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7 17: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藤野先生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平等;民主;兴趣;亲和
亲和力指使别人愿意接触,乐意亲近的能力。它能使彼此产生合作意识,从而促成合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育人环境,更加强调人文关怀。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亲和力意义极为重要。
首先,创设情境,营造平等关系及民主氛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次,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本文第20自然段写到――‘学年实验完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个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没有落第。’对于我没落第的考试结果,我是稍感欣慰的。”
“但后来出现了什么事?”
生:“引来学生会干事疑惑。并且以‘勿漏为要’强调‘漏’来讥讽”。
师:“‘我’很生气。课文写道:“我便将这事告诉了练藤野先生。’”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时,有一位歧视中国人的学生会干事,他不相信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聪明,认为是藤野先生帮助鲁迅作弊。在当时整个日本大环境中,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是一种带着一种偏见和歧视的态度。’而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可他对鲁迅的态度与其他日本人是截然不同的”
生:“藤野先生对鲁迅真好,真挚热忱。课文中‘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解剖实习’、‘了解中国人裹脚陋习’……无处不在体现藤野先生的真诚严谨,严格求实的高尚品格。”在讨论中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也掌握了知识。
“在藤野先生的回忆里,他这样写道,‘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慨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现在回忆起来好象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鲁迅把藤野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
同学们沉默了一会儿。
师:“我们有幸相聚于这一人生驿站,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我们肩负着学校荣辱,家乡振兴的圣神使命。对老师严格要求,我们理应多一份理解,懂得感恩。”
同学们似有所悟。
在这一问一答中,融洽了师生关系,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寻找契机――《再塑生命》中的沙利文与海伦.凯勒;《送东阳马升序》中的宋濂与马君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与“我”;与徐特立……笔者认为,准确捕捉契合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耐心,急于求成往往于事无补。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根本上摒弃“师者为尊”的观念,与学生建立良师诤友的和谐关系,师生之间才敢于直面,学生也才会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2)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教师要不懈充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信服于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又一重要途径。
亲和力不是做秀,不是装出来的,处理不好反而弄巧成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得心应手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三人行,必有我师”(3),教师既要相信自己,同时又要肯定学生,说不定在某些方面,我们还得向学生学呢!教师如果一味的孤芳自尝,固步自封,这是无法适应突飞猛进教育教学形式的需要的。在韩愈的笔下,曾对教师的作用做过这样的陈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要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渊博的学识行吗?要真正将教育教学技能驾驭的游刃有余,不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办到吗?曾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质量、教学效率、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空气对人的价值。”(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伴随的是学生的一生。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亲和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支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懈充电,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大胆实践,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是接受知识的发明者、创造者,绝不是承载的容器。
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又一途径。
篇2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快速地总体了解课文内容,可运用互联网搜索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集,这对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纲自主搜索、了解、感受作者的主旨情感,感知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感下完成这篇作品的,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观潮》一课时,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掌握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写《观潮》,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奇景。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从4个方面写观潮。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所以学生很容易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或是大致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学深学透。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信息技术课件或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接着讲怎样看云识天气。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演示说明,只是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课文内容是不容易理清课文思路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与教材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向沙漠进军》这样的课文时,这一类课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会记住一些死知识,人文教育不能很好地体现。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又如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三峡有着充满诱惑的美丽风景,假如教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只是被动的欣赏美丽的画面。为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段、图片,自己制作成动画或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赏析三峡,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注重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其课文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课文。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融于一体,形成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再现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领悟教学内容,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的主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如果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对诗歌内容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又如教学《春》一课时,在讲授新课前,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4幅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春天美景的全文朗读录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春色和著名播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有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绝妙。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多年来,由于学校财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课外读物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初中尤为严重。校校通工程的开通,信息技术的运用,网上书库的普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校校通工程的开通,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很方便地在每周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学校网络教室开放的时间(学生每班每周3次每次1小时),进入学校网上图书室,搜索阅读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传统图书,查阅教辅资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课文前进行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引导学生网上搜索中国近代史有关和日俄战争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写作背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开辟“语文吧”,在网站上创建讨论组和与课内相关联的“QQ群主题”,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撰写发表小论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也可以定期更换语文基本知识的专题,指导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如在教学《藤野先生》《白杨礼赞》等课文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搜索相关的资料和动画视频信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探索和拓展知识面,网上阅读,相互交流,拓展阅读时空,优化阅读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 涂晔.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 宋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5
篇3
关键词:物理;艺术;提问;语言;多媒体;实验
一、物理课堂艺术之提问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须做多少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
(二)提问要突出重点、难点
一堂课40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
(三)提问要有层次
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处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
二、物理课堂教学艺术之多媒体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做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像、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却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物理课堂艺术之语言原则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
(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篇4
1.以生动、妙趣横生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气氛的调味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只有语文教师自身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运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营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不要一味指责、埋怨学生上课走神,上课无精打采或是心不在焉,我们应多一份思考,为什么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缺乏激情,缺乏斗志?是不是我们贫乏的语言惹的祸?因此,应提升我们自身的语言素养,让我们的课堂语言犹如银铃般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2.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单单靠语文课堂是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扩大积累后再走进课堂,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才会有无尽的生命力,否则便如死水一潭。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通过上网下载学习资料,从而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在广泛而持久的阅读活动中,他们必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积累广博的知识,提升阅读的水平。而经过此番磨砺的学生走进课堂后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会把课堂当做是他们学习的乐园,思维不断被激活,兴趣越来越浓厚,课堂亦会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3.构建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实现心灵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课堂上充斥的只是主角的“台词”,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新型语文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构建互动课堂。
“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它将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的“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对话教学”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交流着情感,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共鸣。在这种充分的课堂民主与人文关怀中,教师可以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激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热情。因此,教师要构建有效的互动教学,通过互动引发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思考。
4.课内外结合,提升评价能力,培养高尚的人生观。
近年来,一直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这个活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教育意义。可在平时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资料及节目,颁奖致辞也可运用在平时的课堂中。
如2004年袁隆平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徐本禹的颁奖致辞这样写道:“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学了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可以仿照以上颁奖致辞,为自强不息的海伦·凯勒也写一段颁奖致辞,读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可以为那个令人敬佩的淘金者写一段颁奖致辞,鲁迅笔下的日本教授藤野先生,教学严谨,关爱弱国学生,没有民族歧视,是鲁迅心中一盏不灭的灯,也可以为藤野先生写一段颁奖致辞。在感受人物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及力量,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
农村学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多数语文老师随便从网上下载资料,就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但学生的心声呢?笔者偶然间听到一学生絮语:现在无论哪个语文老师上课都差不多,都是用课件上课,老师按按鼠标,学生抄抄答案,内容长的,还没抄完老师就按过去了。这么轻松的备课方式固然令人惊羡,可久而久之,不禁令人担忧:学生陆续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繁地点击鼠标,一些后进生只是看着课件上的画面,却不知看内容,那么,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多少?课文的内涵如何去挖掘?作者的情感又该如何去落实呢?
那些做法,我不感苟同。在教学设计时,我以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服务。而不是那种由信息技术的“课件”主宰课堂进程,学生和老师跟着“课件”的预设进程走,毫无学习的主动和灵活的模式。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能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例如,在上学期的县团队赛课中,我组的徐老师上的《雨说》一课,就是创设情境导入。首先她运用多媒体展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的画面,然后教师激情朗诵“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大地干涸、草木枯萎、鲜花萎蔫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温柔之手抚慰大地;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人们的心灵禁锢、万物少了生机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他们的心田。你听,她来了,她说话了,她说了些什么呢?”朗读与媒体中动感的画面结合,能快速地切题入题,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缩短学生与作者以及文本的心灵间隔,并产生共鸣,较快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借助多媒体配乐朗读,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在情感上难以调动学生的情趣,在意境上难以使学生入情入境。而运用多媒体配乐朗读,能将文本的无声文字变为可感的声音,较快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以升华,见其文,就如见其景,陶醉其中。如笔者上《安塞腰鼓》一文,由于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而生活在南方的青少年对安塞腰鼓缺乏直观形象的感受。故此,我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导入时边运用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后生们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边交流查阅学生了解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于是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激昂澎湃,一下子点燃了学习的热情。安塞腰鼓是生命的宣泄,作者浓墨重彩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可见是“为情而造文”。朗读是情感流露、体现的最好途径。
三、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尽管老师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适时地插入图片、视频,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这样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我在执教《女娲造人》一课时,要求学生改编神话,体会神话想象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的特点。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往往只叙述故事,却缺乏具体形象的描写,于是我就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女娲造人的过程。我让学生观看《女娲造人》动画片片段,观看动画片“女娲造人的动作”,“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要求学生看完动画片后说一说:“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学生找到了表示造人的动作的动词:掘、掺和、揉团、拉下、伸入、搅成、挥洒、溅落,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的词语:兴高采烈、跳跃和欢呼、叫着跳着,然后教师归结。这样的问答让学生明白:在想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可以使想象变得具体、丰富,使故事情节显得生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放飞想象,写作《女娲造人新编》。多媒体的介入,化语言文字为影视作品,解决了写作中缺乏形象描写的难点。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搜集写作材料,能辅助作文教学
罗丹曾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一双能发现精彩瞬间的慧眼,因此学生最苦恼的是“写作时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怎么办?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在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从网上下载藤野先生、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的照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名人的印象,更好地体会如何恰当地运用外貌描写。此外,又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最佳镜头。如我校运动会比赛中拍下的一张拔河比赛时同学们不同姿势和不同表情的镜头,图片命名为《他们多带劲啊》,我把这样的图片传到电脑中,为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切入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使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原生态”原指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本文着重论述的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过程本应具有的初始特性,包括学生方面的初始特性和文本方面的初始特性。如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定势、学习习惯,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等初始特性。在教师的引领下,“原生态”的学生与“原生态”文本开展阅读对话,或许没有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更多的是原生常态下隐性的阅读对话,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原汁原味的阅读对话。那么,如何让学生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回归“原生态”呢?
一、建构“原生态”的“对话场”
“原生态”的“对话场”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依据文本中“原生态”的内涵与意蕴,而创设的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对话氛围。教师要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潜在的“对话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使学生在“原生态”的对话氛围中,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阅读,专注地阅读,有效地阅读。如《安塞腰鼓》一文,通过多媒体课件,建构场面空旷、鼓声震天的“对话场”,让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具体对话氛围中,使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鼓声逐渐升温,学生的心灵也受到强烈的震撼,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如《背影》这篇散文,笔者利用电视散文《背影》,让学生欣赏父亲爬月台和过铁道时两个片断,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一个具体形象的对话氛围,并以此画面来建构父亲爬月台和过铁道时动作吃力与艰难的“对话场”。学生在这样“原生态”的“对话场”有力驱动下,阅读目的性大大提高。这样“原生态”的“对话场”,既切合《背影》意蕴,又能促进学生对“父爱子、子怜父”的情感体验。通过“原生态”的“对话场”建构,引领学生进一步主动、高效地阅读,营造了生动而形象、丰富而实在的对话氛围。
二、缕析“原生态”的学情
学生“原生态”的学情指学生或文本已有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这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诸如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原生态”的学情具体包括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也包括文本知识特征等。教师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成长着的主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尤其要充分了解学优生和学困生不同的兴趣、情感及知识结构。依据不同的学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充分运用原有的情感和智慧去体验、创造、重构。比如笔者在教《桥之美》一文,笔者做过这样的“原生态”学情分析:本文语言优美,文字极富表现力,但文章蕴含的美学知识道理较为深奥,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就学生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对说明文知识了解很少;尽管这样,但孩子们对课文有强烈的好奇心,都渴望到桥的美学世界里去长长见识,都想在《桥之美》这篇课文里搞清楚桥有哪些美。又如对《云南的歌会》学情缕析: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对唱歌比较熟悉,但对“歌会”不是很了解,而且对少数民族的“歌会”,更充满着好奇心。2、文章写了什么样的“歌会”,又是怎样写的,学生会有很强的求知欲。3、学生还需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主题。4、对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民间轶事了解甚少的学生,在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基于这样种种的学情分析,进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对话。
三、挖掘“原生态”的文本内涵
(一)挖掘文本“原生态”的信息内容与语言形式
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阅读对话,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阅读对话。离开这一点,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如同空中楼阁,课堂教学效果就更无从谈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挖掘文本“原生态”的信息内容与语言形式。解读文本时不但要学生知道了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从文本“原生态”的信息内容与语言形式里,理解文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以及自己从作者这样表达中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在读读、找找、想想的同时,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共振。挖掘文本“原生态”内涵过程,可按照文本传递了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是怎么表达的,这些信息为什么要这么表达,让我们自己表达会怎么表达等思路来挖掘文本。阅读思路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挖掘文本质量的高低。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宜从布局谋篇和语言修辞方面,确定阅读文本的思路。力求使学生从“学文本”转变到“用文本学”的质的提升。如教《海燕》一课,关于挖掘课文“原生态”的信息内容,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⑴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什么?真是写暴风雨和海燕吗?你能否拟个副标题?⑵作者还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有何用意?⑶τ谖恼碌慕峁共愦伟才牛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而关于挖掘课文“原生态”的语言形式,我又做了这样的设计:⑴高尔基是怎么写海燕的?写了海燕的哪些方面?⑵“掩藏”和“躲藏”互换,表达效果会怎么样?⑶本文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吗?试举例回答。⑷高尔基用这样的方法写海燕好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说出具体的理由。⑸让你用“海燕”这个形象写出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你会怎么写?试着写几句话。以这样的思路挖掘“原生态”的文本内涵,既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让学生走出文本;既能充分挖掘文本的信息内容与语言形式,又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体现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又能体现对话的客体是文本;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提升了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能力。
(二)发掘文本的“空白点”与“未定点”
文本充满固有“原生态”的“空白点”与“未定点”,召唤着每一个读者去参与,呼唤着每一个读者去合作。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要深入发掘文本的“空白点”与“未定点”。学生作为主动对话的一方,有一个阅读期待的过程,通过深入体验文本,进行想像、联想,与文本蕴涵的“空白点”与“未定点”对话。学生在与文本阅读对话的同时,也达成了学生对文本“空白点”和“未定点”的自我理解与建构。
首先,文本的“空白点”客观召唤着学生去想像填补。所谓“空白点”,指在文本中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或者指文本中所暗示的内容。它存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等方面。如朱自清《背影》“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这些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已暗示了作者情感的“空白点”,这就召唤着要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去填补作者情感的“空白点”。很显然,引导学生填补文本艺术“空白点”,是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文本的“未定点”或“疑惑点”客观召唤学生去感悟思考。不管是哪一类的文本,总有或多或少的“未定点”或“疑惑点”吸引着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有待学生去思索、探究。如《孔乙己》末句的“大约”与“的确”,学生在与文本阅读对话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去分析、质疑这一思考空间。这组词语表面上看好像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实际上这个“疑惑点”已是在隐性地召唤着学生去探究孔乙己的死及其根源;同样,“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也已经暗示召唤着,让学生去揣摩孔乙己做出这个特定动作的心理与个性。这些“未定点”或“疑惑点”都是文本自身存在的思考空间,文本固有的“提问”。因此,在阅读对话中,要引领学生深入领悟到文本的“提问”,从而指导学生切实有效地解答文本“空白点”与“未定点”。
(三)实施“原生态”的对话策略――“还原”与“比较”
对话方法,指能帮助实现学生与文本“原生态”对话的通道。实施“原生态”的对话方法,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更具可对话性。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曾提到过“还原”、“比较”两种文学批评方法。笔者深受启发,就移用“还原”、“比较”这两种方法,认为这两种对话方法是实现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根本方法。
“还原”(侧重内容)指用原生的状态或原生的语义,与语境义加以对比,从而揭示出差异的对话方法。有了差异性,就有了打开阅读对话的一个小窗口,就有了可对话性。例如探究《再塑生命》,怎样理解“再塑生命”?“生命”怎么能够重新“塑造”呢?显然不合情理。可见,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通道”已经开始链接,这“通道”自然而然地要将它们的差异加以“还原”对比,才能打开。
“比较”(侧重形式)指学生在与文本阅读对话过程中,对原词语或句子,与通过更换、增删后词语或句子之间的对比,从而获得一种理解的对话方法。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时,设计了这样几道切合课文“原生态”内涵的“比较”题:1、“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把“标致”换成“好看”、“美丽”、“漂亮”行不行?请说说理由。如果把“实在”词语去掉,句子意思有区别吗?从词语变换、删除的角度进行“比较”,达到对“标致”、“实在”这个词语的深层理解,进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话。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两句话有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没有,能不能去掉其中的一句?为什么?3、既然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那么“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是否多余?这两例通过句子删除角度“比较”,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由此可见,“比较”这一方法能使学生在灵感顿悟中,与文本的对话有了更深入的解读。
实施“原生态”的对话方法,在具体的阅读对话实践中还会有其它的一些方法,上述列举的“还原”和“比较”,属于阅读中比较常用的两种对话方法。
总之,还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是真正体现了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本质。只有让学生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回归“原生态”,多一点“清水”,多一点“天然”,把阅读课上得“实实在在”,才能使学生在与文本阅读对话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朝凤,王艺.中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篇7
一、字词句的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十分注重字词句的教学,把学习字词句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而把阅读教学摆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有些时候进行阅读教学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目的,这是十分错误并且有害的。
首先,我们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分析。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讲直白一点,就是要能够读懂别人的文章,能够写好自己的文章,能够传承文明。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的,学习字词句是手段。
不可否认学习字词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实现所有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不识字,不理解掌握一些词语,不能读懂读顺句子,谈什么阅读、写作、传承文明?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入门,必须从识字开始,必须教给学生拼音识字的方法,教会学生写字,教会学生通过查字典来学习字词。所以,在最初的语文教学中,确实要把字词句的教学摆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以字词句的教学为主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字词句是手段,阅读和写作才是目的。就是在以字词句作为语文教学重点的一二年级,也要有意识地加强阅读方面的训练。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就体现了这种意图。在小学语文一二年级的教材上,收录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短文和浅显优美的诗歌,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把字词放在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里来学习,将会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单纯的字词句的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学,学了也不容易巩固,学生常常表现出一种被动学习的无奈。而把字词句的学习放进一些优美的短文、诗歌里去学习,学生出于对文章的喜爱,急于要读懂理解文章的意思,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只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字词的方法,学生就会想办法去学习字词,也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收录的《鹅》,是唐朝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条件好的学校,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放出一群鹅在池塘戏水的画面,条件差的农村小学,学生本来就有这样的生活积累,所以,学生读到这样的古诗特别有兴趣。诗歌色彩鲜明: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生学而有味。学生在已经学会拼音的基础上,可以读通诗歌,又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尤其是“拨”这个字,在字形上很容易与“拔”混淆,教师可以通过红掌怎样拨清波的动作画面与拔河、拔草等的动作一比较,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了三四年级,识字的任务相对较轻,阅读的分量增加了。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充分利用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解词能力。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学习字词的任务基本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来完成了,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上了。
二、狭义的阅读教学与广义的阅读教学的关系
狭义的阅读教学指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为使学生读懂文章而进行的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广义的阅读教学指的是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批评、创新。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师更注重狭义的阅读教学,对广义的阅读教学看得比较轻,甚至还有意地提出许多限制,生怕学生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考试。这实际上也是语文教师的无奈。如果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广义的阅读教学比之狭义的阅读教学更显得重要。教给学生阅读、欣赏、批评、创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何处理好广义的阅读教学与狭义的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考量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搞好狭义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基础。让学生学会通过识字解词,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些是阅读的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但是如果阅读教学就停留在这里,满足于学生能够考一个较高的分数,那是十分不够的。在教会学生阅读的基本功后,应该放手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空间,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多种题材、体裁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变得更有文化,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狭义的广义的阅读教学指导下进行阅读,将会相得益彰。
记得我们小时候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在仙台》,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尤其是在全国人民都仇日的氛围中,对鲁迅先生赞扬藤野先生,还在其他资料中知道鲁迅先生在租界还有个日本朋友内山完造,曾经怀疑鲁迅先生是不是汉奸。后来通过多方面的阅读、查证,才明白,鲁迅先生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爱人民,同情劳动人民,关心文学青年,疾恶如仇,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鲁迅先生作为作品中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就更全面、完整了。现在的教材编排注重课外延伸,结合重点课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文章、查阅相关的资料,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语文教材编排上的一大进步。
三、阅读教学与指导习作的关系
在学生习作入门的时候,给学生讲述作文的基本要领,结合课内范文分析,让学生模仿,先达到形似,通过点评、修改,逐渐达到神似。但是,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得依赖于广泛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诠释。要写好作文,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讲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不够的,那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生搬硬套,缺乏灵气,缺乏文采,干巴巴的没有可读性。要写好作文,离不开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多生动有趣的句子,学习更多的表达技巧,展开想象的翅膀,挥洒自如,如有神助。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把广泛的阅读比作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钉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他告诫文学青年,不能只读一个人的著作,也不能只读一方面的著作,还要努力学习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等文章描写的都是景物,但是表现形式却完全不同;《小英雄雨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是写人,通过几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表现人物的几个不同侧面,表现形式大体相似。这就说明,相同的题材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博采众长,吸收多方面的优点,为我所用。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不一定就是为了培养多少作家,但是,广泛的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篇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磅礴的画面和雄浑的歌声中,学习兴趣骤然而发,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有些文章,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学生较难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使文章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学生的视野,克服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例如,教学《菏塘月色》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板书很难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而配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那如诗如画的菏塘月色图,加之《月光曲》的配乐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把握景物特征,领悟思想感情,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感受,激感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活动的能动参与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又产生愤悱之情和阅读急切感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张扬个性,加快个体进入文本获取知识的速度。例如,在学习《,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给学生放一段总理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操劳的录像,再放一组全国人民沉痛悼念总理的感人镜头,让学生谈自己所了解的总理。然后,让学生读一遍课文,接着播放媒体声情并茂的朗读,并配上画面,让学生感受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为革命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更领会到了亿万人民自发为送行的无限深情。
四、利用信息技术,扩展教学容量,提高效率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训练,开阔视野
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或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查找、观看。学习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网上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学习小说《社戏》、《故乡》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网上阅读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比较学过的课文和集子中的其他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摘录好词佳句,及时记录读书心得。在网上阅读和比较阅读中,学生可以更多更深地了解鲁迅,理解鲁迅的作品和思想,及对社会、对后人的影响,感受鲁迅的时代意义。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个丰富的资源查找资料,丰富了知识,扩大了知识的储备量,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六、利用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创新作文
1.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像,可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如指导学生写作《初中生活二、三事》时,将摄录的拔河比赛和劳动基地劳动竞赛情况播放,录像显示的沸腾场面一下子扣动了学生的心弦。镜头中学生不仅看到别人的形象,也看到自己的表情、动作,还能看到参赛时所忽略的情境。慢放比赛阶段,启示学生捕捉精彩的细节,学生情绪得以充分调动,情动而辞发,写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2.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想象。培养观察力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由于多媒体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七、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参与的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八、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9
一、目标激趣
在当今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目标,“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学习者、逃学者屡见不鲜。但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的,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特别是 语文 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人一旦拥有了知识,就好像有三头六臂,给人生插上了翅膀。开学初我利用班会让学生谈理想、说志向,并组织学生看了邹越教授振奋人心的演讲《为明天而奋斗》,学生深受鼓舞,原来有几个打算退学的学生因此打消了念头,学习上步入了良性轨道。每周我至少抽出一堂来与学生沟通,有时念一些励志的名家名作,有时讲一些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慢慢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起来了。学生一旦有了目标。学习起来便像迎风鼓起的帆一样,主动性自然也高了。
二、悬念激趣
在过去说书艺术中,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听众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来吸引听众往下听,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我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紧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大部分 文学 作品惯有的手法。《背影》这一课,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有的学生说,这样安排新颖。有的学生说,父亲买橘子时,留给儿子最深刻的印象是背影,所以写背影。 教师 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祸事连连、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大学,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背影”是表达父爱的切入点,“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艰难印象。如果还是仅限于描绘人物的表情、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打动读者。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揣摩语言,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接近作者的意旨呢? 教师 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 教材 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 在学《藤野先生》一课时,课前我是这样说的:“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教会我们求知、做人的是老师,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恩师难忘!有多少事至今记忆犹新。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的恩师?”同学们畅所欲言,完了,我说:“让我们走近伟人鲁迅,看一看他和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下,学生们根据已有的情感体验,迫不及待的打开课本想看个究竟。还有一次,我在课前做了一个调查:“同学们,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乞丐,他拦着你要你施舍一点给他,按照你真实的想法,你会怎么做?A,你会随手甩给他一些钱。B,你认为他不值得可怜,他这样是骗人的。C你会主动的走过去给他一些财物。”有的学生选A,有的学生选C 。我说:“选A的同学有同情心,选B的同学社会成熟度高,选C的同学既有同情心还有爱心,大家想不想知道作家杨绛面对弱者是怎样做的?”学生纷纷高声说“想”,那时,我感觉他们真恨不得一下把这一课看完。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在教朱自清的《春》,运用多媒体课件,既有配乐朗读,还有优美动感的画面。当课文中描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图时,一边听着朗诵,一边欣赏着心旷神怡的画面,课堂效果达到了极致。特别是“迎春图”部分,幻灯片上打出了一群孩子踏青、放风筝的画面。不用老师过多解释,学生感同身受,作品包涵的意境美完全体会出来了。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打出“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使我们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语文老师普遍认为,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六、游戏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