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16 13: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冰心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冰心作品

篇1

无处不在的母爱

由于从小生长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冰心切身感受更多的是祥和的亲情之爱和深切的母性之爱。母爱是冰心生命深处最真切的体验,是冰心毕生歌颂和追求的主题。同为“五四的女儿”,和庐隐笔下“新女儿”与“旧母亲”之间剧烈的母女冲突不同,冰心与母亲的关系永远是和谐的、完美的。在《繁星・八十》中,冰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母女图:

母亲呵!

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这样的母女正是女性主义者在“母亲的花园里”追寻的最理想化母女。在冰心的意识里,母亲永远是女儿的避难所,是最坚实的依靠,“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往事一》)③冰心笔下,母亲不仅是风雨来临鸟儿归巢时的偎依,而且是忧伤时“灵魂的安顿”(《繁星・三三》),最后,要抛弃心外的湖山,归依母亲,与母亲融为一体(《春水・九七》)。

在母爱的这种独特经验下,冰心感受到了自然的母性情怀: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繁星・一零二》)

由此,“自然之爱”是“母爱”的表现形式,“自然”即“母亲”的化身,“我”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自然”又与“母亲”融为一体,“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零五》)冰心试图向我们传达她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回归自然就是回归母体,就是回归生命,母亲则是生命的起源。

而自然的本质是纯真,纯真的最好体现只有“婴儿”,“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爱的》)在孩子身上,冰心再一次印证“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冰心笔下的“童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作家直接讴歌儿童纯朴、率真的天性,如《繁星・四三》:

真理,

在婴儿的沉默中,

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另一方面,作家通过“孩子”这一形象寄寓自己的“母爱”理念,“孩子”只是“母爱”表现的客体。她的“孩子”形象以“童真”的形式,却如母亲般成熟地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譬如在《超人》中,十二岁的孩子禄儿的深夜,使“冷心肠”、信奉尼采“超人”哲学的青年何彬从没有爱的孤独生活中产生了对过去尤其对慈爱母亲的追忆,从而震撼了未泯的善心。如果说何彬对禄儿的帮助“里面不含丝毫的爱和怜悯,不过是拒绝你的,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超人》),那么,他灵魂的真正复活、爱的最终实现则始于禄儿成人般理性的一封信:

“……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

“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超人》)

禄儿成为何彬母亲的现实体现者,引导何彬完成了成长的道路。《最后的安息》中,城里小女孩惠姑对素昧平生的乡下小姑娘翠儿的同情与关爱,也是建立在一种“母爱”式的情怀上。同样,在《世上有的是快乐与光明》中两个在海边玩乐的孩子,之所以能让一个在社会现实中绝望寻死的青年放弃走“那条黑暗悲惨的路”,源自他们身上对他人具有的母亲特征的关爱和智慧。这类“小母亲”形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小桔灯》中,仍然依稀可辨,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处在迷惘中的人们。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童真、自然,在冰心的爱心文学体系中,其实都是冰心“母爱”意象的延伸。④在这个三位一体中,冰心以“母爱”为核心探寻永恒的存在,在自然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母爱”中,“世界便是这样构造起来的!”(《寄小读者》)

“母爱”的文化资源

正如吴文藻所言,冰心是一个“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⑤,她的“母爱”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中。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崇孝道、重秩序,“在这样一个差序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内及外、由下及上、由母及父的。”⑥母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秩序的象征受到格外尊崇,如剜肉救母、沉香救母,以及佛教中目连劈山救母等即为古代尊母、孝母的极端体现。在这里,母亲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而是源于儒家文化“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祭祖、拜祖意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⑦所以,在“凯风”⑧般母爱情怀的沐浴下,孟郊《游子吟》唱出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究中国儒家“尊母”文化的内在原因则在于,母亲在“相夫教子”的功能上潜在地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在一定意义上传达了母亲在国家人才培养和个人成长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从而建构了国家、社会的秩序。正是基于这一点,近代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提出了“强国保种”论,近代妇女先驱吕碧城、何香凝等提出了“国民之母”论。冰心作为一个女性,无论在温儒敦厚的母亲杨福慈身上还是在自己的切身生命体验中,都感受到了中国母亲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并将其推广为民族的推动力量,尤其为个人得以拯救的源泉。

“母爱”的政治资源

如前所述,由于母亲在文化建构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解放妇女的目的之一就是欲通过受教育的女性培养救国救民的下一代。在此背景下,解放妇女、歌颂母亲,就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无论在男作家笔下还是女作家笔下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美国学者夏丽(Sally Taylor Lieberman)在《母亲与现代中国的叙事政治》(The mother and Narrative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8)一书中指出,“母亲”在20世纪早期的作品中“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形象代表,她代表的不仅仅是母亲,而是现代知识分子想象的、在理想社会中心的人际关系”,“这个理想化的母亲实际上是构想中的中国现代性的中心形象”。⑨

如夏丽所述,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普遍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男女的“自然性”深信不疑,“母爱”被看成“最自然”的爱,是未来“自然而正常”的社会基础,与中国传统社会人为的、虚假的人伦关系格格不入。所以,“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母亲的形象就这样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她是种族进化和社会进步的化身,她的爱为创建有人格的人和现代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她将正确地抚育未来中国民族的建设者”⑩。

在男作家笔下,“现代儿子”在同“传统父亲”反叛的同时是对“母亲”的迷恋,对从压迫的家族关系中解放妇女的强烈呼唤。夏丽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产生了史无前例的“俄狄浦斯”故事,如陈白尘的《报仇》、庐隐的《父亲》、茅盾的《动摇》、的《雷雨》等,基本情节都是儿子爱庶母。

在五四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冰心一方面响应着时代的号角,赋予“母亲”新时代的特色,一方面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书写无所不在的大母精神。这个母亲是“新母亲”,“除了治家”外,她有“现代人的头脑”,“对感兴趣”,“对于政治也极为关心”。(《关于女人・我的母亲》)“新女儿”见到了“新母亲”,如同鱼儿见到大海,是母女一体、神人合一的境界。

“母爱”的宗教资源

冰心对母亲的歌颂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最终上升到了。钱杏对冰心的母爱进行了经典性升华:具有为生命立基的唯一性、超越时空的永恒性、灵魂奔趋的神圣性、分担苦弱的救世性。11据此进一步认为,“冰心话语中的母亲,不是人间母亲,而是神圣母亲。她是上帝,是基督,是弥赛亚。到此,冰心爱的诗学中的爱是母亲,母亲是爱,就转化为了:爱是上帝,上帝是爱。”12母亲成了冰心心目中的神,成了冰心的上帝。“又试问鸿蒙初开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这些人造的制度阶级?遂令当时人类在母亲的爱光之下,个个自由,个个平等!”(《寄小读者十二》)这里自由、平等的鸿蒙之初是《创世记》第一章上帝创造万物之时的隐喻,母亲就是上帝。她创造生命,“谁无父母,谁非人子?”她无所不在,和谐的自然、纯真的婴儿都是母亲在场的体现。她就是“爱”,“上帝创造了她,就是叫她来爱,来维持这个世界。她是上帝的化工厂里,一架爱的机器。”(《〈关于女人〉后记》)而“爱”就是上帝,就是基督。在冰心的意识里,母亲和上帝像乱丝一样彼此无法解开,因为母亲就是上帝,上帝就是母亲:

太阳怎样的爱门外的那棵小树,母亲也是怎样的爱我――“母亲”?这两个字,好像不是这样说法的,只是一团乱丝似的。这乱丝从太初就纠正了我的心;稍微一牵动的时候,我的心就痛了,我的眼睛就酸了,但我的灵魂那时候却是甜的。这乱丝,世上没有人解得开,上帝也解不开――其实上帝也是一团乱丝,母亲也解不开。(《疯人笔记》)

由此可见,冰心所赞美的母亲与宗教的上帝之间所反映的是一个母系宗教的问题。13从女性主义神学的角度看,冰心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歌颂母亲,乃是因为母亲是上帝的一个维度、一个位格,换句话说,就是上帝是一个母性的上帝,歌颂母亲即是歌颂无所不在的上帝、歌颂无所不包的爱。

小结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母亲既是父权制文化的牺牲者,又无意识地以自己的身份延续了父权制度。冰心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立足于时代,并且遵照自己的生命体验,深切歌颂母爱的伟大,既超越了时代,又体现了中国女性解放的特色。当经历近百年的西方女性解放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反思进而提出“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冰心平凡的伟大!

注释:

①阿英:《谢冰心》,载《冰心论集》(上),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②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第75页。

③本文所选冰心作品均出自卓如编《冰心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④丹娅、晓燕:《冰心“母爱形象”之探》,《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

⑤卓如:《冰心全传》(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⑥dongguozheng.省略/post/142/20292,2006年5月14日。

⑦出自《诗经・蓼莪》。

⑧出自《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凯风”、“寒泉”成为古典文化中“母爱”的象征。

⑨⑩参见沈睿:《她者的眼光――两本女性主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

11黄英:《谢冰心》,转引自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34、248页。

12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13王学富:《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

篇2

下载汤圆创作app,打开点击登录。

新用户注册账号可以用手机号注册,也可以QQ、微博快捷登陆。

注册好后点开创作,添加新书。

添加封面,写作品名、贴标签、写简介就可以开始写作了。

封面可以直接拍照或打开相册添加。标签尽量多贴几个可增加你作品搜索率。

写章节标题,就可以随心所欲创作了。写完可排版(四条杠),预览(圆三角),对自己作品满意就可以点完成保存草稿。写作过程会自动保存不怕丢失。

篇3

作者 刘文韬

苗文堂,蒙古族,土默特右旗人,是我的新兵连班长。

苗班长个子不高,瓜子脸,小平头,面目慈善,言语不多,他最大的特点是性格温和,很会体贴战士。记得一九八三年刚到河南省汲县新兵驻地,我总是“抢”不到饭吃。有一天中午,我因为落后了没有盛到面条,便躲避到墙角,哭起了鼻子,被苗班长看见了。当我把自己挨饿的委屈和盘端出,苗班长不由分说,就把他刚盛的一碗面条,双手递给了我。晚上,在全连的大会上,苗班长向连长提了一个合理化建议,要求岁数大、个子高的战士,不能先盛半碗面条吃完,然后,又返回来“抢”一整碗,多吃强占,导致岁数小、个子低,爱面子的腼腆战士轮不上饿肚子。苗班长在生活上的关心,让我二十多年都忘不了!

新兵军训,苗班长对战士要求很严格。有一天深夜,我已经熟睡多时,突然,紧急号猛地响起来,原来是有“紧急任务”。我在慌乱中,把帽子戴反了。等我从屋内跑出来的工夫,别人都已经跑出去二百米远了。这时候,苗班长一边督促,一边帮我整理衣装,还替我扛起步枪。当我跑到半路上,由于实在太累了,跑不动了,直想躺下。我要求停下来休息,却听到苗班长厉声吼到:“不行!一定要勇往直前!”说完,苗班长从我肩膀上摘下背包,让我向前一直冲到目的地!苗班长在训练上的严格要求,让我懂得了人生什么是坚持!

分配老兵连,苗班长把我推荐给了团首长。新训即将结束的一天,听说团首长要来检查工作,苗班长立刻找到我,让我把自己在老家《邢台日报》上发表的新闻稿件和训练期间创作的大概有两三万字的小说拿出来,向团首长建议我到老兵连以后干文书工作,苗班长的建议,后来使我如愿以偿。苗班长在学习上的鼓励,让我由衷地尊敬他!

新兵军训过后,苗班长完成了光荣的兵役义务,回到自己的家乡内蒙古。

从此,我和苗班长就失去了联系。

二十年之后,我两次到苗班长的家乡土默特右旗试图打听到他的消息,但始终未果。

有诗为证:

塞北寻战友苗文堂不遇

退役打工去,

战友久分离。

草原问额吉,

经商土右旗。

【注释】

篇4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 缺血性心脏病; 发作频率; 血脂控制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笔者分析了2009年9月-2010年11月在本院门诊明确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既往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控制良好的患者102例,在连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改用其他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探讨血脂控制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频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明确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既往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控制良好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62~75岁,平均为68.5岁;对照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在既往合理膳食和扩管抗血小板抗血栓治疗不变情况下,实验组继续原他汀类药物疗程降脂治疗,对照组改用其他类降脂药物:非洛贝特、烟酸、血脂康。

1.3 方法 实验组继续执行原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胶囊20 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改用包括非洛贝特、烟酸、血脂康等药物选择其一口服(菲洛贝特100 mg,3次/d;烟酸100 mg,3次/d;血脂康胶囊一次2粒,2次/d),观察疗程为6个月。患者自我监测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月门诊复查血脂,血脂目标值:LDL-C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不同降脂药物后血脂未达标例数 在使用不同降脂药物12、16、20、24周后血脂未达标对照组分别为6、11、12、12例;实验组仅在16周,20周后出现1例。实验组血脂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在对照组中,部分患者服用烟酸过程中不能耐受副作用改用血脂康胶囊。

3 讨论

由于脂质可以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因素之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进展与血脂异常紧密相关。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能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所以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20余年来一直是最受强调的调脂类药物。但是从2001年发生“西立伐他汀事件”后,全球众多权威机构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重新做了实验评估。国内医院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回避,导致许多患者正常治疗疗程连续性中断。最新文献表明他汀类药物常规限量长期使用增加肌毒性的证据不充分;观察到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更为明显[1-2]。2007年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缺血性心脏病指南均明确指出他汀类为二级预防的长期用药;2011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指出,他汀类降脂药是目前降脂治疗的主流药物[3-5]。笔者实验表明,他汀类降脂药在降脂和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频率上较其他降脂药物更具意义。

参考文献

[1] Garcia Rodriguez L A,Herings R.Use of multiple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databases for the detection of rare drug-associated outcomes:a pharmacoepidemiological comparing rosuvastatin with other marketed statins[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10,19(1):1218-1224.

[2] Ridker P M,Macfadyen J,Cressman M,et al.Efficacy of rosuvastatin among men and women with moderat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elevate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the JUPITER 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10,55(1):1266-1273.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35(1):390-419.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1):195-206.

篇5

有一次,母亲让她洗澡,她就在澡房里偷偷看书,直到洗澡水都凉了,母亲生气地夺走她手中的《聊斋志异》,撕成两半,扔到墙边,小冰心望望母亲,又看看那本心爱的书,胆怯地挪到墙角,捡起那本书,又接着读了下去。这一来,倒把生气的母亲逗乐了。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水兵们听说这个七岁的孩子会讲“三国”的故事,就纷纷围住她,当小冰心神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众人被她那稚气的神情逗得捧腹大笑。听完故事,水兵们拉着她的手,称赞她聪明伶俐,并把他们在航行中用来消磨时光的小说包了一包,送给冰心作为“讲书”的奖品。回到家里,小冰心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包书,那都是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早期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这些书令小冰心爱不释手。

十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浓厚的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有名的诗篇,并开始学作对联。有一回,老师想考考她,就让她对对子。老师刚说了:“鸡唱晓。”她就脱口而出:“鸟鸣春。”老师一愣又说:“榴花照眼红。”她思考了一下,便从容应道:“柳絮笼衣白。”这可把老师乐坏了,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

小冰心就是这样漫无目的地,但却是兴趣盎然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书海启迪了这个小女孩的智慧,丰富了她的知识,一步步地把冰心,送入了文学的殿堂。

【故事思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冰心从小就对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得到家庭的大力支持。这一故事让人联想起当今家庭教育的偏颇,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最后孩子却一事无成,只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篇6

水蜘蛛在静水上徘徊

说吧:无限意,无限意

有人微笑

一棵心开出花来

有人微笑

许多脸儿忧郁起来

做定情之花带的点缀吧

做遥迢之旅愁之凭籍吧

微温轻渺,欲说还休

笑 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台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又有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不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儿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选自《冰心作品集》)

[感读]

冰心的文字最好读,清新、自然,她的文章往往让人读了怡情悦性、神清气爽。她的这篇《笑》,巧妙地展现了三幅笑影: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这三幅笑影都有花儿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影,体会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时,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就转达给了我们。可以说,传达“爱”和“美”,呼唤“爱”和“美”正是这篇美文的主旨所在。

(李弗不)

笑 太阳歌

如果你让我报答

我就用心底的笑

我知道笑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尽管别人对笑并不怜惜

尽管有些人总喜欢笑

尽管笑的付出是那么轻松

尽管笑的含义人们都知道

但是,我还是把笑举得很高

我有责任把笑净化

我有义务把笑的边界看牢

我有信心把笑重新定义

我有能力让笑的文化饱含崇高

笑――

让我们都笑

笑出人与人的真诚

笑出人对爱心的回报

篇7

今日,手脚就变得冰冷,洗澡时不愿出澡房,还不愿意伸出手来更文。出门时,寒风呼呼的吹着,我下意识的把手缩进口袋里,脸还是非常的冷。

又要去亲戚家用饭,我心里,也只是闷闷不乐。但在家里,无非就是看看闲书,更更文字,必须找些事情来消遣。“消遣”?只有无聊的时候,才会有消遣,只有闲着的时候,才会有无聊。坐在窗边,本想好好望望风景,却被一大堆书给挡住了。我只好坐在窗前,翻着《冰心作品集》,可没几下,就看完了。

每年,每月,每天,我都这么生活着。要写作,我坐在窗台,数着一秒二秒,直到数到不耐烦的时候,我就要写作了。这个不知是哪个外国作家说的话语,我铭记在心,一分一秒的珍惜着,绝不浪费。可是,我现在,是被迫浪费时间。

时间呵!不是我抛弃你,而是你抛弃我。我原不想紧紧拉着你,但是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就想我捧在手心里的水——瞬间既流呵!寒风凛冽,时间也是——随着寒风过去了呵!我曾度想挽留你,可是是你自己离去的!

我为留不住的你,微微叹息着,毕竟你这一走,我就浪费了我大好的青春来爱你呵!希望我这个爱不是白爱的,愿你能永远等着我!

我在出生那天,就已经与你共同在起跑线上了,现在,我要拼命奔跑,我要追上你,追上时间,就是我一生的目标。

篇8

关键词:比较文学;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2016年9月,我国启用了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其不仅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在课文编排上更是求精而不是求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的编订不仅要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智慧,还同时提出了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的时代性和世界性的要求[1]。面对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和教育需求,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承担着延续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还应当面向国际,走向世界。通过对新版语文教材内容、结构的梳理和探讨,笔者发现新版语文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国家的特色,用比较文学的眼光看待中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有利于扩大研究的视野,促进治学方法的改进。故笔者采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新一版的语文教材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材的评析和使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一、新版语文教材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

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理念与比较文学兼容并包的世界文学视野相契合,教材的编订逐步显示出国际化的眼光和世界文学的经典意识。严格来说,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它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不断被完善,学科的界定还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2]。但是它所提倡的“世界性眼光和胸怀”以及研究方法,与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一致,体现了宽广的学科视野和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在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作为主要支柱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手段和视角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作为担任传播知识媒介作用的语文教材在多次的修改编订中也逐步体现出包容、创新、整合的学科意识,这一点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轨迹。比较文学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新版的语文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特征,比较文学也作为研究方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比较文学理论下新版语文教材的剖析

以2016年推行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上册为例,新版教材中,课文数量为22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一共6篇,与2015年人教版语文教材30篇课文,5篇外国文学作品相比,其结构编排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比幅虽然不大,但是很好地穿插在课文篇目中,不仅选文经典而且在编排方式上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主题、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1.从影响研究的方法看语文课文的选材影响研究是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作为比较文学领域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3]。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影响研究的方法,可以做到知人论世方便教学。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为例,新版教材选取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作为散文诗二首并列,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影响研究”的范式。比较文学的“影响”强调“外来性”,冰心作为文学的“接受者”深受文学“放送者”泰戈尔的影响。“五四”时期,泰戈尔的小诗格式给冰心创作带来了灵感启发,在深度模仿的同时,泰戈尔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也对冰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冰心“爱的哲学”思想将泰戈尔的“爱的实现”理念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新版语文教材中的两首散文诗便是最好的见证。首先泰戈尔的《金色花》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将孩子变身为一朵金色花,在母亲身旁嬉戏玩耍。冰心的《荷叶•母亲》以第三者的视角描写荷叶庇护红莲,联想母亲庇佑着孩童,感情真实,细腻动人。在内容上,泰戈尔写出了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眷恋与回报之情,冰心则借荷叶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两首散文诗内容主题相近,呼应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反映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恩,也都是两位作家对爱的哲学的推崇。在课后的阅读提示中,新版教材着重介绍了散文诗的特点并对比了两篇散文诗的不同之处,也特地提出冰心的创作风格深受泰戈尔影响。在旧版的教材中,入选的文章是冰心的《纸船》,相比较于新版的《荷叶•母亲》,《纸船》篇幅较小,在文体上也属于诗歌而不是散文诗,此次的改编使得影响研究的目的更加明显。2.从平行研究方法看课文单元结构的编排平行研究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强调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3]。新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思路,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对象通常都包含具有相同主题的作品。例如,第一单元都是以主题为四季景色的散文为主,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第五单元分别选取了中国现代作品《猫》、《鸟》,外国作品《动物笑谈》以及中国古代作品《狼》,虽然都是动物为主题,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者对于动物的描写却体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不一样的生活感悟。不同国家的作者对于相同文体类别的作品表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的寓言四则为例,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文化背景、习俗等的差异,在寓言的结构、叙述方式上存在着差别。新版教材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前两篇节选自《伊索寓言》,和之前人教版中的课文相同,后两篇分别节选自中国的《吕氏春秋》和《列子》。两则伊索寓言都是先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然后在结尾点明寓意。而中国的寓言则将哲理蕴含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具体的深意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从写作对象来看,伊索寓言以描写动物故事为主,幻想成分较多。中国古代寓言以表现人物见长,历史传说色彩较浓。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主题概念,后两篇课文替换了先前教材版本中的《塞翁失马》和《智子疑邻》。新版语文教材既延续了人教版传统的“以体裁为主”的编排方式,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主题编排”很好地融合进来。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文化背景。教师有意识地借鉴平行研究法进行比较教学,容易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世界性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发现文学的异同与美妙。3.从跨学科研究方法思考入选课文跨学科研究又称“科际整合”,专指对于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人类知识的其他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与思考,提高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而工具性要求则需要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字基础与沟通技能,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是所有学科知识呈现的载体,从而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就搭建了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平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为例,其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进行结合,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在意境中融合,较好地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特征。客观对象即指个体意象,多个个体意象联合便组成了整体意象,其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这首小令九个意象看似随意地排列组合,但都紧扣“秋思”,用枯败的滕树、黄昏的乌鸦、落寞的小道、独行的瘦马等将秋的意味渲染出来,形成整体意象,作者将自己置于这幅秋景之中,情景交融,突出漂泊的主题思想。再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以优美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巧妙的是,编者在这首诗的下面安插了一幅图画,形象生动地将诗中的情景再现。将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诗歌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更能身临其境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乡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和情境美。新教材的编订进一步将文学与心理、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念。科际整合将有效地使语文教材的编排达到多元化,然而这也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新版教材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6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紧扣教学大纲要求,从教材的角度上说,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理论,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无论是编排结构还是选材,此次改革都做了很好的优化。将比较文学视作一种方法和理念,可以给课堂注入开阔、创新和思辨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眼光来看中学语文的选材和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颖的视角,走出思维框架的牢笼,不局限于局部的学习范围,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在教学策略上,比较文学的普及和应用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1.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将比较文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让学生的眼光不局限于当下中国文学,而是有一个世界文学的总体概念,并且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写作方法互相借鉴,才会形成文化大繁荣的盛景。语文教材选编中选取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代表着对它们的认同与接收。例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泰戈尔对冰心的写作理念和创作方式影响巨大,教师有意识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横向比较,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借鉴的意识,辨别异同。在学习鲁迅作品,介绍鲁迅的时候,提及鲁迅深受外国文化影响,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在创作上深受果戈里的影响,并创作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对比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到许多借鉴的影子。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视野,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2.扩展比较主体的范围和维度新版语文教材无论是体裁编排还是主题编排,都达到了比较的初步要求。例如将第一单元的三篇写景散文进行对比,比较每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总结精华要素,彻底抓住散文写作的核心要义。在纵向比较上,同样是写冬景,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做一个比较,看中国和外国作家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将共同之处进行分类总结,将异处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在多方面的平行比较中,会加强比较的意识,强化多方面思考的思维模式,培养语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3.实现跨越式、融合式教学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理念,为构建更开放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多样互补的视野。突破语文学习的单一思维理念,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并熟练运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学科,它还可以将德育和美育深度结合,在文学作品里达到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以及提高鉴赏审美能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说作品或者诗歌作品时,可以通过视频电影的播放还原作品的情节,情景再现作品中人物台词和背景的设置,让影视与文学紧密联合,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实现学科的跨越式交流。鉴赏诗歌作品时不再单一强调理论知识,让诗画融为一体,在语言文字的渲染下构建诗中的画面感,使学生用心体会真正的情景合一,触景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中,文学与艺术、科学、宗教、心理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这样的理念通过教学手段传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联系、交叉、汇通,实现学科整体的多维互动。采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范式来思考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同时也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学生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从源头开始培养他们的创新、比较、整体的意识,将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将语文大纲贯彻到底。这不仅实现了文学教育的目标,也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应用发展。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从理念上实现了与比较文学学科的紧密融合,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应用上将理念转化为手段,把比较文学的理念、方法、精神以及相关的知识、原理运用于教学实际中,配合教材的改革发展,为培养真正有眼界、有想法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胡依灵 牟学苑 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梦里面,问道,节日限量的手表或一个朋友,你要哪个。

我知道我要选择朋友,手却指向了那颜色亮丽的手表。

梦里面,说道,好,这是你自己选的。

我大叫,不是,不是的。

怎么不是呢?好像是觉得我反悔了,梦皱着眉,不满地把头摇。

梦还是收走了我的朋友,扔给我那块手表。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面,我走在长长黑暗的走道。

伸手看不见颜色亮丽的手表,可以手牵手走的朋友也被带走。

不住在想,完美无瑕的动作,不曾迟疑,却与我的意志相违背。

是什么力量控制了它的发生,糊涂抑或人性?

真不知道是怎么了。怎么有那么多难解的谜呢?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不远处出现熹微的光,我想黑暗的尽头总算来临。

看见梦们围坐一堆,交谈着。

呵呵,让她明白人的矛盾吧!她现在一定很难受,想知道为什么呢!

呵呵,让她怀疑自我吧!如果是潜意识教她这么做,那她也太低俗啦!

呵呵,有趣,呵呵……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我笑得很得意。转身走向那看不清的黑暗。

梦的恶作剧啊,忘了吧。

当我已经知道这是谁的动机,难道还会压抑?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光亮朝黑暗这边传来脚步,劈啪劈啪。

不是吧!追着我我打?

梦们喊,她发现了!赶快打晕她,让她忘了我们的谈话,重新痛苦吧!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一只布满皱纹却感觉到慈祥的手拍住我的肩膀。

我整理了思绪发现还好,一切的一切,我都还记得。

年长的梦说,别介意,它们是开玩笑的。

它们太调皮了,我们不会弄晕你再洗脑,那个问题是用来热身的。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

那天,我能懂得为什么梦要铺垫了。

梦里面,年迈的声音和缓问道,那么,信仰或生命,你要哪个?

(本文系首届冰心作文奖获奖作品)

篇10

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此来确定两者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我们称之为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分析、鉴别,有分析、有鉴别才能有发展、有创新;比较分析中易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所谓一切的价值都是在比较中看出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这种方法,让学生区别不同作品的异同之处,发现不同的作家作品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讲解有意识地渗透和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将同一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即使作家的创作理念相同,由于个性的差异,也会对文学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曹巫所言的文以气为主。如教学中,将闻一多与徐志摩的创作进行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同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都是新格律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由于不同的个人气质、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得两位诗人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爱是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主题,但闻一多表达的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成为贯穿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的一条红线;而徐志摩传达的爱是自由,是恋情,他的诗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歌咏的主要对象是爱情,表达恋爱的喜悦、悲伤和痛苦。闻一多把生命融人了祖国的怀抱;徐志摩把生命局限在自我的天地。当然,徐志摩也有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如《先生,先生》《盖上几张油纸》,但他的同情仅停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层面上,与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襟怀迥然不同;同样,闻一多也有写爱情的诗作,如《红豆》,其中表达的是真真切切的相思,与徐志摩空灵缥缈的理想也有差异。这就是刘耙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所言的情性所栋,陶染所凝。

再如同样是21世纪21年代问题小说的女性代表作家冰心和庐隐,作品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对母亲的爱、对儿童的爱是冰心作品表达的主题,她一直试图用母爱、童心来帮助读者认识世界、化解矛盾,进而消除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而同样的现实世界,在身世坎坷的庐隐笔下却是一个只有恨,没有爱的人间。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会认识到生活经历和个性性格对一个作家成长的重要性。

2.将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如茅盾的《春蚕》、叶紫的《丰收》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都是反映丰收成灾主题的小说,三部小说表现的主题相同、选取的时代背景相同,但它们选择的描写角度却不尽相同,可以放在一起让学生作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会发现,《春蚕》和《丰收》是以人物的遭遇、命运为线索,叙述了农民从萌生希望到希望破灭的过程,是以纵剖面的形式展开的。这其中农民的喜悦、焦虑和悲痛欲绝交融在一起,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多收了三五斗》则是把最生动也是概括性最强的果米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截取的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横断面,比较集中地表达了当时的广大农民因失望而产生的愤f心情。比较中,我们还会注意到,同样以纵剖面形式叙述情节的《春蚕》和《丰收》,在描写的形象上也不尽相同。《春蚕》中的主人公老通宝是一个正在走向破产的中农;而《丰收》中的主要人物云普叔,则是一个毫无产业的贫农。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感受不同作家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再如分析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时,可以与俞平伯的同题散文作比较。尽管是同题之作,两篇散文却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朱自清的散文描述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真切,像一幅工笔的山水画,细腻生动;而俞平伯的文章则描述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缥缈,大笔的写意勾勒,尽显朦胧之美。两篇作品同为情景交融之作,但描写上却各尽其妙。朱自清偏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的是对现实的一种正视;而俞平伯则重在描述主观的感受,透露出的是一种虚无。就语言而论,朱自清的语言典雅自然,俞平伯的语言清秀跳跃。而恰恰是审美认识和文学素养的差异,使得两位作家面对一样的情景,写出了这样观察视角不同,感情体验也不同的两篇文章。比较分析中,两位作家创作风格的差异显而易见。

3.将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如教学中,将巴金写作时间前后相隔十三年的两部重要长篇小说《家》和《寒夜》进行比较分析。在《家》里,突出描绘的是觉慧、觉民、琴等寄托了作者正面理想的充实生命,《寒夜》中则出现了像汪文宣、曾树生这样曾经有过丰富、充实生活的委顿生命,而这个变化正表现了巴金敢于面对现实、随时矫正自己创作方向的可贵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就主题而言,《家》和《寒夜》控诉摧残人、窒息人的社会现实是一致的,但表现形式却不尽相同。《家》对社会现实的控诉,是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具体情节的铺排自然实现的,是直接的;《寒夜》对社会现实的控诉,却是寄寓在整个艺术画面里,是有节制的,含蓄的。也就是说,同样是抒情,《寒夜》比《家》深沉、含蓄,而这也恰恰说明巴金创作风格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已由早期的积极浪漫主义向充分现实主义转化。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一个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风格的演变历程。

4.将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将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和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进行比较。两部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英国的康桥,但前者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严格遵守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借助优美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J睛,语言自然,于平实中透出华美。后者是以康河为中心,描述了在康桥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表达了对康桥的无限柔情。全文写景但又不局限于景,状物而又不拘泥于物,以抒情达意为主,记游状物为辅,寄情于景,寓意于物,语言浓墨重彩,生动活泼。两者相比会发现,诗比散文更凝练,更有意境,抒情味道也更浓;而散文比诗表达得更充分,更洋细,叙述色彩也更强。可以这样讲,诗是散文的浓缩和诗化,散文则成为诗的扩充和注释,两者各尽其妙。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作家在不同作品中创作手法的差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

5.在同一部作品的内部进行比较。如鲁迅的自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却有一个文言文的小序,这样的设置看起来是很矛盾的,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带着这样的疑问,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小序和自话体的日记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作品形式中暗藏的玄机。小序是清醒的我写的,而正文则是狂人写的,旧记记录了狂人的感受,而小序则告诉我们,旧记不过是狂人的疯话,又对旧记予以了否定,具有扭转和颠覆日记叙述的作用。为了突出这样的矛盾对立叙述,特意使用了文言与自话这样相反的叙述语言。小序和日记的这种矛盾对立造成了一种反讽,由此构筑了《狂人日记》整体结构的反讽,使得小说文本具有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130不仅如此,《狂人日记》的这种反讽结构方式还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借助小序和旧记构筑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狂人眼中的正常人世界,一个是正常人眼中的狂人世界,谁醒?谁狂?比较分析中,其中深意自然会清楚。

6.将同一主题、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教学中,可以将现代作品与古典名作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如讲解鲁迅的作品《祝福》时,可以将其与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比较分析。尽管鲁迅和关汉卿生活年代不同、思想境界不同、创作风格也不同,但两部悲剧有一个共同的基调,就是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祥林嫂和窦娥,都是受迫害的下层劳动妇女,生活的艰辛,精神生命的空虚,社会的迫害,造成了她们的悲剧。但同样是悲剧,同样的悲剧女性,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思考却是不同的。窦娥死后,冤情得以昭雪,我们会在泪水中含笑;祥林嫂死了,鲁四老爷还在骂她,鲁镇的人也照常忙着祝福,《祝福》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欲哭无泪的沉重。两部作品,都对罪恶的社会进行了控诉,但一个侧重于揭示腐败吏治对人的剥削和迫害;一个侧重于从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角度抨击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关汉卿以激愤之笔,将抨击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鲁迅则以悲悯之心,寻找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他们在各自的历史高度上先后树起了我国悲剧艺术的两面大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戏剧艺术与现代小说悲剧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