否定,终于消除否定达到调和统一。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一种情况的改变,而这个改变本身也要被改变掉。“使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破坏被否定,冲突就消除,然后复归和谐。
黑格尔把冲突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斐罗克特》,该剧的冲突是由于主角斐罗克特的脚被毒蛇咬伤而引起的。黑格尔认为这种情况本身是消极的,邪恶的,因而是有一定危害性的。第二种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一般以自然的家庭出身为基础的冲突都属于这一类,如因王位的继承权而产生的冲突。莎士比亚的《麦克伯》就是一个例子:戏剧冲突起于主人公麦克伯被剥夺了王位继承的优先权,由此而引发了麦克伯的一系列“罪行”。第三种是“由心灵性的差异面产生的分裂”。黑格尔认为前两种冲突是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它们只是一种“助因”,理想的冲突必须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起于两种普遍力量的斗争。符合这种冲突的典型例子如《安提贡》和《俄狄普在柯洛诺斯》。
悲剧的解决:和解说。在谈了冲突之后,黑格尔接着在其《美学》第三卷中提出了他著名的悲剧和解说。这里,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悲剧人物去追求目的的出发点:“是在人类意志领域中具有实体性的本身就有理由的一系列的力量”,如亲属之间的爱、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真正悲剧人物的性格需要有一种实现这些实体性伦理力量的积极性和活力,“他们完全是按照原则所应该做到而且能做到的那样人物”。这里的悲剧人物就不完全是凭着一时的主观感觉,而是凭借着一种信念和力量行动。
黑格尔认为,冲突双方要维护个别化于自身的实体性的伦理力量,这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他们都有理由把各自坚持的伦理理想实现于行动,而同时每一方拿来总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这就造成了一种两难之境,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种两难之境的解决,就是代表片面伦理力量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就他们个人而言,他们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就整个世界秩序而言,他们的牺牲又是罪有应得的。个体虽然被消灭了,但他们所代表的伦理实体并不因此而毁灭,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出现新的“和谐”与平衡,也即是“永恒正义”的胜利。这样,矛盾由“冲突’’时的对立,走向了“和解”时的统一,贯穿于其巾的辩证法规律清晰可见。
和解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矛盾双方两败俱伤;一种是发出动作的人们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片面性,从而达到和解,也就是黑格尔所谓的“主观内在和解”。
对第一种和解方式,我们选择黑格尔认为从冲突这一方面看“最优秀最圆满的艺术作品”――梭福克勒斯的《安提贡》来谈谈这个问题。按理说,亲情和王法都是神圣的、正义的,但处在那种特定情境中,却又是片面的、不正义的。国王维护王法而剥夺了死者本应得到的葬礼,安提贡因亲情而无视王法,冲突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片面理想,最终冲突以安提贡的毁灭和国王克瑞翁家破人亡而得到解决,在冲突中遭到毁灭的不是王法或亲情这种实体性的伦理力量,而是企图片面实现这些伦理理想的个人,“永恒正义”岿然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种和解方式,我们以黑格尔认为的“最完善的古代例证”――《俄狄普在柯洛诺斯》为例:俄狄普发现自己无意犯下了杀父娶母的罪行后,痛苦万分,于是他弄瞎了自己的眼睛,离开了忒拜国,开始了流浪,后来,他到了柯洛诺斯,服从神的指令,宁愿让复仇女神陪伴他,而不听儿子请他回国的央求,这样,他身上从前的分裂达到了和解,最终他净化了自己,他的眼睛复明,还成为了柯洛诺斯城的安全保障。这种和解里还包括了一种“主体方面的满足感”。
黑格尔又援引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引起哀怜和恐惧”的论断,认为人类感到恐惧是伦理力量的压迫,而哀怜是对“对受灾祸者所持的伦理理由的同情”,同时,黑格尔认为在两者之上还有一种“调解的感觉”,也就是对“永恒正义”的胜利的欢欣。
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批判地吸收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之上,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黑格尔悲剧理论有一种片面化的倾向,那就是把其“悲剧冲突说”归结为“善善冲突说”,牛津大学教授布拉德雷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其实这是不准确的,黑格尔的冲突说认为,冲突是由于双方坚持各自片面的伦理理想,既然是片面,既然有对,也有错,就不能仅仅把冲突归结为善与善的冲突。
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形而上学;深层关怀;人文主义
Abstract:ModernWestphilosophyandlattermodernWestphilosophy,regardlessofbeingthescientificprincipleorhumanism,thereasonthattheyliftuphighcounter-"Metaphysics"theflag,itstheoryreasonliesinthemnottoclarifymetaphysicsin-depthessenceandin-depthconcern,thushascutofftheancienttimesWestphilosophyandthemodernWestphilosophyhistoricalrelation.Actually,wasalreadybreedingthemodernWestphilosophyspiritintheancienttimesWestphilosophy,inphilosophygiant’sinandsoonYalishiduode,CondeorHegelspeculation’smetaphysicssystemswasalreadycontainingonekindofmodernphilosophyhumanismspirit,butthisspiritasaresultofthehistoricalreason,theythinksofbyallsortsthethickservicewhichdebatestocamouflage.
keyword:Lattermodernism;Metaphysics;In-depthconcern;Humanism
前言
当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以它的鸿篇巨制完成了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伟大基业,西方哲学向何处去?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否从此中断?这是摆在每一个西方哲学思想家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每一个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家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西方哲学分成了两股巨流:一股是科学主义,一股是人本主义。但是无论是现代科学哲学,还是现代人本主义,它们都是以反形而上学起家的。似乎“形而上学”从此就应当终结。哲学的历史应当翻开一页又一页的反形而上学的篇章。
本文作者认为这是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开进去的一种巨大的荒漠,它导引出了当代西方哲学最深刻的危机。正如赵敦华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一书中所说:“与哲学史上的创造发展时期相比,现代西方哲学没有产生综合各种文化形态的体系,没有一个独领的哲学派别。一个个哲学派别的兴衰枯荣,一批批哲学家的熙来攘往,构成一幅幅扑朔迷离的场景。在这个哲学舞台上,斑驳陆离的观点透露出内容的贫乏与重复,新颖时髦的术语遮盖不住模仿的陈旧痕迹,以致罗蒂借用了一句好莱坞的行话形容哲学场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五分钟的明星’”[1](282页)我以为造成这种危机的思想根源,其根本点还是在于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诸多流派疯狂地拒斥《形而上学》的结果,为此想在本文中对这种现象作一种历史的和逻辑的辨析,以就教于哲学界的诸多同仁。
一.问题的指出
我以为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它们之所以高举反“形而上学”的大旗,原因在于它们都没有弄清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是什么?由于历史发展的诸多原因以及人类思维的诸种层面,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在古典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中,它始终被重重的迷雾遮蔽着。一提起“形而上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哲人往往都把它与亚里士德、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这些哲学巨匠的纯粹思辨联系起来,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就是一种远离现实生活,远离现实人生的一种“纯粹玄想”。于是他们或者要“还原”,或者要“揭蔽”,或者要“展布”,以敞开现实生活为宗旨,以倡导个人幸福为目的,纷纷构筑他们的反《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反形而上学体系的构成或许有某种合理性,但从理论发展的视域看,他们又各自陷入了不同的误区,其共通的缺陷就是在于他们都没有窥见到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他们总是无的放矢,或者言不中的。
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是什么?它的深层关怀是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判断形而上学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和古代西方哲学相互联结的枢纽问题。不正确理解这一问题,也就无法正确理解西方古代哲学的本质和它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从而也就无法把西方古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机械地把古代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分割开来,不是片面的肯定一方就是片面地否定一方。
例如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将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就是这种机械主义者的典型,他之所以在他构筑的《权力意志》的哲学体系中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就是因为他片面地否定了古代西方形而上学的全部理论意义,用“虚无主义”来取代人类的一切哲学文化。[2]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枭雄罗蒂在他那本闻名全世界的《哲学与自然之镜》中提出了一种极端地反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根源于这种机械论观念。似乎传统与现代没有任何联系,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完全是一种空谷来音。对传统的西方哲学的断裂、破碎、捣毁、异质是他们的哲学呼喊。许多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着回到生活世界、把握现实的人、回到经验直观的“以现实境况为起点”的旗号,疯狂的反对形而上学。但是,他们对古典西方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都是瞎子模象,误读了形而上学的深层本质和深层关怀。为了驳倒他们拒斥形而上学的怪论,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古典西方哲学,即传统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上笼罩着的重重思辨的浓雾中究竟隐藏着什么?
二.回到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追本溯源,在古希腊那里,我们找到了亚里士多德。因为正是亚里士多德首先完成了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建构。今天我们读到的《形而上学》这本书,就是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是古希腊哲学的一部百科全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见到的这一部书亚里士多德在其中集中全力地探索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世界产生的本源和根据以及它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实体”和认识世界的范畴体系,等等。但是作为亚氏《形而上学》一书的深层本质是什么?它的深层关怀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如果孤立起来研究《形而上学》我们完全可
以把亚里士多德认定为一,可以毫不犹豫地称之为吕克昂讲坛上的第三哲学。”[10]
我以为苗先生研究亚里士多德“思辨哲学”的方法具有极强的独创性,他不是孤立地考察亚氏的《形而上学》”而是把亚氏的《形而上学》与他的《物理学》和《人事哲学》联系起来考察,这种考察方法必然展示出亚氏《形而上学》所张扬的思辨是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精神。理解“思辨”就必须把握“toauto”这一核心,那么形而上学的思辨必然从外界反观自身,从客体回到主体,回到“人”这个自身。《形而上学》的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就在“toanto”中锋芒毕露。“存在之所以为存在”这一《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原初规定,离开了“人自身”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之所以”是人对“存在”的追向。其实《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本来意义就是“物理学之后”,后来衍生为智慧之学,或第一智慧。然而,正如苗先生所指出的:“智慧这个词,据说来自光(phoos),它通过基督教的经书,而获得了更高的神圣。然而在希腊哲学文献里还是十分通俗化,人们把最完满的德性,最娴熟的技术、最精确的科学都称之为智慧,拥有这样德性的人称为智者。”[10]然而古希腊的智者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难道这不是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吗?其实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论述到“爱智”时指的并不是一种为目的的求知,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自由的探索。他说:“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11](31页)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的最自由的科学就是《形而上学》。它深深地浸透在亚氏的全部哲学之中,这也是正是亚氏《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
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流派大声疾呼:思辨哲学应当解构,形而上学本体论无用,因为哲学应当关注人生,关注现实人的最大幸福。然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苗先生说:
“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中,思辩是最大的幸福(eudaimonestatos)。思辨是理智的德性,理智是人的最高贵部分,是主宰和向导,是我们各部分中最神圣的。思辩就是这合乎本己德性的实现活动。它最为经久,最为快乐。”
“哲学以其纯洁而经久,而有惊人的快乐。”[10]
这无疑是给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诸种流派一记响亮的耳光。
哲学是理性的事业,思辩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最经久的愉快。
三.在思辨《形而上学》的宏伟体系中黑格尔暗筑一条通往现代哲学之路。
的确黑格尔哲学不愧为思辨哲学的顶峰,他完成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这是历史给予他的伟大使命。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决不只是对过去哲学的回顾和总结。因为,他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此而言,我们以为黑格尔决不会真正糊涂到认为历史上一切哲学都凝固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因此就终结了。虽然黑格尔常常自己也自我夸耀,他的哲学是以往一切哲学的总结,但辩证的思想却使黑格在他完成了的传统形而上学体系中暗筑了一条通达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之路,仅管这条思想之路在黑格尔那里是不自觉的,朦胧的。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中的确劲吹了一股现代哲学的思想之风,这是不以黑格尔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做出的精彩的解剖就导出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的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3](177页)
不谋而合,列宁在读黑格尔《逻辑学》时也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里,……应当把概念看做不是自我意识的悟性的活动,不是主观的悟性,而是既构成自然阶段又构成精神阶段的自在和自为的概念。概念出现在生命或有机界这一自然阶段上。”列宁在旁边批注:《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前夜”。》[4](179页)
虽然黑格尔是以他的《逻辑学》涵括一切哲学意识,但是黑格尔把人的生命也包涵在他的《逻辑学》中。列宁就此写道:“把生命包括在逻辑中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天才的……”[4](216页)往后列宁还指出黑格尔“客观(尤其是绝对)唯心主义转弯抹角地(而且还翻筋斗式地)紧密地接近了唯物主义,甚至部分地变成了唯物主义。”[4](30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和列宁所说的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前夜”(把生命包括在逻辑学中)就是深刻隐藏在黑格尔思辩的哲学体系中的现代哲学精神。虽然传统的“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甚至可以说终结了,但是历史的发展和哲学的发展是不会中断的,在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中传出了现代哲学的跫音。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沿着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踏上了现代哲学之路。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黑格尔思辨的《形而上学》所研究的人并不是某些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描述的那样完全脱离了人的具体生活,是一种纯粹抽象的实体。恰恰相反,黑格尔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阐明了人的具体的历史性的生存,这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一书中在比较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人学思想时所说:“在这里,和黑格尔比较起来,费尔巴哈的惊人的贫乏又使我们诧异。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在这里,形式是唯心的,内容是现实的。法律、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在这里。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5](232页)
只要我们认真地全面地研究黑格尔哲学,我们会发现黑格尔对人所生存的世界的描述,远远超过了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的自我吹嘘。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黑格尔的描述是
宏大的,整体的,历史具体的;而后现代主义“大师”们的描述却是琐碎的、孤立的、卑微的,片面的;他们所说的“现实性”才是真正的“非现实”。仅管某些后现代主义大师打出了反对“宏大叙事”的旗帜来反对古典形而上学,但是离开了宏大叙事,那么哲学就只有去追求薄弱,日常的、简单的“语言游戏”了。这样必然把哲学变成一种和工具,根本丧失了哲学的真实内涵。不过在这里我们还应当把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生活与一切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所说的现实生活严格地区分开来,因为马克思所说的现实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是一种以人类的劳动为生存条件的具体历史的生存。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存过程。”[6](131页)而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说的“现实”却是一种人无法把握的“生存游戏”,是人无法摆脱的烦恼、孤独、恶心和死亡的世界,人的现实生活的世界和人对现实的认知,对人说来只是一种幻想,有如后现代主义大师雅克·拉康的魔镜。关于这一点褚孝泉先生在“穿越拉康的魔境”一文中已经指出:“人的自我既然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虚幻基础上的,那么,由于自我功能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起着中心的作用,这种虚假认同的结构必定同时主宰了人对普遍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说,人的知识——包括科学——的根源是一个幻像。”[7](168页)但是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大师却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帜,大喊大叫“回到生活中去”,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欺欺人么?其实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是一切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望尘莫及的,这正如黑格尔在评价康德《批判哲学》时所说:通过康德的“理性批判”,“终于使人类登上了一座哲学高峰”。“哲学家论证了人的尊严,人民将会享有这种尊严,将不再只有受践踏的权利,而是通过自身去争取人的权利。”[8]黑格尔说:“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说,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9](26页)“自由是人的本性”,这就是在黑格尔思辨形而上学的浓雾中深藏着的现代人文主义精神。
四.康德哲学的启示
其实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和批判并不是某些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明和专利,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有形而上学产生起就有对它的反抗。古代希腊的高尔吉亚就不说了,就是在近代哲学中,休谟首先举起了批判形而上学的大旗。在休谟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依曼努尔·康德又给了《形而上学》致命的一击。但说来又很奇怪,康德这一致命之击的结果却使康德在欧洲哲学史上建立了一座可与黑格尔哲学体系比美的庞大的“批判形而上学体系”。这的确是一种怪圈,但也显示了形而上学的强大生命力。以致康德在他最后一本著作《实用人类学》中,道出了《形而上学》的科学人类学本质。
今天,让我们来回顾康德的《三大批判》,与其说康德的功绩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完成了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不如说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完成了人类道律自律的先天律令,正如康德所说:“自由”乃是他“思辨理性体系整个建筑的拱顶石”。康德的哲学革命可以归结为他对自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进行的新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之所以可能是在人类文艺复兴时代崛起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卢梭和洛克等哲人的启蒙思想深刻影响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这种探索的结果,使康德得出了哲学就是最自由的学问的结论,正如谢林所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12]但是康德的探索也并不是空谷来音,它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的一种历史延续。康德批判哲学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矗立在康德批判形而上学体系上的是一干永远飘扬的人文主义大旗: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由此显露毕竟,以致康德自己认为他的整个先验哲学体系都在着力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我所能知者为何?
2.我所应为者为何?
3.我所可期望者为何?[13](549?/FONT>550页)
在康德生命的晚年、他又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认为“人是什么?”乃是统摄所有其它哲学问题的核心。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说,人是追求幸福的有理性的动物,因为“幸福乃满足吾人所有一切愿望之谓,就愿望之杂多而言,扩大的满足之,就愿望之程度而言,则增强的满足之,就愿望之延续而言,则历久的满足之。自幸福动机而来之实践的法则,我名之为实用的(处世规律),其除“以其行为足值幸福之动机”以外别无其他动机之法则——设有此一种法则——我则名之为道德的(道德律)。前者以“吾人如欲到达幸福则应为何事”劝告吾人;后者则以“吾人为具有享此幸福之价值起见,必须如何行动”命令吾人。前者根据经验的原理;盖仅借经验,我始能知有何渴求满足之愿望,以及所能满足此等愿望之自然原因为何。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后者则置愿望及满足愿望之自然方策等等不顾,仅考虑普泛所谓理性的存在者之自由,及此种自由所唯一由以能与幸福分配(此乃依据原理而分配者)相和谐之必然的条件。故此后一法则,能根据纯粹理性之纯然理念而先天的知之。”[13](550?/FONT>551页)
康德的“人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上不仅是一种对人性深刻的追问,而且又是一种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学》的大圆圈运动,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自我陈述式“认识你自己”,到近代哲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思想,以及现代哲学帕斯卡等人“我是谁?”的忧思,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人类学之梦。
但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和反叛,其哲学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用姚大志先生在《现代之后》一书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准确地表述它,姚先生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启蒙哲学的本质,那么我们可以借用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如果同样用一句话来表达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那么我们可以引用福柯的思想: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任务就是终结关于人的神话,就是祓除启蒙思想中人类学之梦。但是没有主体的哲学道路并不是一条坦途。启蒙之前,基督教神学是最高权威,评价一切的标准是上帝而不是人类制定的,所以它们是“客观的”。启蒙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其位置由人来代替,评价标准是作为主的人的确立的,从而它们也就变成“主观的
”。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之后,任何标准都没有了,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由此必然陷入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真理)的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关于实践(解放)的相对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中,启蒙的两个伟大理想随着主体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14](8页)然而在哲学主体性死之之后,哲学所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因为后现代的作品没有了寄托的主体,所以它们都是平淡的、轻飘飘的、没有个人情感的。正如詹姆森所说,每一首古典乐曲(现代音乐)都是独特的,并令人耳目一新,而所有的流行音乐(后现代音乐)都是雷同的,并似曾相识。”14](9页)这样的情况与赵敦华先生陈述的当代哲学的危机是多么相像啊!然而,哲学作为对人的存在的自我意识是永远不会在历史文化中消失的。从古代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追问发展到现代哲学对人的存在的追问,这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一种在变化发展中把握人的生存状态,在事实上,它仍然是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追思。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论上的真理是存在者的状态,情景。因此,它用“此在”(Dasein)这个范畴来构筑它的形而上学宏大篇章。詹姆森则认为“主体性为现代文化提供了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征”。[14](8页)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只能奏响它向人性本质的深层探索,向人的主体性的深层探索,而决不会消灭“形而上学思辩”本身。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某些大师想斩断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但是,有一名著名的美国学者杜维明却说:“传统对现代性并非只是起着抑制作用。恰恰相反,它们既是束缚力,又是加强力,能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勾画出现代性的特有轮廊。因此,当我们讨论现代化的进程时,把传统弃置为无用的残余范畴,这在思想上是幼稚的,在方法上是错误的。确实,现代化是一个极为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同质的、全面西化的过程。为了懂得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研究现代性中的传统。”[15]我以为要真正使当代哲学沿着健康道路的发展,哲学的任务不是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而是研究、探索、继承发扬光大传统的形而上学中所包孕的现代性哲学因素,正如人们把自由理解为现代哲学的基本要求一样,但自由又有各种各样的区分,例如有法治自由、人身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思想自由……等等,而西方古代经典形而上学大多数都是以哲学的本源存在或本体存在的方式来追问和探索人类的自由,其实这才是一种真正自由,是从根基发展出来的自由,是自由的终极本质。一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自由观,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因此,无论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派别如何五花八门,观点如何分歧别类,其实他们都离不开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康德批判形而上学体系所留给后世哲学的哲学话语语景。
参考文献: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参见:姚定一.理性的殒落——论尼采的《权力意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第1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马克思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重写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黑格尔书信集》德文版.译文转引自《读书》1982年第5期:《在合理为现实之间》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哲学研究》.1998第12期.
[1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黑格尔通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
篇3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
古典经济学对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生产力这样的概念,就是从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产生的,而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对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而且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其中就包括生产关系的思想成熟程度。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首次提出与生产关系相近的概念,成为了理论在历史变革历程中重要的突破口。
生产关系这一范畴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起先是从私有制中看到了社会关系,后来又从社会关系中逐步剥离出生产关系。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我们透过私有财产听到人心的跳动,这就是人对人的依赖。” 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一书摘要》中指出:“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指出:“经过不同种类的劳动方式,工人会生产处和劳动完全不同的,处于劳动旁观者地位的人和这个劳动产生的联系。工人和劳动的联系,生产出来(资本家,或者其他别的表示资本家的名称)和劳动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了物质生产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而且注意到了当时无人察觉的在物质生产生活中附加在产品身上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实物就是成为人之存在,是为人之实物的存在。也就是人之为他人之定在,使他对他人之人之关系,也就是人对人的某种社会关系 ” 这句话所要讲的就是劳动者本身和自己输出劳动所得到的产品之间的关系,最后产出的产品就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英雄史观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布鲁诺?鲍威尔所谓的“精神”和“群众”的对立,是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核心。历史上的所有历史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所产生的活动和思想,我们要绝对地完全地批判和谴责过去的全部历史,绝对地批判那些幻想推翻群众的历史,而且要用批判的历史来取代过去的历史。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观点时这样说道。
青年黑格尔派关于“精神”和“群众”对立的理论,是英雄史观的典型表现。在布鲁诺?鲍威尔看来,历史“通过他的整个唯心主义肠道‘徐徐伸展’”,“只有批判的批判者创造了历史”,他还把历史比喻成了威严的“笔”,认为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历史这只威严的“笔”预先规定了的,而且也应当有这样的“笔”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他们污蔑群众是“精神空虚”、“思想懒汉”;“精神的真正敌人”,“要到群众的自我欺骗和萎靡不振中去寻找”。马克思和恩格斯尖锐地批评了布鲁诺?鲍威尔的英雄史观,他们认为精神和批判才是一切历史活动产生的积极因子,群众在他们的理论中是消极的不起重要作用的,他们认为改造社会的活动只是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只有摆脱了群众和物质利益的“纯粹的观念”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思想对物质生活的依赖及其能动作用,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把思想、利益和群众割裂开来的观点。他指出:“思想永远都不会超越原来世界的秩序范围,无论何种情况下也只能超越原有世界的思想范围,而思想从来也无法真正实现什么行动,所以为了实现思想,必须要有具有实践行为之人” 马克思在这句话中提到的“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的秩序”,是马克思认为思想这个概念只能反映现存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并不能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他所说的思想“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因为旧的社会秩序孕育着新的社会关系的胚胎和前提,反映新的社会关系的思想就超出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范围,所以,它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思想只有当它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反映时展的需要,才能变成群众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句名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德法年鉴》中提出的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原理的深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后总结定位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指出:“历史之活动成为群众之事业,伴着历史之活动不断深化,群众之队伍必会随之增长。” 这里已经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在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历史历程中,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将不断增大。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这一重要的理论突破,已经被如今一直在发展的历史现实所印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已经成为了我们历史演变中一条重要的社会发展规律。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00
篇4
最近一位好友为工作的事烦恼了很久,我也听了一大堆的抱怨,今天让我想起了六祖慧能大师的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之意为: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为了一官半职拼命争取,即使不是拼个“你死我活”,也是郁闷终日,就算到头来得到了,又能如何?更何况有些事情并非如你所愿,你也无法阻止它发生。既然不是你的,就算你怎么争取,也不可能是你的。喜欢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必然。世间万物无论是空幻的,还是由某种绝对精神演化,对个体而言,终究不是永恒的,所以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
想想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大家是多么的开心,工作之余开心畅谈、玩笑,而如今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真是物似人非。希望她能开心,放开心中的杂念,做自己喜欢的事,一切会更美好。
篇5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2、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塞内加
3、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苏轼
4、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6、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恰普曼
7、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翟灏
8、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
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1、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
12、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3、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14、虽九死其犹未悔。——战 屈原
15、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16、仍然坚持一些看似可笑的自我。——李若曦
17、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18、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0、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21、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武者小路实笃
22、成功的秘诀是走向目的的坚持。——狄斯雷利
2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
24、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篇6
关键词:歌唱艺术 声情并茂 情感
歌唱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开始就与人的精神相联系,是人情感的自然宣泄,是外在和内在的情感紧密结合的产物。歌唱是以情感表达见长的精神运动技艺,是生理、心理双重活动过程,是“情”与“声”科学与技术两方面协调的结果。从始到终紧扣一个“情”字。凡是优秀的歌唱者无不声情并茂,“声”是传情的工具,“情”是依靠“声”的调控得以完成的。
一、“声”与“情”的关系
“声情并茂”是我国古代传统历史所坚持的审美标准。以情带声、以情唱词、以情行腔是歌唱的一种规律。歌唱中“情”与“声”的关系,就像人用两条腿走路,如果其中一条腿出问题,那么走起路来就会失去平衡。这里“声”的含义是:在正确的歌唱方法,娴熟的技术技巧,准确的咬字吐字,训练有素的音乐感受基础上,所集中体现声音的音乐共鸣、腔韵及其控制。“情”的含义包括:在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崇高的到的情操,丰富生活体验,正确的审美意识基础上,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准确的表现情感。“声”依“情”动,“情”借“声”发,只有声情俱佳,声情交融,声情相依,才能达到歌唱的最高艺术境界。捷克的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因斯坦曾说过:“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加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
1.在歌唱中“情”与“声”是辩证的统一
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它是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的审美感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情并茂”。声和情在艺术表现中为统一的表现整体。其中,声是情之“体”,情是声之“魄”。心中之“情”体现于口中之“音”,口中之“音”又表现于情之“魄”。“声”“情”二者以技巧的组合为纽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断完善,以达到理想的演唱境界。
2.以声传情,以情带声
“声”可以说是歌唱中的技巧,它所包括的内容是:发声、咬字、吐字和歌唱发声的技巧等等。
首先,声音技术是传“情”的基础。歌唱的呼吸法,正确的使用声带,歌唱的共鸣,这三者组成一个发声的整体。气息是歌唱发声的源动力,是多种声音技巧的能源,而它本身也是重要的表情手段。
其次,声音技巧也是传“情”的重要手段。美声唱法要求声音要圆润、明亮、甜美、有表现力。歌唱时,必须正确处理唱腔上的强弱变化,也就是声音的力度变化。这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如何做到演唱时的声情并茂
1.呼吸的各种变化与情感的表达
在歌唱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的说法。歌唱既要唱“声”也要唱“情”,如果只会唱声而不会唱情那么音乐就没有灵魂了,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颜色了。只有声情并茂才能感人,只有全身的投入才会动人心弦,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歌唱中随着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情绪的变化对气息的控制也有不同。
2.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
人类感情的四个方面是喜、怒、哀、乐,这四个不同元素各有其典型“表情动作”,分别表现在情绪所引起的身体外部表现。“面部表情”表现在喜悦时眉开眼笑、开怀大笑等。愤怒时怒目圆睁、咬牙切齿、五官挪位等。哀伤时愁眉苦脸、满目愁云等。“肢体语言”表现在喜悦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挥拳呐喊、暴跳如雷等。演唱者要把富有色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及手势和谐的配合起来。
3.歌唱语言节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音乐中其它因素可以没有,但没有节奏就不叫音乐了,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与音乐共生共息、形影不离。音乐节奏是人类对自身生命节奏的艺术表达。节奏运动在人类语言活动中同样有所体现。
所谓歌曲的速度、力度是指歌曲中的咬字、吐字的速度和力度。也就是说歌唱的声音是落在每个字的轻、重、快、慢上的。速度和力度是声乐作品的心跳和脉搏。就像人的心跳脉搏一样。
4.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也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音乐的变化主要是根据歌曲内容情感而形成的。在任何一种情感(喜怒哀乐)中,人类的情感表现有共同的规律而歌唱中的音色变化是指在演唱一首歌时,根据歌曲的思想内容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
总而言之,“情”和“声”是互相依存融为一体的,要想成为好的演唱者,应具备3个条件:嗓子、脑子和心里。做到很投入角色地去唱、去感受,最大程度地把歌曲演绎完美。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赞美到:“最自由的而且响声最完美的乐器是人的声音。”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声乐教育家乔兰佩尔也说:“人声是最宝贵的乐器,比世界上任何乐器都精美动人。”这些名言非常精辟。他们所赞美的不是所有的人声或者所有人的歌唱,他们所赞美的是那些经过艰辛的、不懈的努力,做到了声音优美纯正,感情充沛而真实,就是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优秀歌唱者所唱出的美妙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姜家祥.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J].武汉出版社,1996.
[2]善梅.论歌唱的艺术表现[J].中国音乐,2000,(2).
[3]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篇7
一、音乐体验与音乐时间的理解
体验,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①。音乐体验,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和理想的火花,“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②,寻求精神超越的审美感悟。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一切要素无一不是在时间中展开,没有时间的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存在。时间作为一个物理概念,主要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和持续性的表现”。音乐中的时间是一种主观、内在的时间,是一种“生命的、经验的时间表象”,我们通常说的音乐应该是一个三合一的概念。第一是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第二是表演者表现出的实际音响,第三是听众感受到的音乐。严格地说来,这三个环节都是一个听的过程。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第三个方面,即听众感受音乐的过程时间。
听众听音乐并不单纯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听觉活动。当听众在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内心的听觉也总是在不断地帮助其对感官听觉做出判断。所以,假如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时间过程的话,它实际是一个听过程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它离不开主观的感受、离不开主体的经验。等于可以这样说,它已不再是物理性的客观过程,而是靠人们内心的判断来把握的主观过程。这种判断并不取决于物理性的测量原理,而是取决于音乐自身内部的性质和听众感受的习惯经验。例如我们分别听在物理时间上完全相等的两段音乐,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另一段是快速的谐谑曲;由于音乐的内部性质而造成的听众习惯反应是,谐谑曲比抒情的慢板显得较短。这可能是一种错觉,这种说法或许不科学,但它恰恰体现了音乐时间的独特性。现象学哲学曾对音乐的时间性作过十分深入的论述,其创造人胡塞尔有一句名言:“我正在意识到一个声音,也就是这个声音被给予了。你意识到的声音片段作为当下在你意识中的长短正是你所意识到的它的时间。”这句话十分精彩地揭示出音乐时间的特性,即音乐的时间片段是受内心的意识所支配。也就是说它不能完全用物理性的时钟来计量。
现实的时间,无论是历书性(即一去不返的时间)还是过程性的(即某一段时间),它们都是一种纯粹的、单向的线性过程,可以说是时间的一维体系。然而,音乐的时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逻辑模式,它并不是一种清晰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虚幻的时间序列。音乐虽然也是有起有落,有开始有结束,但人们却并不习惯于在这开始和结束之间寻找或发现其长度或间隔,而却习惯于通过自己对于音乐形式中所形成的张力的体验,去感觉音响在延续和进行。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所揭示的正是那个‘由生命活动本身标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的首要或基本幻象;在这个幻象中,乐曲在进行,和谐在生成,节奏在延续,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有机的生命结构所应具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
苏珊・朗格曾经把时间分为性质和形式两个范畴,她认为时间的性质是指时间对我来说存在的依据,它是由于我们而产生了张力或消除的张力。时间的形式则是指张力的产生和消除的具体的计量,它通过“长度”和“间隔”反映出来。时间的形式是一种客观的过程,它具有清晰度,是非感觉的东西,而“从感觉的角度看,它们只给了时间的性质而非形式。音乐中的时间正是建立在感觉之基础上的,它只可能体现出一种时间的性质,即对我们来说而存在的张力,而永远不可能体现出清晰的一维体系和客观的过程,音乐只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音乐体验中的‘时间幻象’”。
二、音乐时间幻象
艺术创造的结果是产生艺术形象进而会带来艺术幻象,幻象是艺术的又一个存在方式,也是各门艺术的基本构成。“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③,艺术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性”,这是包罗作品因素如事物、动作、陈述、旋律等幻象所造成的效果④。杨小清教授说过:“一首乐曲,不过是一组音符,但如果不通过对听觉反应的虚化处理,我们根本无法体味乐曲中具有生命律动的意味。”其实,这里的“虚化处理”就是指艺术通过抽象的途径来产生艺术幻象。“生命的、经验的时间意象,就是音乐的基本幻象。所有的音乐都创造了一个虚幻的时间序列。”⑤音乐作为一串流动的音符,作为一种可听的艺术,它的基本幻象就是虚幻的时间。朗格在《艺术问题》里也说到:“虚幻时间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像虚幻的空间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一样,都是它们的构造要素,音乐本身就是由创造它的乐音形式组织起来的。”⑥为了我们直接完整地领悟,通过我们的听垄断了音乐一一单独地组织、充实、形成它,从而展开了时间。它创造了一个似乎通过物质运动形式来计量的时间意象,而这个物质又完全由声音组成,所以它本身就是转瞬即逝的。音乐使时间可听,使时间形式和连续可感。但音乐中的时间不是具体的一段时间,而是一种虚幻的时间意象。
音乐的时间是一种观念的时间,是与人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主观时间”,或称之为“心理时间”。音乐中的这种虚幻的、主观的时间与物理的、时钟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它比物理性的客观时间要广阔得多,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音乐时间的这种虚幻性显示出音乐在诸艺术中唯它所独有的特性。对此,朗格有一段精彩的表述:“这个虚幻的时间并不是由时钟标示的时间,而是由生命活动本身表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的首要的或基本幻象;在这个幻象中,乐曲在行进,和谐在生成,节奏在延续,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有机的生命结构所应具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⑦她认为柏格森时间哲学中所阐释的“主观时间”问题很大程度上接近了音乐美学的领域。她甚至认为柏格森所谓的“生命的时间”(也即主观时间)正是音乐时间的原型。
音乐尽管是时间幻象的艺术,但也存在空间幻象,但音乐空间永远不会像虚幻的时间结构那样被完全觉察着创造出来,它实际上“是音乐时间的一种属性,是在多维体系中用以展开时间领域的一种外在形象。”⑧这种空间幻象完全不同于体积现象,也不同于运动中逻辑地包含的空间事实,因为体积现象是一种实在意义上的空间幻象。“空间音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是距离与范围的真正表象。它与时间幻象一样,都是虚幻的意象。因此,朗格小结说:“在音乐中,空间是第二幻象,但无论是第一级还是第二级,它们都是虚幻的,与实际经验不相干的。”⑨时间的展开同时又是空间的形成,在音乐中,时间是基本幻象,空间是二级幻象,空间从属于时间。
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了音乐和诗的节奏时,也谈到了时间与人自身的存在的关系问题、时间中的隐显与往来的牵涉。黑格尔说:“这两种艺术所用的音调是在时间上绵延的,它们具有一种单纯的外在性,不是用其它具体表现方式可以表现出来的。在空间上并列的东西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在时间上这一顷刻刚来,前一顷刻就已过去,时间就是这样在来来往往中永无止境地流转。因此,节拍能在我们的灵魂最深处引起共鸣,从我们自己的本来抽象的与自身统一的主体性方面来感动我们。从这方面来看,音调之所以感动我们的并不在心灵性的内容,不在情感中的具体灵魂;使我们在灵魂最深处受到感动的也不是单就它本身来看的音调;而是这种抽象的主体放到时间里的统一,这种统一和主体方面的类似的统一发生共鸣……通过节奏和韵,感性因素就跳出它的感性范围”⑩。
三、音乐作品的“绵延”及其内在体验
“声音实体运动的领域,是一个纯粹的绵延(或称延续)的领域”{11},音乐音响一直在流动着,音乐时间在变异消失着,以“不在”表示“在”,以“在”表示“不在”{12},那么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只有通过“绵延”才能领悟其完整的音乐形象。
“音乐的绵延,是一种被称为‘活的’、‘经验的’时间意象,也就是我们感觉为由期待变为‘眼前’,又从‘眼前’转变成不可变更的事实的生命片断。这个过程只能通过感觉、紧张和情感得以测量。它与实际的、科学的时间不仅存在着量的不同,而且存在着结构的差异”{13}。对于音乐作品,我们常通过直觉感知其时间长短,顺应我们审美期待的便觉得时间短,否则会觉时间长。帕格森对于直觉生命的意识,无不与其内在于人的时间论相关,而这一时间论便常以音乐为例阐发开来的。
音乐作品是没有“定格”的固态实体,因其是“发生型”或“承续知觉性”的艺术,它的“绝对实体”――物理音响,虽然一直存在着,然而又一直被时间否定着,像我们理解“绵延”状态的时间一样,我们在“现在”(即不断被音流淹没的可听瞬间)向两端伸展灵魂,即期待着不断涌来的音乐时间流,又记住了不断逝去的音乐时间流,“感觉也随之迁转”{14},我们正是依靠“回声记忆”来保持音乐作品的时间整一性,从而感受音乐完整的作品存在。在感受过程中,虽然“听到的是此刻、是个别、是瞬间,但领悟到的却是绵延、是全体、是整一。同时对于审美,只有把音乐作品看成是时间上全体而不分割的绵延态的对象,才是可能的。”{15}
对于音乐时间的“具体绵延”,我们还要从音乐作品的时间结构中去分析,只有把那种绵延状态的音乐时间具体化,给以人为的尺度,那么音乐才不会变成“完全无形式”的流动。我们知道,音乐的内部时间结构,与音调节奏和记谱图案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音乐中时间相对性体验几乎无处不在。在时间中活动与变化的事物会给人造成速度节奏与强弱的体验,这种体验与对声音的速度节奏以及体验的相同或相似时,就会产生联觉上的对应性。(当然这种联觉不仅限于那些具有时间过程的事物)
例如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的交响诗。在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音乐主题“土著商队”和“俄国军队”在平沙漠漠、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行进着。随着音乐强弱的变化,我们可以感觉马和骆驼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又渐渐远去。俄国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气中。整曲演奏时间约6分钟,在这一时间里我们可以在绵延的音乐里感知一幅美丽的动态的诗情画卷。
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借用黑格尔的说法,这已经具体化的时间,表现在音乐中而造成了一个“有生气的结合体”,它由于有时间的长短加上我们阐明的不同性质时间之间的关系,而使音乐作品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实在的约定性”,从康德或帕格森的可思的抽象绵延变成了可感的具体绵延,这一具体绵延也因而可视作是具有“量”的或“数”的基础,可计量可分析的时间图案,如是,音乐表现的内容才得以呈现给审美的心灵。{16}
音乐时间的多层结构在实际的表现中,是无限多样的,既可以有巴赫复调作品那种建立在人为尺度(如节拍)之上的统一时间的扩展(似乎放慢了)和紧缩(似乎加快了)造成的多层结构样式,也可以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较为单纯明澈的多层结构样式,还可以有现代作品“空间”性极大而时间维又多的多层结构样式。但是,没有一个音乐作品的时间是单层或无层的,音乐的本性决定了它自己的本体时间纹样与客观世界的恒一不变的物理时间流和人的心理时间的多维走向之间的复杂关系{17}。这种复杂关系直接影响到人们体验音乐作品的“时间幻象”,从而建立起个人经验、可感的“此刻”、“现在”。
作为鉴赏者的人与音乐作品在时间哲学上的关系,是音乐美学历来讨论的热点,本文抛砖引玉,旨在从鉴赏者的角度更深地挖掘音乐的时间哲学,感受音乐作品的“时间幻象”。
参考文献
[1]黄汉化.音乐作品存在方式及意义之符号学思考[J],音乐研究2005第4期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3][德]谢林著,魏庆征译.艺术哲学(上)[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4]柯扬.音乐本质的形而上追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汉大商务汉语新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1996年12月第一版p818
②德彪西语
③④⑤⑥⑦⑧⑨{11}{14}《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眼M?演.北京?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熏1986.8月第一次印刷
⑩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317-318页
{12}参见J.P.萨特《存在与虚无》p176
{13}{15}{17}罗艺峰《音乐的时间哲学》?眼J?演.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篇8
面对一座灵秀的幽冥的山谷,如同面对等你千年而终于邂逅的情人。这种相遇是超越时空的,也是超越了理性与情感的对话。它必须是深沉的默默的注视,必须彼此交流着思想、情感、热血和梦幻。
当我经历了一段为普遍人生都可能经过但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后,在一个还有残霞的下午,我走进小城火车站背面的一个山沟,以一块卵石当作蒲团,双手托腮,目光打量对面一座700多米高、纵深不知其数的山峦,进入了美丽的深山。
我在想,静坐的方式,实质上也就是将自己固定在一个版面上,开始清晰地排列平淡的杂乱的甚至无聊的人生。琐碎的人生状态,也因为这一次静坐而拥有了被理性处理的可能。人,如果不用理性的触角感知自己,意义与价值自然而然就会被红尘世俗轻易地消解。所以,面对一座深山,深山也就成了自己的象征,那迷茫的光环里,正上演着自己坎坷的生活和美好的梦境。
山中,住着一个农民老人。他是到学校来捡字纸时,无意中认识我的。跟着他佝偻的背影,我探访过深山十里处他那个清贫的家庭。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孙子,妻子、儿子已不幸病故,儿媳已不知去向。老人面带难色,估计有很大的隐情,我没多问。而当时我只问小孩子叫什么名字,“小波!”老人回答我。那时,小波已辍学两年,每天穿梭在小城几条小街上,选择着能换钱的破铜烂铁。后来,我从微薄的薪水里抽出一部分,资助小波返回校园。他读完了初中,又读完了高中。
山下的火车站又一次招工时,为了早些找个饭碗,爷爷磨破了嘴皮,让小波挤进了那条长龙,南上北下,成了火车上的勤杂工。从此,小波的品性变了。他在火车上贩卖假酒假烟,甚至兜售书刊、黄色影带。在一次“扫黄打非”中,他被拘留了,工作也就被辞了,然后一个人南下广州,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老人又开始到学校来捡废纸了,并告诉了我这一切。
这无疑又是我的一次失败的人生试验,一次自我价值试图向社会转化的失败。此刻,我面对深山,望着那个清贫的离乱的家庭,更多的不再是玄想了,而是追问。追问的最后是失落与彷徨。我的深山,正沉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夜色。但我又想:小波还年轻,他也许正在这样的傍晚,或偏或正,或醒或醉地走着自己的路吧。人,只要涉及个体的人,绝对正确是没有的,绝对错误也是没有的。我只好寄希望于明天早上,明天早上新鲜的太阳照彻了万物,也许会惊醒他,他的良知也许会触觉到我和他爷爷南望的目光。
篇9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3、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涅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6、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
7、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9、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10、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1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2、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1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5、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杏林子
16、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1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8、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清)陆陇其
1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21、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美)莫尔兹
2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5、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美)亨利·门肯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7、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2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29、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30、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31、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32、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33、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篇10
1、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3、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4、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纳斯雷丹·霍查
5、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6、如果意志要想具有法的权能,它就必须在理性发号施令时受理性的节制。——阿奎那
7、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马克·吐温
8、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
10、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11、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12、从不为艰难岁月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塞内加
13、人在意志力和斗争性方面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哈代
14、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
15、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能磨炼。——松下幸之助
16、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17、每一次的失败,是走上成功的一阶。——陶顿
18、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普拉图斯
19、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莫泊桑
20、在人类行为中表现的意志,如同所有其他外界事情一样,受普遍的自然法则所决定。——黑格尔
21、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2、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