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

时间:2023-04-07 00:5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归有光项脊轩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平中见奇,形散神聚

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平中见奇,形散神聚。

项脊轩是作者仅“可容一人居”的书斋,破旧、狭小而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刻,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因而作者自然对项脊轩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作者沿着这条线索,或叙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轶事,或直抒自己的胸臆,将“喜”“悲”感情交织在一起,使记物叙事抒情熔为一炉,在平平淡淡之中,浸润绵绵密密之情。正如钱基博所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妙笔人人所无,而所以成其为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而王世贞在《归太仆赞》中称道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种评论是十分中肯的。

二、寥寥数笔,在无意间感人

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的人物言行和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寥寥数笔,在无意间感人。

如写对母亲的怀念,老乳母引述母亲当年的话“儿寒乎?欲食乎?”话虽平淡,但慈爱殷切的口吻和神情,跃然纸上。这正如清代林纾评论的那样:“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再如,作者抓住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感人细节。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诙谐,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更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盼。随后拿出先祖上朝用的象笏勉励孙儿。这些言行非常切合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传统意识的老人的身份和口吻,且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增添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

善于即景抒情,即事抒情,使那些家庭琐事的叙写和个人哀乐的抒发更增添了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

文章前半部分重在写景抒情。“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月白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来庭阶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的宁静是那样富有神韵,逗人遐思无尽,而那幅月夜桂影图更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这些无一不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无一不是作者内心得意喜悦之情的抒发。

篇2

关键词:项脊轩志 主题 理想失落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叙写往昔琐事、感叹人生变故的名篇。王锡爵《明太仆寺臣归公墓志铭》认为,其文“无意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对于该文主题的分析,历来多重于其对家中人迁的抒写,认为该文主题在于家族分崩、家道中落、生活变迁、生死两隔等方面的悲惋。本文以为,对家中人迁的悲慨只为其表,内核恰是抒写理想失落的悲情。

归有光的理想是什么呢?就是渴望通过刻苦攻读以成就功名,从而重振归家昔日荣耀。事实上,对于家族的分崩离析,对于家道的中途衰落,对于亲人的殷殷期望,归有光确实感到责任在肩。

对于家族的分崩离析,文中写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而后来呢,“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所谓“盛筵必散”,当一个庞大家族分崩离析,叔伯至亲各自为炊,或隔篱,或筑墙,大家虽同一门楼、同一屋檐,却再也没有同处一桌吃饭谈天的其乐融融了。作者在所撰《归氏世谱后》中,谈到自己祖父的高祖归度曾训示子孙之言:“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析生”即为“分烟析生”,意为分家,分灶为炊、分割财产之意。当年归氏祖先一旦分家分产便不得列为归家家谱之言拳拳在耳,如今却是叔伯分家,各设篱墙,置家族宗法于不顾,抛至亲人伦于一隅,各为己甚,离心离德,这对于深慕先祖持家遗风、深受宗法传家影响的归有光来说,怎不痛心疾首,感慨万端,心生重振家族以往雄风的理想亦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就归家本身而言,确也曾有过家族的尊严和骄傲。《归氏世谱后》中写道高祖归璇之时:“吾归氏虽无位于朝,而居于乡者甚乐。县城东南列第相望,宾客过从,饮酒无虚日,而归氏世世为县人所服,时人为之语曰:‘县官印,不如归家信。’”文中写到,作者祖母常于作者束发读书轩中之时到过看望一次。其间两处细节不可不察:其一是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归家很久没有人考中科举了。古人强调“学而优则仕”,踏入仕途被认为是读书人最终也是最理想的归宿,遗憾的是,归家读书人却很久于此无功。其二是祖母持一象笏至时所言另一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由这些可以看出归家在当地曾经拥有的声望和信誉,又可看出归家“读书久不效”后归有光重振家族荣耀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外,在《项脊轩志》中还有一段通常被省略的文字,是这样写的: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自比清和诸葛亮两位名传天下的人,认为自己如今虽只是默默“处于败屋中”“昧昧于一隅”,而终将“有奇景”,并以“坎井之蛙”自我调侃,自嘲之中有着建立奇业的非凡自信。

而实际情况呢?按《明史?归有光传》记载,这个“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的才子,却在“嘉靖十九年举乡试”之后,“八上春官不第”,直到“(嘉靖)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而这一年,归有光已是六十岁了,更何况,一个“县令”之职与祖母执“象笏”上朝的期待相距甚远。此种状况,情何以堪?

文中两次写到修葺项脊轩,但两次修葺的心境不同,其中也可见作者人生理想的改变。

第一次修缮是在作者青少年读书轩中之时,当时的项脊轩有三个不足:一是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二是“老”,“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三是“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作者对其进行了整修革新,所为之事有五:一是“使不上漏”;二是“前辟四窗”;三是“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四是“杂植兰桂竹木”;五是“借书满架”。当然,作者在此时之所以对项脊轩这一百年老屋加以修缮,绝对不是心血来潮,闲来无事,看修缮之后项脊轩的情形即可略知一斑:其一,作者在其中“冥然兀坐”之时,只觉“万籁有声”;二是“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是“三五之夜”,明月桂影,“珊珊可爱”。这三方面描写突出读书轩中的一种情境:“宁静”。另外,作者在其中的生活怎样呢?既可“冥然兀坐”,又可“偃仰啸歌”,悠然自得,恬适静淡,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味,这又突出读书轩中的另一种情境:“淡泊”。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欧阳修在其《非非堂记》中也说“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这一间独立的房阁,恰恰利于静心攻读,明志致远。作者对修缮动作的连续表达,正向我们传递了当时作者意气风发,意欲有所建树、有大作为的高远理想和壮志雄心,而文后写到的祖母对作者读书寄予莫大期望一事,恰是最好佐证。

看第二次修缮项脊轩的情境可知作者心境的改变之大:作者先是“室坏不修”,后是“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与第一次修葺房屋之时的兴致盎然、壮志凌云不同,此次修葺的情境,乃重在“久卧病无聊”五字上。

可以想象,历经半世飘零、阅过人世沧桑、尝遍生活悲辛之后,久卧病榻,作者心中在想着些什么呢?已逝的岁月,已逝的至亲,如今都化为病榻上的缕缕伤心回忆;当年的踌躇满志,当年的万丈雄心,如今都化为病榻上的几声无奈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此时重修项脊轩,或许只是了却一份“伤逝的记忆”罢了。

文中写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也并非仅仅寓意作者对亡妻无尽的思念。此句更应有作者对岁月不居,时光匆匆的喟叹。为什么呢?且看此句在文中所处位置──它放于文章最后,是在叙说完妻死、久病、自己“多在外,不常居”之后轻轻拈出的,看似无意,其实匠心独运。

一般而言,抒写岁月易逝的伤情,往往伴有壮志未酬、功业未就之慨叹,换言之,正是因为壮志未酬、功业未就,才更添岁月匆匆、生命易逝之伤。设想,如若正处少年时光,虽未创立大业,然因青春正盛、精力正足,自有机会实现抱负,完成夙愿;而待年华老去、两鬓斑白之时,即便再有壮志雄心,又怎奈“光阴不待人”,能有多少可用时光呢?正是“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庄子也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枇杷种植之时,正是妻死之年,而如今树已“亭亭如盖”,正是流光之迅,易把人抛。此后作者久病卧床,所谓“病身最觉风露早”(王安石《葛溪驿》),更兼“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的漂泊憔悴、豪情消磨,虽然写作此文时,作者只在中年,对于当年那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到此时也难免沦为“岁月无情侵老境”(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为节》)的伤情。

篇3

关键词:情景;人物;细节

归有光,明代杰出散文家。其散文《项脊轩志》通过围绕小屋的修缮及小屋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相关人物故事的回忆,表现了亲人间的至亲至爱,也抒发了归有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格调清新,细节真切生动,虽为散文,却不乏诗一般的意境,真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那么,归有光是怎样通过小屋来写生活、来抒情怀的呢?

一、“可喜”“可悲”情景相映衬

第一段,作者开篇就点明项脊轩的位置和它建成的时间,接着写这间破旧书屋的特点。这间小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大约平时还能凑合,一遇雨天就无处容身了:“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另外,室内光线不足:“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可谓:可悲!于是“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使洞然。”整齐的四字句,自然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满足与快乐。可乐!然后,“借书满架”;同时又美化室外的环境:日间“庭阶寂寂”,小鸟相伴;夜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这样,自由而安静的快乐,跃然纸上。正可谓:躲进书房,“偃仰啸歌”,快乐赛神仙!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在这个生活环境里的自我满足与惬意。可喜!然而,快乐只是时光的一个阶段,随着成人、成家,生活的复杂,会将自己冲入大家庭乃至社会的浑流中,打破安静与悠闲!后面几段,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慈母的英年早逝;自己尚未孚祖母之愿,而祖母已故;最后,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及以后的变迁。一个早失母爱,同时在仕途上又没有发迹的青年读书人,只有在结婚以后,精神才能得以抚慰和寄托。但“伉俪情深”的“可喜”情景并不长久,贤妻早亡,又平添了更多“可悲”之苦痛。

二、巧取细节,情辞并得

正如明代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余读震川文之为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项脊轩志》另一显著之处,便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深刻记忆中的生活细节和生活镜头,表现小屋中那些亲人的形象,抒发自己对亲人深深的追思。这些如同烙印般刻在作者心头的细节与镜头交错并行,情辞并得。

第二段,写出了大家庭分崩离析的颓废情境。作者用“内外多置小门墙”“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始为篱,已为墙”几个细节写出了一个大户人家逐渐把原来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邸搞成了杂乱、吵闹、拥挤不堪的大杂院。自己作为这个破落家庭的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靠读书考功名来改变家族命运的子弟,偏偏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文人的自责担当又使他自己伤怀不已。这样的大环境,作者并没有发牢骚,只用“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已”寥寥数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

接下来,写母亲的勤劳辛苦和祖母的望孙成名。作者截取生活镜头,用人物的典型语言和细节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写母亲,借大母婢的讲述:“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母亲关心子女的迫切和抚育子女的苦心,儿子追怀母亲的哀思,至深至微地表现了出来。写祖母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两句话和“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两个动作,把祖母对孙儿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备受母爱、祖母之爱长大的自己并没有能够实现祖母的一片心愿,所以“瞻顾遗迹”,就不止是啜泣而已,而是“令人长号不自禁”了。

第三段,写自己,久在小屋读书,“能以足音辨人”,这一细节,细腻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在小屋中度过的生活时光,包含着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情意。

文末,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段,“问古事”“学书”“述诸小妹语”,朴实平淡的话语,琐碎而不乏快乐的故事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亡妻聪颖好学、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生活的追思,对亡妻的深切哀悼。

最后,选取庭中其妻手植枇杷树这一细节物象收尾,借物象传递出物是人非、睹物伤怀的人世沧桑的感慨,令读者也不免泪滴如雨,撼人心魂。

这间小屋承载着太多的悲欢故事、人迁;这间小屋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泰丕兴衰。归有光通经史,善古文。33岁中举人,曾八次会试不第,58岁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又被迫离职。一生可谓兢兢业业,然而生不逢时,家道中衰,失意之情溢于言表。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正可谓:一屋写尽悲欢事,一屋承载兴衰情!

篇4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见过去归家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家庭的和睦已经荡然无存,诸父分家,用厚厚的墙隔开了手足情。更有甚者是“东犬西吠”,家家都养起了狗,养狗的目的是看院防贼,弟兄们之间已经不信任,彼此之间防范如防贼,在这样一个虽没落但诗礼传家的家庭里,竟落得个“客逾厨而庖,鸡栖于庭”的地步。按照中国传统,君子远庖厨,就是不忍心厨房的杀生,况且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私密空间,对客人无遮拦开放就多有不便,尤其昔日祖先们会客议事的厅堂,今天成了鸡鸭栖息的地方,可见家族的破败到了何等程度。虽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但关系始终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实在让归有光难以启齿,真真是家门不幸,家丑不能外扬。对祖母、母亲、妻子,乃至老妪,作者都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对母亲的事迹他听老妪叙述后,他“(妪)语未毕,余泣”,对祖母关爱的回忆,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但对诸父的所作所为,归有光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客观描述,即便如此,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依然挥之不去。

归有光写“诸父分爨”,是为下文写其他人事作铺垫的。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无任何功名。可想整个家族弥漫着一种没落寒苦的气氛,这与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相吻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母亲、写祖母、写妻子,都充满悲情,再加之自己科举的不顺,不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据《明史・归有光传》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这段科举经历,让归有光觉得上怍于归家列祖列宗,有愧于冀读书振兴门风的祖母,有愧于家族发展赋予一个男丁的使命。在一个重视家族发展胜于一切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归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见识了诸父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正因为这些,他的肩上扛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许导致他八次会试都未及第。带着这样的心情写骨肉情深,自然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一边是手足相残,一边是骨肉难舍。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诸父异爨”所带来的痛苦、抱怨和愧疚色彩,如浓雾挥之不去,使全文充满着一派悲凉。本来窄小破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了快乐,可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可以享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美景,但“诸父异爨”破坏了这一方的宁静,更破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染上了一层悲凉。可见在宗法观念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成员的反目对家族的发展是毁灭性的,对后代留下的痛苦是无法抚平的。

祖母对归有光这个孙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基于她对众儿子种种劣行的无限失望上。母亲尚在,儿子异爨,母亲看见的是儿子之间无恩无义、无孝无悌的表现。孝悌是家族发展的基础,这种目无长辈,目无兄长的行为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的结果,所以祖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她既怕孙子读书太苦,“久不见尔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又寄予厚望,希望努力学习,振兴家族,甚至连珍藏的祖父太常公上朝的笏板也拿来交给孙子,认为“他日汝当用之”, 儿子用不上,便寄希望于孙子。祖母内心是痛苦的,教子无方,才致“读书久不效”,才致儿子反目“异爨”,无法与孟母教子相比,愧疚之情无法表露。归有光听懂了祖母的悲凉,所以在“瞻顾遗迹”时,“长号不自禁”。

篇5

作者于项脊轩中感觉多可喜亦多可悲。书房读书,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自得其乐,是一喜。读书之余,看窗外夜色如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也是一喜。胸怀大志,发奋读书,乐以忘忧,这是更深层的喜。

其后作者极力去写“悲”。其一、大家庭分裂之悲。其二、诸父反目成仇之悲:“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让在书房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但作者内心真正的悲情却是和他逝去的三位至亲相关。

写丧亲之痛,源自于细腻而厚重的祖母之爱。作者少年读书轩中,祖母对其关怀至今记忆犹新,几个细节足以表现。“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写得很传神。还有祖母离开小轩时,轻手关门的动作,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既写出祖母对孙儿疼爱、老人爱喃喃自语等特点,又反映了祖母对孙儿读书光宗耀祖所抱的期望,形象很感人。

归有光对母亲、祖母的情感表达相当直露,类似于遭遇外伤时响亮的哭号,宣泄之后即可恢复情感状态的平衡;而对妻子的情感表达则高度收敛,俨然经受内伤之后平静的陈述,貌似悄无波澜,隐隐中却给人不安。这种文气上的迥异说明,归有光对于妻子的情感形态跟他对于母亲、祖母的情感形态,并非“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的并列关系,而是极具升华功能的递进关系。

篇6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人文发掘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别是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和观念,要在重视语文基础这一工具性学习的同时,突出学生自主阅读和发现,还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及探究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在渗透人文思想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中践行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得课堂教学得以优化、高效。

一、正确面对应试困扰,突出课堂教学平衡

毋庸置疑,高考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指挥棒。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我们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而且要求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夯实和提高。但是如果我们为了应付考试,在文言文学习中还是逐字逐句地讲解,甚至遇到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或者虚词,就让学生记忆这一实词或虚词的所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用法,势必影响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削弱他们联系上下理解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应试考试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提高的意识,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学习中感受其语言美、形式美和思想美。

如学密的《陈情表》时,我们可以先从李密写“陈情表”的时代背景切入:作为“亡国贱俘”的曾为旧朝器重的李密很难预料自己接受新朝的委任是祸是福,因此,准确理解最重要。那么,如何让充分而有力地理解呢?李密没有任何他想地选择“孝”,扛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但是如何让“孝”战胜“忠”就需要真切情感和强大的说理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到李密孝感天地的真切。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到《陈情表》中的孝的刻骨铭心,而且从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中感受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不仅获得亲情至深的感受,还从写作背景与时代特点方面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如此,学生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会产生情感和热情,如倾诉苦情的“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见背”“夺”就能通过情感的把握而获得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不需要老师讲授。这样,让文言文中人文性先行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工具与人文教学相结合。

二、加强文言文人文探讨,突出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发现与提高的能力培养。在兼顾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对文言文所传递的思想、道理进行挖掘和探究,提高他们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能力和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吸收。

如教学《项脊轩志》时,我们不能只认定其借项脊轩的兴废与家庭琐事的叙写表达人亡物在和人迁的感慨,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深层的怀念感情这一人文倾向。如果我们仅此一个主题方向地学习就会使得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人文性的理解狭隘。因为作为封建时代的读书人的归有光,其志向不只在于做私塾先生,教学生做人为文之道。我们从其祖母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归有光肩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可见归有光却在科举考试中屡屡落第,其内心的失落、怀才不遇之痛必然深刻。因此,我们透过该文可以窥见旧时读书人仕途不顺的悲哀之感。

又如2009年湖北卷的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一文,考生创造性地解读:这里(项脊轩)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项脊轩)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使得该作文扣住“项脊轩”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而获得成功。

归有光把痛切而感人的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浓缩在看似平凡静谧的项脊轩中,使得文章的人文气息浓郁而弥香。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读出文章深邃情思,获得人文的独特感悟。

三、寻求课文人文之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作者及写作背景下阅读学习,更需要他们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地挖掘其人文性的多向探究,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增强文言文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发挥主动性,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质量。

在《陈情表》、《项脊轩志》这类情感浓郁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既要抓住情感美、思想美,又要重视写法的艺术美。而在《李将军列传》这样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学习中,要突出人物的性情美的学习和作者创造的情感。一代名将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被逼无奈而死,这里我们不仅要抓住他能征善战、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而且要看到他心胸狭窄的一面;不仅看到他怀才不遇,而且要看到他有着刚愎自用的缺陷;另外,还要深思他悲剧的时代性、政治性。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把握这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名将。

我们不仅要全面地感知李广身上折射出的人性之美,而且要从如椽之笔的记叙、描写与抒情之中感受司马迁的情感好恶,从而对时代、人生都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在这样的文言文中人文性的阅读与欣赏中,完善自我人格,提高个人的意志品质与素养,获得思想的教化,形成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高中语文精选的文言文都是传递中华民族美好思想和人文情感的精品。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熏陶和滋养。只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言文阅读中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就会得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会提高,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诵读 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

文言文该怎样教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无疑是诵读。下面就以《项脊轩志》为例,具体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意义,以及诵读的一些方法、技巧。

一、在读中掌握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要流畅地诵读首先要扫除这些字音上的障碍。教师要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后,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和意义查找到,并批注在课文里,然后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强化这些字词的读音。

生僻字,就是现在基本不用或完全消亡的古代词语。由于这些词语远离我们的生活,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①“旧时栏”中,“”音shǔn,横的栏杆。②“迨诸父异爨”中,“爨”音cuàn,灶;异爨,分家。③“余扃牖而居”中,“扃牖”音jiōngyǒu,关闭窗户。对于这些字词,不仅要读,而且要边读边写,边写边记。异读字,就是因通假等原因读音发生变化了的字。如:“以当南日”中,“当”读dǎng,通“挡”,遮挡。这类字词一定要放在句子中理解,通过对整句朗读来强化。多音字,主要是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异读现象。如:①“令人长号不自禁”中,“号”读háo,哭。②“凭几学书”中,“几”读jī,案几。这类字词要明确用法,用法不同读音就要注意。

还有一些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学生很难掌握,也必须通过读来感受、区分。如“也”字用法,本文有两处:“且何谓阁子也”、“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前一句是归有光妻子转述小妹们好奇的询问,要读出疑问语气;后一句介绍枇杷树的来历,要读出陈述语气。

二、在读中习其句读

首先要会断句。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所以古人读书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习其句读”。不恰当的停顿会读破句子,改变文意。我们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虽说专家为方便我们阅读给它们加了标点,但仍存在着句内停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字词的用法和文意,适当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才不致误读。例如:①室仅/方//丈――方丈,意思是方圆一丈。“方”与“丈”是两个词,中间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如果连读为一个词,就会理解为“寺院的主持”,讲不通。②雨泽/下//注――下,名词动用。下注,意思是向下流。“下”与“注”之间也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

其次要读出内在节奏来。有些课文具有骈散相间的特点,多是骈散并行,以散为主。这些文章全篇或者部分段落用对仗或铺排,讲究词藻华丽,讲究押韵,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诵读这样的课文,就要依照对仗或者铺排的内部结构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的效果。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在读中品味精妙的语言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要把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通过读去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领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对语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反过来又会促进诵读。例如在品味“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一句时,可以采用删去法,删去“矣”字,让学生朗读,比较情感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矣”字带有感叹的意味。在封建社会,大的家族往往聚族而居,不轻易分家,归有光家现在却是“诸父异爨”,家道没落已经很感伤了;现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由“篱”到“墙”更暗示了亲人间的隔阂加深,更增添了无限怅惘,因此“矣”字不可删。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矣”字拖长音节,读出作者的感伤之情来。再如品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一句时,可以采用替换法,把“当”换为“或”,让学生朗读,比较品味。“当”是“必当”的意思,表现了祖母对归有光寄托了莫大的期望,希望归有光能仕途有成,并坚信孙儿一定会不负所望;“或”字就缺少坚定的信念。正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归有光到老都无法实现祖母的夙愿,所以才会“长号不自禁”。在品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用坚定语气重读“当”字,用自责、悲伤的语气来读“长号不自禁”。

四、在读中感受人物情感

文言文多是纪事写人的散文,虽然人物着墨不会太多,但形象鲜明。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诵读时要根据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个性、性别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口吻;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确定语气、语调,以达到更传神的效果。

作品中人物情感,往往表现在人物的语言上,在朗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洞察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老妪转述归有光母亲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问话,但母亲“嘘寒问暖”,语气急迫且充满担忧,充分体现出她对儿子无限的关爱。读此句时,心中要有慈母形象,语气稍微急迫点,突出母亲的关心。再如,写祖母时,有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第三句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第一句中“竟日默默在此”,是祖母看见孙儿如此认真读书的心疼与关爱;“大类女郎”是一句玩笑话,体现了祖母的慈爱,也可见祖孙间关系很亲密。读时,要用长辈口吻,带一点笑腔,突出祖母的慈爱之情。第二句是祖母的自言自语,也是祖母的真情流露,是对孙儿将来能够读书有成、光宗耀祖的期盼。读时,要用自言自语的语气,“则可待乎”要带点欣喜之情。

抒情类散文,可以说作者的情感贯穿始终,作者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立体的,且多有波动,读的时候要把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突现出来。《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情感有喜有悲,喜少悲多。喜的是,“室仅方丈”的小屋经过自己的一番修饰竟然别有一番情趣,自己在小屋里读书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因此,读第一段时,语气要舒缓,语调要平和,突出作者的闲适与满足。悲的是,家道没落、慈母早丧、祖母期望落空、爱妻早逝。读后几段,大多要用低沉的语调、感伤的语气,突出作者的无限悲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读“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时,倒要注意略带点甜美的语气,突出爱妻因嫁入读书世家的得意与自豪,对此温馨场景的回忆,更突显了丧妻的苦痛。

五、在读中积累语言

积累语言,就是要把精妙的语言背下来,积累语言范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修养。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讲求方法和技巧。背诵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还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仍以《项脊轩志》为例,全文共五段,第二段是过渡段,第一段写“多可喜”,后四段写“多可悲”,因此全文可以让学生分两次背诵,先背第一段,再背后四段,减轻难度。第一段分三层,分别是:介绍南阁子先前情况,自己修葺情况,以及自己在南阁子读书的情况。可逐层背诵,化难为易。后几段也可如此。在会背的基础上,也可以对诵读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尽情宣泄文章情感。

篇8

例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般把“美我”解释成“以我为美”,说“美”是“意动”用法。下面与此相关的一句是: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这里的“以”,一般解为“以为,认为”,句译为“认为 (我)比徐公美。”

这样的解释是有悖于事理的。如果说邹忌之妻偏爱他,从内心里“认为”他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之谓),是可以的;而其妾“畏”之,其客欲“求”之,“美”之,实在是不得已或别有用心,怎么可以说“认为”他美呢?邹忌心如明镜,也不会(实际上也没有)自我陶醉至此。

其实,这个“美”字只是一般动词用法。“美”做为一般动词,并不罕见。如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谷梁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问题是,这里的“美”还不好直释为“赞美”,因为这里的话题很具体,就是说长得漂亮不漂亮。所以,合理的解释应是“说漂亮”或“说长得美”,“美我”,即“说我长得美”。与此相关的那个“以”字,自然也不解释为“以为”“认为”,而只解为“说”。王引之 《经传释词》曾引此句,释“以”为“谓”,是很有道理的。

例2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末之尝闻。(贾谊 《论积贮疏》)

对于管子的话,一般这样解释:粮仓充实(百姓生活富裕了),就懂得礼节。我们承认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但这样的“转化”也未免过于简单,过于机械了,无论从道理上说还是从实践中看,这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这里的关键对“知”字的理解。“知”,可释作“为”,而“为”作动词,在古汉语中意义相当广泛。如 《易·系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王念孙说:“知犹为也,为亦作也”,“乾知大始,谓天之所为是创始万物。”《吕氏春秋·长见》:“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高诱注:“知,犹为也。”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主持”,“执掌”。“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知”,也应讲成“为”,讲成“作”:老百姓吃饱穿暖了,才有可能遵守礼仪,讲究节操。这样理解,有三个层次不同于一般的解释。一是“礼节”不同于今日之“礼节”,这是两个词,“礼”即礼仪,“节”是节操、气节;二是“知”

不是“懂得”,而是“为”、“作”,即遵守、讲究;三是“仓廪实”只是“知礼节”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足条件。想一想当时的社会(从管子时代到贾谊的时代),老百姓“不知礼节”,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礼节”吗?他们饥寒交迫,不得已去做一些苟且之事,甚或揭竿而起,实在是无法去“遵”那个“礼”“守”那个“节”呀。

例3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 《项脊轩志》)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对“借”字不注,而“教参”则句译为“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偃仰”,注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啸歌”,注曰:“长啸或吟唱。这是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冥然兀坐”,注曰“静静地独自端坐着”。这可算是语文教材中最匪夷所思的几处注解。

归有光当时何人也?学童也。项脊轩何地也?书房也。所读何书也?绝非珍本秘本也。归家何家也?书香门第也。一个书香门第的学童,读的不过是启蒙应试的书籍,何需去“借”?即使要“借”,何能“满架”?这样从“理”字上稍加思索,即可知其不通。而还有不少人曲为之辩,如有人著文说:“所谓借书满架,也是散人闲趣,未必都是借来的。陆游的‘乞借春阴护海棠’,若写作‘我教春阴护海棠’,就几乎不成诗句了。”陆游写的是“诗”,用的是比拟手法,固然可以那么写,而 《项脊轩志》的这个“借”是写实,况且,说归有光(一个小小的学童)“散人闲趣”,不也太浪漫了吗?更不可思议的是,(家长)辛辛苦苦给他“借”来了满架的书,他却毫无学习的心思,一会儿“悠然自得”,一会儿“豪放自若”。果真如此,那么归有光仕途不利 (35岁才中举人,60岁才中进士)也是咎由自取了。

其实,“借”是个通假字。《康熙字典》上就有注:“音积义同。”“借”,就是“积”,就是码放、积聚,句译出来就是:书架上堆满了书。而“偃仰”,是说头之低昂,身之俯仰;“啸歌”是说吟诵诗文;连起来讲,这四个字是描写他非常“投入”地吟诵诗文的情景。“偃仰”同“俯仰”,不必再说。“啸歌”,也作“啸咏”、“歌啸",意义与“歌咏”、“吟咏”大体一致,一般是指对诗的吟诵——也可以说是“吟唱”,因为古人诵诗就是歌唱。如明唐顺之《书三章后》:“临流歌啸,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思。”《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 《麦秀》之诗以歌咏之。”这都是明显的用例。“吟诵”既久,再静下来思索一番,这就是所谓“冥然兀坐”—— 他决不会无端地在那里“独自端坐”。

例4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史记·屈原列传》)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注:“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这样解,粗粗一看也通了。但揆情度理,就感到有问题: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上官大夫“强取”它干什么?这不是过于莽撞而又毫无意义的举动吗?一个要“强取”,一个又“不给”,这不类似小孩子的争吵吗?其实,在文言文中,“夺”与“与”都还有另外的常用义:“夺”即“削除”或“改变”,“与”即“赞成”,或“允许”。如 《左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歧,郑伯不朝。”韩愈 《唐正议大夫孔公墓志铭》:“[公]改给事中,言京兆尹阿纵罪人,诏夺京兆尹三月之俸。”此中之“夺”,都解作“削除”。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此“夺”为“使……改变”。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母悦,自诣女所,固要之,女志终不夺。”此“夺”即“改变”。“与”作“允许”“赞成”讲的例子更是常见。《书·胤征》:“旧染汙俗,咸与惟新。”《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上句之“与”可译为“允许”,下句之“与”可译为“赞成”。再回看例文,屈原写的“宪令”是“未定”之草稿。上官大夫看了之后觉得与己意不合(或“争宠”而为之),要求删除(或“改变")某些条款,而屈原坚持己见,不赞成,不允许,于是上官大夫“谗之”。这样,两个人的斗争是一种政治的斗争,是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的斗争。否则,屈原不也成了“争宠”者了吗?

例5

(信陵君)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史记·魏公子列传》)

对“举手”二字,一般不注(自然以为无可注),而译文则为“举起手来”。晋鄙为什么要“举起手来”呢?注者译者都末加思考。是一种“礼仪”吗?除了纳粹党和中国少先队有“举手”之礼外,还找不到古人有这种行礼的方式。是晋鄙要以手遮光以利望远吗?两个人又近在咫尺。这“手”举得实在没有道理。发现“无理”就会思考,就会去翻书。原来,“手”通“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知其罪,授手于我。”洪亮吉诂:“惠栋曰:‘手,古首字。’……今案《家语》作‘授首于我。’”原来,“举手”就是“抬头”!晋鄙“合符”,自然要低头看符;待到“合符”之后,心有所疑,于是“抬起头来”打量信陵君。——豁然贯通。

篇9

苏州历史名人排行榜: 1、范仲淹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是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一句名句传诵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绩显赫的范仲淹受百姓爱戴,是中国历史十大全才之一。

2、唐寅 唐寅,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是明代有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是苏州有名的文人之一。

3、金圣叹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自称泐庵法师,他的文学批评最为知名,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进行过评论,而且对推动白话文也有一定贡献,是苏州历史名人排行榜中的第三位。

4、文徵明 文徵明是吴中四才子之一,文徵明擅长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在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书法上也十分精通,并且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5、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在历史和现在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6、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四大家之一,是平江府吴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南宋名臣,被钱钟书评价为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是苏州历史名人排行榜中的第六位。

7、冯梦龙 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其最出名的作品有《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8、沈德潜 沈德潜是清代大臣,著名诗人学者,其论诗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少数反映民间疾苦,代表作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古诗源》、《唐诗别裁》等。

9、归有光 归有光是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他崇尚唐宋诗文,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其有名的《项脊轩志》被选进现代课文,是苏州历史名人排行榜中的第九位。

篇10

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四个女人,“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明朝王锡爵评语)。这里试从六个方面来解读,其续写部分写第四个女人,也就是他妻子时流露出怎样的“欢愉惨恻之思”。

一、“吾妻”称谓,突显亲密

归氏续写《项脊轩志》时妻子已不在人世,照说可称她“亡妻”,称“妻”也简洁;而他偏叫“吾妻”。且非偶一用之,“吾妻来归”“吾妻归宁”“吾妻死”“吾妻死之年”,凡称之处,无一例外。而此前写其他三个女人,无论“妪、老妪”,还是“先大母、大母”、“先妣”,虽然她们仨跟这位妻子一样在他生命中同样至关重要,他对她们仨同样特别有感情,但都没有这样加“吾”,而且一处也没有。

一方面必用,一方面又必不用,这样严整应是一种讲究:着意把“吾”捆绑到“妻”之前,远非一般加强“吾”对“妻”的所属关系;而是使“吾”鲜明地站到叙事前台,也就鲜明地站到情感前台。似乎着意告诉人:妻与“我”,关系非同一般,情感也非同一般;“我”对她特别有感情。

这位得人痛的妻子是谁,他的《先妣事略》中说,姓魏,他母亲周老夫人生前给他订的娃娃亲。小孩子的事也不好说什么感情吧,自己做不了主,至少周老夫人去世时他才七八岁。而等到成婚的时候,他二十三四岁了,成熟了,能自主了。也能独当一面,周老夫人去世已十六年了;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补了生员(补学官)也有四年了。照说如果不满这门娃娃亲,也不是不能变故。而他照旧娶她过门,这就不只出于对订婚的先母尊重。魏氏一定也有特别可爱之处;小两口子感情还好吧;起码他对她感情不差,至少写作这篇文章时还在特别怀恋她。否则也不会这样一口一个“吾妻”,亲亲热热、甜甜蜜蜜。

二、“此志”显时,别有用心

他娶这位娇妻的时间,我们据他《先妣事略》推算,当在母亲过世十六年后。再据他母亲过世十二年后他补了生员推算,他做官四年后抱得美人归。为官与娶妻都是古代男人标志性大事,如果以做官的时间来界定结婚的时间,再美不过;可是他似乎并没太在意这做官的时间。续写开头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为此志”“后五年”,比之为官后四年,那他是“为此志”一年后才做官。换句话说,他“为此志”时尚不得志。而他居然界定初婚时间为这不得志的“为此志”之后的某年,看来他更在乎这不得志时所为“此志”。

当日“为此志”做什么呢?文章选做课文时曾被删除了这样的结尾:“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又未尝不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周啸天先生评语)他为此志,让人更多地看到他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他把“项脊‘轩’”和“项脊轩‘志’”看作一个标志,跟他渴望读书做官,出人头地,却痛苦地失落不得紧密连接;现在又连上妻子魏氏,何尝不是在不得志中追念妻子给他带来的那一点亮色,聊作慰藉,使余生多一份欢欣。

三、“时至”轩中,依恋来学

归氏怀念魏氏的,不是她的关爱体贴,照说这些传统的东西她身上自然也是有的吧,但他没写,只写“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第一是“问古事”。中国古代,女人读书不时髦,甚至相反。因而妇人要知道一点“古事”好难,至少远比男人难。魏氏向夫君请教,知道了其他妇女或许没法知道的一些古事儿,也算另类。然而何其喜悦。

动口还动手,“凭几学书”。“几”是什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说:“古代矮而小的桌子,用以陈放东西或依靠休息。”而她“凭几”不是陈放东西,也不是劳累了依靠休息,也不是做女工;是学书。不是钻研高深学问,也不是练习书法;她还远没到那个级别,止初级阶段。也就是受丈夫一点影响,抽空打两个简单的字的主意。还不好说认字、写字,连陆游所谓“学经妻问生疏字”都不及,似乎不存在生与熟的问题。可能说画字更妥当,也就是照葫芦画瓢,笨拙图形,粗糙描画而已。虽然不免幼稚可笑,然而二人世界凭几相随,关系倒也融洽。而且虽然同在书房,而又空间独立,各做各事,若即若离;否则时间久了,也粘乎烦人。这样“学书”多好,亲近了,请教了,耍弄了,也收获了。

还不止偶一为之,而是时不时来。来,一方面是她的事,想来,常来,不嫌麻烦,乐得来,来得乐;另一方面也是丈夫的事,让她来,让她常来。假如丈夫不希望她来,不让她来,不让她常来;那么,她一回来他或许还能迁就,两回还能忍让,多了可不好说。要是腻了嫌了,难保他不粗涉,那来得成来不成可就难说,更不要说常来了。而事实上她“时至”轩中,可见彼此融洽,文气氤氲。

这哪像一个妻子,更像一个依恋的大孩子,不可爱吗?这样的相处能不增加共同语言,增益夫妻感情吗?

四、归述“阁子”,双重得意

回忆妻子走娘家回来,她别事不提:“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妹妹们“问”什么叫阁子是不知道。家里没有,其他人家、亲戚朋友家未必见过,一方全无的好陌生的住房建筑,姐姐家偏有,不能不说姐姐家好特别。姐夫就在那特别的地方读书,这是实证。还读出了名堂,补了生员,可见姐姐家还不只特别,还很高明。高过娘家,也高过娘家那边远远近近的所有人家。于是在妹妹们眼里,姐姐找了个好婆家,好到高过娘家,高过娘家那边所有人家,真是好福气。怪不得她走娘家回来就讲起这“阁子”的事儿,喜不自胜呀。

且是他事不说,单表这“阁子”。不是他事顺带,而是专事独表。不是概其大略,而是原话转述:“姊家”如何如何,连小妹们称呼时的人称都没有变;还不止一个妹妹这样孩子气疑问,“诸”小妹七嘴八舌。被团团围住的姐姐何其得意!直到今番从娘家回来还在得意呢,说起这事儿便情不自禁地从她一个成家的人的口中具体、浅显、直观地逼真复原出这种高、这种喜、这种得意。却不直说“我”上对花轿嫁对郎,嫁胜了之类的大白话;只如实转述这种疑问、这种稀罕,无疑也是素面朝天,真诚自然,当然也不是没有委婉与含蓄,甚至想象出某种娇羞与得意也不为过分吧。

而对一个男人来说,妻子这样喜洋洋、美滋滋、娇滴滴地对他说她嫁对了,嫁胜了,莫不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与褒奖。因而此刻他回味起来,我们也不难想象,他如何想象娇妻当日如何娇羞,他当日和现在如何喜悦与得意,他们曾经如何恩爱甜蜜。至今他还在文章中如此细致地回忆妻子说这事儿、这话儿,他不也还在得意吗?

五、室坏“不修”,心有创伤

可是好事多磨,幸福六年,妻子死了。祸不单行,南阁子也坏了。妻子死,自然是没办法的事情,生老病死几人左右得了。而房子坏了,那就赶紧修一修吧,何况还是自己为家为己发奋图强的地方,原本要格外看重些;可他偏就“不修”。

照说百年老屋,早就“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偶一坏之也不足为奇。照说没有妻子收拾,没有妻子过后他也疏于收拾,两重荒疏之下这种败坏是迟早的事。只是怎就忍心“疏”,出了状况还“不修”呢?

“不修”又与“没修”不一样。“没修”更强调客观效果,他没有修缮的行动;至于坏了的屋子要不要修,能不能修,暂搁一边。而“不修”更强调主观愿望,不管能不能修,要不要修,反正就是不想修,不去修,没“修”心,心灰意冷。

是啊,心爱的人一个个都走了,最亲近最可心的这一个又走了,走在“我”读书做官不效,重振家业不效,很不得意的时候,“我”哪里还有什么生活乐趣、奋斗动力。这“阁子”哪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坏就坏吧,不能住、完全坍塌更好。从此我也懒得去想,没有牵挂,不用再来了。不来,还不用见物思人,眼不见心不烦,岂不更好。

而曾经,这个独立王国他何等爱惜。这样大逆转是一种反常,转弯越急反常越大,反常越大越见妻子死别给他创伤大。还不止一般的伤,伤到“病”了;还不止休息几日的小毛病,“其后二年”还在病,“久”病;病得蛮严重,人都“卧”床了,又是“久”卧。“久”“卧”“病”,伤心吧,包括妻子在内的亲人死别真是伤透了他的心。

六、枇杷“如盖”,托物言志

多少年过去,死者长已,不见影子,思念似乎都难着落。好在庭中树木还在。别看一棵普通的枇杷树,至少有三点特别有意义。从时间上讲,它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的。换句话说,它有多少年,妻死多少年,它是爱妻亡故的一个见证符号。第二,当日怎么就想到要栽树呢?谁提议的?又是谁提议栽枇杷?莫不是有谁特别想吃吧?如果是,那是谁照顾谁?哪来的树苗?与你我夫妻,与一家老小又有怎样的关系?第三,谁栽的?如果是妻子,当是她生前所栽;如果是我,在她生前还是死后?在她生前,栽为何?在她死后,栽又为何?这棵枇杷树与妻子的死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凡此种种,文章一概未宣。

但有一点可以完全肯定,它于“我们夫妻”二人必定有很亲密的故事。要不家中庭中可写之花草树木也不是没有,原文开头就写庭中杂植“兰桂竹木”,珊珊可爱,看来比枇杷树种植得早的有的是,更高更大的有的是,何必非得锁定这棵枇杷呢。枇杷惹起我思念我亲爱的亡妻。见物思人也是常有的事,思君不见君,树木还在,且“亭亭如盖”,那就姑且托付相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