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社区范文

时间:2023-03-14 08: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综合社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综合社区

篇1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社区综合干预

应对MS之策应将减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目标的治疗性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放在首位。将疾病综合防治重点从控制治疗已形成的危险因素前移至预防和遏制危险因素的产生特别是多种危险因素的形成[1]。MS诊断向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地位ID标准的观念转变中国最新的MS诊断标准也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采用WHO1999年关于MS的定义及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专家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标准结合中国人MS流行病学的调研结果提出了中国MS的诊断标准建议[]符合以下个组成成分中的个或全部者:①超重或肥胖:BMI≥5kg/m。②高血糖:空腹血糖PG≥61mmol/和或餐后小时血糖小时PG≥78mmo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9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TG≥17mmol/和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男性

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CDS标准做了适当修改具备以下项或项以上:①腹部肥胖:腰围男>9cm女>85cm。②血TG≥17mmol/。③血HD-C

MS的危害性

MS似乎是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结合遗传因素协同所致。ID认为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MS的根本危险因素是中心性肥胖和IR而导致中心性肥胖和IR的原因包括:体力活动少、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性饮食。其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家族史;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久坐生活方式;吸烟和年龄增高等。MS的临床结局是型糖尿病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MS的社区综合干预

临床治疗MS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型糖尿病的风险。社区干预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篇2

关键词:社区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如今,网络在城市家庭逐渐得到普及,家庭综合服务系统可以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社会服务,符合现代人们对服务方式的要求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提高各项社会服务的服务效率,减少对社区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减少政府社会服务费的投入。同时,可以发挥社区服务系统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1,2]。

1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1.1 业务需求。(1)业务类型。1)青少年服务;2)老年人服务;3)外来务工者服务;4)家庭服务;5)志愿者服务;(2)业务开展方式及流程。通过合同的方式承接政府购买的各项社会服务,接受街道办事处的管理。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和社会工作研究)[3]。

1.2 功能需求根据对业务需求的分析,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需具有如下功能:(1)网上服务平台:实现机构信息、新闻动态、活动预告、活动成果展示、人才招聘等信息的对外和信息内容的维护;建立社会工作者论坛,促进社会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经验分享;建立网络会员服务中心;实现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宣传;实现部分服务项目网上办理;实现在线咨询和投诉功能;(2)业务管理平台:包含案主信息管理、专业资料管理、社会服务工作跟踪管理、义工信息管理及统计查询系统;(3)系统及信息安全处理需求:需实行统一身份认证;需对案主姓名及其它隐私信息进行屏蔽处理。

1.3 非功能性需求。本系统主要侧重于可用性、扩展性、界面友好性及安全性。

2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因为需要与系统进行接口的系统很多,所以在总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同时,需要考虑以后业务扩展和变化,系统应能满足需求增加需要,具备良好可扩展性[4]。

2.2 系统总体逻辑体系架构。根据以上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思路,确定系统建设总体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体系架构图

(1)展示层(公共服务层):为各用户的展示界面,不同的用户依据权限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展示界面,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完成相应的信息管理与服务;(2)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主要是指家庭综合服务系统的功能应用系统;(3)应用支撑层:对系统的运行起支撑作用的中间件平台和应用服务支撑,包括系统管理、中间件服务、数据交换服务、安全机制组件、日志服务组件、提醒功能组件、数据服务组件等;(4)公共基础层(含数据与基础设施):数据主要包括案主信息库、社工信息库、义工信息库、专业资料信息库、考核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指网络基础设施及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内部网络、服务器运行环境(机房环境、机房安全等)、数据中心存储设备以及其它硬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提供了信息化综合体系所需的计算、通信、信息服务的硬件环境。基础设施层的基础运行环境由相应硬件的系统软件来提供(如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及设备控制软件等);(5)标准和规范体系:指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本系统标准规范体系也必须符合、兼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相关标准;(6)安全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本系统结合最新的信息安全防御手段,为系统提供各种安全服务和访问控制,建立一个通用的、高性能的安全平台。系统安全体系包括密码服务系统、授权服务系统以及基本安全防护系统等,提供贯穿整个系统的安全服务,包括身份验证、不可否认性、数据保密性、时间戳等安全服务功能[5]。

3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实现

本系统主要由服务中心网站前台子系统、身份认证子系统以及家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组成。以下重点介绍家庭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

3.1 基本信息管理。对系统及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3.2 案主信息管理。包括案主的基本信息、与案件有关材料、接受社会服务的历史记录信息等,对收集的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档,便于需要时的查找使用。本模块包括案主信息的录入、上传、下载、打印、浏览等功能。

3.3 专业资料存档。本模块主要用于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文类文档进行存档管理,便于中心对社工工作的考核及督导的指导;此外,其他社工专业资料,如成功案例、经验分享、社工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资料,也在此模块进行归档管理。系统需实现对各类专业资料的分类管理,并具有对资料的上载、下载、查询、在线浏览、在线打印等功能。

3.4 社会服务案件跟踪。(1)记录所有个案工作的实施跟进人、实施转介情况、各服务流程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服务产出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2)记录所有小组工作的实施跟进人、活动内容、活动阶段、活动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3)记录所有社区工作的实施跟进人、活动内容、活动成果、督导评价等信息;可对信息记录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找、打印。

3.5 统计查询平台。(1)依据管理层对社会服务的管理要求,依据管理指标体系进行统计报表内容与格式的设计,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功能,将人工或自动查询出来的数据,以所需要的形式(包括进行各种计算、比较,生成各种展现格式及图表等)展现给用户,甚至让用户可以进一步逐层深入挖掘这些数据,乃至灵活地按照各种需求进行新的分析并查看其结果,满足业务管理需要;(2)统计每月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月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3)统计每季度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季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4)统计每年个案工作完成情况,按个案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统计本年度新开案、重开案、转入、转出、结案、转入下月的各种类别个案的数量,并且可以查询到各种类别和状态的案件信息;(5)统计查询社工的月度、季度、年度个案服务数据。

3.6 考核评价管理。(1)行政考评管理:机构行政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考评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统计等;(2)督导考评管理:督导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的考评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统计等。

3.7 义工信息管理。通过系统实现对参与社会服务的义务工作者的相关信息的管理。包括对义工基本信息及义工所服务的家庭综合服务社地点、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进行记录、修改、删除、查询及统计。

3.8 系统管理。作为统一的系统管理支撑模块,实现对系统的统一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用户管理:对用户、用户组、用户所属组织机构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删除用户、用户组信息、用户所属组织机构信息;(2)权限管理:用户权限通过角色实现。角色管理提供增加、修改、删除角色定义的功能,并对角色进行授权。人员管理是对使用或涉及质监局保健食品综合监管系统的相关人员信息及其权限授权的管理。系统中人员将被指定为某类角色,并通过角色获取系统的操作权限;(3)操作日志管理:对所有应用模块的使用进行日志记录,并可查询、统计、打印所有或单个操作日志内容;提供操作员的各种操作统计报表,以考核操作员的工作情况和提供领导决策数据;操作员可自行检查有关操作日志,并由操作员班长或系统管理员进行核查;(4)系统配置管理:提供通过系统统一的配置界面,保证进行系统配置数据操作的功能,系统配置的操作严格遵守权限设置规定。系统参数配置管理包括对系统参数的数据格式、系统环境变量进行配置;(5)数据字典维护:对系统代码管理、客户资料等内容进行维护管理;(6)版本管理:对系统版面升级进行管理,包括升级的版本号、升级的模块、增加的功能等信息进行维护,并提供查询。

3.9 接口设计。考虑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数据交换,设计与服务中心网站前台子系统、身份认证子系统的接口,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考虑系统后续建设需要,预留与移动APP端系统对接的接口,保证系统后续建设的可扩展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应用技术的一个实例,它为信息化应用对社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可启发业界对社区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胜,纪亚洲,李巍.社区GIS管理系统实践及其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04):46-48.

[2]刘晓静.河北省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信息化的路径思考[J].理论观察,2011(04):88-90.

[3]曾瑞,贾少华,董海宁.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科技信息,2014(02):55-56.

[4]高博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社区管理信息化平台[J].有线电视技术,2013(01):153.

[5]王晓东.上海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作者简介:刘力铭(1977-),男,湖南湘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开发。

篇3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92-0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精米、精面、多脂肪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2010年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人[1],随着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因此重视糖尿病综合干预等措施的教育,对医护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社区中对7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0 ±8) 岁,平均病程(7. 5 ±3. 5) 年。其中Ⅰ型患者4例,Ⅱ型患者72例。大专以上文化9例,初中46例,小学以下文化21例。

1.2 方法: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内容包括:①病人的一般生理、心理、发育情况、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和并发症。②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社会文化背景。③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④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所有信息制成表格录人电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并由专人管理。

2 综合干预措施

2.1 正确用药:正确使用药物是有效治疗的保证。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将每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仔细地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清楚,尤其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注射时间、方法、部位的选择及储存方法,低血糖反应知识及预防措施等。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社区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告诫患者不可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定期由内分泌专家来社区对那些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治疗,使他们的血糖长期稳定地维持在理想的水平。

2.2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热能,达到和保持标准体重,平衡膳食,保证营养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适当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过分的饮食控制可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又可进一步加重内分泌代谢紊乱,甚至低血糖。因此,饮食疗法应遵循:①“三高一低”原则进食,让患者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及低糖低脂饮食。②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日分4~6次进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让患者多进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总热量为6000~8000 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20%-25%,三餐热量的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2.3 自我监测 讲解血糖的正常范围,示范血糖仪的操作,指导患者现场操作以及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应急处理及预防。不少患者认为自己已应用降糖药物,又无任何不适,不需进行血糖和尿糖测定。血糖控制不佳时,每日可监测3~5次,血糖控制较稳定时,

每周监测2~3次,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同时建议患者做好血脂、血压、体重等的监测。

2.4 运动指导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文献报道,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改善脂肪代谢,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3]。运动宜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0.5~1 h开始,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有利于减轻体重。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状况、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如散步、慢跑、跳舞、体操、太极拳及游泳等。一般应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准,鼓励患者不可间断,要持之以恒。

2.5 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能根治。治疗需长期不间断进行,且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患者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失望甚至放弃的心理。我们应耐心劝导患者,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做好心理疏导[4]。

2.6 健康教育:包括集体教育、示范教育、经验交流及个别指导等形式,社区设立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①每周举行一次专题讲座结合录像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使糖尿病患者和家人正确认识各种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②经验交流主要围绕有相同问题的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及体会。采用授课、提问、榜样患者发言、集体讨论意见反馈等形式,鼓励糖尿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个别指导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对一的交谈,每次教育内容包括1~2个目标,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及学习障碍情况,分多次进行,对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患者给予特别辅导。引导患者克服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平衡膳食,饮食有度,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运动。经常与患者家属取的合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患者反馈意见改进教育方法

2.7 定期随访: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每周1次进行随访,进行健康查体,了解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76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等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优良率为23.7%;干预后平均优良率达到90.7%。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运动锻炼、正确服药及饮食、自我足部检查、护理和依从健康教育的人数明显增加。

4 体会

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再是单纯的控制血糖水平,更要防治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糖的控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降糖药物等。而健康教育为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近几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普查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甚至是很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很低,有的可以说还停留在无知状态,病人缺乏有效的监测管理,没有和医生进行有效的配合,认为只有吃点药没什么不适就好了。这样对糖尿病的控制治疗,尤其是对并发症的预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只有依托社区进行大量的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患者进行具体行为指导和干预,把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技能,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因此,对糖尿病进行社区管理极为重要,应把专科临床与预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家庭与医院、医生与病人之间互动,以连续性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一体、全程管理、终身服务的糖尿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模式,以达到控制、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等.2010年最新糖尿病指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

[2] 刘国良.糖尿病人运动治疗与实施[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98-100

[3] 陈文会,向晓红.对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干预[J].中国保健杂志,2006;146:40

篇4

2018年的工作就要接近尾声了。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学习和锻炼,可以说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有了一个飞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领导的培养和同事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社区老年工作,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1、今年社区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活动,通过标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辖区内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向老年人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及有关精神,大力营造敬老和爱老的社会氛围。

2、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困难老人。极大调动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3、为辖区60岁(含60岁)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以及“老年优待卡”,2018年全年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领取“老年优待卡”正式卡110张,临时卡89张,并通过一系列的为老服务,营造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4、组织并推荐参加大兴区及清源街道举办的最美老人、孝星评选、老年人摄影大赛等活动,展示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5、庆重阳,社区举办了重阳节趣味运动会,通过活动,既让社区的老年人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老人们的沟通交流。

6、规范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辖区60岁以上孤寡、独居、困难老人花名册的统计工作,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进行摸底、统计,建立台帐,详实的建立健全老龄人档案。做好辖区高龄老人补贴金申请、统计工作。

二、做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

1、为社区残疾人办理、发放残疾卡2人,完成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组织社区残疾人参加街道组织的残疾人活动、报送残疾人各种调查表。

2、严格比照低保普查的有关文件要求,逐项了解低保家庭的实际情况,入户调查认真核查低保对象的家庭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为社区低保人员办理医疗救助,发放低保物品,对弱势群体进行慰问,送上社区的关爱。

三、做好社区救助工作。

1、积极协助我区卫生局,开展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使居民懂得和了解了适当献血有益于身体健康并能挽救他人生命的重要意义。

2、及时巡查并上报民政救助情况,对辖区内的弱势群体及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

3、组织居民红十字捐款,按照街道工委的指示精神,开展以“爱心暖阳”为主题的宣传、捐款、捐赠冬衣活动,表达社区人民对灾区、贫困地区群众的关爱之情。

四、惠民殡葬保障工作

篇5

2006年转瞬就将过去了,在办事处领导和同事支持和帮助下,一年来我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及业务知识、严格遵守本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方面都得到版权所有了锻炼和提高。现将本人思想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及时适应新的岗位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小平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理解“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各项工作。同时,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精神,掌握其精神实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等载体,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真正做到“想事、干事、成事”。继续发扬社区干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神,利用节假日进行义务劳动,美化社区环境。为了适应工作要求,配备了工作日志本、会议记录本、学习笔记本和来电、来信、来访登记表。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工作行为,调动了积极性,提升了社区整体工作水平。

二、勤奋工作,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主要负责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

1、提高认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优化社会环境这一主题,全面开展了创建“诚信平安社区”活动。在和区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街道办事处又分别同4个居委会和卫生管理站签订了综治责任状,明确了责任范围和工作目标。通过签订责任状,各居委会和环境管理站从思想上、认识上、领导上、措施上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同时,加强了与公安部门沟通,召集居民代表联合召开了联防联控座谈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防范意识。配合各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今年共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课8次,受教育面达400人次。向居民发放新《条例》7000份,加深了居民对新条例的认识。同时,利用宣传栏不定期刊出了新《条例》、《国防教育》6期,并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居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讲奉献上来。

2、做好民调、帮教、帮扶、等工作,巩固综合治理成果版权所有

在民事调解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成功调解民事纠纷35起,无民转刑案件发生,调解工作认真、细致,纠纷调处成功率98%以上。

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刑释人员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在居民花名册的基础上,掌握了重点人口情况,加强了外来人员的管理。对社区承租房屋的外来人员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对租赁人的租赁期限、来区时间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并通过片长随时对外来人员登记。

帮教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帮教对象的单位基本做到帮教对象个人资料齐全。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到他们中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

篇6

您们好,我是xxx是社区防火专控行动小组的一员,我加、2014年转眼就要从我们身边走过,回头望望,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即取得了一些成就,现将2014年度从德、能、勤、绩、廉几方面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德:在一年内的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作为党队伍中的一名兵,学习是提高自己思想水平、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不懈的学习理论,用“十”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时刻不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二能:我严格的按照领导要求,积极努力解决问题,只要是工作需要,我都不分份内还是份外,都尽心竭力的去做好,时时处处以团结为重,工作为重,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同志以诚相待,团结合作,与其他同志共同完成社区的各项工作。

三勤:自始至终,我都坚持多办实事,办好事,强化廉政自律意识。按照领导的有关要求,能经常性的学习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以此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正确对待权利,认真履行好职责。

四绩:

(一)组织开展元旦、春节、元宵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一是组织了网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火灾隐患的排查,加大了节日期间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力度。二是加强了在节日,特别是烟花燃放期间的安全检查和值班巡逻,并对重点施工现场、重点场所和重要建筑的主责单位落实最严密的节日火灾防控措施进行严格的督促。三是充分的利用了各种途径,积极的开展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以达到提高居民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识和自觉性的目的。四是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以及施工现场等反复的开展消防安全的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五是认真的组织好了在节日期间各项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组织开展全国“十”消防安全保卫

在2014年11月7至15日,我们重点做好了三项工作:

一是督促社会单位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严格落实各项火灾防控工作措施。二是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国“十”代表、委员可能涉足场所反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三是全国“十”期间,发动消防网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不间断防火巡查,加强消防安全值班巡逻、夜查力度,确保了全国“十”期间各项活动的消防安全。

(三)发现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能力还有待加强,要能够保证责任的确切落实。二是各个单位的配合还不够协调,没有形成合力。三是宣传不够广泛,群众火灾防范自救逃生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四是对工作过后进行及时认真的总结的意识不强,信息的反馈有待加强。

(四)对以后工作的个人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火灾防控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严格落实工作制度,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对自身暂时无法解决的火灾隐患,要专人死看死守,并向上级报告协调解决,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广泛宣传,提高能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醒群众加强火灾防范,掌握自救逃生技能。消除死角死面,督促落实弱势群体监护措施。

四是及时总结,加强反馈。各社区(村)、乡直属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专项行动情况信息反馈工作。

篇7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综合性的自主治疗,其并发症累及病患的多个器官,致残和致死率极高,给病患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我国糖尿病病患数量正以每年 0.1%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个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度重视并加强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对于控制病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患的健康水平,改善病患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一般资料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1年~2012年所收治的糖尿病病患中,排除严重并发症及不能参与全程管理者,随机选取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所有参与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1999 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与病患及其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在120例患者中,男72例,占总数的60%;女48例占,占总数总40%;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2岁,平均年龄(56.8±11.8)岁。

2.社区管理方法

根据糖尿病的疾病特征及防治要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包括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运动和用药的监督指导、血糖定期监测以及门诊随访等在内的社区综合管理方案。

2.1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是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丰富的糖尿病健康常识宣传活动,如讲座、病患座谈、图展、发放宣传资料等等;另一方面,因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时也尽量采取了更加浅显直白、通俗易懂的有效方式,使宣传活动更具实效性。通过这些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消除他们因不了解而对病症产生的恐惧,强化了病患的健康保健意识,使其更为积极地配合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效果。

2.2饮食、运动及用药督导

为每一名参与研究的病患设置健康档案,根据糖尿病患者个体的身体、家庭、患病等综合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详细的治疗方案,对每位病患给予健康饮食及运动指导,督促其规范合理地用药。

2.3定期血糖监测及门诊随访

为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其中,每月1次静脉血糖和餐后2h血糖测定;每三月1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血糖控制理性或良好的病患,保证每月门诊随访并指导用药;对于病情严重或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加大对病情的监控力度,提高血糖测量的频度,保证每周门诊或电话随访1 次,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4建立转诊绿色通道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具备更高医疗资质的医疗单位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便利。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中,有2例因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本社区卫生中心无法处理,通过转诊绿色通道转至上一级医院就诊;而在上一级医院就诊的本社区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也可将其就诊档案转至本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

3.结果

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之后,这些病患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也得到了明显控制或避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干预前后病患各项指标比较

4.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糖尿病防治体系的有机构成,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视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和服药督导、血糖定期检测在内的糖尿病诊疗服务,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常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寿命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潘长玉,田慧,刘国良,等.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05).

篇8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14-02

糖尿病(DM)是一组与胰岛素功能缺陷或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患者早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对社区中的糖尿病人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和防治,是提高糖尿病控制率,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社区管理

糖尿病社区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是在各级政府支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共同参与下,形成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药物治疗的概念,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

1.1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人档案 由社区医师及护士入户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史、生活习惯、体格检查、发病时间、联系方式、接受治疗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过敏史、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要求社区医师要全面掌握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问题,为订制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提高 DM 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缓解其病情,同时还能节省患者的一部分开支[1]。完整的健康档案可提高社区卫生的管理效率。

1.2. 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居委会干部、义工等组成的干预小组,开展社区内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入户对患者的用药情况、用药种类、测量血糖是否规律、血糖化验时间、血压、体重、腰围、臀围、临床表现、眼底检查时间、体力活动、活动时间、饮食情况进行随访。为每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随访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预警,督促患者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直到病情好转。在社区实施连续性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可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对疾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环状模式。新形势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要求每个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身患有糖尿病之时就能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得到医师的关注,并在长期的疾病控制过程中得到医师的帮助,解决其心理、生理问题。建立环状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是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向更具内涵性发展的糖尿病管理模式。体现全科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模式,适合当前医疗卫生服务的供求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医师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全程的心理管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否定情绪、焦虑症、忧郁症等作出相关的诊治,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帮助患者与其他糖尿病患者进行互相交流,使其得到其他患友的支持鼓励,得到心理的交融,找到互相督促锻炼的伙伴,正确处理好与家人、其他社会人群的关系,让患者处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帮助。

1.4 建立社区和综合医院双向转诊网络。由综合医院内分泌专科医师负责社区医生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对社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进行会诊,指导社区医师对糖尿病病人的综合管理。

2 综合防治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降糖药物、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 5个方面的内容。

2.1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在长期控制高血糖和其他代谢异常的漫长过程中,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2][3]。有效的病人自我管理能将病人的健康状况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4]。适时的健康指导对于糖尿病人的病情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健康教育是通过向糖尿病患者讲授有关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技巧,是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和糖尿病治疗目标、坚定战胜糖尿病的决心、实现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当他们的健康出现问题时,他们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能准确采取自我护理措施,寻求恰当的医护帮助,主动调整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有调查表明,社区糖尿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渴求是迫切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现代糖尿病管理方案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体力活动减少、生活紧张和精神压力及过度优越的生活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诱发因素[5],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其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家属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低血糖时能及时处理。家属理解支持对疗效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糖尿病的疗效呈正相关。

2.2 饮食控制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前期综合治疗中的基础疗法,是控制病人的代谢,预防并发症的必要手段,要长期坚持,严格执行。饮食治疗应尽可能的做到个体化,除了要考虑到饮食治疗的总原则外,还要考虑到糖尿病的类型、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是否肥胖、治疗情况、并发症和个人饮食喜好。首先制定一天的总热量,然后将总热量按1/3、1/3、1/3 分配。限制饮酒,特别是高血压、肥胖和高甘油三酯的病人。食盐应限制在 6g 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以糖类、低脂、适量蛋白质为宜,提倡进食高纤维饮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紊乱,该类食物包括谷物类、豆类、藻类、绿叶蔬菜等。食谱多样化,选用食品交换份法,配餐合理,定时定量进餐。合理的饮食控制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

2.3 降糖药物 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药物对血糖和其他代谢异常的控制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危险性。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原则。向病人解释使用有关药物的目的和意义,并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磺脲类应餐前半小时口服,主要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偶有药物过敏,如皮肤瘙痒和皮疹,双胍类可在进餐中服用,并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阿卡波糖应在进餐时与第一口主食同时嚼服,胰岛素增敏剂使用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胰岛素使用时应向病人讲解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和注射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保存胰岛素、处理低血糖及使用胰岛素泵。有研究表明,规范合理用药可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4自我监测 每周至少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2~3个月做1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自我血糖监测可帮助改善血糖控制,保障了降糖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肾、眼及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尿常规,心电图,血脂,肾功,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为了便于详细掌握病情,应认真填写糖尿病记录表,做体重、血压、饮食、用药的情况记录,尤其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注意。

2.5 运动疗法 具有充沛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可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整体感觉,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压和血脂。经常性的运动可改善血糖的控制并减少降糖药的用量。运动治疗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可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很多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期糖尿病患者)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相结合,可有效地降低血糖控制症状[6],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和个体化。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应严格筛查糖尿病并发症并做相应的指导。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坚持治疗。认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随着社区医学的内涵发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着手研究建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系统管理,在社区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介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自我护理的技巧,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减轻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缪建平,郑定容,陶向辉.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有效防治糖尿病[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

[2] 牛静兰,沈勤.浅谈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11(3).

[3] 方永光.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3).

[4] 李燕玲,刘玉琼,邱琳.自我管理实践在城市社区 2 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1,9(27).

篇9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杀手,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1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相对危险升高40%[1]。收缩压下降10~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与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16%,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2]。由此可见,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所在。2002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1%,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与1991年比较患病率上升31%[3]。我院自2005年9月与昆明市科技局签订了《高血压危险因素社区综合防治》科研项目合同,对江岸社区的354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干预治疗,包括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危险因素认知、健康教育、生活干预、监测血压、药物治疗等,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的整体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选择2005年在江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354名,入选标准:年龄35~70岁,其中男196例,女158例,平均年龄(59.2±14.7)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和(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1.2 干预方法 (1) 建立高血压病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文化背景、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是否服药等。(2)中心设专人负责高血压管理工作,设立免费测血压点,对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根据其不同的血压进行分级干预。Ⅰ级高血压患者重点放在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上,要求患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血压,每次均记录测量时间和血压值,观察3~6个

月,若达不到预期效果,则指导服药治疗;Ⅱ、Ⅲ级高血压患者,除干预以上内容外,重点放在规律、合理服药及药物选择上的干预,并帮助其选择可长期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合理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分级随访、登记(见图1)。(3) 每月举办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指导患者控盐,发放盐勺,每人每日<6g,合理饮食,补充钙和钾盐;控酒每人每日<50g乙醇;禁烟;控制体重,BMI<25 kg/m2,腰围男性<85cm, 女性<80cm;组织户外登山活动;发放居民健康手册、高血压防治手册、 高血压锻炼处方、服药调查表。(4)中心、居委会的黑板报每月一期健康知识版面巡展,利用“世界高血压日、糖尿病日、无烟日”等进行宣传,举办义诊、咨询活动。(5)每半年免费进行血糖、血脂、尿酸、体重监测,每年免费做心脏超声多普勒、心电图、胸片、B超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资料用Foxpro6.0 输入计算机,使用SAS8.2和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控高行为的形成率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控高行为的形成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见表1。

2.2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控高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控高知识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见表2。

2.3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表 见表3。

图1 高血压危险因素社区三级预防控制网络图

表1 354名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 控高行为形成率表2 354名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 控高行为形成率 表3 354名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表

3 讨论

2005年9月在昆明市科技局的支持下,我院以江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针对社区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发病率高等问题,开展了以社区、家庭和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健康促进活动,经过2年干预,江岸社区高血压患者控高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良好生活行为也有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受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4]。服用抗高血压药显然可以降低血压,但由于生活行为习惯、运动及精神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控制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除要求患者规范服药外,必须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病人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行为,延缓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的损害,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 健康教育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的阶段,遵循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5]。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体化、规范化的防治理念必须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深入广泛地渗透到社区居民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加强宣教工作,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提高社区居民的科普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增加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而健康教育的方式可灵活多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通过发放图片式健康教育手册、专题讲座、个别交谈或多人座谈、幻灯等健康教育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知识。定期为高血压病人提供血压监测,为患者制订疾病治疗的合理目标,调整药物合理用量,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并根据个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对高血压病的早防、早治、合理治,降低致残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须抓住3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3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三级预防”须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实践证明高血压可防可控制。WHO在全球慢性病报告中指出“如果立即行动起来,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在未来10年内,每年将减少2%的慢性病发病,至少可换回3600万人早逝的生命”[6]。由此可见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的防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范书英,柯元南.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7,6:441.

2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3 武群,胡永华.复方抗高血压药物在我国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7,20:1714.

4 孙宁玲,韩建德,赵华,等.A型行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4-5.

篇10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低)、三不(不规则服药、不忍受吃药、不爱用药)的特点。因此,开展高血压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将高血压病干预方法综述如下。

1 宣传教育

1.1 宣传途径 (1)大众传播是社区居民获取高血压知识的首选途径。主要应用视听教育手段,如通过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电视或录像等形式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此外,通过健康教育橱窗、宣传画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候诊室和输液室通过VCD播放高血压防治知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和认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可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2)群体传播即社区医务人员和居民面对面地进行信息交流,是社区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放置高血压防治小册子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者免费取阅;举办专题讲座,并组织患者进行讨论,现场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将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的病变进行讲解发生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形式能近距离、面对面进行讲解与示范,其教育效果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理性认识。

1.2 落实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必需落实以下措施:(1)发放《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记录卡》是督促患者将每月的配药和每月的服药记录于卡片上,便于定期检查。以强化其长期坚持服药行为。(2)了解患者的知晓率。刘兰林等通过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8.9%提高至80.6%,低盐率由干预前的28.17%上升至干预后的45.1%,吸烟率和饮白酒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9.14%和25.89%下降到干预后的14.3%和11.5%,此提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良好途径。

2 生活方式干预

2.1 戒烟 在研究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时发现,吸烟与不吸烟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可在短时期内使血压急剧升高10-25 mm Hg,使每分钟心率骤增5-20次左右。研究还发现,高血压患者吸烟可增加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增加并发症的严重性。吸烟者发生急性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3.5倍,而且吸烟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大大高于不吸烟者。张京等报道吸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发展是因为正常肺泡巨嗜细胞在烟的刺激下可释放中性白细胞趋化因子,将嗜中性白细胞吸收到肺部,肺功能下降,进而损伤右心,右冠状动脉亦受吸烟影响而导致高血压。上述资料表明戒烟可减缓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2 限酒 研究表明长期饮酒能使高血压升高,而戒酒则使血压降低,高血压总体的发病率5%。7%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男性可达11%)。由于酒的热量高,经常饮酒还会加重肥胖,提高血压值。有资料表明,每天饮用含酒精40%-70%的白酒,收缩压升高5-6 mm Hg,舒张压升高2-4 mm Hg,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100%。国外报道一组美国白人与日本人的酒精摄入量和血压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年龄、BMI、吸烟、心率、血糖、血尿酸、尿钠/尿钾比值等因素之后,酒精与血压的正相关依然存在,且与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关。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工人和渔民这两组职业人群中,酒精摄入量每增加57 mg/d,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会分别增加25.6%和18.7%表明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3 饮食指导

非药物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其中饮食疗法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恰当的饮食治疗可使血压不需要药物治疗就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3.1 低盐低脂饮食 人体摄入的钠75%来自饮食,多以氯化钠或食盐的形式存在。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钠摄入和血压水平有显著相关,即长期高钠饮食可使血压升高。低钠饮食可以降低血压。有研究表明,每人每天盐摄入量由4.2 mg增至12 mg可使15%的青年人和5%的老年人血压水平提高5 mm Hg,多数青年人的血压提高1-3 mm Hg。限盐对于改变血压的意义非常重大,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增加钠的吸收和钠在体内的蓄积。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此外,摄入过多的钠盐,使动脉管壁内钠和水分含量增加,引起管壁增厚,管腔变狭,导致外周阻力增大。同时也使动脉管壁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对缩血管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反应增加,引起小动脉的收缩痉挛,造成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陈玉等研究结果显示,动物性食物摄入频率高者血压异常率比摄入量低者高,植物性食物摄入高者血压异常率低,油脂食物摄入高者,血压异常率高。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动物性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高。血脂和胆固醇升高,会引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动性增高,血管舒张调节功能降低,这两种因素都能引起血压的显著波动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

3.2 补充钾盐和维生素 摄入适量钾盐和维生素,可保护心血管功能。有利于降低血脂,维持正常血压,钾盐对血压的调节可能与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活性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压力感受器的功能以及直接的促尿、钠排泄作用等有关…。4体育运动

许多研究表明。适量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具有提高生活质量、控制体重的作用。白红梅对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6个月的运动干预,结果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13.92±0.37)mm Hg,舒张压下降(9.73±0.08)mm Hg,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有明显提高。陈香仙等探讨太极拳降压的作用机制。太极拳运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促进RBC膜钠的活性;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上述资料表明,体育运动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运动增加了血流速度以及对内皮细胞的切向力,使得内皮细胞的氧化氮含酶信息核糖核酸的表达和磷酸化增多,进而增加NO生物利用度。从而起到了降低血压的作用。

5 心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