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26 09:1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渡荆门送别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渡荆门送别翻译

篇1

一、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若干不如人意的问题

1.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不重视诵读教学,以讲代读的情况普遍。

2.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记不熟,记混,错别字现象严重。

3.古诗词作者介绍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积累。如作者的字号称谓等,而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本身的经历创作风格等相关情况涉之甚少。

4.对古诗词只是简单的翻译,字面上的理解,不关注古诗词的鉴赏美读,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学古诗词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二、如何搞好古诗词的教学

1、重视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了解作者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词作铺垫。为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前,要重视并留出时间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例如: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让学生谈谈诗人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习《汉江临眺》,引导学生了解苏轼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学生经过预习,也培养了自己

2、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

在感受全诗词内容后,以点促面,把握诗歌的内容,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应由易到难,进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通过词语的对比,加深学生记忆,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确性。如我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并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比单纯的讲解好得多。

古代诗词字数比较少,诗、词眼相对集中,《诗话》“点拨一两个字,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怎让学生了解词人孤独的呢?用“问”与“向”对比,学生恍然大悟,进而领会词思想,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通过这样对比,化深为浅,使学生思考了问题,达到了“不教”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诗词意象的对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记忆。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

2)、穿插背诵,训练学生记忆能力。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可以训练记忆能力。我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堂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掘。

3、反对死记硬背,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背诵,默写。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则记忆内容更准确,记忆时间更长。在实际古诗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把提前预习改成提前背诵,私下以为很不可取。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就盲目背诵。一个是机械记忆,不易记。另一个是容易在默写时因不理解而记不准或写错别字。因为没理解意思“柳‘岸’花明又一‘春’”,”劝君更‘进’一杯酒”,”渭城朝雨‘清晨’”等诸如此类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细心的教师会亡羊补牢,反复纠正这种错误,但纠正顽固的第一印象真是既费时又费力。所以我主张应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背诵默写。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要把古诗词赏析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庞杂,而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古诗词鉴赏又不是初中阶段的考察内容,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就变得可有可无了。长期的不重视使古诗词教学变得毫无美感可言,这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普遍兴味不浓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对古诗词教学,赏析至关重要,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了,学起来就事半功倍。而且古诗词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精萃,它们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它可吟可唱的韵律美,它千雕万琢的文字美,它遗世独立的人格美,它意蕴悠长的哲理美……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高尚人格情操的养成都是绝佳的教育素材,真是不容错过。古诗词赏析的意义近可以说是为了完成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对接,远可以说为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诗词赏析理应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

篇2

【关键词】青春;语文创新;教学;青春状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青春之语文提倡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使课堂充满青春活力,激发语言文字的本身的生命力,让学生的激情和文字的生命力融为一体,保持语文教学的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创造条件。

一、返璞归真解读文本

(一)创造性的教材整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按照语文教材的体系,从文章体裁的角度来剖析文本,王君老师打破了这种传统,用个性化的视角重新整合文本,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含《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田园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王君老师从整合的角度来俯瞰这个单元,她从文章中表现的美的不同,将文章的美剖析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用更敏感的视角去感受美。在《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中让学生去感受苍凉之美和雄浑之美。在《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中让学生去比较宁静之美和绚烂之美。在《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和生气之美。《观潮》和《归田园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美变得活灵活现,在我们眼中各具特色,《一次美的巡礼――第六单元解读札记》让我们对美不再是用平庸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对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让学生知道美不仅仅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奇险美,还有给人以胸怀开阔的壮丽美,美不仅有“世外桃源”的幽静美还有小溪叮咚山清水秀的秀丽美。美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

(二)让文本回归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被科学技术所奴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的情感越来越麻木,传统的价值观很难再让学生敬畏。在语文教学中,文本人物的人性美很难再去触碰学生的心灵,学生往往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王君老师让文本中的人物与生活相结合,去体会这些小人物的大人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分别为《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这几篇文章都是体味不完美人生中的美,咀嚼人生的真味。学生在读了这些文章之后,他们会质疑,这些小人物一点儿都不伟大,并且善良人命运都不好,人生是多么的灰暗。这些质疑都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王君老师,从这些不完美人生的小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美入手,以小见大,反衬烘托人性之美。正因为愚昧无知的反衬,阿长满足了一个被大人忽略了感受的爱读书的小孩才会惊心动魄;正因为人生惨淡的映照,父亲那个背影才会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阶》中父亲的追求让人唏嘘喟叹;正因为老王的卑微,才使得那香油和鸡蛋弥足珍贵。让学生从人性的不完美中去感受被我们忽略了的美。我们的教育往往用传统的价值观去约束学生,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王君老师教学生读出了“可怜之人更有可爱可敬之处”,让学生明白,卑微的生命也可以发光发亮。

二、焕发青春的课堂设计

王君老师的语文课堂设计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更深入领悟文本,比如在《丑小鸭》的教学中,王君老师让学生提出了10个比较怪癖的问题,用学生的视角来理解这篇童话,这样的课和传统的老师预设的课相比较,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并且教学的内容都是学生疑惑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提出问题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这堂课的效果,并且这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要随机应变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这是这堂课的难点。除了追求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外,王君老师也追求课堂教学的活力,对中学生来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比赛,学习以比赛的方式进行,让课堂激情盎然。

我们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板书,学生只用做笔记,教师的整堂课都围绕着板书进行,本来丰富多彩的课堂被板书限定的毫无活力,王君老师打破了这种传统,将板书变成了语文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这种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半开放式的,老师设定板书骨架,学生充实内容。还有一种是全开放式的,把板书骨架和填充内容的权力全都交给学生,从学生自己设计板书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掌握到什么程度,理解到什么深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虽然学生设计的板书可能不够完美,但是它却是真实的、灵动的,这样的板书给语文课增添了不少色彩。教学由工具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让奇思妙想撑开教学的降落伞,让每位学生生命的激情和尊严感在语文课堂上安全着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满足其个性舒展智慧绽放的需求。

三、咀嚼文字的美

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中,由于这是篇译文,很多词语翻译的时候不太符合中文的用语,王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高声朗读,并且选择五处地方作出批注,准备进行交流:

生:第二自然段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分号前边是“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而分号后边是“于是他将我亲吻”,前边用了修饰短语“紧紧地”,很有表现力,而后边只用一个“亲吻”,表现力就不强。

生:那好办,也加点东西,改成“于是他深情地将我亲吻”。

师:“深情”这词很笼统,没有具体情景,表现不出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岸对浪的情感。

生:改成“依依不舍地将我亲吻”比“深情”好。这句写的是退潮时候的情景,浪和岸肯定是难舍难分的,他们应该是在吻别吧。

摒弃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介绍背景,作者先入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先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往教学是老师提问为主,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出老师满意的答案,整堂课完全是老师自说自话,未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王君老师的《浪之歌》让学生们发现文字的美,通过上下文咀嚼出了浪与海的难舍难分之情。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内力”。这也就是说,语文课必须要遵循从语言开始,最后再回到语言文字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兴趣激发都应该以语言为基础。语文课要拒绝被异化为政治课、故事课、活动课、常识课。不管老师讲得多么有声有色,不管学生的发言多么踊跃积极,不管讨论如何紧张激烈,如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收获不大,这样的语文课的繁荣就仅仅只是“虚假繁荣”罢了。对语文而言,较高层次的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的语文课上解读语言时“昏昏欲睡”的局面。学生学习课文,需要教师提供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往语文教师的“给”,效果却常常不大理想。辛辛苦苦地讲授、分析、出题、测试,课堂占得满满的,时间不够就延续到课下做作业,这种“给”与学生的“得”经常不成比例,许多教学信息流失掉了,很是可惜。语文知识是需要的,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其作用发挥不出来,近乎无用也;教授学习方法是重要的,可这些方法不与阅读、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只得“筌”而不得“鱼”也;分析是必要的,可不去深入文章感受内涵、咀嚼文字,多在“结构”“条理”“中心”“写法”这类大的方面指手画脚、浅尝辄止,所获甚微也;做题也是必要的,可若以烦琐怪异的题海战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凭借,学生则望“海”生畏,怨声载道,语文学习的兴趣、乐趣尽失也。课涌流出鲜活的生命力,其深层的泉源在哪里?在于教师凭直觉而意识到的本课的教学之魂――“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也就是历经千年百年而依旧炽烈的世间真情,那种依恋至深的母子纯情。若只认识到这一层,未必能上出一节好的“语文”课。找到源泉,这是前提,关键在于如何凭借课文的语言学习,使这一脉深情淙淙地润泽孩子们的心灵,催发心田里真情的种子膨胀、生长。所谓“语文能力和技能”则伴随着这个催发、养育的过程,真实地潜滋暗长。

王君老师的语文课热情活泼,丰富多彩,课堂时尚,极富动感,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青春之语文,是坚定地将师生的语文学习生涯规划为生命状态中最精华的部分,通过对语文化生活的情趣关注,使学生与教师的生命得到同步开拓升华。这种对生命青春本质化的体验与生成将不断铸造与时俱进的灵魂,让语文教育焕发青春活力,并无限延伸学生与教师的青春期。

这种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在创新学习的实践中生成的,以建构师生成长的最佳人文环境、提升师生生命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观。它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漪,刘远.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

[2]黎雪娟.让青春激情在课堂上燃烧――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与她的“青春教学”[J].广西教育,2012(20)

篇3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古诗词

古诗词以“情、景、意”见长,具有风格独特、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内容丰富、行文简练等特征,令读者回味无穷。教师借助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需充分借助情境教学的优势,引领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与积极学习,使其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深化他们对古诗词主题与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优化教学成效。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意识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是肤浅的、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运用情境化教学的方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体会诗词表达的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带领学生追溯杜甫创作的时代背景。首先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在作者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饱受动乱之苦,杜甫一家颠沛流离,辗转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盖了一所茅屋,暂时安顿下来,有了一处栖身之所,但生活仍旧清贫如洗。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雨把茅屋上的稻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杜甫写下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到”那个令杜甫一家不眠的夜晚,去体会杜甫当时的心情,听听他的心声。最后,学生一起朗诵诗歌,并根据课文注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学生一同分析文中一些句子的情感内涵,总结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

二、利用生动语言描述,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巧妙运用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营造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增强他们对描述内容的感知。具体到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同样可以使用这一方法,不过要依据古诗词的具体基调灵活变换情调与语气,发挥出语言艺术的优势,将诗词情境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听觉的敏感度,增强他们的主观意识,使其主动体会诗情画意。例如,在教学《渡荆门送别》时,教师设计导入语言:“这是25岁的李白第一次远渡荆门离开故乡,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利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情境,让学生闭上双眼自由畅想,想象自己第一次离开故乡的画面,把他们带入情境中,感知作者当时的心情。接着,教师继续运用语言艺术翻译全诗,吸引学生不知不觉地来到作者所描述的自然环境中,细读品味,探究诗人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辅助他们理解诗的主题思想。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后,抒发一下自己对家乡景物或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音乐烘托气氛,强化学生想象能力

音乐可以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其产生丰富又广阔的联想,把古诗词中描述的情境同思维建立联系,让他们感知作者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年代。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运用音乐烘托氛围,或者给朗读搭配背景音乐,把古诗词中的节奏、韵律和语调同音乐完美结合,吸引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或者把古诗词以歌曲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时,教师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但是她也可写出豪放雄伟的词作。”然后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诵读音频,介绍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整理生字词,疏通文义,理解疑难词句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一起诵读,并以古琴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情境,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停顿和感情,让学生思考——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词人做梦梦见什么?这种景象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原文自由想象和回答问题,进入词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梦境。随后师生一起再次诵读全词,把该词的豪迈浪漫之情读出来,使学生感受虽然词人描述了一个非常浪漫的仙境,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以及国难当头又无能为力的苦闷,但同时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受磨难,但依然向往幸福、自由,相信美好情感的思想内涵。

四、巧妙呈现具体画面,有效再现真实情境

初中生在进行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也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受自身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再加上古诗词短小精悍、用字简练,因此他们很难感知古诗词描述的画面或景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展开情境教学。在古诗词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图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巧妙呈现古诗词中的具体画面,有效再现真实情境,将文本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焕发他们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在教学《望岳》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泰山景色图或视频,展示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由此巧妙呈现诗中描绘的画面,要求学生欣赏后描述,同时简单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照多媒体资源朗读古诗,找出诗人所望景象,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如“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初步了解全诗内容。之后,教师继续结合画面指引学生赏析名句,讨论诗中的思想情感,感知作者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并联系个人实际畅谈启示。

五、营造问题教学情境,推动学生深入探究

问题情境教学即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当然问题是在一定情境中引申而出的,同样要搭配相应的场景,顺势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深入探究,为其指明思考方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具体教学内容营造问题情境,先利用一个主问题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情境,发散他们的思维,再衍生一些子问题,使其不断探索和解答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深刻哲理。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播放王菲演唱的同名歌曲营造情境。学生一边倾听、一边领悟这首词的内容,然后他们一边朗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幅夜景月亮图,提问:“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小序有什么作用?你有什么发现?”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继续提问:“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思想感情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作者想要归到哪里去?如何理解‘寒’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词的上片,随后运用同样的方法深入探究下片,领悟作者的心态变化过程。

六、应用角色扮演法,促使学生走进情境

角色扮演也是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式,教师通常会描述某一场景,有景物和叙事之分,再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其在模仿中走进情境,“亲身”体会文本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先介绍相应的作者信息及创作背景,再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把文本内容可视化地展现出来,使其把个人感悟、体验与古诗词中的角色相结合,从而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主题与内涵。例如,在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教师先重点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而作者写这首诗答谢他。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模拟酒宴情境,让学生扮演白居易、刘禹锡及其他人物的角色,先诵读白居易的诗作,再朗读本诗,还原当时的情境。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情境中逐句赏析全诗,着重分析作者感情前后的变化,“辛酸和愤懑——悲愤、惆怅——开朗、乐观——坚定”,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诗主题——对自身坎坷遭遇的感慨,仍对生活抱有乐观进取的心态。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借助情境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诗词的情境,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描述、音乐烘托、呈现画面、提出问题、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瑞玉.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23):48-50.

[2]陈琳.把握章回小说体式对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意义[J].教学与管理,2021(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