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腰伴奏范文
时间:2023-03-25 22: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蛮腰伴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城步苗舞 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城步苗舞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贯穿在舞蹈课中。城步苗舞极具邵阳地区的民族特色。在表演风格上既粗矿又细腻,同时热情奔放.朴素大方,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娱乐身心,是宗教、音乐、美术、舞蹈和民族武术特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宝庆地区苗文化丰厚的历史底蕴,城步苗舞不仅具有精湛的技艺技巧,而且它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历史典故保存完整,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通过多年来的挖掘和整理。城步苗舞如今已进入大学及部分中小学的课堂,一批批优秀的舞蹈人才脱颖而出。
苗族是一个在歌舞中生活的民族,歌舞对于他们来说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千百年来,苗族的歌舞在祖祖辈辈中传承发展,它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细致地反映出少数民族人民独有的的生活习俗。城步苗舞的风味极具山野风,既有古朴、粗犷的一面,又能表达自己民族最真挚、纯朴的思想,也最能使人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城步苗舞的历史悠久,早在大唐盛世,城步苗舞的独特魅力就名闻天下,连远在日本的史料都有记载。在当时的京城引起轰动。《唐史·南蛮曲苗舞传》载:“一人作鼓笙,如竹节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从城步苗舞的原始、古朴的风貌即我们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城步苗舞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丧葬祭祀、恋爱婚姻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不过因远古没有文字无法记载,自唐代代起才载入史册。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舞台经验,笔者归纳和总结了传统的苗族鼓舞的一般造型动作和身形步伐:
城步苗舞是以木鼓组合为伴奏乐器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一般在苗族传统的节庆时举行。城步苗舞分为生产劳动类,祭祀祭祖类和娱乐游戏类三大类。生产劳动类城步苗舞鼓点生动激烈,节奏张力强劲,落差起伏大,且不失生动趣味;祭祀祭祖类城步苗舞木鼓鼓点匀称有力,节奏舒缓苍劲,形式庄重肃穆;娱乐游戏类城步苗舞木鼓鼓点繁琐复杂,速度力度变化跳跃性大,既轻松活泼又幽默风趣。
在祭祀祭祖类城步苗舞鼓中,男性的基本动作是以头,腰,手和脚的大幅度前后左右摆动和踩踏,这样能很形象地表达出庄严肃穆的意境,女性的基本动作是一般以胯部的扭动和胸腰的挺屈为主,男性和女性整个舞蹈组合能给人们以热烈磅礴的气势和富有蓬勃朝气,充沛的生命活力。
在生产劳动类城步苗舞鼓中,男性的基本动作是以手和脚的上下前后左右淋漓尽致地挥舞和踩踏,这样能很形象地表达工作劳动的意境,女性的基本动作大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有“美女梳头”、“巧妇织锦”、“绣花挑花”、“包头洗面”等等有趣的名字,这些动作一般都非常文雅、端庄。舞蹈者因以佩戴银头饰、项圈、手镯,穿着厚实的花衣长裙为美,动作受到一定制约,使舞蹈相应地形成一种自然地甩手摆腰、轻轻地抬腿踢脚的风格特点。主要动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转步”等。
木鼓舞是苗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一般在“吃鼓藏”(鼓社祭)时举行。其鼓点繁多,节奏铿锵多变,音律各不相同。表演时由鼓手伴奏,男女舞者随鼓点节奏起舞,舞姿干净利落,舞蹈动作幅度大且规范优美,层次分明,既粗犷奔放,又和谐洒脱,具有浓郁的山地风情。独具神韵的台江木鼓舞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木鼓舞动作特点是踏4/4、3/4拍进行,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上,和谐统一。该舞蹈以“甩同边手”为其特点,它一反常人出左脚甩右手的习惯。但通过侧身变形半转体跳,使不协调的动作在舞蹈中达到协调,给人以美感。舞时,头、肩、腰、胯、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中约莫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扭转甩动的幅度宽为最佳舞姿,动作古朴粗犷,洒脱奔放。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按“缓起,中渐快,尾愈紧”的程式,逐步展开,推向。全舞蹈大至可分为五个自然部分,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组成。
篇2
这个“乖乖妹”,便是周淑云。
花朝节那天出生的周淑云祖籍云南,自幼随父母生活在北京。她的父亲曾在军中任下层军官,很早便去世,是母亲靠着从前的一点积蓄和一双生满老茧的手,含辛茹苦地把包括她在内的3个孩子拉扯大的。她上有一姐,后来嫁给一报人;下有一弟,终身未娶。她家住在珠朝街云南会馆。由于她特别喜欢猫,自己也如同猫儿一般玲珑可嗳,故会馆里的邻居都习惯将她称作“猫二小姐”。
1931年春天的一次游艺会上,当张恨水作为观众见到舞台上轻歌曼舞的“乖乖姝”时,这个16岁的女孩子窈窕婀娜的身影,在他心里便再也挥之不去。至于张恨水与周淑云如何进一步熟识,笔者曾耳闻5种版本的“传说”。就此“疑案”,我请教过张恨水的一位亲属,他却回避了该问题。为防以讹传讹,这里只好采用跳跃式叙述法,直接进入他俩的热恋阶段。
经过无数回北海堤岸畔、颐和园长廊下、中山公园水榭内的约会后,周小姐有一次羞涩地问张恨水:“我们能够永远在一起吗?
张恨水沉默半晌,坦言道:“我是30开外的人了,又有过两次婚姻,你那么年轻,该好好考虑。”
周淑云没有再考虑,她放弃学业,当年就与张恨水举办了婚礼。婚后,联想到《诗经・国风》第一章“周南”二字,张恨水为她易名为周南。
周南属于那种玲珑娇小的女子。张恨水的诗词对她的形象有生动比喻:“红杏腮堆雪”、“向人纤斗小腰枝,杨枝瘦弱任风吹。”
人到中年,张恨水仍反复对爱妻念叨新婚后他俩骑驴偕游北平白云观的往事:“那年我们去逛白云观,你披着青呢斗篷,鬓边斜插着海棠花,脚下踏着海绒小蛮鞋,手持一根彩带绞绕的鞭儿,实在是一幅绝好的美女图。当时我想,我实在是有福气,娶了住可以入画的太太。”
不仅如此,新婚不久,周南还头戴别致的白帽,脚蹬高跟时装鞋,身披裘皮大衣,拍下一帧玉照。照片上的她临风玉立,刘海齐额,回眸面对镜头,完全不像,似一位弱质纤纤的美丽少女。张恨水始终把这张照片挂在卧室墙上,时不时瞥上一眼,直到她作古多年后都未取下,并写下“拔裘姿表当风立,壁画空教众口称”的诗句。
要说张恨水最青睐的一幅照片,得数1931年拍的一张合影。照片上的他西服笔挺,领带打得很饱满,梳大背头,周南则身穿中式长袍,颈悬金锁,斜偎丈夫肩头,温馨如梦。他数十年如一日,将该照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初期,子女们担心“革命小将”把二老的照片当作“四旧”卷走,自作主张藏起了这张合影。张恨水发现后,又默不作声地取出照片,挂在自己床头。
笔者看到过周南留下的20余帧小照,发现她学生时代留的是齐耳短发,婚后头发越来越长,但始终不曾齐肩,其女人味愈来愈浓,温婉可人,不见岁月沧桑。
周南不单单形象佳,嗓子也特好,说起话来轻柔甜润,极富韵律,即便偶尔发脾气时也是柔声细气的。
说话如此,唱起歌来更是不同凡响。她的音色酷似周璇,一曲《四季歌》令张恨水如闻仙乐。她的京剧青衣戏唱工亦特棒,嗓音在圆润中还有一种甜甜的膛音,唱法也极严谨:行腔换气更是顿挫有致。张恨水是个超级戏迷,开心起来总要操胡琴拉上几段,为太太伴奏。周南初始还能屈尊跟他凑合,时间稍长,就恕不奉陪了。他只好自拉自唱。他是个左噪子,声音响亮却不悦耳,周南因此老是挖苦丈夫,说听他唱戏只能站在左边听。不过,遇上她戏瘾发作,偶尔也会将就着丈夫那蹩脚的演奏唱上数段,收场时,风凉话仍不吐不快:“技术还是差,聊胜于无。”
其实,更让张恨水动心的是周南的慧根及灵性。
周南是中学肆业,后来随夫学读《古唐诗合解》,帮助整理旧文稿,日子稍长,下笔成文自不待言,对他的文风诗骨也全摸透。据张恨水的《劫余诗稿》一文载:某天他在门前晒旧书报,周南信手拿起一角残报,上有一首五言古诗,题名《悠然有所思》,下缺署名。周南念了几遍,笑着说:“这像是你写的诗。”张恨水乐不可支,笑道:“喜得素心人,相与共朝夕。你怎么知道的?”周南回答:“从‘提壶酌苦茗’这句想到的。”张恨水再次大笑,脸上整天喜洋洋的。
周南对丈夫的诗词风格了然于胸,对他的小说更是“好书不厌千回读”。很久以来,不断有人误以为张恨水与周南相识的媒介是《啼笑因缘》这部小说,并捏造出一段段罗曼史。对此,张恨水在《夜深沉》重庆首版序言中进行了澄清,指出《夜深沉》才是周南的最爱。她反复看过此书七八遍之多,并告诉丈夫:“打开这本书,就像眼见了北平的社会一般。书里面像丁太太、丁二和、田家大姑娘这样的人物,我都见过。”
周南的烹调技艺同样够专业水平。不论哈菜,凡经她的手做出,皆鲜美可口。她尤其善于包饺子,嗅一嗅就清楚馅里缺什么,成淡是否合适,所包出的饺子个个圆滚滚的。南方长大的张恨水不喜面食,但贤妻包的饺子、下的打卤面却属例外。
周南的一片痴情,更是让丈夫感动。
客居重庆时期,在一次日机轰炸过后,周南关心丈夫的安危,赶到码头准备过江探望。来到江边,渡轮已启锚,离岸达数尺。她不假思索,飞身跃上,结果一只脚在甲板上,一只脚在甲板外,幸亏同船旅客仗义相扶,才避免葬身鱼腹。而张恨水每次从重庆市区归来,她往往早已守候在屋门口,迎上前接过行李袋,递上一条毛巾,“快擦擦汗。”
重庆时期也是张恨水成名后生活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张恨水的一个后人曾对笔者言,没有周南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在那个条件恶劣的战争岁月,他笔下根本产生不了多达五百万言的“国难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认为,在《牛马走》《八十一梦》《水浒新传》《傲霜花》等宏篇巨制的背后,都站着周南这个纤弱而又坚强的身影。
张恨水1949年中风后,张家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为了给丈夫医病和维持家用,周南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后来更是与家人协商,将北沟沿住宅卖给一家电影制片厂,搬入西四砖塔胡同的一座小四合院居住。
周南一向瘦弱多病。1956年,她被检查出患有癌症,动过两次手术后,越发消瘦和憔悴。她泪往肚里流,照常料理家务,依旧笑脸迎人。张恨水向所在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负责人报告了妻子的病情,馆里迅速请来名医为她诊治。但是,什么人、什么药都无法挽回她的生命了。
几经煎熬,张恨水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他终日守候在妻子床畔,不看书,也甚少言语。家人不理解为何夫妇二人永诀之际仍默默相对,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他动情地告诉儿女们:“你们年轻人,不懂老年夫妻的感情。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我和你母亲不然,整天讲不了几句话,因为话已经多余,交流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现在你母亲躺在床上,我坐在这屋里,她知道我在,我知道她在,就够了,就是安慰。只要她还躺在床上,还有口气,对我就是个莫大的安慰!”
篇3
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郭伟在法国参加肚皮舞大赛的现场。依照惯例,来自世界各地的肚皮舞高手、教练汇集在了浪漫之都――法国,准备一场盛大的比赛。郭伟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的到来,给组委会出了一个大难题。由于往届比赛的参赛者都是女性,所以组委会没有为男性准备单独的化妆间与更衣室,面对尴尬,便有了文章刚开始的那一幕。纵然在这种极不方便的情况下,丝毫没有减弱郭伟对舞蹈追求的热情和夺冠的信心。作为此次大赛唯一的男选手,他暗下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拿到冠军!”
到了分组抽签时,出现了有趣的一幕。组委会将肚皮舞按风格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比赛。郭伟天生对舞蹈的领悟力,使其在欧洲学习时,就已经触类旁通,掌握了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肚皮舞表演技巧。于是,他向组委会申请,参加所有类别的比赛。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但是作为比赛唯一的男选手,组委会答应了他的请求。
比赛开始不久,郭伟就引起了广大评委和现场观众的注意。“他已经拿了三个类别的冠军了!”“怎么又是他?”“看!那个中国人又来了!”当第四个类别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候,郭伟一进场人们就议论纷纷。有的选手见到他也参加自己类别的比赛,不由得苦笑着摇头,郭伟则始终微笑着,在其极富中国特色的伴奏音乐中翩翩起舞。
最终,郭伟以所有类别均为第一的佳绩,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决赛。此时与他对垒的选手已为数不多,比赛彻底变成了一种学习、交流。在非常友好、和谐的气氛下,郭伟赢得了总冠军, 成为世界肚皮舞男性第一人!
坚强成就快乐
如今的郭伟,犹如众星捧月,但他小时候并不具备现在种种骄人的气质。这个来自中国河北的小伙子,像所有A 型血的人一样,自幼性格内向,羞于见人,常常在家自娱自乐,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家境并不富裕,母亲带着他,也经历了许多苦难。“百家饭”养出了郭伟健康的身体和较同龄人更为成熟的性格。自幼聪明好学的郭伟不擅长文字的琢磨,却热衷于肢体的模仿,对体育的爱好,成了他日后舞蹈艺术的引子。对于过往的经历,郭伟感觉一切顺利,其实从谈话间,笔者感到,郭伟的乐观和不经意源自他骨子里的坚强,一种与生俱来的韧劲儿,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助他成就了今天的辉煌。高考时,郭伟填报的是石家庄一所大学的体育系,学习他感兴趣的健美操,当时郭伟并没有感觉到,柔美的舞蹈与他有着多大的关系,为了练舞,再大的伤痛,咬牙忍着,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放弃过。常年的积累,肢体动作学习的悟性,助他在健美操界已初露锋芒。“可能他不是一名好学生,但一定是一名好选手!”教练更是这样评价这个不喜欢理论课却总拿全国冠军的学生。一路走来,郭伟的快乐源自坚强,源自坚韧!
寻找快乐
大学毕业后的郭伟,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健身俱乐部,成了一名普通的健身教练,他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安稳地工作,期待升职。为了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他来到了充满机遇的北京,寻求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他意识到,只会一种健美操是不足以在北京立足的。于是,在辛苦的“北漂”日子里,郭伟仍尽最大可能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去学习瑜伽,印度舞,草裙舞等等,吸收不同元素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由于天生对舞蹈的领悟力,他学习得很快,也迅速上升为深受学员欢迎的教练之一。大家的肯定没有停止他学习的脚步,因为学员多是女性,他决定尝试学习欧美盛行的肚皮舞来丰富自己的教练经验。此想法得到了他所有朋友及学员的大力支持。学习中,郭伟逐渐了解到,肚皮舞并不只是女性的专利,它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舞蹈,学习目的已不再是教学,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种艺术。但是,中国现有的肚皮舞者已不具备再学习的条件,怎样才能了解,学习到更多更纯正的肚皮舞元素呢?一向爱好旅行,掌握英、韩、法、阿拉伯四种语言的郭伟,想到了出国。一向做事果断的他放弃了当时待遇丰厚的工作,开始了寻找快乐的异国之旅。
追逐快乐
学习肚皮舞的过程,令郭伟兴奋地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交流,心灵的洗礼。在专业肚皮舞学校,将肚皮舞分为男性和女性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依旧一身健硕肌肉的郭伟,为了给自己一些压力,享受挑战的过程,也为了将来可以在国内更好的普及肚皮舞,他挑选了女性风格的类型。学习过程出奇地顺利,具有良好学舞资质的郭伟,似乎对这一舞种并不陌生,在老师教前一个动作时,就已经联想到了后面的动作。这种若即若离的情缘,使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充满乐趣。
天分加上努力,已经足以使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凡,更何况是郭伟这样追求自己喜爱事物的聪明孩子呢!短短几年的学习时间,使郭伟迅速成长为欧洲一流的肚皮舞教练,“大块头”变成了“小蛮腰”,欧洲舞蹈界开始注意起这位来自亚洲,中国籍的小伙子,在肚皮舞这一艺术形式上所获得的成绩。
在法国那次仅有他一名男士参加的比赛,只是郭伟众多国际大赛中很平常的一个,却是中国舞者代表亚洲走向世界的一个开始。在国外众多赞誉和优厚待遇的挽留下,郭伟却一直构思着自己的方向,将肚皮舞引入中国,让国人享受这一艺术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告别了老师和朋友,郭伟踏上了归乡的路。
与快乐并肩
如何让国人接受这一在国内新兴的舞蹈艺术呢?早期,郭伟与朋友们合伙成立了一家名叫冠军之舞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拥有当时国内第一支职业啦啦队。此时,为了实现梦想,公司将重点放在肚皮舞的宣传与推广上,先在各个健身俱乐部以教练的身份教,后来公司找到了小型场地,郭伟便成立了自己的肚皮舞俱乐部雏形,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专业肚皮舞俱乐部。一点一滴的热爱与努力,汇集在一起,加之郭伟本人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教练与学员前来交流、学习。郭伟自己说:“我原来是健身教练,现在也是,大家捧我是因为我用心与他们交流。身体好,不一定就是好教练。先是做好人,心灵好,才算是好教练!”正是因为专业技能扎实,郭伟和朋友一起,将“郭伟肚皮舞俱乐部”发展到了现在拥有众多会员,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流俱乐部。目前,全国所有的肚皮舞教练基本都出自这里。在交谈中,看得出郭伟对肚皮舞的热爱,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戏称自己现在过的是埃及时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从12 点开始与学员一起练舞。将自己喜爱的事情当作事业来发展。难怪郭伟乐在其中。
幸福并快乐着
在阿拉伯国家,肚皮舞对他们就像是中国的京剧一样重要,是国粹,是文化,它在欧美已经风行30 余年,已经在社区普及,成为一种全民活动、休闲、娱乐方式。然而,在整个亚洲,它都是比较新兴的艺术,很多人认为它必将在中国,引领时尚的运动浪潮。郭伟对此很有信心,他同时也表示,宣传推广肚皮舞,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会坚持下去。北京冠军之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在做两方面事务;一是向国人宣传推广肚皮舞的同时,加强国际间交流,向世界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尤其是将肚皮舞加入中国元素,引领国际舞蹈中国化潮流;二是筹备组建中国第一家专业草裙舞俱乐部,并志在向多元化发展,会逐渐加入瑜伽、印度舞等元素。
谈到将来的发展,郭伟希望,肚皮舞在中国渐具规模时,可以进入课堂,或成立专业的学校,小培养此类艺术人才。当问及个人问题时,郭伟表示,目前以事业为重,将来如有可能,会从事相对更自由的职业,例如翻译,可以有到处旅游的机会,来满足自己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