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18 18:3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咏月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3、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李益《宫怨》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5、只言江左好风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7、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8、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9、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篇2
《料理鼠王》的影片配乐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它具有以往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的配乐风格,即用适宜于欢快、兴奋特点的诸如小提琴等乐器进行配乐,同时还将各种音乐风格融会贯通,这是与以往迪士尼动画作品的配乐不同的。《料理鼠王》中,影片音乐创作者将传统的交响音乐、现代游戏配乐等音乐创作手法交汇运用,使观众在看影片的同时感受到管弦乐、电子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新式风格。事实证明,影片音乐人的这种“混搭”配乐让影片的音乐创作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具有丰富细腻的内涵,这种多元音乐文化的交融创新,使影片的配乐效果与众不同,十分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料理鼠王》中的配乐根据主要是剧中的卡通角色及其所引领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同时,影片本身要求做到准确把握不同的角色心理以刻画出不同的任务形象,揭示角色行为下的主人公小米的思想感情,上述因素都使得配乐各不相同。如《料理鼠王》用长笛演奏了多首经典欢快名曲,但它们分别被用于不同场合以渲染主人公———小米鼠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应当说,长笛贯穿小米鼠在剧中行为展现的整个过程,将小米鼠这一坚强小老鼠的形象刻画的极其生动。1.长笛曲渲染了《料理鼠王》的整体欢快气氛。正如前面所说,长笛可以通过音色、旋律的变换表现出诸如自然等场景和气氛。《料理鼠王》在描述整个剧情时,是以灰鼠小米作为绝对的主线,而小米的整个行为过程都搭配有长笛做铺底,这些长笛曲随剧情尤其是小米的遭遇有时加上一些欢快、幽默的配曲,有时则加上压抑的、不协和的旋律,让音乐透露出飘忽不定的感觉,不仅给小米笼罩上了坚强的神秘色彩,更给整部影片的向上基调定了位。2.长笛演奏成为小米的心理情感象征。长笛是一种音色变化多样细腻的乐器,它的音色轻盈柔和,这正切合小米作为一只小老鼠外表温柔孱弱的特征,同时也符合小米对烹饪的情感。尤其是在描绘小米各项为了烹饪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行为时,音乐创作者选用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用长笛采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进行配乐。这些穿插在影片中代表小米心理情感元素的长笛曲,时而柔和、时而轻快,再配合上长笛吹奏出上行小二度的旋律进行,从音乐上给小米这个人物描绘上了励志向上的色彩。如在哥哥及爸爸被老太太追打走散之后,曾出现了一段长笛主奏的柔和旋律,低沉阴郁,不仅表现出了小米心中的难过,也为小米本身性格的感情细腻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为后面它的成功打下了性格基调。
二、长笛演奏技巧在影片《料理鼠王》中的应用
正如前面所说,长笛演奏技巧可称得上是木管乐器中最灵活最全面的,各种乐句、调式音节等都能比较灵活的吹奏出来。正因如此,其在影片《料理鼠王》中的应用可谓既广泛又深刻。《料理鼠王》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迪士尼动画影片,相应的音乐也应当与剧情相符,但由于音乐创作人对长笛的理解与准确把握,使世俗的和神圣的音乐在长笛上达到交融、古典的和现代的音乐在长笛上共鸣。
(一)《料理鼠王》中长笛演奏的总体原则
1.演奏技术精妙。《料理鼠王》全剧贯穿了长笛演奏作为配乐,并对长笛配乐演奏进行了精细加工,无论在呼吸技法还是吐音、颤音等技术方面,都体现出了演奏者精妙的技术。演奏者在对这些技术进行精雕细琢时,充分考虑到了演奏方式与剧情内容的契合,从音强、音准方面都给予了适度的刻画。2.演奏技巧创新独特。在对演奏技术进行精妙改进的同时,《料理鼠王》的长笛配乐演奏者在演奏技巧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在剧情允许的范围内扩大或缩小原本规范的音色范围;在吐音、颤音的合理呼吸运用基础上开创了半吐、半颤音等,这些创新不仅有效的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更对影视音乐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二)长笛演奏在《料理鼠王》中的具体应用及表现
正是鉴于上述原则,长笛演奏在影片《料理鼠王》中得到了十分有效且适当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气息和呼吸的适度转化应用长笛作为吹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大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在以情节为主的影视剧音乐中,对气息和呼吸的把握应用更需适当。在《料理鼠王》中,主人公小米的命运是跌宕起伏的,这就决定了在演奏中演奏者的气息和呼吸运用一定不会是从一而终平缓的,需要演奏者根据剧情配乐的需要适度转化气息和呼吸运用:当小米的语言、行为散发出对烹饪的情感、对厨王之子的帮助时,长笛演奏定会适时出现,同时运用大量调性的转换,较大尺度的突出气息的铺垫和呼吸的程度技巧;小米每次在老板的打击下由安转危或是由危转安,长笛演奏都会变换演奏音彩,将气息轻重加以转换,时而将呼吸改换方式及频率,以形成气息与呼吸搭配剧情的新体系,突出小米这一角色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2.规范吐音与颤音吹奏的有效穿插吐音是长笛吹奏时的一种典型且重要的吹奏方式,它在《料理鼠王》中也有着不少应用。当小米的命运得到转折,尤其是由悲开始转喜时,长笛配乐就会出现吐音的元素,演奏者往往将较为欢快的乐曲配以相应的吐音,以配合小米命运的跳跃,让观众听众在看到剧情的同时伴随着听觉的协调搭配,真正达到全方位多立体的观赏效果;同时,颤音总是伴随在《料理鼠王》吐音的左右,小米每次眼看就要历险,长笛配乐就会出现些许的类似波浪形的声音,这些声音既以其自然柔美使听者感受到影片中的音乐美,更带有着俏皮的元素让观众对小米这一角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音色的自由转换在旋律方面,长笛之所以能够成为《料理鼠王》中最主要的配乐乐器,主要就在于其好听的音色效果上。长笛的音色有时就在于其不仅不受以往诸如钢琴之类的主流乐器所受的“修辞学”般的规范和约束,更有助于利用自身的旋律跳跃性对主题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保证配乐的连贯性。在《料理鼠王》中,长笛的旋律之所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正是由于其音色的灵活自由转换能够使配乐与剧情的搭配契合感空前的加强,不仅能是剧情得以凸显,又融合了较强的即兴性,改变了以往影片音乐中往往以动机展开方式为基础的器乐性旋律的面貌。尤其是在小米一次一次受到打击,由一次一次坚强应对,最终实现了自己烹饪梦想的过程中,音乐创作者们将配乐的力度、速度等方面与音色的自由转换有机结合,进行了精心布局,使每首舒缓柔情的名曲在长笛的演奏下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极度抒发了小米这一主人公不同时期分明的各类情感。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影视音乐 影视剧 产业化
影视艺术是音乐与画面、运动与静止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影视艺术在产业化发展征程中,融合了诸多的艺术元素,使得其本身的表现力更加趋于饱满厚实。在电影刚刚诞生之初,人们只能看到无声的画面内容。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音效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而且大大丰富了电影的美感。影视音乐开始成为影视剧产业化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音乐可以将观众的感官全面调动起来,享受到一种多元立体的艺术表现效果。而影视音乐的审美特质具有唯一性、描绘性和渲染性,因而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特的美学功能(王彬洁,2011)。影视包含影像和音效,音乐助升影像表现和拓展,影像拓展了音乐的内涵。现如今,无论是电影,还是影视剧,受众都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音乐在影视剧产业链条中的独立存在
在影视艺术中,画面和声音是两大基本要素,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音乐先于影视艺术而存在,是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灵具有巨大的冲击力。通过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其运用于影视剧中,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化的视觉演绎,而是充分满足了大众的视听需求。在一部影视剧中,影视音乐兼具独特性和表现形式,影视作品的主题内涵往往能够通过充满表现力和感召力的音乐来升华,同时能够为剧情起伏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在影视剧中,音乐通常分为片头曲、片尾曲和插曲,每一部分的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充当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架构着作品的旋律。
其一,片头音乐奠定作品情感基调。片头曲通常具有一种引领性,为影视剧作奠定一个基调,例如情感题材影视剧通常以情歌作为片头音乐,影视剧《金婚》的片头曲为《一爱到底》;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红色摇篮》的片头音乐为《哥哥出门当》;时下热播影视剧《大丈夫》,以台湾女歌手林忆莲原唱的《至少还有你》作为片头曲,为该剧铺垫了一种相依相偎的爱情观,随着这首耳熟能详歌曲的响起,观众会自然联想到歌词里所叙述的情感。带着这样的情感进行观剧,观众自然更加容易融入剧情,更容易深入地理解该剧的精神内核。有时,片头曲即为一部影视剧的主题曲,在剧情进行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个恰如其分的时间点悄然切入,或在情绪爆发点突然响起,以达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其二,片尾音乐升华作品主题内涵。片尾曲不同于片头曲,片尾曲的功能更趋向于对影视剧的主题进行一个总结和概括,属于总括性的音乐。恰如其分的片尾曲可以对剧中的情感进行升华,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还珠格格2》,在香妃还没有被偷偷送出皇宫的时候,片尾曲一直是赵薇演唱的《有一个姑娘》,欢快俏皮的歌曲,描划出一个率真可爱的女孩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剖白,让观众听了忍俊不禁;但是当主人公们开始了把香妃偷运出宫的“大计划”时,片尾曲直接更换成了比较悲情的《你是风儿我是沙》,使整个剧情得到了升华。再如最近的影视剧《甄传》,其片尾曲《凤凰》像诗歌一般娓娓道来,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和相守,以及在抗争而不得后的心如止水般的宁静,使观众在观剧后有一个空间留给自己去思索,在悠扬的歌声中沉淀自己的感悟。
其三,插曲起到抒情与烘托气氛的作用。插曲是调节影视剧节奏的重要工具,欢快也好,悲痛也好,插曲都能用合适的方式控制情节节奏的快慢,让观众一张一弛地欣赏影视剧。插曲相对比较复杂,有些插曲更像是整部影视剧的血脉,贯穿于整部影视剧的始终,几乎奠定了整部剧的情感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典型代表作品是《甄传》,该剧中有多首精心制作的插曲,如《菩萨蛮》、《采莲曲》、《长相思》等,这些插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剧情当中,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人物情感,帮助刻画人物形象。如《菩萨蛮》一曲,描绘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一位动人的女子在梳妆镜前仔细地打扮着自己,静静地等待着她的悦己者,同时又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渴望。每次插曲响起,都让人不免唏嘘和哀伤。
综上所述,音乐在影视剧产业化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影视剧中的音乐应该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视听效果并对影视剧的产业化进行有效推进呢?一方面,音乐与影像都要有自己的情感延伸。要做到影像与声音的完美结合,影像的剪接要与音乐在情感爆发点上取得一致(蒲实,2010)。不难发现,影视剧中的男女角色相拥相吻时,背景音乐必然深情真挚,让观众不自觉地陶醉在两人的感情当中而被感染;当主人公如泣如诉时,背景音乐常常十分凄凉和伤感,配合着主人公的情绪,让银幕或荧屏前的观众也忍不住跟着剧情一起落泪。另一方面,因为音乐给人的感受多数是依靠于人的社会生活经验,由事先储存于人脑的经历及事物引起人的主观联想而带起人对音乐的主观感受(王海霞,2005),因此在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时候恰当的切入音乐,才能够更深层次地激发出观众的音乐情感。比如热播剧《我的儿子是奇葩》中,每次两对父母偷偷计划自己如何帮助儿子有个好姻缘的时候,都会响起欢快的背景音乐,配合着两对父母搞笑的行为,让观众会觉得看起来更加轻松愉悦,即音乐和影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甚至有时情节还没铺开,只要这段音乐一响起来,观众就心照不宣地预知:他们又要开始计划了。可见,影视音乐可以绕过人们的理性意识,不诉诸智力而直接进入观众的内心。
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艺术功能推动影视剧产业化进程
影视音乐与通常概念下的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已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专门为影视作品服务的音乐作品。影视音乐既具备了一般音乐的概括性,又具备了与画面结合所带来的具体可感性(徐德雷,2008)。就影视艺术创作层面而言,它可以让运动的画面充满情感,使一部剧更加饱满,更加有血有肉。很多影视剧在处理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常常运用影视音乐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影视音乐必须根据影视剧主题的需要来进行创作和运用,它是由影视剧的主题来决定的,同时影视音乐还要为主题的展开与发展服务。谈到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的具体作用,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烘托剧情气氛。在这方面,影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剧中人物在经历彷徨纠结的情绪时,都会响起由汪峰演唱的《北京北京》,这首专门为这部影视剧的主题制作的歌曲总是可以点燃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体会那种北上后想要抓住幸福,却又被深深的无力感打败的孤独。“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境遇的表露,其中的依恋、无奈、憧憬和破碎的复杂情绪以剧情为依托,配合着汪峰沙哑的嗓音,将气氛烘托到极致,使情节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无限地引起北漂一族们的共鸣,这里不仅是情节需要,更有观照社会和人物背景的需要。
二是推进故事情节。作为一种艺术,影视剧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留白,给观众一定的空间去想象和填补,一些情节在影视剧中点到为止,剩余的部分则依靠音乐去完成。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其中一位男主人公每次有坏的阴谋,都会有阴森恐怖的音乐及时切入,让观众从音乐中感知到剧情的走向,此时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物对话或是画外音,观众也完全能够没有障碍的理解剧情。2014年热播的《新闺蜜时代》的插曲《姐妹》,配合着三个好朋友欢笑或感悟的画面,令人不禁慨叹女人间的友谊同样坚韧和伟大。影视音乐常常能做到从观众心理出发去推动情节发展,自然而然让观众在喘息之余紧跟剧情。
三是刻画人物情绪。在画面中,人物的特定情绪类型、情绪转换、情感的和低谷、人物内心的记忆闪回与幻觉等,都可借助音乐得以表现。以《我是特种兵》为例,男主人公小庄在经历了参军、进特种部队、误杀女友、退伍等种种经历之后,一度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当他每次从回忆中清醒,面无表情地看着周围的事物时,剧中都会响起一段特定的背景音乐,低沉悲伤的音乐成了一个无形的道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自责和绝望。
四是深化作品主题。2012年热播的《心术》揭示出当代中国的医患关系现状,剧中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也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与升华,在完成本身社会角色的同时,完善着医界的“仁心、仁术、仁爱”。剧中常出现几位医生目视前方昂首阔步前行的镜头,此时常会配有一段进行总结和升华剧中情感的画外音,而背景音乐则常常在医生们行走时自然引入,曲调沉稳却十分有力,配合着画外音和医生们充满信心和责任感的神情,让观众不禁感到精神振奋,一瞬间充满了感动和希望,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剧中常常提到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样的镜头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医生这个职业,更懂得换位思考,达到了导演和编剧试图缓解医患关系的初衷。这种对主题的再度呈现无疑使影视音乐成为了影视剧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影视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
借助优秀音乐扩大影视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音乐对于影视剧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一部影视剧的音乐品质和流行潜质,对于影视剧的收视率和市场回报具有锦上添花的神奇功效。高品质的主题曲不仅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经典之作,而且烙上了具有时代印记的特殊符号,其生命力虽然历经岁月沉潜而经久不衰。许多影视剧在播出阶段大力宣传剧中音乐,在某一阶段甚至达到音乐的传播度超出了影视剧本身,很多人是在关注到音乐之后,才产生了观剧的欲望。如《北京爱情故事》开播后,《北京北京》等歌曲迅速蹿红,剧中插曲《滴答》更是在KTV具有相当高的点唱率,许多人都是先被这两首歌曲打动后,把目光转向了影视剧。影视剧的宣传策略固然有很多,但每一种宣传渠道都不会被忽视,一首制作精良的主题曲完全可以激发观众观剧的渴望,并可以脱离影视剧而单独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对于影视剧的辐射力和传播力起到了助推器的良好作用。
让富有灵魂的音乐将影视剧的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情节表达的重要支撑,很多观众记住一部影视作品往往是源于其中的音乐。比如一提起《枉凝眉》,甚至只是听到那第一声拨弦之音,都能让人一下子想到影视剧《红楼梦》,想起林黛玉和贾宝玉凄美而无终的爱情;动力火车这个歌唱组合一跃入耳帘,首先想到的是当初红透大江南北的那首《还珠格格》主题曲《当》,伴随着二人在前奏部分的歌唱,仿佛让听者都回到了《还珠格格》片头的几个画面;孙楠的《你快回来》几乎成了陆毅主演的《永不瞑目》的代名词,每次听来都像是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呐喊。
总而言之,音乐是影视作品的左膀右臂,有时甚至具有品牌效应,它能让一部影视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并且经久不忘。一首好的片头曲、片尾曲甚至插曲,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观众间接地更加关注到影视剧本身,延续影视剧的生命力。影视音乐源自影视剧,是影视剧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又推动影视剧的传播,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中,影视音乐会以越来越巧妙的方式融入影视剧中,带给观众更为丰富的视听盛宴,进一步推动影视剧产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洁.武侠电影及民族音乐的全球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宋金环.浅谈影视音乐的声画对应关系[J].音乐天地,2005(9)
3.周春福.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0(7)
4.蒲实.影视作品中音乐与影视的关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3)
5.王海霞.影视音乐艺术特征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4)
篇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改革也有了较大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音乐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幼教人才。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性要求高、教学任务重等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对先进教育技术的需要,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扼杀学生主体性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要充分展现音乐课堂的自身魅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既要重视音乐表演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还要着重加强对音乐教学法的内化掌握。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并且鼓励学生学会主动收集资料进行交流,培养与他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的一点个人体验。
1、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思维活跃、喜好模仿,但学习意志薄弱,学习目标茫然,学习兴趣低下。尤其是在音乐课教学中,学生零基础,不识谱,不懂理论,更不愿开口唱歌,并且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惰性,多年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在教学任务重,学生整体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将数字化音乐工具融入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成为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便会主动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探索、求知,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音乐教学的开展也不例外的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多使用一架钢琴、一支粉笔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弹唱,或者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乐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多么努力,都无法做到视听的统一,导致学生感到音乐课堂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回忆自己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挥汗如雨,生怕自己讲的学生听不明白。但是看看座位上的学生,有些如尊尊泥塑,没有丝毫反应。使我觉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帮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太重要了!
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教学主要是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集于一体,改变枯燥、生硬的音乐本体知识,使其变得生动、形象,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同时,使他们自然融入到教学场景中。
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音频软件将学生的声音录制下来或者用数字化技术对歌唱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学生能看得见声音,这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方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歌唱,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学习乐理知识的APP,学生通过闯关游戏进行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化音乐工具的这些效果是传统音乐教学无法实现的,可很好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突破条件限制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学校没有购买乐器,学生就无法进行乐器演奏学习。教师只能通过在互联网搜索乐器图片和相应代表作品,让学生看到并听到乐器声响。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很难建构起二者之间的联系。音乐欣赏课中如果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乐器博物馆,可将全世界的乐器都收入其中,让学生通过3D图观察乐器形制,并能播放乐器音色及代表乐曲。学生可通过最直观的观察对各种乐器的形制和音色进行了解。还有一些模拟各种乐器的数字化音乐工具,例如完美钢琴APP,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这些虚拟乐器进行弹奏教学,學生也可利用虚拟乐器学习。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完美钢琴APP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快速的熟悉歌曲旋律、矫正音准,在没有教师带领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学方式唱准旋律。
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无法适应一对多的教学,因为音乐是完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的特殊学科,与其它学科有一定差别,而音乐完全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的学科。如果教师想了解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必须通过学生唱歌来判断。如果是学生一起演唱,教师无法听出每个学生演唱过程中的旋律、音高等是否正确。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对键盘演奏的掌握程度,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然而在数字化时代,教师通过计算机,在学生合唱时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歌唱声音,并且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对学生的歌唱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记录、反馈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数字化音乐工具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可突破传统教学中,在没有实物乐器无法让学生直观观察和弹奏乐器的限制,同时改变传统教学中无法适应一对多的教学局限。
3、拓展学习途径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在数字化音乐工具的帮助下,可实现在课下对音乐的学习。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数字化音乐工具自主学习。学生如果想学习弹奏乐器,可借助虚拟的数宇化乐器进行学习,目前已经出现的虚拟乐器产品种类很多。
例如在中职音乐课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前在班级微信群或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可对教师下发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并完成互动闯关游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通过节拍器APP练习歌曲节奏,准确的拍打节奏。在预习歌曲视唱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完美钢琴APP对音准进行矫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弹唱能力。在课前学习阶段充分利用学生手机控、低头族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能在做中学。通过对各种音乐软件的利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在课前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音乐工具进行充分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音乐工具的完美应用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得到拓宽,不再局限于真实的环境中,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使虚拟环境中的自学得到实现。
4、提高教学实效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以完成教学目标。有研究表明利用视觉和听觉同时进行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并且遗忘的速度慢。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恰巧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听、视觉,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数字化音乐教学的信息承载量大,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乐谱等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多感官接受丰富的知识,提高课堂容量。
在数字化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不再像过去在黑板上书写大量文字,也无须讲述过多语言,而是用课件快速的展示学习内容供学生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要循环播放的片段,在课堂上多次点击反复的进行学习,直到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连贯和投入。
篇5
[关键词] 《卧虎藏龙》;动作电影;配乐;主题曲;影视;融合
对于一部好的电影来说,音乐就是它的灵魂,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还向人们诠释了另外一个精彩的感情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人物感情,音乐已经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或增加观众的情感体验,或衬托特定的文化背景。电影音乐通常是和其他元素相配合起作用的,如画面、动作、语言等。电影音乐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烘托环境氛围,抒发人物情感,深化视听效果,可以镶嵌于影片局部,也可以贯穿影片始终,总体为影片营造一种氛围,对电影主题、电影风格和观众心理起到诠释作用。《卧虎藏龙》是我国武侠电影的一部力作,除了明星大腕云集外,如周润发、章子怡、陈紫琼等,还汇集了大量的音乐元素,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又有西方现代的交响乐,东西方音乐的融合使影片中的江湖纷争更加激烈,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体验,同时也使影片《卧虎藏龙》成为奥斯卡多项奖项的得主。
一、体现鲜明的中国音乐元素
该影片的主题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其能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足以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所在,电影中音乐的民族性特征很明显,简单、淳朴、清淡的音乐风格非常符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虽然影片中的音乐旋律多是用大提琴演奏,但是影片中并没有全部充斥着西方的韵味,反之却是浓浓的中国音乐特色,就像大草原上的马头琴一样粗犷豪放。电影的主题曲《卧虎藏龙》和插曲《荒漠奇情》,粗犷中不乏细腻,在国际知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精彩演奏中,让观众感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乐器选择方面,影片选择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乐器,既符合电影主题,又使影片富有色彩变化。在影片的配乐中,都选择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乐器来进行演奏,使影片包围在浓浓的民族氛围中。如配乐《南行》使用笛子进行演奏,婉转悠扬的笛声将我国江南清新秀丽的山水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穿越竹林》使用箫来演奏,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江湖中的高深莫测之气;《交锋》使用琵琶演奏出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高山流淌的瀑布一样气势磅礴;《夜斗》中西南乐器葫芦丝的运用,将月夜的静谧和空旷很好地描绘出来。在影片的特定场景中,中国民族乐器的应用传达出优美的东方韵味,使电影在情节构成、画面表现和色彩搭配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为影片音乐增添了许多美轮美奂的民族特色。电影为了表现西北地区的特色,还选择了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中优美欢快的旋律,玉娇龙跟随父母去伊犁的途中,满眼尽是荒凉,但此时听到的却是由新疆传统乐器热瓦甫弹奏出的欢快旋律,和影片场景形成强烈的发差,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此时的音乐主要是弦乐,凸显了浓浓的地域特色,让观众感受到我国西北地区的风貌。该部影片以西方乐器为主,将多种中国特色民族乐器融入其中,既体现了西方乐器的悠扬动人,又体现了中国乐器的神秘灵动,将中国音乐元素巧妙地应用到影片当中,使影片表现得更加和谐。也许,这也是《卧虎藏龙》的音乐能够获得奥斯卡评委青睐和认可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主题曲”两项音乐大奖的原因。这部影片的音乐是对人性的一次审视,是对中国人性的理解和感悟,并把这种感情用中国式的元素表达出来,低沉的旋律,凄凉的人生,这些音乐就像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们发出的重重的叹息。
二、深化唯美动人的爱情主题
影片《卧虎藏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武打场景,最精彩的是对白,最感人的是音乐,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影片音乐在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的配合下,在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指引下,体现了对爱情的执著与痴迷,无论是李慕白和俞秀莲,还是罗小虎和玉娇龙,他们的爱情都被唯美动人的音乐所包围,虽然他们没能最终走到一起,但他们那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是令人感叹。影片一开始的主题音乐《卧虎藏龙》在吉他和大提琴的配合下,构造了一个江湖恩仇、自然风光和爱情主题相互辉映的世界。大提琴深沉而忧伤的旋律贯穿影片始终,将影片人物的爱情烘托得婉转动人。影片主题曲融合于影片多个场景中,通过多变的表现形式,渗透出影片的基调。李慕白对俞秀莲说:“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却被一种寂寞的悲哀环绕。这种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影片就这样被沉浸在一种深沉的基调当中。影片的背景音乐多集中在李慕白和俞秀莲、罗小虎和玉娇龙之间的感情场景出现,以爱情为主题,映衬出唯美动人的感人场景。江湖中的恩恩怨怨使他们厌倦,他们也曾想摆脱这一切去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他们的爱情却也在江湖道义中犹豫徘徊。影片中李慕白曾说过:“交出了青冥剑,以为可以从此退出江湖,没想到又引出许多新仇旧恨。”他们的无奈尽收眼底。配乐The Eternal Vow以欢快的音乐开始,但随后又是主题曲的深沉和忧伤,从低沉的二胡演奏,到舒缓的弦乐和管乐,将凄婉哀伤的氛围烘托出来,一直延续到影片的结束李慕白为了向俞秀莲表达爱意,不惜牺牲自己,配乐Sorrow以紧张激烈的演奏开始,随后转入舒缓的大提琴演奏,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既体现了江湖的无情,也体现了爱情的平淡。玉娇龙在经受了一些挫折后感到人生无常,遂跳崖自尽,此时配乐Farewell的响起流露出一种哀伤的情绪,如泣如诉,仿佛在为玉娇龙和罗小虎之间的爱情叹息,尤其在音乐即将结束的时候,渐渐隐去的大提琴声更是将他们之间的爱情推向了。
该影片并没有为每个角色创作乐曲,而是为影片主题曲《爱情至上》谱写了插曲,在李慕白和俞秀莲以及罗小虎和玉娇龙之间的爱情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变,很好表达了影片的爱情主题。这首主题曲是由李玟演唱的,听起来虚无缥缈,虽没有鲜明的旋律,却透露着江湖的高深莫测。李慕白到死也没有对俞秀莲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但是他却说:“就算落尽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罗小虎和玉娇龙之间的爱情轰轰烈烈,他们敢爱敢表达,罗小虎曾对玉娇龙说:“真心的,就会实现。我问过老人,他们说‘是’,心诚则灵。”虽然他们面对爱情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但是结局都让人叹息。这段音乐充分体现了拥有爱情的两个人之间,距离的长远并不能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重要的是他们都深深地爱着彼此。江湖中充满刀光剑影、恩恩怨怨、侠肝义胆和儿女情仇,“江湖上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心里何尝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的爱情也像江湖一样高深莫测,“我们能触摸到的没有永远”,这就是江湖,这就是无可奈何的人生。
三、契合恰当的影片情节
影片以舒缓的大提琴声开始,配合着山水的介入,仿佛向观众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美丽而又灵动,然而伴随着琴声的转变,随即将观众引入江湖的争斗当中,音乐渐渐远去,平静的画面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江湖的恩怨情仇。李慕白要退出江湖,托俞秀莲把青冥剑带给贝勒爷,进京的时候音乐有些紧张,但是紧张之余仿佛预示着故事的即将到来,到达北京时,音乐变得豁然开朗,故事也随之开始。在青冥剑被盗的打斗场景中,没有竹林的虚幻,却比其他打斗还要精彩,变化多端的视角充分展示了深夜追斗的精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背景音乐的支持,此处的背景音乐以鼓声为主,将打斗的激烈充分表现出来。最开始在贝勒府,玉娇龙偷到宝剑被发现后,是两声古琴,伴随着鼓槌清脆的敲击,然后鼓声一只一只地加入,顿时鼓声密集起来,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一会儿是一只鼓清脆的敲击,一会儿是节奏鲜明的连续敲打,和打斗场景合二为一,使情节格外引人注目,观众的心情不禁随着鼓声而发生起伏。这一段鼓声伴随打斗的场景,每个动作都像鼓声般铿锵有力,绝不仅仅是精彩二字就能形容的。在蔡九和碧眼狐狸的打斗中,音乐表现出明显的阴暗,将碧眼狐狸的阴险狡诈暴露无遗。在还剑的场景中,是大提琴的舒缓之声,这是李慕白和玉娇龙的首次会面,舒缓而又深沉的音乐将江湖侠义抒发出来,月光照耀下的古庙里,开始了一场人心和人性的较量。罗小虎的到来也带来了深深的回忆,从打劫到在打劫中产生感情,新疆手鼓的加入,巧妙地展现了沙漠中的异域风情,深沉的旋律仿佛心中难以言语的苦闷,其中又不乏个性的张扬。李慕白为了救玉娇龙却被碧眼狐狸暗算,仅留一息生命,俞秀莲紧张得不知所措,“守住气,给我一点希望”,一句话将二人的感情道破,此时音乐Farewell缓缓进入,缠绕在主旋律中不愿离开,仿佛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会因为一方的死而灰飞烟灭,低沉的大提琴预示着生命即将结束,但又像歌曲名称“再会”那样期盼着再次相会。李慕白的一句话“我已经浪费了一生”,使俞秀莲满眼凄凉,和凄婉的音乐巧妙地融合起来。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音乐成功表现了情景的交融,也许这也是它能够获奖的因素之一。
四、结 语
影视自诞生以来就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音乐作为最具活力和最原始的感情表达方式,在影视中运用发展以后,使影视不再只是单纯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而增添了听觉的体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影视音乐是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赏影视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影视音乐使情节中感情的表达更加丰满,也更加有层次性。音乐是让观众记住影片的原因之一,其中凝结着影片最深的记忆和最丰富的感情。丰子恺说:“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比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这种神秘使它的内容更加深刻,仿佛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感情,再精彩的对白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辅以合情合景的音乐,这一情节定会成为最动人的篇章。在对影片《卧虎藏龙》的音乐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爱情主题和为衬托这一主题而使用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和西方乐器,在东西方乐器的和谐配合中,人物、动作、语言都表现得更和谐。可见,音乐已经成为影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电影主题思想、电影风格的最好诠释,好的电影音乐对电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晓飞.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的美学探略[J].小说评论,2008(09).
[2] 杨凌.徘徊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影片《卧虎藏龙》音乐的国际生存策略[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09).
[3] 王寅.中西合璧 共求和谐——解读《卧虎藏龙》电影音乐中的中西融合及民族性[J].名作欣赏,2011(11).
[4] 胡闻文.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及其现代传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2).
[5]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01).
篇6
[关键词]环境信息有用性;融资约束;地区差异;产品市场竞争;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8-001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规模研究”(批准号:71073135);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生态建市背景下湛江市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批准号:2014JD01);湛江师范学院课题项目“组织合法性视角下国有企业环境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批准号:w1207)
[作者简介]刘儒日丙,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会计系讲师,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为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广东湛江524048)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频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使得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外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反映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与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日益强烈的需求,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自2007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有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些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企业提供的环境信息对于市场而言是否“有用”、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我们知之甚少。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MM理论所描述的完美资本市场中,企业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企业可以获得投资所需的充足资本,也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问题等摩擦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通常要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两者并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企业很可能陷入一种无法按照合理资本成本筹集投资所需资本的状态,融资约束问题便产生了。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异,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小。但是,具体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和融资约束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在现有文献中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选取我国29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考察环境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程度,来验证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是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而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效果提供一定的实证证据。
本文对已有文献可能有以下两点贡献:第一,从融资约束视角对环境信息的有用性进行验证,既是对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新探索,也是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有益的拓展;第二,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直接经验证据,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是研究启示及局限。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信息披露是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可以分为财务信息披露和非财务信息披露。马连福等(2007)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非财务信息更有助于预测公司未来业绩和作出投资决策,非财务信息披露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如较低的资本成本、较高的股票流动性、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股价等利益。而环境信息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也不例外。Marlene Plumlee等(2009)选取2000-2004年美国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食品饮料和医药五个行业167家企业629个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在环境敏感型行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刘尚林等(2011)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影响权益资本成本:一是通过市场效应,增加股票的流动性,减少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二是通过市场效应和投资者偏好效应,减少对于公司未来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资本成本越低,企业就越容易获得外部资本,融资约束也越小。
同时,环境绩效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来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声誉,继而对其未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相反,环境绩效差的企业,由于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良表现,往往会对企业未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显然,如果企业能够对环境信息进行及时、详细的披露,则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能够使企业更容易或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本。通常而言,声誉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取银行等债权人的贷款,从而缓解融资约束。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可表示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一资本成本/声誉一融资约束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
在经济转型期,由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禀赋不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由于法律保护较弱,政府干预较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当企业发生环境污染行为后,通过“寻租”其被处罚的概率和处罚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其他地区,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相对也较小。因此,在西部地区,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表现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一方面,政府干预较少,金融市场发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资金会更多地考虑盈利而非政治等其他目的。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比较激烈,企业可能具有更高的环保意识,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也较强,披露水平较高,金融机构也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强化资金发放决策和管理,如强化信息披露质量等。因此,在东部地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
Botosan等(2005)认为,在产品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行业,上市公司会减少信息披露。王雄元等(2009)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越强,信息透明度就越高。付冰(2013)基于2008-2010年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因此,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信息透明度相对就较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边际收益较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不明显。相反,在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信息透明度低,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就会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资本成本,有利于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
三、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内容分析法来量化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考虑到运用该方法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已有很多文献在研究中采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提供的数据。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对2009-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级得分作为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度量。该评级分别对这3年366家、471家和518家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进行评级打分,本文按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作了剔除:(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ST和PT类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经过筛选,最终形成294家企业882个公司年度平衡面板数据。另外,为避免极端值对模型估计的影响,对各连续变量1%的最大最小值进行winsorize缩尾处理。本文所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所有数据处理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
(二)模型设计
本文的实证检验包括两步:首先检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再分别检验地区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为了实现第一步目标,参考现有关于融资约束的研究文献,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这里CF反映了企业自身产生现金的能力,系数a1,即为现金一现金流敏感度,数值越大表明公司对内部资金的依赖就越强,融资约束也越严重。本文主要关注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CF)的交叉乘积项EDI×CF,这一变量代表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于现金一现金流敏感度的增量影响。如果系数a3显著为负,则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CF的系数(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即显著降低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根据假设1,我们预期该系数显著为负。
第二步,为了检验地区差异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组,再分别进行回归,在比较回归系数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类似地,再将全样本划分为产品市场竞争强和弱两组,分别进行回归,通过比较回归系数来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描述性统计,表3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如表2所示,无论是平均值、中位数还是最大值,2011年都比2010年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没有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另外,3年中EDI最大值都超过了3.3,而最小值不到1.9,标准差也较大,说明企业之间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分布状况比较分散,不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差距较大。
从表3看出,可能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及自身经营状况等差异所致,各主要变量的差异较大,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CASH最大值0.409,最小值-0.233,均值为0.0178;营运资本的变动NWC最大值为0.451,最小值只有-0.256,进一步说明不同企业之间差异较大。
(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的面板数据分析
利用多元回归计量模型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文3年期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适用固定效应模型。由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容易受到残差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影响,为了控制自相关和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使用STATA12.0软件中可同时纠正模型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的“xtscc”命令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交互项EDI×CF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了企业对于内部资金进行投资的依赖,最终表现为降低了现金一现金流敏感度,也即显著降低了企业所面l临的融资约束。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1,从全体样本企业来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是“有用的”,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且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缓解面临的融资约束。
从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来看,企业规模(SIZE)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规模越大,持有的现金就越多。成长性(Q)越好的企业,盈利能力就越强,持有的现金也越少。公司营运资本的变动(NWC)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进一步证实营运资本既可以作为现金的替代,也可以作为一种现金来源。EXPEN显著为负,这与Almeida(2004)的结论一致,企业资本支出增加,将减低公司的现金持有。
(三)地区差异、产品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的面板数据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地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组,分别进行回归,比较回归系数得出结论。
然后,沿用Haushalter等(2007)的研究方法,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指数)度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HHI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是:用每个公司营业收入除以该行业所有公司当年营业收入总和得到百分比,再将百分比的平方按照行业每年进行加总。HHI指数越大,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就越低,垄断性也越强。将样本划分为产品市场竞争强和弱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在比较回归系数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分组回归结果见表5。
表5中,在东部地区样本组中EDI×CF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而在西部地区样本组中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负向关系在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2。
产品市场竞争弱样本组中EDI×CF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而在产品市场竞争强样本组中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负向关系在产品市场竞争弱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3。
(四)稳健性检验
由于融资约束程度的衡量仍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本文首先选取另外一个常用指数KZ指数来衡量融资约束;其次,采用混合回归重新对本文3个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按照市场的发育程度,以中位数为标准,将样本分为两组(市场化指数大于中位数、市场化指数小于等于中位数),然后进行分组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表4、表5的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比较稳健和可靠的。
五、研究启示及局限性
(一)研究启示
1.提升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的认识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通过全社会的宣传,促使企业管理者改变固有发展模式的束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既是企业应尽之责,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有可能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冲突的,但是这种冲突只是眼前短期利益的牺牲,从长远看自觉履行环境责任、主动披露环境信息,有助于规避来自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方面的压力,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提升品牌价值,赢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有效的外部监督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的关键所在。相关部门(如:证监会、环保部和财政部等)应加强合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此外,引入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审核就像对于财务报表的审核一样,从而确保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环境信息审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让会计师事务所在环境信息审核中发挥独立审计监督职能。另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对于环境绩效差的企业进行曝光,对那些及时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从而形成有力的引导作用。
3.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地区差异和行业特征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大家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要求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的呼声越来越高。监管部门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能够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但是,这种“有用性”与企业所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企业在面对融资约束时,应当注重提高信息披露(包括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对于政策制定以及监管部门而言,在加强和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以保证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
4.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需要政策支持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实现“绿色生产”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或者设备更新来实现,而这些先进的环保设备卖价通常都比较高,环保方面的技改和研发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陡然增加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资金支持,为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篇7
[关键词]李白;月亮;意泉
[作者简介]陈洪清,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42-0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秦晋之缘。自先秦故人在《诗经・陈风・月出》中触景生情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始,历代文人墨客,目睹美妙月色,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
月首先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唱的。她朦胧美丽、静谧皎洁。晶莹澄澈的月光世界是美丽纯洁的象征。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立的审美意象而存在,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上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特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又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一生遍历祖国名山大川,最热爱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境界。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形象。明月,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富有诗意。对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诗人丰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而给后人留下了一轮作者对其热情赞美、真心喜爱的自然月亮形象:“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总把月亮放到自然大家园里加以描绘,处处赋予月温馨胎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使月亮与舟、山花、山峰、绿水、海鸥、石等结缘,相辅相成,灵气贯通,共同创造美的境界,展示着一个又一个蔚然大观的自然景致。这些自然月亮意象不管是清新的,还是豪迈奔腾的,都是作者自己丰富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激情与追求。
二、月的情爱意象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一直以来,月就是人间各种情爱的最好寄托。“月上柳梢”的意境,“晓风残月”的低吟,“月照高楼”的孤寂――那一轮明月牵动了人间多少的情与爱!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悦,有对家人的相思眷恋,有朋友间的殷殷祝福,更有高洁志士对社稷苍生的真切关怀……在月光的温抚下,任何人都还原出了人性的本真。李白同样是一个具有细腻情感的普通人,他虽然在诗中没有给后人留下关于他的动人爱情,但李白笔下的月亮却体现了一种极为高尚的情与爱――那就是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普通人民的关怀与同情!这从他笔下构建的情爱月意象中可窥见一斑:“谢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等诗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分别的无限大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等诗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对朋友的深深牵挂;“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等诗句,抒发了对朋友的的怀念之情;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等诗句则凸现了诗人的那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三、月的边塞意象
古往今来,荒漠的边塞唯有明月是深受战争之劳与孤独之苦的战士们看到的永恒而又最有情感散发力的物象。因而,各种边塞诗的问世往往离不开明月意象的塑造。无论戍守边疆的征夫;英勇善斗的战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月都是他们的一种寄托与思念,千里与共,流照亲人。众所皆知,唐代是对外用兵十分频繁的一代。李白作为盛唐诗人,他笔下的明月一方面赋予了边塞诗博大阔远的意境,如《关山月》一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境界壮阔,展现了一幅容纳明月、天山、边邑、幽闺的边塞风光图,赋予了明月以盛唐的雄浑,体现的是一种游侠豪情,读之不禁使人心胸一震。
另一方面,李白也赋予了明月以情思绵绵的万种风情:“自马金羁辽海东,罗帏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藉闺迟”;“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风催寒梭响,月如霜闺悲”……这类诗歌在李白的写月诗中
为数不少。一个以飘逸风格著称的诗人,能够设身处地的以一个女子、战士的身份如此真切地描绘出人间最牵肠挂肚的思念,如果这个诗人他自己本身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对下层民众的关心,那么就不可能有这样情真意切的诗篇。
李白的边塞诗有的宏阔豪迈,有的幽怨缠绵,但隐穿其中的却总是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纷纷世事的观照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怀正是作者明月边塞意象的丰厚内涵。
四、月的时间意象
生命有限,月光永恒。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月伤感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流逝。太阳的光辉使人想到朝气蓬勃的生命,而出现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候的月亮引起人们的则是对生命易逝时间难留的惆怅与伤感。不管一介平民还是帝王将相都摆脱不了生死循环的自然界限。那一轮苍茫明月,曾引发了无数文人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沉反思。情感丰富的李白同样如此。他笔下的月亮,探索宇宙人生,忆古怀史,显示了诗人深邃沉郁的一面。
《把酒问月》可谓是李白所塑造的时间月意象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人以笔下的月亮,抒写了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并以形象的语言出之,曾经引起了千秋万代无数文人的共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令月曾经照古人。令人古人若流水j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诗中,诗人因明月而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并在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体悟中,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是啊!既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的明月,就让月光长远照在自己当歌对酒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吧!这可说是诗人在对宇宙人生深沉思考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
《劳劳亭歌》同样也是借月亮时间意象以抒写自己的无限愁思: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诗人选择了秋月这个时间意象,把“悲哉秋之为气也”这种传统的悲秋主题加入月意象,甩“蔓草离离”“白杨悲风”“苦竹寒声”“独宿空帘”等一系列意象图景表现了作者像东流水一样不尽流淌的离情别绪。
篇8
在大学的声乐教学中使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声乐素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掌握,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一、因材施教原则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大学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因材施教原则进行重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此来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提高,这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这一方式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的制定教学方案。大学声乐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性格、知识结构以及气质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掌握,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大学声乐教学的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往往是通过小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也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念的有效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正确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由此可见这一方式的教学为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这就要求声乐专业的教师应该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观察,并进行掌握,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区分与定位,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原则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尤其是大学声乐教学应该避免使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完善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增大,所以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教学已经收到众多教师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气氛进行营造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到因材施教的原则,明确学生的特点,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并按照学生的个性要求来对教学氛围进行营造。
2.按照学生基础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教学
学生在对声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的声乐基础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视。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通过课外学习或者辅导班的方式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但很多的学生自身的声乐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甚至可以说没有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声乐基础上的差异进行研究与掌握,只有明确这一点,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层面的教学,这也就是教改后的分层教学法,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形式。声乐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领悟相对较快,但也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受到之前了解的知识影响,会导致发声、曲调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但对于基础响度较差或者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讲,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基础知识开始入门,这种方式的教育可以让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很快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并开始建立声乐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对其进行随意的教育,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差异进行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大学的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正确的掌握,以此来对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
3.按照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声乐教学的人员应该明白,学生自身的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尤其是嗓音条件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声乐的学习初期阶段,就表现出其自身条件的优势,嗓音相对较为明亮与通透,这一类学生及时没有经过规范的训练与教学,其在高音与强音方面也会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其在对若因进行演唱的时候则相对较差。这种学生的嗓音条件虽然很好,但没有变幻的色彩,这也就说明其对声音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对歌曲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也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自身的条件相对较差,声音在表述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音域方面,音域相对较为狭窄,难以达到两个八度,也会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在音色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较差,通常会出现暗淡、尖锐或者紧绷的感觉。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学生先天条件的好与坏并不是决定声乐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后天的努力也一样重要,由此可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先天条件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先天的不足进行完善,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篇9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篇10
《出塞》教学旨在通过吟诵诗歌─意会情境─以诗解诗等,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诗人触景生情的创作欲望和饱满情怀,感受并体会诗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战争中的灾难和不幸,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2.体会边塞诗的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文字(书法)的热爱。
三、重点和难点
通过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诗导入,共享诗情明月中
1.出示课件《月夜》《咏月诗廊》,提问:你能想起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小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轮明月,照耀了古今中外多少诗人。他们借月寄情抒怀,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优秀诗篇,真是“千古诗情明月中”(板书)。
3.今天我们学习的便是王昌龄的《出塞》,他在诗中向我们描绘了一轮怎样的明月?表达了怎样的诗情呢?
4.自读诗歌,读通,读透,运用已学知识如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歌。
[赏析]赏读激趣,重意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诗歌中的自然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不同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张老师课始就利用课件营造“月夜”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辽远沧桑的意境,让学生步入“咏月诗廊”。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情感积累,让学生体会“月”这个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千古诗情明月中”, “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怎样一轮明月,表达的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如此巧妙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深入理解诗意,意会情境作好了铺垫。
(二)感悟苍凉,一弯月色照九州
1.我们沿着时光隧道一路飞驰,穿过漫漫历史长河,来到大唐,来到边塞,此时,一弯月色照九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身临其境,你看到了什么?
(明月的苍凉,雄关的冷峻,边塞的萧条,战场的血腥……)
引读:是啊,还是这明月,还是这边关,它们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让我们读出时空的辽远和沧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2.一弯月色照九州,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胡笳的悲凉,战马的长嘶,戍卒的梦呓……)
引读:千百年来,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凝望明月,“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胡笳的悲凉,更添戍边将士的乡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3.一弯月色照九州,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厮杀的惨烈;离别的缠绵;家人的守望……)
引读:是啊,“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最真切、最朴素的美好愿望!试着把这些感情读出来,一吐为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4.讨论:抽身事外,我们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引导、鼓励学生搜索记忆,师补充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5.小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乱的苦难,最终由人民来承受。诗人通过边疆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描写,流露了对征人――“万里人未还”的深切同情。其实,这样的诗篇还有很多,请看看历代诗人对于战乱的描写。
[赏析]情景交融,重想象。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教师需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张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诗歌中那些文字的东西转换成画面,让学生进入“一弯月色照九州”这么一个场景中去想象、体验、感受。情景交融,身临其境。
(三)体察寸心,一夜乡心五处同
1.播放音乐《胡笳十八拍》,小组读课件《战之殇》。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2.师(小结):连年征战,多少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君不见闺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君不见“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君不见“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多少个思念的夜晚,月照中天,可是亲人却不在身边,这是多大的伤痛啊!真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伤心五处同”!
3.诗人王昌龄面对这一切,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景和冀望?
(四)呼出冀望,同吟龙标家国梦
1.怎样解释“龙城飞将”“胡马”“阴山”?
师1:借代手法的运用及举例。(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师2:简介抗匈名将卫青、飞将军李广等英雄事迹。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读出了什么?
(对良将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对朝廷用兵的质疑,对祖国的赤诚。)
3.让我们一起同吟龙标家国梦!
[赏析]品悟入情,重诵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之法”。《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学生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张老师把画面的想象和语言的品味以及情感的朗读,融合在了一起,通过品味语言来想象,通过想象来品味语言,通过诵读入情,然后通过想象入境,可谓独具匠心。
(五)言诗边塞,一样豪情古今同
1.这样的梦,我们一直在憧憬!这样的梦,我们一直在努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前赴后继!
2.先说说边塞诗派。(你知道哪些边塞诗人及名句?)
3.再说说古今仁人志士。(你知道哪些爱国名句?)
4.最后说说王昌龄,再吟龙标家国梦。(你还知道王昌龄哪些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5.小结:不管是边塞诗人,还是古今仁人志士,他们的骨子里流着同样的血,一样的梦!这是强国的梦,这是和平的梦!
[赏析]以诗解诗,重积累。
小学古诗词教学主要是积累。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那么他们对古诗词的感受就深了。张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并没有过分地把诗歌分析嚼得过细、过碎。因为有的诗歌,学生在这个年龄层次里,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很深,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过了若干年之后,他们回过头来就能理解了。张老师以诗解诗,引了一些诗,有关明月的、边塞的、爱国的名句,这样一些比较的方法、拓展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要从文本入手,从学生入手,不要跳到文本外面去,不要重外轻内。
6.课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王昌龄的《出塞》,诗人遥对边关山月,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将一腔诗情留与千古明月!寄托了自己的千秋家国梦。可以说,是明月成就了王昌龄,是王昌龄丰富了明月!不知不觉,我们也写下了一首诗,让我们吟吟看。
咏王昌龄《出塞》(板书)
千古诗情明月中,七绝圣手家国梦。
言诗边塞与英雄,一样豪情古今同。
[赏析]吟咏创新,重文本。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些优秀的诗歌遗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血液与生活。听张传根老师执教这首诗,意外地看到他的吟咏创新,深深地感知他的深度解读,课堂上所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使《出塞》这首诗的教学有了另一层深远意义。我一直在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中国古典优秀诗文要教给学生什么?那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更应该是对语文、对诗文的一种传承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