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海洋范文

时间:2023-04-08 13:4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的海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的海洋

篇1

从小,我就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也许你会说这很好呀,是的,这里还算不错的,不过有时也会很呛人的。

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宠着我,爷爷奶奶爱着我,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我想吃什么他们就给我买什么,想玩什么就让我玩什么,所以我一天比一天胖,现在,我是一个小胖墩。妈妈给我说过,我出生时才五斤几两,现在能长这么胖,有点像奇迹吧!所以,我甚至有点恨妈妈不应该这么溺爱我!

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在工作百忙之中赶到学校来接我,那时我心中很温暖,真想扑到的怀抱里叫一声:“我爱你,妈妈!”这种爱一直延续到我小学四年级。我这时候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来接我了,你还是把心用在工作上吧!这时,我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了,妈妈可以不用管我太多了!”我真的很气愤,同时也觉得好羞愧,我把书包一甩跑出了校门。从那以后,妈妈就没接过我。我又觉得不起妈妈。

这不,妈妈又做出溺爱我的事了。有一天,我即要扫地,又要学毛笔字,所以就没有回家吃饭,我拿我的钱随便吃了点,回家后又要写作业。写完很累了,妈妈问我吃了什么,我很困没有说,妈妈就死缠着我,直到我说为止。就这样,第二天无精打采的上课,被老师臭骂一顿。我可真难受!

妈妈,请不要溺爱我了,我会分清是非的!我长大了,总不能依赖你吧!

篇2

落下的枫叶渐渐的被遗忘

两颗心抱着思念空空的想

隔阂了永远还要拼命地寻找对方

彼时的空旷

刻印着粉碎了的悲伤

眼泪顺着黑夜流淌

孤独的灵魂在世间到处游荡

梦与现实永远隔着一片海洋

篇3

世界上的海洋各种各样,有宽广无边、波澜壮阔的大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有用来装扮美丽的人生和美化生活的刘海,它使人们更显得朝气蓬勃、风光无限;有熙熙攘攘的人海,它显示了世间的繁华,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而我最难望的是心中爱的海洋。

人生有爱,在我心中涌动的是爷爷的爱 、奶奶的爱 、爸爸的爱 、 妈妈的爱 、老师的爱 、朋友的爱……

自从我呱呱落地,就允吸着妈妈的乳汁,使我渐渐长大。是爸爸的爱,使我拥有了宽以待人 、嫉恶如仇的性格。是爷爷的爱奶奶的爱,使我感到亲情 、无微不至的呵护。使老师的爱,使我从一个无知的 、没有知识的儿童,成为一个有礼貌有志向、初步掌握一定知识的的少年。是朋友的爱,使我感受到人世间最美好的大家庭的温暖。是 ……

沉浸在这爱的海洋里,我感到幸福,感到精神百倍。我将借这种爱的力量,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奋力远航!

指导老师 徐芙蓉

篇4

“孩子需要_______样的爱?”亲爱的家长们,你们会填上怎样的词汇呢?

想好之后,我们来看下面这组实验:

关于爱与依恋的实验

实验一:

心理学家哈罗为一群幼小的恒河猴制作了两只母猴,一只是海绵的,一只是铁丝的。一半幼猴由海绵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但是,几乎所有的幼猴都整天与海绵母猴待在一起。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只要吃完奶便会迅速地返回到海绵母猴这里。而每当幼猴发现可怕的事物时,它们都很快跑向海绵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愈发强烈。

实验二:

心理学家们继续探究,他们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第一种“母猴”会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母猴”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她身上;第三种“母猴”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第四种“母猴”身上布满了铁钉,幼猴一爬上来就会被刺痛;第五种是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研究者把这五种人造母猴排成一排,偷偷观察。

结果是,前四种人造母猴都未能将幼猴从它们身边赶开,惟独第五种“母猴”使幼猴躲到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它。

这一组实验发现: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它们更强烈。

由于伦理道德的原因,这类实验显然不能在人身上实施。而从生理学角度看,恒河猴与人类非常接近。心理学家相信,恒河猴在婴儿期对情感和接触(如喂养、接触、依附等)的基本反应与人类相同。

生活中,你也许曾注意到――

当父亲或母亲在场时,孩子们会感到安全和放心,表现得更有好奇心,更乐意去探索周围的环境。

当父母训斥、责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就算哭得很伤心,也会跑到父母面前,牵着父母的衣服。但是,当父母施以“冷暴力”――沉默不语、不予理睬时,孩子则惶惑不安、无所适从了。

当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喜欢跟别人接触,不关心自己之外的任何事情,甚至不愿意跟父母亲近的时候,是不是该反思一下,究竟谁是始作俑者?

实验启示:

1.孩子需要父母的温情与。

2.冷漠与忽视比打骂更能伤害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然的,但到底如何爱孩子,如何表达爱,则是需要理性的。

接受是爱的基础

父母要充分接受孩子的所有特点,包括他的长相、禀性、天赋、能力,包括他所有的优点和不足。

有的父母今天会说,“哎呀,你看隔壁小朋长得真漂亮。”明天会说:“你看对门的小凌多聪明,你要是有他十分之一就好了。”这种比较方式,会深深刺伤孩子的心灵,因为这些无法通过孩子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善。一方面,孩子会讨厌那些被用来作比较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另一方面,孩子会无意识地埋怨父母:为什么你要把我生下来,而你们自己都不喜欢我。不被接受的痛苦会深埋在孩子的内心,使孩子成为一个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

欣赏是爱的提高

在接受的基础上,父母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势,懂得欣赏,懂得培养,这是父母爱的能力的表现。

比如,妈妈发现小冷很适合跳舞,但小冷生性怕羞,不敢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妈妈就让小冷对着镜子跳舞,让小冷观察镜子里面的自己,欣赏自己的舞姿,树立起自信心。妈妈告诉小冷,她跳得真的很好。在妈妈的欣赏和鼓励下,小冷在幼儿园的文艺演出中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小冷也变得更热爱跳舞,更有自信了。

肯定是爱的表达方式

篇5

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容量多,词汇量大,语言项目丰富。我们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说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活动丰富多彩:猜、演、玩、议、画,应有尽有。通过活动,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不断强化,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某些重要的东西被忽视了。于是,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画面就出现了。

点滴实践

一、交流从“心”开始,沟通“师”情“生”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英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英语的乐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使语言、精神获得双丰收。

大约在三月份,流感特别严重,学生之间更是传染得快。当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少时,我却生病了,当我在课堂上发出沉重的咳嗽声时,孩子们也异口同声地说:I’m sorry to hear that. We hope you’ll get better soon.这样一句简单的祝福语,同样能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二、用“心”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文本价值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牛津英语图文并茂,内容不但丰富生动,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细细搜寻,用“心”挖掘,你还会发现它的育人价值在闪着光。以下是我对教材的一点探索与实践:

1.“我能行”

在教学better, best这两个单词时,我渗透了一首小诗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 配上得体的动作,学生感受到了单词之间的区别,再加上教师充满自信的语言I believe I’m the best. You’re the best. 更给了他们自信和力量,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更自信了。我要为他们的发言喝彩,更为他们拥有的自信心感到高兴。

2.“我爱我家”

这是我校教师执教的3B Family members,学完 father,mother,grandfather, grandmother, sister, brother 这些单词后,教师引导学生说Father , mother, I love you. 学生拿着照片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分别撷取 “father” 中的f和a;mother 中的m I; love 中的I、you 中的y 组成了课题FAMILY,体味到了Family的含义所在。在黑板上把每个单词连起来,变成一颗爱心,并且在这颗心中画上笑脸,说明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正因为有爱而幸福。突出了本课的主题,那就是爱的教育。

3.关爱他人,珍惜朋友之情

篇6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心榜样。

二、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所谓移情能力是指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如当看到别人生病疼痛时,要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疼痛而能感受到并体谅他人的痛苦,从而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次,我带儿子乘坐公交车,车上人很多,站都站不稳,只见一位带着一个大旅行包的男青年站起来给我们让座,儿子马上就坐了过去,并说:“谢谢你,大哥哥。”当时我就问他:“大哥哥为什么要给我们让座?他带着个大包。不累吗?”儿子想了想说:“他是看你带着我,怕我跌倒。”事有凑巧,过了一站,车上上来一位老爷爷,我就看了儿子一眼,他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立即站起来把位子让给了老爷爷,把老爷爷乐得直夸:“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将来准有出息。”

三、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许多父母只知道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知道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其实这是一种愿望,也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提供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给蹲着择菜的奶奶搬凳子;给要看报的爷爷拿眼镜;给下班回到家的爸爸拿拖鞋;给又上班又做家务的妈妈捶捶背等。让孩子体验爱人和被人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四、在童话世界中渗透爱。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那些被妈妈讲过许多遍的故事仍然吸引着孩子们。家长选择一些和孩子们的生活有联系的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大人一边讲一边问孩子:“如果人们买了她的火柴或在圣诞夜邀请她共同度过,小女孩会冻死吗?”在讲故事时多问问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自然将爱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只要有心,“爱心教育”可以贯穿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篇7

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而在德育重又存在着重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轻德育情感培养的倾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德育的教育应该从感情入手。有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健康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因此,加强德育,让独生子女健康成长,不仅对儿童及其家庭,也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增强孩子爱的情感呢?幼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亲朋及邻里的相互交往中,可以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规则,并且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家庭日常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作为家长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来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

一 创设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培养孩子爱的品性

儿童只有在体验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指向外部世界的爱,家长应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和气氛,以境育情,以境激情,激发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

1. 父母间要和谐相处。父母间互敬互爱,有谦有让的温馨气氛,会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激发其爱的情感。

2. 要尊重,爱戴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爱戴长辈,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激发孩子的爱的情感。

3. 理智地爱孩子,给孩子以“教育的爱”。尽管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家长也不能失去原则地盲目宠爱孩子。家长的爱应该有利于孩子向着自立自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放心发展,影视理智的爱,教育的爱。

4. 要科学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就是要求家长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培养孩子,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来进行培育引导。必须从培育幼儿对周围的人和实物,对周围生活的爱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

5. 尊重幼儿及给幼儿一个爱的港湾。作为家长或是老师,首先应该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自觉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才能和孩子真正的对话和沟通,才能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到你对他的爱。

二 创设互相信赖,友爱的家庭外部人际环境,培养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品性

为让孩子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必须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逐步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别人,学会处理与小朋友,老师,父母及他人的关系,进而培养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美好品性。

1. 注重与邻居处好关系。比如上下楼见面时主动问好,邻居有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友好地协商解决矛盾和问题等。

2. 教给孩子与他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家长可通过领孩子去邻居家串门,或邀请邻居及小朋友来家做客,在实际交往中学会宽容忍让,客服固执任性,养成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真诚友善的良好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最终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

三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培养儿童的爱心至关重要,爱心是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最早体现出的一种情感反应,应给予重视和培养,让纯真的爱心成为道德情感的基石,富有爱心的孩子自然会较自觉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反之,孩子将成为心胸狭窄,心理不健康的人。

1. 培养孩子爱的情感。首先要教孩子懂得爱老师,父母的言行事孩子最好的效仿对象。每一个父母或老师正是通过种种爱的故事和行为,才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久久无法磨灭并影响他一生的记忆。爱的记忆带来的是积极的情感动力。

2. 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爱是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则是另一回事。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孩子们甚至是大人们都不善于外露自己的情感。其实,适当地表露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触摸到爱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

3. 教孩子学会爱,表达爱。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在处理孩子的事物时,都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感染他,让他学会善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将心比心,教给他懂得珍惜别人的感情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帮助,老师的细心教诲,朋友的真诚鼓励时心存感激,激发他身上相应的积极情感。孩子拥有了爱的情感,就能多一份舒畅,多一份真实,多一份快乐。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但愿每个幼儿多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爱的榜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爱,感悟爱。

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分区,期间包含大量的图文信息,在地理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训练学生学习地理要注重对地图要读透、读精,读文抓住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迅速地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学习《中国的地形概况》一节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地形的差异。结果,很快学生就说出了各部分地形名称及高低差异,之后我揭示本节课重点是学习地势、地形的特点,优势性。同学们继续读文识图,很快分析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及地形多种多样山区广大的地形特点,经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优越性。

篇8

兴奋早已盖过旅途的疲惫,地中海的阳光暖洋洋地照耀在船舱内,我随手翻阅了一下案头的节目表,上面满满的都是世界级大牌艺术家的名字。有世界级指挥 Herbert Blomstedt,他的80岁生日将在此次邮轮旅程中度过;演绎贝多芬的国际大师 Rudolf Buchbinder,这位奥地利的钢琴家曾经来过北京和上海演出,粉丝遍布全世界;Rainer Honeck,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这次将有缘聆听他与爱乐乐团合作的独奏音乐会;Angelika Kirchschlagen,这位获奖无数的女中音歌唱家,她的歌声我早已在萨尔茨堡的音乐节上倾听过,而这次有她的独唱音乐会,我更有幸能一饱耳福。最令人惊喜的是在节目单上出现了“中国琵琶皇后”——章红艳的名字,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将在此次海上行程中举办一小时的琵琶独奏音乐会,向国外乐迷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琵琶的魅力。从早到晚“海洋与音乐”的节目不断,看来迎接广大乐迷的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音乐盛宴。

这次“海洋与音乐”的邮轮行程价格为最低舱每人2300欧元起,初看价位是比其他的邮轮贵了些,但仔细推敲一下可是物有所值。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雅典、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古剧场库萨达斯(Kusadasi)的三场岸上音乐会门票价格不菲,而这些全包含在此次海上之旅的价格之中,乘客还可观摩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船上的所有公开彩排,以及特邀音乐家的独奏、独唱音乐会。一般邮轮不包含的酒水和岸上团体游览票,这次迈希夫号上也是全包。

而对于真正的乐迷来说,有机会观摩到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彩排,比观看正式的演出更为激动人心。看着这些台上身着燕尾服的著名乐手们以短裤T恤的形象在练习,不免感到滑稽,但细看他们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又不免触动良多。在此次邮轮之旅中还有许多音乐家朋友,随我去中国巡演的Seifert教授一辈子供职于维也纳爱乐乐团。已是临近退休年龄的他,对待音乐仍是一丝不苟,让人敬佩。掌声、鲜花、镁光灯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和伴侣无私的支持,这些都是出于他们对于音乐的无限热爱。

美酒佳肴也是此次邮轮之旅的重要部分。两个大型自助餐厅供应的食物品种丰富。同时,邮轮上还设有三个特色餐厅,如Surf Turf餐厅以传统烧烤为主;Blaue Welt Bar的寿司台前总围绕着喜欢日本料理的游客;而Richard 餐厅更是能品尝到米其林星级厨师的顶尖手艺,让美食的享受达到极致。我与几个媒体同行的朋友在餐桌上闲聊开来,他们都是邮轮业内的专家,对于此次音乐邮轮之旅啧啧称赞。这已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三次的邮轮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经纪人Buchmann教授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参与到这样的旅程中来。

途易邮轮(TUI Cruises)是欧洲音乐邮轮之旅的推广旅行社,他们安排的岸上团体游显得井井有条。1000多名游客在马耳他、雅典、伊斯坦布尔以及库萨达斯游览一日,路上行程以及观看岸上音乐会的安排几乎可得满分。

TIPS

迈希夫一号(Mein Schiff )邮轮信息:

长 262米,宽 32米,深度8.5米

最高时速 : 21.5公里 /小时

工作人员: 780人

最多载客量:1924人

篇9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

儿子上小学了。一次家长会后,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在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可是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了。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这位母亲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她造就了儿子。最为关键的是,她懂得十几年如一日地不断肯定和认同孩子,以此提升儿子的自尊和自信。

篇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育的本质是爱心的传递,教师播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绚丽的人生。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时刻不忘一名教师的初心,一路探索,砥砺前行,把一腔热血都献给了乡村的孩子们。

难忘那双迷茫的眼睛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过程的复杂性。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教育对象的准确把握。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个性存在差异,背景也不尽相同的有思想的孩子;要想激发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就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田。家访,就是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更能让教师悟出很多道理。那次家访,让我记忆犹新,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憾。

他叫张明,一个很普通的学生,家住随县草店镇大石桥村。一向本分守纪的他,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打算辍学。带着很多的疑惑,我们决定利用周末前去家访。来到他家,首先看到两间略显陈旧的平房,一个中年妇女在院子里不停的忙着。听说老师来家访,张明的母亲便喋喋不休的说开了:一会说孩子的父亲在外面不好好的混,一会说孩子不听话……不等我们张口说话,他妈妈的抱怨声越来越大,我们根本插不进任何话语,也听不明白她到底要表达什么。张明更是泪眼迷茫,一脸的沮丧和无奈,一直低头不语。鉴于此种情况,我向邻居打听张明家里的情况。据邻居们反映:张明的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和家里取得联系;他们夫妻感情几乎破裂,张明的母亲因此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刺激,见人就数落家庭的不幸,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孩子。他家里还欠下不少的债务。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好“意外”的家访,好可怜的孩子!我终于明白他想辍学的原因了:小小年纪的他,内心承受怎样的重负啊!在校得不到老师应有的理解与关爱,有时还受到同学们的尖锐的嘲讽;回到家里,除了“收获”母亲的唠叨以及心灵的孤寂,哪里感受得到家的温暖!因此,他对前途很是悲观,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痛楚,没有人为他开导。一个孩子心理如此备受煎熬,他怎能有继续读下去的勇气?想到这些,我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作为一个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那该是怎样的失职啊!也许我们的任何一点点失误,都将给学生带来莫大的伤害,也给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

家访回来后,我一方面加紧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思想疏导,尽可能地多给与他关爱。另一方面,我也认真反省自己。平时我们上课,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给学生讲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但是我们很少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现在的学生思想成熟的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当这些孩子茫然不知所措时,他们是多么渴望教师为他们指点迷津啊。有的同学因为家庭不和睦,有的因为与同伴闹矛盾,有的因为陷入感情的泥坑……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帮他们走出困境,如果我们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这种种情况,那么他们很可能由于不能自拔而走向堕落的深渊。

本次家访的经历,让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肩负的责任之重大。“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这不仅是对教师的高度赞美,更是全社会对教师的热切期盼。“以心换取心,用爱博得爱”,我深信,只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爱的种子一定能生根发芽,并且硕果累累。感谢这次家访,它让我感慨多多,收获多多;感谢学生那一双迷茫的眼睛,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它更催我奋进,不断丰富我的人生。

  真爱无敌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其过程蕴含着诸多的智慧与方法技巧。诚然,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确能高屋建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但我还认为教育更是以心换取心,用爱博得爱的过程,是生命影响生命,是用教师的生命状态引领孩子茁壮成长。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深懂得严格要求的重要性,也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育准则。但那一次发生的事件让我猝不及防,差点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同时也让我不得不改变一些思维方式。

事情是这样的,那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班上有个叫胡自豪的同学,他中途从河南转入我班。这名学生缺点不少,性格暴戾,做事不冷静,也不顾后果;学习基础薄弱,态度极不端正;经常出风头,还争强好胜,以强凌弱,对老师的管教置若罔闻。一次语文课上,我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我发现他低着头在桌子下面玩什么。我当时十分恼怒,上前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那口气咄咄逼人,容不得他半句辩解,面红耳赤的他一直抬不起头来。当时我很庆幸,认为这样既灭了他的嚣张气焰,又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尽管我也看到了他的委屈与愤怒。就这样,全班同学在惶惶之中熬过了这节课。

放学后,我正在吃饭,几个学生跑来报告,说胡自豪同学不去吃饭,在教室里大发雷霆:他撕了自己的语文书,推到了桌子,还扬言回家之后来报复我。听了这些之后,我顿时勃然大怒,这还了得?简直是太狂妄了,太目中无师了,不给他点颜色瞧瞧怎么能行?但我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转念一想,如果此时针锋相对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我深深刺激了学生,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于是我强压怒火,故作平静的对这几个学生说,你们让胡自豪到我办公室来,顺便帮他打一份饭送过来。在办公室里,我亲切地对他说,看同学们多关心你,知道你还没有吃饭,把饭都送来了,快吃吧。我们二人边吃边聊,我问他为啥要转入我校上学,对学校有啥感受。他见我此时异常谦和,便敞开心扉叙说起来。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以前在河南上学由于种种原因不被老师重视,还经常受到体罚,家长更是恨铁不成钢,动辄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因此,他对老师家长有敌对情绪和仇视心理。接着我直言不讳的谈起课堂上发生的事,并且主动承认我的做法有些过激,希望他不要计较,还郑重承诺以后不会这样对待任何一个同学。我还告诉他,老师希望和同学们做朋友,大家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向老师说。他半信半疑的望望我,如释重负的离开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找他交心谈心,时时注意他的思想动向,处处关心了解他的情况。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让他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不管在校内校外见到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课堂上不再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了,班级活动积极参加,还时不时出谋献策。每次见到我,目光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惊恐与无奈,而是那样的友善,信赖,甚至是感激。