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6 11:2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雪诗句

篇1

1、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2、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3、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

4、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

5、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

6、万里彤云密布,空中祥瑞飘帘,琼花片片舞前檐。剡溪当此际,冻住了猷船。顷刻楼台如玉,江山银色相连,飞琼撒粉漫遥天。当时吕蒙正,窑内叹无钱。

篇2

2、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5、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篇3

1、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2、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3、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4、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5、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6、水田园诗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送别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7、友情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思乡诗

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9、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鸟类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1、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2、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13、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篇4

【关键词】兴趣方法;学习方式

一、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具活力

数学学习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这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有自信心学好数学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对一些失去数学兴趣的学生而言,如果辅以数学史方面的知识,他们只会对故事感兴趣.也经常有人会问:“我们不搞科研,学数学有什么作用?只要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应付了.”这种观点只会让人觉得他们的视野窄小,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应用,然而对于这些数学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总的来讲,有了兴趣或渐渐地有了兴趣,会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也会使得教学顺利很多.

二、加强新课程中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确定.数学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从不会确定目标到能够根据自己的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自我选择学习方法,每名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其实每名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有效地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应该不断地回头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数学教师要用最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调控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学生在体验中的感受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观察特例,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整理自己经常出差的数学习题.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做数学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须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篇5

1、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2、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李世民《咏雪》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深意劝客金尊,皑皑千里,琼台瑶圃重到。绮罗香暖恣欢娱,暂尔宽怀抱。更几朵、梅花开了。巡檐聊与花相调。算瑞气、丰穰兆。来岁强如,旧年多少。——杨泽民《霜叶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一、信息技术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条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相当于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

例如,在角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比角五个环节,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几何图形“角”。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不是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以动画方式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学生就从清晰的图像之中,从逼真的模拟演示中看到了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这样的教学,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再如,我在设计《矩形、正方形》这节课的练习部分时,采用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法――拼图游戏。首先利用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然后让学生随意拖拽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最后组织大家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恰恰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能够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具体,使那些不易察觉的知识点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感知范围之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激活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如在复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打破以往的生说师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完全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把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完后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整理得既清楚又完整,最后再组织学生集体进行交流。通过实践,感觉这种网络环境的互动性教学形式既可以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方法,同时还把自也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重点、难点易于突破

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的融入恰恰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为了考查学生对运算程序的掌握程度,我就在练习题部分特意安排了几道填空题。学生如果输入了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再次显示加法法则,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则,计算机可以在出现错误提示后,随即弹出同类型题目,让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为止。这样的练习反馈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掌握运算程序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就为数学教学内容注入了时代活水。它可以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知识的视野,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在讲授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将学生课前从网上、报纸、图书甚至自己的照片中收集的有关地球美丽和遭污染的图片剪辑在我事先制作好的网页当中,然后将“统计知识”这一具体的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按照网页小环节的提示进行归类。当时学生不仅为自己搜集的图片得到展示而欣喜,而且也为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感受地球家园的美丽而惊喜。最后我用网页信箱留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谈自己感受的空间。看到学生一句句极具想象的话语,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然而,当学生看到地球正惨遭人类破坏的情景时,他们愤然地在留言板上打出了呼吁人类“保护家园环境”的倡议书。这种通过网络大量展示正反图片进行统计教学的方法,不仅直观形象地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刺激,从思想上给予教育,而且使整个统计过程完成得相当顺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篇7

1.生物实验教学中“互助式学习”

例1.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中,我将操作规范逐条编制成文,如显微镜应放置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正确安装目镜、物镜;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视野明亮;左眼观察,右眼睁开;装片对准通光孔中央;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眼盯镜筒,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后,再来回调节细准焦螺旋;物像清晰;仪器整理复位等。将七名种子学生分到七个小组当组长,七名副种子学生分到七个小组当副组长。让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要求进行实验,并组内先自查每个同学操作规范程度,然后让各小组相互检查对方的每个成员的操作规范情况,互相评价,选出最优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比赛,开展相互检查。

评析: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围绕一个实验,开展“互助式学习”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比赛,开展相互检查。小组内互相督促,小组间互相竞争,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中,总有部分学能差的同学得不到独立动手的机会,实验技能也难得到提高。

2.物理小课题研究中“互助式学习”

例2.在《功》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判断“是否对物体做了功”的问题。我设计这样一案例“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整个过程中,哪些阶段鲁智深对那棵垂杨柳做功了?” 要求各小组先细致分析清倒拔垂杨柳的整个过程有几个阶段?然后分析在哪些阶段鲁智深对那棵垂杨柳做功了?这个问题探究的起点低,生活性强。整个“互助式学习”分两个阶段的竞赛,第一阶段先让各小组讨论,让每个成员都能达成共识,然后相互指定对方小组内一同学(通常是这组势力弱的同学)将答案写在题板上,然后让全班分析与评价,记录比赛结果。倒拔垂杨柳的整个过程有五个阶段:①拔而树未动;②拔起树;③鲁智深平端树绕场走半圈;④扔树;⑤树离手后最后落地。第二阶段让各小组就五个阶段分析鲁智深是否对垂杨柳做功。先各小组内的成员各自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讨论和优势同学帮助弱势同学分析,让每个同学获得对“功”的基本认识。然后小组间相互抽查,记录比赛结果。

评析:“互助式学习”的物理小课题不一定是特别复杂的问题,实际上,有不少学生物理的科学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不好,基本的探究能力也不容乐观。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互助式学习的课题,按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的要求,设计具体的案例或情景,让小组就此开展互助式学习。真正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理解,形成基本的技能,努力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化学试题讲评中“互助式学习”

例3.在下道化学试题讲评中,为帮助学生对具体探究方案的选择,开展“互助式学习”活动。整个“互助式学习”着重点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对两种方案的不同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对两种方案的差异。按照“会的给不会的讲,进步慢给进步快的复述,共同性的难题大家共同承担”的互原则,就这道试题发表看法,最后形成对不同方案的正确认识。

试题: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方案―]选用镁粉为试剂。

[进行实验]①往废弃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说明加入镁粉的量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②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进行实验]①向废水中逐次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__________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②进行过滤,将得到的氢氧化镁固体洗涤,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镁。

[反思与评价]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你会选择方案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与交流]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不同类别的物质),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

评析:试卷讲评中往往易成教师的一言堂,开展“互助式学习”, 学习起来更新鲜有趣,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每个学生把心里想到的、遇到的困难和成功的体验充分地表露出来,使他们体会思维的快乐,个个情绪高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会认真地倾听,并能复述,能将原来不懂的问题弄懂。消除了一味听老师讲评时精神上的疲劳感,而获得高效率的学习效果。当然,课后,我也安排时间,让学生对疑难问题也通过“互助式学习”来解决。

4.物理学习反思中“互助式学习”

例4.在学习《电功率》后,有一小组在学习反思笔记中写到:①有少量同学因基础弱,对复杂的电路不会进行电路分析。建议各小组进行电路分析过关检查竞赛。②有关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的计算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两点:用电器的电阻一般不变,对应的电压、电流、电功率不要“张冠李戴”。针对①的情况,我让各小组,先组内相互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进行过关检查竞赛。针对②总结的成功的策略,笔者及时在班级内推广,并予以表彰。

评析: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就物理中某一章节或课题,写出反思笔记。反思笔记的内容是本小组在学习中所遇的问题,所思考总结的方法等。把本小组的同学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的困惑和疑问一一列出;归纳本组同学已经掌握的方法和能解决的问题;总结小组探讨的解决疑难问题的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通过 “互助式学习”解决问题,推广解决疑难问题的成功策略,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互助式学习”的开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差距,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今后,在开展“互助式学习”中,如何进一步推广实践,营造更利于互助又竞争的学习环境,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篇8

1 使用学具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一表象一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2 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然后,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这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又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体会出这些形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教学环节,在手中任意摆弄学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3 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刚进校的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学具,我们可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拿出8个小木块,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左边摆5个小木块,右边摆6个小木块,比一比哪边多;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后,拿出一些长短不同的小棒围成各种图形等。又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人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也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操作能力,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9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具 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殊学科,所以,在实际学习中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使用学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增强同学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令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应用于实际,告别纸上谈兵的状态。而在实际学具应用中,教师总是无法恰当利用学具,使课堂出现混乱低效等局面,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怎样才能使学具发挥出最大利处呢?

1.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的重要性

1.1学具有利于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具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教师教学过程提供便利。目前小学数学学习中,部分教师过多地教授理论知识,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听和看学习理解教学内容,忽略亲自动手操作学具理解消化知识的好处。学具在小学课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运用学具达到课堂互动,从而锻炼大脑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大脑抽象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1.2学具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学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具的运用不单是对学生大脑抽象思维的锻炼,而且极大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配合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锻炼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习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的普及情况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由于学具规划统一性不高,因此未在课堂上普及,仅依靠自己完成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教学幻灯片完成教学内容,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通过学具进行教学,因为学具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理解抽象的未知事物,在脑中形成一定概念后探索学习知识。

例一:在“认识身边的事物-时钟的理解”教学中,每位学生拼装小巧时钟的模拟学具,拼装过程中,学生通过安装三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小木棍了解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是不一致的。接着学生将这三个小木棍依次安放在内置小齿轮的小时钟表盘上,通过用手指拨动秒针发现分针、时针也跟着转动,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拼装时钟,直观生动地理解了时钟的构造和相应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二:在“多边形理解-四边形概念”教学中,学生通过使用七巧板拼合多边形,而四边形的概念需要学生动手找出七巧板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接在一起。因为小学生天性喜欢动手又喜欢玩耍,可以让学生自主拼接多边形。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习任务: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动脑思考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三:在“体的理解概念”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发放的橡皮泥揉捏出属于自己的正方体、圆柱体。在动手揉捏的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区别是什么?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有了极大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依靠耳朵听和眼睛看教师说的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区别,而且通过自己的手独立或者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具的开发渠道分析

因为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学校的宣传发行,学具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严格的开发流程。主要源自学校统一发放,有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制的。统一发放的学具收费大多融入学费中,自制的学具则是教师根据现有材料自己制作的。所以相关学具开发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条件实现,相关部门应该给予重视。

4.结语

学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小学课堂上,乐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充分利用这一天性配合学具使用才是教师们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学具的普及是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考虑的,当然缺少不了学校的宣传推广,应避免过于花哨的设计和考虑学具的实用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乐趣增强,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明发.利用学具操作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J].东方教育,2015(6):270-271.

篇10

关键词:学具操作;教具演示;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90-01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操作实践、亲身体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感受数学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具学具的使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学具的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教具的选取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中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背景和趣味性(玩具、童话故事等),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时,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刚入学,但是对多少都有一定的认识,这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比一比带有卡通动物小兔子和小猪的卡片,谁多?谁少?并且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学生都有学具卡片,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事物的多少,掌握了比较多少的方法:即“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学具的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必须建立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动手摆一摆、量一量,让学生体会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如在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中,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分了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并能把摆出的数记录下来,理解不同数位的位值概念;第二个层次是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并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后得到:运用圆片个数3的组成(和是3的加法),即3=0+3、3=1+2、3=2+1、3=3+0,。学生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说出所有答案;第三个层次是用4个、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圆片的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摆出的不同的数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根据规律直接说出用9个圆片能摆出的数及其个数。通过操作,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三、教具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