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

时间:2023-03-20 08:2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篇1

关键词:引用 典故 错误 改动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朴实隽永、幽默风趣,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一直未入选过中学教材。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必修1》第一次选入了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生的一次演讲》,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此文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意味深长。是学生学习写人叙事文章的范例。

文中有两处引用:一处作者引用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一处是写梁任公先生讲到《桃花扇》中“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一段。梁先生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可是两处引用都有错误。文中把《箜篌引》中的“公堕河死”误引为“渡河而死”,《桃花扇》中把“在九京”误写成了“在九天”。

本人查阅资料,《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内容如下:“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有一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见孙星衍校勘《平津馆丛书》本《琴操(两种)》)。后在魏晋荀勖的《太平歌词》、晋孔衍的《琴操》、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均有记载。

至于《桃花扇》中引用的内容,错误也是非常明显的。本人查阅远方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名著百部・桃花扇》及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戏曲鉴赏》等书,书中均为:“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我认为两处改动都是选文的硬伤。

其一,作为颂扬梁任公先生做学问方面的文章,引用错误本身就是个败笔。如果是任公的错误,梁实秋先生应予以改正。如果是梁实秋先生记诵有误,编写教材就应该加以改正。否则,作为教科书,以讹传讹,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文字的改动就是意思的改变、情感的变动。《箜篌引》中的改动似乎意思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仔细品味表达的情思已经变了味儿。“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前三句以“公”开头,是他的妻子表达对“公”的埋怨之情,而“当奈公何!”表达的是妻子自己的无可奈何之意。可以理解为:不要让你渡河,你竟然渡河,你堕河而死,我还能把你怎么样呢!若改成“渡河而死”,就变了味儿,意思平铺直叙,情意全无。

至于《桃花扇》中把“九京”改为“九天”就完全改变了意思。“九京”有两个义项:(1)九京犹九泉,指地下。宋・叶适的《翁诚之墓志铭》:“不忮不求,归全其生乎,不从古人于九京乎?”周实的《哭洗酲》诗:“知霹雳一声惊,君遽弃我归九京”均为此意。(2)泛指墓地。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埋九京。”《桃花扇》中:“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在此处应为“九泉”的意思。

而“九天”是天空最高层,传说上有九重天,下有九重地。《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梅尧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测。”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宋濂《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等均为此意。

篇2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获得一些收益,仅供参考。

一、专题优化,增强储备

语文教材区区几册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文字精华,但所选篇目碎片化,不能集中在一处。比如,苏轼的作品,必修二选了《赤壁赋》,必修四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又选了他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新城道中(其一)》。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完全可以将这些整合在一处,形成苏轼专题。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字风格、胸怀抱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苏轼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他的某一作品上,而是在心中确立一个血肉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处理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某一作家,同时熟悉其作品,在作文中可以用得更得心应手。

二、课外补充,丰富视听

教材所选篇目有限,而且仅仅就文本加以选择,很少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教师如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补充,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听。比如讲到苏轼词的时候,补充余秋雨的《坡的突围》,讲李清照词时,补充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讲到辛弃疾时,补充梁衡的《把阑干拍遍》……将这些大家的评论文字及时补充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人格、风骨、心志有更好的把握,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别人眼中的形象来审视和评价历史人物。再比如讲到沈从文的《边城》,可以补充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罗曼史,讲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补充徐志摩的感情经历,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点,那么这些补充给学生,能让学生在感受作家、诗人美文妙句的同时,了解他们的另一面,缩短学生与他们的心理差距、时空差距,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或者阅读的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其发散思维。

三、经典篇目,借鉴写法

教材中有些篇目在写法上堪称经典。如必修三所选的荀子的《劝学》,称得上是写作的范本。

《劝学》一文按照“是什么(也即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为什么(即学习的意义及作用)——怎么办(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逻辑模式来展开论证,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性极强。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选文中大量的比喻论证,将抽象的说理具象化,使说理更为形象、直接。同时又在“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两相比照,自见分晓。

就当前学生作文来看,很多学生思路不清晰,逻辑性不强,所引材料与论点不能融合。如果能细致分析《劝学》,学习其论证方法及结构,再做作文是不是会有改观?

除了论证方法及文章结构外,教材其实还有许多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提供学习和借鉴地方。像朱自清《荷塘月色》优美的景物描写,巴金《小狗包弟》以小见大的写法,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细节描写……教材所选篇目几乎篇篇经典,我们如能用心体悟,可供借鉴之处实在很多。

四、情感共鸣,濡养心灵

写作无非是将自己所想、所思、所感、所悟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也可以说,写作是情感的表达方式。“诗言志”、“文以载道”都是这个意思。笔者从教近十年,就我所看到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或者写不出的关键是缺少思想。那么,思想从哪里来?思想从阅读中来,思想也从课堂中来。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是培养学生思想、濡养学生心灵的阵地。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烛之武摈弃前嫌、临危受命,是出于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抱负,并且要努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即便粉身碎骨也会是“幸福者”;学习《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要让学生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让学生感受梁任公的高山仰止,君子之风,同时结合他演讲的内容去感受他对国对民的“热心肠”,让学生体会到德高身正方可被后人铭记,德才兼备方能百世流芳。学苏轼,要学他的豁达;学杜甫,要明了他的忧虑,他的襟怀;学鲁迅,要理解他的深刻;诵诗读文、明史晓理,要感受文字的曼妙,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3

一、游戏铺垫,话题导入

1.猜一猜:此人是谁?

(1)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猜不到)

(2)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duō),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

2.说一说:什么是个性呢?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

二、专题阅读,交流点评

1.速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筛选并想一想:梁任公先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作者是如何表现其个性的?

(2)交流

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外貌描写)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到的。(动作、语言描写)

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动作描写)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动作、神态描写)

(3)点评

我从 这(几)个词中看出梁启超是一位 的学者。(其貌不扬、稳健潇洒、谦逊自信、才华横溢、感情丰沛、热肚心肠)

(4)小结

写人物,就是对人物进行描摹绘写,人物须“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个个活跳”,而不是作者下评语,加论断。基本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速读《金岳霖先生》

(1)用一个字概括金岳霖先生给你的印象:怪。

(2)筛选:金先生那些怪事儿。

(3)交流、概括:样子怪、语言怪、行为怪。

(4)小结;描写人物,除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外,更要选取个性化的事情表现人物的个性。

三、专题写作,学以致用

运用以上学到的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老师或同学,一二百字,不出现人物姓名。

四、成果展示,相互学习

每组推荐一个优秀片段进行集体交流,要求有小组推荐理由。例如:

大概因为生物老师催眠功夫过于深厚,每周的两节生物课成了他的必睡科目。每每这时,他便挺直身子,脑袋作小鸡啄米状,让人不由感叹他脖子的柔韧性。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虽脑中与周爷爷把酒问青天,手下却仍不消停,一杆中性笔在书本上跳完圆舞曲再跳踢踏舞,有时还来一会儿探戈。于是,一节课下来作为舞台的课本便成了一幅后现代主义大作,那上面充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怪异线条。(仲倩)

推荐理由:真实的细节,调侃的语言,令人捧腹不已。

2.在车流中,一男生偏转着头,斜抽着嘴,时不时推一推那形似老花镜的近视眼镜。碰见熟悉的女生后正经地示意一下,头一昂,转正脸,嘴拉直,再挤出一个能使哈雷彗星撞地球的笑脸。尔后,头又由左下方转向右上方,歪着脑袋,拉下面孔,以极其女式的方式夹着他那不大的自行车消失在了人群中。(潘振国)

推荐理由:拨开人群,对其人进行面部特写,举手投足间尽显人物形象的怪异。

3.同学们纷纷拿着不会做的题去问他。只见他用手指轻轻搓了一下鼻梁,把头向左偏了一下,然后叹息一声说:“还是浓缩的好啊!”惹得同学们一起指着他笑起来。可是说归说,紧接着,他马上行动起来。接过同学的作业,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作业,眉头紧皱,不慌不忙地在纸上比划着。“糟糕!题好像有点难!”他小声嘀咕,手里已经开始翻起教辅资料来,可是,查而无果,还没等有问题的同学反应过来,他却忽地拿起书一溜烟跑外面去了。一会儿功夫,就又跳着小步,哼着小曲回来了,从那针缝小眼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那样的得意。还没坐稳,他就飞快地在头上捋一把,然后神气的说:“我会了,我很牛吧!”(王安鹏)

推荐理由:神态、语言、动作、步态多种描写方法借一事集中展现,仿佛是特意搭设的个性表演舞台。

五、技法补充,拓展思维。

1.正写为主,侧写作辅,丰满形象。

简笔勾勒和工笔细描都是正面描写,要想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起来,还就适当运用侧面描写。例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诗《陌上桑》)

2.“画”好眼睛,借眼传神,活化形象。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就强调“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要画好人物的眼睛,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如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3.描写步态,写好动作,突出形象。

步态描写是指聚焦于人物脚步情态的一种描写方式,属于动作描写的一种。由于人物的步态往往是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外化,因此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充分用好这一“武器”,以达形神兼备之效。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描写步态要结合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分清不同的步幅、步速、步状、步情、步境。同是一个人,心情愉快时会步履轻快,承受巨大打击而内心痛苦时走路踉踉跄跄。爽快的人走路大步流星,寡断的人走路会磨磨蹭蹭。这些都说明不同的心理、感情、性格决定了不同的步态,它们是“里”和“表”的关系,写好步态就要首先把握影响步态的人物心理、感情和性格。

4.人物描写口诀。

篇4

关键词:微信息 语文课堂 策略

随着“微信息”(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媒体等)技术的长足发展及广泛使用,这些“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活。此背景下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亦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在知识广度上与深度上的需求,已不能满足时代社会的需要,为了顺应时势,打破传统教学的滞后性,构建与时代社会相和谐一致的高效课堂,本文以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为切入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究:

一.丰富传统授课策略,开启“微信息”授课模式。

我们学校以往的授课策略,仅仅立足于“老师讲――学生听――布置作业――反思提升”这样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过去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微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前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不足及弊端,在此背景下,我们受当下“翻转课堂”思潮的影响,依托微信息技术理论,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标准,通过对“微信息时代”新兴的教育教学资源与高中语文授课策略及应用推广的探究,切实采用异于传统、灵活多样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课堂授课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情趣,激活课堂,精彩课堂。

例如,我在讲授李密《陈情表》时,利用QQ、微信或微博等手段在课外时段为学生设置了一道拓展延伸题目:你如何看待李密《陈情表》中的“忠”“孝”,请谈谈看法。

利用这种手段,我可以动态了解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掌握程度,既快捷方便,还能和学生在线交流,教学相长,避免了传统课堂中的一些无效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这不仅为建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微时代下”的“微课程”与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素材,更为其应用推广拓宽了道路,这些策略的实施确为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立足课堂巧布局,异彩呈结硕果

如我在教读组内公开课《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时,利用“微课”技术对本节课进行重难点讲解,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激活了课堂活力,也为本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之后我们进行了课题组成员之间对本节公开示范课的探究、交流、提炼总结,发现引进“微课”教学理念,通过转变语文课堂授课策略是本节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在把握教情方面:大胆采用“微视频+PPT幻灯片”授课策略,课堂构思巧妙,组织得力,亮点纷呈,吸引了学生及观摩教师,赢得了喝彩声,取得了不俗效果;

第二、在把握学情方面:根据需要采取观看“微视频+PPT幻灯片”、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顺势抛出问题,接着学生根据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完成导学卷)”“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展示分享课堂收获”“测试反馈”“教师点拨”“总结提升”“视频回放”,本节课从开始到结束,一气呵成,取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我也备受鼓舞。

三.依托“微信息”巧转策略,激活课堂尺水兴波

巧妙利用“微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适时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课堂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极大发挥,课堂由之前的“正襟危坐”转变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培育,综合素质大大提升。如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片段(人物形象分析):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五自然段古诗《箜篌引》,体会诗歌感情的同时把握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点。

生: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乃公何!”(学生读了两至三遍,然不解其意)

师:(我适时插入了《箜篌引》的背景“微视频”)这首诗歌据说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

生:讨论并体悟期间的情感……

生:利用信息技术“微视频”的讲解,有效的解构了学生心目中的疑团,且通过此故事巧妙地建构了新的文本解读体系,通过建构的文本解读体系,学生更加深刻感受梁任公的伟大。

《箜篌引》:白发狂父――妻子――夫妻情深,坠河(妻殉情)而死;

梁任公、谭嗣同等――志同道合――变法图强失败――被迫逃亡、甘愿赴死。

师:(总结点拨)男人自己过不去自己这道坎,缘何癫狂以至投河?女人过不去感情这道坎,因何悲歌而殉情?联系梁任公,变法图强,最终失败,其知己谭嗣同甘愿赴死,回忆前事,悲从中来,正如课文所说“四句十六个字,经他以朗诵,在经他一解释,活化出一出以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这样,有效利用“微信息”技术,巧设节点,巧抖包袱,不仅能让课堂波澜陡起;更能激活学生的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生成意想不到的妙趣。更使本节课取得了“尺水兴波,韵味无穷”的效果,而“微视频”技术也功不可没。

总之,基于当前的“微信息”条件,紧扣高中语文《新课标》,依托“微视频”等相关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一般特征的分析,如年龄、性别等的分析;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分析以及学习内容的探究,进而确定教师对于授课主题的把握以及最后决定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授课,这样不仅使“微信息”新兴教学理论与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高效整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微信息”较少受时间和活动空间的限制,技术工具或载体要求低,如仅需一部智能手机,成本低廉,且使用操作简便快捷,但如使用恰当合理,也能拓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并为新课改注入新活力,同时为“微信息”新兴教育教学资源与高中语文课堂授课策略的有效整合应用探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素材等资源。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作文教学

新课改之风已吹遍整个神州大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新课程标准》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也是新课改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把新课改精神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老套,随意编造,抄袭作文的现象数见不鲜。每次批改作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鉴别真伪的艰难过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感受力的缺失是写作的尴尬所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也是关键。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本为纲,吃透教材

高一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这几个专题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了指导,非常全面,具体。

但是,教材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蓝本,教材中的篇目都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在进行写作训练(如: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之前,我和学生一起先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学生通过朗读和探讨不仅了解到鲁迅先生在字里行间寄予的大智,大勇,大悲,大愤,还了解到他这复杂感情的来源是因为其人其事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内心,有感而发,因此文章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学生通过仔细朗读文中记叙段落,发现了作者笔法的独特之处,如写刘和珍君“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寥寥数语,一个善良,谦和的学生就浮现在学生脑海中,这都来自于作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大家名作,可以让学生反复体会,仔细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动手写作之前有一些初步的感知和认识。

因此,在写作之前对课本进行研究是很重要的,抛弃课本,单纯的为了作文而作文实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二.用心体会,用眼观察

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而不是在学生写文章之“前”的诱导启示上多努力,新课改作文教学应当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在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共同研究作文的话题,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写哑母的片段,母亲是哑巴,不能说话,但母亲的眼神和表情却表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学生读后,很受感动,于是,在这时可适时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情感共鸣。当我们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大家用心体会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呢?我的这一举动很是打动了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真情,使学生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如观察教学楼前修鞋的老人,观察岁月沧桑刻在他手上、脸上、身上的烙印,通过合理想象猜测他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留心街道,市场观察买菜的,推车的,抓住他特有的动作,表现他的个性等。

学生有了用心的体会,用心的观察,切实的体验这种隐形的潜在的课程资源,自然会“情动于衷而行于言”,产生强烈的习作冲动,进入生机勃勃的习作状态,把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原滋原味”地表现出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①即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要学会充分地利用它,让它为我所用。

三.我手写我心,个性化表达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把它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

这两段话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告诉了我们新课改中作文教学写作的标准必须要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真实地再现生活,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学习了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学生对文中描绘的梁任公先生印象非常深刻,他“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左右顾盼,光芒四射”,“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先生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读到这些话语主人公仿佛就在眼前,根源在于作者的刻画非常逼真,感情非常丰富,真正做到了“我口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矫揉造作,无病,刻意模仿别人或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都可写进作文,而不必强求立意的高远宏大,能做到内容具体,文从字顺能逐步提高就是进步。能从平常、普通的生活中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就很了不起。

以上是对作文内容方面的要求,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在结构形式上可采用题记式,小标题式,书信格式,片段拼贴式等多种形式来让你的文章永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如必修一中魏巍《我的老师》一文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向读者讲述自己的学生时代和老师的故事,这样写亲切,突出了真实感,尤其行文最后运用第二人称直接向老师倾诉,抒情非常强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四.鼓励性评价,注重优点的发掘

高一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本身就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在老师的有力引导下充满了写作的激情和动力,老师在批改学生和评讲学生作文过程中要尽可能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不放过一句话,一个词,要尽可能的多鼓励。俗话说“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生比过去有进步时,他们都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从而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在评讲作文的过程中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局面,注重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只注重学生的作文成绩,还要注意学生在作文时的情感、态度,尤其要注重学生写作时的兴趣,动机,意志等,“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教师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室展示优秀作文或在校园网站上传学生的得意之作,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习作的兴致更浓了。

以上是我对新课改下高一作文的一点浅显认识及尝试。

参考文献:

①出自《论叶圣陶的国民教育观》第5期。

篇6

一、“详次略主”的匠心独运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摹音乐的经典佳作,文中有三处描写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是暗写(侧面),后两次是明写(正面)。后两处中的前一次“东船西舫悄无言”,详尽叙写;后一次的“满座重闻皆掩泣”,却是略写。

不言而喻,文学作品中就表现主题而言,详写的应该为“主”,略写的可能为“次”。而《琵琶行》中却呈现出“详次略主”的格局。写得最详尽的,却不是水平最高的,而水平最高的却写得十分简略。诗人为何作如此安排?

首先要理解前面那次详写的必要性:它虽然不是水平最高的,却也是一次高水平的演奏。作者突出描写,意在表明琵琶女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女子,与后文她的飘零憔悴两相对照,以激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惜,突出了诗人所寄予的名高致祸的愤恨不平。作者有意详写前面那次,并表明它具有高超的水平,也为后文的内容作了铺垫。最高水平的那次却几笔带过,写而不详,诗人只是概述乐曲凄凉急促、使人动容的魅力,其用意正如琵琶女演奏中出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让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去体悟这难以言喻的妙处,以虚写人们的感受来表现感人的艺术力量,更显得回味无穷。

如上所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她指间跳跃的千变万化的音符,不仅汇成了她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潮,也激荡起诗人对自己平生遭际的回忆与感伤。诗人用文学艺术形象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音乐在善奏者与善听者的心灵互动中,成为承载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媒介。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是“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城来到江州;一个是“曲罢曾叫善才服”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具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犯颜直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诗人沿着琵琶女的演奏一步一步地与她的心灵贴近,直至走入琵琶女的内心深处。诗人借琵琶女的苦难身世来诉说自己在政治上所遭受的打击,共同的人生遭遇让诗人与琵琶女在那一刻产生共鸣,这乐曲中承载着两种同样曲折的人生与一种对沉重命运的感叹!

可见,诗中音乐描写的本身,远不是单纯地显示其高超的演奏艺术,而更为重要的是抒发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鲜明地突出了天涯沦落之感这一中心,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所在。

二、称谓转换的匠心独运

称谓(或单位)转换,指的是改变叙述视角,进行主客体的更替或置换。在写作与交谈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物品(或人物)给予不同的称谓,可以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鲁迅《祝福》中的“我”面对祥林嫂的疑问困惑不安,“我”愈是在惶恐不安时,愈想去吃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作者写道:“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其实这是一种想借物质享受以求得精神上解脱进而麻痹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正入木三分地表现了“我”的痛苦与无助。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深刻地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但又无法帮助她摆脱悲惨的命运,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中国古人就常有想以类似的办法摆脱苦闷的例子,如苦闷空虚时,有人选择借酒浇愁、暴饮饕餮以麻醉自己,寻求解脱,实则愁上加愁。

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吗?通过课后注释中的单位换算,我们得知:1元等于1000文钱。祥林嫂到鲁家当短工,吃苦耐劳辛劳勤快,年底的家务一人担当,竟没有添加一个短工,而每月的工钱只有500文。到被抢走时共挣了1750文,即1.75元钱。在这里,作者不用显示其少的“元”而用突出其多的“文”,意在强调其工钱之多。也就是说,祥林嫂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做了三个半月的工,还挣不到两盘被人认为“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 看似随意,实则匠心所在!

“文”与“元”称谓的互位换算,深刻地表现了祥林嫂勤劳安分的性格特征。“福兴楼的一元一大盘的清炖鱼翅” 这看似淡淡一笔,原来是祥林嫂的一份经济账单,凸现了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叙述视角的匠心独运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高明的作者总是精心选择最能产生艺术效果的最佳角度。关注叙述视角,并由此深入到对小说语言、结构等问题的探讨,可让读者更清晰地从新的角度重新剖析小说的肌理,进而加深对文章在篇章结构、布局谋篇上特色的理解。

《祝福》中祥林嫂逢人就诉说儿子死于狼口的细节,写得精彩,有深度。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祥林嫂当时失去儿子的痛哭场面,又为什么不厌其烦、一字不漏地两次写祥林嫂失去儿子后的诉说?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然后再概括:痛哭流涕的场面是人们经常看到的,写出来就平庸无奇一般化了,而写诉说的细节就深刻得多。由于祥林嫂诉说儿子死于狼口的不幸遭遇不知有多少次了,所以才烂熟于心,每次诉说原话才一字不差。可见,她长期饱受痛苦的煎熬折磨,以致于精神失常,尽管受到别人的冷淡与鄙视,但仍然逢人便说。这样写,挖掘出祥林嫂的内心痛苦就比写当时失去儿子时的失声恸哭要强烈百倍,可谓独辟蹊径!

在《祝福》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祥林嫂的一生历程,经过探讨,概括如下:守寡——逃生——被劫——再婚——丧夫——失子——被逐——回镇——被赶——沦乞——惨死 (注:被劫、被逐、被赶的施事者分别为婆婆、大伯、鲁四老爷)。祥林嫂被婆婆劫持后 “再婚——丧夫——失子——被逐”(大伯来收屋,赶了她)的生存状况,是通过卫老婆子与四婶的对话,粗线条地讲述了事件的概况。这样写,不但避免了行文的单一叙述,而且便于作者安排情节叙述的密度与速度。作者通过十分恰当的剪裁、组织与描述,使小说整体风格摇曳多姿,更具可读性。

四、寓意揭示的匠心独运

对《祝福》结尾段的景物描写,分析者都认为与开头的场景描写前后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祝福气氛,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似乎意犹未尽。如果能再进一步地分析:虽然人们想以连绵不断的爆竹声、天公想以团团飞舞的雪花把这沉重的苦难掩盖起来,而醉醺醺地在天空中蹒跚的天地圣众,也想以酒醉为借口冷漠视之,而鲁迅先生却用犀利的笔尖,划破这些遮羞物,把它暴露在众人面前。这些分析将景物描写的作用推进升华,更突出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增强了表现力。

《氓》中的“淇则有崖,隰则有泮”句,注解为:淇水(再宽)总有个崖,低温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这个注解无疑是准确的,但这条注解之后还有句说明:意思是说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笔者认为,作者在这里还应有一个暗示,即这条注解还可以演绎出另一种反衬:什么事物都有个极限,如果我再与他一起生活,那就是苦海无边了!这种解读,是承上文“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这位刚烈的女子要与负心汉“决绝”的坚定性。

五、修饰用语的匠心独运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 “半旧”这一修饰词,作者总共用了四次。其中,描写王夫人内室陈设的有三次,依次为“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有趣的是,描写宝玉身上的衣着也是“半旧”——“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

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何以使用“半旧”物品,这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半旧”的妙处在于:如果这些物品是“全新”的,那就说明贾府是历史短暂的暴发户;如果是“全旧”的,又显得没落腐朽,无法显示贾府的“贵族”气息。只有半新不旧才能尽显贾府世禄之家的历史,因为此时贾府还没破落。可以说,这“半旧”显示了贾政勤俭持家的品德,更可以说这是贾政伪善的“明智之举”。贾政深知“俭以养德”的大道理,所以要在他的书房、接待亲友的房间摆放“半旧”之物,一方面以奢华示人,一方面将富贵藏起,实属刻意为之,封建家长的多面人生就这样被“物化”了。可见,贾府环境描写的细节,无不与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半新不旧”用得恰到好处,这反映出事物的“度”。

由此想到《魏书》中说到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夫人,也有个类似“半旧”的故事:曹操每次作战归来,让她从缴获的珍宝中挑选一两件首饰,卞夫人总是选中等的。曹操迷惑不解,她解释说:选最好的,显得贪婪;而选劣等的,又显得虚伪,只有选中等的最妥帖。曹操听了大为赞赏。其实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物对事物“度”的把握。

六、委婉措词的匠心独运

委婉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技巧,在许多场合,用一种不便明说、容易使人接受的含糊说法,以替代可能令人产生不悦的表达方法。深层含义有时要通过委婉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产生独特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又实现独特的修辞意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形象传神地描绘了作为学者的梁任公先生的风采,热情赞颂了梁先生潜心学术、热心扶掖后学的精神,文章在热情赞颂他时,如实叙述“他的广东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后一句的意思其实是说梁先生的国语不够标准,但不便、不能直说,而采用了这一委婉的措词方式。指出别人的不足时,可以适时地加入一些赞美,作者极力写梁先生用广东话演讲沉着有力、宏亮激亢,所以才有“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的一句烘托。

如评论一位作者,说他“叙事与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其实也是委婉语,可以理解为“描写人物的功力并不怎样”。有人替某公写墓志铭,说他有“文集十卷”(至于原稿水平如何,未置一词)有朋友对说真话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其墓志铭写上“不行于世”(作品没有在世上流传)。但“不行于世”不是褒扬之语,如果写在墓志铭上,未免伤害逝者和亲人的感情,不合人情。于是将其改成“藏于家”,其意思还是不行于世,但这样写似乎没有负面的影响。真话可以这么说。

篇7

一、理念先行――“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考关注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教材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从客观上进行把握,明确什么阶段学什么,什么阶段教什么,学生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就至关重要。2014年主席到北师大视察时说:“我们要把经典嵌进学生的脑子里。”这个“嵌”字就道出了主动思考的意义。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学生只有身临其境,取得“真经”,才可以“诵道”,成为真正的主体。

课堂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说:“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能取消,那就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表面上是听、说,而实际上就是‘想’的层面。”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思维发展与提升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经过多次的教学设计修改,无数次的思考,才能换来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学生有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才会达到教师“不用教”的效果。在“素养大于能力,能力大于知识”的时代,教师应该在宏观视野的观照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培养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深入挖掘――知识在书中,能力在书外

1.语文教材承载着重大的育人功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结尾写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当今之世能有几人?学生能将梁启超的大任过渡到自己身上,学生的满腔热情就能否被激发出来。在《祝福》一文中,教师若设问:“谁是最先觉醒的人?”是不是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想再上一个台阶呢?

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教师把思想教育与训练有机结合,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语文能力才会提高。

2.核心知识点在教材

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在教材中我们都能找到到知识的原型,这也是我们抓住教材努力备考的驱动力。所谓的知识在教材,能力在课堂就是这个意思。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范本,而参考书是保证教学成绩的底线。教师一定要探究教材的基础点、重难点、盲点,努力探究教材以外的内容。

如《赤壁赋》一文,抓住第一句话就能解决全篇的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句话蕴含着五个密码:“壬戌之秋”,能够解决背景问题,对苏轼及当时社会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赤壁”,引用曹操的故事,是和其相比,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立功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苏轼和曹操相比,连功业都未建成,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泡影。“七月既望”,是山水之乐,风月无边,苏轼不论遇到什么坎坷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东坡。“泛舟”,即是逍遥。“苏子与客”,身外化身,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我一体,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在苏轼看来,“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在一次寻常的游历中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经典。

陈寅恪有云:“教课有四不教,前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今人讲过的、自己过去讲过的都不讲。”讲课重在创新,重在启发学生,用一颗不老之心去启发才会看见新星。

3.知识盲点、难点需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个性,当我们明确自己的风格时,就会营造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氛围。

比如,我们在教研《归去来兮辞》时,主备教师说陶渊明是不负责任的,说他不顾及家人的生活,只顾自己所谓的理想,太自私。而有的老师就拿出了《杂诗十二首》(其二)来解读,此时的陶渊明痛苦、无奈、悲戚,他在归隐期间,表面上归隐,心里依然没有放下“大济天下苍生之志”,他写桃花源的美好,也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所以从《归园田居》到《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杂诗十二首》综合起来看,陶渊明的一生是负责任的,内心是煎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的理想自然是高远的,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样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屹立在我们面前。老师们互相切磋,在激烈的论中得到了珍贵的教学资源。

篇8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受到生源的影响,招生较少,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情感质量和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尽管语文课相对其他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普遍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为了学习技能而不是知识,没有心情去领会语文课文本身的美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实施情感教育的,我们应该让情感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其成为技能与知识双优秀人才。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与其他普通高中有所不同的是语文教学没有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开展情感教育。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阶段系统地接受文学知识。因此,调动起学生对语文乃至文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努力创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

在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或是在普通学校纪律较差,教师难以管理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学业不良,而且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进入体校的学生大多以训练课为主,文化课为辅,这样就给他们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即文化课学不学不重要。上课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会说话、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对老师的授课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会因为老师的管教与其发生争执。他们对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父亲拖着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赞颂教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在课文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教师形象,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都德《最后一课》),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赞颂、怀念之情,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之情。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文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对职场情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学历较低,与大学生比起来,社会上有时不太认可。他们受整个社会就业趋势的影响,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会很普通,没有什么发展,有些人甚至自暴自弃,从此堕落。人教版选入毕淑敏《我很重要》课文,文中强调只要我们为光明而奋斗,每一个“我”都是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这篇关注自信心教育的文章,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的心灵。

再如李家同的《那一年,面包飘香》课文中的面包师傅因为家境不好而辍学,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钻研技术,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面包师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自信,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拥有自己的天空。这些课文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职业观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

三、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是每个学生都要接触到的,但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纯洁的校园也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学生之间攀比现象日益加剧,出现了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问题。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计划开支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9

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课堂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校正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作为一门兼具工具和实践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应是单纯的填补式而应呈现出思考的火花和质疑的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和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性。

“问题教学”并不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才提出的新概念,其早而有之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杜威,他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导入式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研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简而言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面对具体的文本和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发现疑惑、感觉到困难甚至是他在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中受挫,这样,如何使活动继续下去的问题就产生了。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探索并明白地坚定解决问题的决心。在彻底调整和分析了情境以后,学生通过自主和集体协作的方式收集资料,提出假设,把看来最能达到他的目的的假设付诸实践,并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可见,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充分地体现了“做中学”的活动原则。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基于发展心理学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的原理,应该让让学生先初步了解了事物然后才利用事物,最后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深层次了解这一事物的。只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自发的兴趣。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指出“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悉其理论依据,用其精神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也就有了明晰的思路:

第一,教师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中,我就梁任公的性格设计了三个问题:“启超是没有什么学问的……还是有一点的喽,大家认为“喽”应该怎么读,换个词好不好,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确定人物素养、性格对人物的影响以及演讲中语言运用如何亲近听众。从学生或者说人类普遍的阅读接受心理上看,一般都更倾向于富有情节性的文章。学生就可以从中找出“喽”字的文味、生活味、休闲味。接着我就提出第二个问题:“梁启超拍了几次头。我们来模仿一下。”这个问题主要是为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多人物性格表现的作用而设计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十五六岁,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回答起来不会太难,但一定得开动脑筋,调动平时的积累及经验,经过深加工。所提的两个问题,本身都包含着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两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对学生的阅读经验的考察;第二个问题是关键,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须达到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第二,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能独立地听、说、读、写,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不断灌输给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需先疑”的观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真实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本身。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课时,把课文中所存“疑点”都尽数找出,然后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寻找,去讨论,然后自己去解决。

其次,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不易在课堂上包办,而应把时间,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更使人惊喜的是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优美的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给了学生一个极为笼统地问题,即“汉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汉字的演变中的形体美和内涵美有哪些?”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领略的汉字的博大更亲近了优美的文化,文字深处一步步挖掘出薪火相传的道理。

学生所提出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在鼓励其创新的话语引导下,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综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的问题教学法在改革实施的过程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最最基本的能力,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即从语文学科的学习迁移到其它一切学科的学习中去,而且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能迁移到一切情景中去。

篇10

关键词:广义上的写;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写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64-01

我们对高中课程改革历经了茫然、期待、淡然之后,更应该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就语文学科而言,我认为,无论课改前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中学语文总的教学目标。作为母语,“听说”是贯穿每个人生活始终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什么要开展写话训练

1、写话能力低下是将写“挤进”语文课堂的前提条件

作为中学一线教师,近年大抵感叹“学生一年不如一年”,我想这绝不是说学生智力普遍下降,而是就他们基本素质而言的。这其中就有对写不重视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学生最大的相似处莫过于他们所写的字了——女生的字大体清晰可辨而无书法可言,男生的字大体横竖不辨、撇捺不分;至于写日记心得等,若非老师父母逼迫,他们绝不提笔;而仿写语句时则更是语词枯竭、美感尽失;作文时就绞尽脑汁凑字数,通常是一种文体,一个题材,一式笔调从小学写到高中;错字照错,病句照病。高中生害怕而厌倦地写,高中老师烦心而无奈地教着写。痛苦的现实周而复始,谁都不知道这样的现状何时是个尽头!我想,从最基本的写的训练——写字、写话、写心得抓起,将这些基础而又有生活气息的训练渗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言语表露自己的心声,培养起主人公意识,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是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的较好方法。

2、写话训练将写“挤进”语文课堂的决定条件

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篇幅较长,单是课堂各种形式的阅读,学生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够将写话训练等置于课堂教学中,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①课堂写话训练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②课堂写话训练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在那些下笔无话可说的学生中,其中不乏阅读甚至背诵过一些诗文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阅读基本与写脱节,也就是说阅读或为消遣,或为任务,这种没有思考,没有心得的阅读再多也是枉然,就好比拥有散落一地的珠子,却没有一根串联它们的丝线让珠子呈现它们原本的风采。所以阅读中应有写的参与,阅读应当为写服务。阅读作品时我们只是“思维的受动者”,而写心得时我们则是“思维的主动者”了,学生一旦积极地融入到文本中,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最后,课堂写话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堂教学中的仿写是非常必要有用的方法。

二、如何开展写话训练

1、鼓励学生动笔,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和写作自信心

我们给学生创设轻松、自然的写话情景,鼓励学生把想说的话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看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需要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及时地发现学生写话训练中的优美语句并给予表扬,这样的“榜样示范”就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最好方法。当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成为老师讲评的范例时,那对于学生便是莫大的鼓舞。当更多的学生愿意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时,他们的自信心也极大的增强了,有了足够的自信,写话和写作就不再那么的可怕。

2、写话前,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写话训练的第一步。比如,在上完必修一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写人的文章之后,我让学生用三天的时间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然后在课堂上写片段或文章,二十分钟以后,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的文章阅读评析。学生们或写老师,或写同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写身边的乞丐,文中的人物都各具特色。因为有观察和思考,所以笔下的文章生动形象。写话训练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这样,就达到课堂写话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了。

3、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写话训练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上完诗歌后,课堂上让学生将一段文字改成诗歌的样式;学完《荷塘月色》后,课堂上让学生用博喻和通感造句;学完议论文后,课堂上让学生就生活中的某事发表见解…总之,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是必要和有效的。

4、教师的示范引导是有利于写话训练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