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6 11:4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郑人买履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郑人买履翻译

篇1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扩写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叫郑呆,说他呆吧,他还真呆,不信你往下读读.

郑呆的鞋穿破了,他想买一双新鞋,于是他东找西找,找到了一条绳子,对比好自己的脚剪下多余的部分.剪好尺码以后,顺手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就匆匆向集市跑去了.

集市上的人很多,不一会儿,郑呆就找到了一家鞋店,这个鞋店不仅鞋的质量好,价钱还便宜.凭着店主多年的经验,店主很快就看出了郑呆合适穿的鞋,就从鞋架上拿了一双鞋对郑呆说:"先生,这双鞋适合您,您先试试合不合脚."郑呆心想:"哼!别以为我会吃你的亏,幸亏我足智多谋带了个尺码!哈哈!"他的手就往口袋里一摸,"哎呀!我没带尺码,你等等我!我这就回去取."郑呆说着便象兔子一样飞奔回去.

郑呆拿到尺码后又飞跑了回来,可这个时候集市已经空空如也,一人无有了.他垂头丧气的走了回去,一边走着,还一边说:"怪我!跑的那么慢!"有些爱管闲事的人走上来关切的问:"咋啦?小伙子?这是给谁买个鞋呀?"郑呆说:"给我自己呀!"路人听了又问:"你不知道集市这时已经散了吗?"郑呆说:"我是来早了,可没带尺码,又回去取的".路人听了哈哈大笑,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郑呆理直气壮的说:"我宁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篇2

第一,教师要有探究的意识和热情。除非经过了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否则学生在课堂中是不会想到要去探究的,“老师能给现成的答案,嘛要去走弯路呢?”所以,老师的探究意识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重要条件。看电视剧或经典小说,每到精彩之处,往往来个“且听下回分解”,是谓“吊胃口”。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吊胃口”的方法能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增强思维想象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某老师教《秋词》,其中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老师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古代悲秋的代表作,同学们一定背过不少的诗歌,我们能不能再找一些悲秋的诗句呢?”这样就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大家畅所欲言,争相背了许多有关“秋”的诗句,甚至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第二,语文课堂需要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平台。语文是一门无所不包的学科,其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究专题,科学、人生、四季、亲情、民俗风情……语文老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努力开发与课文相匹配的探究课题,语文课堂中应该留有探究的空间,留有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实现语文学科与各门学科的大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例如《春》结尾的三个比喻,老师以此激疑说:“作者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有人认为‘铁一般的’和全文委婉柔和的语调不一致,看看也满有道理,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我也搞不清楚,同学们怎么看呢?”这样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探究的课题了。

第三,课堂探究学习需要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在作文教学中深有感触。有一次,他布置学生回家学煎鸡蛋,第二天叫学生写作文。由于实践在先,学生有感而发,所以学生拿起笔来,大多一挥而就,写得还真不错。只有小阳咬着笔尖,闷闷不乐,原来,他以前没有煎过鸡蛋,昨天又没有做,所以就只能闭门造车了。后来,黄老师让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但悟出了作文的写作技巧,还更加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少年文艺》2007年第三期P12)。语文教学中如果也能像理、化、生等学科一样增加一点操作实验,相信其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第四,课堂探究学习需要让学生亲自去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要解决问题,唯有让学生自主思考。不要以为学生脑子笨,没有别人讲解就想不通。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无论学生成绩多差,“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比如,教学《郑人买履》,学生们要悟出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那就反复阅读原文并思考:郑人为什么要凭“度”去买履,这个“度”是生活中的什么?郑人没买到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想不出,那么可以查找资料,互相讨论来解决疑难,这就是自主学习。然后再想想生活中有这样类似的例子吗?这样,即使是再差的学生也会通过思考和学习而有所悟。

当然,在思虑堵塞难以有悟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学习。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察之,慎思之,笃行之”。这些至理名言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做和尚的要参禅悟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自然一世都成不了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我们可以参照佛教的“参禅悟道”的方法,留下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悟。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问题思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长此以往,再笨的脑子也会闪现灵光。在深思熟虑之后,灵感的火花一旦闪耀,学生就会见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的奇景,产生醍醐灌顶的顿悟。

第五,语文课堂的探究学习需要老师的帮助。讲解和提示是探究学习的必要辅助。对于悟性不是太高的孩子,要让他学有所成,是离不开老师的帮助的。讲解和提示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线索,疏通思维渠道,让学生注意到思考的重点和方法。尽管我们不能“点石成金”,但通过提示和引导,能够触发学生的灵感。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翻译起来特别困难,比如“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当然,要是你把现成的翻译教给学生并让他记住,并不是难事。如果提示一下:“令”“毋”“斩”、“而”、“死”、“者”、“十六七”等词义是可以理解的,要是能弄懂“借”、“第”和“固”的意思不就行了吗?再比如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得讲解什么是互文,才能让学生触类旁通。

适当的提示和讲解能够把学生思维引导到光明的世界。然而讲解和提示是需要“度”的,常说的“点到为止”就是指提示的度。《论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一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又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就更注重给予学生自行摸索学习的空间。“道(导)而弗牵”就是只给予引导而不勉强牵着他们走;“强而弗抑”就是要求高而不滥加贬抑;“开而弗达”就是开个头但没有把问题完全解决,让学生自行解难。(《礼记・学记》的历史地位与现代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严宇乐)

讲解和提示对开启学生的悟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应该防止另一倾向――以讲代读,以讲代思,以讲代练,以讲代悟。讲解是学生发展外因,应少讲精讲。要是事无巨细,样样讲通点破,那就无悟可言了。

第六,课堂探究学习需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理科的教学重在运用原理公式进行解释和计算,而语文重在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思辨和论证。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要探究一个大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根据文本的知识点、能力点,激发学生搞一些小的探究,如探讨一些词义,探索一个规律,探讨一个人物形象,利用猜读的方法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类比较,或利用辩论的方式对某个观点进行析疑等,从而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此外探究学习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思考分析、综合表达等基本能力。课堂中探究的问题过大过多,则有害无益。

篇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多年以来,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上和学生学习方法上。但不知为何,新课标理念不能渗透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课堂仍然重复着传统教学模式---奉行"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学观念,教师借助教参让学生背词语解释、背语句译文,学生被动记忆,看不到成功,更没有文言文学习兴趣,致使文言文教学投入多、收效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新课标理念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率呢?这是初中语文教育人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笔者结合多年来文言文教学实践,主要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能为学生放开思维、驰骋想象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与学生口语和常接触的书面语都相差甚远,读起总感觉拗口、理解不通,难度大,这也是学生难以爱上文言文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变换形式的课前导入,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进行,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师回肠荡气、神韵别致的范读;讲趣味盈满、内容新颖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如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可以借助声像俱美、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以优美的朗读声把学生带入幽美的的"世外桃源"。总之,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语感,新课标给出了方法,要求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材料,多读多积累。因此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突破口,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以其人之见读其人之文,自然能通晓、领会其文章内容。这样读能解意,读能培养语感,加强朗读,反复地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法宝。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就能变成有感情的音响,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内容和感情,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如《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岳阳楼记》中的"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美工整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产生兴趣,为语感打基础。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授人与渔,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不教就要先教,教他方法。文言文教学也应该这样"授人以渔",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预习文言文、如何朗读文言文、如何理解文言文等等。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内容。而了解文言内容,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弄清生字、通假字等特殊字的读音,翻译文章。通过翻译,不仅了解了文意,还应深入地学习了解相关的文言文的一些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如教学《爱莲说》时,比较文中八个"之"字的用法,哪些"之"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有就是文学常识了,采取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将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中的作家、作品和出处,按朝代顺序整理出来,更便于记忆。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指导,甚至参与学生的预习中去。

4.实词教学,加强文言文新旧知识联系

语文是一门渐进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它学科更需要日积月累,文言词语教学更是如此,分实词和虚词,虚词数量有限,常见意思也较少,而实词数量多,义项复杂。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效积累常用实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旧带新,新旧对比,古今对比,逐步整理等新旧联系的方法。①以旧带新。我们不仅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异",还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同"。"异"是我们可以突破的难点,"同"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条件。到哪里去找这个"同"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里找,如学习《隆中对》中的"此用武之国"一句时,我首先叫学生解释"北国风光"的"国",使学生知道"此用武之国"中的"国"和"北国风光"的"国"字词义相同,即"地方"的意思。②新旧比较。一词多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困难。要掌握一个词语的多种解释,我采取新旧比较,词义辨析的方法。如学习《两小儿辩日》,在解释"去"时,我着重联系旧知识,使学生掌握古今词义的不同,然后作为新知识积累下来。待到学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岳阳楼记》)则着重于比较,通过辨析,让学生掌握"去"有"离开"、"除去"等不同解释;③古今对照。学习文言文,归根结蒂,是为了提高理解阅读和运用现代语文的能力。

5.温故知新,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小古文 目标 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59-02

作者简介:柯向妹(1977―),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福建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

小古文被称为中华语文的“活化石”,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选编了经典小古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小古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就成了小古文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趣读

诵读是小古文教学的命脉。小古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更具音乐美、对称美及节奏美,尤其适合诵读。小古文的诵读形式丰富多彩:除常见的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轮读、创设情境读外,还可古文今文对照读、根据平仄音律读、插图补白读、古文版文本和现代版文本对照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

著名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平仄”规律吟诵诗文,深受学生欢迎。对于短小精悍的小古文,教者可以让学生先用“―”“|”表示“平”“仄”,遵循音韵规律趣读。如《鹬蚌相争》语句的吟诵指导:

| ― ― | ― | ― ― | | ― ― ― ―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这样,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诗文的节奏之美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尝试,在快乐的诵读体验中亲近小古文。

二、趣品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文本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小古文的词、句、段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皆可纳入品味范畴。

在《鹬蚌相争》一文中通过比较,品味“箝”的精妙:

师:刚才有同学说“箝”就是“夹”的意思,那么直接把“夹”替换进句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思考,摇头,但似乎说不出个所以然)

师:伸出你的手,试着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学生伸出双手,比划着,若有所悟)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说是――

(生的思路顿时打开,答案精彩纷呈:使劲地、用尽全身力气地、牢牢地、竭尽全力、死死地等)

师:同学们都从力度上来回答,那么,从速度上来讲,那是――

(生:迅速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等)

师:孩子们,想想此时此刻鹬蚌的心情,那么,鹬蚌又会怎么“箝”呢?

(生:狠狠地、互不相让、毫不示弱等)

师:是的,在文本中,牢牢地、死死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迅速地、互不相让地,这样的“夹”,就可以说是“箝”。一个小小的“箝”字,让我们感受到了鹬蚌相争的激烈程度及二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个小小的“箝”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用字的精准与独到。

通过“箝”和“夹”的比较品味,挖出了“箝”中无限的精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领学生领略了古文所传递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趣拓

选编入教材的小古文大多出自《论语》《战国策》《韩非子》等经典,所选编的小古文背后或有脍炙人口的故事,或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或在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方面有精妙之处可挖掘。“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叶芝语),教师要适当取舍,巧妙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努力点燃学生学习小古文及课外阅读的兴趣之火。

内容方面的拓展。《鹬蚌相争》一文,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则小小的寓言曾经制止了一场战争。在学生迫切想深入了解之时,把《鹬蚌相争》在《战国策》中的原文呈现出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听了苏代的话后,赵惠王就消除了攻打燕国的念头?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寓言的特点及魅力,也体现了古文浓浓的文化味。

写作方法的拓展。著名特级教师林莘老师执教《东施效颦》一文时,抛出“你怎么知道东施长得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讨论交流,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并适时引入《陌上桑》内容:“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体会侧面描写之精妙。

情感升华的拓展。《伯牙绝弦》一文,学生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情谊后,配乐诵读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短歌,学生深深地被这旷世“知音”之情感染,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趣说

不同版本的教材均为学生了解文言文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北师大版教材直接附译文,人教版教材附注释等,这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挑战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文言文翻译、创造得更生动有趣,甚至超越教材。如《鹬蚌相争》一文中“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一句,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趣说:“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瞧,它多么惬意呀!有只鹬循声望去,一阵激动:啊哈哈,我的美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嘴伸到蚌壳儿里去啄肉。歌声戛然而止,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河蚌猝不及防,它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这样的趣说,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文本创造性地读“长”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五、趣演

小古文中人物形象很鲜明,比如《杨氏之子》中聪慧的孩子,《两小儿辩日》中活泼可爱的小儿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孔子,《郑人买履》中迂腐的郑人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讨论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试着辩一辩,演一演,激发兴趣,领会主旨。《鹬蚌相争》一文中,鹬蚌相争可谓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热化程度。教师让学生组内分好角色,合作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学生情绪高涨。

表演中,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那样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到头来却是双双失去性命的可悲下场,这两个场景鲜明而突兀地呈现在眼前,学生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哈哈大笑之余触发深深的思考,心灵受到震撼。

六、趣“得意”

篇5

一、兴趣是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人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人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还有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除此以外,教师的教学设计也要别出心裁,而在教学设计中导入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等等。

二、诵读要强练

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加上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再如教学《出师表》一课,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其结构亦条理分明。但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三、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还有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四、改变教法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特别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更是担心学生读不懂,就采取“教读――解词――串讲――翻译”的方法教学,这种 “注入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初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学起来没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初语”新大纲“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的要求,改过去教读文言文课文为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课文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一)给予提示,明确要求

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要么来一点有趣的“引子”,讲个相关或相似的文言故事等等。这样的课前提示,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如要识字解意,要多读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在要求中还应体现大纲教材单元和课文的目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所以在提示中还应明确提出、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要求。

(二)阅读思考,学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