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7 03:2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备课要更充分
为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我们要具体备教材,重复多次地朗读或诵读所要教学的课文,通过多读来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再结合课文特点,提炼出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出适宜的教案。此外,还要大量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做好上讲台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更要充分备学生。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设想: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阅历水平,可能对课文的哪个部分最感兴趣?会对所要学习的文本提出怎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不会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共鸣?他们更喜欢怎样的课堂节奏?课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更易接受?如果采用竞赛、接龙、才艺比拼等,每一个环节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只有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备课,双管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以前备课时,我们把重点放在课文的翻译和内容的理解――字、词、句、段、篇全部落实,尤其是文章的主题和写法,以及课后的练习都是我们特别重视的。现在,我们备课涉及的面更广,也更重视细节:1.重点实词的归纳积累;2.重点虚词的运用;3.文章的背景;4.跟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士的地位,聂政刺杀吴王僚的故事等等;5.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如: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如何不辱使命?6.运用怎样的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要更开放
如果说,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开端,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高效教学的。课堂能否高效,就看教学过程。高效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的“以师为主”的形式,教师不是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而是放低自己的身段,处在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循循诱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讨、研究、总结,尽情去“展示自己”。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如下上法:(1)课前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要读得准确,读得流利,然后小组自己练读,组长检查;(2)教师抽查,了解朗读情况,以便对症下药;(3)小组合作,共同串译课文,翻译不出来的做好记号;(4)全班共同交流,一起完成有难度的词语或句子的翻译;(5)每组提出本组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7)课堂小测试,当场学以致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作用,却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课堂练习要更有针对性
要想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讲练结合。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依据教材上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的资料,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通过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说,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下面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来谈一谈作业的设置。学习完本课之后,可以布置两个方面的课后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第一, 查找相关资料,收集类似“不辱使命”的外交故事。
第二, 文言词语的积累:
1.解释加点的词:以大易小 仓鹰击于殿上 岂直五百里哉 长跪而谢之曰 天子之怒 因使唐雎使于秦 徒以有先生也
2.翻译句子:(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篇2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时下,众多教育专家对传统教育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国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文言文教学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提高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现就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归纳如下:
1、加强认识,提高兴趣。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通过书籍传承下来的,要想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就必须学好文化被传承的载体―文言文。对于兴趣正浓,求知若渴的中学生来讲,培养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势必对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我们在上《隆中对》时,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运用到文言文中来了解诸葛亮如何为刘备分析“三分天下”的论断。在实践证明中学生不仅回顾了地理和历史知识,而且很好的理解了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策。
2、学习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其中,文言实词又包括五个方面:①古今异义。语言是演变的,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还有些词在演变的过程中词义出现了扩大、缩小、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的现象,成为了古今异义词。②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需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③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意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的复词。④通假字。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在学习过程中,当我们用一个实词的常见义项不能合理地解释,而恰恰又能找到一个形近或音同的词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时,这个字便是通假字。辨别通加字不重要,关键是能合理的解释,使上下文文意贯通。⑤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文言特殊句式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宾语前Z句、定语后Z句、状语后Z句。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
3、由难而易,加强背诵。学生不仅要多读文言文,而且对优秀的文言篇目必须背诵下来。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对四段内容可以作如下点拔背诵: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在第一段,秦王问一句,安陵君答一句,共一对问;秦王与唐雎对话在第二段,秦王问一句,唐雎答一句,共一对问;第三段,秦王问三句,唐雎答三句,共三对问;最后一段,表现秦王最终信服,秦王一句做结。在背诵过程中,指点学生化碎为整,简学易背诵,学生记忆也快。
4、文言句子翻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对文章全部理解,尤其每一句都要会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有直译、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Z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还可具体的采用“六字”翻译法,即“留、对、换、补、删、调”的翻译方法。①疏通大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说什么,能够复述故事梗概,这个时候要求学生识通大义即可;②字句细译,结合注释,运用联系上下句文段来理解字词句,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对“跣”“抢”理解,可以结合上下字词句来理解,意为“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③从造字法来理解,许多实词可以先看偏旁来揣测推断其意,如“跣”为“足”“先”组合,可译解为“光”,再理解为光着脚,“缟素”与“丝”有关,且有“素”意,意即为“未着色的丝织品”。在教学中适时运用这些方法,开启学生的潜能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篇3
头疼也好,愁人也罢,课还是得讲下去,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听了还想听,学了还想学。只要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呢?您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声情并茂的背诵课文,创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范读为背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与老师“比一比”的想法,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对话,交流,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当我背诵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素缟,今日是也!”之时,学生们表情严肃,露出一种刚毅的神情,相信他们都被唐雎那种大义凛然,不畏强权的气魄所摄服;而当我背到“先生坐,何至于此!”一句时,同学们大都莞尔一笑,有的还互相对视一下,相信他们对秦王当时那种恐慌、惧怕的心理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准确无误的翻译课文,让学生明白地读懂课文,深刻理解课文打下夯实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准确无误”,决不是指按照某些文言对译的资料照本宣科,而是将那些学生弄不懂的词句,翻译的清楚、透彻、明白,不留一处死角,不留一点儿模糊不清的地方。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自读,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将弄不明白的词句找出来。
2、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同时,将本课的重点词句加以诠释。
3、请若干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沉住气,不能急噪,不能怕浪费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这样讲几篇文章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注释完整、准确地翻译课文,所提的问题大部分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只需稍加解释就可以了。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学生提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按注释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总感觉有点儿毛病,但又说不出来。”我解释道:“此句乃是互文,应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空着手走路的人,有的在树下休息,有的边走边唱。’”紧接着,再复习一下互文的定义。
三、旁征博引地讲解课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
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上下五千年地纵横驰骋;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典故;可以惟妙惟肖地演绎人物;可以深入浅出地概述历史。
如在讲授《隆中对》时,不妨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虽然大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未必知道的详细);在讲授《前出师表》时,不妨说说《后出师表》,还可以说说《陈情表》,借此还可以向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责任感教育;在讲授《岳阳楼记》时,不妨说说各种名胜的对联;在讲授《破阵子》,不妨说说辛弃疾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勇杀敌军将领的故事……
四、重点突出地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篇4
一、“巧问”让学生喜闻乐答
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提出的问题巧妙、精彩,学生的反映会比较活跃,教学任务的落实会比较顺利;如果问题太直接,太呆板,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如何做到“巧问”呢?
首先,可以变直问为曲问。直问是按常规思路直接发问,优点是问点明显,问题明确,缺点是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启发思维。曲问则迂回绕道,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含蓄生动,颇具情趣,富有思考余地。在教学中适当变直问为曲问,可以提高课堂答问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对相同的问点,在不同班级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次授课这样问:“唐雎是如何智斗秦王,完成安陵君交给的使命的?”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要么复述故事情节,要么照课本内容按步就班地读,然后三言两语地对唐雎这一人物进行评价。
后来,我改变了问法,进行了第二次设计:“唐雎是真的要效法专诸、聂政、要离,挺剑刺杀秦王吗?还是故意吓唬他?这是为什么?”这种问法实质上还是让学生掌握唐雎是如何智斗秦王的,但是改变问法后,学生的讨论热烈了,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学生说,唐雎真的要杀秦王,因为他不畏、大义凛然、勇敢无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愿与秦王同归与尽;有的学生说,是吓唬秦王,这是唐雎智斗的表现。
对此,我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判,而是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反复读书,深入探讨。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唐雎既不是一定要真去刺杀秦王,也不是仅仅装样子吓唬秦王,而是相机行事。如果秦王妥协就不刺杀;如果秦王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就有可能效法布衣之士杀掉秦王。无论哪种做法都体现了唐雎的大智大勇。变直问为曲问,确实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其次,变顺问为逆问。顺问就是按顺序正面设问,而逆问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事物间相关或相反的关系来回答问题。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挥洒豪放、用典自如,在教学这首诗词时,我曾问学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诗人运用典故有何作用?”学生就将文下注解的相关典故读出来,我看到大家对问题习以为常,漫不经心,便改问:“苏轼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我们改成‘持节密州,何日赦老夫?’大家觉得如何?”同学们开始笑起来,有的说:“改的挺好的”;有的说:“这样改不太好,想被赦免的心情表现太明显了,太直接了”;有的说:“对皇帝的抱怨一下子就看出来,皇帝龙颜大怒,再贬也说不定。”大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运用典故的含蓄之美。
这种问法打破了常规提问的方式,逆向发问,并把正反对比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扩大了信息反差,构成了矛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再次,变庄问为趣问。呆板、僵化的提问只会窒息课堂气氛。如能变庄问为趣问,寓问于趣,那么课堂效果会是另一番境界。
笔者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针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翻译问题,我问:“同学们,桃源人只带妻子、邻人,怎么没带孩子一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突然一生若有所悟地说:“带了,他不仅带老婆,也带孩子了。”大家都被他的回答逗乐了,我接着问:“怎么知道的?”他激动地说:“‘妻’是妻子,‘子’是子女,他全带了。”我为他翘起大拇指:“你真棒,不错,‘妻子’一词的古今词义是有差别的。”我觉得这样问法比呆板地问“‘妻子’什么意思,‘绝境’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翻译”更有趣味,学生不仅理解了词义,而且活跃了思维。
课堂提问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定型产品”,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学情,进行“量身定做”,不断追求个性和创新,只有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答。
二、“诱答”让学生能答会答
教师的问题提出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学生的回答,要让学生的答案一步到位,基本不可能,学生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跋山涉水,有时还得探险问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笼统地给予答案,包办代替,要做好引导答问的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出路,达到目的。诱答的技巧有哪些呢?
首先,运用已知,推陈出新。教师在诱答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应用已知推导未知,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笔者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曾问学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作者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不仅看到了一条蛇,还望到了北斗星,是吗?”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窃窃私语,我看到他们无法确定,又问:“‘其一犬坐于前’是否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屠夫的面前?”我的话音刚落,下面学生就大声反驳:“像狗一样,是说狼的,初一学过。”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兴奋地说:“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而不是看到北斗星,更没看到蛇”。我惊喜地接着问:“什么像北斗星、像蛇?”这个学生胸有成竹地说:“小石潭的溪流河身形状。”“太好了,你真会学以致用”,我边夸赞边打量他,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其次,顺其归谬,就计反推。学生回答问题不可能准确无误,当他们回答不当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批评打击,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答案中“潜伏”的错误作为诱答的素材,让学生在“山重水复”中豁然开朗。
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范进中举而“发疯”,其原因是什么?
生1:是因为范进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师:有这种可能,那出主意用巴掌打范进治疯的是谁?
齐声:报录的人。
师:报录的人怎么知道用这种办法治疯呢?
生2:报录的人有经验,像范进一样中举发疯的人也许有很多,可能都用此法治好的。
师:你很会推理,(对生1说)那这么多的人难道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吗?
生1(笑):不太可能!
师:那可能是因为什么?刚才那位同学推测范进中举发疯并不是个例呀!
生1:可能是中举后功名富贵从天而降,以后不再受穷,不再被人看不起,辛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师:说的太好了,功名富贵从天而降,来得太突然了,让人难以置信,中举后,范进的生活起居、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全部改变了,这才是范进见喜贴后惊喜得发疯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我沿着学生的答案,运用归谬法,让学生自行推理,发现自己答案荒谬之处,进而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框,寻找正确的答案。
再次,捕获偶然,机智启答。当课堂预设的问题难住学生的时候,教师如能巧妙地捕获课堂生成的偶然因素,也可以取得令人惊喜的启发效果。
有一位老师做公开课,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他在最后总结时说:“亲情,可以是木兰替父从军的典故;可以是孟母三迁的佳话;可以是朱自清眼中父亲那行动不便的背影;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谁能用一句或几句话说说你对亲情的理解?”问题抛出后,下面鸦雀无声,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让学生动笔练写,不是可以缓解一下局面吗?正在这时,门被推开,紧接着就是急促的声音:“老师,麻烦你把这钱交给王帅,家里中午没人,我怕他放学饿肚子。”看来是家长,学生的目光一下集中到她身上,来的真不是时候。只见这位老师笑着送走家长后,深情地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永远都是父母牵挂的焦点,你什么时候饿,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冷,他们也知道,王帅同学,你现在理解什么是亲情了吗?”王帅站起来有点激动地说:“亲情是妈妈担心我挨饿时焦急的神情,亲情是妈妈把钱交给我时颤抖的双手,亲情是妈妈转身离开时疲惫的身影。”王帅刚说完,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位老师巧妙地捕获了看似扰乱课堂秩序的偶然因素,因势利导,引导自然,让学生顺利地完成答问,效果很好。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积累 诵读 迁移
当前的文言名篇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教学材料,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言文却成了学生不愿吃并且不易消化的营养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重诵读,轻讲授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讲字词,讲句子,讲写作特点,真正做到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整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其美感丧失,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众所周知,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故事性强又有人物对话的,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等;抒彩浓而蕴意深刻的散文,可让学生反复朗读,如《小石潭记》。处理好全班或小组齐声朗读与学生个别朗读的关系,齐声朗读声音洪亮、气势盛大,但要克服节奏失调、语速过快或过慢、语调不明、个别学生滥竽充数等缺点。要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进而读出文言文的意思,读出文言文的美。
二、重欣赏,轻翻译
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的翻译。有的教师甚至以试题为依据,解释重点字词,并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更是谈不上。而学生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为了应付考试,依靠翻译参考书,看着译文学习文言,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学习现代文。
众所周知,选入课文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需细细品味才能有所领悟,才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欣赏品味中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兼重课内外
初中文言文教学相对现代文教学来说,课内课外严重分离,必须改变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做法。教师应将课内外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教师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教师可推荐给学生一些书目:如《古文观止》《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教师还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四、重积累重迁移
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知识,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可是,现行文言文教学走向积累的极端,课堂上从不放过或忽略一个知识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积累上,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让文言文沦为了“第二外语”。
篇6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2、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篇7
辨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15-02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每年各地语文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如2011年柳州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中的“辟”;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卷考查了“荡胸生曾云”(《望岳》)中的“曾”;2013年桂林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的“属”,还有“百废具兴”中的“具”;2014年百色中考语文卷考查了“项为之强”(《童趣》)中的“强”等等。上述的“辟”“曾”“属”“具”“强”都是通假字,分别通“避”“层”“嘱”“俱”“僵”,如果学生不能加以辨别,则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可见,辨识通假字对于文言文学习与中考来说不可或缺。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通假字?
一、引导学生理解通假字的内涵
所谓“通假”,是指因为某种情况,古代书写者不用本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的现象。“通”,就是“通用”的意思;“假”,就是“借用”的意思。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例如:《与朱元思书》中“窥谷忘反”,《愚公移山》中“始一反焉”,这两处的两个“反”字是“返回”的意思。本来表示返回的字已有,应写作“返”,却用同音的“反”代替,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即“反”通“返”。
二、引导学生把握通假字的类型
(一)音同音近通假。即借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通假。下面以具体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1】(2011年南宁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观夫巴陵胜状 高处不胜寒
【例2】(2014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互相通达。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在这两道中考题中,考查了“阙”“属”“要”这三个同音通假字。【例1】A项“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读“quē”,意思是空缺;而“城阙辅三秦”中“阙”,读“què”,意思是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可见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例2】D项“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读“yāo”,邀请的意思,所以D项的解释是正确的。像这样的音同音近通假字,在教材中还很多,如:“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故不错意也”),“惠”通“慧”(《愚公移山》中的“汝之不惠”),“距”通“拒”(《公输》中的“子墨子九距之”)等。特别指出的是,上述音同音近通假现象,都是根据现代词语的读音和古代词语的读音相比较而言的,而古代词语的读音和现代词语的读音是有变化的。在古代,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多为同音和近音。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梳理积累,掌握通假的规律,就能比较容易地辨别通假字。
(二)音变通假。即两个字声母和韵母均不相同。
【例3】(2010年百色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本题C项考查了对“拂”的理解。“拂”,读“fú”,吹拂、拂动的意思,而在“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则通“弼”,读“bì”,辅佐的意思。所以C项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项。这里的“拂”是一个音变通假字,两个字声母和韵母都不一样。类似这样的还有:“还”通“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望桓侯还走”),读“xuán”;“矜”通“鳏”(《大道之行也》中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读“guān”。这种音变通假字在教材中较少,由于无明显的规律可循,掌握起来较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反复记忆,做到烂熟于心。
(三)形似通假。不少通假字与本字在字形上非常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某个偏旁的有无或不同。
【例4】(2011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色愈恭,礼愈至 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B.同舍生皆被绮绣 唯见布被覆尸(范晔《强项令》)
C.何有于我哉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D.择其善者而从之 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本题B项考查了对“被”的理解。第一句中的“被”通“披”,读“pī”,动词,穿的意思,是一个形似通假字,而第二句中的“被”,名词,意思是被子。这两者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故不能选B。
像这样的形似通假字,课文中还不少,如:“说”通“悦”(《论语十二章》中的“不亦说乎”),“女”通“汝”(《论语十二章》中的“诲女知之乎”),“纪”通“记”(《满井游记》中的“恶能无纪”)等。这些都是因为形体相似而形成的通假现象,容易给人造成混淆,所以要进行归类整理,并多训练,多运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通假字的辨别方法
(一)以声寻义,反复推敲
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音近或形似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识别,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寻义”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我们阅读文言文,如果发现某个字,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我们不妨结合上下文,用音同音近或字形相似的另一个字去理解,看是否合情合理讲得通。如果讲得通,就可以断定这个字就是通假字。
如2011年贺州中考语文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中的“得”,用“获得”“得到”去理解释义,不合乎情理讲不通,用与之音同的“德”,义为“感激”,去理解释义,则合乎情理讲得通,可以断定“得”通“德”;2012年柳州中考语文卷“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曾”,用“曾经”去理解,则句意不通,用与之音同形近的“增”,义为“增加”“增强”,去理解,则句意通畅,可以断定“曾”通“增”;2013年钦州语文中考卷“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用“死亡”“逃亡”去释义,讲不通,用与之音近的“无”去释义,义为“没有”,则讲得通,可以断定“亡”通“无”;2014年崇左语文中考卷“而越人被发”(《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被”,用“被子”“覆盖”“遭受”去翻译,句意不通,用与之音近形似的“披”,义为“披散”,去翻译,则讲得通,可以断定“被”通“披”,等等。
(二)加强识记,不断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注释或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先弄清楚这个字通什么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加以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并学以致用,从而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和字形方面的特点不明显的,如“拂”通“弼”,“矜”通“鳏”等,这些只能靠平时识记、不断积累才能加以掌握。
篇8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兴趣;培养;方法
一、营造氛围,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缩短这二者的距离。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教学《出师表》,导课时,我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并配以影视剧画面,这样的氛围立即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诸葛亮在表文中对后主刘禅的一片忠心,让学生观看影视剧的相关片段,给学生讲诸葛亮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片段,学生被深深地吸引,这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大大引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读演二结合,在表演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让学生将文章改编为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为了逼真,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语气、语调)的把握上都很用心,学生们互相点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表演的效果也很好。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从而引起学生情绪产生积极反应的形象整体。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根据文本的实际需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尽管文中的人或事离今天很遥远,但只要教师以趣味性导入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质疑,培养兴趣。
只有疑才能使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许多教师担心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投入文本中体会感悟,同时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力,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在教学时,除了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还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如,桃花林那么美丽,渔人以前为什么没有发现?桃花源那么美好,渔人为什么还出来?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了那么久,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些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五、展开想象,提高兴趣。
想象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想象所开启的天空中。如《小石潭记》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绘了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的画面,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的四周。学生展开这样的想象,定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完全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更受他们的欢迎。
六、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培养综合能力。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的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以《石壕吏》为例,我采用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请五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妪、老翁、两位差吏、文中的“我”。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对人物性格的独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七、读、诵、唱三结合,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带领他们正确地诵读。除了诵读,我们还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短篇文言文(特别是一些精短的古诗词或名句)进行配乐,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文言文的内容,领悟古诗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词来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我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去读、去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词传达出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感悟。语文课堂上有了音乐的元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
八、注重学以致用,古今观照。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架起古今的“桥梁“,让古为今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例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逆境出人才”和“逆境未必出人才”这样的辩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或是进行作文。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九、成立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9
钱梦龙先生于1997年就提出这样的看法:“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而时隔20年,我们仍在原地踏步。
我认为,文言文的“言”固然不可忽视,它是我们借以通往彼岸的桥梁,若不借助它,我们与彼岸就只能隔海相望;然而我们的目的地不是桥梁,是桥梁尽头的彼岸――古人的心灵与思想。也就是说:“读文言文,最终的目的是――知道古人在想什么。”
我想,这是我们读文言文的根本目的。在今天的生活里,我们说话写字都已经不再使用文言,文言文的“言”,对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意义。那些“言”所承载的灵魂与呼吸,才与我们有着真正深入骨髓的关系――在那里,我们可以寻获一个民族乃至这一民族中每一个体的生命密码。
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的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
但是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讲,读,背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一种讨厌、甚至是害怕学文言文的念头。这样一来,对文化经典精髓的汲取谈不上,长久下去,甚至会影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师教文言文费力而实效差。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成为“训诂课”,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文美文鉴赏课。本人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切新课标理念,对文言文的上课方式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文言文教学的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主动探究,组织自学融会贯通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生怕学生弄不懂,喜欢字斟句酌的讲,要求学生一字不落的记。讲完记完,课文教学也就结束了。学生学到了什么呢?仅仅是教师思维的结果罢了。而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全被教师的精讲占去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其实,从现行实验课本的编排来看,文言文,无论篇幅长短,无论是讲读课还是自读课,注释都十分详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初步弄懂课文。
二、分工合作,交流释疑表达自我
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一些疑难问题,则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将全班分成九个小组,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释疑,也可以师生相互质疑讨论,形式多种多样。在“交流释疑”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把现成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学生讨论后尚不能解决的疑难才进行启发讲解。比如甲同学有疑,可直接点乙同学答,乙同学不能解决,又可点丙同学答,教师可作适当启发点拨。这样,每个人都可发问,也要解答,都在主动思索,表达自我,从而达到了以“阅读积累、表达自我”为核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乐”中主动接受。
三、诵读感悟,声情并茂热情洋溢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多年来不少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悟其思想感情。
但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文言文教学多种形式的朗读非常重要。读顺文字,读通文意都需要朗读,可是光读不说,学生的说欲望不能满足,就读的没劲了,可以采取小组代表互评,个评等形式进行。既集中了学习的注意力,又提高朗读水平。有时老师没有在意的字的读音,如“今夫不受之天”的“夫”读音为第二声,有学生读为第一声,通过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过来的。“余闻之也\久”,有学生读为“余闻之\也久”,通过评论,学生知道了这样读和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理解了句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四、拓展延伸,注重培养文学性
“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语文”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由课内向课外发展的趋势,使得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跳出传统“照本宣科”的狭隘的语文教学观,以课文为引子,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外延触及到生活中去。
篇10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也占相当比例的分数:100分卷,文言文占17分(包括附加题5分);120分卷,文言文占24分(包括附加题10分)。可见文言文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再加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讲解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就让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因而学习兴趣不大。
有一份学情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你喜欢学文言文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从调查结果来看,答“喜欢”的占19.4%,答“不喜欢”的占78.6%,答“一般”的占2%。由此可见,有近八成的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法呢?
一、激活课堂,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是学生三怕之一(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且居三怕之首。要消除学生这种畏惧心理,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活课堂,让学生觉得文言文课充满趣味,这样他们就会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那么,如何激活课堂呢?
1、巧妙独到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趣味。
巧妙的导入
一堂设计巧妙的课,能赢取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巧妙的导入设计,能尽早攫住所有学生的心。如我讲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讲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和一根直线,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刚问完,台下就像炸开的锅。于是在一片嘈杂声中,圆与直线、1与0、I与O、磁场与电流……诸如此类的答案层出不穷。我却悠然地说:“在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眼中,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这个画面中一条孤烟直冲云霄,一轮落日映红大河。”刚说完,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说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导入设计早已攫住了所有学生的心。在那一刻,每一个学生都被黑板上出现的简洁明快的画面所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走进文本的诗境之中,还有什么讲解会比这种巧妙的导入设计效果更好呢。
巧妙的提问
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笔者创设了“时空连线”电视采访和“探究考证”方式。假设自己是电视“时空连线”的节目主持人,学生是桃花源的村民,假设自己来到桃花源对村民进行现场采访:你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请问这么多年你出去过吗?你想不想出去?学生投身其中,乐此不彼。后来笔者又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呢?请模拟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考证。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有了深刻的领悟,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兴致高昂。
巧妙的拓展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有不少文言常识学生不了解或不清楚,及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拓展补充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既能扫清学生学习路上的障碍,又能激起他们听课的兴趣。
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加冠”一词课文下面有注解,但笔者觉得还应该跟学生补充古代关于年龄的知识。可以问学生:“你们这年龄在古代怎么说呀?”学生纷纷摇头,于是给学生补充:“在古代,十四岁左右的女孩称‘豆蔻之年’;十五岁之后称‘束发’。在此之前的年龄也有不同说法,儿童有‘孩提’、‘童龀’、‘垂髫’(《桃花源记》中出现过)等说法;到了十岁左右有‘总角’之说。二十岁以后更多的采用孔子的说法,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称为‘耄耋’,百岁称为‘期颐’。”学生眼界大开,课后纷纷说:“没想到简单的年龄还有这么多学问!”
这种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谁不爱听呢?这种课学生一定听得入迷,听了还想再听。
2、课堂多样化的诵读,让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得有滋有味、读得乐在其中。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学生在学新课文之前,让学生用各种朗诵法熟读课文。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自己扫清文字障碍;再放录音纠正同学的读音,让同学们模仿录音带朗读;接着让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再选一组同学上台表演……整堂课学生会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难怪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有81.6%的同学认为“文言文难懂,看不明白”是“不喜欢”文言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文言文知识是铲除学生学习文言文障碍的关键一环。
1、用现代汉语保留并仍使用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随着时展变迁,许多文言词的用法已消失,但仍有一部分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用法,而且还在使用,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广告、标语、学过的现代文等)为文言文知识讲解服务。如,讲授《陋室铭》一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乱”“劳”时,先出示“人人动手,清洁广州!”这一标语,要求学生解释“清洁”一词。学生根据句意猜到:“清洁”解释为“使……清洁”,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乱”“劳”也属于这种用法,解释为“使……扰乱”“使……劳累”。通过这些现代汉语保留的、仍使用的、学生熟悉的古汉语用法的例子,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
2、用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粤语是南方方言中和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较为接近的方言,这就为学生掌握文言词用法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讲授《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用白话把“食”“饲”读出来,组词并揣摩词的意思。大部分学生会组词“食饭”“饲养”,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领悟到:“食”是自己主动吃;“饲”是给对方吃,相当于“喂”。这样,学生也就清楚句中的“食”通“饲”,喂养。
3、用追本溯源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古汉语虽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不少汉字的意义可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字的形状、构造,探求其本义,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一些实词的理解。如讲授《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时,用追本溯源法,先讲“绝”的本义:拿把刀把丝砍断,即丝断,引申为其他东西断绝、停、极点。通过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的含义。
4、让学生在有效的讨论交流中解决文言文用法。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间有效的讨论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讲授《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时,可让同学们先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话。很快,一同学说“率领妻子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的话音刚落,另一同学就提出质疑:“‘妻子’一词好像翻译的不妥当”,但该作何解她也说不出来。然后,小组同学交流”,霎时,课室象炸开的锅。同学们对“妻子”一词的含义争论不休:有人说解释为“老婆”,有人说应当是“老婆、孩子”。最后一同学的解释让全班心服口服,他说:“根据实际情况,在战乱时期,桃花源中人不可能只带妻子而不带孩子逃难。所以‘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比现在的‘妻子’含义要广,“子”有实际的含义,是‘孩子、子女’,读zǐ”。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牢牢记住“妻子”的古今意义。
5、用成功的喜悦来促使兴趣的提高。
扬振宁教授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兴趣。”笔者认为“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由成功产生兴趣、由兴趣取得成功,成功、兴趣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中,笔者惊喜的发现,高涨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分数,更让他们变得自信,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学习情绪高涨,兴致有增无减。
2、学生间关于文言文的交流更为频繁,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
3、学生领略到文言世界的精彩,对文言文学习更为关注。
4、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信心,害怕文言文现象大为减少。
尽管文言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语文教育活动,但绝不能说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只要我们语文老师想方设法激活课堂,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就会对文言文学习趣味无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