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蜗牛范文
时间:2023-03-21 19:3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察蜗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观察小蜗牛 希望203温谦鹏 雨过天晴后,我在草丛里捉了二十只小蜗牛。
小蜗牛的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徐动着,它的触角可以来回伸缩,一但发现“敌人”后,小蜗牛会马上缩到那薄薄的壳里,总让人显得又慢又钝,反应慢的小东西。我找来一个盒子当小蜗牛的“家”,在盒子里的那几片叶子就是小蜗牛的“晚餐了”我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小蜗牛,看它是否吃我给它们准备的叶子,结果,它们碰了一下叶子就离开了,我又生气又失望的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蜗牛,我一看,叶子少了一个大洞,原来刚才是你这小东西害羞不敢见我呀!
不久,这几片叶子全被那二十几只小蜗牛吃光了,它们跑餐一顿后,它们开始散步了,它们走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它们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条水印,我一时感到好奇,就不由得察了《儿童百科全书》,原来这些水印是蜗牛的排泄物,那些排泄物还可以助于蜗牛爬行。
同学们,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将会发现大自然有无穷无尽的秘密!
篇2
最近,科学课要求我们观察小动物,我买了两只蜗牛,一大一小。大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而是更像一个大海螺。小蜗牛还稍微像一点,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那对长触角上,壳圆圆的。
这几天,我就经常盯着蜗牛看。我发现蜗牛比较懒,特别是大蜗牛,经常会一动不动地趴在盒子里,也会倒挂在盒盖上,纹丝不动。有一次,我观察了大半个小时,那一只大蜗牛就是不肯动一动,我实在着急了,就放了两片菜叶子进去吸引它们。可它们就是不理我!小蜗牛的体壳很薄,身体徐徐动着,它的触角可以伸缩。用手轻轻摸一下,小蜗牛会马上缩到它的壳里。我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小蜗牛,看它是否吃我给它们准备的叶子,发现它们碰了一下叶子就离开了,我又生气又失望。过了一会儿,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蜗牛,我一看叶子少了一个大洞。不久,这几片白菜叶全被那两只蜗牛吃光了。
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先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甘肃兰州城关区水车园小学四年级:赵袁彬
篇3
今天,我终于有了一次探索的机会,心里想:“今天就让我看看蜗牛的一举一动吧。”
雨后,我大胆地跑到宾馆花园里的樱桃树下,(听同学们说蜗牛经常在这里出没)于是就仔细搜索起来。突然,草丛中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听连忙小心翼翼地走到草丛中寻找,说是也巧,声音一下子就消失了,我顿时感到很失望。可仔细一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又找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分钟我终于找到了蜗牛。我拿了个盘子把蜗
牛放了进去。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蜗牛此时已把头缩进壳里了,小家伙真狡猾,这次我一定要让它把头伸出来。
方案一:首先我从商店买
了一瓶水,把水倒在盘子里,把蜗牛放入水中等它伸出头来,我边倒边想,“水流这么大,不把你淹死才怪呢?”可是它就是不探头,一瓶水对它毫不起作用。第一方案失败了,我火冒三丈,一定要让它探出头,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方案二,我把盘子里的水倒出后,
篇4
一?选题原因
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从小我就觉得它长相奇怪,经常玩弄蜗牛。上学后,从《自然科学》书中认识了它;对蜗牛摆动长触角?背着壳爬行?分泌黏液的现象发生兴趣,好奇使我留意地观察它,随着观察产生了一些疑惑:蜗牛为什么不放弃壳爬行?蜗牛的黏液起什么作用?蜗牛对人类有价值吗?……这些驱使我长期跟踪观察起蜗牛来。好在蜗牛容易捕捉,易于饲养,有助于我对它观察和探究。
二?调查经过
我正式的调查活动从2006年4月26日开始,从紫金山捉来几只蜗牛,准备了透明大瓶子,为它建了一个“家”,用放大镜观察起蜗牛。通过每天观察?写日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收集资料再进行实验推理得出结论;有时还需要咨询专业教师,一步一步地认识蜗牛,一点一点地揭开蜗牛的秘密,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我对蜗牛有比较完整地了解。
三?调查内容
1?通过书本,了解到:蜗牛原本生活水里,后为适应环境登陆,其腮演变了“肺”?外套膜?,进化成陆地软体动物肺螺类。蜗牛在陆地分布广,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多种,虽然蜗牛品种多样,但内外结构大体相同。?附蜗牛内?外结构图?其外行特征: 两对触角?腹足?螺旋型贝壳。蜗牛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并有一定的医疗?保健?美容的功效。
2.通过观察,直接发现:蜗牛的头部?眼?鼻?嘴?舌??颈部皮肤?呼吸孔?腹足的蠕动?分泌的黏液?排泄物?排泄口?螺旋型贝壳?右旋??尾部。
3?通过观察,推理发现:蜗牛的味觉?颈部靠近壳口能分泌粘液?腹足能吸收水份?蜗牛壳的作用?自我修复能力。
4?通过观察,试验?得到结果:蜗牛的视觉?嗅觉?触觉?蜗牛的食性?习性?喜潮湿阴暗,怕干燥强光?。
5?通过观察,咨询查阅认识到:软体动物?进化?外套膜?呼吸??冷血动物?蜗牛冬?夏眠原因?内部结构?雄雌同体?齿舌。
6?通过观察,试验?推理获得结果:蜗牛无听觉?蜗牛的神经集中头顶部?腹足的运动?蜗牛匀速爬行?黏液的作用。
四?调查方法与结果
(1)蜗牛的视觉?嗅觉?味觉?齿舌?触觉。
视觉:蜗牛的眼睛长在长触角的顶端,只有针眼大小。用棉棒缓慢靠近它的眼睛,观察到在距离眼睛5-6厘米处,蜗牛的长触角才缩回,重复做几次都是这样,可确定蜗牛有视力,不过视力很弱只能看5-6厘米远。
嗅觉: 拿有刺激性气味食品喂蜗牛(如洋葱、芒果等),观察到它会抬起头翘起颈子爬开,气味强烈时就缩回壳内,可见蜗牛有嗅觉:。
味觉: 蜗牛张嘴吃食前必用短触角触碰食物。把撕碎的白纸与白菜叶混合起来,它的短触角碰来碰去找出白菜叶吃下去,再把蜗牛平时吃的几种菜叶绞碎在一起,短触角碰来触去挑出爱吃的莴苣叶。从找食也证明了短触角有嗅觉功能;从挑食推理出短触角又有味觉功能。
齿舌: 蜗牛进食时,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它的兔唇型口微微张开,从中迅速伸缩舌头接触。资料介绍蜗牛的舌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一万多颗牙齿,称为齿舌,无味觉细胞。接触食物时,舌像擦果菜的挫板刮取食物,这从蜗牛刚吃的菜叶留下痕迹可观察出来,齿舌接触过菜叶面变薄了。
触觉:对外界刺激反应。用棉棒触碰蜗牛的触角?头顶?颈部?腹足外壳?尾部。蜗牛会缩回身躯,缩回强度不一样。触碰的触角?头顶,看到身躯缩回壳内,触碰颈部?腹足,发现头部缩回壳内,触碰外壳尾部,只是身躯微微回缩。从观察现象推理出蜗牛的神经集中头顶部。
(2)蜗牛爬行的速度
蜗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测试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准备玻璃?瓷砖?纸板。首先把没喂食的蜗牛放在玻璃上,旁边摆一直尺,用细线系小块苹果去引诱它,食物放在蜗牛范围内5-6厘米左右,一会蜗牛出壳发现苹果朝它爬去,沿直尺边缘平行轻缓地拉动细线,使蜗牛只能看到?闻到就是吃不着苹果;饥饿的蜗牛要吃苹果,只得沿直往前爬。以蜗牛腹足尾部为起始点和终点,60秒后,从直尺读取爬行距离是12厘米,计算出爬行速度为0.2厘米/秒。同样在瓷砖?纸板上做测试,爬行速度分别为0.15厘米/秒和0.1厘米/秒。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样,玻璃比纸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观察结论:蜗牛的确爬得很慢。
(3)腹足的运动与匀速爬行
观察三次测试实验,虽速度不一样,但发现每次爬行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蜗牛的爬行速度跟腹足运动有直接关系,从玻璃背面观察爬行中蜗牛的腹足,看到腹足肌肉收缩从后传向前端,同时粘在物体表面防止向后滑动,当收缩传到最前端,腹足就释放开来,蜗牛得以完全伸展,身体向前滑行,腹足肌肉是波浪式收缩运动。坚持观察很久发现其波浪式收缩频率不变、把蜗牛放置在手臂上爬行,静心感觉,其运动节奏始终一致,以此判定腹足运动是匀速的,经推理得出结果:蜗牛确实是匀速爬行。
(4)黏液的作用
1.蜗牛是软体动物,腹足柔嫩。爬行中蜗牛腹足会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滑性有助蜗牛爬行。如蜗牛能在刀刃上爬行,在粗造表面上爬行分泌黏液较多,都表明黏液有保护腹足、有助爬行的作用。
2.蜗牛内部结构图显示颈背有粘液腺。用手触摸蜗牛表皮,感觉粘粘湿湿的,表皮上有一层黏液。了解到蜗牛的皮肤不像哺乳动物具有锁水的角质层。因为缺少了角质层,体内的水分容易透过皮肤蒸散出来,一旦失水过多,蜗牛容易“失水身亡”。分析认为:当蜗牛软件伸出壳外时,在皮肤上覆盖一层黏液,因浓稠的黏液密度较大,不易蒸散,进而也减缓体内水份的散失。所以蜗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润湿皮肤的作用。
3冬寒夏热,蜗牛冬、夏眠时,可观察到腹足分泌的黏液,变干后封堵壳口,像一道密封门帘;目的就是隔热保温,安全度过冬、夏季。因此,蜗牛的黏液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
4.曾做试验把蜗牛放入蚂蚁群中,观察蚂蚁碰到蜗牛壳后都绕道而行,改进试验,先放入一块鱼肉再用蜗牛替换,发现蜗牛与蚂蚁相遇,蚂蚁避开,蜗牛缩回壳内,蚂蚁们只在周围爬来爬去,却不肯进入壳口寻找”失踪”的食物,仔细观察、触摸发现壳口有亮亮的黏液,据此现象推理出,蜗牛的黏液具有驱蚁防虫的作用。
(5)蜗牛“喝”水的秘密
蜗牛爬行时腹足分泌大量的黏液,自身水份流失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否则会因失水过多而虚脱。蜗牛喝水吗?经长期观察它并没有用嘴或用舌舔水喝,蜗牛不喝水又怎样补水呢?分析一下,蜗牛靠从食物吸取水份及自身储备的水份,不足以维持运动,这从蜗牛的旱眠中可判断出,在干燥的天气,它宁愿放弃进食挨饿,也不敢出壳爬行。蜗牛唯一能接触水份的部位就是腹足,因此推测腹足可能吸收水份。再根据蜗牛喜欢潮湿的习性,特别小雨后喜欢在湿水的地面爬行,推理出腹足不仅分泌的黏液,还能吸收水份。
(6)夏眠蜗牛微妙的变化
蜗牛是冷血动物,不仅冬眠还要夏眠。夏眠的蜗牛看似在壳内睡着了不动,仔细观察的身体仍有微妙的变化。①蜗牛的颜色明显地变淡了,由黄棕色慢慢变成淡黄色。②封口的膜厣由半透明变成雪白并增厚。③壳里的蜗牛一点点往壳内退缩,并做多道膜厣封口。分析原因蜗牛为适应炎热的环境,运用了浅色和白色能反射强光的原理,减少热量的吸收,极力保护水份的失,抗衡高温高热,同时也一点点消耗掉自身。
(7)蜗牛壳的螺旋线、壳的倾斜
蜗牛从孵化出来便有壳,它对蜗牛至关重要,(如躲避危险、保护内脏)离开壳蜗牛无法生存。(如冬、夏眠)壳是蜗牛最主要的特征,我特别注意观察壳,发现蜗牛壳的共同特点:有一道右旋的螺旋线。(少数左旋壳蜗牛没见到)观察中产生疑问,蜗牛壳为什么是螺旋式生长?螺旋式壳不正有点倾斜是什么原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知道这跟蜗牛进化有关。我从中总结出原因,壳先是长圆锥形无螺旋线存在缺陷,后壳从顶端开始做平面盘旋出现螺旋线但有问题,最后沿一中心轴由上向下螺旋盘旋呈现在的低圆锥形;进化使壳的直径减少,壳内容积不变,壳的牢度增加。但还有不足,壳轴不能垂直于身体的长轴,而要倾斜于身体长轴,使增大的内脏囊的重心移到了近前端,才有利于蜗牛的运动,所以看见螺旋式壳不正有点倾斜。
(8)蜗牛对人类的价值
1.蜗牛的食用价值。蜗牛列世界四大名菜之首,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蜗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上居世界动物之首,胆固醇几乎为零,脂肪低于2%,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同时,在蜗牛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铜、铁等矿物质。是人类高级营养保健食品。(附蜗牛营养成份比较表)
2.蜗牛的药用价值。蜗牛作为药用动物为人类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蜗牛主治:肿毒痔漏、喉痛、咽肿、哮喘、脱水、小儿脐风、流鼻血、耳聋、脱肛疝气疮肿等,现在对糖尿病、腮腺炎、淋巴结核、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有一定的医疗功效。
3.蜗牛的保健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蜗牛的体液中含有多糖粘蛋白的成份,对于人体皮肤不但有软化角质层嫩化皮肤的作用,而且有消炎、消肿的和隔除自由基抵御紫外线的作用。可研制美容护肤产品造福于人类。
五、调查中设想与认识
1.调查中的设想。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根据对蜗牛认识,联系实际生活,我有一些自己大胆的设想。
(1)蜗牛壳:蜗牛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环境温度过高或太低,蜗牛就会死亡。冬、夏季蜗牛都缩在壳内,靠封闭壳抗寒避署。我设想根据蜗牛壳的成份和结构,开发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用它来造房子,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2)黏液:①根据蜗牛黏液驱蚁防虫的作用,设想制造出一种新型的杀虫剂,来代替害虫已具有抗药性的杀虫剂。②根据蜗牛在刀刃上爬行,也不会伤及腹足肌肉。设想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如剂,用于发动机的等。③根据蜗牛冬、夏眠封口的膜厣(黏液) 具有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设想制造出一种新型产品代替现在塑料制品,(塑料薄膜、塑料袋等)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篇5
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五(四)班 陈思思
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观察蜗牛。我和同学一起到菜地里捉了几只蜗牛,把它们养在阳台上的水池边。一有空,我就会去观察蜗牛。
蜗牛的背上驮着一座房子似的硬壳,脑袋随时可以缩进壳里,非常惹人喜爱。它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高高的翘起来的那一对,顶尖上有两个小鼓包,那就是它的眼睛。我仔细观察,发现它先伸出触角,再睁开眼睛,要缩回脑袋之前再闭上,可见它是有眼皮的。较小的那对触角在嘴边,像肉须一样,也许是探测地形的工具吧!
蜗牛喜欢吃菜叶,只要我拿菜叶放在它们身边,它们就立刻大啃起来。蜗牛吃菜的时候,不停地用细小的牙齿嚼着。我拿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有许多牙齿,大概有上百颗呢!
蜗牛的行动很慢,它没有手足,只是肚子贴在地上。行走时,从尾部开始,皮肤一道道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往前推进,脖子伸的很长,触角一颤一颤的,像个老头,十分有趣。
篇6
蜗牛与蛞蝓同属软体动物,然而蜗牛却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蜗牛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吗?嘻嘻,其实很简单,因为蜗牛的头上生着一对触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蜗牛”。
在小的时候我经常捉蜗牛来玩,甚至和别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蜗牛跑得快。可是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沿线?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观察蜗牛,把蜗牛翻过身,甚至把蜗牛取出壳外。我就这样痴迷的观察了整整一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得到了结果。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蜗牛头上的触角顶端有一对眼睛,但在强光下看不远,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见远一点的东西。所以它总是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蜗牛的身体很软弱,爬行时从足腺中不断分泌出一种滑腻腻的粘液,以减轻足部与路面的摩擦,这样有利于加快足部的移动。这种粘液于空气接触干燥后,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亮,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总留着一条亮晶晶的痕迹。
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让我感到很开心,因为从中让我知道:只要对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秘密。
篇7
我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它的身体很柔软,长长的触角上长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身体是浅棕色,背着一个大壳,壳上有一些明
现的黑斑点,壳的形状是螺旋形的,身体上全是粘液。
星期天早上,把它放在盖子上观察。我把盖子翻过来,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看见一条条黑色的东西,像波浪一样有续的向上走,我看啊看,越看越入神,这是什么呢?我想啊想,还是不知道是什么?于是我跑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蜗牛的腹足,它就是靠腹足爬行的。”噢!原来是这样的。我又问那么它的粘液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爸爸说:“它的粘液用处可大了,粘液可以让它在光滑的地面上爬行自如,还可让它牢牢地粘在菜叶上不摔下来。”
我又回到房间继续观察,这时妈妈叫我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回到房间一看,小蜗牛不见。我找啊找,发现它在床下,我把它抓出来,然后生气的拍了它一下。第二天早上,我正想观察它,可是它缩进了壳里,我拿着它摇来摇去,可它还是不出来,接着我对着它大声地叫喊,壳依然没有动静,我想方设法把它弄醒,可是都没有成功。无计可施,只好去问爸爸,他说:“只要把它放到水里一会儿就会出来了。”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爸爸说“蜗牛也要呼吸的,如果把它放到水里自然就会醒了。”我说:“爸爸,你真是个昆虫专家呀!”说完我回到房间继续观察,看着看着,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我决定做个实验,拿来一个桔子,一支香蕉和一片青菜叶,然后把蜗牛放到中间,只见它看都不看地向青菜叶爬去,这下可让我知道它喜欢它吃什么了。
这就是我的小蜗牛。
篇8
一、观察要真实、客观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探索事物客观规律。“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观察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对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求实就是在观察时说真话,严禁伪造结果。而且观察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更关联到实验的成功与否。我们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能力,就是因为来源于实践,必须以客观事实及规律来检验我们的思想,这是个大前提。
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说真话,不人云亦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流动的空气》。课一开始,教师在讲台前喷香水:“你们如果闻到香气了马上站起来。”学生从前到后依次站了起来。笔者坐在后面学生的旁边,没有闻到香味,但我旁边的学生站了起来。课后问他们站起来了是不是闻到香气了,有些学生是闻到了,有些学生说:“我看到旁边同学站起来了,我也站起来了。”我们的教师应对这种现象有所察觉,并及时纠正。
其次,对观察的描述要客观。要在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也不能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如学生在观察蜗牛后,在观察记录上写上了“它嘴里有一万多粒牙”,把别人或书本上说的东西当成了事实。“蜗牛真有毅力”“蜗牛很胆小”,则是把推测当成了事实:他们看到蜗牛在不停地爬,推测出蜗牛很有毅力;一接近蜗牛,蜗牛的身体会缩进壳里,推测出蜗牛很胆小。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纠正。
二、观察要有顺序
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观察,对于复杂的观察还应制定出观察计划。按时间来说,可由先到后;按空间来说,可由近及远,也可由远及近;按事物本身结构来说,可以由外到里,也可由里到外;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由整体到局部;按事物外部特征来说,可以由宏观到微观,也可由微观到宏观。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得根据事物的特征与观察要求制定。《一杯水的观察》,观察方法有尝,摸,看,听,闻等,但我们应该把用摸的方法放在最后。《观察我们的身体》,要先观察外部,再用间接观察的方法观察身体内部的肌肉、骨骼等。
三、观察要深入、细致
观察的周密、细致、深刻,是观察者的重要品质之一。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深入的观察,往往以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反复感知。深入思考,如前面举例的蜗牛壳的观察就体现了这样的一个特点。
四、观察要有比较
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相同和不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液体》就是通过异类物体(沙与水)的比较、同类物体(油与水)的比较,知道了液体与固体的区别,从而在头脑中牢固地形成了“液体”这一概念的模型。
有了结构材料,就有了学生观察、探究的物质基础,有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但结构材料的研究往往被我们习惯性的忽略。如我曾经听过的一堂研究课是《比较水的多少》,他们为了让学生想出多种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准备了天平、一次性杯子、签字笔、秒表、漏斗、一个体积均匀的长杯子(以上材料均自选)。每组桌子上还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但课后大家的反映不是很好。由于材料过多的原因,课上了56分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经集体研究讨论后,大家把材料改为一个一次性透明杯子与一支水彩笔,再加上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课在35分钟内完成,并且学生探究的效率很高。
篇9
星期天的上午,妈妈带我们到农村去玩。一路上,鸟儿叫,花儿香,好美呀!可小培可不会享受这般美景,瞧,他正在油菜地里钻来钻去地找蜗牛呢!我一看,也来劲了,跟着他一起找起了蜗牛。
我们找呀找呀,找到了许多蜗牛,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聚会”,然后数了起来:1、2、3、4-------一直数到了41个!“有41只蜗牛!”我们兴奋地大叫起来。我在观察蜗牛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蜗牛在爬行时,地面上总会留下白色的痕迹呢?蜗牛是益虫吗?它会游泳吗?------
我们趴在地上,认真观察,并用草叶去触碰它们,后来我们又把蜗牛带回家,用水、用盐做实验,然后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可真有趣!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篇10
没错,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给你们传授着知识,我教会了你们思考,而你们,又何尝不是我的老师呢?很多时候,你们不经意的表达,却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给了我深深的启迪,给了我最质朴而又最可宝贵的智慧。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大班的你说道:“蜗牛的眼睛很小,你要是没有一双好眼睛是看不到的。”我为你的认真劲儿喝彩的同时,却对你的结论半信半疑,课后,我特地找来了一只蜗牛,仔细地观察又观察,我瞪大了眼睛找着你所说的蜗牛的小眼睛,还真让我找到了──你说的没错。那一刻,我才发现面对身边的细琐我竟未能用心去看!我的孩子,是你不经意的句子深深地启迪了我:很多时候,我们静下心来,会发现很多……
但是,我可爱的孩子们,你们对我的教育,却远远没有结束。你们对同一件事物的完全相反的论断,每每让我唏嘘不已,赞叹不已,更让我艳羡不已。那是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你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了一幅幅奇特而有趣的画。你,画的是三只蜗牛,一只大蜗牛背上驮着一只小蜗牛,在它们前面,另外一只蜗牛回过头看着后面的两只,每只蜗牛的眼睛都很大,很夸张,又圆又亮,还长着长长的睫毛,向上弯曲着。我心里想,这孩子,画蜗牛也不事先认真观察一下,把蜗牛画走了样。
我悄悄地告诉你:“蜗牛的眼睛很小呀,你肯定没有见过真正的蜗牛。”我正要教你蜗牛的正确画法,你却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见过蜗牛啊。可我今天画的是蜗牛一家呀!蜗牛妈妈背着孩子,不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怎么能看清楚回家的路呢?蜗牛爸爸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很高兴,当然也会把眼睛挣得很大呀。”
呵,本来想说服你改画的我,却完完全全被你这一句话给说服了!我明白了,不是你把蜗牛的眼睛画大了,而是蜗牛一家把眼睛睁大了!我又一次深深地羞愧了,孩子,面对你灵动的心,我竟如此迟钝,当你天赋异秉,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你的思想,我竟难以体味。孩子,是你教会了我如何走进你们的心灵,了解你们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