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09 21: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反思

篇1

二年级时,转入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名叫吴问,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来到班级不久我发现,他几乎不听老师讲课,一味地干着自己的事。这不符合教育要求,我多次提请他注意听讲,他仍旧漠然视之我行我素,可他的作业质量好、正确率高、思路新颖。我疑惑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逻辑思维能力超群,基础知识超前,教师教授内容早已了然于胸。谁在教?怎么办?犹豫矛盾后决定,选择良好的时机适时教育,让其纳入教师教学的整体板块。又和班主任老师交流沟通,进一步地了解到该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所学的数学知识早已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即使这样我还是希望学生和老师有良好交流,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师的释疑破难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次机会,我见到了他的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努力促进该生和大家融为一体。他的父亲告诉我,孩子有个学校生活即可,让他自由发展不需要教师过分关注,并请求教师原谅他不需要完成家庭作业,让我碰了一鼻子灰。既然这样,我爱莫能助,只好不再安排有关他个体的教学内容,这个孩子就这样在我的教育视线中每每一扫而过。他依然出类拔萃成绩优异,只是经常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愣神。教学中的总结评定、拓展延伸、讨论质疑,班级的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见不到他积极地融入。两年后,他仍旧优秀智力超群成绩优异,但总是一个人孤单的踯躅,常很迟地来到学校少言寡语、默默无闻。不见欢天喜地的畅谈,不见激情四射的呼喊,不见窃窃私语的密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没有展露过其他才华,真正成了一个旁听生。我又一次主动接触了他的父亲,分析孩子将要面临的问题,他的父亲执拗地认为其他方面无足重轻,只要有一个优异的成绩便可。六年级毕业,吴问在固原一中选拔考试中名列前茅,实现了他父亲的愿望却留给教育者一个长长的思考、大大的疑问和不该孤单的背影。

反思教育现象有助于教育人更好地遵从教育规律、纠正教育行为,有助于教育者拓展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

反思一:交流与互动。学校教育是现行教育模式中以群体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是多元化的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着个体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交流素质和互动能力。这是群体教育所具备的功能之一,也是家庭教育所欠缺又无法完成的。存在着语言的交流、行为的感知、矛盾的冲突、对抗的碰撞,学生如果把群体的融合当成了个体的自我,那么他们就无法完成并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无法具有群体参与协作意识。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和团队配合,完成一个社会人所具备的交流与互动!

反思二:个体与群体。个体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常常是在群体中产生形成的,同样个体的缺陷和不完善也是由于缺少群体生活而产生的。吴问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智力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持续名列前茅。这更容易使他的个性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长期的高高在上让自己骄傲自满,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自负和唯我独尊的高傲;另一方面一个人总是在孤独的世界里徘徊,缺少应该属于童年的生趣和快乐,为孤单和孤傲埋下了种子。这种人可能成为高处不胜寒的卓著者,也可能成为面对挫折和困难颓废一生的失落者,更可怕的是容易如三毛一样,面对挫折和逆境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反思三:爱与被爱。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大家,爱与被爱是人类高级的情感需要。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用多种方式爱护着学生,教师的爱更多是春风化雨、融物无声,这种爱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而又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不是不爱吴问,而是他远离了教师的爱。自己成为一个集体加一的教育对象,怎么能够感受到教师爱的给予、学生爱的润泽、集体爱的温暖!

反思四:显性和隐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俗的语言包含了深邃的教育哲思。教育有着显性的成效,可以量化能够评价,如考试成绩、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可教育又有极强的隐,潜藏在未来逐渐显露,如学习习惯、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等。吴问的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孩子如愿考上了重点中学,也应该是一个现行教育思想下成功的范例。但过分依赖家庭教育,把教育看成了单一的知识教学和升学考试,失去了教育的隐性价值。教育的隐失去,孩子个性心理和非智力要素没有及时地建立。这样的孩子个性心理不健全又不懂得爱,未来必定问题很多。我们要明白月亮的皎洁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灿烂的太阳。

参考文献:

篇2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依据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出发,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实现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改善和优化,从而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过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改进自己。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20年的教育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也曾在一本教育专著中看到一段令我感慨颇深的话,文中说:“教育重在反思,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性实践过程是一个有效的动机激发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也是做出新计划产生新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

1、教学反思的过程。

一是发现问题。教师要有“吾日三省吾身”之心,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外于自我的客观分析。二是观察与分析。在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后,要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或请教他人,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在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要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际角色的扮演,检验教学的效果。

2、教学反思的方法。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新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可谓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教师进行反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写教学日志,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在每次上完课后喜欢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写下来,记成功之举,反败笔之出,思教学机智,想学生见解,写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教学日志,记录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经验,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思考课堂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是促进自己成长的一方良剂。

同事之间的观摩交流。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分析课堂教学录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并进行细致分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观看教学实录,可以让教师“跳出庐山看庐山”,客观的分析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反思插上翅膀。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录像是在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后,之前总有些自满,可这一看,却看出了不少毛病,如:说话语速太快,喜欢重复,不够简洁,并夹带一些习惯性的口头禅“那么”等,还有一些不必要的手势太夸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那以后,每次上示范课,我都尽量请同事把课堂实录下来,课后自己仔细看录像,找不足,促改进,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在2007年代表贺州市参加广西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分析课堂录像,成为我最喜欢的反思方式之一。

听取学生反馈意见,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体现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据此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在教学《把握青春节拍》时,在男女生交往这个主题中,我先是设计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用课文中的事例引出问题“你有过与异往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的感受。”设计时,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初中生比较关注的,他们一定很感兴趣。

篇3

曾记得这样一个报道,一位中国家长曾问一位美国教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美国教师答道:“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记得我市教研员在市区初三复习研讨会中如是说:“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说,我们的每个教师都是合格的,从初三复习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很多的教师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们无法站在应有的高度教会学生统筹整个初中知识体系。”这里作为教师就要从两方面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自身观念的转变,让习惯性思维向反思性思维转化。习惯性思维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某些结论(也可称为经验思维),满足于习惯性思维的教师总以为这些结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使用和推广。习惯性思维虽也在思维中生活,但这是一种远离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不是没有使用思维,而是错误的使用了思维,使思维可能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或者根本就缺乏发展或者形成了系列的思维障碍,尽管不排除某些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偶尔也有很高程度科学含量的可能。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因此,改变教师的思维实际上是使自身的思维永远处于变动不居的改造路途中,处于不断地反思和自我挑战的旅程中。教师在教学行动之前和在教学行动中需要敏感地关注那些可能发生的教学问题,在行动中和行动之后不断反思问题是否已经被化解或获得了某种解脱的暗示。由于问题总是源源不断地呈现,教师不得不持续地变换自己的思维策略来寻找解题的办法。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策略、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可以说最好的思维应当是教师持续地处于反思中的思维。其次,努力探究更适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发展。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以课本为纲,以自身的习惯性思维引导课堂,以自身的理解去规范、统一的学生解题思路,使课堂教学僵化,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力争做到:牢固树立和深化课程意识———首先是值不值得让学生去学,其次才是如何有效的教学生学;牢固树立教学设计的观念,将活动带进课堂,有效教学首先表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成功的教师是能充分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备课不是写教案,而要用整个生命来备课,教学后的反思和精心备课同样重要,对教师的成长和改进教学来说,甚至更为重要;要善于批判性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过程是更为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带给学生快乐比掌握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的发展。最好的教学应当是教师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学。

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的教育向来就被认为是传递知识的事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也被约定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这其实是对教学价值与教学功能的贬抑和误解。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所谓的“双基训练”,而在于引导学生在“使用”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仅靠大量的、重复的巩固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必须要改变的现状。要让学生从不容置疑地服从老师的思路获得规定的标准答案,从习惯了只是在别人的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恢复被遗忘了的教学价值,在传递基础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一基本态度的教学,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以今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为例,如:盐城市的第23题:“某校九年级两个班各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800元.已知2班比1班人均捐款多4元,2班的人数比1班的人数少10%.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就这两个班级的“人数”或“人均捐款”提出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出题者将问题求解内容放手给了考生。再看2010年南通市的第24题第2问,要求考生自编一道应用题,要求如下:①是路程应用题.三个数据100,,必须全部用到,不添加其他数据.②只要编题,不必解答。相信看到这样的中考试题,数学教师们一定会坚定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再好的学校,再好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着不小的差异,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些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正确处理好课上与课后、新授与复习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受、去发现、去领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将之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构建良好的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在课后更要通过精选习题让学生“解一题,会一类”,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当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学生准备好一份份练习的时候,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孜孜不倦耐心评析的时候,还要多想想其中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是否浪费和消耗了他们有限的生命?对那些仍有疑惑的学生,是否在逼迫他们另谋完成作业的“高招”?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统一布置的练习,统一进行的评析时间,还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等形式,更有针对性地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呢?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希望的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呢?

我们常说夯实基础,其实这基础应该就是新授课的教学,而复习的本质就是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提高的过程,进而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新授课以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地理解知识、领悟知识,进而运用知识的时间。正确处理好新授与复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学会生存》中把教育的任务表述为:“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教会学生思维应当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普遍的目标,它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维,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篇4

从教师方面来说,考试的指挥棒决定了一切,为考而教是不二选择。至于创新,至于能力,大凡不能出分数的,统统靠边。甚至于因为分数成绩,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是三六九等,什么教育公平、什么素质教育,老师均可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情况下置之脑后。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环境的影响,虽然他们是最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可是在家长的压制、老师的专制下,他们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顺从学校、老师、家长的需要。时日一久,学生的朝气没了,暮气有了;豪气丢了,娇气重了;志气缺了,惰气浓了。

素质教育的大旗打了数十年了,可是我还没看到素质教育的春天。寒冬依旧,冷气嗖嗖,即使有那么一两颗树起来的明星,譬如汨罗县,譬如许市中学,譬如杜郎口中学,可也是“独钓寒江雪”似的孤独。而且这些先行者试验田还未必能得以推广,因为它毕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着蒸蒸日上的祖国,教育者绝不可做历史的罪人,创新求变,才是当下农村教育的出路。

求变之一就是切实改变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要让农村教育的设备设施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习惯。而且,因为互联网,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更快,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就更快。因此,我们还在寄希望于一支粉笔打天下就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炒剩饭式的课堂填充式教学也就自然而然面临生存危机。我们很多农村老师总是抱怨学生读书的劲头赶不上上网的劲头:一提上网,学生是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可一到传统课堂,在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里,他们就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何也?兴趣使然。学生是新事物最得力的接受者,可我们学校却还是一个老学究的模样,学生怎会感兴趣,怎会喜欢?

求变之二就是切实加大对农村老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他们做人、育人理念的培训,让他们真正站在人的角度去培养人。说实话,农村是大学堂,也是广阔的天地,可是在信息时代,教师却有些力不从心――信息接收慢、转化慢,这也直接制约了农村社会的现代文明。要改变,可从学生做起。可要改变学生,先要改变先生。加大培训是个好方法。培训的内容很多,可紧要的、迫切的还是理念。理念一变,天宽地宽。这里有几点必须要做好的:一是教师必须有独立的人格,他不依附于权利与金钱,他不盲从于世风与体制。他会思考,会选择,他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考试的指挥棒可以指挥他,但绝不会左右他;权力可以压制他,但绝不能屈服他;金钱可以引诱他,但绝不能迷惑他。二是教师必须有平等的态度。教育不是高高在上,更不是奴隶主对奴隶的管理。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无论在知识的获取上、能力的培养上、道德的修养上,师生都是平等的。只有我们不把学生当作奴隶,只有我们不把自己当作道德的化身,只有我们不把自己当作知识的先驱者,我们才会平视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真善美。这样,我们也才不会因为安全而圈养他们。放手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他们活得更美好、更健康、更自信、更富有爱。三是教师必须有发现、辨别人的能力。一个好老师,应该是有一双慧眼,能准确地辨析学生,并因材施教的老师。老师的教育,首先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人。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因材施教,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求变之三就是农村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紧跟时代脉搏,夯实发展的基础。当下的农村学校,虽然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但却缺少立校的根基。它们屈从于分数显示下的教学业绩,屈从于日益浮躁的办学形象,屈从于上面安排下来的各种评比,屈从于社会家长要求的升学率。可唯独没有好好地检视自己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长期积累,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要经过一代一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二是积极提炼,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什么样的思想决定办出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办学理念的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晓庄师范之所以那么出名,不只是在于它有个好校长陶行知,还在于它的办学理念――为平民服务。如果说校园文化是立校之本,那么办学理念就是校园文化之核。

农村学校的教育欠账多,负累多,问题多,困境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们面临的机遇也很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敢于直面现实,敢于奋起直追,那么农村教育终将旧貌换新颜。

篇5

【关键词】班级活动;教育案例;教育反思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随着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在这一领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安全教育等。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演讲、相声、三句半等的表演,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责任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自己对安全知识有了更M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自己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自护技能。

一、教育案例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一大早,我走进教室,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拿着准备好的彩色盒子来拿给我,并且对我说:“老师,节日快乐!”我一愣神,恍然大悟,呀!今天晚上是平安夜,明天是西方的圣诞节!孩子们一定是准备的“平安果”――一个有圣诞老人头像的盒子,里面一定装的是苹果。我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感动,眼镜片也有些模糊了。我连忙说:“孩子们,谢谢你们的祝福!”我一边推辞着,一边收下了这份特殊的礼物(有点假哈!推辞是觉得我不能收学生的礼物,收下是觉得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尊敬老师)。

中午,我把正在教室里忙碌的四个大组长(绝对的美女助理)叫了来,对她们说:“今天,有几个同学送给了老师四个苹果,你们一个组分一个,在上课之前发到每个同学的手里。”几个孩子高兴的什么似得,直抱着我说:“余老师,你真好!”很快,她们几个就把苹果分到同学们的手中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真的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一窝蜂式的跑到办公室来,争着对我说这说那,亲热的像什么似得。我佯装生气的说:“看你们,高兴过头了哈,这里是办公室,闹成什么样了!”孩子们只好不好意思的出去了。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班会课。上课了,我还没走进教室,教室里就响起了整齐而又洪亮的歌声,今天孩子们比平时自觉了好多耶。歌唱完了,大家都很自觉的做好静息。感觉平时负责这项工作的班干部都快要“失业”了,我的心里一阵窃喜――原来这些小家伙还可以这么“征服”呀!

上课了,我高兴地问:“同学们,平安果你们都吃到了吗?”孩子们整齐而大声的说:“吃到了!”我接着说:“孩子们,这平安果是今天几个同学送给老师的,她们的祝福我收下了,这平安果给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所以,她们的祝福也和大家一起分享――祝大家平安快乐!”孩子们齐声说:“谢谢您!老师!”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是不是平安夜就一定要吃苹果呀?那平安夜的‘平’是不是要写成苹果的‘苹’呀?”我赞许的看了那个同学一眼,叫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圣诞节的前一天就是平安夜,这个大家都知道,平安夜里吃苹果,‘平’和‘苹’谐音,就是祝福大家平平安安!因为平安是福,平安是一切!老师今天分给大家吃苹果,也是这个意思,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说到这儿,我故意停顿了一下,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校的同学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们每个同学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就不会发生这些惨事了。血淋淋的事实教育我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形成安全防范意识。”同学们听了,顿时鸦雀无声,我看看我的话起了作用了,觉得火候也到了,就顺势给他们提出了安全方面的要求,一堂以安全教育为内容的班会课就这样被我完成了。

篇6

一、情景导入

周老师利用情景导入的方法把新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先让同学们观赏几幅富有春意的图片,并让同学们开动脑筋用一个四字成语表达每幅图的意思,最后引用一副“鸟语花香”的图片,非常自然地把“鸟”导入到课堂中来。

二、任务模拟

接着,老师给出五幅图片,分别是求偶、、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要求同学们按顺序把这六幅图片排列好。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经过5分钟的小组讨论,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老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

求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列举了几种求偶的方式,如利用羽毛、舞姿、声音等,并通过比较求偶方式的成功率,引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介绍鱼的方式,并把鱼体外受精与鸟体内受精的方式进行比较,得出鸟比较进化的结论。

筑巢和产卵:观看图片,介绍“鸠占鹊巢”这个成语故事,并作简要分析。

孵卵:比较鱼与龟的孵卵方式,分析它们的特点。

育雏:例举乌鸦反哺,传递“爱老养老”的美德。

三、探究式观察

从比较紧凑的课堂氛围中,老师自然地把同学们带到轻松地氛围,让同学们亲身体会,观察鸡卵的结构。老师给出观察的任务与方法,让两个人一小组,带着任务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老师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和交流。观察完毕后,让同学们说出鸡卵的每个结构与其特点。最后老师对遗漏的结构做补充,并对各结构结合生活实际作详细的讲解。

四、总结

老师再黑板上板书,列出本节课大纲,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同学们有条理地把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概述出来,加深记忆。

五、巩固练习

列出有关鸟的古诗词,让学生们找出诗句中所对应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周老师的授课方式与技巧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从中我收获良多,我将具体谈谈教学收获:

一、精心备课

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证,老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在备课中教师要认真地思考,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充满兴趣地学习知识。这节课中,精彩的课堂导入,有趣的课外知识和探究性的观察等,都体现了周老师课前的精心备课,每一个环节的经过思考,做好预期的安排,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

二、精彩的课堂导入

创设良好的情景,设计有趣的开场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中,周老师运用图片导入的方法,以“春意盎然”的图片做开场,最后引入一副“鸟语花香”的图片,非常自然地引入“鸟”这个主题,同时让学生开动脑筋用一个贴切的成语形容每个景象,启发思考,这样就可以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学生与老师的积极互动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极其重要的,互动得当,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自然,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增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目标,一“灌”到底的教学模式,而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却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积极互动,使整个课堂“活“起来了。我从周老师身上在与学生互动方面总结出两点:一、多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二、上课时切忌死板,多收集一些有趣的材料,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共同讨论,这样上课的气氛就自然活跃起来。

四、扩展课外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

结合教学内容与任务,适当扩展与引申课外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扩展学生

的知识面。周老师在任务模拟这部分内容中,擅于把事物作横向比较,更深入地分析,并且借助成语故事生动有趣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调节紧张地学习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老师在引申课外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呆板地把知识叙述出来,而是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如借助小故事、最新的科研成果等,又如周老师在“巩固练习”中,结合古诗词,使学生在文学知识中感受到理性逻辑思维,文理交叉,这种方式让人倍感新颖有趣。

五、合作交流,深化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

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在合作交流中,教师应作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才能发挥更好发挥其作用。周老师在鸡蛋的结构观察中,先给出观察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观察,并在过程中给学生合理的指导。观察过程中,当学生发现问题时,鼓励他们小组先进行讨论,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

六、教学与教育相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过程,传递立场、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应从教授的知识中,发掘出其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将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情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因素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求偶”时,周老师从侧面引申出“适者生存”的道理;在“育雏”中,例举“乌鸦反哺”的例子,向学生传递一种美德—敬老、爱老、养老。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知识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做到德育与教育相结合。

七、注重教师自身良好的教学素养

教师应具备良好地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篇7

那是在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月考试中,卷面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商店里有甲乙两种商品,它们的价格比是6 ∶ 3,后来分别降价12元,现在的价格比是8 ∶ 3,求这两种商品原来各是多少钱?

其实,刚一看到这道题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按照我一贯常用的方法,稍微考虑了一下,并没太在意,但是当试卷发下来时,我真的慌了,从未有过的慌,全班没有一个孩子做对,那几个所谓班级里的优秀孩子,都是齐刷刷的一种方法,看起来那样整齐,那样有条理,似乎和我最初的思路是一样的,但结果就是没对,于是,我马上来到了同年级组的其他几个班级里,仔细地翻了翻卷,暂不说结果怎么样,就那五花八门的方法,着实让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在这卷面的背后不难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思维没有彻底地拓展开去,对于这样题的解题方法,仅仅停留在此,没有想到更多更好的,可见,这样的结果,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恰恰是老师的问题。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我震撼?怎能不让我反思?我不得不承认,我平时太严厉了,对学生的要求也近乎于模式化,我不喜欢不乖的孩子,我不喜欢总是多言多语的孩子,我不喜欢课上课下过于淘气调皮的孩子,我还不喜欢……这诸多的不喜欢,又怎么会发现与众不同的孩子呢?是我,都是我,是我平时死板而专横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是我霸道式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孩子们只会跟着我走,在这模式化的教育教学中,我不就是那个丰子恺手中的“泥人张”吗?每日里愚昧地满足着,自信着,我满足着孩子们的乖巧,我自信着我是一个好老师,但是,如果没有今天,我真不知道我还会乐多久?

篇8

各单位虽然实施了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思想教育,各基层支部(队)虽然都有自己单独的安全培训室,但在实现“全员”上仍有差距、有水分。如教育对象往往是住单身集体宿舍和住矿区家属户职工,而对家住矿区周边农村的协议工和短期农民合同工、协议队临时雇用工的安全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常没有纳入正规培训教育对象。来一次算一次,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好,或者成效不明显,出现了教育盲区。

安全宣传造势的力度与客观效果的不对称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各自优势,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宣传造势。安全宣传投入需要获得相应的安全产出,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可实际情况是,个别矿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上宣传效果则大打折扣。

坚持常抓不懈与安全管理时紧时松的不对称抓安全生产必须坚持长期性,要使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煤矿生产企业必须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但实际情况却表明,某些单位领导在思想上往往对抓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苦性认识不足。常常在某段时间上下动员、高度戒备、严格管理,过了一阵就放松了。有的职工形容这种时紧时松的安全管理是“抽风”现象。这种不对称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矿井安全生产状况的时好时坏,同时导致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处于不稳定的被动状态。

(一)从主观上分析原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规章制度执行的效果不如人意,与矿井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的班组长有直接关系。据调查,近几年永安煤业公司所属矿井存在严重“三违”问题的,班组长占相当比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职工队伍“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极少数管理人员受利益驱动,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其关系,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生产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安全放在次要位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严格依法按章管理。谁违反谁就应受到处分或经济处罚,从而严肃劳动纪律,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永安煤业仙亭煤矿通过出台细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将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确保管理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项制度制定以后,要及时组织职工学习,广泛宣传,同时要求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才能有力地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使“三违”得到有效制止。

(二)从作业现场分析原因近年来,永安煤业公司和各矿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井下安全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了工作环境。但据了解,近几年,工亡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发生的现场往往是安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这说明在职工中存在“安全的地方就不太需要注意”的侥幸心理。所以,有必要分析生产环境,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提高职工时时处处想安全、保安全的意识。有些矿井在这个问题上借鉴“篮球战术”,在作业面指定专人管理安全。紧盯住“人、机、环境”安全。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班队长撤人,迅速排除险情。人盯人的管理方法,选出的人很关键,必须具有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强烈的责任感、表现积极、反应快。同时,也可扎实开展师带徒活动和领导八小时带班及中夜班巡查,深入现场抓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创新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创新不但要不断的解放思想,还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创新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历史难题。为了使创新教育在我国稳定、健康的发展,我们应该以哲学思想作为思想指导,正确的认识创新教育中的各种辩证关系,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进行认真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哲学思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创新精神,那一定会成为一个落后的民族。教育的实质和基础就是创新,缺失创新理念的教育一定是落后的教育。创新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怎样理性的思考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大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分析创新教育的内容以及特点,结合自身经验对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总结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创新教育

1.1创新教育的内容

以人为本是我国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是以教育为基础,以创新为重点,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解放天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激发学生创造、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创新实践。创新教育的方面有很多,主要包括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一个人的创新性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一个人最基础、最本质的素质。在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各种素质培养的同时,创新教育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身价值,深度积极的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1.2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等方面。首先创新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具有互动性,在课堂上摆脱传统教育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围绕某一问题与教师、同学、教材积极讨论互动,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再次具有创新性,创新性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高与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是紧密相关的。

2推动创新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2.1接受批判精神,培养创新型教师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创新教育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但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的继承,还要立足于实践,积极创新。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的使命,创新教育以创新作为主要方法,要想更好的完成这一使命,首先要培养创新型教师。创新性在教学中课堂上的气氛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要自主学习的想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创造多种形式上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的气氛,这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们间的感情,还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为以后的学习合作搭建良好的桥梁。没有创新的教育方式式是学生最为抵触的,渐渐的就会使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进行户外的教学模式,偶尔带学生到室外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同时这也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改革,以创新作为主要方法,该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个性化行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改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矛盾的统一性和特殊性,要正确的处理二者的关系。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本位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处在一个主导地位,主要是对学生的引导。课堂上学到多少知识以及怎样去学习多要依靠学生自身,所以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兴趣自然就有了。由此可见,创新教育,需要教师真正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通过给予学生主体地位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解放思想超越教师,超越课本,是一种自主自为的活动,以培养创造性人格为根本。笔者通过日常实践经验总结,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想法进行积极的鼓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天性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个性化教育,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突出其创新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2.3强调辩证思维方法

创新不但要不断的解放思想,还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创新精神,那一定会成为一个落后的民族。创新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来对待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创新教育属于传统的素质教育,是对传统素质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在不同的经济社会阶段对知识经济社会的不同的要求。创新教育要在立足实践,实施求是,发展继承传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创新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更替的产物。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接受批判精神,培养创新型教师,强调辩证的思维方法,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理性、哲学的思考并研究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对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姬晓光 卓沐锋 王祥龙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

参考文献

[1]杜世舰,白云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哲学思考与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188-189.

[2]郭春明,雷震,王秋.创新教育深层必要性的哲学思考———基于转换教育理念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8-9.

[3]王海萍,王晓飞.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研究”的哲学思考——兼论杜威的经验方法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1-2.

篇10

今天,人们对博客(Blog)已经不再陌生。只要你打开网络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任何你感兴趣的关键词,都会看到相关的网址中出现Blog的踪影。

教育Blog从去年以来在国内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师生、教育行政管理者纷纷建设起自己的Blog,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甚至到专家之间的交流,Blog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培训中,几乎都加入了使用教育Blog的模块,参加学习的教师对Blog大多“一见倾心”,在Blog上彼此交流、记录下自己人生中闪光的思想,Blog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log进入教师的视野,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时,大家对Blog很陌生,就有了学习、熟悉的过程,大家练笔、熟悉Blog环境;紧接着,老师们会在Blog上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网上的教育Blog和教育叙事大量涌现;此后,越来越多的老师把Blog和教育叙事用得更加灵活自如,他们把Blog作为学习资源、教学平台和自己的信息化生活的环境,讨论教案、分享高考试题、倾诉自己的忧虑、分享子女童年欢乐;经过一定阶段后,人们对Blog这种形式和内容熟悉了,就进入反思阶段:老师们为何对Blog情有独钟?Blog究竟会带来什么?

可以说,教育Blog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现象。目前国内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分析了教育Blog的特点和作用:

——Blog作为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叙事研究的新发展。

——Blog使得文章和资料更容易保存、流通、复制,使教育叙事的传播范围更广,只要敲动键盘,你的话语便可以传向网络,反之,你也可以方便地获得别人的想法和信息。

——Blog上写日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你的想法和故事,与同伴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创造出更多的智慧。

——Blog还给了教师话语权,促进了教师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

——教育叙事与Blog的结合正在迅速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各地的教师们正在创造出许多新型的教育方式,诸如班级学生的Blog社群、若干学校或地区的Blog联盟、结合学科教学和教育叙事反思的学科专业化Blog,等等,并逐步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下表显示了国内比较知名的教育Blog的发展情况。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普及教育Blog的几个热点地区是广州天河、浙江海盐、江苏张家港。这些地区教育Blog热火的主要原因有,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关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如电教馆、教研室的领导热心倡导、亲自带头,成长起来一批热心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分子,逐步形成了教学研究和教改的氛围。同时,也要看到,教育Blog与教育的其他活动类似,积极分子在教师群体的总数中总是占少数。从统计中可以看到,如果从数量上看,参与的人数愈多的地区,人均发表文章的数量就愈少;参与人数少的地区,往往总是那些最感兴趣的人先期积极投入,人均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多;文章的质量亦然,精品和高质量文章总是少数,但是这些少数“先驱型”教师的影响很大,会带动一大批人。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Blog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不是追求文章的高质量和对少数精英的培养,而是让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发言权,让世界能够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随着教育Blog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Blog的认识也更加深化,现在,大家都在探索,教育Blog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是什么:

——教育Blog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由于它连接着人们的思维,因而它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

——教育Blog为师生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公共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因而重构了社会的话语结构。人们在相互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反思、互动,进行思想的复制与创新交融。Blog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从群体的影响和社会长远的历史演进来看,将导致一种教育社会结构的变革。这可能是Blog在教育中的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Blog的未来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创新与扩散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人们十分关注创新扩散规律的研究。

1995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研究了3000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发表了《创新扩散》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S-shapedcurve)。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ff),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等几个发展阶段。

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总是借助一定的社会进行的,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但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因此,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转贴于

显然,教育Blog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未来发展也是呈S曲线的发展趋势。同样,促进教育Blog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将Blog本身的优势与教育行政力量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教育Blog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即少数革新者、早期采用者阶段。随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试点的启动,教育Blog的使用将纳入到培训教材和培训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学会教育Blog的使用,最后,它会变成像Word一样人人会用的基本信息工具。到那时,教育Blog进入扩散过程的起飞和快速扩散阶段,这个进程估计在未来的3-5年内,这是一个伴随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有效管理十分重要。各地的实践表明,凡是领导重视和落实发展措施的地区,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互动的发展势态,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最近,浙江省海盐县教研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通过发展教师的Blog促进新课程改革;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和电教馆提出,2005年是教育Blog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年,要在全市范围内培养1000名研究型教师,实施万名教育博客行动;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和电教馆颁布了“淄博教育Blog建设指导意见”,加强了淄博教育信息网络的教师和学校Blog的功能,让更多的教师学习、推广、使用教育Blog。

“淄博教育Blog建设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对教育Blog进行科学有序的规划,整合全市的教育Blog队伍,形成教研合力,引导教师通过教育Blog推进课改教研,提高教师生命质量。具体的做法是:淄博教育Blog依托淄博教育网(zbedu.net),以高中学科Blog建设为主,并辐射学前教育Blog和职业教育Blog;区县依托各自的教研部门和教育信息中心,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Blog建设为主;学校要积极探索教育管理Blog的建设与应用。力争用一到两年时间,把Blog平台建成全市教学资源的平台,教师自我学习的平台,全市教师同伴互助的环境,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支持平台。

我们注意到,教育Blog的进一步发展正在促成不同区域的教育Blog群走向联合,从资源分享发展到研究层面上的联合,一线优秀教师资源与高校研究资源的联合。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全国教师的智慧资源联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链接 何谓博客(Blog)

Blog是Weblog的简称,常被意译为“网志”、音译常为“博客”。Blogger则指写网志的人,Blogging指写网志的过程和行为。

Blog简单,人人能用。从功能特点来说,Blog以时间为序,组织每天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引用跟踪等构起以个体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松散耦合网络虚拟学习社群;另外,Blog提供的简单易用的多种文档归类和检索查询功能,使得Blog可以很好地充当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数字学习技术的倡导者毛向辉在他的文章《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中说,Blog不仅能够及时写录、,还具有分享功能,能够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周围的群体学习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个体Blog内容的不断积累,学习者可以进行回顾,品味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不断进行反思,加深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延续,就会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log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作为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