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6:0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miào)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是前人对古籍训诂的基本要求。我看首句最为重要:字惟能求其的训,句方能得其确诂。今天,我们在古文训释中,对句中一些关键字更应特别注意,力求作出确诂,否则就会似是而非,有悖文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瞻前顾后,纵横联系,精心选择其义项,切不可望文生义,等闲视之。下面举例以明之:
一、一字之训,有关人品(1)例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译文:
A.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竟·宽·宏·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B.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胸·怀·宽·宏到这样的地步啊!
(3)分析:例句中的“宽”是关键字,“之”的训释亦不容忽视。译文A“宽”训“宽容”,当然可以。“之”训“我”亦可,“之”表自称课本中即有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亲数存之”课本译为“屡次亲自来慰问我”,“之”正训“我”。译文B“宽”训“胸怀宽容”。《汉语大词典》“宽”的第二义项为“度量宽宏”,又释“度量”为“器量”,释“器量”为“胸怀”,故“宽”可训“胸怀宽宏”。“之”字视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未译。
孤立起来看,两句译文似均无不可;联系上文看,则优劣可见。须知廉颇是因为听到了蔺相如的这番话——“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为蔺相如胸怀赵国,放眼强秦,不计荣辱的爱国情操和人格力量所强烈震撼,在心灵的回音壁上激起巨大反响,灵魂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这才说出了“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肺腑之言。如果将蔺相如对廉颇的退让仅理解为对廉颇个人的宽容,廉颇也正因此而幡然悔悟,负荆请罪,那对廉、蔺二人的人品、人格均大为贬损,亦有悖太史公的文旨文心了。
二、一字之训,有关文理(1)例句: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译文:
A.我·固·执·地笑笑,不相信。
B.我·仍·旧笑笑不相信。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为“固”。译文A训“固执”,“固”有此义项,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二“固”皆“固执”之意。译文B训“仍旧”,“固”亦有此义项,《汉语大词典》“固”(13):通故。①旧,仍旧。课本“故”训“仍然”的,如《赤壁之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课本注:故,仍然。“仍然”与“仍旧”同义。
仅就两句译文来看,则轩轾难分,故须从文理上揣摩。此句与首段“是说也,余尤疑之”句一脉相承,文理相通。苏轼对李渤以击石所发出的“激越”之声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尚且“疑之”,更何况小童击石所发出的乃“石空石空”之钝响,与钟声大相径庭呢?他当然仍旧“笑而不信”了。这“不信”乃因其确不可信,更不可信,并非可信而不信,应信而不信,有何“固执”可言?苏轼又怎会用“固执”这样的贬词来糟塌自己呢?可见译文A不可取,译文B庶乎近之。
例句中的“固”虽为常用文言虚词,但“仍旧”却非其常用义,众多词书亦无此义项,故对例句有多种误译,如译为“我坚持原先的看法,笑笑不相信”(此为“增字求训”),译为“我本来就不相信,于是笑了笑”(此为“绕曲求解”),译为“我姑且笑一笑,并不相信”(译文“扌干格难通”),以上译文“固”分别训“坚持”“本来”“姑且”,这些义项虽为“固”所有,但均不适用于例句中的“固”,张冠李戴,削足适履,岂能无疵?笔者惟见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选读》)将此“固”注为“仍然,还是”,甚是。可见一字之训,确非易事。
三、一字之训,有关分寸(1)例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2)译文:
A.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啊!
B.不能说·没·有五个人的·一·份功劳啊!
(3)分析:例句中关键字“非”,译文A训“不是”,此乃其常用义,人所习知。译文B训“没有”,“非”的这一义项,众多辞书皆有,课本中亦屡见,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非异也”课本译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非”即训“没有”。
乍一看,似乎两句译文相似,细一推敲便可发现问题了。译文A说“不能说不是五个人的功劳”,岂不等于说“就是五个人的功劳”吗?显然夸大失实,分寸不当。从文后所录《明史·周顺昌传》可知:苏州人民这次的反阉斗争“不期而集者数万人”,规模十分宏大,五人不过是斗争洪流中的几朵浪花。再看这个完整的长句:“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作者分明指出:斗争成果之所以取得,乃由“吾郡之发愤一击”,即由于全体苏州人民的英勇斗争,怎么会出尔反尔,又说全是五人之功呢?再说大阉之有所收敛及“投缳道路”,乃由于生者之伟力,而非死者之亡灵。当然,五人生前“蹈死不顾”,临难从容壮烈,自有其震慑阉党、激励吴民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没,所以“不能说没有五人的一份功劳”,这才实是求事,恰如其分。
“非”乃极常用的文言虚词,其“没有”义亦为众多辞书所有,却为许多人心中所无,故许多书册皆望文生义,将例句误译为类似译文A。可见即使对极常用字的训释,亦不可掉以轻心。
四、一字之训,有关史实(1)例句: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2)译文:
A.荆轲拿来地图·捧·着,随即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B.荆轲拿来地图后·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奉”,译文A释为“捧”,译文B释为“献”。此二义项课本中皆有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本注:奉,通“捧”。又“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课本注:奉,献。
“奉”异训,则“发图者”不同:“奉”训“捧”则图未献,发图者当然是“荆轲”了;“奉”训“献”,图既已献,则发图者当然是“秦王”了。这有关一段史实。
众多辞书在解释“图穷匕见”时对“发图者”也说法不一:《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都说是荆轲展图,《辞源》则明确指出是“秦王展图”,而《汉语大词典》则说“荆轲以燕督亢地图卷七首献于秦王,展图将尽,匕首露”,展图者未明确指出,有歧义。
笔者认为“展图者”是秦王而非荆轲。若是荆轲展图,则原文当表述为“轲既取图,发之,图穷而匕首见”,毋庸再加“奉之”二字。另外,荆轲取图后应即献给秦王,展图实属多此一举,岂不会引起秦王的疑心?这是一。秦王令轲取舞阳所持图是为了审视之。荆轲展图,秦王能允许否?能审视否?这是二。秦王展图于案,图穷匕见,轲攫而取之,岂不比他自己展图于手更为方便迅捷?这是三。故愚以为展图者为秦王,“奉”当训“献”。《战国策》鲍彪注本“发图”前有“秦王”二字。
源于《国策》这段文字的《史记·刺客列传》为:“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司马迁亦训“奉”为“献”(“奏”即“献”),亦以发图者为“秦王”。
篇3
赞美语主要是对人物事迹的抒情性表达。拟写颁奖词、赞美语这一题型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力避奉承、阿谀,另一方面又要把对方的优点、长处和亮点充分显现出来,这是一对矛盾,如何在这对矛盾中恰当、得体而又不失文采地表达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的说话能力和应变能力,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生活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拟写赞美语,第一步,要明确赞美的对象,确定赞美的语气和方式;第二步,要搞清赞美的主要事件,确定赞美的缘由与方向;第三步,按照题目中的修辞、句式等要求来组织语言。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力求做到自然得体不矫情。
【经典考题】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湖北高考卷)
解析:本题拟写“颁奖词”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内容,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符合人物身份,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来叙述事迹;②情感,要热情洋溢地赞美;③语言,要有文采,富有激情,注意句式选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牛刀小试】
1.据新闻媒体报道,在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上,有一只流浪狗被汽车轧死,它的伙伴另一只小狗一直守护在旁边几天几夜,路旁行人车辆纷纷为之感动,主动让道。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小狗的赞美之情。文字要有文采,富有情感。(不超过80字)
2.参照下面的示例,为《刺客列传》中的太子丹、高渐离写一句评价语,要求囊括事实,评价中肯。
示例:
荆轲:论剑不称,相搏而逃,终孤身刺秦,易水萧萧侠名传。
太子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渐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下面的示例,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以及爱国诗人屈原写一句评价语,要求囊括事实,评价中肯。
示例:
鲁迅:起初彷徨,而后呐喊,斗争不屈,二十年铸就民族魂。
篇4
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可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看特殊句式
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句式当为“有何厌”,“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之”作定语后置标志(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之+定语+者),可不译。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其真不无马邪?(韩愈《马说》)
这三句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六、看语言环境
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不拘于时”与“学于余”中的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七、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试题中,文言虚词用法题共四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句式和课文基本相同。对近几年高考中选自课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等。因此,只要熟悉课本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的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也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之法,即“由内而外”,以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
篇5
一、代入检验方法
代入检验法是首选的方法,特别对选择、判断类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且无障碍之处即为正确答案。如2010年广东省梅州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四知》“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中,B项“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解释为“迁徙”,根据语境照应判断应为“提拔、提升”,故选B项。
二、联系教材印证
文言文试题考查的实词,一般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词语,联系教材中与之相关的语句,对解释正确的词语可以进一步确定。如《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就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孔雀东南飞》中“兰芝初来时,府史见叮咛”中的“见”。这两个“见”的后面接的都是动词,结构也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词用法相同,应该解释为“对自己怎么样”。
三、借助成语分析
文言实词在古文中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成语中词语的词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如苏洵的《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成语“不速之客”中的“速”是“邀请”的意思,“邀请”是“速”的“招致”这一义项的引申义,于是将“招致”一义代入上句中,我们发现句子十分通顺。又如,“危”,在成语中的意思分别为: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险)、正襟危坐(端正)、危言危行(正直)。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一对应关系,如“拔”,“超出”:“出类拔萃”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势拔五岳掩赤城”;“薄”,“迫近”,“日薄西山”与屈原《涉江》中的“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四、研究句子结构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我们就可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幽州之地。”“固”,形容词做名词,“险固的形势”。又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坚”,形容词做名词,“坚硬的盔甲”;“锐”,形容词做名词,“锐利的武器”。
研究句子结构,注意使用结构观察法。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此类句子中,往往几个分句句式相同,词性相对,甚至词义相同、相近。利用这种关系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难,从而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比如《六国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我们可以研究句子的结构,句子结构整齐,呈现对称,“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见,“族”就是“灭族”的意思。又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处于照应的位置,应解释为“奔跑的马”。
五、根据字形推断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如荀子的《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砺”,从石厉声,“砺”就是“磨刀石”的意思。又如,梁启超的《谭嗣同传》“扶病觐”中的“觐”,是“拜见”的意思。
一些会意字也可以根据部首或偏旁推断出字义。例如,“秉”是“手”抓“禾”,有“握、持”的意思,如秉(拿)烛夜游,秉(握)笔直书,秉(把持)公处理。有如,“月”在左边或下边是肉,多与人的肢体、器官、骨骼或肉食有关。如“肱”,本义是“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肯”,本义是“着骨之肉”;还有肌、腹、脂、肢、胃、肾等。而“月”在右边是月,多与月亮、光亮、时间有关。如明、期、朗、朔、朦胧等。
例如蒲松龄的《促织》“抚军亦厚赉成名”中的“赉”与“贝”有关,是“赏赐”的意思;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方其西燕父子以组”中的“组”是“绳索”的意思;贾谊的《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践”为“踏”的意思。
六、感知语境语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把握上下文之间解释、暗示或照应关系推断文意。一个文言实词往往会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要将实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义推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必”的义项有:①一定,必定;②认为必定,肯定;③一定实现;④如果确实。如果上句按①来解释,则此句译成“大王一定没有人……”就使蔺相如变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这既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按④来解释,这句译为:“大王如果确实没有人的话,我愿意带着璧到秦国去。”这才表现出蔺相如的谦虚而又勇敢的性格,也才符合语境的要求。
七、通假判断方法
通假是文言文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通假有同音和近音两种。例如,司马迁《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的意思。又如,蒲松龄《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翌日”,“第二天”。
八、揣摩语法特征
篇6
1.教材探源法。
试卷上有些文言实词,我们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2012新课标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答案】【D】
教材探源:
A.属(课文中出现的义项):
(1)托付,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类、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文本中“属”后带了宾语“公”,应作动词,故此处理解为“托付”。)
C.易(课文中出现的义项):
(1)交换,更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2)容易: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文本中“易”带了宾语“一员”,应作动词,故此处理解为“更换”。)
2.借助语境推义法。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文言文时,理解文言实词需要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人情事理来推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
例:根据上下文语句信息推断词义。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根据上下文,请回答“弄璋”“弄瓦”分别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上文:“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下文:“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故:问题“弄璋乎?弄瓦乎?”弄璋:生男;弄瓦:生女
3.成分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沛公军灞上(“军”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词义为“驻军、驻扎”。)
4.结构观察法。
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或对偶、对比、排比、并列等形式相近似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对称的特点来推知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词义。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例1: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怎样理解“圣君治国”这个词?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吗?
【推断】上下句以“而”连接,表并列。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为并列关系, “圣君治国”当翻译成“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对应。全句可翻译为“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过了。
5.借助成语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独使用,但其意义却保留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尤其是成语中。所以可以借助此来推断该词的意义。
例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速: 联想成语“不速之客”,其“速”意为“邀请”,引申为“招致”。
例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当:联想成语锐不可当、螳臂当车可知。词义为“抵挡”。
6.音形推义法。
汉字中以形声字居多,而形声字的形旁表示该字的意义,所以可以用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词义。针对文言字词,有时可以从语音上着眼,选择文意翻译得通的同音字进行替换。
练习:请根据读音推断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1)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二、如何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命题特点:
(1)含有关键词的句子,如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这是得分点。
(2)特殊句式,这也是得分点。
翻译要求:1.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3.雅。要尽量做到有文采,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翻译方法:
(1)在原文中找到该句,并仔细阅读前后文,熟知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看句式特点。把文言文句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宾语、介词等)
(3)翻译重点实词和虚词。
1.直译:
(1)留。凡是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照原文抄录,不必变动。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
(2)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 、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3)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4)换。将大部分单音节实词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对译出来。(注意古今异义词)
(5)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 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解释。(如:指示、以为、妻子等)
(6)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2.意译:在直译过程中遇到翻译不通的地方用意译,如:
(1)比喻、借代、互文、用典故等修辞句。
(2)固定结构。
小结:
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
篇7
一、勾画关键句,用原句提取要点
大多数文言文故事性比较强,每段话中本身就有一些句子可以概括本段话的内容。阅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所有的句子,教师提出具体,学生、择最佳的句子提取要点。
比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原句来提取第一段话的要点。第一段学生读过后,学生勾画出“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南”两个句子,但我提的要求是用四字原句来提取段意,所以学生马上用了第一个句子“晋侯、秦柏、伯围郑”,并且简缩成四个字“晋秦围郑”。
再比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原句来提取第二段话中烛之武劝说的思路要点。学生可以先在段中勾画出有关句子,选出关键句,并分析劝说的思路。
(1)“郑既知亡矣”--提出问题,以退为进
(2)“邻之厚,君之薄也”―“越国以鄙远”“亡郑以陪邻”―亡郑利晋,予其防心
(3)“君亦无所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存郑利秦,使其动心
(4)“君之所知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晋无利,激其恨心
(5)“唯君图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阕晋利晋,劝其死心
从这些句子和思路分析,学生马上明白烛之武劝说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亡郑对秦无利有小害,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亡郑对秦将有大害。可以说烛之武是层层深入的分析亡郑和舍郑的利弊,不用说秦伯就是我们一般人也能看出舍郑才是秦伯最佳的选择。
再比如在阅读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篇幅很长的鸿门宴》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有关故事情节的句子,然后选择最佳原句或原词提炼出故事情节的要点来。提取出清晰的故事情节要点,学生就会喜欢上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鸿门宴》了。
所以说提取文言文包括其它类文章的要点时,一定要有文本意识,尽量要用原文的语句来提取要点,因为原句才是原味的本色的。
二、勾画关键句,用一字一词等提取要点
有的文言文情感性很强,感情变化可能会是这种文章的线索。像这样的文章从段落中抽出其中的抒情句,就可以弄清本文的情感。但是为了使感情的脉络更清晰,可以用一字一词一成语等来提取出感情的要点。
比如在阅读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兰亭集序》第一、二段时,让学生勾画出能反映“兰亭集会”情感的句子。学生马上画下了下面句子:“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要求只要一个句子,学生便选择了“信可乐也”这个短句。让选择一个字,学生便选择了一个“乐”字。让把这一个“乐”变成一个词,学生说出了好多,如“快乐”“愉快”“喜悦”等。所以本文的感情变化思路要点是:
乐―――――――痛―――――――悲
“快乐”“欢乐”―“痛心”“痛苦”―“悲叹”“悲伤”
看到这样一个感情变化思路要点线,学生对本文中王羲之的情感就明白了:王羲之在当时东晋能面对人生短暂而痛而悲,他是在告诉世人积极进取珍惜人生才是正确的。
比如在阅读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赤壁赋》时,也可以按照这种“勾画关键句用一字一词等提取要点”的方法,来理清本文的情感变化线索。
乐――乐转悲―――悲―――乐―――喜
“乐飘飘”“乐极悲歌”“悲叹”“乐享”“喜笑”
提取出了感情的要点,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因为用一字一词一成语等提取出感情的要点,也就提纲挈领的抓住了这类文言文的灵魂。
三、勾画关键句,用表格提取要点
对于理趣比较浓厚的文言文语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必须引导学生画出段中的关键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出段落的思路要点来。
比如文言文《赤壁赋》的第三段,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勾画出“三处对比”中谁与谁对比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容易找到作者悲的原因。
三处对比的句子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三处对比的内容
1.人物古代英雄伟大--------------今者吾辈平凡
2.宇宙万物无穷无尽--------------人类生命短暂
3.理想理想挟仙升空---------------现实不可实现
悲的原因
3段:悲从历史人物中来,悲从人生中来,悲从理想中来
(因为自己平凡、人生短暂、理想在现实难以实现而悲)
比如文言文《赤壁赋》的第四段,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勾画出写水与月的句子和写万物清风明月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水与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什么可以尽情享受,便很容易找到作者乐的原因。
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文言文语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段中的关键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段落的思路要点来。比如在阅读内容比较复杂的文言文《兰亭集序》第一、二段时,让学生勾画出能反映“兰亭集会”各方面的句子,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分析各自写出了什么内容,提取出段落内容要点。
四、勾画关键句,用观点加句子解释的格式提取要点
对于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突出的文言文,要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中的关键句,然后用性格特点加句子解释的格式提取出文章要点来。告诉学生人物性格特点必须从原文中找到依据,这样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才不会与原文不符。
比如在阅读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突出的《鸿门宴》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然后依据句子提炼出人物性格特点的要点来。
刘邦圆滑机警+刘邦向项羽谢罪的做法
能言善辩+刘邦拉拢项伯、向项羽谢罪时说的话
多谋善断+以“如厕”为由从小路逃走的句子
善于纳谏+听从张良樊哙的建议的句子
虚心求教+宴会前向张良询问“为之奈何”的句子
善笼人心+拉拢项伯约为儿女亲家的句子
忍辱负重+向项羽谢罪的句子
篇8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最主要的一个知识点,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广东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论”是一个常见的文言实词,词义非常丰富,有“讨论”“学说”“评定”“定罪”“按照”等意思。B项中的“论”在古代确实具有“讨论”之意,但在此句中“讨论”一义讲不通。因为在这里,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来看,王甲杀人一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冤情,他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反而强加罪名,将要批决定罪。因此这里的“论”应该是“定罪”“批决”的意思,从“论”字后带了一个“囚”字大概也能猜出与“定罪”有关。
【备考指导】不可脱离语境。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基本上都会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因此,掌握实词的多个意义和根据语境去选择恰当的义项仍然是考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从逻辑上去推测词义。而考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凭识记猜测,完全忘记了“语境”二字,容易导致失分。尽管文言实词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只有一个意思,如果长期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来解词,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弄懂文意,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古今异义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
安徽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D
【解析】“殷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热情而周到”,而D项理解为“周到”正是犯了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汉语的错误,其实“殷勤”在古汉语中一个常见义项是“情意深厚”“恳切叮嘱”。D项中“殷勤”正是此意,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备考指导】不可望文生义。虽然语言有一定的继承性,但语言毕竟又是发展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应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意识:不可以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近年高考文言实词试题中就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项往往是错误的。命题者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故意对其中一个词进行“望文生义”式的解释来干扰迷惑考生,让考生掉进陷阱。特别提醒大家要多积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今异义的词语课文里有许多,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作息”词义就不同,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向“作”。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用手指指给别人看”,而现代汉语中“指示”是一个双音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的意思。同学们要注意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积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有新的意义,进而改变了词性。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
天津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将“全”解释为“全部”,放入语境中显然不通。联系语境,“全活甚众”是说徐谦尊在崇祯末年,救济因蝗灾而挨饿的乡亲,让许多百姓保全了性命。这里的“全”和“活”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并且是使动用法。“全”应理解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保全”,这样句意才通顺。
【备考指导】不可主观臆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同学们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句中的“斗”字,根据句意,“斗”和它的宾语“诸侯”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因此要理解为“使……斗”。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该读本字的音。如:
新课标II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中的“著”应该理解为“登记”。而正确项A中的“振”就是一个通假字,通“赈”,所以A项解释为“救济”是对的。
【备考指导】不可先入为主。在阅读古诗文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个别字与语境完全不合,或者说,根据文脉,由于个别字的出现而使文意无法理解时,可依据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等特点去考虑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不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会造成费解或者错误的理解。
现结合个人多年的备考经验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列举如下,以期帮助考生们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1.音形训义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可以通过字形来解释词义,是谓形训;还可以通过字音来解释词义,是谓音训(或者叫声训)。如:
湖南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4其庐焉 造:建造
D.以屋名雪,讵不韪4欤 韪:正确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项A中的“造”在这里应为“造访”的意思。正确项D中的“韪”字是个形声字,从是,韦声。《说文解字》:“韪,是也。”D项中解释为“正确”,因此是对的。
2.对文断义法
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意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文过饰非”,词中对应位置上的“过”和“非”意思相同,同学们可能觉得“文”字不好理解,其实可以从对应位置上的“饰”入手,从而求出“文”的意思就是“掩饰”。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如:
北京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把“虞”理解为“料想”是错的,这里应该是“忧虑”“忧患”的意思。这一项干扰较大,致使很多考生误选。其实B项可以联系原文“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来看,“风波之恐、覆溺之虞”是一个典型的对文,根据对文的特点,“恐”和“虞”词性应该相同,意义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再联系上下文,文中是说以前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常常害怕风波兴起,担心船被打翻,因此可以猜测B项的“虞”与“恐”词义接近,应该解释为“忧虑”“忧患”“担心”的意思。
3.语法辨义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要判断文言实词的具体词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如:
新课标II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中命题者将“著”解释为“彰显”,好像译不通,因为这个句子中,“著”处在谓语位置上,应该是个动词,并且后面带有宾语“之”,其实句中在“籍”前应该省略了介词“于”,再联系前一句,“著”应该理解为动词,意思是“记录”“登记”的意思。
4.语境推义法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词义是不确定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我们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外部语境来推断。如:
江西卷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命”是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古汉语中没有“指责”的意思,在这里将“指责”的意思代入到句中,也讲不通。再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文章是说被人切断了鸡冠的公鸡看见“我”给的粟米便长声鸣叫,就像是招呼所有的鸡(来)啄食。“命”在古汉语中有“告”的意思,这里可以引申为“招呼”“召唤”的意思,如成语“命俦啸侣”中的“命”就是这个意思。
5.成语证义法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如:
福建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绳”字后面带了代词“之”作宾语,“绳”字在这里活用作动词,题中解释为“捆绑”,不合语境意思,应该解释为“约束,制裁”的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A项“绳”字的词义。
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中把“责”字解释为“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是以现代汉语的方式来理解古汉语,联系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无以韩责我”句中的“责”字应该解释为“要求”,这一词义在成语“求全责备”中保留着,考生如能联系“求全责备”这一成语,理解这个“责”字就不难了。
6.联想明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即所谓立足于教材,选材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学过的课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牢记课文经典例句。如:
山东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将“延”理解为“迎接”,不贴切。从语境来看,文段是说当地的富豪之家吴氏家请了老师教授小孩,詹鼎也就从学于吴家。因此,这里的“延”宜理解为“邀请”。这一义项我们可以联想到学过的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以及高中课文《过秦论》中的“秦人开关延敌”等句子来印证。
重庆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D
篇9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为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动词。”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车,从@①,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联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为依据,因为绝大多数的同源词在上古时已经形成了,训诂学里说某字与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下面我们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考证一条词义。
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高中语文第五册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给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现在的“借进”。其实不然。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入满自己的书架呢?这合情理吗?按,“借”上古属铎部精纽,“藉”上古属铎部从纽,因此“借”可以通“藉”,为叠韵通假。例如《诗·大雅·抑》:“借日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战国策·秦策》:“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粮者也。”“藉”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藉,祭藉也。”既然是垫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书满架”就是“藉书满架”,直译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架”。
三、寻规律以求词义
寻规律以求词义,是通过探寻古代汉语里词的内部构造、词的产生与发展和词义演变等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通过探寻古汉语词汇的内部构造规律,我们可以避免把古文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的现象;通过探寻古今词汇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语词的意义;通过探寻词义演变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某个词在古代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会具有这些意义,可以了解同源词的孳乳情况,可以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情况。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古训为依据,这是因为作古训的先代学者,尤其是“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注: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343页。);二是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因为“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古代汉语范围内,各个时代的词义是有差别的,不明乎此,则往往可能导致以后起之古义解释更早之古义。下面我们运用寻规律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屈原列传》“不获世之@②垢。”高中语文第六册注:“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按,这种解释虽文意可通,然“获”并无“沾染”义,此属望文生义。《广雅·释诂三》:“获,辱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五》对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获者,辱也。言不为滋垢所辱也。”课本亦采此说。
四、明语法以求词义
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注: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和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下面我们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语文第一册注:“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
按,这种解释盖本于朱熹《论语集注》。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然而这种解释既不合古汉语语法,又有悖于史实。下面我们仅从语法方面来解释。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何有”在古代汉语里又是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以根据上下文意而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下面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难”讲为例来加以说明。
《左传·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预注:“能得民,不患无土”因此,“土于何有”就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难呢”。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因此,“何有”就是“(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难也。”因此,“于王何有”就是“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困难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论语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记识之,学古而心不厌,教诲于人不有倦息。他人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78年版)对这句话注释为:“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就是说,这三件事我都没有。”而在《古代汉语》(修订本)里则改注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由此可见,“何有于我哉”就是“(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五、由修辞以求词义
由修辞以求词义,是通过修辞方式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的训诂方法。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区分修辞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二是注意参证于史实。下面我们运用由修辞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执不大方。”
按,这里的“固”不宜取“固执”义,因为穿着朴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执”的问题,只是可能让人误解为“吝啬”。“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固”有“陋”义,即“吝啬”义。《广雅·释言下》:“固,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由此可见,“固陋”在这里是运用了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即“吝啬”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啬。
六、据史料以求词义
据史料以求词义,是依据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史料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内证”与“外证”相结合,兼及“旁证”。我们在探求和诠释某个与古代社会生活有关的词语的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内证;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外证;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便是旁证。二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史料。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前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时代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也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证古”或“以古证今”的现象。下面我们运用据史料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第三册(1984年版)注:“年成坏,不能纳税,(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或儿子。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
“卖爵”的主语是“朝廷”还是“百姓”?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我们可以据史料来求词义。首先,汉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赐给。据《汉书·惠帝纪》载:“孝惠即位,赐民爵一级。”二是用钱买。《汉书·惠帝纪》:“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这是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主张,“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汉书·食货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级后,是可以转卖的。《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索隐》引崔浩:“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可见《古代汉语》的注释是对的。后来1991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改注为:“请卖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换钱(以度荒年)。汉朝,人民的爵位可以买(包括由政府手中买)卖。”这就注对了。
七、考异文以求词义
考异文以求词义,是通过比较、考究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或同一材料在同时之书中用字的差异,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考异文以求词义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订正误字,二是辨识异体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义词的替换来诠释词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原则,即要正确分辨异文材料的类别,不要把异体字、同源字、通假字、同义词等当作误字处理,也不要把通假字当作同义词、同源字处理,等等。下面我们运用考异文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词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高中语文第一册未给其中的“以”字作注,其他有关古文选本亦未作注,似乎它与介词“以”相同而无需作注。其实,无论用介词“以”的哪一种用法来解释此处的“以”,都不妥当。按,“以”通“似”。从异文材料来看,《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记·高祖本纪》作“皆似君”。从古代训诂材料来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从语音方面来看,“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因此“以”可通“似”,为叠韵通假。由此可见,“以秦王之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样的威风”。
八、用逻辑以求词义
用逻辑以求词义,是运用逻辑推理并遵循逻辑思维规律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这种训诂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语言中的词义,即词的概括义;一是侧重于探求和诠释言语中的词义,即词的具体义及语境义。运用这种训诂方法应遵循充分占有文献语言材料的原则。下面我们运用用逻辑以求词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篇10
一、真题链接
(2016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此题选C项。全句的意思是: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之位,而且广泛交结术士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同学们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用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解析:此题选D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职,这话是对的;但称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此题选D项。错在“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原文的表述是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赈济灾民,所谓“帑金”是指国库所藏的钱币,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专门从国库拨付了救灾钱款,因此不需要锺化民去筹措款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
解析:(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弗胜”“龃龉”两处。“胜”旧读平声,义为能承受、能承担。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弗胜”即不能承受、禁不住。“龃龉”原指牙齿上下对不上,用来比喻意见不合、不相投合。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啖”“矢”“囊”三处。“啖”的含义是“吃”,如苏轼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比较简单。“矢”在这里同“屎”,即粪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顷之,三遗矢矣。”“囊”指口袋,这里用作动词,用口袋装。类似的例子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二、方法指津
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应注意五点:
第一,要通读语段,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反复研究,把握主要内容。
比如下面一段话: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我们可以先抓住主要之点,比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等等。
人物是:上,何(根据选文出处,“何”指“萧何”,功臣)。
事件是:“上”(汉高祖刘邦)以打猎为喻,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由此可见,在刘邦看来,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事件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刘邦的观点。
这样,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便可断句了。断句参考如下: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第二,要确定“词”在句中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词”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句末停顿)还是“读”(句中停顿),这就需要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比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之间,“侯”是专有名词,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侯”是“封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食邑八千户”的主语,决不能属下。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至“大小各有差”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
第三,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比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不能断为“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而使“多者”属上、“数十合”属下。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也应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不能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第四,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也可供断句时参考。
文段中如果出现“曰”之类的词时,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知猎狗乎”则是刘邦的问话,不是功臣的回答。
第五,一些常用虚词,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要注意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耶)”等虚词。本段中“何也”的“也”,“诸君知猎乎”的“乎”,“狗也”“人也”“功狗也”的“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的“至如”,都可作为我们断句时的参考。
三、误区警示
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哪方面知识不足,都可能会错误理解文句,从而断错句。具体而言,错误断句的主要原因有:
(一)不懂词义
[例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本例错断是因为不明“与”的意思和用法。本句中“与肉”的“与”是连词,相当于“和”;“以与之”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二)不明语法
[例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本例的问题在于“所闻”的归属。“所闻”是“所”字结构,“所”指代“闻”的对象,即渔人闻知的汉和魏晋间的情况。它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听渔人讲话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只能说“闻者”。这是由于不明白“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的区别而出错。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不晓句式
[例3]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孙膑兵法》)
本例由于不知道“孙子”前省略了介词“于”,把一句话断得很难懂,标点符号用得也不对。其实,应这样断句:齐威王问用兵(于)孙子。
[例4]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如果我们熟知对偶、排比、互文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文言语句大多句式整齐且以四六句居多,就不会犯上面的错误。正确的断句应为: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意思是说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其中的变化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无法测量。)
(四)不知名物制度
[例5]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例断句显然不当。这句话是说,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于十六日那天――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并非说某月某日。应正确断句为: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强化训练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3.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①弋(yì):打鸟。)
4.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难一》)
6.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选自《资治通鉴》)
7.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选自《战国策・魏策》)
8.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选自《新唐书・王传》)
参考答案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或“。”)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或“,”“:”)不若人有其宝。”)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3.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4.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6.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