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25 09:4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枫桥夜泊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三美论”;《枫桥夜泊》;英译本;评析

一、引言

英国19世纪的大文学评论家阿诺德(M. Arnold)在《论荷马的翻译》中提到纽曼(Newman)的翻译观点,他认为翻译要尽量保持原作的特点,要尽量恪守原作的思想方式,“译者的第一责任就是忠实于原作”(Arnold,1949:205-206) 。纽曼的观点代表了世界翻译思潮的主流。中国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林语堂也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美学家朱光潜在1944年发表的《谈翻译》一文中谈到,将翻译归于求“信”原文,译文“达”、“雅”均以原作为依归。这些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方法主要以传统文论和古典美学的理论为基础,强调经验,讲求艺术性。但是,对于汉语诗歌翻译,尤其是汉语古诗的翻译,这些理论却无法完全适用。对此,许渊冲先生在大量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翻译见解:好的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神美、音美、形美的效果(许渊冲,2006:73-7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标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吴钧陶说:“要比较完善地传达原著的精神和面貌,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接近原著的精神和面貌。原著是诗,最好不要把它翻译成散文。原著是严谨的古典格律诗,最好不要把它翻译成自由诗。”(吴均陶,1997)中国古典诗歌措辞凝练,言简意赅。寥寥几语就能描绘出一幅美妙的画卷。这一方面体现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给译者造成相当大的困难。翻译首先要做的是达意,即传递信息,诗歌翻译中的信息既包括表层含义,也包括诗歌背后隐藏的信息,译者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了原诗的信息,才能在达意的基础之上,继而追求传情。说道传情,这也是诗歌翻译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翻译不同之所在,诗歌翻译必须准确传递诗歌的意境,让读者通过译文同样能够感受到原诗的音美、形美和意境美。因此,如果不能准确传达诗歌的意境,甚至扭曲了原诗的意境,那么读者将难以通过译文去感受原诗的意境之美,其鉴赏价值也将大为折损。

三美论的提出正是符合了中国古诗词对于信息表达、声学传播和意境传递的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诗的意象和美感,让读者通过译文也可以感受到原诗的魅力所在。

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考中进士。大历末年(779),任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为后人所传颂。安史之乱爆发,诗人为避战乱,乘小船行至姑苏城外,夜泊于枫桥之畔,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意境隽永、千古不朽的名作。关于《枫桥夜泊》的翻译,研究虽不鲜见,然而以许渊冲“三美论”为理论依据,对比分析其英译本的审美意境的论文却不多见。因此,本文将以“三美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旨在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英译的审美,以及“三美论”对古诗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加深对于原诗和译文的认识和理解。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

译诗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传递原诗的形式和音韵。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2006:73)闻一多也提出诗歌的结构美、意美和音美,而许渊冲亦认为诗歌翻译佳作应“达意、通顺、传神、表形”,并在大量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和评析。三者辩证统一,首先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追求形美是最高标准。

许渊冲指出三美的基础是三似:意似、音似、形似。也就是说诗歌的译文在意义表达,音律节奏和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要尽可能和原作保持一致。译者应该利用各种文体手段传递原诗的风格给读者,从而让读者感受到原诗的结构之美、音韵之美和意象之美。

1、意美

意美的基础是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意美是诗歌的至高境界。许渊冲认为:“传达了原诗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然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如果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了。”(许渊冲,2006:73)因此,意美是诗歌翻译基本原则,体现了忠实于原诗内容的解读,而意美还要注意措辞和意象,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原诗内容的美感。

2、音美

诗是富含韵律的语言,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诗歌翻译可以借助头韵、尾韵和谐韵等韵律手段,尽可能保留或再现原诗的节奏和韵律,译者可以仿照原诗的韵律模式,如抑扬格、扬抑格,汉语中的双声、叠字等,重现原作的内在音韵美。

3、形美

形美是诗歌翻译的第三个原则,诗歌的形美体现在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翻译中,要保留原诗的诗行整齐、形式对称等,如根据原作确定诗行的字数、音步等,从而再现原诗的齐整性和对称性,呈现原文的形似形式。

“三美论”体现了汉语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在诗歌翻译中,三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力求和谐统一。但是,许渊冲在论述“三美论”原则的过程中也提到“译诗不能百分之百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总要有所牺牲。个人认为,意、音、形三方面牺牲得最少的译文,才最能传达原诗的韵味,才是最优秀的译文。”许先生的意见是:“意似”是译诗的低标准,“意美”是高标准,“三美”是最高标准。“意似”只能使读者“知之”,“意美”却能使读者“好之”,“三美”才能使读者“乐之”。(许渊冲,1987)总之,意美是根本,音美和形美是前提,在翻译汉语古诗的过程中,译者要辩证统一地综合运用这一原则,指导翻译实践。

三、《枫桥夜泊》及两译本评析

1、张继及其《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及第,后贵为地方财政官员,虽不是大家名家,其诗文亦存世不多,但收录在全唐诗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却为后人传唱,留名千古。全诗如下: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描述了这位旅愁游子落榜失意之时,返乡途中泊舟姑苏城外的所见所感。全诗意象丰富,愁字统起,意境隽永,让人深感诗人愁苦的思绪。诗文前二句中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笼罩着因愁难眠的诗人,寥寥数语为读者勾勒出一副凄冷月夜行舟江上的寂寥景象,诗人将不眠人的意象和叙述者视点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动静结合,意象恬淡隽永:城和寺为我们勾勒出景物的远近布局,船和钟声,有动有静,意境幽远。江畔渔火摇曳,寺内钟声清远,明暗与动静交错之中,令人有梦回千年与诗人戚戚相伴之感。

2、《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评析

本文选择了两个译本从“三美论”的视角进行逐一分析,译文如下:

译文一:许渊冲译本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从音美角度来看,四行包含的音节数分别为十二、十二、十一和十二,可以说非常符合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七言诗译成英语的时候可以考虑用每行十二个音节的亚历山大体的思想。第一行为十二个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音步,每个音步三个音节,读起来抑扬顿挫。第一行和第二行韵脚相同,均为[ai],第三行和第四行韵脚相同,均为[il]。第一行内部,at和moonset押尾韵,cry和crows押头韵,且cry和sky同押[ai]这一韵脚,streaking和sky也押头韵,因此朗读起来韵律感极强。第二行lit和lie押头韵,且前三个单词dimly、lit和fishing均包含短元音[i],间隔一个词后又是包含长元音[i:]的neath;第三行从结构上讲,为两个并列的介词短语,且每个介词短语包含数量相同的音节,读起来音节整齐;第四行句首bells、break和borne押头韵[b],roamer、dream和midnight中有辅音[m]重复,break和dream中的长元音[i:],ship、midnight和still中的短元音[i]配合也增加了译文的音美效果。

从形美角度看,许渊冲译本中,标题采用了动名词短语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介词构成的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译成现代汉语为“夜里停泊在枫桥边”,这样译既符合英语行文习惯又符合原诗标题的意境,先出现“枫桥”,再出现“夜泊”,从画面感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许译本中,与原诗相对应也译作四行,四行诗的字数分别为九、七、九和九,音节数量分别为十二、十一、十和十二个音节,相对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尽可能保留了原诗的形美。

从意美角度看,许渊冲g本努力传达原诗的内涵,忠实于原诗的含义。最后一行译者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直译过来意思是半夜的钟声打破了船上游子的睡梦和夜晚的沉寂。从意象来看,勾勒出寒山寺夜半钟声的悠远,以及羁旅游子内心的孤寂,与原诗所传递的意境高度一致。

译文二:王守义、John Nover译本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

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

Fall into a sad sleep

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

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

The sound of its bell

Touches the guest boat at midnight

从音美角度看,王、诺译本将原诗译为十一行,前五行包含的音节数分别为六、七、七、七、五个音节,后六行包含的音节数量为五、六、九、九、五、八个音节。译文中头韵和尾韵使用的很少,第二行crows和ruckus,第七行的sad和sleep,第八行的monastery和mountain押头韵,尾韵只有第二行的s和第五行的ts,以及第三行的t和最后一行的t。由此可见,王、诺译本的韵律风格更接近于自由诗,与原诗差别较大。

从形美角度看,标题的翻译中anchor更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轮船或体积较大的船,词序上译者先译“夜泊”,再译“枫桥”,更加强调时间状语。十一行诗的译文没有受原诗风格的约束,意象上前三行分别对应“月落”、“乌啼”和“霜满天”,第四至第七行与“江枫”、“渔火”和“对愁眠”三个意象对应,后面四句,两句两句分别对应“姑苏城外寒山寺”和“夜半钟声到客船”两个意象,可以说是将原诗的意象分为四组进行勾勒还原。王、诺译本的文字简单、易懂,多采用意译的方法,但是缺失了原诗的工整和对称,未能做到“形似”原文。

从意美角度看,译诗按原诗意群分为四组,脉络分明。措辞上,ruckus所体现的意象过于纷繁、喧闹,与原诗零星乌鸦叫声打破寒夜和游子思绪的意象有所出入,monastery也不如temple准确。

四、结语

从“三美论”原则出发,通过以上两篇译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王守义和John Nover的译文,采用直译,用词简单易懂,但放弃了原诗的格律形式,虽注重完整的刻画原诗所表达的种种意象,却在“音美”和“形美”上有很大的缺失,让读者无法感受到韵律美和对称美。相比之下,许渊冲的译文不仅还原了原诗中的意象内涵,又再现了原诗的文体风格,在音韵,结构和意象三个方面,追寻作者想要传递的“音美”、“形美”和“意美”,将一副完整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视、听和其它感官方面获得了更加立体、全面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Mathew Arnold. edited by Lionel Trilling, Viking Press, N.Y. 1949. On Translating Homer, pp 205-206.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出版社,2006.73-76.

[3] 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31.

[4] 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7).

[5] 唐诗三百首[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3.

[6] 沙灵娜. 唐诗三百首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427.

篇2

2、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赏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7、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篇3

一、古典诗词题材艺术歌曲

中国丰富的古典诗词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如从周代的《诗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到秦汉的《乐府诗》、汉代的《相和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为我国的作曲家们创作艺术歌曲提供了丰富的择选。古典诗词格调清新,韵律优美流畅,蕴意深远,具有朴素的哲学思辨之感,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作曲家选用的诗词大多采用名家名作,他们对这些诗词的再创作,使得古典诗词另具美感,是对诗词的另一种升华。

陈田鹤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热爱古典文学,曾在家乡永嘉就读私塾,自幼酷爱诗词、文学、音乐。1932年曾与好友陈庆之一起为《葱茏晨报》编辑副刊―诗刊《山雨》。他本人也在诗刊上发表诗作,1941年曾作诗《怀念曲》以思念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陈宗娥)。

陈田鹤对古诗词是十分钟爱的。他的第一首作曲就是古诗词,宋代向镐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第二首作品是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还有古诗词作品:张继的《枫桥夜泊》、秦现的《江城子・西域杨柳弄春柔》、晏几道的《菩萨蛮・个人轻似低飞燕》等等。

陈田鹤的古诗词歌曲创作具有很高的水平,这和他从小对古诗词的热爱形成的深厚广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廖辅叔先生称赞他说:“对诗词的欣赏不愧为独具只眼的”。

例1:《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1931年,陈田鹤在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第二年时,创作了他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宋代向镐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宋・向镐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尽欲眠时,

影儿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惶的我!

这首词是愁苦、寂寥的、孤独的、苦闷的。引起了陈田鹤的回忆,贴切的表达了他记忆中的童年生活。

此词以“谁伴”两字开头,突出作者在窗前等下孤独而坐,思考自己的人生,有谁与我作伴?只有我自己和影子两个相依想存,但是影子是不能长久的。灯尽后,连影儿也抛弃我了,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孤单。我很凄惶,很无奈的叹息,彷徨无助、苦闷的心情跃然词间。

当陈田鹤看到这首词后,马上就与之产生了共鸣,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9岁丧母的陈田鹤在继母的冷淡,孤独的、苦涩中渡过。他借向镐的这首词来抒发童年心灵上的创伤,反映了他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

此曲旋律哀伤婉转,曲式结构工整,带变化音的西洋小调式,典型的欧洲作曲技法,风格上很相近于老师黄自的笔意。

例2:《枫桥夜泊》

1935年,陈田鹤从武汉回上海途径苏州游玩,观寒山寺景,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江苏城外寒山寺的秋夜江边之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此诗意境幽远,秀美隽永。作者观景视物,欣赏了幽美的夜色后,在静谧的夜晚听到钟声,显得格外的突兀和落寞,升起萦绕在心头的忧愁。

此境此景引起了陈田鹤的回忆,想起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几次三番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孑然一身,工作何去何从,一家老小八口人还等着自己养活,面对着滔滔江水,跳动的星点渔火,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惆怅。此诗正应和了此时的心境。全曲共有十个小节,算是一首“袖珍”型的作品。全曲运用五声调式写就,钢琴伴奏写的简单,但很有意境:右手两小节在高音区清丽的和弦连接下开始,犹如河面上泛起的微波,向人展示客船夜泊寒山寺的画面。音乐将张继的这首七言绝句诗意表达无遗。

二、近现代诗词题材艺术歌曲

1919年“五四”,提出白话文写作,兴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体―“自由诗”体。它讲究表达情感自由奔放,韵律不受限制,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既定规格。语言浅显易懂,非常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在20世纪20、30年代非常受大众欢迎,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林徽因、郭沫若、未瀚章、郁达夫、廖辅叔等。

在陈田鹤的艺术歌曲中,创作了许多“自由体”诗的作品,与多位词家合作过,其中以与徐志摩、廖辅叔等人的合作较为频繁。

陈田鹤与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Γ字┥,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笔名:南湖、诗哲、海各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在英国剑桥大学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作。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诗好朋友。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和、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书店”,创办《新月》杂志。曾游历苏、德、意、法、英、美、日、印多国。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早逝,时年34岁。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他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把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他的诗大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的,也有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借景抒情的。

陈田鹤的艺术歌曲中也有选用徐志摩的诗。如:《山中》、《天神似的英雄》等。

山中

徐志摩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光,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这首《山中》是徐志摩作于1931年4月1日。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给当时已是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的。他去探望在香山疗养肺病的林徵因,看到昔日恋人憔悴的身影,有感而发写成此诗。

第一段借香山的夜景引出了第二段的“不知”二字,设想香山的夜、月、松引出思念。 第三段热切的愿望,希望自己是风、是月光、是松叶,能借助这些事物静静地注视着你,但不想把你的情感惊动,蕴而不渲的一缕情思表露无遗。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恋人的眷恋和呵护之情。

篇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精雕细琢的一类艺术精品,其曲风高雅,内涵深邃,既是现代艺术气息与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巧妙契合,又是经典文化与高雅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极富感染力。作曲家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涵义,将声乐旋律、钢琴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因素进行统一的编配,绘制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更深化、更形象地揭示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中国古代文化再现,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下去,因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而区别于其它类别的歌曲,在语言审美上和音乐审美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在歌曲《枫桥夜泊》中有具体的体现。

一、《枫桥夜泊》语言审美特征

1. 选取自诗词佳作,意境深远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词大都选自古代诗歌( 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 、曲子词、散曲、歌谣等多种体裁,《枫桥夜泊》便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由作曲家黎英海根据诗词所刻画的意境进行谱曲而创作的歌曲。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进京赶考落第后,路经枫桥镇,秋夜独舟,望江边景色而产生了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为抒发饱尝风霜的感慨,借景抒情而写下的诗作。全诗虽只有二十八字,却能将枫桥夜泊的画面完整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产生落寞、哀愁的情感共鸣。

2. 语言凝练,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第一句便暗示了整首诗冷清的笔调,描写了深秋的夜晚乌鸦啼叫划破夜空的情景; 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刻画江枫、渔火,使其具有生命力,二者相互对看却又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并未真正映入诗人眼帘,城外寺庙的描写也是展现了一种冷清、寂寞的画面;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再一次强调了时间,点出诗人的无眠,此时的钟声更增添了一份空旷、悲凉之感,到客船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体现了一丝丝的思乡之情。整首诗四句话,便将时间、地点和江边的情景交代的十分清楚,通过对情景的描写也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情感表露的一览无余。

3. 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韵律感

韵律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讨论诗歌的音韵时说: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古诗词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音调的平仄关系、语音的律动压韵等因素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琅琅上口,令人玩味不尽。《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平声、仄声交错有致,在朗诵时以两字为一顿逗,每句的划分如下: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江枫| 渔火| 对愁眠,姑苏| 城外| 寒山寺,夜半| 钟声| 到客船。根据吟诵的顿逗情况,其节奏也显而易见:,四句诗都是按照这种节奏型进行,音节工整、前后对称、音韵和谐。

二、《枫桥夜泊》音乐审美特征

1.中西双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欧洲作曲技法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通过离调、转调等手段丰富音乐色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这一特征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决定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一批留学欧美的音乐家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融合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调式,由此诞生了这类中西双壁的艺术歌曲。歌曲《枫桥夜泊》便是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而成。调式调性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行了不间断的远关系转调: B 宫- E 雅宫- #F 宫- B 雅宫- A 雅宫- G 宫- B 雅宫,这些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在旋律上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更富于感染力。另外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元素,如半音行进和旋律半音回旋等,如谱例:这些元素更增添了作品的特色,使其传唱至今。

2. 旋律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追求声调与音调的紧密契合,旋律自然流畅,具有抒情性。旋律的起伏与节奏的快慢均根据诗词的韵律而定,例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根据之前所说吟诵时抑扬顿挫的划分是: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演唱时月落的落字、乌啼的啼字都稍有拖腔,霜字达到了这一句的最高音,而满天又峰回路转,重新回到了中音区; 江枫| 渔火| 对愁眠,江枫和渔火后面都根据诗词的顿挫稍加停顿与拖长,之后的对字也是这句的最高音,并保持了一拍半的时长,愁眠采用高音的下行方式,从而体现情绪的低落; 姑苏| 城外| 寒山寺,这句是全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吟诵时也是语气最高昂的一句,因此姑苏这两个字的音高陡然上升,达到整首歌曲的最高点,这一句整个都是下行式的行进,到寒山寺时又回到中低音区; 夜半| 钟声| 到客船,夜半的半和钟声的声也进行了拖腔的处理,旋律起伏与抑扬顿挫感与第一句大致相同,从而实现了诗句的起承转合。演唱与吟诵的韵味十分贴切,如出一辙。总体来说,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韵味直接决定所创作歌曲的音乐形象。《枫桥夜泊》的整个情感基调是以悲凉、孤寂为主,独舟江边思绪万千,因此在旋律上运用了以舒缓为主并兼有大跳和变化音的创作方式,旋律走向每一句都是下行式,从而体现出深夜的空寂和诗人低落的情绪。

3. 注重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渲染烘托性

篇5

至今记得初相见的震撼。2008年春天――当时,我在师范执教小语教法尚不足两年。一个平常的周末,我毫无准备地听到了王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我几乎呆在那里,啊?!原来语文的课堂可以这样!原来教学的境界可以这样!!接下来是几日的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当日凌晨写下《草色遥看近却无》,试着描摹自己对王崧舟课堂教学的印象。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都在搜集关于王老师的材料,想找出这当中的“秘妙”。

感谢李振村先生,2008年夏天,在“新经典语文教育论坛”的培训会上,他建议我赴“王崧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学习一段时间。于是,有了我在王老师身边的日子。我读王老师所有的文字,我看王老师所有的课,我听王老师所有的讲座,我试着梳理王崧舟语文教学思想的特质。

1.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追求。是的,吸引我们走近王崧舟的多半是它教学中鲜明的艺术特质。就像《长相思》里的山一程水一程,就像《慈母情深》中那处处可见的“震耳欲聋”,就像《枫桥夜泊》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王崧舟的课堂彰显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当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与精湛的书法、精美的图片以及撼人心魄的音乐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常常瞠目结舌,唯有轻叹。就像王小庆老师所言:“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应该是个艺术品才是。”王老师自己也曾说“我确实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当做一个艺术品来经营”。想起教育界对“教育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辩,我不敢说自己知道答案,但是,不讲究艺术的教学注定走不太远。

2.深刻独特的思想探求。王崧舟极善思考,他的教育观透着哲思,常常直抵教育的本质,甚至生命的本质。他的语文主张,无论是早些年提出的“语感教学法”还是近几年风靡大江南北的“诗意语文”,都有着非常坚实的哲学、美学、教育学基础,而且都有比较成熟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他提出“好课三味”,何等精准!他提出“课的境界”,何等空灵!他对“语文意识”的呼唤与实践、对“本色语文”的超逸与回归,又是何等深刻!我知道王崧舟的粉丝里有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还有大学教授;我知道王崧舟的知音里有语文老师、英语老师、音乐老师还有数学老师;我甚至听说有一位清洁工捧着《长相思》的教学实录爱不释手、一位交警拿着《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专辑》读至凌晨!思想的力量是超越年龄、超越学科、超越职业的,我也相信这力量必将跨越时空,历久弥香。

3.求新求变的“陌生化”寻求。“思者先行,行者无疆”,在语文教育的路上,王崧舟就是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我们都知道王崧舟的“磨课”,他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挑剔几近苛刻。我曾亲眼看过他执教的四个版本的《枫桥夜泊》,每一遍都在修改,每一次都在超越。不仅是一堂课,从《万里长城》到《荷花》,从《只有一个地球》到《一夜的工作》,从《长相思》到《两小儿辩日》,从《枫桥夜泊》到《普罗米修斯》……王崧舟从不在课品中重复自己,几乎他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带给小语界惊喜。沈大安先生说,“超越作为王崧舟生命的根性,渗透在他的每一个课品的创作之中”。卢青云老师说:“他时时是凭着一种有计划的超越精神打量着自己,并以超越的姿态憧憬着自己前行的方向。”2010年暑假,他推出了自己的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上,他竟然尝试了“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此课一出,举座震惊。我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这样的境地?他轻轻地笑笑,只说了两个字“超越”。是的,只有王崧舟超越着王崧舟,当今天的王崧舟超越了昨天的王崧舟,昨天的王崧舟就已不复存在,而今天的王崧舟灿烂地活着。

4.丰厚底蕴的文化诉求。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大量的小语名师,我也接触许多高校的学者、教授,我知道许多人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像王崧舟这样酷爱阅读,阅读早已是他生命的存在方式。正是这不懈的阅读为他沉淀了厚厚的学养与底蕴,面对王老师,我常常会有望洋兴叹的感慨。也许正是这样,王老师才能在语文教学里举重若轻吧。

5.干净慈悲的教育情怀。工作室的墙上,绿地白字是王老师手书的“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慈悲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是只可意会的境界。佛祖拈花,庄周临水,微笑间,天地澄澈。其实,王崧舟在语文界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一方面,追随者无数,敬仰者万千;另一方面,他又时时处在小语界的风头浪尖,对他的争论从未中断。但是,王崧舟就是一直泰然自若地浅浅笑着,毁也罢,誉也罢,他就是这样淡定笃行地走着。有时候想,小语界熙熙攘攘,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其实都在他的心里。转念又想,小语界熙熙攘攘,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其实都不在他的心里!大多人不知道,在华贵的外表之下,王崧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质就是一颗“赤子之心”,绝对的宽容、绝对的慈悲、绝对的纯净。

时人提及王崧舟,多言“诗意语文”,这些年对王崧舟的争论也多因“诗意”二字而起。有人说,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定语都是不正确的。是的,“白马非马”。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匹只叫做“马”的马,只能是白马、黑马、红马或其他。再者,放下这些争辩,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诗意”的内涵?“诗意”是一个多么灵动而开放的字眼!若以为“诗意”仅仅是诗歌一样的语言与情景,那就失之太多了!诗意,是一种生存的状态,是生命最初与最高的境界,诗意即本色,是海德格尔讲的“精神的返乡”。

王崧舟也是把“诗意语文”定义为一种境界而非流派或方法。他说,“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他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其实,没有“诗意”的语文还是语文吗?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叫不叫“诗意语文”又如何?

篇6

一、导语中渗透情

导入语贵在引趣、指向,有经验的老师常反复推敲开头语,好像演奏小提琴曲,弓一上弦,就要发出动听的音符。导入也是如此,激情的导语,从老师的嘴唇倾泻出来,就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螳螂,是自然界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但是世界上再平凡的事物,也会有它的不平凡之处,譬如这螳螂,关键时刻,它渺小的身躯却可抵挡百万雄兵,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我们谁还有理由再自高自大呢?亲爱的同学们,静下浮躁的心听一听‘螳螂捕蝉’的故事吧!”学生们的心被这小小的螳螂强烈地吸引住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样的兴趣,胜过最好老师的讲解。

教学《望月》时,我让学生猜儿歌引入:“婆婆被邀请去参加音乐舞会 / 她高兴极了 / 急急忙忙赶着去……从西边跑到东边 / 不停地捡呀、捡呀”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随即说出这是写月亮的,还说出许多有关月亮的小诗,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等等,伴着《彩云追月》的优美旋律,听着那富有情调的小诗,真让人如痴如醉。

二、表演中体验情

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苏教版语文第八册课文《天鹅的故事》,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优美,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课文的五、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特别是文中对老天鹅“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沉重地一击”等一系列动作的准确描写,栩栩如生,充满动感,非常适合表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表情读等形式把课文读熟。然后我就引导学生即兴表演。

如表演第五节:“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一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这个学生张开双臂做出展翅的样子,然后腾空落下,身体重重地落到地上,并做出无比疼痛但又咬紧牙关忍住剧痛的样子)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个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跳起、落下、再跳起、再落下。力求把老天鹅英勇顽强地破冰、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的气概表现出来。)

紧接着,第六节,在老天鹅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召下,几只天鹅来帮忙了。(这几只天鹅由几个学生扮演,他们纷纷飘然而至,立刻投入到了破冰的战斗之中。他们学着老天鹅的样子不断的用胸脯和翅膀破冰。)当到了的时候,台上的“天鹅们”伸长脖子兴奋地叫着,台下的同学们整齐而又节奏地喊着:“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上面的同学认真而投入地表演,下面的同学用热烈、欢快、整齐的语气配合着朗读。此时,同学们似乎真的感受到了天鹅们劳动时那欢快而又忙碌的场面,感受到了天鹅们团结一致、齐心破冰的精神。学生的情绪高昂,气氛热烈,整堂课学生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在真切的角色中获得了体验,急切地迸发内心的情感。

三、文字中释放情

文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其中,教师责无旁贷。为了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优美意境,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氛围,这样,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恻,荡气回肠,这样的爱看上去普通平凡,但真切持久,感人至深。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把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改写成一首小诗:

恬静的微笑 / 紧握的手 / 初升的阳光 / 悄悄地探进来 / 轻轻柔柔笼罩着 / 一切那么静谧美好 / 一切浸润在芬芳与光泽里。

学生伴着钢琴曲读着这首温馨的小诗,情感得到了升华。

结尾部分我再次以小诗延伸,我总结道:生活中有许多种爱,夫妻恋人之间的爱,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朋友同学之间的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赞美茉莉般的真爱,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懂得感受爱的人。师生齐读小诗: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庞 /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 爱是轻轻的叮嘱 / 爱是心情的坦然 / 爱是亲密的牵手 / 爱是阳光的恬淡 /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学生不仅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走了一趟。同学们通过充满爱意的小诗中读出了思考,读出了爱的真谛。

四、诗歌中升华情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的回归。诗意的语文课堂,有它浓浓的语文味,有它流淌的文化,有它精彩的生命对话,有师生与文本对话时那飞扬的激情和如诗如画般的语言,诗意语文课堂美得就像苏州园林般的课堂结构。

假期拜读了王崧舟钟声愁眠的《枫桥夜泊》,它精美大气,更让我如沐春风!王老师底蕴深厚,解读文本有独到的功力。他解读文本是细察文本内涵、还原其本源,从文化的角度拓展文本外延,超越文本。这首诗共28个字,诗的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等6个意象,形成浓郁的“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只写一件事:卧闻寒山寺钟声。意象集中于“钟声”,其意境疏朗空远,愁绪更加浓厚悠长。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之所以家喻户晓,之所以能奠定张继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因为张继把钟声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成为一种愁眠的文化意象,这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之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声,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只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历代文学评论家及我们读者大多认为“愁眠”即诗眼,而王老师解读时则独具慧眼,抓住了《枫桥夜泊》这一特有的文化意蕴,把视角落在“钟声”上,既抓“愁眠”,更抓“钟声”;并以此诗“钟声”为源,精心收集了唐朝以来历代文人描写“钟声愁怀”的诗句,进行钟声愁眠文化的有机整合。课上以“钟声”为主线,由钟声引出并以此为着力点铺张开去,使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走进了诗人的生命世界,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享受到经典文化千年钟声的魅力。整节课钟声悠扬,情思流动,纵横变幻,具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奇丽浪漫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课不也如此吗?于是一节丰实、收放自如、令人荡气回肠的“千年钟声,千年经典文化”的大气课堂便生成在我们眼前,令我震撼!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73―01

古诗词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笔者认为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这首五言绝句主要表现了诗人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诗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季节有如此独特的心理感受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距李白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不仅理解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诗句字面表达的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二、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孤寂忧愁的情怀。教授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下来,再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的声响:这清冷凄凉的境地里,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在学生进入意境、意犹未尽的时候,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想象这幅“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乌啼”、“钟声”的“秋江夜泊图”,就会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三、加强诵读,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帮助他们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确定感情基调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之后,再看哪些是表达这种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字上。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第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便与作者的感情达成了共鸣。

篇8

这是阅读的基础层面,也是现实阅读中最普遍的层面。作品作为阅读的客体,有其独立性,它表达着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更准确的说是作品本身所承载的信息。阅读要理解作品的词句、段落,筛选、提取作品的信息,把握其思想内容,观点方法,感情、意象等。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的理解阅读要求我们去感知它的情思韵味,意象境界:深秋长夜,客居孤舟,夜泊于枫桥之下,月光在水面荡漾,闪烁的渔火星星点点,岸边的枫树、山寺隐约朦胧,孤寂冷落之中羁旅之感油然而生,于是愁思萦绕,难以入眠;夜半寂静,几声悠长的钟声更增愁绪,不知不觉,栖乌啼叫,月亮西斜,秋霜清冷中已是拂晓,于是一夜愁眠。

理解阅读并不简单。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古人今人都寻求它的微言大义。张惠言说:“庭院深深,闺中既为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寤也。章台游冶,小人之径。雨横风狂,政令暴急也。乱红飞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为韩范作乎?”赋予这首诗政治性,他说宫中深远,楚怀王又不觉醒。屈原被放逐,感叹见不到怀王。又说这首词暗示政治黑暗,小人横行,贤者被放逐等等。这种说法并无确切根据。又如“帘幕”真意是:庭院株株杨柳,烟笼雾罩,像无数重帘幕。这样,使庭院不知深几许了!但有人就说庭院里外有无数重的帘幕,帘幕之外又有杨柳。或说烟雾笼罩着杨柳,深院里帘幕重重数不清。虽说古人庭院之中帘幕较多,但从诗意看,还是黄廖园说得好“杨柳烟多,若帘幕之重重者”。

只有知道了二十世纪初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知道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才能真正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愤怒、冷峻、决绝。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作品艺术美,除了作品背身,还有作品之外的赠予。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两句,即为千古绝唱。除了诗句自身魅力外,荆轲故事与之交相辉映,人因诗而显,诗引人而扬,慷慨悲壮的荆轲故事,拓展了诗的内涵与想象空间。同时,千百年来,有关荆轲的文化积淀也增强了诗句的艺术魅力。

二、鉴赏评价层面

这是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鉴别、赏析、评说。这种鉴赏评价是具体的,对某一作品,不能只说一个“好”“妙”了结,而应指明好在何处。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儿境界全出。”什么境界?经揣摩品味,这境界应是杏花的热烈与灿烂,是枝头涌动的春意与纯的盎然生机。并且动词“闹”字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杏花人格化,富有灵性,富有情趣,唤起了读者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直可相见枝头峰绕蝶舞的欢闹场景,饱含了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钱钟书从现代角度分析认为:把无声的视觉状态写成了有声音的波动,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新奇而有意趣。

鉴赏评价是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形式有文学评论、点评、文学批评等。这一层面,随处可见的赏析文章可为佐证。杜甫的《新安吏》写唐王朝为取得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四处喧呼点兵的情景。诗中有这样两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里用了一个“哭”字,把当时的情景形容曲尽。《杜臆》的作者王嗣奭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众,宛若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亦!至暮,则哭者已分手去亦,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止着一哭字,何等笔力何等蕴藉!”王嗣奭的这段评论透彻的分析了诗人练字之妙,十分难得。

三、创造阅读层面

这是阅读的最高级层面,创造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过程,但这里的创造阅读是超越了作品的更高级的引申、联想、体悟,形诸笔端,是阅读后的写作。具体有感想、评论、化用、改写、扩写等。

篇9

古诗词鉴赏作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备受关注,但受其特殊文体的影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共识。学生读不懂诗歌题目、把握不准思想内容、答题步骤和语言表述没有规范的诸多问题尤其突出。虽说教无定法,但有效的技巧却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找准以下“抓手”去“多学”。

一、从诗词标题入手,搜寻相关信息

标题是文章之眼,是解读诗歌的窗口。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关注题目,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如《蝉》《寒菊》《咏梅》《早雁》等一些以事物来命题的诗,在手法上多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方式;有些诗歌的题目直接表明了主旨,如《枫桥夜泊》中的“泊”字提示我们,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悯农》《独坐敬亭山》等,主旨取向亦非常清晰,而像《伤田家》《长恨歌》《闺怨》《江陵愁望寄子安》等,这些题目中的“伤”“恨”“怨”“愁”等情感词,正是作者的情感倾向及诗歌的感情基调所在,抓住它们理解诗歌主题,难度显然会大大降低。

二、从所选意象入手,揣摩作品意蕴

意象大多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通过选取特定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明月”寄相思,“流水”叹年华,“杜鹃”喻愁苦,“杨柳”传别怨……抓住意象,调动知识积累,结合诗句仔细揣摩,从而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中“梧桐”“秋叶”这些意象带有悲伤凄凉的色彩,渲染出萧瑟冷寂的气氛。“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可知,正是宫女内心凄凉,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深宫的漏声如此凄清悠长。

三、从诗眼句子入手,直击情感主旨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

关键词 句。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就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用“绿”而不用“到”“过”“人”“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诗眼句。“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四、从作者经历入手,力求“知人论诗”

“诗言志。”诗人所要选择的题材,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学识修养、思想性格、诗风倾向等因素不无关系。知其人,晓其风格,才能更好地接近作品。李白由于传奇的经历、狂放不羁的个性、愤世嫉俗的人生、富有揽日月游龙宫的神奇想象,使其诗歌清新飘逸;苏轼多次被贬官降职,但能坦然面对厄运,所以有“大江东去”的豪放语;李清照身处乱世,国破家亡,读其“昨夜雨疏风骤”时,自然不会说它是“直抒胸臆”,诸如此类,鉴赏可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为突破口。

五、从诗词典故入手,把握主题思想

借助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抒发丰富复杂的情怀是古诗常用的手法。关注典故,理解含义,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主题。用诗多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则是为了加深诗句的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朝廷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了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实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两幅图景对比鲜明,寄寓着昔盛今衰的感慨。

六、从诗词注释入手,领会诗词含义

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地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抓住这些提示材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比如赵嘏的《长安秋望》中有这样两句:“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诗后有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注释①用西晋张翰事,表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注释②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日“空”,是诗人痛言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表毅然归去的决心。两相结合,思乡归隐的思想已昭然纸上,注释的提示对我们解读诗人情感及诗歌主旨非常关键,而且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古代诗歌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内涵丰富隽永,诗歌鉴赏的题型、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扎实的诗歌文化知识,找到鉴赏评价的有效抓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诗歌鉴赏。

篇10

乡野晦雨,寒窗临风。童年的艰辛和清贫对于李午申可谓刻骨铭心,也正是童年的艰辛和清贫使李午申很早以前就开始为自己编织一个美好的梦。那梦由他那一幅幅古典诗意国画呈现给我们,那梦也通过这一幅独特的作品在不断地得以圆化,从而使我们有可能接近他的内心世界。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这是扬州八怪之一李方鹰的一首题画诗,在李午申的笔下,那清香的梅花随风而逝,虽然她少了几份朱红的热烈,却多了几分淡黄的清高。棋踞而坐的名士逆风相向,露出的不是对春的惊喜,却是对生命严峻的凝视。看来,那春的希冀并不会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遂愿而至,她只不过是支撑我们生命的永久期盼罢了。在这里,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到了生命的悲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对于人生,古人的点化可谓入木三分。在李午申的作品《话春秋》中,那拥一壶浊酒忘形而饮,对一轮落日的感慨,已不是昔日横戈南北的英雄,而是饱经沧桑的渔夫。李午申将那豪迈的诗意置入一个平凡的生存境遇中进行观照,从而更透出几分苍凉。

当我们发现未来的生命运程有时并不在我们的把握之中时,我们不免会感到失望。这时,对当下生命的关注和体验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特征之一。正因如此,才有了李白的将进酒;才有了陈子昂的燕山咏怀;才有了坡的大江东去;才有了张大千梦幻般的泼彩。也许李午申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以淋漓酣畅的笔墨写出了他的得意之作《开怀》。那解衣宽怀,仰天而视的高士已处于忘形之境,他在用一首首鲜活的生命之歌证明着自身、证明着存在。

作为一名画家,李午申痛恨邪恶,正因为此,钟馗一直是他笔下出现的最多的形象之一,那怒发冲冠的正义之气、那嫉恶如仇的生动神态既写出了李午申的情怀,也写出了李午申的向望,更写出了李午申内心的沉重。

李午申的中国书画作品多以古代豪杰、名人逸士为题材,诸如达摩面壁、屈子行吟、怀素书蕉、羲之爱鹅等古人诗意、词意的画作就更为多见。李白的名山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白居易的琵琶行,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坡的悲欢离合等,画家一个人的阅历和想象去营造和描绘诗中的场景和人物,以现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去感悟和表现诗人的精神和情操,可使诗意对照,相得益彰,获得更加完整的美感。

作为一名艺术家,虽无力尽除邪恶,却可以独善其身。所以,李午申画梅、画竹、画陶渊明、画郑板桥……。他陶醉在一种自足的境界中,因此受到同道们的称赞和爱戴。

李午申本来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可后来他一直做报刊美术编辑。由于他扎实的文化功底,助成着他的古典诗意画创作。由于他的博学约取和敏于思考,所以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灵动简易的书卷气。在他的笔下,不管是贤人雅士,还是村民渔夫;不管是荷塘柳堤,还是风竹雪梅,虽然笔致简约,而无不营造出古诗词那种浓郁的气韵和玄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