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范文
时间:2023-04-03 13:5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模糊了背景 真实了情感
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张若虚的名字或许也有耳闻。但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张若虚本人生平如何?似乎就属于专业研究范畴了。的确,相比于历史上许多其他文人,张若虚的生平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就如同薄雾笼罩的江夜,扑朔迷离。
而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赋予了编剧广阔的创作自由度。初看《春江花月夜》,笔者首先感到的是惊异――惊异于编剧天马行空般不受拘束的想象力――张若虚、张旭,乃至百年之前得道的曹娥、淮南王刘安;民间传说中的秦广王、黑白无常,被编剧信手招来“同唱一台戏”,看似荒诞无理,却在历史与传说、不同年代之间构成了复杂微妙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点是惊讶于当今戏剧舞台的包容性――一出满台“神神鬼鬼”的作品,竟然得以上演,至少也应该是值得欣喜的吧!
在笔者看来,《春江花月夜》深得传统戏曲之三昧。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及戏剧冲突,有细腻的生旦对手戏,也不忘冷热场之间节奏的搭配。张若虚被“魂拘”入地府一场,众判官、小鬼纷纷亮相,热闹风趣、颇有点民俗表演的成分。虽然有观众觉得这场戏与主题关系不大。但笔者却觉得这样“插科打诨”中传递出的世俗欢闹,却也正是传统戏曲草根艺术的精髓之一。今天我们谈到昆曲动辄言高雅、言艺术,可是事实上呢?包括昆曲在内的所有传统戏曲,诞生之初不都是最“接地气”的草根吗?只是我们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渐渐忘了它的本来面目。
对于戏剧舞台塑造历史人物,“度”向来是很难把握的问题。但是《春江花月夜》不是历史剧,这是编剧从一开始高调地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也不必去纠结历史上张若虚与张旭有无交集,也可以无视下本第四折故事发生的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张旭也已经去世7年。整出戏中曾经多次出现的唐中宗、玄宗、肃宗年号,言之凿凿,却可视作大荒山无稽崖上那块石头的“妄言”。编剧要告诉你的并不是故事发生的年代,而是想要诉说历史的河流在不停地流淌。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张若虚整个人物,也只是被编剧拉来“做场戏”的,借他的《春江花月夜》,倾吐许多人之为人的普遍情感――爱之不得、青春难再、盛极必衰……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张若虚、也可以是张若虎、李若虚、王若虚。
这样一出“明目张胆”建立在虚构、非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作品,反而给了观众更多承载情感的空间。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内容指向越具体的作品,读者的情感代入空间反而越小。上古时代的《诗经》《楚辞》,流传至今最广的篇目,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主人公面目模糊的,惟其如此,读者方能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那个人,想象着那种情感就是自己的情感。反而到了近古,戏剧作品中那些有明确身份背景介绍的主人公,让我们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旁观者”。从某种角度说,笔者眼中的昆曲《春江花月夜》更具有“诗”的特质。
“传统”与“当代”何以对立
很多人在谈到昆曲《春江花月夜》用了“当代性”这几个词。的确,主创在剧名之前打出了“当代昆曲”的旗号,也有戏称“莫不是时下‘新编’名声太坏,才选择了‘当代’?”不管这是否有意为之,“当代”二字确乎引起了人们关于传统戏曲“当代性”的讨论。这些年以来,新剧目创作动辄称“当代性”、称“现代审美”,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让当下观众认可。
《春江花月夜》具有当代性吗?理论上讲,确实如此。除了略显古奥的文本外,从整体舞美呈现到音乐、服装都挺“时尚”。也许资深昆曲观众及专家会从文本、音乐方面看出种种不符合传统的所在。但作为一名外行,仅从直觉而言,却认为剧本文辞典雅、用典巧妙(虽然有时略有生僻),颇具“古风”。而剧中人的感觉表达方式,似乎很难用“古”或“今”来定义。以曹娥为例,她对于张若虚有感情,毋庸置疑,但是这份感情始终不曾当面对张若虚提起,张在地府数十载,最终凭借曹娥求来的海上仙丹得以还阳,也不曾明白“曹娥姐姐”对自己的深情。似乎可以将她视作古典女子的含蓄内敛。但换一种说法,未尝不是时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我喜欢你,但是与你无关”。
在整体风格上,《春江花月夜》并不太“当代”,无论是曹娥未曾吐露的真情、还是故事结尾处,张若虚历经万难回到人间,面对白发苍苍的辛夷,千言万语,却最终选择了一首歌行,意在言外。这些含蓄、留白的表达方式,似乎与时下“爱她就要说出口”的爱情观不太符合。
不过,笔者不禁要问,“当代性”真的那么重要吗?抑或,笔者始终疑惑的究竟什么才是“当代性”?对于“当代性”的推崇背后,究竟折射出的是传统戏曲从业者怎样的心态?
“当代性”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专有名词,若要讨论,怕一本专著都不足以解释。但是,毫无疑问,“当代性”在戏曲评论的语言体系中,包含了“时代感”“前卫性”以及――相当重要的一点――“与传统戏曲审美壁垒分明”等意义。
“当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与“传统”的决裂。这种人为构建的对立,恰恰反映的却是传统戏曲的不自信。为何我们一定要标榜“当代”才能获得他人认可?如果“当代性”真的存在,它就一定比我们所熟悉的《牡丹亭》《西厢记》或者《红楼梦》《梁祝》更先进、更好吗?
难道古人就没有今人所具有的那种感情吗?戏曲诞生于“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今天的我们难道不是兴之所至,也想高歌一曲吗?
再进一步说,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写下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否具有当代价值?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能否打动今天的人?难道真正美好、伟大的情感,不应该是穿越古今、亘古永恒才对吗?
一味追求“当代”,是否反而忽视了很多人类共同的情感。甚或,说得偏激一点,是一种变相的“媚俗”,迎合当下观众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环境下的兴趣,而使作品反而缺乏了历史的厚度和持续性。
“错过”与“迷惘”的感叹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出成功的作品,打动观众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有人告诉笔者,他是在桥头张若虚望辛夷“三眼”时流泪的;也有人被那个“阮步兵哭兵家女”的典故所感动;有人为张若虚、辛夷的彼此错过而扼腕;也有人更心仪曹娥那份隐而未发的单恋……
《春江花月夜》似乎讲了一种“错过”。上元夜桥头的三眼,种下一生情根,正如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生生死死”而不悔。然而,当张若虚在曹娥的指引下来到明月桥头,见到已嫁为人妇的辛夷设酒祭奠自己,明明两人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张若虚欲将辛夷深情相拥,辛夷却只感到“何处一阵冷风”。这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荒谬,纵使两人的内心世界如此接近,近乎知音相契,却被现实撕扯得支离破碎。
剧中的张若虚是执拗的,为了一段其实从未曾开始的爱情在地府延宕多年,不肯喝下那碗孟婆汤。张的不肯“饮汤”,如果用佛家的观点来解释,就是不愿“破我执”。然而,这种坚持的结果是――回到阳世的张若虚震惊地发现已是“换了人间”,昔日的开元盛世,已成了满目疮痍,红颜白头。满心期待回到心爱之人身边,将一切细细从头说起,却发现已是“空余惘然”。而略带讽刺意义的是――“江流”一折,张若虚在阴阳界上凝滞不前,最后恍然大悟是因为忘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凤凰琴。“凤凰琴”应当是具有指代意义的,似乎是张若虚爱情、坚守的见证。但这段因“凤凰琴”引起的小插曲似乎也很黑色幽默――人已经在岁月中变得面目全非、物却依旧是昔日模样,正要叹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人事既已全非,却依旧执著于物而不肯放,这难道不是有一种“迷惘”吗?
有朋友戏称:“若是张若虚安心在地府再呆些时日,等到辛夷归阴,两人共同转世投胎,未尝不是又一段良缘。”但随即有人反驳:“来世非今生,喝下孟婆汤,即忘了今世种种,又岂是张若虚所求。”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局,张若虚确乎有些“所求非所得”。整个故事或许是一种悲剧,但又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令人撕心裂肺的悲剧,也并非古希腊那种将美摧毁了给人看的悲剧。《春江花月夜》的整体基调是略带苍凉的,这种苍凉并非单单是张若虚爱情悲剧构成的苍凉,更是一种月光下时光流逝的苍凉。无论是剧中人、还是台下的观众,似乎都无法逃避这种情绪。
篇3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景;理;情
初唐诗人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之一,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一便是流传千古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因此被清代王]晕称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的描绘,将写景、哲理、抒情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良辰美景。
景,诗歌的第一部分重在写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月色皎洁如霜,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这些意象,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地构成这幅优美的画面。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力,一个“连”字不仅写出了江水和海水是水平地连接在一起的,更写出了它们是在同一起点上。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得这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
理,面对这春花花月夜的美景,诗人开始了联想,开始探索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这主要在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边上是谁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但是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诗人想到,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但是宇宙却是永恒的、无穷无尽的、对此,闻一多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宇宙意识。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其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李泽厚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诗人都感慨个体生命短暂,宇宙永恒。如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情,由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诗人在第三部分,进一步抒发感慨,抒写感情。先是总写的四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悠悠”象征了游子的行踪飘忽不定,“谁家”,“何处”两句呼应,不止一家有离别,思妇在思念远方的游子,游子也在思念远方的家乡,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以下八句写思妇思念游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可怜楼上月亮的影子不停地移动,应该照着思妇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去。“徘徊”一词,一方面写出了月光游移不定的动态,一方面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亮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卷”“拂”表现了思妇内心的惆怅。看着月光,思妇想到,此时这月光不也正照着远方的游子吗?真希望这月光也能遥寄相思之情。除了让月光带去相思,思妇还通过鱼龙、鸿雁带去相思,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最后八句写游子思念家乡:“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青春年华都要消逝了,自己还不能回家。游子做梦也想回家,梦见落花意味青春年华消逝,可怜和前面呼应,两人相思无着落,无奈至今还在流落天涯,何时才能回家?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距离无限遥远。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方,距离遥远,天各一方,只能同守一轮明月。思念之情更加浓郁,无以复加,“沉沉”二字更加重了他的孤寂,最后,“落花摇情满江树”,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摇曳多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描绘山水景物的诗歌,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儿女别离相思的情感融合为一,从而汇成景、理、情水融的幽美意境。
篇4
关键词:意境;思想;艺术
《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一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像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我们看到,诗人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写诗人面对一轮江月地深深思考以及满怀感慨和迷惘。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使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时代之音的回响。“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以下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二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以及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展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我们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些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
三
本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参考文献:
[1]郑振满.春江花月夜――历代咏春诗鉴赏(第1版)[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升华;深化;加重;浓郁;促进
《绸缪》同名诗源于《诗经・唐风》,是由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的咏叹调。它文化深远、寓意广阔、旋律优美、调子飘逸,独具中国韵味。此曲在歌剧《西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丰富内涵等重要作用。
1 《绸缪》极大程度地升华了主角西施的人物形象
《绸缪》展示了西施既美貌坚毅,又有大义大爱的性格形象,并形成了与夫差的专横、勾践的屈膝、文种的阴谋、范蠡的忍辱的鲜明对比。一是展示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绸缪》首次出现的场面是越国的少女们在苎萝山下的江边浣纱,表现了暂时忘却战争苦难的姑娘们及少女的欢乐和青春的美好。接着西施从浣纱女中走出来,唱出令人心醉的《绸缪》。西施此时与其他女孩一样,简单而快乐。然而,吴越之战打破了本该属于她的平静,使稚嫩年少的她有了英雄的豪气。她决心要委身仇敌,为国为民牺牲一切。二是揭示了西施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升华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西施倾国倾城、绝世美人。然而,貌美之人更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西施在剧中唱《绸缪》就全面展现了她憧憬美好未来的心声,展示出她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唱出的不仅是她要舍下平静美好的生活和人生最美好的情感,且要为越国人民都能得到《绸缪》中描述的幸福而赴汤蹈火。
2 《绸缪》很大程度地深化了《西施》的歌剧主题
《绸缪》的主题作用不仅在于它的表象,更在于它的深广内涵。一是深化了全剧的爱国主题。《绸缪》的多次响起,不断深化了歌剧的爱国主题。西施所爱的中心是祖国大爱。且邹静之的“大爱”是具中国古典哲学及文化的深厚底蕴,蕴藏着士大夫阶层独有的精神内涵,表达着中国文人特有的想象。西施二唱《绸缪》更表现了西施在挥金如土的荣华富贵面前,在视如珍宝的高贵身价时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二是深化了全剧的爱情主题。《绸缪》同名诗源于《诗经・唐风》,原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喜悦,后发展为形容缠绵不解的恋情。诗中借用“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人生四大喜中的洞房花烛夜,极大程度地深化了全剧的爱情主题。而《绸缪》所指不仅只是西施和范蠡的爱情,还饱含人民与祖国、孩子与父母、游子与乡亲及故土的爱。三是深化了全剧的女性主题。歌剧《西施》女性主题的充沛圆满,首先得益于主题歌《绸缪》的爱情内容。《绸缪》之词源于《诗经》,描述男女恋情,《绸缪》之曲借用《春江花月夜》之音抒写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情。其次,女主角多次吟唱《绸缪》,也着重突出了女性对于得到爱情和幸福的渴望。而西施能够把渴望变成抛弃、牺牲,充分显示了西施的伟大。
3 《绸缪》相当程度地加重了《西施》的中国韵味
《绸缪》虽是咏叹调,但其中民族音乐比例甚高,尤其是中国古典精品音乐成分居主导地位。一是旋律中充盈着浓郁的中国韵味。《绸缪》是由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又名《夕阳箫鼓》,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绸缪》虽是西方作曲技法却没能遮住民族音乐的光芒,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与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象,对整部歌剧情感的描摹抒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鱼咬尾写法也是吴越音乐最典型的特征,汉族传统音乐的精髓,尽显中国韵味之美。二是器乐饱含了深厚的中国情绪。《绸缪》以器乐多种表现手法凸显音乐主题特征。借用《春江花月夜》的古琴、琵琶的古典元素,奏出和谐宁静的优美音色;以笛子、箫吹出委婉典雅的旋律,增强艺术感染力,使器乐的抒发与歌词的意境融洽至极,既体现了原曲的淳厚意蕴,又刻画出了西施的素朴与豪情。
4 《绸缪》较大程度地浓郁了《西施》的民族文学性
《绸缪》因它的地域和文化属性,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学特征,为全剧增添了重重的民族文学色彩。一是使用民族核心文学作品,增添中国文学性。《绸缪》之词源于《诗经》。《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语言形式基础,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为后世诗歌体裁的生发之源,如楚辞、汉赋、骈文及五七言诗都受其影响极大。同时,也为后世诗歌的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使用民族旋律,增添中国文学性。《绸缪》借用《春江花月夜》之旋律,尽使观者联想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词曲恬静轻柔、引人遐思的同名诗篇“孤篇盖全唐”。他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的再现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象,并寄寓了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情,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 《绸缪》一定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歌剧的发展
《绸缪》升华了歌剧民族韵味、优化了中西方歌剧融合方式,对中国歌剧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一是优化了中国歌剧的中西方结合方式。《绸缪》作为咏叹调,其中的中国元素实是令人惊叹不已。它在旋律上大量使用中国宫、商、角、微、羽的五声调式,在器乐上大量采用民族乐器,融入民族音乐。由此说明中西方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如何使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西方歌剧之中,让国内观众能够领悟其中的唯美、细腻及流畅的质感,从而将中国歌剧植于世界歌剧艺术宝库之中。二是丰富了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内容。《绸缪》借用了多项中国古词古曲。《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历史地位极高;《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其词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同名诗篇。仅此,《绸缪》就包含了多项民族化内容。在歌剧舞美方面以虚实手法营造写意、唯美的中国画式舞台,使得全剧更具古朴、别致、浪漫、传神的民族之美。三是促进了中国歌剧的创新发展。表现歌剧主题的重要元素莫过于音乐,而《绸缪》以凝聚中国古典文化精髓之美来表现主题,超凡脱俗。其在探索中西方艺术潜在的共同规律,将表象上完全不同却性质相同的艺术融合于一体,用西方艺术形式展示中国传统音乐而具独特神韵的是创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歌剧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绸缪》唱段选用了中国古典名诗名曲,使简单的唱段附带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不但丰富了歌剧的民族韵味,而且对全剧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音乐表现力等诸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提升促进作用。同时,为中国歌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篇6
从整体上看,全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从开头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主要是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作者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
部分学者认为该诗既没有闻一多描述的“宇宙意识”,也没有李泽厚阐释的“人生哲理”,而仅是对情思、离愁的抒写。如:“《春江花月夜》的‘问天’,只是为了增加叙情的丰厚、饱满,空灵而迷蒙,并不负载深奥哲思……”②“是离愁,凝成《春江花月夜》……认识离愁是《春江花月夜》的真感情,也就品味到了这首诗的神韵。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评论者都是这样从诗的本身作诗的解读的。张若虚这首名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借春来春去、江涨江落、花开花谢、月盈月亏、夜复转夜的自然变化、环转交错、换景移情,来抒发恼人千古的离愁别绪。”③而为什么该诗主旨不是“三重”而仅是“情思”“离愁”?有什么具体的科学的解读方法可以排除“哲理”“宇宙意识”作为《春江花月夜》的主旨?如何从诗的本身作诗的解读?为什么“张若虚这首名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借春来春去、江涨江落、花开花谢、月盈月亏、夜复转夜的自然变化、环转交错、换景移情来抒发恼人千古的离愁别绪”?因为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文本解读的方法,以上问题均未有明确地解答。
分析文本主旨,必须明确两个最简单而又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主旨是就文本整体意义而言的
“对于文本的整体和部分,都存在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文本意义。把文本当成整体来解读,可获得文本整体的作者意义、文本整体的读者意义和文本整体的文本意义;提取文本中的任意部分、侧面,可获得文本部分的作者意义、文本部分的读者意义和文本部分的文本意义。这些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区分并解读出这些意义均是文本解读的目的。”④在分析文本主旨之前,必须弄清楚文本主旨属于以上意义中的哪种意义。文本主旨可以是“文本整体的作者意义”,也可以是“文本整体的读者意义”和“文本整体的文本意义”,但决不会是“文本部分的作者意义、文本部分的读者意义和文本部分的文本意义”,然而事实是:常常有人拿“部分意义”来充当主旨而导致文本解读缠杂不清。文本整体的作者意义、文本整体的读者意义和文本整体的文本意义作为主旨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因为“文本意义大于作者意义和读者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是文本意义的演绎,是文本意义的具体化。文本整体的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是文本整体的文本意义的演绎、具体化……”。⑤
二、分析文本主旨,必须在充分发挥感知、想象进入情境的基础上走入“概括的思维过程——分析——归类——抽象——综合——比较”⑥,进行准确、深入、全面地概括
《春江花月夜》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开头到“但见长江送流水”。第二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结尾。
先概括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开篇几句写海、潮、波、春江、芳甸、花林都是为了烘托“月”之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既写出了月光之皎洁、又表现了月夜之单一、孤寂:茫茫天地间唯皎洁一片。这样单一、孤寂的背景为写“孤月轮”作了辅垫。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孤独地照着人已很久很久,而且在没有人类见到月亮之前月亮就已经孤独地存在,因此此句表面上写人见月,月照人,实则突出了月之孤独、寂寞由来以久,表现月亘古的孤独、寂寞。
“人生代代无穷已”是对“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正衬和反衬: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一代一代人是不同的,而江上的月亮却年年相似,这样反衬突出“江月年年望相似”;而“无穷已”,无穷无尽,则言时间之长,年代之久远,且没有穷尽,衬托出江上月亮长久不变,长久相似,也就是长久地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没有尽头。因此此句重点是写“江月”的不变和孤独,而非表现“人生代代无穷已”,不是为发这样的感慨而写,更不是为了“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而写”。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是为了突出“江月”的恒久不变的等待和孤独。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重心是“不知江月待何人”。“长江送流水”,把长江拟人化,以长江为主,流水为客,长江有情,等来流水,也送别流水,而月等来了什么?又能够送走什么?以长江可等来流水送别流水反衬江月的孤独和恒久不变的等待。
由以上分析、比较、综合可知:这一部分主要是写月之亘古孤独和永恒等待。
如果不进入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过程理清句与句、意思与意思之间的关系,就分不清主次,分不清主次,不仅不能读出“月之孤、月之待”这个重点,还会把该诗读成一个大杂烩。
这一部分由月之美写到月之孤独。为何不撇开月之美而直接写月之孤独?一是以月之美反衬出月之孤独。如此美的月景却是孤月无穷无尽等待所带来的。月景是如此之美,而月本身却是如此孤独。二是月之美让月之孤独具有了美感。如此孤独却能如此宁静美丽,真是难能可贵。
篇7
关键词:音乐 琵琶艺术 文学 唐诗 关系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8-0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大唐帝国将近三个世纪的统治中,音乐文化获得辉煌的成就,尤其以歌舞大曲为主体的宫廷燕乐的高度发展,即便在当时世界音乐的范围内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据《通典・坐部伎》记载:“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可见,在各种歌舞形式与乐队中,琵琶均为主奏乐器。琵琶随着燕乐而兴盛起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尤其在江陵一代更为盛行。于是,琵琶音乐在唐代迎来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就促成了琵琶及其演奏艺术的高度发展。
“文学源于社会,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在唐代这样一个燕乐的鼎盛时代,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应,必然要将音乐作为其重要的创作素材。在文学体裁上,诗作为唐代文学的大宗,自然而然成为表现琵琶这一音乐艺术的最主要、最精彩的载体。
唐代的许多文人除了具备高超的文学素质外,一般都喜好音乐,或弹奏乐器,或咏歌唱和,他们中也不乏音乐上的圣手。诗人王维就是琵琶演奏的高手,由他作曲并演奏的《郁轮袍》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琵琶名曲。出于对琵琶的喜爱,文人必定会在他们的诗中有所表现。因此,琵琶又自然的与唐诗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琵琶曲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类。“文曲”一般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轻缓,演奏上多注意左手的推拉吟揉技巧的运用。乐曲多表现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代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飞花点翠》。“武曲”则是乐曲情绪激烈,威武雄壮,节奏复杂多变,旷达而豪放,能造成一种跌宕起伏、颇有气魄的势态。无论是文曲还是武曲,都能表现一定的故事及情节。可以看出琵琶传统乐曲有着丰富的表现性和深刻的内涵这一特点,这又恰恰与唐代婉约和豪放的意境传达不谋而合。
歌、诗本为一体。早在春秋时的《诗经》就具有可奏、可歌的音乐性质。《楚辞》是在楚国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的,汉代乐府也是当时的乐舞。《汉书・艺文志》就总称当时的乐府诗为“歌诗”。到了唐代,新民歌“曲子”就是一种用琵琶、笛子、鼓等乐器伴奏,配以五言、七言或长短句演唱出来的音乐形式。由于“曲子”歌词特殊的文学性,“曲子”也逐渐引起了一个个文学家的兴趣。自中唐以来,王维、白居易等诗人,都吸取了民间曲子的表现形式来填写过曲子的歌词,其中王维的《宋元二使安西》就被谱成著名的《阳关三叠》被千古传唱。还有一些优秀名篇,一人歌乐就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而要使这些诗歌以曲子的形式来演唱,就必定离不开琵琶这一主要伴奏乐器。
唐代诗歌音乐的盛行从现今发现的唐代琵琶谱中便清晰可见。琵琶艺术与唐诗是一种相互表现,相互影响的关系。唐诗用文字的形式将琵琶艺术加以记述、描绘,琵琶通过乐音的形式将唐诗展现给人们,琵琶的演奏给唐诗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唐诗的语言又可通过琵琶美妙的演奏表现出来。
据庄永平编著的《琵琶手册》中统计,唐代诗作中与琵琶有关的较有名的作品有百首,其中又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为代表,极为生动而传神,对后世歌咏琵琶的诗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不仅成为千古传颂的诗作名篇,流传不衰,而且常被成千上万的后来者作为典故加以引用发挥。总的来说,无论数量上或质量上,唐诗都是文学表现琵琶艺术的一个历史最高峰。
另外一首将唐诗音乐化了的著名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这也是琵琶艺术表现唐诗作品的典范之作。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线索,诗作中连同题目在内,一共出现了十六个“月”字,巧妙的融清新明丽的自然美景,依依不尽的离情别绪,呈现给我们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境。从意蕴或结构上分析,琵琶曲《春江花月夜》都是以诗作《春江花月夜》为素材的。诗人加上音乐人的智慧,使得他们两者在气质上浑然一体,最终是使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成为琵琶艺术表现文学作品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篇8
【关键词】电子琴曲 春江花月夜
电子琴曲《春江花月夜》根据同名钢琴曲改编,钢琴曲的改编取之于同名民族管弦乐合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又根据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月夜》《浔阳曲》)改编。
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中国古典吉他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他独奏曲《浔阳夜月》;钢琴家黎海英则将其改编成钢琴独奏曲;中央音乐学院王枚贞教授将其改编为电子琴独奏曲。
电子琴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根据电子琴特有的节奏和音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优美的风姿。
《春江花月夜》原曲有10段,改编后的电子琴曲共分为6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
选用电子琴的颤音琴音色(颤音琴或称铝片琴,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类似木琴,但琴键为金属,以琴棒敲打产生旋律,颤音琴附有踏板,可延长音符,琴内设有颤音器,使音色颤抖,因此得名),配合延音功能的使用,加上右手的轮指和双手交替弹奏同一音级,模仿古曲中的琵琶奏法,仿佛依稀听见轻微的钟鼓之声,双手波音的演奏和模仿竖琴的刮奏“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①
接下来选用具有现代音乐风格的合成音色模仿我国最古老的民族边棱②气鸣乐器“箫”,演奏出舒缓优美、具有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恬静安谧,令人陶醉,左手跨越的点缀使人想起漾漾清波,配合中速的8拍子(亦称8 BEAT,一种流行音乐节奏,特征是以八分音符为基础,节奏比较平稳,速度在每分钟80拍左右的四拍子或二拍子节奏)节奏描绘出一幅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
第二段“月上东山”:
这一段选用颤音琴音色在高音区弹奏,给人明亮、透彻的感觉,此时关掉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及和弦,主旋律从右手的弹奏轻轻飘逸出,左手的伴奏首先使用快速滚动的分解音型,之后使用落差较大的琶音,展示了键盘乐器的特点,使乐曲充满动感,体现出“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意境,犹如月亮缓缓上升,滟波荡漾千里。
第三段“水深云际”:
此段利用电子琴的伦巴节奏(伦巴的特点是重音在一拍、二拍的后半拍和四拍上,形成晃动的感觉,非常活泼、轻松,是非洲民间舞蹈节奏)和自动和弦功能,采用“紧打慢弹” ③的形式,给人活泼、欢快、喜庆的感觉,仿佛有众多的乐器在合奏,配合主旋律八度的跨动和颤音的演奏,以及双手交叉弹奏方法的使用,表现了水天一色的景象。
第四段“渔歌唱晚”:
这一段展现的是一曲渔歌的旋律,选用柔和优美的竖琴音色,如同悠扬的渔歌自远处的江水中飞来。乐句间左手跨越的弹奏体现出渔人的喜悦,自动节奏波萨诺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Bossa是一种拉丁双人舞节奏,Nova则是“新”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指一种融合巴西桑巴舞曲和美国酷派爵士的“新派爵士音乐”,波萨诺瓦的音乐和节奏都很优美,十分迷人,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波萨诺瓦成为国际性的音乐时尚)密集的伴奏型,表现了渔民们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一段旋律后部分的速度由慢至快,气氛逐渐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欢喜之情。
第五段“欸乃归舟”:
这一段在古曲中是一段合奏曲,描写的是渔人们摇橹的场景,在电子琴上演奏时,关掉自动节奏及和弦,采用钢琴的弹奏方法,选用明亮的颤音琴音色,将主旋律用双手快速演奏的和弦分解的方式来表现,充分发挥了键盘乐器的特点,表现出流水速度的由慢而快、力度的由弱至强,展示了波浪层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之后的铜管音色部分将全曲推向了,急促的16步(16 BEAT,是一种用十六分音符铺垫的流行节奏)自动节奏和有力的管乐音色,配合主旋律移高八度弹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
第六段“尾声”:
主题音乐以左手八度的方式再现,右手以快速的琶音演奏给予呼应,给人一种辽阔的遐想,随后,乐曲节奏开始舒缓,选用合成音色和颤音琴交替演奏,表现了渔船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真可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④
电子琴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改编很成功的独奏曲,其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与现代的电子键盘乐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命力和现代电子乐器的功能。
注释:
①音乐欣赏手册编辑部.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②边棱:边棱音是气流冲击窄缝遇到正对着的棱边时所发出的声音,是吹奏乐极富特征的音。
③紧打慢弹:是我国民族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中常用的手法(旋律慢弹,节奏速度快一倍)。
④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作品《春江花月夜》。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手册编辑部.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夏世亮,贺其辉.新编电子琴系列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9
苏轼困惑着,我也困惑着,唐代诗人张若虚也是一个困惑者。他曾在长江边对着月亮发问:“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
明月何时就已存在,为什么要存在?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张、苏的追问,绝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探究,而是人文意义上的情感抒发,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
我不知道外国人是如何看待月亮的,但我敢肯定的说:外国人心中的月亮,一定不如中国的“圆”!他们只知道第一个访问月球的是前苏联人,却不知道月亮的主人是中国的姑娘嫦娥。
在讲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传统里,月亮不是一个星球,不是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一个理想的大气球,是情感的载体,是思念的寄托,是美好的象征,是落魄文人的慰藉,是少男少女恋爱的证人……。在懵懂未知的孩童时期,我们听的第一首儿歌是“月亮嬷嬷,照你照我……”;听的第一个神话故事(我以为这是中国最美的神话故事)是“嫦娥奔月”;听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是“猴子捞月亮”。上学后学的第一首诗歌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恋爱了,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里,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线绳把一对幸福的男女捆绑的结结实实。如果恋人产生误会了,则会指月发誓:“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果亲人分离了,则对月吟哦“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如果没有天上的这轮明月,我们的情感如何寄托呢?如果没有天上的这轮明月,我们的心灵该是多么的落寞啊!据说仅唐诗中咏月的诗作就有700余首。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李白的诗《静夜思》,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朱自请的散文《荷塘月色》;着名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月光曲》、《二泉映月》……,这些文学、音乐艺术里的瑰宝,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不都是这轮明澄皎洁的月亮所馈赠的吗?
月亮,她和太阳一样重要,一样伟大,她是人们精神世界里的“太阳”。太阳的光辉和对植物的作用,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食物,解决了人们生存的物质需要;而月亮不仅用她那柔和的清辉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精神的家园,解决了人们心灵上的需求,还以“月有阴晴圆缺”的变换,使人们懂得了“人有悲欢离合”、世事难全的科学认知和辨证思考。“日”和“月”共同组成了一个“明”字,日是人们头顶上的一盏“明灯”;月是人们心灵上的一盏“明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夜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月亮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对月亮的情感越来越淡薄了。现在仰头赏月的少了,更难找到对月亮敞开心扉,伤感唏嘘,倾诉满腹惆怅的苏轼之流了。“一机在手,沟通全球”的现代化通讯设备,让人们对千里外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不用通过“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来表达和传递了。如今小孩子们听的看的故事,也不再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猴子捞月亮》……,而是《白雪公主》、《圣斗士星矢》、《哈里波特》……。月亮也如同年老色衰的明星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她的主人嫦娥一样,开始寂寞了!
曾经照过汨罗江边徘徊彷徨的三闾大夫的月亮,曾经照过大漠雄关的月亮,曾经照过六朝繁华的秦淮河的月亮,曾经温暖过历代无数游子心头的月亮,曾经让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让阿炳因一曲《二泉映月》而万古流芳的月亮,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月亮,是永久不变的;月亮,还是我们祖先喜欢的那个月亮!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对月亮的冷漠,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冷漠,是人们审美情趣缺失的反映,是人们内心浮躁不安所致,这也是当今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之一。我希望中国人有一天也能站在月球上,但我不希望这种科技的进步是以放逐嫦娥作为代价的!
篇10
1、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