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远和近范文

时间:2023-03-24 01: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顾城远和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尤其是港股、美股行情不断回暖,致使不少可以配置海外中概股的QDII基金、沪港通基金同样水涨船高,着实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

那么“出海”基金到底喜欢哪些投资标的呢?《投资者报》梳理70多只沪港通基金和200余只QDII基金发现,近期大涨的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成为港股和美股最受青睐的股票标的,其中,有69只基金将腾讯控股纳为前十大重仓股票之一。有资料显示,仅沪港通基金合计持有腾讯控股的市值已超过26亿元。

吉利汽车、舜宇光学科技以及中字头金融机构均成为上述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票的“座上宾”。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球范围内权益资产投资收益有望持续攀升,当前港股、美股行情仍有上涨空间。

腾讯控股成绝对“宠儿”

2017年,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的表现让“出海”基金喜出望外,5月2日,其股价收涨2.05%至248.4港元,当天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进入3000亿美元俱乐部的股票,超过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等垄断巨鳄,并且成为唯一一家跻身全球市值TOP10的中国企业。

之前,多数沪港深基金和QDII基金已将腾讯控股纳入囊中,共有23只前十大重仓股中出现腾讯控股,总计持仓市值超过26亿元,较2016年年末增加了13亿元,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尤其是在QDII基金中则更明显,出现在46只基金中,其中有31只基金将其作为第一重仓股。

就持股数量多寡来看,持腾讯控股最多的是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一季度末持有数量为213.6万股,持仓市值达到4.22亿元。此外,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嘉实沪港深精选、工银瑞信沪港深精选等基金的持股数量均在100万股以上。

对此,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基金经理曲扬表示,“今年一季度受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好转、美国加息、深港通开通等因素的影响,资金开始流入新兴市场,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整体都出现企稳回升,其股市场表现更佳,港股相比A股具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另外,从持股量占基金净值的比例来看,易方达中概互联ETF持股腾讯控股市值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交银施罗德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华夏港股通精选等基金持有该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都超过10%,而广发沪港深新起点、广发沪港深新机遇等亦超过5%。

我们看到,股价的变化对持股比例较大的基金收益影响成正比,以交银施罗德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为例,第一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前十大重仓中还包揽了阿里巴巴、百度、京东、陌陌、网易等股价大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以24.7%的年内回报率登顶今年QDII基金榜首。

2016年腾讯全年实现收入1519亿元,华夏港股通精选基金经理李湘杰认为,“中长期看腾讯还未遇到成长瓶颈,大概率能维持高速成长。”

基金重仓的其他偏爱

数据显示,有117只港股在一季度末被沪港深基金纳入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港股通标的30%。除了中字头银行、保险等蓝筹获得公墓基金认可。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被“出海”基金持仓市值较多的两家标的,以工行银行为例,易方达恒生H股ETF、银华恒生H股、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多只基金将其作为第一重仓股,上述3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过6%,跑赢同类产品平均5.7%的回报率。

此外,吉利汽车、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等制造类、科技领域标的也成为基金追捧的对象。

一季度末,共有9只沪港深基金、6只QDII基金将吉利汽车纳入前十大流通股,其中东证资管旗下就占据6只基金,东方t睿华沪港深持有4704万股,占沪港深基金持仓的半数以上。截至5月4日,吉利汽车股价上涨约40%,同样为重仓股票贡献了较好的业绩。

在美股标的方面,今年股价创两年新高的阿里巴巴为基金重仓最多,身影出现在近20只QDII基金中,国投瑞银新兴市场和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将其配置为第一重仓股,占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8.16%、6.52%,年内回报不俗,为12%和10%。

据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一季报显示,互联网企业成长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后流量时代精细化深耕用户带来的单用户价值增长,这里面包括阿里巴巴这种带有平台粘性,或长期数据积累的企业拥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此外,陌陌、网易、新浪、百度等优质互联网企业同样是QDII基金偏爱的中概股。

未来仍可适当配置

对于腾讯控股市值破3000亿美元大关后,有投行机构称,“仍看好其后市。”花旗银行指出,腾讯WeGame游戏平台正式,这一TGP平台的迭代版本将面向全球游戏开发商和国内玩家,打造一站式游戏服务。该行将腾讯目标价提升为262港元;手游较佳前景,德银也上调腾讯2017年~2019年收入预测2.2%~2.3%,评级维持“买入”;美林美银给出的目标价最高,为267港元。

一位证券券商投研人士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未来游戏的市场主角是竞技游戏,腾讯具备竞技游戏所需的熟人网络优势,预测《王者荣耀》今年成交额可达300亿元,有150亿元盈利入账,未来腾讯有10%的上涨空间不成问题。

篇2

顾城(1957~1993),北京市人。“”期间,随父亲下放到黄河入海口为农民放猪,在沙滩上用树枝开始写诗。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曾应邀访问欧美,后迁居新西兰激流岛。著有诗集《黑眼睛》、《顾城诗全编》等,诗风纯美,有“童话诗人”之称。

远和近,属于空间距离的范畴。空间有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分,空间距离也就有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之别。

六行诗包含三个意象:你、我、云。诗写你看我、看云的情态,和我对你的感觉。就物理距离而言,你与我近而与云远;但在心理距离上,你却是和远天白云近,而与近在咫尺的我远。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友爱之情。欲望的膨胀,利益的冲突,生存的竞争,使本当诚信的人性中,掺杂了太多的机巧、算计和诡谋。人在面对同类时,便不免显得陌生、疏远、戒惧;只有面对大自然时,才显得放松、投入、亲和。顾城曾经谈过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是想用影视中的推拉镜头手法,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和人与自然的亲密,从而表现对人际关系的破坏。其实,不唯中是这样,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从来如此,中的人斗人不过是极端表现而已。这种亲近自然而疏远同类的孤独、隔膜的生存状态,古代诗人如李白曾表述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辛弃疾曾表述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顾城在此以他的方式,把现代人这种更为强烈的生存体验,又作了一次现代性的表述。这是人类和人性的共同悲哀。

在表现上,此诗纯粹言理而又不直接言理,只用日常生活画面来自然呈示,可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随便省力,浅而能深,是这首诗的过人之处。

也有人认为《远和近》是一首情诗,“你”有接近“我”的愿望,但彼此的距离又难以很快消除,所以“你”看“我”时有几分游移不定,诗中的情景是一种爱情的“前发生”状态,这是一枚尚未红熟的爱的青果。作这样的理解也能自圆其说,未尝不可,因为古人早就说过“诗无达诂”嘛。

篇3

类别:诗歌选集

内容梗概

《朦胧诗选》共选辑了26位诗人的近两百首作品。其中,北岛、舒婷、顾城三人入选的作品较多,他们同时也是朦胧诗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们与江河、杨炼一起经常被评论界统称为朦胧诗选的“五大主将”。

北岛,生于1949年,70年代初开始写诗,是70年代末著名民间刊物《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的诗风格冷峻,语言质地坚硬,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与人道主义关怀,是一种典型的“男子汉诗歌”。《回答》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作于1976年的“”期间,曾被广泛传诵,开头两句尤其有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两句以精炼、整齐同时又很形象化的警句的形式概括了一个扭曲的时代:卑鄙者因卑鄙而畅行无阻,高尚者因高尚却葬身坟墓。这也是无数人类人生经验的哲理总结,因而能引起最广大人群的共鸣。加之它们音节和谐,朗朗上口,故其流传广度已不亚于唐诗宋词。诗人在诗中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置于世界的对立面: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接着,诗人又以四个“我不相信”作连珠炮式的轰击,将否定的立场推向了极致: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诗的最后一节,包括在现在、历史、未来三个层次,从深邃宏阔历史感中升华出了对于未来的信心: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全诗激情澎湃,正气回荡,不愧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声春雷,朦胧诗中的“第一诗”。

北岛的诗还有浓重的历史批判色彩,这使他具有了某种思想家的风度,如《结局或开始》中的第三节: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诗句以沉重的笔触表达了对于古老民族性格的反思,我们仿佛可以从文字背后看见诗人饱含忧患的眼睛。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她的诗继承了国外如普希金、国内如何其芳等的浪漫主义诗风,表现出了女性独有的温情与清新。如《双桅船》中写道: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诗中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比喻成船与岸的关系,既表达了依依柔情,又显示了心心相印的默契与坚韧。舒婷的诗中不唯有温柔忧伤的古典情调,还有超凡脱俗的时代精神。在《致橡树》中,她表达了相互平等的爱情观念: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另一首诗《神女峰》是作者乘船过三峡时看到山上的石像时写下的,末尾两句是: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将丰沛的感情注入本无生命的石像体内,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忠贞观念的反叛和对人性复归的吁求。

舒婷还尝试写一些承担重大主题的诗歌,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我在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

表达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和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众口传诵的名篇。

顾城生于1956年,1993年因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而引起较大争议。他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超短诗”《一代人》,全诗只有两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话,浓缩了“一代人”的人生际遇和精神面貌:生长于黑暗之中,却又用黑暗赋予的本领去寻求光明。狭义上,“一代人”指经受磨难的青年一代,广义上,“一代人”可泛指一切在黑暗环境中不懈抗争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杜甫、鲁迅等。

顾城生前有“童话诗人”之誉,他的诗充满了空灵之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感,富于童话色彩。强曾引起广泛争议的《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通过简单的画面构成表现了人与人间的隔膜和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顾城一直在拒绝现实,而试图在诗中创造一个与城市、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理想王国,在《我是一个任性的》中,他写道: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的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得很近

让他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当顾城混淆了现实与童话的界限时,杀妻的惨剧就发生了,也留下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此外,江河、杨炼作为朦胧诗人经常被放在一起讲。他们与其他朦胧诗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倡导体现民族历史的“史诗”意识,而最终从朦胧诗的阵营中分化出去,成为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前奏。

精彩语言辑录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2.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宣告》)

3.从星星的弹孔/将流出血红的黎明。(北岛《宣告》)

4.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

5.为向天空伸展/我们绝不离开大地(舒婷《落叶》)

6.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顾城《生命幻想曲》)

7.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9.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躯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么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江河《纪念碑》)

10.我是诗人/我要让玫瑰开放/玫瑰就会开放。(杨炼《自由》)

11.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杨炼《诺日朗》)

关键知识点

1.朦胧诗的五大主将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篇4

1.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

很近。

【微导读】一个画面;两个层次:看、想(觉得);三个意象:你、我、云。诗歌揭示一种哲理:人与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心里却存在各种隔膜与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与大自然却能沟通感情,因而觉得“很近”。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追求与向往。

【高考对接】2015年广东卷“远与近”,2014年湖北卷“山顶的风景”,2013年四川卷“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金笔示范】远方,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因为我们认为,那里承载着我们的理想和成长。所以远方再远,我们不觉得远,总觉得“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总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近处实则成了远方。其实,不管是远方还是近处都有风景,只是你是否看到了风景,是否用心去关注了风景。从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景。

2.只有月光

王小雨爱妈妈

只有月光收割了整个村庄

只有月光塞满了整个行囊

只有月光钉在一匹马的蹄掌上

和我一起叩向远方

【微导读】五个意象:村庄、行囊、马、月光、我。短短四句,描绘出一幅流动的画面,共同塑造出一个把家乡扛在身上,烙在心里,为梦想向远方奔走的形象。时光温柔了岁月,岁月沉淀了月光,月光承载了家乡和梦想。诗人把心中的那份沉淀后的柔软和深沉的记忆,把内心的坚毅都在形象的描摹中展示出来。

【高考对接】2015年上海卷“坚硬与柔软”,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风景就在哪”。

【金笔示范】生命,是一场永恒的行走,行走的姿势,最终成为永恒。那永恒里,有一种力度和硬度。但是无论我们行走多远,我们都不会忘记,那装满行囊的月光,那魂牵梦萦的村庄。那里,埋藏着我们生命最为柔软的部分,也因为这份柔软,让我们以更加硬朗的姿势行走和站立。所以,远方与家乡,都洒满明亮的月光。

3.匍匐

随处春山

近处的群山,远方的海,

匍匐着巨大的身形。只为,

让渺小的事物不虚此行。

【微导读】群山、海,本身巨大,与追寻者的渺小构成巨大的反差,在反差里,一幅剪影图已经描绘出来。“匍匐”,是山与海的形象写照,也是追寻者的写照,它刻画出了追寻者的艰辛。但是在这巨大的对比中,恰恰展现出梦想的可贵,行动力量的伟大。诗人对行动者的夸奖和褒扬,也就在这形象构成的画面中展现出来。

【高考对接】2015年湖南卷“有一棵大树”,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起来,才拥有全世界”。

【金笔示范】我们没有飞翔的翅膀,我们有对远方的渴望。雄鹰可以轻易地飞上金字塔,蜗牛也同样可以。远方,很远,我们,很渺小。但是不管多渺小和多遥远,只要我们一直记得远方,不忘记那巨大的群山,远方的大海。不忘记行走,即使如大树那般多次被拒绝,我们都能够如蜗牛那般,一步一步丈量完所有的路程,最终到达想去的远方。

4.徐志摩与杜甫

黄山

当杜甫还在发愁茅屋为秋风所破时

徐志摩正在看云彩

杜甫挥挥衣袖

徐志摩乘着云彩就到了唐朝

【微导读】杜甫,古人;徐志摩,今人。他们纵然有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诗人,这是作者给予他们的共同属性和特征。也正是这份对文字的共同追求,才使得他们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跨越时间的鸿沟,也超越身份、地位等外在的差异,最终在诗歌的文字里找到共同的追求,实现生命的共舞。

【高考对接】2014年江苏卷“什么是不朽”。

【金笔示范】杜甫,不能够晚生千年,徐志摩,不能够穿越千年。他们都被定格在各自的时代里。他们从来不曾谋面。但是,他们跨越时空的界限,神交千年。诗歌,给予他们共同的话语。在诗里,徐志摩读懂了杜甫的茅屋;在诗里,杜甫看到了徐志摩的云彩。诗人可以逝去,但是,诗歌,永远不朽。诗人,因为诗歌而不朽。

5.城市月亮

朵朵人儿

城市月亮

孤独惆怅

因为,大街小巷匆匆忙忙的目光

失去了仰望

【微导读】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乡愁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和笑话。我们的身体已经匆匆行走在现代化的大道上,但是我们的心灵却依然“固执”地停留在过去。现代化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现代化让本应该熟悉的我们变得陌生,因为我们在城市里、在便捷的科技里失去、迷惘了自我,模糊了对方。

篇5

一、创造生成要信心

语文高效课堂尤其不能“强加”,如果教师总想把预设的教学内容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生成”,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那就会无形中缩小课堂空间,使知识内容达成受制。

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兰芝被休离开夫家时,不是一般妇女惯有的表现“一哭二闹三上吊”,却是对自己进行一番精心的打扮;读书贵在感悟,从这段刻意烘托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请用一句简要的话来概括。结果让笔者很意外,学生在利用不到五分钟的阅读与思考后,每个人都写出了一句格言般的感悟:

――跌倒了也要爬起来笑着哭。命运再不济也要爱自己,也要活得有尊严。即使全世界的灯都灭了,也要相信坚强便有光亮。女人如花,即使不能美丽绽放,也要学会优雅凋零……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这不是预设的教学内容,却彰显了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办法。

二、体验展示要放心

语文高效课堂要拒绝“包办”,教师用“灌输”的方式取代学生的探究过程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碰撞,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能力素质养成受制。

有教师教学《迢迢牵牛星》,耗费大量的时间疏理每一词每一句。显然,这种“教师直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会让学生感到吃力和乏味的。文学评论家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请同学们品读本诗并思考,哪些词句份量很重?重在哪里?用任务驱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是另一番灵动的情景。

三、问题设置要用心

课堂提问环节中,问题是多元的,因此问题的价值有时就决定课堂的效率。

有教师在《迢迢牵牛星》教学导入中就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请你谈谈这个故事。结果学生极为活跃,最终用时7分钟。在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中,可能对“牛O织女”的故事了解有差别,但肯定是大同小异,因此这7分钟用教师的一句话就可以代替:“牛郎织女的故事流芳千古。”

也是在这个课堂上,有教师设置了另一个问题:“牛郎织女”每年只能见一次,他们该不该坚守在一起?学生纷纷表达观点,形成正反双方激烈辩论,用时12分钟。这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活动,假如认为牛郎织女不该在一起,那岂不是消解了“牛郎织女”爱情的经典性?

高效课堂鼓励问题探究,但一定要用心思考你设置每个问题的用心何在:是关注学情的必需,还是理解文本的必要?关注问题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

四、目标定位要准心

在《迢迢牵牛星》教学中,有教师设置一个探究问题: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与悲凉。我们怎么理解?教师引出了顾城的《远和近》和泰戈尔《鱼和飞鸟的故事》,大谈“远和近”的哲学命题。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不准确的。该解决的问题是:造成“咫尺天涯”悲剧的原因是横亘在牛郎织女面前的这条河,那这条“河”喻指什么?在天上,这条“河”喻指的是以“王母娘娘”为化身的封建家长制;在人间,“一河之隔”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写照。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深刻主旨,是教学的重心所在。

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因此围绕核心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

五、拓展延伸要靶心

拓展延伸是课堂的必要环节,能扩充课堂空间和内容容量。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但在许多课堂中,出现很多无效的拓展。

在《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拓展设计:让学生讨论“我为何而活着”。“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哲学的终极命题,需要学生用一生去体验和思考。这样的拓展交流意义寥寥。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罗素的三种人生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所以我们的拓展应该触及教学核心,当有学生表达出“要有博怀,为人类尽其所能 ,当感觉个人力量微小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找到感情的寄托”这样的感悟时,我们就能感觉到这样的拓展是有效且是必要的。

篇6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工作,成立诵读工作领导小组,使领导率先垂范,使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日有所诵,热情高涨。

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环境育人”已是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可在校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让经典浸润校园。一廊一柱、一室一楼都可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也可创造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开辟“我爱经典诵读”、“经典伴我成长”等专栏,让校园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学习优秀文化。

三、师资力量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超群的诵读师资队伍,是开展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成立教师诵读俱乐部,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诵读培训和诵读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师的诵读水平。

四、精选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使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篇目,以国学经典名篇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分类诵读,循序渐进,体现校本诵读教材的经典性、序列性和趣味性。

例如,一年级可以阅读《千字文》和短小有趣的童谣。由于《千字文》所选文字,大都是常用字,一年级学生易于识读。二年级可以阅读《三字经》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儿童诗。《三字经》是中国早期的启蒙读本,自成系统,流畅和谐,易读易诵,家喻户晓;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使学生诵读起来既有兴趣又能增长知识。三年级可以阅读《弟子规》和课内文本的精彩片段。《弟子规》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诵读《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四年级可以古诗文诵读为主。古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让学生从小学习这些文化尤为重要。五年级可以阅读《论语》和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章,如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先贤的身上获取力量,从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意境之美。六年级可以阅读《古今贤文》和声律启蒙读物,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情感美,陶冶情操,内化行为。

五、保证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教学,与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如固定诵读时间,长期坚持,做到“一日三诵”(早读集体诵读经典美文,中午阅读经典读物,晚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诵读作业)。语文课课前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都可以构建学生与经典对话的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开展活动,推进诵读

为了让经典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引领、推进学生诵读。

1.举办全校型的诵读活动。如“诵经典,庆六一”、师生美文诵读大赛等,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

2.在各学段开展不同的诵读活动。低年级以童谣、童诗为主,展示形式为说唱表演、编演童话剧等;中年级以成语、对联、名言警句为主,展示形式为成语擂台赛、对对子比赛等;高年级以诗词、古文、现代美文为主,展示形式为“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等。这些展示活动,让学生受到了情的渲染、美的熏陶。

3.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经典融合在现实教育、实践过程中,在读中行,在行中读,做到读、行并举,确保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4.评价激励,树立榜样。学校通过对诵读情况的检查,评选出“优秀诵读班级”、“诵读之星”和“优秀亲子诵读之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诵读的积极性。

篇7

可惜我们的社会,还是过于功利,以至于读诗歌、学诗歌、写诗歌、分享诗歌的社会氛围,非常淡薄。一个不喜欢读诗歌、不喜欢学诗歌、不喜欢写诗歌、不喜欢分享诗歌的民族,多少是有些无趣和悲伤的。

归根结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迫于现实的压力,是不鼓励学生们写诗的。

温州市的中考语文作文题,多年来都是不禁止写诗歌的,唯一的要求是“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但真正能把中考作文题写成诗歌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在现阶段的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要求中,是“诗歌除外”的,即绝对不能写成诗歌,因而诗歌的价值一直被高中语文教学所淡化和忽略。

但诗歌本身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对于高中生学习写作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更重要的是,学习写诗歌,起点并不高。也许我们的诗歌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我们至少可以打动自己。因为只要我们对诗歌学习要求有所降低,多做一些鉴赏的工作,并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创作方法,那么,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是能写出一些像样的诗歌作品的。而且同学们在作文学习中很难找到的成就感,也许却能在诗歌学习中找到。

我个人认为:爱上了诗歌,也就爱上了写作。

那么,学习诗歌,写作诗歌,同学们到底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自然是多读一些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作品。

没有哪位作家的创作,不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之上的,诗歌亦然。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以下诗人及代表作:

国外:济慈《夜莺颂》,雪莱《西风颂》,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席勒《欢乐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普希金《致恰达耶夫》,海涅《罗蕾莱》,缪塞《哀愁》,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马拉美《牧神的午后》《天鹅》,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艾略特《序曲》,叶芝《当你老了》,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帕斯《废墟里的赞歌》,洛尔伽《梦游人谣》,金斯堡《嚎叫》,策兰《死亡赋格》,汉德克《颠倒的世界》……

中国: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徐志摩《再别康桥》《海韵》,闻一多《红烛》《死水》,冰心《繁星》《春水》,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何其芳《预言》,余光中《乡愁》,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北岛《白日梦》《回答》,舒婷《神女峰》《致橡树》,顾城《远和近》《一代人》,欧阳江河《水晶幻象》……

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拓展,但入选者应该是经典的,如果读一些没什么太大价值的诗歌作品,或许不如不读。当然,你也可以读读某位著名诗人的诗集,譬如,海子和顾城的诗集,就值得一读再读。

其次,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不必担心你会不会写诗这个问题,因为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你要走进诗歌的世界,首先就要摆脱这种困惑。对于写作诗歌,一种简单而不是很成熟的理解,就是用比较凝练的语言,分行分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983年,美国诗人威姆斯的短诗《便条》,第一次由中国学者引入国内,就遭遇了“阅读的障碍”。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请允许我把这首诗还原一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不就是一张生活中的便条吗?

这也算是诗?也许你已经惊掉了下巴。

推崇这首诗的人会说:“这首诗口语化,具有轻盈的特质,意境悠远,回味无穷……”而不喜欢这首诗的人也会说:“把一张便条分了行就成了诗,那谁不会写诗呢?”

其实,诗,不仅仅在于形式和语句,更在于那字里行间,有没有一种情愫,能打动人心,让读者久久无法释怀!

这首简单明了白话口语的诗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日常生活里的体温,这是生活的诗,这是诗的生活!

如果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本质,能在诗歌中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形式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俄罗斯著名诗人库什涅尔曾说过,“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用诗歌描述”。有很多人称库什涅尔的作品是“日常生活的诗”“观察着身边的一切”。评论家陈晓明评价库什涅尔的诗歌时,也说:“他的诗简洁、纯净。这样一种诗性的力量,影响可能会更为久远。”同学们不妨找他的诗歌来读一读,学学像他这样,用“诗歌描绘生活中的一切”。

最后,享受与人分享诗歌的快乐。

诗歌是需要分享的,否则便容易失去这种写作的成就感。

据说海子曾在某个天空飘着细雨的初春傍晚,到一家饭店对老板说:“我给你朗诵自己的诗歌,你给我酒喝。”老板看着这个身材不高、头发又长又乱、衣冠不整的瘦削而落魄的小伙子,冷冷地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能在这里朗诵你的诗。”于是海子大受打击,从此更加抑郁。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我知道海子是找错了诗歌分享的对象。

假如你写作了一首诗歌,自我感觉很不错,你可以和朋友分享,也可以向他人请教。假如是位懂得生活的朋友,他一定会尊重你的诗歌,也会乐于与你分享。假如你遇到了一位有情怀的朋友,也许他还会帮你向有关报刊推荐,让你的诗歌有机会变成“铅字”,让更多的人读到你的诗歌作品。

我曾经拿学生们的不少诗歌作品向各类报刊推荐,结果发表了不少。《楠溪江》还曾特意开辟了一个“师生作品”的临时栏目,来发表我和学生们的诗歌作品。

这些慢慢喜欢上写诗歌的同学,不仅写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语文成绩也有了提高。

我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当我向学生们介绍完现代诗歌的时候,他在课后拿了一首以前写的诗歌向我请教。我看了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诗歌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身边的同学,甚至,你看了他写的诗歌的第一句时,可能就会和我一样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懂得诗歌、会写诗的孩子!这孩子在高中三年里,写出了一本厚厚的诗集,真是了不起!

有一句名言,我特别喜欢:权力使人腐化,诗歌使人净化。

有一年,我读了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于是不揣浅薄,写了一首和诗并告诉了我的学生。结果第二天,有好几个学生也和了这首诗。我有一句写“无缘骑马客京华”,结果有个学生也写了一句“无意骑马客京华”,我开玩笑说,他一句诗就把我的整首诗歌比下去了。

我和我的学生享受诗歌、分享诗歌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确信,因为诗歌,我们更加懂得了写作的味道,也有了更多写作的成就感。

同学们,假如有机会,你真该好好读读诗歌,特别是近现代的经典诗歌,它们是如此凝练,如此精彩!假若有一天,你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你会发现,写作的世界是如此迷人!

2011年6月,《人民文学》等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结束,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杨康创作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获一等奖,获得万元大奖。而这个获奖的理科男生,是在大一时才开始学习诗歌的,获得大奖时,他才读大二。

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想写好作文,不如先从读诗歌、写诗歌开始。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爱上了诗歌,你也就爱上了写作!

附: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

杨康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我怕

一阵从南到北的风,腰肢一扭

就把我单薄的父亲,刮到脚手架边

只要起风,多数的时候就会有雨

更多的时候,父亲就会无处可归

风吹散了父亲刚刚倒出来的水泥

风又把水泥吹到老板身上,吹到父亲眼里

这可恶的风,就这样白白吹走

父亲的半斤汗水。风,吹来暮色和寒意

风吹着,父亲就开始想家,想远方的儿子

时间比陷入泥淖还要缓慢

没有电视和空调,甚至没有一张

舒适的床,用来安放父H疲惫的心

他想着他的儿子,一个在延安,一个在重庆

在广播里听到与这两个城市有关的讯息

他都会忐忑不安,彻夜无眠,直到风止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风是父亲的苦难

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就把我的父亲

篇8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选编存在严重偏废

201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总共三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从篇目上看,高中必修五本教材,共66课,而现代诗歌只有两课三首,所占比重只有3%左右。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6册课本,入选古诗词,包括课外背诵的总共89首,而现代新诗仅11首。中学语文教材选编,厚古薄今倾向非常明显。

2.高考对新诗考查的缺失

首先,是高考作文对新诗的回避。长期以来高考作文都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规定,这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诗是和高考无关的。甚至连一道论述性文题,本来很难写成诗,也还要强调“诗歌除外”,为什么不规定其他某种文体除外呢?这正是导致现代新诗长期不被重视的原因。以这样的方式暗中抑制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重视,甚至喜爱,是极其不合理的。其次,是阅读理解对新诗的回避。命题者认为高考阅读理解考新诗不合适,理由是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忽视新诗的考查,则导致学生更加不重视新诗。我们认为,相对于小说和散文,新诗自有其他文体不能比拟的意蕴和美感。比如,北岛的经典一字诗《生活》只有一个“网”字,却充满了无限的意蕴。让学生解读这样的诗歌,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新诗解读理论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

由教材缺失和高考不重视带来的现代新诗教学现状,就是教学上的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有很多局限,对现代诗歌存在一定审美隔膜,从而在教学中普遍认为有些现代新诗过于朦胧和晦涩。他们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体会不到诗歌丰富的内蕴,只能照本宣科,流于“应付”,自然不可能引领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美学世界。譬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似平实质朴、明白如话,可真正读懂并不容易。一般解读多定位在“抒发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而联系诗人的身世际遇、生存状况,按照“新批评”理论进行深层解读时,却认为这首诗是海子弃世时的临终谶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并不幸福,当“明天”隔夜又成了今天,于是“幸福”就成了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永远的追求。面对大海,按理说应该是波涛汹涌、或蔚蓝壮阔的雄浑景象,而诗人感受到的却是“春暖花开”的幻象,一种遥不可及的幻境而已。因此,诗歌所表达的是一种错杂、多层、甚至矛盾的情感体验:孩子式的天真与成人的现实感,对幸福的向往与幸福的实际遥远,对尘世的留恋与“弃世”的决断,日常的人伦细节与超现实的高蹈追求,自我的沉溺与和他人的真切关联。所有这一切,都随着诗行的起伏,被纳入到一种有机的情感结构当中,也正因为如此,这首朴素的短诗才一唱三叹,绵长而真挚。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解读理论严重滞后,没有把诗歌作为诗歌来教,“重意义、轻审美”,甚至把诗歌审美赏析上成简单的思想教育课,脱离了文学和诗歌本身,也脱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长期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通病”就是偏重思想教育,忽视并脱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诗歌时也如此,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首诗的思想意义,而且对其思想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依然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这样就使诗歌失去了本身的美感,显得枯燥乏味。

再次,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走进诗歌,教学只能走过场,有的根本放弃新诗教学;有的即使教学,也只是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之类而已。这样教学新诗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所以,诗歌教学的空间还远远没有拓展,语文课堂离“诗教”的传统愈来愈远。比如,我们阅读《再别康侨》,就得先理解游学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了解1922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就寥寥几句,说他曾经留学剑桥,然后就再无补充,那么,学生又怎能理解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深沉眷恋呢?

二、现代诗歌美学价值叙录

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新诗和古诗一样,不但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但是,新诗和古诗又是有着极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

形式上,新诗采用的是更接近我们语言环境的诗歌语言,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那么,对中学生来说,尝试创作新诗,远比创作古诗来得容易。

内容上,古诗以对国家的忧思、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离情等为主,而新诗所表现的内容取材更广,而且更加注重作者自身的情感变化。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取他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创作,那么,这种关注个人本身的写作理念,就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他们也可以学习诗人,带上一副诗意的眼睛去观察周遭的事物。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是大有益处的。

思想上,新诗是“五四”文化思潮后渐渐兴起的,经历了“自由、民主”思想的洗礼。有别于古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新诗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价值,崇尚自由,重视创作个体的内心变化。当然,因为时代不同,有的诗歌也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但是更多的优秀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自由对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新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立的人生价值观。

艺术手法上,新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吸收了一些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现代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仿效。譬如,闻一多在《死水》中,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艳。美与丑交织,形成巨大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诗歌教学改进建议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没有办法改变高考的形式,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左右教材的编写,但是,面对目前现代新诗教学的偏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拓展新诗的教学空间。

1.用好教材,探寻多样教法

尽管教材中新诗的入选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好现行教材。教材选篇不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将课外的诗歌跟课文结合起来对比着讲授,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人的情感。而不是由老师强行贴上一个情感标签,形成一种固定的解读模式,宜不断探寻教学方法,更新解读理论。

2.扩充选文,拓展阅读空间

只讲读教材上的篇目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歌作品,或者跟教材的文本相关,或者是师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例如,在苏教版的诗歌单元,就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诗歌作品: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补充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讲授语文读本中的《回答》时,可补充顾城的《远和近》《一代人》等,以及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作品;教学郑愁予的《错误》,可补充介绍其他台湾诗人,如洛夫及其代表作。

3.重视选修,开展读写活动

篇9

高校普通话课堂的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普通话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多年普通话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倡“分级式课堂教学”。分级教学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大学英语。将分级概念应用于普通话教学的只有周丽萍(2001)和周全星、宋培杰(2001)。前者提出普通话训练要以语音层级为主,兼顾词汇和语法层级,精心设计训练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后者进行了具体的尝试:他们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分成高级、中级、低级三个不同的自然班,详细论证了普通话分级教学的存在依据、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周全星、宋培杰(2001)的分级教学法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分级标准的设立极为不合理。他提出参考《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所定的等级,可粗略分为三级:80分以上为高级班;70分以上为中级班;70分以下为初级班。稍有教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年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化,高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都在80分以上,80分以下的比率极低,这样粗略的分级完全没有实际意义。二是根据语言水平分成不同的自然班,在实际操作上可行性不强。尤其在方言复杂地区,普通话水平往往“两头小中间大”,造成分级教学的班级人数严重不均衡。而且开设普通话课程的学生往往专业各不相同,如果这样分级组成新班,很可能会在排课、考试等方面给教务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从而影响分级教学的推广。

基于此,我们提倡的分级教学是在同一个班级、同一课堂内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笔者在南昌大学科技学院进行了两年(共计8个班)的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分级确立”

高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扣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分级设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富有成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普通话教学目标“分级”一般包括两级:基本语言能力和专业语言能力。

(一)基本语言能力

基本语言能力主要是指满足学生专业要求的基本语言素质。不同的专业对基本语言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要分专业、分级设立。比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立为二甲,这是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最低标准;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在确保二甲的基础上提升要求,至少一半的学生达到90分,这些专业不能满足于职业最低标准,他们的就业竞争激烈,往往择优录用,必须提升专业素质要求;其它与语言表达相关的专业设立为二乙的中高分(85分以上),这些专业虽然对普通话要求不高(80分即可),但考虑到学习的激励性,可以适当提高语言能力标准。总之,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需要,提出略高于其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专业语言能力

专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专业所要求的更高语言能力。比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朗诵技能,因为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可以准确传递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意境,感受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以胜任将来新闻采访、报道等的工作需要。

二、分级式课堂教学设计

(一)座位编排“分级定位成组”

高校课堂的座位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为了便于普通话的分级教学,我们首先从座位上进行大胆改革——“分级定位成组”。“分级定位成组”是指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安排上课座位,定人定位,形成学习小组。具体的做法是:开课之初,教师就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进行语音测试,为每个学生建立语音档案,通过详细记录语音情况,为学生的实际语音面貌定出等级。一般分为D档(二乙以下)、C档(包括:C3二乙低级、C2二乙中级、C1二乙高级)、B档(包括:B3二甲低级、B2二甲中级、B1二甲高级)、A档(一级)共四档八级。当然,这个分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合并,比如:笔者曾任教的音乐班,整体语音面貌较好,我们就可以调整为:C级、B3级、B2级、B1级、A级(共五个等级)。然后“定人定位”,按照语音面貌等级由低到高,从前往后排成纵向的一组,一般每组5至7人,最后一名学生语音面貌最好,即为组长。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语音面貌和所属方言区有较强的规律性,所以在分组时会适当考虑学生所属方言区的情况,在兼顾语音等级的基础上尽量对应整齐:一般闽方言区的学生语音面貌较差,基本安排在第一、二排,其次是客赣方言,再次是粤方言区的学生,再往后一般为吴、湘方言区,最后几排基本为北方方言区的学生。这样的座位安排,格局一目了然,纵向来看,学生的语音面貌由低至高;横向来看,“闽、客、赣、粤”依次居前几排,“吴、湘、北方”依次居后几排。

这种“分级定位成组”的做法,在实际教学时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首先是便于教师对学生基本语音情况进行直观掌握。其次是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发音指导时,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声母教学时,重点加强前排的教学和操练;到了韵母教学时,关注范围逐渐扩大至中后排;最后到了声调教学,关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北方方言区和部分声调复杂的省份。再次,便于学生小组在课后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合作学习,因为均来自不同方言区,难点音各不相同,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最后,学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目前的语音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当然,这样的“分级定位”可能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提前进行适当地说明和疏导。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级层递”

笔者根据“精讲多练、循序渐进、分级提升”的原则,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次分为四个版块:声韵母的发音、难点字词的发音、朗读综合练习、说话综合练习,四个版块的发音难度逐级提升。

每2个学时(100分钟)的课程教学环节这样来安排:10分钟的学生课外口语作业展示与点评——20分钟的声韵母发音理论讲解与示范——20分的钟单音节字词发音操练——30分钟的朗读综合练习——20分钟的说话综合练习。在实际教学时,朗读和说话综合练习可以灵活安排,交叉进行。

教师在组织发音练习时要分级进行,有所侧重。首先是C级学生,教学内容和重点放在声、韵母的发音和单字、词的发音练习上;训练形式以“听音、辨音、发音”为主,尤其是难点音的发音对比练习;训练材料可以选择儿歌、童谣、绕口令等有文字凭借且较为简单、简短的语言素材;然后是B级以上的学生,教学内容和重点放在朗读和说话的综合练习上;训练形式可以更为多样化,如:经典诗文诵读、讲故事、对话、采访、演讲、配音、相声等。进行综合练习时,也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难度。

每次课的教学设计都要体现“分级”原则,由易到难,尽量兼顾到各等级学生。比如:在进行朗诵练习“顾城的《远和近》”时,可以先选择C级的学生来读,之后由B3或A档的学生来点评,进而拓展话题,抒发对诗的理解。这样,朗诵训练自然过渡到说话训练,训练难度自然提升,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同时还兼顾到各级同学的学习需要,给他们各自展示语音练习的机会。此外,教学内容也能体现一定的趣味性、文化性,能激发学生的互动参与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训练“分级互助”

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定量的课外延伸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而“分级成组”可以有效弥补。首先,每次课都会有些学生的难点音需要课外指导和操练,教师将分派其组员来负责他的纠音和发音任务,下次课进行汇报展示;其次,每次课都分派给某两个小组一些语言任务或口语作业,交由他们分工协作完成。各小组就会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课外的组织操练,直至下次课将口语作品呈现出来。笔者会把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记入语音档案,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这样的课外语音操练,既保证了足量的语言延伸练习,也促进了学生的互帮互助,增加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给了他们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在教改实践中,一些优秀学生的口语作业,经教师的推荐、指导,在全院的语言或表演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评价“分级制宜”

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为了体现普通话课程考核的公平性,我们提出了“分级制宜”的考核标准。各级学生的成绩除平时的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外,更为重要的是语音等级的进阶程度。我们将根据每个学生的语音档案,分析其语音面貌的改善情况,然后予以评定。

具体来说,对于C级的学生,如果语音等级有所“进级”,语音错误或缺陷有所改正或消除,就给予相应的等级分数;如果语音面貌没有改变,无“进级”,即使原语音等级较高,将无法得到较好的等级分数。

对于B级以上的学生,除了语音“进级”以外,重点考核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每个人要准备一个语言作品,以语言作品体现出的语言能力高低来评定等级分数。

这种全方位的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同一课堂上兼顾了不同学习主体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分级确立”;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操练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语音等级,组织教学行为,小到座位的编排,大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课堂外的延伸练习都要分级开展;在课程考核方面更要体现公平公正,分级制定考核标准。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继续深入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高校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编号JXJG-12-75-2)

参考文献:

[1]周丽萍.非师范院校普通话技能分级训练之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1,(3).

[2]周全星,宋培杰.普通话分级教学及其实践[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4).

[3]蒋有经,汪应乐.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训练管见[J].上饶师专学报,1995,(4).

篇10

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就不会感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我门需要被陪伴,同时我们也应该常常陪伴在爱我们的人身边左右。使他们内心不再寂寞,不再孤独,使他们的内心幸福快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陪伴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陪伴作文700字1“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诗人顾城笔下的陪伴是如此简单而美好。每个人的生命中都离不开陪伴,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相濡以沫的亲人之间相伴相守,就是最美好的陪伴。

记得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晚霞的美丽黄昏,我刚走出校门,就看到早已等候着的爸爸,都来不及卸下书包,爸爸攥着我的手,两人步履匆匆,直奔市人民医院去探望我最亲爱的外公。外公上午刚做完一场胃部手术,此刻正在外婆和妈妈的看护下,在医院里好好休养呢!

我们来到医院病房,推开虚掩的房门,只见外公正挂着水,白色的床单盖在他身上,一张脸被映衬得毫无血色。外婆坐在床前,侧着身子,轻轻柔柔地为他按摩着有些僵硬不适的手脚。妈妈站在一旁,拿着水果刀在娴熟地削着苹果。整个病房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见我们进门,外公苍白的脸上,立即有了神采。“来啦!”他的声音好微弱啊,平日里可就数他的嗓门最大,一向洪亮如钟呢!“嗯,外公!”我应和着快步走上前去。“爸,医生怎么说?”爸爸也一改往日的严肃,走到床边嘘寒问暖起来。

“外公……”我正要说话,突然眼前一亮,那是傍晚时分的夕阳,也是我眼中一天里最富有光彩的时刻。太阳毫不掩饰地将它最耀眼的光芒泼洒到大地上,热烈地冲破玻璃与窗帘的阻隔,欢欢喜喜地跑了进来。整个病房,都由白变黄,逐渐暖和起来了。“怎么了?”见我愣神了,外公诧异地问我。“瞧,天气真好!外公,等你身体康复了,我陪你多出去走走。”“好咧,好咧!”外公乐得声音也变大了。哪里只是天气明媚啊!我拉开窗帘,阳光不管不顾地倾泻下来,转身一看,家人全陪在床前,争相照料着病床上的人。蓦然间,我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叫起来:“爸爸、妈妈、外婆,你们几个人在外公周围,恰巧就是一个圆形。”大家都乐了,妈妈喊道:“小丫头,快来,再加上你一个,不就更加圆满了吗?”我连忙围了上去。真的,正如妈妈所说,这样就圆满了。我抚摸着外公青筋凸起的手,忍不住讲起了学校的趣事。外公瘦削的脸庞,也泛起了一丝红润,充满了笑意,宛如一朵,丝丝缕缕都伸展开来了。

外公住院的几天,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和外婆轮番照料,不辞辛苦地送饭,陪他度过寂寞的夜晚。而那个傍晚,我们一家人都陪伴在病床前,病房里洋溢着脉脉温情。有了亲情陪伴生活,那一刻也被照耀得五光十色。

一家三代,有亲情、有幸福,心心相印,一个小圆,就像是整个世界……

有关陪伴作文700字2嘟嘟嘟……

我从被窝里伸出脑袋,惺忪的双眼尚未睁开,手却早已伸向床头嘟嘟作响的手机,眼睛勉强眯出一条缝来,按通接听键,转个身,懒懒地躺着,一句话突然把我惊醒,我吓得坐起,瞪大无神的双眼,父亲焦急的语句在我脑中乱窜——“你要去参加语文的阅读竞赛决赛了。”

“你快下来呀,9点就要开始考试了,还要提前十分钟进考场呢!”父亲的大嗓门从楼下撞击我的耳朵里,我滑开手机屏幕——七点五十三分,我只觉得耳膜轰轰地疼,神经突突地跳。

当我一路穿衣、洗脸、刷牙、吃完早饭,我被塞到父亲车里关上车门后,扒拉了一下鸡窝似的头发,惊觉舌头已被那碗滚烫的热粥烫伤,我清了清嗓子,抬起头,眼神在后视镜中与父亲关怀的注视不期而遇,他略带尴尬地扭过头,换上调侃的语气:“睡得怎么样?”我答非所问:“怎么这么突然?”我的身体向后一倾——他加了一脚油门,“你的班主任没看到通知。”我抿紧嘴唇,不再言语,他扭头看了我一眼,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相信老爸,本司机一定将小姐准时带到!”我被他逗得笑出了声,咧着嘴看着手机屏幕上导航所显示的“约45分钟”,关掉屏幕的一刹那,我看见那串数字——八点三十分,还有他笑着的眉眼里——虚得没底。

我果然还是没有准时到达,坐在考场里,已是九点零五分了,想起下车时他对着我的背影大喊的那一句:“快点跑过去啊!”我笑了笑,开始答题……

我果然还是没有写完那张答题卡,失魂落魄地走出考场寻找那辆我的专车,一无所获——父亲……走了吗?我拿出手机想打电话,却看见一条短信:“加油!你和他们一起坐大巴车回来,我在学校等你。”署名是父亲。

坐大巴车回到学校门口,一路无言,晴空万里,满天白云,我的左心房却是异常低气压,这么好的机会……

下车后我远远地望见父亲的车,小跑着过去,拉开车门,坐下,关上车门,张嘴,却无言以对,父亲扭头:“什么都别说,大家都很努力了,本司机永远会带你回家。”

那一刻我才明白:每一个人的路原来都有他人的陪伴,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那都是爱。

有关陪伴作文700字3陪伴是冬日里的一杯热牛奶,最温暖,最醇厚。陪伴是窗前的一株向日葵,最灿烂,最温馨。陪伴,是妈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爱,永不缺席。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一到冬天就感冒发烧。有一次,我因为染上流感又不好好吃药,渐渐转成了肺炎。妈妈总是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怕我不爱喝,就放一些糖在里面。我每次都喝完甜甜的牛奶,才肯吃药。药,简直太苦了!

只有这时,妈妈好像才放松下来,轻轻地拍着我,给我唱首歌或讲个故事,抚着我睡觉。

啊!妈妈的陪伴是如此温暖。

她总是对我这样温柔,但在学习上,她不是一般的严格。

我不踏实,常常令她操心。数学忽上忽下,她很着急。有一次数学测验,成绩下来了:55分。我快崩溃了。妈妈陪着我写作业,天天给我讲题。我呢,整天泡在书山题海里,一点一点地努力着,追赶着。

期末考试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焦虑。九一开学我就上初二了。这场考试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妈妈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答。”成绩出来,我考了89分,不算太高,可是已经超出预期。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心头很暖,鼻头很酸。

这时,妈妈走过来,端着一杯牛奶。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杯牛奶好像没有加糖。但是她的好心我不能伤害,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喝到最底时,哇,好甜!原来是太妃糖,粘在杯底了!

妈妈一手抚着我的肩膀,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先苦后甜。我相信所有的辛苦都不会白费,它可能暂时不起作用。但是每天努力一点点,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收获。你看,窗外那棵向日葵。”

我轻轻地把窗户打开,一阵凉风拂过,那棵又高又大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微笑,那样充满活力。我心里暖暖的,仿佛被什么充满了似的。

一杯牛奶的醇厚与一株向日葵的灿烂,足以让我明白一些道理。在我成长的列车中,妈妈一直都在,一站又一站地守护我,给予我最温暖的陪伴。

有关陪伴作文700字4可能是因为我小学开始体重就有点超标,我的体育成绩一直不太好,进入中学后情况好了一点,但是中考有三项必考项目,满分足足五十分,其中的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我还凑合,练练就没太大问题了,但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小胖墩想一千米跑拿满分,简直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儿。因此初一上期末结束时我的体育成绩才拿到惨不忍睹的29分。

一向淡定的爸爸看不下去了,决定每天晚课后专门陪我训练长跑。除非加班或是出差,他真的推掉所有应酬,每天都在操场边等着我放学。记得第一次训练是在一个静悄悄的晚上,星空中一轮圆月默默地俯视着人间。爸爸和我并肩走上跑道,他说:“咱们循序渐进吧,先定一个小目标,今天的任务,就是在五分钟之内跑完一千米。”我说不可能!我一般跑不进六分钟的。爸爸微微笑着掏出手机说:“还没有跑,怎么就知道跑不完呢?”

我实在拗不过爸爸,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起步,一圈四百米下来,已经累得直喘大气,又是一圈四百米,我几乎要瘫软在地上。爸爸在旁边鼓励我说:“加油,还有两百米。跑进五分钟有奖!”我踉踉跄跄朝着终点线冲过去,终于过线了!爸爸呵呵地笑着拍拍我的头说:“自己瞧瞧这秒表,4分59秒呢!你也能够跑进五分钟的。自己的潜力不试着挖掘一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第二天早餐时爸爸果然说到做到,香喷喷的手抓饼配培根就是给我的奖励!

我俩就这样约定,每天把目标调高一秒,从早春走到暮春,从初夏走到仲夏,我的每日目标也终于迈进四分钟之内了。这种事儿如果换到一个学期之前,我连做梦都梦不到呢。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中旬,在期末考试和连续酷热的双重压力下,我简直不想长跑了,但爸爸却不让我放弃,这天下晚课后我们照例并排走向操场,他看出了我想放弃的念头,对我说:“今天我不在看台上给你计分了,我陪你跑。”

我大吃一惊,因为爸爸膝关节有伤,从来没有见过他跑步呢,没想到爸爸二话没说,已经出发了。爱出汗的他才跑完半圈,T恤的背心处已经浸湿了一片,我跟在后头,机械地迈着步,目光却一直聚焦在他背上渐渐加深扩散的灰色汗渍上。爸爸越跑越慢,几百米下来,还一瘸一拐的,但是他却不停回头微笑着鼓励我。看着他的身形,我心中百般滋味,泪花包在眼里,仿佛又看到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穿着棉袄爬上月台的蹒跚背影。爸爸跳跃的发稍泛着几丝银色,原来爸爸也不年轻了……

就在我浮想联翩之际,不知不觉的,一千米终点到了。爸爸停了下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坚持让你长跑吗?”他问我。我的大脑还处于刚跑完的缺氧状态,来不及思索,只好沉默着。爸爸拍拍我的肩说:“之所以让你长跑,并不只为追求体考高分,我更想锻炼你的意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竞成,没有经过风雨洗礼,怎么能够拥抱彩虹呢?孩子,将来你会感谢你此刻的坚持。”

又到期末,当我看到我的体育成绩从二字头变成了的四字头时,我不仅感谢我那刻的坚持,更感谢爸爸风雨无阻的陪伴。人生路漫漫,有如山一般的父爱默默支持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我心里涌起了深深的暖意,谢谢爸爸的陪伴。

有关陪伴作文700字5有一种美好,叫相知相守;有一种幸福,叫有你相伴。

11个月之前,我们相遇了。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一个春夏秋冬。

记得初识你时,你的模样。上地理课时,老师幽默的向我们解说了“老头子”。同学们哄堂大笑,相互讨论,我也不例外。我转身随意的向你表达我的感受。你“呵呵”笑了几声,下课后,便询问我的名字。你微笑着,小心翼翼地问我,生怕被我拒绝。告诉你我的名字后,你有向我介绍了你自己,并问道:“我们做朋友吧!”我很开心,答应了。

不过你知道吗?在我刚和你坐前后桌的时候,我就很想和你做朋友,只是没有勇气去表达……

还记得那几日吗?当我得知你家离学校远,每天都会起很早来上学,很早到校时。我每天早晨五点多起来,六点半到校。怕你一个人会孤独,便早早地到学校陪你。我们一起聊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聊着最近考试难不难,聊着这道题目、那个人。有时候聊到好笑的地方,还是会没心没肺地大笑。有时候有人路过我们,会投来一束完全不懂的眼光,而我们则会一起向他吐吐舌头,接着相互对视一眼,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曾经承载美好事物的城,如今是谁的孑然一身;曾经装有美满友谊的城,如今是谁的孤身只影。”你,还记得这句吗?那个午后,我在草稿本上随手写了“曾经承载美好事物的城,如今是谁的孑然一身。”而你,看完后,很随意的加上一句“曾经装有美满友谊的城,如今是谁的孤身只影。”拼起来,一句多好、多唯美的句子啊。我默默地在心里念了几遍。突然抬起头,轻轻地问你:“这会是未来的我们吗?”你很决然的告诉我:“我们是捆绑在一起的,拆不开的。”我们一起做了个“比心”,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你一向很大度。每次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你都会陪在我身旁;每当我因为一些事情而失落的时候,你都会安慰我。可否还记得那次我考试失利?我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向你发了脾气。可你却没有生气,一走了之。依然陪在我身旁。当我情绪平稳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不好。我连连向你道歉,而你却笑了笑,说:“我没事!”

脑海中,浮现了很多场景……我们一起去素教基地的;我们上体育课测跑步时,并肩前行的;我们一起吃饭,共同夹对方碗中的菜的……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我的前世应该做过很多好事,才换得今生你我的情缘。既然换得,我便不会让我们分别。因为我怕一别之后,再见,已遥遥无期。

他们说,相知容易,相守难。但我们,一定是打破这句话的一对,好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